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文化传统 > 特色文化小镇要具备哪些特点

特色文化小镇要具备哪些特点

发布时间:2022-07-13 12:20:54

⑴ 如何打造特色小镇

1、保持小镇“特色”的鲜明性

特色小镇的特质在于“特色”,其魅力也在于“特色”,其生命力同样在于“特色”。因此,保持小镇“特色”的鲜明性,是打造特色小镇的首要原则。

1) 保持鲜明的地域特色。

崇明江、河、湖、海齐全,水资源丰富,特色小镇的打造应体现“水乡”的地域特色。

2) 保持鲜明的产业特色。

崇明地势平坦,土地肥沃,农、林、渔资源丰富,特色小镇的打造,把所在地的产业优势糅合进去,着力培育支柱产业,或“农”,或“林”,或渔,形成自身的特色产业。

3) 保持鲜明的生态特色。

茂密的生态林、发达的生态农业基地、绿色产业体系、生态型现代化城市交通体系、低碳的生活方式,决定了特色小镇的打造,必须符合“现代化生态岛”的建设目标,保持其鲜明的生态特色。如在环境设计、建筑设计、资源的利用和保护、循环经济等都要注入“生态”理念。

4) 保持风格的独特性。

不同区位、不同模式、不同功能的小镇,无论是硬件设施还是软件建设,都需与其产业特色相匹配,一镇一风格,不重复、不趋同,确保特色的唯一性。

2、保持乡土文化的原生性、鲜活性

乡土文化是“小镇文化”的内核,也是小镇最有魅力的元素之一。只有外壳,而无鲜活乡土文化内涵的小镇是难有生命力的。

所谓“原生性”和“鲜活性”,是指用独特的自然风貌、生活习俗和人的生产劳动等社会性生态元素,诠释小镇文化传统。崇明可供挖掘的乡土文化十分丰富,如纺线、织布、蒸糕、做圆子等生活文化,土布服饰展示、传统婚庆仪式等民俗文化,推铁环、踩高跷等游戏文化,等等。只要善于开发、善于利用,就一定能够让小镇散发诱人芳香。

3、务求与产业发展相融合

国内外许多成功经验告诉我们,特色小镇的打造,必须结合产业规划统筹考虑,这样才能有望保持小镇持久的繁荣。目前,崇明许多小镇功能的衰退,便是一个反面例证。

崇明生态岛的功能定位,限制了不少产业的发展空间。正因为如此,选择和培育一个适合小镇自身发展的产业,更显重要。一个有活力的产业,能凝聚人气,吸引人流、物流、资金流,同时能促进就业、繁荣市场。

崇明特色小镇的打造,必须把农业、渔业、林业、商贸业,以及饮食等各类服务业的发展结合起来全面规划,选择适合小镇发展方向的产业做强做大,逐步发育成为小镇发展的有力支撑。

4、赋予小镇生态旅游功能

与传统小镇相比,特色小镇的一个显着特点,在于它不是简单地作为一种聚居形式和生活模式而存在,同时还是一种宝贵的文化旅游资源和贸易、休闲、度假的场所。

因此,从道路、交通、环境、建筑风貌,到功能布局、各类设施,从休闲、娱乐,到餐饮、商贸,在充分满足居民物质和精神生活需求外,一切要从打造生态旅游小镇的思路出发,精心打造,务显“特色”,使生态旅游业、现代服务业,成为小镇赖以发展的产业之一,为小镇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经济收入。

4、坚持把改善民生作为特色小镇建设的落脚点和归宿点

特色小镇的建设,不是标新立异,不是政绩工程,其根本目的是为改善民生。因此,小镇的打造不但要体现现代化、生态化,更要体现人性化。小镇的发展模式,不但要服务于生态岛建设的大局,更要为百姓生活谋利益。

由于特色小镇一般选择远离现有繁华城镇,因此道路交通等基础设施、商业设施、文化娱乐设施等,都要服从于人性化的设计。

只有把改善群众生活作为打造特色小镇的出发点和归宿点,才能体现小镇打造的真正价值,创造一个人与人,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现代化生态宝岛。

