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生活日常 > 如何在自己的学习和生活中培养科学精神

如何在自己的学习和生活中培养科学精神

发布时间:2022-07-31 05:57:36

Ⅰ 怎样联系学和生活中培养科学精神

学习嘛,要劳逸结合,这样才能学的更出色。
生活嘛,要坚持锻炼,比如像饭后走一走,活到九十九,还有,饭后不要洗澡哟~~~重视逻辑推理,凡是要将依据,而不是信口开河.
你是在写作文吧~~只能提供这些线索了,最主要的还是要自己多动脑筋,才好。

参考资料:
科学精神是人们在长期的科学实践活动中形成的共同信念、价值标准和行为规范的总称。它一方面约束科学家的行为,是科学家在科学领域内取得成功的保证;另一方面,又逐渐地渗入大众的意识深层。科学精神应包括12个方面的特征:

(1)执着的探索精神。根据已有知识、经验的启示或预见,科学家在自己的活动中总是既有方向和信心,又有锲而不舍的意志。 ( (2)创新、改革精神。这是科学的生命,科学活动的灵魂。

(3)虚心接受科学遗产的精神。科学活动有如阶梯式递进的攀登,科学成就在本质上是积累的结果,科学是继承性最强的文化形态之一。

(4)理性精神。科学活动须从经验认识层次上升到理论认识层次,或者说,有个科学抽象的过程。为此,必须坚持理性原则。

(5)求实精神。科学须正确反映客观现实,实事求是,克服主观臆断。

(6)求真精神。在严格确定的科学事实面前。科学家勇于维护真理,反对独断、虚伪和谬误。

(7)实证精神。科学的实践活动是检验科学理论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8)严格精确的分析精神。科学不停留在定性描述层面上,确定性或精确性是科学的显着特征之一。

(9)协作精神。由于现代科学研究项目规模的扩大,须依靠多学科和社会多方面的协作与支持,才能有效地完成任务。

(10)民主精神。科学从不迷信权威,并敢于向权威挑战。

(11)开放精神。科学无国界,科学是开放的体系,它不承认终极真理。

(12)功利精神。科学是生产力,科学的社会功能得到了充分的体现,应当为人类社会谋福利

一、小学生创造性思维的特点

小学生创造性思维的特点分为表现特点和发展特点两部分。

1.表现特点。

对小学生来说,其创造性思维主要表现在学习活动中,这种表现是零碎的、隐隐约约的,教师必须有锐利的眼光才能发现。

(1)知识和技能。学习中能很好地理解和记忆教师的教学内容,且有较独特的观察方法和强烈的好奇心;有时会提出一些老师一时无法回答的问题;喜欢探讨问题和做作业,并从自己解题中得到满足;学习上有不服输的精神,且有自己的努力目标;不太看重分数却迷恋于自己的爱好;成绩不一定最好,但对小制作特别有兴趣,动手能力较强。

(2)坚持性。把指定的任务作为主要目标,用急切的心情去努力完成;在失败和困难面前从不气馁和退却;敢于发表意见并坚持己见;不怕别人讽刺;认为需要于的事就坚持于到底。

(3)反应性。具有敏锐的观察力、较强的综合和推理能力,对成人的建议和提问都能作出积极反应。

(4)对挑战的反应。乐于处理比较困难的问题;敢于向不同意见挑战,不喜欢唯命是从;对教科书中的知识和老师的意见,总是批判地吸收,从中发现问题。

(5)敏捷性。对学习和生活中的事件能迅速作出反应,并得出结果。

(6)口头表达。善于正确地应用众多词汇;虽不一定善于辞令,但只要他深思熟虑的问题,总能较为妥贴、深刻地表达。

(7)深刻性。相对于同龄人而言,比较能透过现象看到实质;善于发现事物产生的深层原因;善于预测事物发展的结果。

(8)灵活性。能由此及彼地考虑问题;能根据具体情况摆脱自己的偏见,修正自己的观点;善于用他人长处。

(9)独创性。喜欢独立思考,能举一反三,善于从多角度看问题;具有发散和一题多解的思维特点和习惯;不轻易问老师问题,不满足于现成答案,常常要问为什么;能够用新颖或异常的方法解决问题;有时喜欢标新立异。

(10)想象力。在学习上善于大胆想象和提出假设,不断发现新事物、新问题和新结果;有良好的联想和直觉思维能力;喜欢幻想以至异想天开。

(11)推理能力。能够把给定的概念推广到比较广泛的关系中去,能从整体的关系中去理解给定的材料;有特殊的方法寻求各种相关因素之间的关系,控制排除各种变量;有初步的类比、联想、迁移能力。

