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哪些属于先进文化
当代中国先进文化,是指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四有公民为目标的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健康积极向上的具有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和文明。
(一)具有适应和推动社会生产力发展的特征
先进文化的发展在通常情况下,离不开先进生产力的发展。先进的生产力是先进文化发展的物质基础。物质决定精神,存在决定意识。人类的文化是不会脱离人类的物质生产而孤立地存在和发展的。物质生产的发展状况,往往对文化有其直接影响。恩格斯曾强调指出:不论哪个国家“哲学和那个时代的文学的普遍繁荣一样。都是经济高涨的结果。经济的发展对这些领域的最终支配作用。在我看来是无疑的。”(《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四卷第485页至486页)。毛泽东同志也曾讲过,经济发展的高潮必然带来文化发展的高潮。当然,先进生产力的发展不会自发产生先进文化,还要靠人类在此基础上去努力创造。衡量先进文化的首要标准是有利于生产力的解放和发展,有利于社会全面进步,有利于人自身的解放和发展。文化又是一种特殊的社会历史现象,它与具体的国家、民族的历史条件相联系,因而具有自身的特点。中国先进文化又与我们国家、民族的具体历史条件相联系,因而具有中国自身的特点。中国先进文化就是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其内容同共产党一贯倡导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是一致的。它是推动人类先进生产力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的精神动力,是民族的血脉和灵魂,是凝聚各族人民的重要力量和坚强的精神支柱。社会的发展靠亿万高素质的人,而亿万人的素质的提高要靠先进文化。用先进文化武装起来的人是改造自然、改造社会的巨大力量。
由此,我们也可以说,判断中国先进文化的首要标准主要是看它是否适应和推进中国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凡是适应和推动社会生产力发展的文化,就是先进文化;凡是阻碍社会进步和社会生产力发展的文化就是腐朽的甚至反动的文化。
(二)具有科学性和实践性的特征任何先进文化都是科学的文化,都有其严格的科学精神、科学内涵、科学方法,都能经得起历史的沉淀和实践的检验。封建迷信、愚昧落后、坑蒙拐骗都是非科学的、落后的文化,与先进文化的科学性是水火不相容的、也有人认为,先进文化的科学性就是高科技,这是机械的、片面的认识。诚然,高科技的发展对先进文化的发展有一定的推动和促进作用,甚至有时成为文化的一种载体,但两者是不能划等号的。因为高科技只是一种硬件,而文化是一种意识形态,先进的文化能促进高科技的发展。文化作为观念形态和精神灵魂的东西在特定情况下是可以相对超越经济、政治而发展前进的。应把弘扬科学理性精神与倡导人文精神统一起来。科学的文化能高屋建瓴地站在时代的前沿阵地,指导和统帅人类历史的前进。科学的文化必须接受实践的检验,也经得起实践的检验。所以说先进文化一定具有科学性和实践性的特征。
(三)具有鲜明时代性和前瞻性的特征先进文化不应当受固有的文化糟粕和外来消极因素的影响,它在发展的过程中不断地修正自己,不断更新和完善自身,以宏大的气魄,把人们引向光辉灿烂的未来。先进文化是现代文化,不是古代文化和外来文化的简单重复,而是现代人集古今中外之大成、并且面向未来的创造。任何先进文化都是与时俱进的文化,都注入着时代的精神、时代的活力、时代的内容,时代的审美要求和审美情趣,都有其鲜明的时代特征。倾听一首乐曲,欣赏一幅书画,阅读一部小说,就能把我们带进一个历史时代。先进文化直接反映先进的经济、政治,任何经济、政治都有鲜明的时代性。先进文化是一种面向世界、面向未来、面向现代的文化。要面向世界,就要开放;要面向未来,就要有相对的前瞻性、导向性和方向性。因而先进文化必须具有鲜明时代性和前瞻性的特征。
(四)具有与广大人民群众利益紧密联系的特征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是物质财富与精神财富的创造者。广大群众的文化素质是其他领域进步的基础,也是国家未来发展的保证。人民群众创造文化,也必须要享受与之相应的文化。先进文化必须要反映人民群众的理想愿望和审美要求,必须要代表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必须要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的不断增长的精神生活需求,必须对人民群众有陶冶、教育和愉悦作用。如果脱离了人民群众的文化而成为少数人的贵族文化,那就不是保障人民群众利益的先进文化,就个能形成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所以,先进文化具有与广大人民群众利益紧密联系的特征,是凝聚和鼓励各族人民的重要力量,是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