来源:前瞻产业研究院

⑵ 特色小镇是什么如何理解特色小镇

特色小镇是指依赖某一特色产业和特色环境因素(如地域特色、生态特色、文化特色等),打造的具有明确产业定位、文化内涵、旅游特征和一定社区功能的综合开发项目。是旅游景区、消费产业聚集区、新型城镇化发展区三区合一,产城乡一体化的新型城镇化模式。

财经栏目《咸蛋说》是由咸蛋兄妹詹佳瑞与郑泳梁打造的国内首档电台财经秀。

栏目核心:专注不一定严肃,权威是一种态度。

⑶ 特色小镇都有什么特色如何打造特色小镇的之“特”

前瞻产业研究院总结成功的特色小镇主要有三点特征。一是要突出特色,核心是实现差异化的发展。不管是城市文化还是镇域文化,建筑领域还是产业发展,均应实现差异化发展。我国小城镇发展以往存在的一个突出问题就是复制、山寨现象严重,要避免 " 千镇一面 " 就要实现差异化,也就是一直说的因地制宜。这一点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很难,但仍然要做,关键是要实现思维的创新。
二是一定要 " 小 "。浙江省在建设过程中曾提出了三平方公里的概念,建设面积在一平方公里。因此,特色小镇的建设还是应该回到浙江的创造上,即淡化行政区域的界限,将它作为一个发展的平台。所谓 " 小 ",最大的特点就是从重数量、规模转向重质量、品质和效益,打造 " 小而美,小而特、小而优、小而精 " 的小镇形态。
三是实现融合共赢。比如浙江省,它提出特色小镇要实现 " 三生 " 融合,即生产、生活、生态融合在一起,文化、产业和旅游相结合,这样特色小镇就立体了。为什么要强调跨界融合?因为单一产业模式真正盈利的并不多,同时,现在产业发展的界限越来越模糊,多种产业融合的趋势也日益明显。所以,特色小镇建设一定要实现一二三产业的融合,把文化、体验、加工制造等加进去,这样产业越丰富,盈利点就越多,也越容易实现创新。

⑷ 什么是特色小镇

特色小镇规划是以长期的规划,在规划中需要对于小镇的特色文化进行传承。特色小镇主要指聚焦特色产业和新兴产业,集聚发展要素,不同于行政建制镇和产业园区的创新创业平台。作为文旅全产业链综合服务商,巅 峰智业资质全面,拥有旅游规划设计甲级、城乡规划编制甲级、风景园林工程设计专项甲级、城市及道路照明工程专业承包壹级的“四甲”资质。

⑸ 中国的特色小镇的特点有什么

地理类型分布

丘陵型的特色小镇在长江流域分布较多,山区类型的特色小镇在中西部地区和东南沿海分布较多。

特色小镇的地理特征分布基本较为均衡。

区位特征

特色小镇与城市的关系可以分为三种类型:大城市近郊、大城市远郊和农业地区。

从南北分布上看,大城市近郊的特色小镇在南方要多于北方,而农业小镇则在北方要多于南方。但总体而言,并未表现出明显的规律性。

就业特征

特色小镇最关键的还是要解决居民的就业问题。从其就业的特征分布来看,长三角、珠三角、环渤海地区的特色小镇在提供就业岗位方面表现突出。

就业规模最大的镇是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北滘镇(18.7万个就业岗位),最小的是青海省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乌兰县茶卡镇(1010个就业岗位)。

镇区人口

从镇区人口规模的分布特点来看,规律性不是很明显。沿海地区和内陆地区都有人口大镇,也都有人口小镇。

沿海镇区人口规模最大的镇是浙江省温州市乐清市柳市镇16.01万人,最小的是广东省肇庆市高要区回龙镇888人。

内陆镇区人口规模最大的镇是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八师石河子市北泉镇9.74万人,最小的镇是西藏拉萨市尼木县吞巴乡300人。

127个镇(5个数据缺失)的镇区人口平均规模是2.74万人。

建设用地

让我们来看看特色小镇的建成区用地规模吧。上图显示,小镇建成区面积呈现出较为明显的两个极端现象,东部沿海地区的小城镇建成区规模普遍较大,而内陆地区的小镇建成区规模普遍偏小。

建成区规模最大的是天津市滨海新区中塘镇(56平方公里),最小的是北京市密云区古北口镇(24公顷)。

很有趣,最大和最小都是在直辖市。平均建成区规模为6.68平方公里。127镇(5个数据缺失)人均建设用地面积243.75平方米。看来,小城镇建设用地确实比较粗放啊!

