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文化传统 > 温州哪里有文化基因

温州哪里有文化基因

发布时间:2022-07-15 05:53:23

❶ 温州有什么文化遗址

温州古文化遗址,首次于1952年在永嘉上塘正门山发现,接着在罗浮长脚窟山、下塘屿门山和乐清茗屿、瑞安陶山、马屿及温州市郊双屿等地又陆续发现。80年代以来,通过全市范围内的文物普查和专题调查,查明境内二区九县(市)均遗有古文化遗址,计达百余处,主要分布在瓯江、飞云江及其支流两岸,大多依山旁水。
温州古文化遗址大致可分前后两个阶段。前阶段,除少数早期石器磨制欠精、器面留有锤击痕迹外,大多数石器磨制精致,已采用打、磨、琢兼施技术;陶器主要有夹炭陶。与河姆渡中晚期文化、良诸文化的一些石器、陶器特征相似,目前仅发现数处,以乐清白石遗址为代表。后阶段,石器表面略粗糙,形制较简单,其铸类石器横剖面大多呈三角形、梯形;陶器有泥质陶、彩绘陶和印纹硬陶等。与福建闽候昙石山文化的一些石器、陶器特征相似。目前这类遗址的发现约占总数百分之九十以上,以瑞安陶山山前山、马屿牛头颈等遗址为代表。

□白石遗址

❷ 温州民俗文化有哪些

1、晋南木版年画

产于山西晋南。远在宋、金时期,晋南临汾一带的造纸、刻版、印刷技术已相当发达,于是,木版年画也就应运而生。在甘肃黑水城附近一古塔中发现宋、金时期平阳城姬家雕印的一幅木版年画《四美图》。