(五)具有博采古今中外的容纳性特征先进文化有其博大的胸怀,是一种海纳百川,博采古今中外,广集世间百家的文化。先进文化有着对其他文化慷慨吸收、鉴别采纳的特点。先进文化的宽容特征在历史上曾多次出现。中国唐代的文化、古希腊罗马的文化都具有这种特征,古罗马文明源于欧洲、北非及小亚细亚文化,后来向世界敞开大门,以至罗马人后来强大到把地中海称为“我们的海”。中国唐朝时代具备对域外文化取舍由之的从容,使得长安城成了世界文化博物馆,造就了人类历史上光辉的一页。因而兼容并蓄的文化除了能提高人民生活质量外也带来国家的强大。在全球化时代,先进文化更应具有“海纳百川”的胸怀。我们当代的先进文化不仅要珍惜、继承和发展中国古代的优秀文化,还要吸收和借鉴世界各国的古代和现代文化的先进成果,要“大胆拿来”,“为我所用”,“古为今用”,“洋为中用”。中国文化只有着眼于世界科学文化发展的前沿,兼容并蓄,才能在信息时代、在全球化时代表现出独特的生命力,才能成为凝聚全世界华人的精神财富和维护国家统一的牢固壁垒,才能“把亿万人民紧紧地吸引到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旗帜下”。因而,在对待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文化传统方面,我们应当遵循“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的原则,遵循继承优秀传统文化与弘扬时代精神相结合的原则,用与现代化相适合的时代精神来审视历史文化传统,经过认真科学的分析,严格审慎的过滤,使优秀传统文化熔铸到时代精神中去,成为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内容。同时,坚决批判和清除阻碍先进文化建设的旧的观念和意识。在继承传统时,要采取慎重的态度,既不一概否认传统,防止背离优秀的传统;又不完全接受传统,防止成为传统的奴隶。在对待西方文化方面,我们必须在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下,积仍开展多种形式的对外文化交流,博采各国文化之长,包括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先进的文化成果,以建设真正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包容所有文化之精华的中国先进文化。把对外来文化的主动引进吸收与积极防范抵御两个方面有机地统一起来,发展中国的先进文化,不能离开世界文明发展的大道
希望能对你有帮助 ^_^
Ⅱ 按照高中政治必修三的内容,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有哪些
先进文化,是指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四有公民为目标的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健康积极向上的具有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
在当代中国,发展先进文化,就是发展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就是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
Ⅲ 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包括哪些内容
先进文化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牢牢把握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紧紧围绕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求。
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树立新的文化发展观,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
努力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公民,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和科学文化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凡是能成为一种先进文化者,都必然在先进的理论或思想作为指导和支持下不断发展和完善。
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邓小平同志认真总结了中国社会主义道路探索中的问题,结合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提出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伟大理论,是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与中国的国情相结合的伟大产物,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
邓小平理论第一次比较系统地初步回答了中国社会主义的发展道路、发展阶段、根本任务、发展动力、外部条件、政治保证、战略步骤、党的领导和依靠力量等一系列基本问题,指导制定了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
贯通哲学、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等领域,涵盖经济、政治、科技、教育、文化、民族、军事、外交、统一战线、党建等方面的完备的科学体系,是符合中国国情的先进文化,代表了党和人民的根本利益。
因此,中国先进文化的核心和根本内涵,即是以马克思主义和以邓小平理论为指导核心,结合中国国情,进行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可以称之为社会主义先进文化。
Ⅳ 我国有哪些先进文化
儒家文化是最根本的先进文化,作为中国人应当感到自豪。
儒学在中国存在几千年,对于中国的政治、经济等各个方面依然存在巨大的潜在影响.
