⑴ 急!!!!!!求东湖磨山风景区资料
东湖磨山
磨山位于东湖东岸,三面环水,六峰相连,山水相依,素有“十里长湖,八里磨山”之称,风景极佳。山北有以楚文化为内涵的楚文化游鉴区;山南有以湖水地区乡土植物为主的十三个植物专类园;西部山头有纪念朱德为东湖题词的朱碑亭。磨山景区从北开始,依次建有楚天极目、天台晨曦、常春花苑、朱碑亭等四景。
朱碑亭
八里磨山第一峰上的朱碑亭,是纪念朱德为东湖题词的纪念性建筑。朱碑亭为二层亭廊式建筑,亭上悬挂着郭沫若先生题写的“朱碑亭”匾额。挂落上雕刻有朱德同志生前喜爱的兰草图案。亭前立红色石碑一座上刻朱德同志1954年春天视察东湖时的题词“东湖暂让西湖好,今后将比西湖强”。登亭远眺,湖港稻畦,星罗棋布,帆影飘流,长江如流金闪烁,隐约可见。
楚城
楚城是进入磨山楚文化游览区的第一个景点。城在先秦时期是国家象征。楚国有城最早见于史册的是楚成王时期,楚成王十六年(公元前656年),齐桓公率兵伐楚,楚将军屈完以“方城以为城,汉水以为池”御敌于方城之外。方城实为楚国最早依据地形在北疆兴建的长城。而楚国真正“筑城以为民,修廓以为君”的算是楚庄王了。磨山楚城依据楚人喜欢临水居高筑城的特点,按照郢都故城形制而建。城门23.4米,长105米,其中望楼高12.4米,城墙高11米。城门分水门和陆门,都是一门三道,由红砂石砌筑的水门、陆门、城墙、烽火台构成。
梅园
湖北是梅花的故乡之一。早在秦汉时,野生梅花就散见于大江两岸;唐宋时期栽培梅花盛行一时,至明清,赏梅、咏梅已成时尚。磨山梅园开创于50年代,占地300亩,培育“金钱绿萼”、“大羽”、“骨江垂枝”、“老人美大红”等梅花珍品。磨山梅花与南京的梅花山、上海的淀山湖梅园、无锡梅园并称“江南四大梅园”。1992年中国花卉协会、中国梅花腊梅协会将磨山梅园定为“中国梅花研究中心”。郭沫若写诗赞道:“且喜东湖春到早,红梅万树一齐开。”
⑵ 东湖导游词2000多字
文 章来
源莲山 课
东湖导游词
东湖位于武汉市武昌区东部,是全国首批命名的44个名胜风景区之一,同时也是首批获国家4A级景区其一。它于1982年11月被
国务院审定为第一批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面积88.2平方公里,其中,水域面积33平方公里,其岸线曲折,港汊交错,碧波万
顷,渔舟荡漾,青山环绕,是我国最大的城中湖。
东湖的湖面辽阔,烟波浩渺,素有99湾之称。东湖有大小山峦34个,连绵起伏,高低错落。东湖的山,山青如黛,东湖的
水,水碧如蓝。33平方公里的东湖碧波在它的东、西、北三面紧紧环绕,使它犹如一座美丽的半岛。在这里登高峰而望清涟,
踏白浪以览群山,能体会到各种山水之妙。充足的雨量与光照使这里各种观赏树种达250多种,共200余万株,在武汉有“绿色
宝库”之誉,同时这里也是花的海洋,阳春三月花开时节,漫山遍野花开如织,千姿百态,令人目接不暇。
经过30多年的建设,现在东湖四周已有 亭、台、楼、阁和各种建筑设施70多处,可谓是亭台楼馆金碧交辉,园林花囿争芳
竟艳。秀丽的山水,丰富的植被,浓郁的荆楚风情和别致的园中园是东湖风景区的四大特点。东湖依自然环境分为:听涛、白
马、落雁、珞红、吹笛和磨山六个景区。
现在我们已经来到了磨山景区,民间有“十里长湖,八里磨山”之说,那么磨山三面环水,六峰逶迤,相传三国时期刘备曾
在此搭台祭天,乞神保佑,至今,在磨山之上仍有刘备祭天台遗址。磨山原名磨儿山,是沿湖群山中的主要山脉,山上松林苍