❸ 温州的风土人情及历史文化,地理环境

温州位于中国东南部,瓯江下游南岸,是浙江省下属的地级市,为沿海港口城市,简称瓯,别称鹿城。拥有面积11784平方千米,辖海域11000平方千米。地理位置:东经119°37′-121°18′、北纬27°03′-28°36′ 温州市是浙江省的地级市 东南丘陵,为沿海港口城市,浙江的三大经济中心之一,位于中国黄金海岸线中段,浙江东南部,东濒东海,南接福建宁德福鼎市,西与丽水市相连,北与台州市毗邻,是我国第一批对外开放的14个沿海城市之一,浙江省地级市,浙南经济、文化中心。温州2009年GDP突破2527亿元,浙江省内排第三,2009年温州GDP比上年增长8.5%,增幅与上年持平,2009年全年实现财政一般预算总收入360.72亿元。全年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8021元,增长7.1%;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10100元,增长7.1%。 全市总面积11784平方千米,其中市区1082平方千米。总人口799.8万人(2008年)。辖3个市辖区、6个县,代管2个县级市,共有30个街道、119个镇(包括2个民族镇)、143个乡(包括5个民族乡)。 温州古为瓯地,也称东瓯,简称“瓯”。瓯是一种陶制器皿的名称。约在新石器时代,温州居住着原始瓯人并制作陶器。留学海外的温州学子在看到香港被称作HONGKONG的时候根据温州的瓯语(温州话)发明了YUJEU这个称呼。 温州是一座历史悠久的沿海城市。温州古城建于东晋明帝太宁元年(公元323年),因地在温峤岭南,“虽隆冬而恒燠”,四季温和湿润,故名温州。 温州,是一座充满活力与激情的城市,一座充满魅力与梦幻的城市,一座充满智慧与故事的城市。温州人以“智行天下”、“善行天下”、“商行天下”而遐迩闻名。 温州文化灿烂,史称“东南邹鲁”。温州是中国数学家的摇篮、中国山水诗的发祥地、中国南戏的故乡、中国民营经济发展的先发地区与改革开放的前沿阵地。 温州的市花是茶花,市树是榕树,市鸟是海鸥,市歌是《会飞的家乡》。 还有一本描写温州的小说《温州别恋》,作者是六百里。历史文化 温州五马街 温州历史悠久,人杰地灵。 温州古代称瓯越。还在五六千前的新石器时代晚期,就有先民在这里劳动生息。战国时属越国,秦始皇统一六国后,设置闽中郡。汉惠帝三年封越王勾践后裔驺摇为东海王,建都东瓯,俗称东瓯王。汉顺帝永和三年置永宁县,东晋明帝太宁元年设永嘉郡,唐高宗上元二年改置州,因气候温暖,"虽隆冬而恒燠",故名温州。 据《温州府志》载,当年建城时,太守郭璞登上西山,了望周围诸山,错立如斗,便对当地百姓说:城饶山外,当聚富盛,然不免兵戈水火城建于山,则寇不入斗,可长保安逸。于是他仿照北斗星体位置,围绕诸山筑城,故称斗城。传说在筑城时,有只白鹿衔花疾奔而来把花吐在城墙上,然后化作一团样云冉冉飞入天际,白鹿跑过的地方,一片鸟语花香。人们为取吉利,将这座城市称为白鹿城或鹿城,也把郭璞登上的这座山称为“郭公山”。 温州历史上以手工业发达着称,是青瓷发源地之一,造纸、造船、丝绸、绣品、漆器、鞋革等在我国历史上均有一定地位。南宋时被辟为对外通商口岸,有“一片繁荣海上头,从来唤作小杭州”之称。温州是南戏故乡,14世纪中叶温州着名剧作家高明的《琵琶记》被译为多国文字,在世界上广为流传。 温州历代人才辈出,在学术、文学艺术和科技方面都取得卓着成就。在南宋时期,学术上形成了以叶适为代表的"永嘉学派",在我国学术史有着很高的地位和深远的影响。文学方面,诗坛上出现了"永嘉四灵"诗派;戏曲上首创了"南戏"这种民间戏剧形式。南宋熙祐年间,医学家陈元择以《三因方》为理论基础创立了永嘉医派;两宋及元明清各代也都有不少杰出人才,如黄公望、刘基、孙诒让等等。当代文化教育界更是群星灿璀璨:夏鼐、夏承焘、苏步青、谷超豪、刘旦宅、孟庆江、林曦明、林剑丹、陈忠康、张素、张如元、马亦钊、汪廷汉、戴宏海…… 温州历代鼎甲:温州自唐宣宗大中十三年至清末废科举(公元859-1905年)的1050年间,共有文科状元7人,进士1416人,其中唐代2人,两宋1228人(北宋81人,南宋1147人)元代12人,明代139人,清代35。历代共有武状元19人,武进士近400人,其中两宋310人(北宋1人,南宋309人),明代3人,清代约70-80人。 温州历代状元、榜眼、探花 1、文科状元(7人): 徐?、王十朋、木待问、赵建大、周坦、徐俨夫、周旋 2、文科榜眼(9人): 叶适、陈栋、陈求鲁、林公一、陈宜中、邹臻、周仁勇(文武榜眼)、卓敬、王瓒 3、文科探花(3人): 陈桷、黄中、孙希旦 4、武科状元(20人):潘文虎、陈鳌、陈鹗、蔡必胜、黄裦然、林管、薛贽、朱嗣宗、林梦新、朱熠、赵国华、项桂发、章梦飞、侯畐、张宗德、朱应举、蔡起辛、翁[木鄂]、林时中、王名世 5、武科榜眼(4人): 林景衡、戴应发、林景新、周仁勇 6、武科探花(6人): 林武子、陈元普、孔元圭、叶宗泽、薛应龙、陈龙发 古文化遗址 首次于1952年在永嘉上塘正门山发现,后在许多地点又陆续发现。 80年代以来通过全市范围内的文物普查和专题调查,查明境内二区九县(市)均遗有古文化遗址,计达百余处,主要分布在瓯江、飞云江及其支流两岸,大多依山傍水。 温州古文化遗址大致可分前后两个阶段,前阶段,除少数早期石器磨制欠精、器面留有锤击痕迹外,大多数石器磨制精致,已采用打、磨、琢兼施技术;陶器主要有夹炭陶。与河姆渡中晚期文化、良渚文化的一些石器、陶器特征相似,以乐清白石遗址为代表。后阶段,石器表面略粗糙,形制较简单,其锛类石器横剖面大多呈三角形、梯形;陶器有泥质陶、彩绘陶和印纹硬陶等。与福建闽侯昙石山文化的一些石器、陶器特征相似。目前这类遗址的发现约占总数百分之九十以上,以瑞安陶山山前山、马屿牛头颈等遗址为代表。 ①白石遗址:在乐清白石镇白石溪杨柳滩溪床下二三米深处。系冲积形成的遗址。 ②大坪遗址:在瑞安北龙乡大岙村北龙山北麓。北龙乡在飞云江口外一岛屿上。 ③下湖墩遗址:在泰顺百丈镇交溪洋村北下湖墩山上,范围约1500平方米,1988年11月发现。 ④山前山遗址:在瑞安碧山镇街路村,南临飞云江,面积约250×50米,遗物多裸露在地表,以山坪和东南山坡最为丰富。 ⑤牛头颈遗址:在瑞安马屿荆谷乡山头上村牛头颈山中段,北眺飞云江,1961年发现,范围约6000平方米。遗物多分布在山坡地表。 ⑥鹤屿山遗址:在瑞安仙降镇下社村,与山前山遗址隔江相对,1971年发现,面积约10000平方米。 ⑦狮子岗遗址:在泰顺司前镇前村,1986年发现,面积约8000平方米。山顶-壕沟断面和东面山坡遗物较丰富。 ⑧仙堂山遗址: 在苍南桥墩镇仙堂村北海拔40余米山坪上,1985年发现,面积约3500 平方米。 温州旅游景点: http://www.lvmama.com/place/dest/330300 温州网: http://www.66wz.com/