对东亚的影响
儒家思想在东亚各国都有广泛的影响。儒家学说在中国文化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儒家经典不仅是思想统治工具,同时也是中国封建文化的主体,保存了丰富的民族文化遗产。儒家学说不仅在中国,在东亚世界也占有重要地位。儒学和汉字、律令以及佛教一样,很早就传播到周围国家,并对那里的思想和文化产生了重要影响。在韩国和日本,伦理和礼仪都受到了儒家仁、义、礼等观点的影响,至今都还很明显的。
在韩国,信奉各种宗教的人很多,但是在伦理道德上却以儒家为主。在西方文明侵入韩国社会后,各种社会问题有所增加,但是韩国政府以儒家思想的伦理道德作为维护社会的稳定的制约力量,在教育中深化儒家思想。
在朝鲜,早在公元1世纪初,就有一些人能背诵《诗经》和《春秋》等儒家典籍,这说明儒学早已传入朝鲜。三国时期,统治阶级非常重视儒学,把它视为维护秩序、加强王权的思想武器,采取各种措施加以引进和推广。高句丽于372年设立太学,传授儒家学说。百济于4世纪建立儒学教育制度。儒学在新罗传播,大约在6世纪。新罗统一后,进一步发展儒学教育,在中央设立国学,置博士、助教,招收贵族子弟传授儒家经典。为了推动学习儒学的热潮,国王甚至亲“幸国学听讲”。与此同时,还向中国派遣留学生,其中一些人考中状元,出现了一些着名儒学者,如强首、薛聪、金大向、金云卿、金可纪、崔致远等。高丽王朝建立后,在首都开城设立国家最高学府国子监,在地方十二州设立乡校,广泛推行儒学教育。958年,高丽开始举行科举,把儒家经典列为主要考试科目,从而推动了儒学迅速发展,并且出现了私学(私塾)。12世纪初出使高丽的徐兢称赞朝鲜儒学之盛说:临川阁藏书至数万卷,国子监里“选择儒官甚备”。大街小巷上经馆和书社三三两两相望。少年们聚集在一起,跟随老师学习经书。年岁稍长者,便自己找志趣相投的朋友,借寺观之类的地方讲习切磋。社会各阶层的子弟,都“从乡先生学”。李朝时期,为了加强封建专制统治,十分重视儒学教育,尤其推崇程朱理学,把它视为维护封建统治的舆论工具,极力加以推广。李朝的儒学教育有官学和私学两种形式。官学系统,中央设成均馆,是为国家最高学府。另外在首都汉城还设有中学、东学、西学和南学等四学。成均馆和四学是中央直接管辖的教育机关。地方各道和邑设有乡校。这些学校都由国家提供一定的土地和劳动者,用以作为办学的经费。私学是各地的儒家学者创办的私塾或书堂。私学日益发展,成为李朝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并在政治生活中发挥着重要影响。李朝通过科举,选拔人才,任用官吏。科举分文、武两科。文科考试须经三榜,考试科目主要有儒家经典以及有关现行政策和各种形式的汉诗。武科也进行三次考试,考试科目除兵学外,也考部分儒家典籍。总之,程朱理学作为统治思想,在李朝的500年间,起到了维护和巩固封建制度的作用。
儒学传入日本,大约是在5世纪以前。据《古事记》所载,百济的阿直岐、王仁是最早来到日本的儒学者,并且带来了《论语》和《千字文》等儒家典籍,他们还都曾作为皇太子菟道稚郎子的老师,讲授儒家学说。继体天皇时期(507—531)曾要求百济国王定期向日本派遣五经博士,传授儒家思想,于是儒家迅速发展。圣德太子制定的“冠位十二阶”和“十七条宪法”,主要体现了儒家思想,甚至所用的词汇和资料亦大多是取自儒家典籍。“冠位十二阶”是以德、仁、礼、信、义、智为基本位阶,再各分大小两等,如大德、小德,共成十二阶。“十七条宪法”的宗旨是强调“君主至上”。如“国无二君,民无二主,率土兆民,以王为主”,“群臣百僚,以礼为本”,“承诏必谨”等,均反映了儒家的政治思想。圣德太子还多次向中国派遣使节和留学生,积极摄取中国文化,于是儒学迅速发展,并逐渐成为贵族官僚必修的教养。在日本历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大化改新,也是在儒家思想的深刻影响下而发生的。大化改新的首领中大兄皇子和中臣镰足都曾受教于中国留学生南渊请安和僧旻等人,并在他们的协助下制定了改新蓝图。701年制定的基本法典《大宝律令》对教育设专章(“学令”),规定中央设太学,地方设国学,各置博士、助教,招贵族子弟,授以儒家经典,其中《论语》和《孝经》为必修科目。757年,孝谦天皇下诏,令全国每家必备一本《孝经》,奖励“孝子”、“贞妇”。701年,日本开始祀孔。768年,称德天皇敕称孔子为“文宣王”。藤原基经当摄政时(877—890年),“敦崇儒术,释奠之日,率公卿拜先圣,使明经博士讲周易”。由于统治阶级的积极扶持和奖励,这时儒学在日本已经超出贵族官僚上层社会范围而普及到各个阶层。南北朝时代,程朱理学传入日本,受到统治阶级的重视。但由于佛教的影响,儒学未能取得优势地位。只是到了德川时代,适应封建专制统治的需要,儒学(朱子学)才摆脱了佛教的压制,达到空前繁荣的极盛时代。德川幕府为了加强封建专制统治,把全国人民分为士、农、工、商四个等级,实行严格的等级身份制度。因此,需要一种维护身份等级制度的御用思想,而儒学的“名分论”正好适应了这种需要。于是,儒学(朱子说)被规定为官方哲学,成为德川幕府的正统思想体系。