翠,曲径幽深,奇石峥嵘,古洞幽邃。磨山站峰以东头的山峰最为秀丽,此峰形圆如磨,因以名山。磨山风景区主要分为植物
专类园和楚文化游览区,植物专类园在磨山以南,包括梅园、樱园、盆景园等13个专类园,以园林观赏为主,体现了江南艺术
的特色。楚文化游览区位于磨山以北,湖北是中国古代楚国的中心地区,武汉则处在其中心腹地,在此开辟楚文化游览区,旨
在弘扬中国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展现绚丽多彩的楚文化。
现在我们已经来到了楚文化的门户——楚城门,它是参照当时楚国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的第一大都会纪南城城门设计的
。楚国是最早修筑长城并设立城门的诸侯国之一。楚国称长城为“方城”,根据楚人喜临水居高的特点,楚城门选择在依山傍
水的要津上,其设计古拙,气势恢弘。整个城门由水门、陆门,城墙,望楼、箭楼和烽火台组成。城上的双阙望楼透出了城门
特有的灵秀,由出土文物虎座鸟架骨演变而来的双凤脊饰傲居望楼顶端,展示了楚人崇火尚凤的习俗。该城全长105米,高为
11米,一端沿陡壁蜿蜒上山与高处的烽火台相连,另一端直插水中与水师城门相交,具有楚地山乡泽国的特色。
一堵城墙并不能阻隔一切,楚人深知开放融合是一个民族永葆生机的基础。楚人有自己的文化传统,但从来不固步自封,从
来不拒绝外来文化的合理因子。革故鼎新是楚民族精神的又一方面,楚人师夷夏之长的目的在于创新,楚人敢于打破陈规,向
自认为不合理的事物挑战。“不鸣则已,一鸣惊人”本是楚人的一种性格,最后上升为以蔑视既存,敢于创新为主要内容的民
族精神。
我们现在所在的地点便是楚文化交流以及商品交换的场所——楚市。首先最吸引我们眼球的就是这“楚
⑶ 湖北武汉东湖风景区有什么好玩的
湖北武汉东湖风景区有以下好玩的:听涛景区位于东湖的西北岸。景区内有以纪念爱国诗人屈原为主体的景点群,还有新建的沙滩浴场,是当地市民重要的纳凉休闲之地。主要风景点有:行吟阁、长天楼、牡丹园等。每年元宵节,这里还会举办大型的“东湖灯会”。湖北省博物馆也在景区内,还可以在省博物馆对面乘坐402路公交车前往武大或者磨山景区。磨山景区位于东湖的南岸,景区内设有多个植物园,花木品种繁多,樱花、荷花和梅花(每年都会举办各种赏花节)。景区的樱花园内,樱花品种和繁多。这里还有楚文化游览中心,主要景点有:楚城、楚天台等。从这里可以乘坐402路公交车到达武汉大学和听涛景区。落雁景区位于东湖的东北岸边,是一个湿地公园,以湖滨湿地、古树名木为特色。每年冬天,这里聚集着数以万计来自北方的鸬鹚,并常有大雁、野鸭、白鹭上下翻飞。景区还有鹊桥相会、鸳鸯合欢等人工景点,是当地人婚纱摄影的重要场所,有时还会在这里举办大型相亲会。吹笛景区位于东湖的东南部,是由之前的马鞍山森林公园改建而成,湖畔有座吹笛山,景区内森林茂密,可以爬山和烧烤。坐游船在东湖中游弋,也是游览东湖不错的方式。在景区外的烟霞路与松竹路交叉口(距离听涛景区约4公里),设有游船码头。
⑷ 武汉东湖国家湿地公园的主要景区
东湖风景区位于武汉市中心城区的东部,地处武汉交通要道内环线和外环线之间,面积88平方公里,其中湖面面积33平方公里,是杭州西湖的6倍,也是世界上最大的城中湖。1982年,东湖风景区被列为首批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
东湖的湿地环境吸引了大量鸟类
