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文化传统 > 什么是文化贫困

什么是文化贫困

发布时间:2022-07-15 21:02:38

Ⅰ 贫困文化理论的介绍

贫困文化理论是从社会文化的角度解释贫困现象的理论,它由美国人类学家奥斯卡·刘易斯(Oscar Lewis)通过对贫困家庭和社区的实际研究首次于《五个家庭:墨西哥贫穷文化案例研究》(1959年)一书中提出。这一理论认为,在社会中,穷人因为贫困而在居住等方面具有独特性,并形成独特的生活方式。穷人的独特的居住方式促进了穷人间的集体互动,从而使得与其他人在社会生活中相对隔离,这样就产生出一种脱离社会主流文化的贫困亚文化。处于贫困亚文化之中的人有独特的文化观念和生活方式,这种亚文化通过“圈内”交往而得到加强,并且被制度化,进而维持着贫困的生活。在这种环境中长成的下一代会自然地习得贫困文化,于是贫困文化发生世代传递。贫困文化塑造着在贫困中长大的人的基本特点和人格,使得他们即使遇到摆脱贫困的机会也难以利用它走出贫困。

Ⅱ 理想国中的贫困什么意思

精神贫困。
在经济或精神上的贫乏窘困,称之为贫困,是一种社会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贫乏的现象,贫困是一种社会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综合现象。
贫困是一个十分复杂的问题,按照经济学的一般理论,贫困是经济、社会、文化贫困落后现象的总称。
但首先是指经济范畴的贫困,即物质生活贫困,可定义为一个人或一个家庭的生活水平达不到一种社会可以接受的最低标准。

Ⅲ 贫困文化论的基本观点是什么

贫困文化论。这种观点认为,长期处于贫困的人们形成了一整套特定的生活模式、行为准则和价值观念,一旦这种“亚文化”形成,它会影响到整个贫困区域的人,并能一代一代地传递下去。在这种“亚文化”的保护下,贫困被维持,并且还会导致新的贫困。尽管贫困直接表现为穷人的物质匾乏,缺吃、少穿,但其更深刻的原因在于一种自我维持的贫困文化在阻碍穷人提高其生活水平。在现实中,作为一种“亚文化”的贫困文化确实在贫困地区存在,但是贫困文化并不是贫困的原因,而是贫困的结果,只不过反过来加重了常用而P

希望对你有帮助、

Ⅳ 贫困的类型不包括什么

除贫困类型外都不包括,贫困类型有:

1、城镇和农村最低保障家庭子女。

2、农村低收入纯农户家庭子女。

3、特困职工家庭子女。

4、孤残学生。

5、革命烈士或因公牺牲军人、警察子女。

6、少数民族家庭经济困难学生。

7、家庭遭遇突发性、不可抗力变故,造成人身或财产的重大损失的困难学生。

贫困,指在经济或精神上的贫乏窘困,称之为贫困,是一种社会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贫乏的现象,贫困是一种社会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综合现象。

贫困其实是一个既简单又复杂的现象。说它复杂,是因为还没有有关贫困的涵义及其衡量标准的确定,贫困话题还在学者中间仍然争论不休,而且这种争论似乎越来越复杂化,如上。

但从另一个方面来看,贫困现象又很简单,因为你无论在定义上进行怎样的争论,贫困都以一种朴素而客观的方式存在着。因此我们可以说,贫困首先是一种物质生活的状态,但贫困又绝非仅仅是一种简单的物质生活状态。贫困同时是一种社会结构现象。

贫困源于对未满足的需求的审视。没有需求,无所谓贫困;而没有审视,同样不知道贫困。

贫困是一个十分复杂的问题,按照经济学的一般理论,贫困是经济、社会、文化贫困落后现象的总称。

但首先是指经济范畴的贫困,即物质生活贫困,可定义为一个人或一个家庭的生活水平达不到一种社会可以接受的最低标准。贫困的存在有着历史与现实的双重原因,因而,贫困又是一个历史性的范畴。根据不同的划分标准,贫困可以分为不同的类型。

如绝对贫困和相对贫困,生存型贫困、温饱型贫困和发展型贫困,区域型贫困和个体型贫困,城市贫困和农村贫困,狭义贫困和广义贫困等等。

贫困不仅只是经济概念,更关乎基本的公民权利、能力,其实质是一种权利和能力的贫困。

正如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阿马蒂亚·森所说:“贫困不是单纯由于低收入造成的,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基本能力缺失造成的”,比如与高额医疗、养老、教育、住房等民生支出,对应的公民获得健康权、养老权、教育权、居住权的能力缺失。

Ⅳ 文化贫困

中国那么多人口,最多的又是农民,最苦最穷享受社会资源最少也是农民,而大量的劳动力同样来自农民,这样就难怪导致所谓的知识贫困和文化贫困。其实所谓贫困,个人觉得还是一种相对的概念。注入知识贫困和文化贫困的低素质劳动力,但是其品质不一定就差。相反,还有一种说法是知识越多越反动呢!如此课题应该请社会学家来解决了!

