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媒介文化和传播文化的关系
媒介文化( Media Culture)指因大众媒介的社会影响而产生的一种文化形态,是显现在大众传播活动中的社会文化现象。媒介文化的形成与大众社会的出现、大众媒介的发展和普及密切相关。媒介文化以不同的媒介形态分为电影文化、电视文化、网络文化等不同的文化类型,属于大众文化的范畴。媒介文化具有广泛推行社会价值规范与建构社会价值意识的社会功能,是现代社会总体文化系统中由大众媒介所建构的一个亚文化系统,但其发展趋势正在从边缘文化形态进入当代社会的主流文化体系。媒介文化是当代传播学研究的一个重要领域,也是其他人文和社会科学关切的热点。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大众媒介的影响力及其文化力量,一直是西方文化研究所关注的焦点之一。从法兰克福学派的阿尔都塞(L.Althusser)到英国文化研究学派的威廉姆斯(R.Williams)、霍尔(S.Hall)以及后来的费斯克(J.Fiske)、莫多克(G.Murdock)等着名学者,都曾视大众传媒为社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开创了媒介文化研究的先河。他们用西方马克思主义、结构主义、符号学、现象学等现代哲学社会科学的理论和方法,对大众媒介及其所传达的内容与现代社会中的作用、意义进行分析、解读、阐释与批判,认为大众媒介不仅为人们提供信息与娱乐,而且建构着人们几乎所有的常识。大众媒介如同一双巨大而看不见的手,时刻拨弄着或控制着人们精神与物质双重意义上的日常生活。大众媒介已经成为新的社会权力结构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文化传播是一种文化传递扩散的迁移,继传现象..迁移指的是空间文化的扩散,继传指的是时间文化的扩散.主要有:物质文化传播、精神文化传播、媒介文化传播、报纸文化传播、影视文化传播、广播文化传播、网络文化传播、形象文化传播、体育文化传播、饮食文化传播、服饰文化传播、旅游文化传播等。
文化扩散 文化事物或现象通过各种形式从一地传往另一地的过程,亦称文化迁移 按时间,空间轴纵,横向传播
㈡ 报刊等纸煤的传播特征是什么,形成了什么媒介文化
现在报刊已经马上慢慢的被淘汰了,现在包括中央各地的报刊报社都已经开始玩抖音,因为抖音的提前量要在报刊之前
㈢ 传媒行业和文化都有哪些
传媒领域一般可分为新闻类,广播电视类,编辑出版类,数字类,网络等等多种类别。
传媒行业和文化主要有:其一文化艺术领域的传媒和传播,文化领域的传媒包含很大很多,如新闻,影像,影音,文化,教育,科技,医学等等;其二是企业形象策划传媒,包括广告设计,广告制作,产品的展览,产品的营销策划,商务信息咨询,平面设计与制作等等,其他的还有会议服务,礼仪和摄像服务,代理和出版各类广告,文化艺术领域的交流和策划等等。
㈣ 媒介文化的简介
媒介文化就是媒介所特有的文化。
“媒介文化”这个概念是在狭义上使用的,特指报刊、广播、电视等大众媒介以其语言、文字、图像等符号在社会上起着文化价值的沟通、联系、理解、流传以及制约等作用。
媒介文化是人类社会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发展到一定阶段时,适应整个社会信息交流的需要而产生的。
㈤ 文化传媒包括什么内容
太多了,媒介
㈥ 媒介文化
1,首先要定义“媒介偶像”的概念,应该是指大众媒介创造的偶像;而偶像是不是指公众对当事者的感情不具备理性?
推荐使用格伯纳的文化指标研究,两级传播中的意见领袖相关理论,议程设置等理论中的一种。
2,个人体会,就不越俎代庖了。
3,文化的定义很好找的,找人类学的、社会学的和伯明翰霍尔的就行了,各具代表性。
4,是,又不是。再现的只可能是西方对东方文化的一种理解,而任何文化产品都不可能是对历史的再现——任何历史都是当代史。这里您可以引用文化研究中“语境、关键时刻”等概念,相信老师会喜欢的。
当代意义:那就是跨文化传播了。提供了文化交流的双方互相理解的文本等等。
5,您肯定题目问的是“媒介”吗?如果是媒介,那么就是因尼斯和麦克卢汉那一派的问题了。媒介【这里是指麦克卢汉的广义媒介】影响人们的思维模式和行为模式,新的媒介会从根本上改变文化的发展。
如果问题是“大众媒介对社会和个人文化的冲击”,那么,这种冲击是历史的必然。实际上,也不存在纯粹的“个人文化”。我想,这个问题的意义在于,如何理解和判断大众传媒对社会和个人的巨大影响力,和这种影响是如何发生的,及其发展趋势。
6,不太明白问的是什么。使用与满足?潜移默化?
7,不是很肯定,但感觉应该是的。扣紧“偶像”的概念,就可以发现,过去的图腾和今天的名人是有相同的特点和功能的。不同在于创造的速度和不同群体和不同个人的不同意见表达上。比如“玉米”和“黑玉米”之间的战争之类,不就跟原始人一样么……
PS:你们老师的水平很高啊,LZ是哪个学校的?是做文化传播的吗?