❹ 温州的传统文化有哪些

1、三朝。结婚和孩子出生的第三天,都叫“三朝”。后者俗称“三日儿”。洗生婆要在“三朝”为婴儿洗浴、更衣和检视脐带痕。外婆家要送礼,内有寿桃、红蛋、花生、福寿糕及四季衣物。主家要摆酒请洗生婆和女客。

2、芥菜饭。农历二月初二,温州素有吃芥菜饭的习俗,谓可以防止生疥疮。《瑞安县志》记载:“取芥菜煮饭食之,云能明目,盖取清精之义”。芥菜饭佐料有肉丝、香菇丝和虾米等。

3、吃巧食。每逢七夕吃“巧食”习俗。“巧食”是米粉拌红糖、蘸芝麻制成,有舌形、指形等。夜把“巧食”抛在瓦背上,酬谢喜鹊搭桥之功,并望多给人间报喜。

(4)温州哪里有文化基因扩展阅读:

1、温州历史悠久,有丰富的文化遗存。瓯越文化、山水文化、民族文化等源远流长,民间音乐、民间舞蹈、戏曲、造型艺术、民间美术、民间手工技艺、民间习俗等有着深厚的底蕴和独特的价值,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十分丰富。

2、自2005年非遗保护工作全面开始以来,通过温州市性普查,共确定非遗线索55万余条,有价值项目27000余个。在此基础上成功申报和公布乐清黄杨木雕、细纹刻纸、温州鼓词、泰顺的药发木偶、永嘉昆曲等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国家级17项,省级78项,市级227项;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传承人国家级6人,省级64人。

❺ 有关温州的历史文化

东瓯名城”温州,是一座历史文化悠久的城市,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就是中国沿海九个港口之一,公元323年,着名学者郭璞选址始建温州城。相传建城时,有一只白鹿衔花跨城而过,所到之处一片鸟语花香、祥云腾飞,故又名“鹿城”。<br/>“东瓯山水甲江南”,温州旅游资源极为丰富。有被誉为“海上名山、寰中绝胜”的雁荡山和号称“天下第一江”的楠溪江两个国家级名胜风景区;有以“东方夏威夷”着称的南麂山列岛和有“动植物王国”之称的乌岩岭自然保护区两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br/>温州还是改革开放较早的前沿城市,商业经济相当发达。温州人几乎家家户户经商,专业市场遍地开花。一方面,外资大量涌入温州,使其迅速发展成为科技先进、经济繁荣、文明富裕的现代化商贸港口城市;另一方面,温州人开办的公司遍布五洲四海。“温州模式”、“温州速度”、“温州商人”,享誉海内外。<br/>

❻ 温州特色的地方有哪些

温州特色地方主要有以下几个景点

1、雁荡山

位于温州市区北面瓯江之中,总面积约7万平方米,东西长,南北狭,列中国四大名胜孤屿之首,风景秀丽,历史古迹,人文景观丰富,是瓯江上的一颗璀璨明珠,历来被称为“瓯江蓬莱”,历代着名诗人李白、杜甫等都曾相继留迹江心屿。

❼ 温州有哪些世界自然文化遗产

温州目前还没有,只有雁荡山是国家级的风景区

❽ 求温州古城历史(要有地方和历史背景)