Ⅵ 如何看待贫困文化

贫困文化(culture of poverty),亦译“贫穷文化”、“文化贫困”。用存在于贫困者中的价值观和行为模式,说明物质贫困及处境不利的学生智商分数不高甚至学业成绩低下的原因。被视为对文化剥夺概念的发展。美国社会学家和人类学家刘易斯在《五个家庭:墨西哥人贫穷文化的个案研究》(1956)中首次提出,在《贫穷文化》(1966)一文中系统阐述。根据刘易斯的分析,贫穷者通常尽力回避社会上各种主要机构,对外部世界了解甚少,且缺少稳定的家庭或婚姻关系。

Ⅶ 贫困类型有哪些

贫困类型有:

1、城镇和农村最低保障家庭子女;

2、农村低收入纯农户家庭子女;

3、特困职工家庭子女;

4、孤残学生;

5、革命烈士或因公牺牲军人、警察子女;

6、少数民族家庭经济困难学生。

7、家庭遭遇突发性、不可抗力变故,造成人身或财产的重大损失的困难学生。

家庭遭遇突发性、不可抗力变故,造成人身或财产的重大损失的困难学生。需提供所在村委证明、镇政府确认和因病致贫、因灾致贫的材料,如病历、大病药费单据等原件。

除符合以上条件外,还具备以下条件的,如烈士子女、孤儿、父母患有严重疾病或残疾(丧失或部分丧失劳动能力的)以及特殊困难家庭,家庭持有《特困证》、《社会扶助证》、《最低生活保障证》及本人月平均生活费与家庭人均收入在200元以下,难以维持基本生活的,列为特困生。

(7)什么是文化贫困扩展阅读:

参照市民平均消费水平,贫困生的界定标准暂定为:

1、本人月平均生活费、家庭人均收入在300元以下的,平时生活节俭,完成学业确有经济困难的学生;

2、家庭所在地处边远经济较落后的农村地区,或父母下岗无固定经济来源,以及残疾学生、单亲、父母离异(低收入家庭)的学生;

3、少数民族学生,及少数本人虽未主动申请但家庭确实贫困,且有相关证明情况属实的学生,可列为贫困生。

除符合以上条件外,还具备以下条件的,如烈士子女、孤儿、父母患有严重疾病或残疾(丧失或部分丧失劳动能力的)以及特殊困难家庭,家庭持有《特困证》、《社会扶助证》、《最低生活保障证》及本人月平均生活费与家庭人均收入在200元以下,难以维持基本生活的,列为特困生。

用于资助高校全日制本专科(含高职、第二学士学位)在校生中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平均资助标准为每生每年2000元,按月发放。每年9月30日前,学生向学校提出申请。在同一学年内,申请并获得国家助学金的学生,可同时申请并获得国家奖学金或国家励志奖学金。

同一学年内,申请并获得国家助学金的学生,可同时申请并获得国家奖学金或国家励志奖学金。试行免费教育的教育部直属师范院校师范类专业学生,不再同时获得国家助学金。

阅读全文

与什么是文化贫困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微信改变我们哪些生活 浏览:1241
创造与魔法沙漠的动物在哪里 浏览:1242
篮球鞋网面为什么会破 浏览:1078
怎么拼升降板篮球 浏览:559
小型宠物猪多少钱 浏览:850
音乐文化课哪个好 浏览:675
到日本旅游如何报团 浏览:993
不在篮球场运球该在哪里练 浏览:1096
台湾哪里能买到宠物 浏览:1047
小动物怎么画才最好看 浏览:915
中西文化和西方网名有什么区别 浏览:1209
养宠物狗一般养多少年 浏览:892
广州黄埔哪里有卖宠物兔的 浏览:781
小米10怎么敲击背部打开相机 浏览:698
渔家文化目的有哪些内容 浏览:1073
海洋中发光的动物都有哪些 浏览:1149
如何消除美颜相机的标志 浏览:1058
篮球罚球为什么不往上抛 浏览:731
天香公园宠物医院洗澡在哪里 浏览:1131
怎么提高中国文化自信 浏览:2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