(12)兴趣情绪。对各学科和活动都感兴趣;自信心强,情绪稳定。不患得患失,有幽默感。

2.发展特点。

(1)思维的独立性不断提高。随着身心发展的逐步成熟,小学生已逐步从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特别是到了少年初期,对教师、家长和其他成人的依赖不断减少,独立思考、独立操作能力不断提高,开始有主见起来。

(2)思维的批判性不断提高。小学生特别是低年级学生,对教师、家长和书本的依赖性比较强,认为只要书上写的、老师家长讲的都是正确的,都全盘接受。随着各方面的逐步成熟,他们发现老师家长讲的、书上写的不一定合理和科学,开始批判地接受了,表现在学校,就是对老师上课评头品足。

(3)思维的深刻性不断增强。低年级小学生主要是具体形象思维,看问题比较浅,到了五六年级,便出现了初步的抽象思维,逐步能透过现象深入事物的本质,已能预见事物的结果。

(4)思维的发散性不断增多。低年级小学生知识少,经验不足,方法欠缺,思维方式主要是求同思维。随着知识经验的不断增多,特别是从三四年级开始,他们已经能够从多角度思考问题。由于受定势和习惯的束缚较少,异想天开的新奇念头经常会出现。如果引导得法,发散性思维的发展是比较快的,是培养发散性思维的最佳时机。

(5)思维的能动性不断提高。小学低年级时,主动思维较少,大多是被动思维,也就是思考的问题都是由老师提出的。到了三四年级,特别是到了五六年级,学生主动思维开始急剧增长。他们不断认识到创造对象的作用、意义和价值,好奇心和创造意识日益浓厚。

小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方法

1.培养创造性思维氛围。

人的创造才能不是天生的,而是后天习得的。一个人创造才能的形成和发展,除个人努力外,还有赖于教育和环境的影响。良好的创造氛围,可以促使创造人才成群出现;不良的甚至恶劣的氛围,可以扼杀创造人才的出现。为此,学校必须做到两点,一是要正确认识并正视对创造性思维的培养,二是必须改变历来偏重于传授知识的培养目标,把重心转到培养学生求知欲、独立性和创造性思维上来。

2.培养学生敏锐的观察力。

大凡具有杰出成就的科学家、艺术家和政治家,无不具有敏锐的观察力。我们要保护好小学生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这是观察的原动力。要教会他们观察的方法和技巧,引导他们去观察社会、观察大自然,让他们在观察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使他们的创造性思维得到更多的锻炼和发展。

3.教会学生联想和善于想象。

培养学生联想和想象是发展学生创造性思维必不可少的条件和重要内容。爱因斯坦说:“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严格地说,想象力是科学研究中的实在因素。”在大胆鼓励学生展开想象的同时,要丰富他们的生活经验,给他们提供自由想象、独立思考的情景条件,鼓励他们大胆幻想。

4.教会学生发散性思维。

教师在教学中要多组织一些一题多解、多路思考的活动,看谁想的办法多就给予鼓励和肯定;也可以对语文课上的结尾进行扩散性思维。特级教师钱梦龙说:教学的艺术就是想方设法鼓励学生的艺术。他有一句名言:我提的问题没有标准答案,怎么想就怎么说。

5.培养学生的独创性思维。

在科学殿堂里,大凡能登上一席的,往往都是一些标新立异者。他们往往独辟蹊径,自成一家。对小学生来说,要培养他们敢于坚持自己的观点,敢于向权威挑战的精神;尽量引导学生突破定势的约束,推陈出新,不落俗套;要尊重他们不同寻常的提问、想法。

6.培养学生的操作能力。

操作能力对检验创造性思维的正确与否有着重要作用,几乎所有发明家都从小自己制作各种模型。牛顿小时候喜欢制作风筝等,爱迪生小时候喜欢实验。应鼓励学生创造性地制作各种学具,对特别爱好者要给予重点培养。

Ⅱ 谈谈如何在自己的学习和生活中培养科学精神

应该做到以下几点:
(1)执着的探索精神。根据已有知识、经验的启示或预见,科学家在自己的活动中总是既有方向和信心,又有锲而不舍的意志。 ( (2)创新、改革精神。这是科学的生命,科学活动的灵魂。

(3)虚心接受科学遗产的精神。科学活动有如阶梯式递进的攀登,科学成就在本质上是积累的结果,科学是继承性最强的文化形态之一。

(4)理性精神。科学活动须从经验认识层次上升到理论认识

Ⅲ 联系实际,谈谈如何在自己的学习和生活中培养科学精神

学习嘛,要劳逸结合,这样才能学的更出色。
生活嘛,要坚持锻炼,比如像饭后走一走,活到九十九,还有,饭后不要洗澡哟~~~
你是在写作文吧~~只能提供这些线索了,最主要的还是要自己多动脑筋,才好。

