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有多少个新罗区
全国只有一个新罗区的,在福建省龙岩市。新罗区是河洛文化和客家文化的融合地,民俗文化丰富。
Ⅱ 龙岩话的介绍
龙岩话发源于福建省龙岩市新罗区,起源于河洛文化。是通行于中国福建省龙岩市新罗区的一种方言,属于闽南语系,与漳州话能互通,但与漳州话不同。另外,龙岩话与厦门、泉州地区的闽南语有一定差异,但均属于闽南语系。
Ⅲ 新罗区的历史沿革
新罗区因市区南(老酒厂那)有一眼名泉新罗泉而得名。唐代开漳王陈元光及其四子沿九龙江而上,率部八千,均为河洛人士所开发,奠定了新罗区的河洛文化属性。
汉永和三年(138)建新罗县。
晋太康三年(282)置苦草镇,属晋安郡的新罗县,县署驻地今长汀。南朝宋泰始四年(468)废新罗县。梁天监年间至隋代属龙溪县。
唐开元二十四年(736)复置新罗(什罗)县,隶汀州。天宝元年(742)改名龙岩县 ,历属汀洲、临汀郡,大历十二年(777),改隶漳州。
元至元十六年(1279)隶漳州路;明至清初属漳州府。清雍正十二年(1734)设龙岩直隶州,辖漳平、宁洋两县。
1913年3月废州复县,属汀漳道(未实行)。民国23年7月,属第七行政督察区,为专员驻在县。民国24年改第六区,民国36年复为第七区。
1949年9月1日龙岩县解放,8月,成立中国人民解放军闽粤赣边纵队闽西南临时联合司令部龙岩军事管制委员会,接管民国龙岩县政府。11月10日,成立龙岩县人民政府,属省第八行政专员公署(1950年4月改称龙岩行政督察专员公署,11月改称龙岩行政专员公署)。1968年11月成立龙岩专区革命委员会,1970年改称龙岩地区革命委员会;1978年9月撤销地区革委会,改为龙岩地区行政公署,龙岩县均属之。1981年9月经国务院批准改县为龙岩市。1996年撤销龙岩地区设地级龙岩市,原龙岩市为新罗区。1997年3月21日,新罗区正式挂牌成立。
Ⅳ 龙岩分什么人,并且是以什么依据划分的
不讲客家话的主要是新罗和漳平,文化习俗和闽南相近,但不同于客家。自称“龙岩人”其它客家地区人称之为“河洛人” 龙岩本地人没有自称“河洛人”的
古代时(宋朝以前)福建人口稀少,更不要说龙岩地区了。
应该来说,龙岩本地(指新罗区)的文化来源于闽南地区的漳州部分,先民们沿九龙江而上,开疆拓土,最终到达新罗区。据史料记载,应该在唐朝时完成迁移,为什么叫河洛人,应当是当时先民主体是从河洛地区的将士。
其它客家县市迁移路线不同,晋末一批,唐末一批,宋朝末年又一大批迁移至赣南地区,再四散,进入福建的主要是沿汀江流域分散。进入福建的时间稍晚,主要是宋朝末年的,略晚于“河洛人”
Ⅳ 龙岩的介绍
龙岩市,又称闽西,位于福建西部,地处闽粤赣三省交界,东临厦门、漳州、泉州,南邻广东梅州,西连江西赣州,北接三明。1997年5月撤地设市。1龙岩是内陆邻海城市,是海峡西岸经济区延伸两翼、对接两洲、拓展腹地的交通枢纽与重要通道。距龙岩市区城东2公里的翠屏山麓,有一处喀斯特溶洞,此洞因岩纹似龙而得名“龙岩洞”,龙岩市名由此而来,是中国唯一一个以“龙”字命名的地级市。龙岩市由古龙岩州和建国后来属的部分古汀州辖地组成。1龙岩是中国革命老区和中央苏区的组成部分,长征出发地之一,七个县(市、区)均为中央苏区县,享有“二十年红旗不倒”赞誉。闽西是福建省最重要的三条大江――闽江、九龙江、汀江的发源地。曾经是远古时代“古闽人”的天堂,是“闽越人”的祖地和“南海国”的国都所在地及其中心区域。河洛文化、客家文化和土着文化在这里相互融合,吸引了张九龄、朱熹、王阳明等历史文化名人;孕育了“岭南画派”的鼻祖上官周、“扬州八怪”的黄慎、华喦等一批名震海内外的闽西藉文化艺术的一代宗师。
Ⅵ 龙岩市人民政府的龙岩市简介
龙岩市,位于福建西部,地处闽粤赣三省交界,东临厦门、漳州、泉州,南邻广东梅州,西连江西赣州,北接三明。1997年5月撤地设市。
龙岩属于内陆邻海城市,是海峡西岸经济区延伸两翼、对接两洲、拓展腹地的交通枢纽与重要通道。也是中国革命老区和中央苏区的组成部分。