每年接待中外游客200万人次,1999年还被国家授予“全国文明风景旅游区示范点”,2000年成为国家首批AAAA级旅游景区,以其独特的山水风光和浓郁的楚文化享誉国内外。1999年被定为“全国文明风景旅游区示范单位”,2001年 1月被评为国家4A级风景名胜区。
东湖湖岸曲折,碧波万顷,青山环绕。东湖的花木品种繁多,一年四季不断开放,其中犹以春兰、夏荷、秋桂和冬梅最为着名。园内共五大景区,目前开放的有听涛、磨山、落雁和吹笛四大景区, 景区各具特色,移步换景。
近年,东湖又新建成了楚风园、疑海沙滩浴场、亲水平台、东湖新三景、刘备郊天坛等多处新景观,其中疑海沙滩浴场为全国最大的内陆海沙泳场。还改善了风景区的配套基础设施、服务设施和娱乐设施,构成了景区内游、行、吃、住、娱、购一条龙的完善体系,在发展大东湖景区的同时,形成了有区域特色的听涛水上娱乐游览区、磨山楚文化游览区、落雁生态休闲游览区,以及环东湖文化景观群等。 吹笛区以优美的自然风光取胜。景区内的马鞍山海拔138米,是东湖风景区内最高的山。濒湖有吹笛山,传说朱元璋的第六子朱桢被封武昌时曾在此山吹笛,山以是名。
东湖南面的伏虎山麓有着名的卓刀泉。据《湖北通志》载:“关公行军于此,以刀卓地得泉。”泉在一古庙中,明初楚藩昭王为之筑台、置栏、并建亭盖护。今亭已倾废,井台井栏犹存。庙壁嵌有不少碑记,《卓刀泉记》中载:“昔汉寿亭侯关公治兵江陵时卓刀,以此故名。斯泉之水冬温而夏冽,其色淡碧,味甘如醴,饮之可以疗疾。”寺庙周围松柏繁茂,环境雅静。 磨山景区是国家风景名胜区东湖风景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国务院首批公布的国家级重点风景名胜区;是中央文明办、建设部、国家旅游局确定的“全国文明风景区旅游示范点”;
是国家首批4A级旅游景区。2002年6月正式通过国家ISO14000环境质量论证。
磨山景区三面环水,六峰逶迤,分为楚文化游览区和植物专类园游览区。总面积14.37平方公里,其中水面2.7平方公里,尤如一座美丽的半岛。在这里登高峰而望清涟,踏白浪以览群山,能体味到各种山水之精妙。充足的雨量与光照,使这里各种观赏树种达250多种,共200余万株,在武汉有“绿色的宝库”之誉。磨山植物专类园区经过几十年的建设与开发,逐步建成并开放有集科普、观赏、游览与一体的13个植物专类园。楚文化游览区有雄伟壮观的楚城门,楚人进行商贾贸易的楚市,楚之始祖祝融塑像,媲美江南三大名楼的楚天台,号称碑、字、文三绝的《离骚》碑刻,全国最大的“唯楚有才”石雕园和南国哲思园等。着名的“朱碑亭”位于楚文化游览区与植物专类园区之间。近年来还修建了刘备郊天坛、关圣庙、清河桥、摩崖石刻、烟浪亭等极具文化内涵的新景点。 落雁景区
落雁景区位于东湖东段团湖水域的沿岸,南源九峰马鞍山森林公园山谷,东沿新武东村西南岸,北至白马区,其间包括龚家岭先锋村、湖光村沿线。岸线曲折,湖湾交错,是东湖风景区的核心景区,总面积10.24平方公里,其中陆地面积5.95平方公里,水域面积4.29平方公里。
水域面积以团湖水域为中心,陆地面积以沿岸半岛、坳谷和岗地相间为主,以湖泊岛屿为辅。沿湖水生湿地植物十分丰富,自然分布面积达十几万平方米,陆地植物种类繁多,仅现已开放的自然生态休闲园的骨干树种就有50多个,其中拥有古树名木及其后续资源30多株,是武汉市古树名木资源最集中,最具观赏价值的古树名木群落。由于这里的自然生态环境保护良好,近几年来,来此栖息繁衍的鸟类越来越多,基本上形成一个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态旅游胜地。