藤原惺窝于1590年着《假名性理》,是最早用日文宣传宋儒“理性”的着作。后来受德川家康的召见,并为其讲授《大学》等儒经。1599年着《四书五经倭训》,使他成为日本第一个根据朱注而用日文字母训读《四书五经》的儒学家,被认为是日本“朱子学之祖”。藤原惺窝有门徒150余人,其中林罗山、松永尺五等都是日本着名朱子学家。林罗山历任儒官,作过将军的侍讲、顾问,参与幕政。他提出了一整套的思想理论,以维护封建秩序。他在《经典题说》中写道:“天自在上,地自在下,上下之位既定,则上者贵下者贱。自然之理所以有序,视此上下可知矣,人心亦然。上下不违,贵贱不乱,则人伦正,人伦正则国家治,国家治则王道成,此礼之盛也。”林罗山以“天人相关”、“天人合一”的说教,把自然界和人类社会合而为一,从自然界法则引伸出人类社会的现存秩序,从而把社会的“上下贵贱之别”说成是合理的、永恒的。林罗山以儒学理论维护德川幕府的封建统治,发挥了巨大作用。
儒学在越南文化中也产生了很大影响。东汉末年,广西人士燮游学洛阳,研究左传、尚书等典籍,后来任交趾太守40余年。据《越南四字经》说:“三国吴时,士王为牧,教以诗书,熏陶美俗。”说明早在三国时期越南人就受到了儒学教育。10世纪,越南独立以后,各王朝的典章制度大都取法于中国,政府选拔人才也采取科举制度,以诗、赋、经义等为考试内容。13—14世纪之交,越南人以汉字为素材,运用形声、会意、假借等造字方式,创制了越南民族文字,称为“字喃”。此后,中国儒家典籍大量传入越南。宋元时期,越南刊刻过不少儒家经典和汉译佛经。出现了不少明经的儒家学者。15世纪初,明成祖曾下诏,以礼敦致越南各方面人才到中国来,其中包括明经博学的儒学者。可见儒学在越南的影响之深。
Ⅳ 中国的先进文化有哪些
当代中国的先进文化就是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
先进文化,是指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四有公民为目标的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健康积极向上的具有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
先进文化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牢牢把握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紧紧围绕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求,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树立新的文化发展观,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努力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公民,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和科学文化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凡是能成为一种先进文化者,都必然在先进的理论或思想作为指导和支持下不断发展和完善。
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邓小平同志认真总结了中国社会主义道路探索中的问题,结合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提出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伟大理论,是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与中国的国情相结合的伟大产物,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邓小平理论第一次比较系统地初步回答了中国社会主义的发展道路、发展阶段、根本任务、发展动力、外部条件、政治保证、战略步骤、党的领导和依靠力量等一系列基本问题,指导制定了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贯通哲学、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等领域,涵盖经济、政治、科技、教育、文化、民族、军事、外交、统一战线、党建等方面的完备的科学体系,是符合中国国情的先进文化,代表了党和人民的根本利益。因此,中国先进文化的核心和根本内涵,即是以马克思主义和以邓小平理论为指导核心,结合中国国情,进行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可以称之为社会主义先进文化。
