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文化传统 > 鼎什么文化

鼎什么文化

发布时间:2022-07-14 17:29:32

A. 鼎象征着什么

在周代,就有所谓“天子九鼎,诸侯七鼎,卿大夫五鼎,元士三鼎”等使用数量的规定。随着这种等级、身份、地位标志的逐渐演化,鼎逐渐成为了王权的象征、国家的重宝。统治者往往以举国之力,来铸造大鼎。

秦代以后,鼎的王权象征意义逐渐失去。以后,伴随着佛教在中国的传播,鼎的形式得以延续。后代的鼎通常安放在寺庙大殿前,既是装饰物,又是焚香的容器。

(1)鼎什么文化扩展阅读

鼎是文明的见证,也是文化的载体。根据禹铸九鼎的传说,可以推想,我国远在4000多年前就有了青铜的冶炼和铸造技鼎术;从地下发掘的商代大铜鼎,确凿证明我国商代已是高度发达的青铜时代。

清代出土的大盂鼎、大克鼎、毛公鼎和颂鼎等都是西周时期的着名青铜器。鼎和其他青铜器上的铭文记载了 商周时代的典章制度和册封、祭祀、征伐等史实,而且把西周时期的大篆文字传给了后世。

形成了具有很高审美价值的金文书法艺术,鼎也因此更加身价不凡,成为比其他青铜器更为重要的历史文物。美学家李泽厚认为,中国青铜器以其“特有的三足器——鼎为核心代表,器制沉雄厚实,纹饰狞厉神秘,刻镂深重凸出”,是我国青铜艺术成熟期最具审美价值的青铜艺术品。

B. 鼎文化是什么啊

鼎,是我国夏朝禹之子启时铸造的。它分别以九只刻楼精美、古朴典雅、气势庄重的青铜大鼎,体现了王权的集中和至高无上,反映了国家的统一和民族的昌盛。几千年来,一直被人们视为中华民族传世之国宝。在工艺美学上,它是一套稀世之作,从文化考古角度分析,它是我国青铜器时代的集中代表,从铸造工艺技术上看,它标志着中国的历史已结束了野蛮时代,进入了文明的时代。令人遗憾的是:尽管有关九鼎的资料,不绝于历代史册,但在二千多年前,它就早已不知隐身何处了。夏代的青铜铸造业,已相当发达。青铜是铜和锡的合金,熔点低,便于铸造冶炼。夏代的炼铜业。古文献中亦有记载。《越绝书》卷十一日:“禹穴之时,以铜为兵。”关于铸造九鼎,《墨子·耕柱》曰:“昔日夏后开(启)使蜚廉折金于山川,而陶铸之于昆吾,……九鼎既成,迁于三国。”三国指夏、商、周。《左伟》宣公三年曰:“桀有昏德,鼎迁于商。”即言此事。据考古材料证明,当时的奴隶在铸造象九鼎这样的大型器件时,一般是首先用质细的泥土制成器范,再用木炭作燃料,用铜制的坩锅冶炼铜,锡矿块,最后将铜锡溶液注入范中,就成为青铜器。
《春秋左传》中,谈到九鼎铸造的情况:夏朝初年,朝廷划天下为九州,州设州牧。夏令九州牧贡献青铜,铸造九鼎。事先派人把全国各州的名山大川、形胜之地、奇异之物画成图册,然后派精选出来的着名工匠,将这些画仿刻于九鼎之身,以一鼎象征一州。所刻图形亦反映该州山川名胜之状。九鼎象征九州,反映了全国的统一和王权的高度集中,显示夏王已成为天下之共主,是顺应“天命”的。正所谓:“普天之下,莫非王士,率上之滨,莫非王臣。”从此,九州成为中国的代名词,“定鼎”,成为全国政权建立的代名词了。

从此,九鼎就代表了至高权力的象征。

C. 鼎的寓意和象征意义是什么

鼎是我国青铜文化的代表.鼎在古代被视为立国重器,是国家和权力的象征。直到现在,中国人仍然有一种鼎崇拜的意识,“鼎”字也被赋予“显赫”、“尊贵”、“盛大”等引申意义。