温州人被称为"中国的犹太人",天生会做生意,温州,已不仅仅是一个地理名词,而且还是一种文化、一种精神的象征。这里的人们从小就确立了赚钱致富的志向,他们立志要当老板,成为能够真正挺起腰杆的有钱的中国人。他们执着于赚钱、自立自强、敢想敢干、艰苦创业、永不言败;他们四海为家,敢为人先,有市场的地方就有我,有我的地方就能拓出一片市场;他们白手起家,运筹帷幄,向世界的每一个角落调动资金和商品,为国家的富强、为自我的发展承担一份责任。 温州人的胆识和智慧、冒险精神和文化基因,让中国和世界刮目相看。那么,是什么造就了温州人?是什么使温州人成了特殊的创业群体?同样是中国人,同样的社会制度,同样的教育制度,同样的开放政策,温州一不是特区,二没有多少华侨,近代也没有被划为租界,根本没有深圳、广州、上海的优势,那么,到底是什么因素使温州人从中华民族中脱颖而出?
原来,是温州的风水所致!

要了解这一点,就不能不提到风水学祖师郭璞。他衣冠坟地就在一处南京玄武湖畔的,另外一处在镇江金山
郭璞,我国东晋时代的学者、文学家。字景纯。河东闻喜(今属山西)人。父郭瑗,晋初任建平太守。西晋末年郭璞预计到家乡战乱将起,于是避地东南。过江后在宣城太守殷佑幕下任参军,后又从宣城东下,被当时任丹阳太守的王导引为参军。晋元帝即位后,任着作佐郎,迁尚书郎。后任大将军王敦的记室参军。郭璞因预测王敦图逆必败,被王敦诬为朝廷奸细而杀害(后王敦果叛逆而被诛)。追赠弘农太守。郭璞在古文字学和训诂学方面有颇深的造诣,曾注释《周易》、《山海经》、《尔雅》、《方言》及《楚辞》等古籍。相传从河东郭公,授青囊九卷,洞悉阴阳、天文、五行、卜筮之事。亦有传说郭璞系得青乌子所授。有传说青乌子即东汉张天师。璞于元帝时会召为‘着作佐郎’,帝崩,璞亦以母丧去职。世传《葬书》、《青囊经》为其遗作。郭璞是历史上第一个给风水定义的人,他在《葬书》中云:“葬者,乘生气也。气乘风则散,界水则止。古人聚之使不散,行之使有止,故谓之风水。”后人都视郭璞为风水史上之鼻祖。
历史上温州的建城是由东晋郭璞所设计,据明•嘉靖《温州府志》记载,温州在晋明帝太宁元年(公元323年)决定修建郡城时,恰巧郭璞客寓温州,故请他“为卜郡城。”。温州郡的城建,按风水原理,应建在瓯江北岸,坐北朝南,象现今的杭州一样。郭璞经过实地堪察,对南北两岸的土壤取样比较,发现同等容器的土壤,北岸的土轻,南岸的土重,遂决定建在南岸。郭璞当时登上南岸的“西郭山”(今郭公山),“见数峰错立,状如北斗,华盖山锁斗口,谓父老曰:若城绕山外,当骤富盛。但不免兵戈水火。城于山,则寇不入斗,可长保安逸。因城于山,号斗城。”其中华盖、松台,海坛,西郭四山是北斗的“斗魁”(北斗的四颗斗星称魁),积谷,翠微、仁王三山象“斗构”(斗柄三星称构)。另外的黄土,灵官二山则是辅弼。 他又设计在城内开凿二十八口水井,象征天上的二十八星宿,以解决城内人民的用水。郭璞还考虑到如果发生战争,城池被包围,断了饮水,更在城内开五个水潭,各潭与河通,最后注入瓯江。郭璞说是“城内五水配于五行,遇潦不溢”。
50399 距离郭璞七百多年后,北宋的方腊聚众起义,势不可挡,起义军三个月内接连攻陷今建德、歙县、杭州、金华、衢县、丽水六县市,但起义军挟其声威,围困温州四十余日,始终不能破城,只得撤军。 到明朝嘉靖年间,倭冦屡屡侵犯我沿海今江苏、浙江、福建、广东各地,攻陷城池无数,嘉靖三十四年(1535)攻入杭州,烧毁雷峰塔。温州自嘉靖三十一年至四十二年(1552~1563)的十一年中,共六次遭受倭冦侵犯,但都未能攻入城内,只好在乡间到处抢劫虏掠。除了守城军民顽强抵抗,郭璞斗城的设计,具有科学的预见性,恐怕也有很大功劳。