㈦ 媒介文化研究的焦点包括哪些方面
众所周知,经验学派(emperical school)和批判学派(Criticle School)是传播学研究中的两大学派。学者李彬认为,科学主义和实证精神正是传播学经验学派的学术基础,人本主义和终极价值也正是传播学批判学派的思想根基。⑴
毫无疑问,法兰克福学派和英国文化研究学派都属于批判学派,他们关注的都是媒介存在的意义。前者注重的是“对大众传媒的政治经济学和文化病理学的宏大批判”(理乍得·约翰生语),⑵ 后者关注的则是媒介文本意义产生的要素及其受众对媒介文本的能动解读能力。他们的媒介文化研究都是与美国传统的传播学研究大异其趣的。这也是法兰克福学派和英国文化研究学派在宏观研究上的相同之处。两个学派在媒介文化研究中有一个共同的关注焦点,那就是“媒介权力”。虽然在具体的批评方法上差别很大,甚至大相径庭,但是他们都是围绕着媒介权力展开批判的。
2.作为一种参与政治的方式
文化研究的一个鲜明特色就是它的政治参与方式,他们都通过一种学术研究的方式,为社会发展提供一种可供选择的模式,或者解读某种文化现象的方法。他们都以一种批判性和革命性的姿态登上历史舞台,并且都有着强烈的直接干预公共政策的理论冲动。
法兰克福学派把媒介文化和文化工业放在政治语境当中,“将其作为把工人阶级整合进资本主义社会的一种手段来研究”,同时,他们还揭露大众传播媒介是如何作为帮凶为资本主义国家意识形态服务的本质的。于是在其理论中,他们努力寻求政治改革的新策略(如阿多诺的回归批判性)、政治改革的新机构(如哈贝马斯对资本主义自由主义阶段公共领域的回乡渴望)、政治改革的新模式(即他们所努力鼓吹一种新的文化革命的可能性等)。就媒介文化的视角来看,他们所关注的问题主要是:传媒所有制问题(即大众传播媒介应该归谁所有)、媒介制度(即应该遵循什么样的公共性)、媒介权力问题(即谁在掌握着又是如何操作着媒介权力)等。法兰克福学派以激进的批评话语积极参与社会生活,以“人性解放”的名义批评资本主义的意识形态。他们把哲学推向社会生活,由此造成的对抗文化却是他们始料未及的。这是因为,对抗文化是一种俗文化,被它利用的哲学着作影响越是广泛,越易成为通俗读物,越易沦为商业文化。比如,法兰克福的代表人物马尔库塞、弗罗姆等的“爱欲”被通俗化为性解放的理论等。对抗文化的一个后果是维护它表面上所反对的资本主义制度。⑶
与法兰克福学派相比,英国文化研究学派更具有先天的参与政治的冲动,这与英国文化研究学派的学术立场是分不开的。英国文化研究学派的学者大多是无产阶级出身,他们认为媒介文化是普罗大众在利用传播媒体的过程中自发产生的,文化是工人阶级自身创造的,媒介文化就是大众在利用媒介的时候自己解释出来的文化,而不是权力意识形态和资本意识形态强加给大众的先入为主的文化。所以英国文化研究学派的媒介文化观点更加鼓吹一种“抗争”功能,费斯克甚至提出了一种“符号民主”的观点。后来学者对文化研究学派的理论观点颇有微辞,说他不可救药地陷人了“文化民粹主义”(或曰“文化平民主义”)。
如果说法兰克福的政治理想是自上而下的“改良”的话,那么英国文化研究学派的政治理想则是自下而上的“革命”。
3.跨学科的研究方法
无论是法兰克福学派,还是英国文化研究学派,他们都动用了跨学科的研究方法,有的自成一格,形成了媒介文化研究方法的鲜明特色。法兰克福学派的成员是由哲学家、心理学家、历史学家、经济学家等构成的,他们都从其他学科中汲取营养,然后运用到自己的课题研究中,从而形成了自己的特色。英国文化研究学派和法兰克福学派一样,坚持将文化放人其产生与被消费的社会关系与体制中去研究,因而文化研究是与社会、政治、经济的研究密切联系在一起的。法兰克福学派与英国文化研究在其抽象的理论观点上也是相似的,这一观点要求在批判社会理论的框架中将政治经济学、文本分析和大众接受研究结合起来。
㈧ 什么是媒介文化
所谓媒介文化就是指因大众媒介的社会影响而产生的一种文化形态,是显现在大众传播活动中的社会文化现象。媒介文化以不同的媒介形态分为电影文化、电视文化、网络文化等不同的文化类型,属于大众文化的范畴。媒介文化具有广泛推行社会价值规范与建构社会价值意识的社会功能,是现代社会总体文化系统中由大众媒介所建构的一个亚文化系统,但其发展趋势正在从边缘文化形态进入当代社会的主流文化体系。媒介文化是当代传播学研究的一个重要领域,也是其他人文和社会科学关切的热点。
㈨ 传播学真题论述媒介文化现象有哪些
论执政能力与大众传媒的关系
正面报道的传播效果研究
负面新闻的定义及其传播效果研究
新闻-宣传异同论
论中国在信息时代坚持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现实意义
论美国“新闻自由”的双重标准
试论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当代价值
“新闻”的概念界定
论“三贴近”
党报改革对策
论新闻工作者的职业道德和职业精神
论司马迁的“实录”精神与新闻的真实性
论电视文化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
论古典文学修养对新闻工作者的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