文化具有多样性和历史性。在当代社会,有先进的文化,有落后的的文化,也有腐朽反动的文化。反映和适应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和维护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的文化,才是先进文化。
参考链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_网络
http://ke..com/link?url=yIcXIsSrc-npWGpiOn6sxsa7CFQVF8za5PziGVf_GO3ddoZ877s9uTqs2V_8SBb3hcIlMU_Dw5fpcm3FoC4PHa
Ⅵ 中国先进文化是什么
中国先进文化是指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文化。
先进文化,是指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四有公民为目标的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健康积极向上的具有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
它应当是服从和服务于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为改革开放现代化建设提供精神动力的文化。
它应当是弘扬民族精神,凝聚各族人民的意志和力量,积极、健康、向上的文化。先进文化站在时代的前列,反映人民群众的意志和愿望,表达人民群众的心声,因而它在革命、建设和改革中,有着强大的号召力、吸引力和凝聚力。
它应当是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一切优秀文化传统,具有中国风格和中国气派的文化。
它应当是博采各国文化之长,吸收国外一切优秀文化成果的文化。我们党历来重视学习和吸取世界一切优秀文化成果。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顺应世界文化的发展趋势,鲜明地提出要吸收国外一切优秀文化成果。
它应当是面向大众、服务人民、为广大群众喜闻乐见的文化。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其最深厚的根源在广大人民群众之中。
(6)先进文化有哪些扩展阅读:
在当代中国, 先进文化的发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发展。现阶段发展先进文化的根本任务是培养 "四有" 公民。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 必须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 着力提高全国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 用科学理论武装人民, 塑造人与马克思主义。
高尚的精神, 用优秀的作品激励人民, 为经济发展和社会整体进步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培养符合社会主义现代化要求的一代理想、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公民。加强思想道德建设是发展社会主义文化的中心环节:
1、法治与德治紧密结合, 努力建设社会主义道德体系。这种道德体系, 以服务人民为核心, 以集体主义为原则, 以 "自律" 不断提高思想道德素质和精神境界, 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提供良好的服务思想道德基础和良好的社会氛围。
2、 发展先进文化, 积极改造落后文化, 努力防止和坚持抵制腐朽文化对人的侵蚀。这是一个必须认真解决的历史问题, 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的过程中。
3、继承和弘扬一切优秀文化, 体现时代精神和创新精神。继承和发扬民族优秀文化传统的革命文化传统, 党和人民是我们提高民族自信心的必要条件。通过不断创新, 促进文化发展, 保持文化的先进性, 使社会主义文化立于不败之地。
参考资料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新知新觉:增强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自信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先进文化
Ⅶ 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有哪些