鼎又是旌功记绩的礼器,周代的国君或王公大臣在重大庆典或接受赏赐时都要铸鼎,以旌表功绩,记载盛况。鼎被赋予神圣的色彩,起源于禹铸九鼎的传说。


(3)鼎什么文化扩展阅读

鼎的传说和作用

黄帝打败炎帝后裔虽尤,便铸一鼎来纪念那惊魂动魄的战争。铸鼎过程中得老虎、豹子、飞禽及四方鬼神、奇禽怪兽守护。所以,此鼎并非凡鼎。

另黄帝铸造天地人三鼎,而夏禹铸九鼎代表九州来作镇国之宝。所以,鼎可作为改运的辅助品。若写字楼放之,能够增强权利,令部下乖乖听话,言计听从。

因此鼎也是镇宅之宝。

D. 鼎在古代象征什么

鼎的象征意义

鼎是我国青铜文化的代表。鼎在古代被视为立国重器,是国家和权力的象征。直到现在,中国人仍然有一种鼎崇拜的意识,
“鼎”字也被赋予“显赫”、“ 尊贵”、“盛大”等引申意义,如:一言九鼎、大名鼎鼎、鼎盛时期、鼎力相助,等等。鼎又是
旌功记绩的礼器。周代的国君或王公大臣在重大庆典或接受赏赐时都要铸鼎,以旌表功绩,记载盛况。

鼎被赋予神圣的色彩,起源于禹铸九鼎的传说。鼎本来是古代的烹饪之器,相当于现在的锅,用以炖煮和盛放鱼肉。许慎在《
说文解字》里说:“鼎,三足两耳,和五味之宝器也。”有三足圆鼎,也有四足方鼎。最早的鼎是黏土烧制的陶鼎,后来又有了用
青铜铸造的铜鼎。传说夏禹曾收九牧之金铸九鼎于荆山之下,以象征九州,并在上面镌刻魑魅魍魉的图形,让人们警惕,防止被其
伤害。自从有了禹铸九鼎的传说,鼎就从一般的炊器而发展为传国重器。历商至周,都把定都或建立王朝称为“定鼎”。国灭则鼎
迁,夏朝灭,商朝兴,九鼎迁于商都亳(bó)京;商朝灭,周朝兴,九鼎又迁于周都镐(hào)京。

历史上有“问鼎”的典故,语出《左传 宣公三年》,大意是:楚庄王为讨伐外族入侵者来到洛阳,在周天子境内检阅军队。
周定王派大夫王孙满去慰劳,楚庄王借机询问周鼎的大小轻重。王孙满说:政德清明,鼎小也重,国君无道,鼎大也轻。周王朝定
鼎中原,权力天赐。鼎的轻重不当询问。楚庄王问鼎,大有欲取周王朝天下而代之的意思,结果遭到定王使者王孙满的严词斥责。
后来就把图谋篡夺王位叫做“问鼎”。
鼎是文明的见证,也是文化的载体。根据禹铸九鼎的传说,可以推想,我国远在4000多年前就有了青铜的冶炼和铸造技术;从
地下发掘的商代大铜鼎,确凿证明我国商代已是高度发达的青铜时代。中国历史博物馆收藏的“司母戊”大方鼎就是商代晚期的青
铜鼎,长方、四足,高133厘米,重835公斤,是现存最大的商代青铜器。鼎腹内有“司母戊”三字,是商王为祭祀他的母亲戊而铸
造的。清代出土的大盂鼎、大克鼎、毛公鼎和颂鼎等都是西周时期的着名青铜器。鼎和其他青铜器上的铭文记载了商周时代的典章
制度和册封、祭祀、征伐等史实,而且把西周时期的大篆文字传给了后世,形成了具有很高审美价值的金文书法艺术,鼎也因此更
加身价不凡,成为比其他青铜器更为重要的历史文物。美学家李泽厚认为,中国青铜器以其“特有的三足器——鼎为核心代表,器
制沉雄厚实,纹饰狞厉神秘,刻镂深重凸出”,是我国青铜艺术成熟期最具审美价值的青铜艺术品。

现代汉字中的“鼎”字虽然经过了甲骨文、金文、小篆、隶书等多次变化,但仍然保留着“鼎”这一事物的风范和形体特点,
其物其字几乎融为一体,都有着丰富的文化内涵。

E. 鼎的象征意义是什么

鼎是我国青铜文化时期的代表。鼎在古代被视为立国重器,是国家和权力的象征。直到现在,中国人仍然有一种鼎崇拜的意识,“鼎”字也被赋予“显赫”、“ 尊贵”、“盛大”等引申意义,如:一言九鼎、大名鼎鼎、鼎盛时期、鼎力相助,等等。鼎又是旌功记绩的礼器。周代的国君或王公大臣在重大庆典或接受赏赐时都要铸鼎,以旌表功绩,记载盛况。

