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非物质文化遗产有哪些
非物质文化遗产有:
1、蒙古族长调民歌,“长调”在蒙古语发音为“乌尔汀哆”,意思是长歌,是内蒙古自治区传统音乐,被誉为“草原音乐活化石”。蒙古族长调民歌具有鲜明游牧文化和地域文化特征的独特演唱形式,旋律悠长舒缓、意境开阔。代表曲目有《走马》、《小黄马》、《辽阔的草原》、《辽阔富饶的阿拉善》等。
2021年5月24日,内蒙古自治区锡林郭勒盟西乌珠穆沁旗申报的蒙古族长调民歌(乌珠穆沁长调)经国务院批准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扩展项目名录。
以上内容参考:网络-非物质文化遗产
Ⅱ 广东省茂名市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有哪些
茂名市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名录(共2项):
第一批:2006年高州木偶戏
第三批:2011年化州跳花棚
茂名市列入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名录(共13项)
第一批:2006年高州木偶戏化州跳花棚
第二批:2007年 高脚狮茂港单人木 偶 跳禾楼
第三批:2009年信宜镇隆飘色
第四批:2012 年年例 冼夫人信俗 高州木刻画 玉雕(信宜玉雕)缅茄雕 刻化州拖罗饼制作技艺化橘红中药文化
Ⅲ 广东有那些世界文化遗产
开平碉楼与古村落(广东,2007.6.28
世界文化遗产)
名
称:开平碉楼与古村落
英文名称:kaiping
diaolou
and
villages
遴选标准:世界文化遗产c(iii)
(vi)
入选时间:2007年
评
语:开平碉楼位于广东省开平市,是中国乡土建筑的一个特殊类型,是一种集防卫、居住和中西建筑艺术于一体的多层塔楼式建筑。根据现存实证,开平碉楼最迟在明代后期(16世纪)已经产生,到19世纪末20世纪初发展成为表现中国华侨历史、社会形态与文化传统的一种独具特色的群体建筑形象。
概
述: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必须具备真实性、唯一性、完整性等条件,“开平碉楼与村落”在这三方面都是非常突出的。自2000年,开平市正式启动了“开平碉楼与村落申报世界文化遗产”项目以来,参与考察的联合国专家大多认为,开平碉楼堪称民间主动融合不同文化的典范,这样的历史文化遗迹在全世界是独一无二的。马来西亚籍古建筑专家卢光裕来开平考察就曾说“开平是全世界最美的乡村”。
Ⅳ 岭南非物质文化遗产有哪些
有粤剧、醒狮等74个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五羊传说”等182个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广东省第一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佛山部分、8项)
文化空间:佛山祖庙北帝诞、佛山秋色
民间手工技艺:“石湾公仔”陶塑艺术
戏曲:粤剧(佛山)
曲艺:龙舟说唱(佛山市顺德区)
民间舞蹈:广东醒狮(佛山南海区)
民间美术:佛山剪纸、佛山木版年画
广东省第二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佛山部分、11项)
民间音乐:佛山十番、八音锣鼓、
民间舞蹈:杏坛人龙舞(佛山市顺德区)、
曲艺:粤曲星腔
民间美术:佛山彩灯、佛山木雕、
传统手工技艺:佛山狮头制作技艺、香云纱染整技艺、
民俗:佛山春节习俗、行通济、乐安花灯会
广东省第二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08-10-27 22:57:39)标签:岭南 民间文化 大学堂 广东省 省级 非物质文化遗产 名录 文化 分类:文化遗产抢救
广东省第二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名单
(共101项)
(注:项目名称前标有*号的项目,为第一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本批增加了申报地区。)
分类(代码)
序号
项目名称
申报地区
民间文学(I)
共 3项
1
五羊传说
广州市
2
雷州歌
湛江市
3
泷州歌
云浮市
民间音乐 (II)
共10项
4
岭南古琴艺术