⑸ 武汉东湖风景区的景区景点
武汉东湖风景区有听涛区、磨山区、珞洪区、落雁区、吹笛区、白马区。
听涛区
东湖风景区的核心景区之一,位于东湖最大的湖泊郭郑湖的西北岸,前身是民族资本家周苍柏先生的私家花园——“海光农圃”,也是东湖风景区的第一个开放景区。主要景点有行吟阁、屈原纪念馆、沧浪亭、长天楼、鲁迅广场、九女墩、湖光阁、楚风园和中国内陆最大的东湖疑海沙滩浴场等。该区是一狭长半岛。
磨山区
是国家级重点风景名胜区东湖的重要组成部分,她三面环水,六峰逶迤,既有优美如画的自然风光,又有丰富的楚文化人文景观,每年接待中外游客100多万人次,是武汉市最靓丽的旅游休闲胜地。秀丽的山水,丰富的植物,别致的园中园和浓郁的楚风情是磨山景区的四大特色。充足的雨量与光照,使这里各种观赏树种达250多种,共200余万株,在武汉有“绿色宝库”之誉。
珞洪区
即武汉大学,掩映在山林之中。古朴典雅的校园建筑错错落落散在樱花、桂花等花木间,引来游人无数。洪山也是林木葱浓,古迹甚多的好去处。 落雁区内有一鼓架山,相传是战国时楚庄王击鼓督阵讨伐斗越椒的地方,在一次战斗中,斗越椒向楚庄王猛射一箭,却射在鼓架上。此山因此被称为鼓架山。
白马区
落雁区的北面是白马风景区,区内有一白马洲。相传公元二〇八年赤壁之战后,鲁肃转回夏口骑马过洲,战马陷泥而死,鲁肃含泪葬马于洲,故此地称为白马洲。落雁区和磨山区的东面是吹笛山。据传明代皇帝朱元璋的第六子朱桢被封在武昌时,曾在此地吹过笛子,此山因而得名吹笛山。
落雁区
位于东湖东段团湖水域的沿岸,南源九峰马鞍山森林公园山谷,与磨山景区隔湖相望。拥有古树名木及其后续资源30多株,是武汉市古树名木资源最集中,最具观赏价值的古树名木群落。
吹笛区
马鞍山森林公园拥有6个自然村湾散落园,最高马鞍山海拔136米,有大小山峰17座,森林覆盖率高达80%,相传姜太公、楚庄王、赵子龙、朱元璋等历史名人曾在这一带留下足迹和美丽的传说。 东湖鸟语林从世界各地征集各种珍稀鸟类200多种8000余只。其中国家一、二级保护的鸟类达20多种约1000多只,如丹顶鹤、金雕、东方白鹳、绿孔雀,还有国外的金刚鹦鹉、火烈鸟,非洲鹈鹕等珍稀鸟类,极具观赏、科研价值。
磨山楚城(磨山景区)
楚城,建于1992年7月,是东湖磨山楚文化游览区的入口,设计古朴,气势恢宏。城门高23.4米,宽11米,由水门、陆门、城墙、望楼、箭楼和烽火台组成,全长117米。陆门中门宽3.9米,两侧门各宽1.8米。楚俗尚红,城墙采用湖北大冶红砂石,题额“楚城”为甲骨文,由现代商史学家、甲骨文学家胡厚宣先生题写,“荆楚雄风”匾额为着名书法家李铎手书。
东湖樱花园(磨山景区)
中国武汉东湖樱花园与日本弘前樱花园、美国华盛顿樱花园共举名为世界三大樱花园,东湖磨山樱花园与武汉大学樱花一同撑起武汉世界三大樱花之都的美誉,东湖樱花园每年3月至4月份都会举行一年一度的樱花节。
东湖梅花园
梅花是武汉市的市花,东湖梅花园与南京梅花山梅园、上海淀山湖梅园、江苏无锡梅园共举名为中国四大梅园,东湖梅花园每年2月份至3月份都会举行一年一度的梅花节。
东湖湖山秀美,岸线曲折,岛渚星罗,34座葱郁的山峰紧紧环绕着东湖。优美、恬静的自然环境使毛主席流连忘返,从1953年-1974年毛主席曾26次到东湖,东湖成为毛主席解放后除中南海外居住时间最长的地方。