在古代,人们都认为,黄帝在战胜炎帝的后代蚩尤后,曾铸三鼎,象征天地人;夏禹铸九鼎,象征九州。在古代,宝鼎是镇国之宝,传国重器。宝鼎上的花纹,古人认为有镇邪的作用,有时也将法律条文刻在鼎上,以显示法律的庄严。改朝换代后,新登位的君王,第一件工作就是铸鼎,颁订法律,以象征新时代的开始,并表示吉祥。所以,朝代改变,古代铜鼎的象征意义,称作鼎革。现在,鼎的造型主要用来象征吉祥。在家中摆设铜鼎,寓意一切将有新的开始。

(5)鼎什么文化扩展阅读

鼎是最重要青铜器物种之一,是古代中国用以烹煮肉和盛贮肉类的器具。三代及秦汉延续两千多年,鼎一直是最常见和最神秘的礼器。

鼎有三足的圆鼎和四足的方鼎两类,又可分有盖的和无盖的两种。

有一种成组的鼎,形制由大到小,成为一列,称为列鼎,列鼎的数目在周朝时是代表着不同的身份等级的。列鼎通常为单数。据文献及考古发现九鼎应为诸侯之制,七、五鼎为卿大夫,三、一鼎为士级。但天子之制为十二鼎,是双数,但至今未见周天子之陵墓,故这个记载是否正确还有待证实。当然列鼎中的九鼎并非代表中央政权的九鼎。

关于“鼎”的来历及作用:鼎本来是古代的烹饪之器”有三足圆鼎,也有四足方鼎。最早的鼎是黏土烧制的陶鼎,后来又有了用青铜铸造的铜鼎。

传说夏禹曾收九牧之金铸九鼎于荆山之下,以象征九州,并在上面镌刻魑魅魍魉的图形,让人们警惕,防止被其伤害。自从有了禹铸九鼎的传说,鼎就从一般的炊器而发展为传国重器。国灭则鼎迁,夏朝灭,商朝兴,九鼎迁于商都亳(bó)京;商朝灭,周朝兴,九鼎又迁于周都镐(hào)京。历商至周,都把定都或建立王朝称为“定鼎”。

鼎是我国青铜文化的代表。它是文明的见证,也是文化的载体。根据禹铸九鼎的传说,可以推想,我国远在4000多年前就有了青铜的冶炼和铸造技术;从地下发掘的商代大铜鼎,确凿证明我国商代已是高度发达的青铜时代。青铜艺术品。

F. 中国古代的鼎象征什么

鼎在古代被视为传国重器、国家和权力的象征,“鼎”字也被赋予“显赫”、“ 尊贵”、“盛大”等引申意义,如:一言九鼎、大名鼎鼎、鼎盛时期、鼎力相助,等等。又是旌功记绩的礼器。周代的国君或王公大臣在重大庆典或接受赏赐时都要铸鼎,以记载盛况。

这种礼俗至今仍然有一定影响。西藏和平解放50周年庆典之际,中央政府向西藏自治区赠送“民族团结宝鼎”,矗立于拉萨人民会堂广场,象征民族团结和西藏各项事业鼎盛发展。此举意义深远,文化内涵丰厚。

鼎是我国青铜文化的代表。它是文明的见证,也是文化的载体。根据禹铸九鼎的传说,可以推想,我国远在4000多年前就有了青铜的冶炼和铸造技术;从地下发掘的商代大铜鼎,确凿证明我国商代已是高度发达的青铜时代。

(6)鼎什么文化扩展阅读:

发展历史

最初的鼎是由远古时期陶制的食具演变而来的,即是由釜、陶支脚和灶的组合而成的。鼎的主要用途是烹煮食物,鼎的三条腿便是灶口和支架,腹下烧火,可以熬煮油烹食物。自从青铜鼎出现后,它又多了一项功能,成为祭祀神灵的一种重要礼器。

青铜鼎多为圆腹三足,也有方腹四足的。鼎口处有两耳。对铜鼎的拥有和使用,是奴隶主身份等级差别的标志之一。

在周代,就有所谓“天子九鼎,诸侯七鼎,卿大夫五鼎,元士三鼎”等使用数量的规定。随着这种等级、身份、地位标志的逐渐演化,鼎逐渐成为了王权的象征、国家的重宝。统治者往往以举国之力,来铸造大鼎。