距龙岩市区城东2公里的翠屏山麓,有一处喀斯特溶洞,此洞因岩纹似龙而得名“龙岩洞”,龙岩市名由此而来,是中国唯一一个以“龙”字命名的地级市。龙岩市由古龙岩州和建国后来属的部分古汀州辖地组成。
闽西是福建省最重要的三条大江――闽江、九龙江、汀江的发源地。曾经是远古时代“古闽人”的天堂,是“闽越人”的祖籍地和“南海国”的国都所在地及其中心区域,是河洛人的祖居地之一,也是享誉海内外的客家的发祥地和客家人的聚集地之一,河洛文化、客家文化和土着文化在这里相互融合,吸引了张九龄、李纲、朱熹、王阳明、宋慈、文天祥、徐霞客、纪晓岚等历史文化名人;孕育了“岭南画派”的鼻祖上官周、“扬州八怪”的黄慎、华喦等一批名震海内外的闽西藉文化艺术的一代宗师。
Ⅶ 福建龙岩新罗区的介绍
新罗区得名因市区南有一眼名泉新罗泉而得名(就在老酒厂那里)。新罗区前身为县级龙岩市,为当代开漳王陈元光及其四子沿九龙江而上,率部八千,均为河洛人士所开发,此举奠定了新罗区的河洛文化属性。
Ⅷ 龙岩一日游最佳选择去的景点有哪些求推荐
龙岩一日游最佳景点推荐:福建土楼(永定)旅游景区,连城梅花山,石门湖。
1、福建土楼(永定)旅游景区。
石门湖由石门水利枢纽工程的兴建使西峡县城北部崇山峻岭间形成了西峡平湖的又一景观,石门湖风景名胜区。景区总面积十多万亩,水域面积万余亩,是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主要源头之一。景区内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丰富。青山绿水、蓝天白云,融为一体,是人们旅游、休闲度假的理想之地。
Ⅸ 新罗区的介绍
新罗区,福建省龙岩市辖区,位于福建省西南部,介于北纬24°47′02″-25°35′22″,东经116°40′29″-117°20′00″之间。东连漳平市,西接上杭县,北邻连城县、永安市,东南与南靖县交界,西南与永定区毗邻。全境东西宽66千米,南北长89千米,总面积2685.4平方千米。户籍人口49.14万人,常住人口68.3万人(2012年)。通行闽南方言龙岩话。新罗区是闽西政治、经济、文化和交通中心,是闽粤赣边联结沿海、拓展腹地的重要枢纽,是海峡西岸经济区的重要邻海城市,是全国着名的革命老区,是新兴的工业城区,是福建重要的林区、矿区,是全国四大高岭土矿产地之一,是福建主要烤烟产区、柑橘生产基地之一。新罗区是河洛文化和客家文化的融合地,民俗文化丰富。有被联合国科教文组织收录的中国民歌“龙岩采茶灯”、有优秀民族文化遗产龙岩山歌、龙岩静板,还有富有地方特色的东肖文化庙会、江山郭公文化节和适中盂兰盆盛会等。漳龙铁路、赣龙铁路、龙厦铁路,厦蓉高速公路、莆永高速公路,319国道,203省道、308省道贯穿区境。新罗区境内有古建筑20余处,天宫山古庙为闽西南着名佛教建筑之一,典常楼和闽西工农银行旧址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龙门塔、新罗第一泉井、龙池书院、白土暴动遗址、文明塔、赤水天后宫等为省、市文物保护单位。黄岗、陵坑水库、梅花湖在境内。纪念地有红四军军部和中国红军军官学校第一分校旧址、毛泽东旧居、闽西革命烈士陵园和后田暴动陈列馆。
Ⅹ 龙岩在哪里
龙岩市,又称闽西,位于福建西部,地处闽粤赣三省交界,东临厦门、漳州、泉州,南邻广东梅州,西连江西赣州,北接三明。1997年5月撤地设市。
龙岩是内陆邻海城市,是海峡西岸经济区延伸两翼、对接两洲、拓展腹地的交通枢纽与重要通道。距龙岩市区城东2公里的翠屏山麓,有一处喀斯特溶洞,此洞因岩纹似龙而得名“龙岩洞”,龙岩市名由此而来,是中国唯一一个以“龙”字命名的地级市。龙岩市由古龙岩州和建国后来属的部分古汀州辖地组成。
龙岩市辖新罗区、永定区和长汀县、连城县、上杭县、武平县四县,代管漳平市。各县(市、区)下设133个乡(镇、街道办事处),其中街道6个、镇63个、乡64个(其中民族乡2个);各乡(镇、街道办事处)下设1896个村(居)委会,其中村委会1783个、社区居委会113个。市政府设在新罗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