朱德同志曾挥笔书下“东湖暂让西湖好,将来定比西湖强”的千古绝句。 湖北省东湖风景区划入禁止开发区域禁止开发区域,包括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文化自然遗产、森林公园、地质公园、湿地公园和蓄滞洪区等,全省共233处。
⑹ 东湖磨山风景区的楚文化游览区
楚文化是中国周代(公元前11世纪晚期——公元前223年)楚人在荆楚大地上经过近千年的历史所创立的特色地域文化,是长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国古代文明史上的一朵奇葩,
与中国中原地区的黄河华夏文化并驾齐驱,共同缔造中华文明。楚人经过奋发图强,产生了包括青铜冶炼工艺、丝织、刺绣工艺、漆器、文学、美术、乐舞等在内的灿烂的古代文明成果,为中华民族的进步作出了巨大的贡献。湖北为古楚国腹地,根据历史典籍和传说,省、市政府在东湖磨山景区青山绿水间建成楚文化游览区。主要景点有:雄伟壮观的楚城门,楚人进行商贾贸易的楚市,楚之始祖祝融塑像,媲美江南三大名楼的楚天台,比泰山的“天下第一碑”更为壮观的《离骚》碑刻,全国最大的“唯楚有才”石雕园和南国哲思园等,它们生动直观地显现了古楚国经济,文化的博大精深与辉煌灿烂。磨山四季皆可游览。岁末春初,瑞雪纷扬, 磨山五百亩梅花吐蕾绽放,疏影横斜,冷艳四溢,淑女雅士,纷至沓来。四月樱花盛开,湖面平如镜,鸟雀唱山林;仲夏酷暑, 游人入泳场消暑, 纳凉倚繁荫,采风攀山顶,夏夜篝火晚会。九月秋风高洁,看三秋桂子,十里飘香,万株红叶,层林尽染。更有长年楚文化艺术节活动,编钟磬石交鸣,楚女细腰歌舞,浓郁的楚民间风情表演, 无不精彩纷呈,令人目不暇接。
朱碑耸翠主要指以朱碑亭为中心的景区、朱碑亭位于磨山第一峰顶。 背靠楚文化的区、北有天然浴场,南有13个植物专类园。是纪念朱德同志为东湖题词的纪念性建筑。1982年兴建,为二层亭廊市建筑。亭上悬挂着郭沫若先生题写的“朱碑亭”匾额。上刻有朱德亲笔题词:“东湖暂让西湖好,今后将比西湖强,东湖有很好的自然条件,配合工业建设,一定可以建设成为劳动人民十分爱好和优美的文化区和风景区”。登亭远眺,湖港稻畦,星罗棋布,舟楫往来,帆影飘流,长江如流金闪烁,隐约可见。
⑺ 东湖在哪里
东湖,位于武汉市之东。一九八二年被国务院列为首批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整个风景区面积八十八平方公里,规划建设范围七十三平方公里,约占市区面积的四分之一。每年接待游客二百多万人次,是武汉市最大的风景游览地。
秀丽的山水、丰富的植物、浓郁的楚风情和别致的园中园,是本风景区的四大特色。东湖湖水面积三十三平方公里,浩渺、明净;港汊交错,岸线曲折,有九十九弯之称;且一半的岸线被三十四座山峰环绕。山下有湖,水中有山。登高峰而望清涟,踏白浪览群山,视角不同,可体味到不同的山水之精妙情趣。充沛的雨量和光照,湿润的气候和平原湖面山陵相间的地貌环境,孕育出东湖丰富的植物资源。据统计,风景区内有雪松、水杉、池杉、樟树等各类树木二百五十多种;景区内有梅花、荷花、桂花、樱花、杜鹃花、菊花等各类木本花、草本花和水生花达390多种。花卉中,最着名的要数梅花和荷花。两花的品种各收集了一百四十多个和三百多个,为全国之最,栽培技术和研究水平均领先全国。基于此,中国花卉盆景协会将"中国梅花研究中心"和"中国荷花研究中心"设在东湖风景区。湖北为古楚国腹地,根据历史典籍和传说,东湖风景区建设了一批以楚文化为内涵的风景点。