我们来再看看各镇的控规编制情况,平均达到了11.31平方公里,是建成区面积的169%。

镇域情况

盘点:中国127个特色小镇都有哪些特色

辖区面积最大的是呼伦贝尔市额尔古纳市莫尔道嘎镇9384平方公里,最小的是黑龙江大兴安岭地区漠河县北极镇26平方公里,平均镇域面积255.85平方公里。

从空间分布特征看,长三角和珠三角地区的镇辖区面积规模较小,湖北、西藏和内蒙古、西藏和新疆、云南等地区的镇辖区规模较大,但特征不是很明显。

从镇域人口规模看,除长三角、珠三角、山东半岛、川渝贵地区大镇较多外,其他地区分布较为均衡。

镇域人口规模最大的镇是佛山市顺德区北滘镇28.81万人,最小的镇是西藏拉萨市尼木县吞巴乡2714人,平均规模是5.71万人。

从城镇化水平看,127个特色小镇的平均城镇化水平为46.22%,比国家城镇化水平低了近10个百分点。

总结:从各方面特征来看,127个入选的特色小镇的差异性明显,展现了我国各种类型的小城镇特征,但巨大的差异性同时也是我们当下小城镇发展面临的最大问题所在。

贫富差异、地形差异、规模差异、区位差异、文化差异等都使得国家和省级层面的政策制定困难重重。

即便是当下的浙江省特色小镇建设经验(产业小镇,供给侧创新)而言,能够学习复制的省份和地区也是非常之少。

因此,“因地制宜,产城融合,探索创新”虽是老话,但对于当下的小城镇规划、建设和发展而言,仍然是受用的。

远景设计研究院特色小镇规划专家谈到特色小镇规划,要坚持突出特色,防止千镇一面和一哄而上。

⑹ 特色小镇,有哪些必须的条件或者说必备的要素

特色小镇的核心要素包括:(一)特色产业的培育;(二)覆盖中心城镇和辐射美丽乡村;(三)将城市消费导入小镇。
建设差异化的特色小镇,前瞻产业研究院认为,关键要把握“特、美、聚”三要素。首先,在产业定位上要突出一个“特”字。其次,在规划建设上要突出一个“美”字。第三,在功能服务上要突出一个“聚”字。发展特色小镇,必须实现产业功能、文化功能、旅游功能和社区功能的深度融合,形成产城融合发展的示范区。
只有把握了“特、美、聚”三个核心要素,才能有效防止步入“特色不特”、“千镇一面”的误区,打造好“产业兴、文化浓、环境美、服务优”的特色小镇,为引领当地产业转型升级提供强大的驱动力。

⑺ 发展特色小镇,殊应该体现在哪些方面

为特色(突出特点)、颜色(生态)、景色(景观)。即心中有特色、眼中有绿色、生活有景色。寻找特色小镇自身强、特、新的产业品牌特色。

在文化品牌方面,结合历史文化和现有文化找出特色文化,还要发展出新文化品牌;在环境品牌方面,从源头上发现和了解当地的生态环境,包括自然资源、地理地貌、气候、生态、生物物种等。

(7)特色文化小镇要具备哪些特点扩展阅读

能够定位于文旅休闲方向的小镇或多或少都有着自身较为明显的特点,要么环境优美,要么文化璀璨,要么产业突出,要么区位重要…其中,有一些“特点”可以成为支撑小镇、支撑产业发展的特色主题,也有一些局部的或片段的“特点”却不能直接转化为主题。

可以说,大部分的“特点”都不能成为“特色”源源不断的动力。这就需要前期的分析论证从更大区域视角、更广阔产业范畴、更前沿的市场理解等多个角度建立跨界的结合。

选择与“特点”相匹配的一个“方向”进行整合,这绝对不是1+1的数学计算,而是两种要素的化学反应,不仅彰显优势,更能捕捉机会,把局部的“特点”通过产业的体系放大成为小镇的“特色”。

⑻ 如何打造特色小镇

近两年来,我国特色小镇迅速崛起,特色小镇建设正成为当下我国的经济新热点。不过,相比国外一些闻名世界的标志型发展小镇,国内的特色小镇建设潮中,“千镇一面”为人所诟病,那么我们的特色小镇要如何才能有自己的特色呢?