先进文化是指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其价值取向是有利于个人、家庭、国家、全人类的和谐与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使人们在心灵自由、身体健康、财富自由等方面获得最大满足,全球一体,最终实现多民族、多文化相互尊重竞争和并存而共荣,统一在唯一宇宙之下的共产主义。
在5000多年文明发展中孕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党和人民伟大斗争中孕育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
新中国成立后,着力培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随着政治与社会经济的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成为体现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重要方面,极大地增强了国人的文化自信。这种文化自信的树立显然离不开改革创新,改革创新也成为进一步增强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自信的重要动力。
中国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运用马克思主义为指导进行的文化创新,它在新民主主义文化基础上建立,植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立足于中国实际,吸收国外文化有益成果,通过不断的改革创新,形成了具有自己民族特性的先进文化,这本身就是文化自信的表现。
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建立与发展符合先进生产力发展的要求,代表着历史发展的方向,在改革创新的实践中实现了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民族性、科学性、大众性和开放性、包容性的有机统一,有力推动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这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优越性所在,也是文化自信的源泉和动力。
Ⅷ 中国先进文化有哪些快
1.炎黄时代
东:东夷部落
南:苗蛮部落
2.商
东:东淮
南:南楚
西:西歧
北:北燕
3.西周
北:严允、犬戎
4.秦
西:月羌
北:匈奴、东胡
5.西汉
南:哀牢
西:西羌、乌孙、康居、大月氏、安息、大夏、大秦
北:匈奴、鲜卑
6.东汉
西:发羌、乌孙、康居、大月氏、安息、大夏、大秦
北:匈奴、鲜卑、夫余
7.三国时代
东:山越
西:乌孙
北:鲜卑、羌胡、乌丸
8.隋
东:琉球
南:濮部落、昆明
西:党项、宝髻、附国、女国
北:突厥、悉、契丹、室韦、靺鞨
9.唐
东:琉球、高丽、新罗
南:南诏、望部落、真腊
西:吐蕃、葛逻禄
北:突厥、回纥、室韦、渤海
10.五代十国
东:琉球
南:昆明、牂牁、大理
西:吐蕃、党项
北:契丹
11.北宋
东:琉球
南:大理
西:吐蕃、西夏、西州回鹘、黄头回鹘、哈拉汗国
北:辽国、斡朗改
12.南宋
东:琉球
南:大理
西:吐蕃、西夏、西辽、畏兀儿
北:金国、克烈部落、蒙兀儿、室韦
13.元
东:琉球
南:暹国
西:窝阔台汗国、西察合台汗国、东察合台汗国、伊利汗国、白帐汗国、金帐汗国、青帐汗国、失必儿汗国、莫斡勒家族
14.明
东:琉球
西:亦力把里汗国
北:瓦剌部落、鞑靼部落、黑龙江女真部落、海西女真部落、建州女真部落
Ⅸ 先进文化的例子
一、中国航天工业:工厂始终附属于研发和设计
先看看航天工业。与航空工业相比,同属军工的航天工业具有两个基本不同点。第一,中国航天工业的发展起点是国防部第五研究院的建立。也就是说,航天工业是先有设计然后才有工厂,工厂始终附属于研发和设计。
第二,航天工业不可能从国外购买现成的技术和产品,也就绝了依赖外国技术的念头。正是由于任何产品都要靠自己干,所以通过长期不懈的努力反而发展出来不比国外差的技术能力。几十年下来,中国航天工业在导弹、卫星、运载火箭、载人航天等领域硕果累累,成为中国的骄傲。
1992年,航空工业系统和航天工业系统分别获得100亿元的国家拨款。对比之下,航空工业因AE100项目的失败而让国家把钱收了回去,但航天工业却用这100亿元和后来追加的80亿元,于2003年10月把神舟五号载人飞船成功送上天,使中国成为继苏联、美国之后世界上第三个能够独立自主开展载人航天工程的国家。
二、中国电信设备工业:从自主开发“04机”到华为的崛起
80年代初,中国电信技术处于非常落后的状态,而国际主流技术已经进入数字程控交换的时代。为了发展通信事业,中国不得不依赖进口,一时间中国电话网所使用的程控交换机曾全部被号称“七国八制”(七个国家的八个企业,制式都不一样)的进口产品所主宰。