如纪念屈原的行吟阁、屈原塑像、屈原纪念馆;楚人进行贸易商贾的楚市;楚之始祖祝融塑像;更有气势磅礴的楚天台和《离骚》碑刻,显现出八百年楚国经济文化的辉煌和博大。东湖还建有全国第一座寓言雕塑园,湖北最大的盆景园,全国四大梅园之一的磨山梅园,以及杜鹃园、蔷薇园、水生花卉园等十三个植物观赏园,这些处于景区之内的"园中园",在造园手法上借鉴于苏州园林,亭台馆榭、小桥流水、曲径通幽等传统工艺水平,在环境布置上则以植物见长,自然流畅,给游客留下更大的活动空间。
东湖四季皆可游览,素有“春兰、秋桂、夏荷、冬梅”之美誉。三月兰花四月樱,湖面平如镜,鸟雀唱山林;七月流火,热不可当,湖水之浸润,区域气温低于市内平均气温,入泳场以消暑,倚繁荫而纳凉,攀山顶可采风,秋高气爽,桂蕾绽放,十里飘香,万株红叶,层林尽染;隆冬严寒,瑞雪纷扬,磨山数百亩梅花吐蕾绽放,疏影横斜,冷艳暗香,淑女雅士,纷至沓来。
经过五十年的开发建设,东湖风景区已成为风光秀美、景文并茂的风景名胜区。一九九九年被中央精神文明建设指导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国家旅游局授予“全国文明风景旅游区示范单位”,二零零一年一月被中华人民共和国旅游局评为AAAA级风景名胜区。
⑻ 武汉东湖在哪
东湖在武汉的武昌,距离长江大桥武昌端的黄鹤楼约有5公里左右,主湖在武汉大学的东北侧。
⑼ 磨山的楚文化游览区简介
古朴、恢宏的楚文化旅游区也在磨山景区内:仿古代章华台而建、可与江南三大名楼媲美的楚天台;反应先秦时期国家象征的楚城城门;被楚人视为真善美化身的凤凰(铜雕);古楚国人进行商贾贸易的楚市;楚国远祖、天文学家祝融(塑像);比泰山御字碑还大、毛泽东手书的“离骚碑”;展观楚国八百年风云历史中的名君、名相、名人、名事的“唯楚有才”雕塑园;记录宋代人袁说友游览东湖的“摩崖石刻”、刘备转运得天下的“郊天坛”、楚国神箭手养由基“一箭定干坤”的清和桥等。这些景点文化内涵丰富、建筑艺术精湛,在全国独有。
史书记载:在龙山之阴有法华寺,乃寺僧悟空所建。门外青松四达,暮鼓晨钟不绝于耳。龙山就是今天的磨山。据当地人说,三百多年前,法华寺曾兴盛一时,有几百个和尚,香火甚旺,成为磨山一带着名寺庙。后因血吸虫病流行,法华寺逐渐衰败。(见涂文学:《东湖史话》P97)。有朝一日,磨山法华寺能够恢复的话,将成为东湖一景。
磨山景区还有湖北唯一、最新颖的大型游乐、健身项目-滑道。它是磨山的一条动态风景线。武汉市东湖风景区磨山景区内的楚文化旅游区,有一个名为“惟楚有材”的景点,自从开放以来,以其丰富的楚文化韵味,受到了游人的青昧。据载:历史上曾有“楚材晋用”、“楚材秦用”之说。楚国人才辈出是史家众望的事实。楚国祖先鬻熊八十岁为周文王之师,安邦治国,功勋卓着,后人封候授爵为明证。“惟楚有材”景点以楚国八百年的历史长河中有作为的明君、名相、事业有成的名人故事的某一断面为背景,以园雕、浮雕和高浮雕的表现形式展示出来。长近200米(计划长385米)平均高度5米的圆雕“鬻熊”头像拔地而起,根状的胡须象一道道山陵,一垅垅沟壑,寓示楚民族茁壮与伟大。高5.5米的铜雕《庄王出征》,沿山岗俯冲而下,气势磅礴;“熊绎守燎”;“次非斩蛟”,体现了楚人“荜路兰缕,以启山林”的艰苦创业、奋发图强、不畏强悍、敢于拼搏的精神。游人至此,不仅可以领略到楚文化之精美,而且也可了解到楚国八百年的经纬,从中受到启迪。以往武汉名人(杨树谋等人)文常会聚一堂吟诗作画!
