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中国内地哪个地方的传媒业以及文化创意产业最为发达(京沪杭地区除外)
南方地区 诸如深圳 广州 还有啊 北京也不错
‘贰’ 中国哪几个省市的文化产业比较强理由
少数民族多的地方或历史悠久的地方吧,比如西安,西藏一类的
‘叁’ 在中国哪个城市的文化产业最为发达
毫无疑问是上海
从电视广播到书店网吧
娱乐场所和相关产业
全国翘楚
‘肆’ 中国文化产业哪个省最强
北京、上海、江浙以及广东等地的还不错。要说最强的话,那应该是北京吧,怎么说都是首善之区。
‘伍’ 中国文化产业最发达的地区是哪里
北京吧,毕竟北京市全国的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
‘陆’ 中国哪个省的文化产业做的比较好
你说的是正经文化产业还是非正经文化产业(如娱乐文化)?正经文化产业还是大陆的北京、江苏、广东、上海等等。但是娱乐文化产业还是要数台湾省。
‘柒’ 解析:全国文化产业竞争力排名告诉我们什么
竞争力分类的结果是:第一类地区:广东、江苏、北京、上海;第二类地区:山东、辽宁、福建、四川、湖南、河南、安徽、河北;其余为第三类地区。这条资讯发生在 福建省很遗憾没有跨入一类地区,但还是挤进第二类地区的前三名,名列全国第八。虽是海外研究机构给予的排名,但作为福建的文化创意产业研究者之一的笔者仍感到一丝欣慰。福建进入第二类区,是由四种数据构成的。第一种数据是“文化环境及实力”在全国排名居然位列第四,比综合排列靠前,它说明,福建发展文化产业及文化创意产业文化环境和实力比较优越,我想这其中还有两岸海峡这个文化环境的因素。两岸之间商贸经济合作在广度与深度上比大多数省份都强。同样,海峡两岸在未来的文化产业互动及合作上的文化环境也远比多数省份强,这为我省将来有可能晋升第一类地区打下了“环境与实力”的基础。第二种数据是“市场需求及创新”,在全国位列第六,也高于综合排名,反映了福建当地消费者对文化的消费力也比较强,而文化消费力是牵引文化产业发展的最核心的引擎,创新能力排名较靠前,也说明福建省在集聚创意人力、文化产业人力方面虽有不尽人意的地方,但与20多个省份相比还有值得骄傲的方面。而第三、第四数据:“关联产业及文化资源”、“政府支持和文化供给”方面都排在第15位、第20位,狠狠地将福建在全国的综合排名拉下到第二类地区。第三个数据表明,福建文化产业及文化创意产业在打造产业链方面还比较欠缺,意识不够强,在文化资源开发方面还属于浅层次的开发;第四数据表明,政府在扶持文化产业、文化创意产业方面,还有较大的拓展空间,还有更多的作为。
纵观2008年-2010年全国文化产业竞争排序,笔者认为数据还告诉我们: 一、福建的“文化环境及实力”能挤上全国老四的位子不简单,尤其“实力”,这是福建未来文化产业、文化创意产业拥有巨大潜力的要素。“实力”,我更多地理解为拥有较丰富的投资能力。大家知道,处于全国经济较发达的东部地区,民间资本历来比较雄厚,可惜我国是民间投资渠道相对比较狭窄的国度,股市熊市漫漫,楼市不得投资、投机,期贷风险太大,玩不起,民间资本要不在社会上放高利贷,要不躺在银行里,以至中国百姓的储蓄在全世界比例是最高峰的。当国家倡导繁荣文化产业时,东部地区省份的民间资本亲睐文化产业、文化创意产业,这无疑对产业的发展是一种最大的福音。笔者以为,在发展文化产业中,资金、文化资源、科技、人才等要素一个也不能少,少了一个要素就无法形成有效的生产力,而在这些要素中,最重要的是资金,资金是形成最终生产力的粘合剂,没有它粘合,其他要素只是一盘散沙。有了资金,就能开发文化资源、吸引人才,购买技术设备,就能将各种生产要素聚合成现实的的生产力。 二、福建拥有妈祖文化、闽南文化、客家文化、海洋文化等极具传统地域的文化资源,但如果与中部省份河南,与西部陕西等省份相比,仍显得不够厚实。不过,这不影响福建文化产业综合竞争力的排名排在河南、陕西前头。这说明了什么?说明,各省市的传统文化资源具有各自的独特性,但是独特性并不意味着独占性。丰富的地域特色文化资源不会自然而然转化为文化产业资源,文化资源大省不等于文化产业大省、强省。加上非物质的文化资源具有共享性,你不开发,别人会开发。中国的民间人物花木兰,中国的传统功夫不是被美国人开发为电影和动画电影吗?因此,福建的文化产业从业人员,不要躺在“传统文化资源”丰富的矿藏上做美梦,有序地开掘当地文化资源,是提升福建文化产业综合竞争力的有效手段之一。
‘捌’ 河南省有哪些大型文化产业集团河南省文化产业的发展现状发展前景如何
河南省文化产业重点企业
8.1 河南文化影视集团有限公司
8.1.1 公司简介
8.1.2 河南影视集团开拍农村题材电影《湖光山色》
8.1.3 2008年河南影视制作集团发展情况
8.2 中原出版传媒集团
8.2.1 公司简介
8.2.2 中原出版传媒集团积极进行战略资源重组