郭璞的设计, 构思巧妙,通过北斗、二十八宿和五行等,体现天人合一的思想,兼顾军事安全,保证人民安居乐业,不愧为人居与生态环境协调的堪舆佳作,对现代城市规划设想仍有借鉴意义。

❾ 温州的历史文化古迹有哪些

红军桥,距离泰顺县城西约15公里,横跨浙江省泰顺县与福建省寿宁县犀溪乡李家山村交界溪上;
南麂列岛,位于浙江省平阳县东部海域、鳌江口外,距鳌江港30海里;
刘基故里,位于文成县天顶湖西边的南田镇;
蒲壮所城,位于浙闽交界处的苍南县蒲城乡,是中国古代着名的海防城堡建筑;
丽水古街,位于岩头镇上,沿街有丽水古桥、接官花亭、楠溪石寨等景观;
五马街,是温州旧城古老的街道之一,也是着名的商业街。东起解放街与公园路相接,西至蝉街与府前街相交,长400米,宽12米;
雪溪胡宅,坐落在三魁镇雪溪乡桥西村的胡宅;
丽水古桥,又名“永庆桥”,位于丽水湖上,建于南宋末年;
望兄亭,苍坡村南寨墙上;
苍坡溪门,是整个古村寨的大门,为元明时期建造,三间四柱木造牌楼式;
仁济古庙,已被辟为苍坡民俗馆;
妙果寺,位于浙江温州市区人民路松台山麓,系东瓯着名古刹;
普明寺,又称后屿堂,位于瓯海区瞿溪镇后屿罗汉山;
张璁祖祠,坐落在瓯海区永中镇普门村

❿ 永嘉学派的思想,对今日温州的影响

温商的做人原则、经商信念、商业伦理等一系列思想的“根”,在哪里?

我认为和温州历史上曾经影响全国的“永嘉学派”有关,从“永嘉学派”可以找到温州的文化基因和文化密码。

永嘉学派,又称“事功学派”、“功利学派”,是南宋时期在浙东永嘉(今温州)地区形成的一个儒家学派,是温州创业精神的思想发源。

集大成者是着名哲学家、诗人叶适。永嘉学派的形成,与南宋时期永嘉地区商品经济的发展有密切的关联。当时,永嘉地区出现了富工、富商及经营工商业的地主,永嘉学派就是代表这些新兴阶层利益的思想家。永嘉学派的最大特点,就是强调功利,注重事功,经济上,他们反对中国传统“重本轻末”、重农抑商的思想,认为应该“通商惠工”、“扶持商贾”,发展商品经济,并认为雇佣关系和私有制是合理的,富人应该成为社会的中坚力量。学术思想上,他们重视事功之学,认为讲“义”不可以离开“利”,对汉儒所谓“正其谊(义)不谋其利,明其道不计其功”(董仲舒语)的说法表示异议,提出了“以利和义,不以义抑利”的“义利并重”观,试图把两者统一起来。

我这么说的意思并不是说温商都研习过“永嘉学派”的着作,而是想说明,由于永嘉学派长期在温州地区传播,历经千年之后形成了一个稳定的、广泛的“亚文化壳”,这个“亚文化壳”的影响非常大,时间既久,就形成务实的、开明求利的社会风气,凭借永嘉学派的坚实砥柱,成功地抵御了传统文化中的“空谈义理”和“君子不言利”的风气,整个社会的贬、褒、崇、抑都很清楚,许多温商的优秀品质和经商风格都可以从中找到源头……

阅读全文

与温州哪里有文化基因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微信改变我们哪些生活 浏览:1241
创造与魔法沙漠的动物在哪里 浏览:1242
篮球鞋网面为什么会破 浏览:1078
怎么拼升降板篮球 浏览:559
小型宠物猪多少钱 浏览:850
音乐文化课哪个好 浏览:675
到日本旅游如何报团 浏览:993
不在篮球场运球该在哪里练 浏览:1096
台湾哪里能买到宠物 浏览:1047
小动物怎么画才最好看 浏览:915
中西文化和西方网名有什么区别 浏览:1209
养宠物狗一般养多少年 浏览:892
广州黄埔哪里有卖宠物兔的 浏览:781
小米10怎么敲击背部打开相机 浏览:698
渔家文化目的有哪些内容 浏览:1073
海洋中发光的动物都有哪些 浏览:1149
如何消除美颜相机的标志 浏览:1058
篮球罚球为什么不往上抛 浏览:731
天香公园宠物医院洗澡在哪里 浏览:1131
怎么提高中国文化自信 浏览:2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