⑽ 武汉东湖有什么特点
历史文化
武汉东湖自古以来,东湖就是游览胜地,屈原在东湖“泽畔行吟”,楚庄王在东湖击鼓督战(清河桥古桥遗址);三国时期,刘备在东湖磨山设坛祭天;南宋诗人袁说友用“只说西湖在帝都,武昌新又说东湖”赞美东湖;李白在东湖湖畔放鹰题诗;毛泽东建国后先后视察东湖44次,在东湖接待了64个国家的94批外国政要;朱德在50多年前写下“东湖暂让西湖好,今后将比西湖强”的诗句;近现代有九女墩、陶铸楼、屈原纪念馆、朱碑亭等历史文化遗址。 省博物馆是国家级重点博物馆。馆藏文物20余万件,国家一级文物945件(套),荟萃了湖北地区的文化遗珍。曾侯乙编钟、越王勾践剑、郧县人头骨化石为镇馆之宝。
2自然资源
东湖是中国第二大的城中湖(中国最大城中湖为汤逊湖,同在武汉),建有国家湿地公园。拥有梅园、荷园、樱花园等13个植物专类园。东湖梅园是中国梅花研究中心,拥有梅花品种320余种,其中152个品种登录国际植物名录,占全世界梅花登录品种的60%,居全球第一,拥有蜡梅品种100余种,占世界90%。
东湖荷园是中国荷花研究中心,有荷花700多种,占世界80%以上,是世界规模最大、品种最全的荷花品种资源圃。东湖樱花园与日本弘前樱花园和美国华盛顿樱花园并称为世界三大赏樱胜地。种植樱花50多种10000余株,关山樱、云南早樱等都是樱花中的极品。植物王国,植物类型多样珍稀,景观独特。尤其是水生植物科数占中国水生植物科数的40.37%,世界的29.87%。
植物区丰富的水生植物资源在维护景区生态稳定性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鸟的天堂,有珍稀鸟类5大类型234种。其中濒危鸟类2种、二级保护鸟类9种、省级保护鸟类10种,是观鸟旅游的绝佳场所。
3景区位置
武汉东湖风景区位于武汉市城区的武汉二环线与武汉三环线之间,景区面积73平方公里,其中湖面面积33平方公里,是中国最大的城中湖。加上沿湖陆地风景区,面积达八十余平方公里。东湖湖岸曲折,港汊交错,素有九十九湾之说。东湖风景区景观景点100多处。12个大小湖泊,120多个岛渚星罗,112公里湖岸线曲折,环湖34座山峰绵延起伏,10000余亩山林林木葱郁。
4景区景点
景区
武汉东湖风景区有听涛区、磨山区、珞洪区、落雁区、吹笛区、白马区。
听涛区
东湖风景区的核心景区之一,位于东湖最大的湖泊郭郑湖的西北岸,前身是民族资本家周苍柏先生的私家花园——“海光农圃”,也是东湖风景区的第一个开放景区。主要景点有行吟阁、屈原纪念馆、沧浪亭、长天楼、鲁迅广场、九女墩、湖光阁、楚风园和中国内陆最大的东湖疑海沙滩浴场等。该区是一狭长半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