广州市
5
佛山十番
佛山市
6
八音锣鼓
佛山市
7
九峰山歌
韶关市
8
*客家山歌(石岩客家山歌、松口客家山歌)
深圳市、梅州市
9
南塘吹打乐
汕尾市
10
白口莲山歌
中山市
11
连滩山歌
云浮市郁南县连滩镇
12
* 咸水歌
广州市、东莞市沙田镇
13
* 潮州音乐
汕头市
民间舞蹈(III)
共20项
14
舞貔貅
广州市
15
鳌鱼舞
广州市番禺区
16
鹤舞
珠海市、中山市沙溪镇、揭阳市
17
竹马舞
梅州市五华县
18
杯花舞
梅州市兴宁市
19
傩舞
湛江市
20
雄鸡舞
肇庆市德庆县
21
龙鱼舞
肇庆市
22
瑶族长鼓舞
清远市连南瑶族自治县
23
闹花灯
清远市
24
舞马鹿
清远市连山壮族瑶族自治县
25
瑶族小长鼓舞
清远市连山壮族瑶族自治县
26
凤舞
清远市阳山县
27
禾楼舞
云浮市郁南县连滩镇、茂名市
28
惠来九鳄舞
揭阳市惠来县
29
* 麒麟舞
深圳市、中山黄圃镇
30
* 龙舞(杏坛人龙、龙岗舞龙、荷塘纱龙、花环龙、东莞龙舞、乔林烟花火龙)
佛山市顺德区、深圳市龙岗区、
江门市新会区、梅州市大埔县、
东莞市大朗镇、揭阳市东山区
31
* 英歌舞
汕尾市
32
* 狮舞(醒狮、狮艺、高脚狮、席狮、福永醒狮)
东莞市石排镇、江门市鹤山市、
茂名市、梅州市、深圳市
33
* 鲤鱼舞(潮州鲤鱼舞、鲤鱼灯)
潮州市、梅州市
传统戏剧(IV)
共4项
34
粤北采茶戏
韶关市
35
贵儿戏
肇庆市
36
木偶戏(单人木偶)
茂名市
37
* 潮剧
揭阳市
曲艺(V)
共2项
38
粤曲星腔
佛山市
39
潮州歌册
潮州市
杂技与竞技艺(VI)共2项
40
蔡李佛拳
江门市
41
咏春拳
江门市
民间美术(VII)
共16项
42
灰塑
广州市
43
玉雕(广州玉雕、阳美翡翠玉雕、肇庆市广宁玉雕、肇庆市四会玉雕)
广州市、揭阳市阳美村、肇庆市
广宁县、肇庆市四会市
44
砖雕
广州市
45
榄雕
广州市
46
五华石雕
梅州市五华县
47
阳春根雕
阳江市阳春市
48
佛山彩灯
佛山市
49
潮州花灯
潮州市
50
抽纱
汕头市
51
瑶族刺绣
韶关市
52
嵌瓷(大寮嵌瓷、普宁嵌瓷)
汕头市、揭阳市普宁市
53
吴川泥塑
湛江市吴川市
54
张田饼印
韶关市
55
云浮石艺
云浮市
56
瓶内画
汕头市
57
* 木雕
揭阳市、佛山市、汕头市
传统手工技(VIII)
共9项
58
广式家具制作技艺
广州市
59
香云纱染整技艺
佛山市顺德区
60
龙舟制作技艺
东莞市中堂镇
61
白沙茅龙笔制作技艺
江门市
62
枫溪瓷烧制技艺
潮州市枫溪镇
63
佛山狮头制作技艺
佛山市
64
麒麟制作
东莞市清溪镇
65
莞草编织
东莞市厚街镇
66
安琪广式月饼制作技艺
广东省食品行业协会
传统医药(IX)
共3项
67
潘高寿中药文化
广州市
68
陈李济中药文化
广州市
69
平乐郭氏正骨医术
深圳市
民俗(X)
共32项
70
春节习俗(揭阳春节习俗、
佛山春节习俗)
揭阳市、佛山市
71
乞巧节
广州市、东莞市望牛墩镇
72
东坑卖身节
东莞市东坑镇
73
豆腐节
清远市佛冈县
74
畲族招兵节
潮州市
75
迎春花市
广州市
76
寮步香市
东莞市寮步镇
77
波罗诞
广州市
78
康王宝诞
东莞市
79
贞仙诞
肇庆市
80
赛龙舟(礼乐龙舟、赛龙舟、扒龙舟)
江门市、深圳市、广州市
81
黄氏宗亲祭典
深圳市
82
大溪宗祠祭典
揭阳市
83
三山国王祭典
揭阳市揭西县
84
“辞沙”祭妈祖大典
深圳市
85
疍家婚俗(疍家人婚俗、疍家渔民婚俗)
深圳市、阳江市
86
饶平彩青习俗
潮州市饶平县
87
忠信吊灯习俗
河源市连平县
88
舞草龙习俗
深圳市
89
行通济
佛山市
90
行彩桥
揭阳市
91
灯会(乐安花灯会、泮村灯会)
佛山市、江门市
92
张公庙会
云浮市郁南县连滩镇
93
六祖诞庙会
云浮市
94
锣鼓标旗巡游
揭阳市
95
大鹏清醮
深圳市
96
斗门水上婚嫁
珠海市斗门县
97
潮州工夫茶
潮州市
98
麒麟村爬刀梯
湛江市
99
舞被狮
清远市佛冈县
100
东坑地景
汕尾市陆河县
101
* 飘色
中山南朗镇、中山市黄圃镇、
珠海市
Ⅳ 我国32个非物质文化遗产分别是哪些
咨询记录 · 回答于2021-10-17
Ⅵ 非文化物质遗产有哪些
非文化物质遗产有如下所示:
1、毕摩绘画,四川省美姑县民间传统美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毕摩绘画是由彝族祭司毕摩画在纸张或兽皮、树皮、竹简、石头、木板等载体上的图画,是一种通过绘画与文字相互配合的形式来叙述故事、塑造形象、抒发情感、反映历史生活、表达志向和愿望的艺术体系。