秦代以后,鼎的王权象征意义逐渐失去。以后,伴随着佛教在中国的传播,鼎的形式得以延续。后代的鼎通常安放在寺庙大殿前,既是装饰物,又是焚香的容器。

发展时期

中国从夏代开始进入阶级社会,而象征国家政治权势和军权、神权的青铜制造业,完全为贵族所垄断,这些青铜器的制造均是以贵族的意志、需要和审美意愿为依归。中国青铜器历经20多个世纪的发展衍变,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时期:

初期:夏代——由于铜的冶炼工艺尚不成熟,且材料难得造成现今所出土的夏代青铜器种类稀疏,至今为止出土的夏代青铜器是“乳钉纹爵”。

盛行期:商代(商代迁都殷(今河南安阳)以后至西周前期,约为商王武丁到西周穆王时期)——此时的青铜器体形厚重,造型规整,纹饰华丽,体现出一种狞厉之美。例如:司母戊方鼎、兽面纹方鼎、乳钉纹方鼎、克鼎、子龙鼎等。

成熟期:西周(西周后期至春秋前期)——春秋时期古人发明了“失蜡法”“分铸法”“错金银”技术,使得春秋时期的青铜器造型更加别致、繁复。代表作有;莲鹤方壶

春秋中期至战国时期——青铜器中的鼎,原是上古时候极为普遍的烹饪器,其后实用意义逐渐减弱,成为权势的象征物。

G. 鼎的文化内涵

鼎被视为传国重器、国家和权力的象征,“鼎”字也被赋予“显赫”、“ 尊贵”、“盛大”等引申意义,如:一言九鼎、大名鼎鼎、鼎盛时期、鼎力相助,等等。鼎又是旌功记绩的礼器。周代的国君或王公大臣在重大庆典或接受赏赐时都要铸鼎,以记载盛况。这种礼俗至今仍然有一定影响。为庆贺联合国50华诞,中华人民共和国于1995年10月21日在联合国总部,向联合国赠送一尊青铜巨鼎——世纪宝鼎。西藏和平解放50周年庆典之际,中央政府向西藏自治区赠送“民族团结宝鼎”,矗立于拉萨人民会堂广场,象征民族团结和西藏各项事业鼎盛发展。此举意义深远,文化内涵丰厚。
鼎是我国青铜文化的代表。它是文明的见证,也是文化的载体。根据禹铸九鼎的传说,可以推想,我国远在4000多年前就有了青铜的冶炼和铸造技术;从地下发掘的商代大铜鼎,确凿证明我国商代已是高度发达的青铜时代。中国历史博物馆收藏的“司母戊”大方鼎就是商代晚期的青铜鼎,长方、四足,高133厘米,重875公斤,是现存最大的商代青铜器。鼎腹内有“司母戊”三字,是商王为祭祀他的母亲戊而铸造的。清代出土的大盂鼎、大克鼎、毛公鼎和颂鼎等都是西周时期的着名青铜器。鼎和其他青铜器上的铭文记载了商周时代的典章制度和册封、祭祀、征伐等史实,而且把西周时期的大篆文字传给了后世,形成了具有很高审美价值的金文书法艺术,鼎也因此更加身价不凡,成为比其他青铜器更为重要的历史文物。美学家李泽厚认为,中国青铜器以其“特有的三足器——鼎为核心代表,器制沉雄厚实,纹饰狞厉神秘,刻镂深重凸出”,是我国青铜艺术成熟期最具审美价值的青铜艺术品。

阅读全文

与鼎什么文化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微信改变我们哪些生活 浏览:1241
创造与魔法沙漠的动物在哪里 浏览:1242
篮球鞋网面为什么会破 浏览:1078
怎么拼升降板篮球 浏览:559
小型宠物猪多少钱 浏览:850
音乐文化课哪个好 浏览:675
到日本旅游如何报团 浏览:993
不在篮球场运球该在哪里练 浏览:1096
台湾哪里能买到宠物 浏览:1047
小动物怎么画才最好看 浏览:915
中西文化和西方网名有什么区别 浏览:1209
养宠物狗一般养多少年 浏览:892
广州黄埔哪里有卖宠物兔的 浏览:781
小米10怎么敲击背部打开相机 浏览:698
渔家文化目的有哪些内容 浏览:1073
海洋中发光的动物都有哪些 浏览:1149
如何消除美颜相机的标志 浏览:1058
篮球罚球为什么不往上抛 浏览:731
天香公园宠物医院洗澡在哪里 浏览:1131
怎么提高中国文化自信 浏览:2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