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乌龟一般生活在哪些地方
中国各地几乎均有乌龟分布,但以长江中下游各省的产量较高。广西,山东各地也都有出产,尤以桂东南、桂南等地数量较多。国外主要分布于日本、巴西和朝鲜。常栖于江河,湖沼或池塘中。吃蠕虫、螺类、虾及小鱼等动物,也吃植物茎叶及粮食等。
产卵前雌龟用后肢在向阳有荫的岸边松土处掘穴,将卵产于穴内,产毕复将松土覆盖于卵上。卵长椭圆形,坚硬,灰白色,卵径27-38毫米×13-20毫米。在自然条件下经50-80天孵出幼龟,幼龟出壳后即能人水,独立生活。
乌龟的种类
1、巴西红耳龟别称巴西龟、红耳龟、小彩龟等。水栖龟类,对环境有较强的适应能力,对温度变化的耐受性比乌龟、黄喉拟水龟等国产的龟类要强。
2、金钱龟。属于珍稀龟种,别称三线闭壳龟、断板龟、金头龟等,喜栖息在水域附近的山岗石穴或泥穴中,受惊后潜入水底,常到山溪或潮湿地觅食各种水生动物,在自然界中主要捕食水中的螺、鱼、虾、蝌蚪等水生动物。
3、猪鼻龟。是两爪鳖科下两爪鳖属的唯一一种,别称两爪鳖、拟鳖、飞河龟等,为高度水栖的淡水龟类,除了产卵以外常年生活于水中,故而四肢特化为像海龟那样的鳍状肢,典型的栖息环境包括河流、河口、泻湖、湖泊、沼泽和池塘等。
4、大鳄龟。是世界上最大的水龟之一,别称真鳄龟、鳄鱼龟、鳄甲龟等,保持了原始龟的特征,嘴巴前端的上下颌呈钩状似老鹰嘴一般,锋利无比。
② 中华草龟生长环境
自然条件下5龄乌龟开始成熟,7龄成熟良好。从体重看一般雄龟150克,雌龟250克性开始成熟。每年长江流域一般4月底开始产卵至8月底,5-7月份为产卵高峰期,一年中雌龟可产卵3-4次,每次隔10-25天,每次产卵5-8个,水温、气温27-30℃最佳,超过35℃,则停止产卵。乌龟的产卵过程可分为四个阶段:第一阶段选择穴位。到处爬行,以选择土质疏松有利于预防敌害的树根旁或杂草中。土壤的含水量约为5-20%。第二阶段挖穴。卵穴口径约为3-4厘米,穴身稍有倾斜,深约8-9厘米。第三阶段产卵。把卵产在穴中,产后把土盖满卵穴时,再用整个身体后半部腹板用力压实。整个生殖过程约8小时。卵产下约30小时壳上方有一白点,即为受精卵,产后30天,受精卵变成浅紫红色,70天后卵壳变黑。[5]
卵长椭圆形,坚硬,灰白色,卵径27-38毫米×13-20毫米。整个卵孵化需80-90天稚龟才能出壳,幼龟出壳后即能入水,独立生活。乌龟孵出的雌雄性别由温度控制,当温度为25℃时孵化之幼龟为雄性,温度在28℃以上孵出的幼龟为雌性。乌龟寿命究竟有多长,一般能活100年。据有关考证也有300年以上的,有的甚至过千年。
③ 中华草龟有什么特点
草龟(学名:Chinemys reevesii),又名乌龟、中华草龟、金线龟、墨龟、泥龟、水龟、长寿龟等,是水龟科下的一种龟。是观赏龟,草龟一般以植物、虾和小鱼为食物,腹甲称“龟板”,可作补益药。
体态特征
乌龟(草龟)体为长椭圆形,背甲稍隆起,有3条纵棱,脊棱明显。头顶黑橄榄色(有的为青色),前部皮肤光滑,后部其细鳞。腹甲母的平坦,公的稍微内凹,后端具缺刻。
颈部、四肢及裸露皮肤部分为灰黑色或黑橄榄色。雄性体型较小,尾长,有臭味,性成熟时背甲以及腹甲墨黑色(俗称墨化),皮肤橄榄绿纹消退,变黑色。
雌性背甲由浅褐色到深褐色,腹甲棕黑色,尾较短,体无异味.中华草龟对环境的适应性强,水质条件要求比较低,对不良水质有较大的耐受性,高密度养殖时,无互相残杀现象,患病率低。
中华草龟的特点
中华草龟也称金线龟,是市面上最为常见的水龟品种。其高水栖性,但对于水质的要求并不是很高;大部分水龟类龟龟常吃的食物都可以用来投喂;草龟的自身抵抗力也很强,不易患病。所以对于新手朋友来说中华草龟是很好的选择。
④ 中华草龟的生活习性
中华草龟的生活习性:
1、栖息地
中华草龟属水栖、也能上陆爬行动物。主要栖息于江河、湖泊、水库、池塘及其它水域。白天多陷居水中 ,夏日炎热时,便成群地寻找荫凉处。
2、性格
性情温和。遇到敌害或受惊吓时,便把头、四肢和尾缩入壳内。冬眠期一般从11月到次年4月初,当水温上升到15℃时,出穴活动,水温18℃~20℃开始摄食。
3、饮食
是杂食性动物,以动物性的小鱼、虾、螺、蚌、等为食。耐饥饿能力强,一个月不食也不致饿死。为变温动物。水温降到15℃以下时,即静卧水底淤泥或有覆盖物的松土中冬眠。
中华草龟的外形特征:
中华草龟体为长椭圆形,背甲稍隆起,有三条纵棱,脊棱明显。头顶黑橄榄色,前部皮肤光滑,后部其细鳞。腹甲平坦,后端具缺刻。颈部、四肢及裸露皮肤部分为灰黑色或黑橄榄色。雄性体型较小,尾长。雌性背甲由浅褐色到深褐色,腹甲棕黑色,尾较短。
头、颈侧面有黄色线状斑纹,背甲有三条纵向的隆起,后缘不呈锯齿状;成熟雄体背部为黑色或全身黑色,雌体为棕色,腹面略带一些黄色,均有暗褐色斑纹;四肢比较扁平。
以上内容参考:网络—中华草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