8.2.3 2008年中原出版传媒集团隆重推出《中原文化大典》
8.3 河南日报报业集团
8.3.1 公司简介
8.3.2 快速发展的河南日报报业集团
8.3.3 河南日报报业集团的多元化经营战略解析
8.3.4 河南日报“大河”品牌发展的成功诀窍
8.4 其他企业介绍
8.4.1 河南省电影电视制作集团有限公司
8.4.2 河南省有线电视网络集团有限公司
8.4.3 河南省金版动画影视制作广告公司
8.4.4 河南省安阳市藏雅文化传播有限责任公司
8.4.5 河南大汉文化旅游有限公司
河南省高度重视发展文化产业,把大力发展文化产业作为深入实践科学发展观、努力推动“四位一体”建设的战略性举措,作为推动由文化资源大省向文化强省跨越的重要支撑来抓,积极探索,开拓进取,推动了文化产业的快速发展。2006年全省文化产业增加值为395.04亿元。2007年为480.1亿元,连续两年增长超过17%,高于全省GDP的增幅。文化产业对全省国民经济的促进作用日益明显。
河南省一批大型文化产业集团逐渐发展壮大。2007年河南日报报业集团实现收入12.1亿元,比上年增长43%;中原出版传媒集团销售净收入52.3亿元;河南文化影视集团完成营业收入8000多万元,在全国排名第12位;省有线网络集团有线电视用户达到300万户,成为全国最大的省级有线电视网络。此外,新兴文化产业初见成效。移动电视、手机报、手机广播电视等新媒体相继开通;河南天乐动画有限公司拍摄的26集三维动漫连续剧《独脚乐园》与英国、德国、马来西亚签订了版权输出、电视播映协议,被国家广电总局评为优秀动画片。
河南省近年来先后制定了《关于大力发展文化产业的意见》、《河南省建设文化强省规划纲要(2005-2020年)》、《关于加快文化资源大省向文化强省跨越的若干意见》、《关于加快发展服务业的若干意见》等一批重要的政策性规范。这些政策涉及税收、金融、土地、财政、工商等多方面的优惠措施,为文化产业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提供了有力的支撑。
2008年底,河南省文化产业投资有限责任公司在郑州成立,这是河南省完善投融资机制,促进文化产业发展的又一重大举措。该公司主要从事文化产业投资,为河南省文化产业发展提供投融资平台,运用政府资金融通社会资本,引领和促进文化产业加快发展。
河南文化产业发展需要走出一条“三加一”的模式,也就是实现三个结合,即文化要和媒体结合,因为文化产业必须要有影响力,这个影响力必须靠电视媒体和网络、报纸来提升;文化要和旅游结合;文化要和社会资本结合,特别是文化要和战略投资者结合,就是说文化产业发展靠自身的积累会很漫长,必须主动引进民间资本,引进社会资本,引进国外的包括战略投资者来发展河南省的文化产业。
到2010年,河南省将建立起与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文化发展格局,做到公民素质明显提高、文化事业全面繁荣、文化产业形成规模、文化市场开放有序、文化设施建设成效显着,文化产业发展走在中西部地区前列,成为河南省新的经济增长点和支柱产业。到2020年,全省文化产业增加值年均增长将达到15%左右,占GDP的比重达到7%左右,文化产业成为河南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
中投顾问2009-2012年河南省文化产业投资分析及前景预测报告
‘玖’ 都有哪些省市建立了文化产业基地发展的怎样
北京、上海、广东、浙江、江苏、山东、湖北、四川、陕西、云南都建立了文化产业基地
目前,文化产业集约化、规模化水平不断提高,产业积聚效应初步显现。各地各部门都加快文化产业基地和区域性特色文化产业群建设,着力打造知名文化品牌。珠江三角洲、长江流域和环渤海地区初步形成若干书报刊音像出版、印刷复制、出版物物流、动漫游戏开发、影视生产等文化产业基地和特色文化产业群。
建立文化产业集聚园,就是以产业集聚的方式来推动文化产业发展。这是各个地区建设特色产业群的必由之路,也得到中央的认可和支持。胡锦涛总书记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指出,“大力发展文化产业,实施重大文化产业项目带动战略,加快文化产业基地和区域性特色文化产业群建设,培育文化产业骨干企业和战略投资者,繁荣文化市场,增强国际竞争力。”
文化产业基地和特色文化产业群在多数情况下是以文化产业集聚园的形态出现的。文化产业集聚园必须有合理的定位与规划,同时按照产业链经营的方式,才能打造成为好的文化产业基地和区域性特色文化产业群。文化产业基地作为承载文化产业未来发展的有效形式,必将得到更大更快的发展。
中投顾问2008-2010年中国文化产业基地分析及投资咨询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