为了替代进口,邮电部也计划开发程控交换机,由当时邮电部第一研究所和第十研究所担纲。但即使是仿制也如此之难,以至于有些专家得出结论:中国人做不出程控交换机——其逻辑与今天航空工业的一些专家称中国做不出大飞机如出一辙。
但此话说出不久,业外的解放军信息工程学院(位于郑州)便开发出中国第一套万门数字程控交换机,即着名的“04机”。
三、中国轿车工业:自主开发企业与合资企业的差别
中国轿车工业的主要企业从80年代中期开始相继走上合资道路。当时的想法是通过合资引进外国的先进产品技术,然后通过零部件国产化,最后实现自主开发。然而,20来年下来,尽管政府的行政部门为了保护这些企业而长期严格限制其他企业进入轿车工业领域,但这些企业仍然只会组装外国品牌的产品,没有自主开发的能力。
原因在于,合资企业只能生产外国设计的轿车,却不进行产品开发,而没有产品开发的实践,当然也就无法发展出产品开发能力。如此,尽管这些大企业都建有技术研发机构,但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却并不是以产品开发为中心的,其技术工作也只能是主要为生产现成的产品服务。
四、技术进步是一个组织性和体制性的问题
中国电信设备工业和中国轿车工业中的技术进步案例说明,传统体制下的既得利益者是创新的最大敌人。这两个竞争性工业和航天工业的经验还同样说明,自主开发和创新型企业所需要的组织原则和结构非常不同于只能加工制造外国设计产品的企业。这几个航空工业之外的例子进一步说明一个普遍的道理:技术进步不是一个纯技术的问题,而是一个组织性和体制性的问题。
于是,我们可以回到航空工业的一个重要问题上:既然中国民用航空工业近20年的技术发展几乎是停滞的,那么为什么在那之前的运-10能在技术上获得成功?其实就是因为一个简单的事实:运-10是在中国航空工业50多年的历史中,唯一在航空工业行政主管部门直接管辖之外予以执行的项目。
Ⅹ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包括哪些内容
内容: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公民为目标,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是面对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综合国力剧烈竞争,面对世界范围各种思想文化相互激荡,面对中国国民素质和人才资源开发的现状,面对小康社会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面对中国40多年特别是近20年来文化建设的经验教训而提出的科学概念。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凝聚和激励全国各族人民的重要力量,是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
(10)先进文化有哪些扩展阅读
习近平同志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熔铸于党领导人民在革命、建设、改革中创造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植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我们应着眼继承性、人民性、实践性,深刻理解和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鲜明特点。
1、继承性。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具有强大生命力和凝聚力,习近平同志多次用精神命脉、重要源泉、坚实根基、突出优势来说明其地位和作用,并强调我们的文化自信建立在5000多年文明传承基础上。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是中华民族生命力、凝聚力、创造力的全面传承和全景展现。
2、人民性。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这决定人民立场是中国共产党的根本政治立场。我们党自诞生之日起,就把坚持人民利益高于一切写在自己的旗帜上,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作为根本宗旨。
3、实践性。文化的基础在于社会实践,文化的生命力在于与社会实践紧密结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伴随着民族自强和国家发展进程,始终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实践紧密结合在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