以上内容参考:网络-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Ⅶ 广东茂名年例的风俗有哪些
广东茂名年例的风俗有游神、游灯、点灯、打醮、舞狮、舞龙、飘色、八音、武术表演、做大戏粤剧、木偶戏、燃放烟花炮竹等,一直闹至通宵达旦,自正月初七至二月十八,这段时间是广东茂名地区的年例期,茂名年例已列入广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
广东茂名年例特征
茂名人素有年例大过年的说法,出门在外的人,春节可以不回家,但年例是一定要赶回来的,年例的种种活动,表达以平民百姓为主体的社会各阶层广大人群祈福禳灾,祈求平安吉祥的心愿,粤剧已经成为年例重要的一种文化节日。
年例联络亲友感情,亲戚朋友之间,常年没事一般不相往来,但自家年例那天,无论贫富,均摆酒宴请亲朋好友,朋友间也成群结伴到各家去串门,吃年例,新年气氛倍觉浓郁。
年例带动了茂名经济发展,年例不仅具有精神文化方面的特征,而且具有物质文化方面的特征,茂名很多商家看好年例经济,纷纷开设年例购物一条街,菜市场、道路两旁到处都是年例商品,水果、糖果、饼干、酒水销售大大增加。
Ⅷ 广州有什么遗产
广州有很多世界文化遗产及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以下是几个具有代表性的:
1.广东音乐
广东音乐主要流传于广东省珠江三角洲,是19世纪末及20世纪初在当地民间“八音会”和粤剧伴奏曲牌的基础上逐渐形成的。常规器乐有粤胡、秦琴、琵琶、扬琴、洞箫、喉管、笙及木鱼、铃。
2006年5月20日,广东音乐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2.狮舞
2006年5月20日,狮舞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醒狮,属于中国狮舞中的南狮。历史上由唐代宫廷狮子舞脱胎而来,五代十国之后,随着中原移民的南迁,狮舞文化传入岭南地区。明代时,醒狮在广东出现,起源于南海县。流传于广东、广西及东南亚各国华侨中间;在广东境内主要分布在佛山、遂溪、广州等县市。
3.粤剧
粤剧,又称“广东大戏”或者“大戏”,汉族传统戏曲之一,源自南戏,流行于岭南等粤人聚居地。自明朝嘉靖年间开始在广东、广西出现,是糅合唱念做打、乐师配乐、戏台服饰、抽象形体的表演艺术。粤剧名列于2006年5月20日公布的第一批518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之内。2009年9月30日,粤剧获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肯定,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4.粤绣
粤绣(Guangdongembroidery)是以广东省潮州市和广州市为生产中心的手工丝线刺绣的总称,包括潮绣和广绣两大分支,是中国四大名绣之一。粤绣之一的广绣最初创始于少数民族――黎族,古时绣工大多是潮州、广州男子,为世所罕见。批准时间:2006年5月20日。
5.象牙雕刻
象牙雕刻是指以象牙为材料的雕刻工艺及其成品,是一门古老的汉族传统艺术,民间工艺美术。象牙为大象身上最坚固的部分,其光洁如玉、耐用、珍贵勘与宝玉石媲美,因此象牙又有“有机宝石”之美誉。象牙雕刻艺术品,以坚实细密,色泽柔润光滑的质地,精美的雕刻艺术,倍受收藏家珍爱,成为古玩中独具特色的品种之一。2006年5月20日,象牙雕刻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Ⅸ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是什么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是:
1、粤剧:
京剧,又称平剧、京戏等,中国国粹之一,是中国影响最大的戏曲剧种,分布地以北京为中心,遍及全国各地。2006年5月,京剧被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Ⅹ 广东非物质文化遗产有哪些
丹霞山是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其他还有
龙舞 、狮舞、英歌、潮剧、正字戏、粤剧、西秦戏、白字戏、花朝戏、皮影戏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