一、特色小镇的“特色”

特色从字面上不难理解,是一个事物或一种事物显着区别于其他事物的风格和形式。特色小镇是由小镇赖以存在和发展的特定而具体的环境因素而决定的,如地理位置、土地、气候、历史、文化、语言、交通、产业等。

二、特色小镇如何保持“特色”

1、保持小镇“特色”的鲜明性

特色小镇的特质在于“特色”,其魅力也在于“特色”,其生命力同样在于“特色”。因此,保持小镇“特色”的鲜明性,是打造特色小镇的首要原则。

保持鲜明的地域特色。有的地方山水资源丰富,特色小镇的打造应体现“山谷”或“水乡”的地域特色。

保持鲜明的产业特色。乡土地肥沃,农、林、渔资源丰富,特色小镇的打造,把所在地的产业优势糅合进去,着力培育支柱产业,或“农”,或“林”,或渔,形成自身的特色产业。

2、保持乡土文化的原生性、鲜活性

所谓“原生性”和“鲜活性”,是指用独特的自然风貌、生活习俗和人的生产劳动等社会性生态元素,诠释小镇文化传统。可供挖掘的乡土文化十分丰富。如纺线、织布、蒸糕、做圆子等生活文化,土布服饰展示、传统婚庆仪式等民俗文化,推铁环、踩高跷等游戏文化,等等。只要善于开发、善于利用,就一定能够让小镇散发诱人芳香。

3、与产业发展相融合

国内外许多成功经验告诉我们,特色小镇的打造,必须结合产业规划统筹考虑,这样才能有望保持小镇持久的繁荣。目前,许多小镇功能的衰退,便是一个反面例证。

特色小镇的功能定位,限制了不少产业的发展空间。正因为如此,选择和培育一个适合小镇自身发展的产业,更显重要。一个有活力的产业,能凝聚人气,吸引人流、物流、资金流,同时能促进就业、繁荣市场。特色小镇的打造,必须把农业、渔业、林业、商贸业,以及饮食等各类服务业的发展结合起来全面规划,选择适合小镇发展方向的产业做强做大,逐步发育成为小镇发展的有力支撑。

4、赋予小镇生态旅游功能

与传统小镇相比,特色小镇的一个显着特点,在于它不是简单地作为一种聚居形式和生活模式而存在,同时还是一种宝贵的文化旅游资源和贸易、休闲、度假的场所。

因此,从道路、交通、环境、建筑风貌,到功能布局、各类设施,从休闲

阅读全文

与特色文化小镇要具备哪些特点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微信改变我们哪些生活 浏览:1241
创造与魔法沙漠的动物在哪里 浏览:1242
篮球鞋网面为什么会破 浏览:1078
怎么拼升降板篮球 浏览:559
小型宠物猪多少钱 浏览:850
音乐文化课哪个好 浏览:675
到日本旅游如何报团 浏览:993
不在篮球场运球该在哪里练 浏览:1096
台湾哪里能买到宠物 浏览:1047
小动物怎么画才最好看 浏览:915
中西文化和西方网名有什么区别 浏览:1209
养宠物狗一般养多少年 浏览:892
广州黄埔哪里有卖宠物兔的 浏览:781
小米10怎么敲击背部打开相机 浏览:698
渔家文化目的有哪些内容 浏览:1073
海洋中发光的动物都有哪些 浏览:1149
如何消除美颜相机的标志 浏览:1058
篮球罚球为什么不往上抛 浏览:731
天香公园宠物医院洗澡在哪里 浏览:1131
怎么提高中国文化自信 浏览:2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