Ⅳ 如何在学习和生活中培养自己的科学精神

科学精神
开放分类: 科学、信念、行为规范、实践活动、价值标准

科学精神是人们在长期的科学实践活动中形成的共同信念、价值标准和行为规范的总称。它一方面约束科学家的行为,是科学家在科学领域内取得成功的保证;另一方面,又逐渐地渗入大众的意识深层。科学精神应包括12个方面的特征:

(1)执着的探索精神。根据已有知识、经验的启示或预见,科学家在自己的活动中总是既有方向和信心,又有锲而不舍的意志。 ( (2)创新、改革精神。这是科学的生命,科学活动的灵魂。

(3)虚心接受科学遗产的精神。科学活动有如阶梯式递进的攀登,科学成就在本质上是积累的结果,科学是继承性最强的文化形态之一。

(4)理性精神。科学活动须从经验认识层次上升到理论认识层次,或者说,有个科学抽象的过程。为此,必须坚持理性原则。

(5)求实精神。科学须正确反映客观现实,实事求是,克服主观臆断。

(6)求真精神。在严格确定的科学事实面前。科学家勇于维护真理,反对独断、虚伪和谬误。

(7)实证精神。科学的实践活动是检验科学理论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8)严格精确的分析精神。科学不停留在定性描述层面上,确定性或精确性是科学的显着特征之一。

(9)协作精神。由于现代科学研究项目规模的扩大,须依靠多学科和社会多方面的协作与支持,才能有效地完成任务。

(10)民主精神。科学从不迷信权威,并敢于向权威挑战。

(11)开放精神。科学无国界,科学是开放的体系,它不承认终极真理。

(12)功利精神。科学是生产力,科学的社会功能得到了充分的体现,应当为人类社会谋福利

Ⅳ 联系现实生活实际谈自己在学习和生活中如何培养科学精神!急急急!!!一定要联系生活实际要举例子!!!

当今的社会是一个科学发展迅速的社会,对于怎样培养一个学生的科学观和人生的价值观,有了更大的需求和更好的培养方式、方法的确定。那么怎样才能培养一个学生的科学精神呢?最重要的是要发觉他们对于事物的好奇心理。好奇心理是学生对于生活的兴趣所在,只有从现实入手,才会起到预期的效果。例如:带他们看看机器人博览会,激发他们的新奇观,再适时给他们讲解机器人的发张前景和机器人在生活工作中的重要性,有条件的话,也可带他们参观一些现代化机械化的工厂企业,是他们彻底的了解机器人的实际功用性,从而也能体会的学习先进科学的重要性。

Ⅵ 如何在自己的学习和生活中培养科学精神的作文

生活中,科学是无处不在的,有时它很有可能就从你的指间滑过了,能不能抓住它就要看你能不能发现它了。生活中有很多事值得我们关注,我们要善于发现生活中的点点滴滴。往往一件小事,它就能引起众多人的探索与思考有些甚至成为千古之谜。所以说:科学就在我们身边。
记得有一次我整理房间,翻出了小学时的作业本。这些本子乱七八糟地堆在我的书桌上,我偶然发现这些本子上铅笔、钢笔、圆珠笔的字迹,蓝蓝黑黑的粗细不同,清晰程度也不同,这是为什么呢?
我一下子心血来潮,做了一个小实验。我首先向大人们了解一下纸的构造。原来纸的主要成分是微细的纤维。我还了解了三种笔的笔芯和笔墨的成分:铅笔的笔芯由石墨与黏土搅拌烧制而成;钢笔的笔墨是一种染料;圆珠笔的笔墨是由油和某种特殊颜料调配得来的。接着我找来三种纸:一种十分光滑、一种非常粗糙、一种是我们普通作业本的纸。我用钢笔、铅笔、圆珠笔分别在三张纸上画了一条直线,结果发现:光滑的纸上画铅笔的直线比较模糊,其它两条都非常清晰。我用手一抹,钢笔的字迹几乎消失,而圆珠笔基本维持原样。粗糙的纸上,三条直线区别很大;铅笔直线像排列整齐的一排蚂蚁,断断续续:钢笔直线像一条毛毛虫,周围有毛边;而圆珠笔直线则连续圆润,光滑而没有毛边,普通作业本纸上的三条直线区别不大。通过我的研究,后来我又去请教老师。最后我发现,原来,用铅笔写字时,铅笔附在纸的表面上,粗糙的纸凹凸不平,铅粉只附在凸出的地方,而凹面就没有留下痕迹,因此字迹断断续续。光滑的纸,铅粉不容易吸附,所以只留下一条模糊的痕迹。钢笔和圆珠笔的笔墨能渗入纸的纤维,而圆珠笔的笔墨中含有油,吸附力较强,留下的痕迹也比较圆润。但是由于这些油时间长了会渗透,影响字迹的清晰和书面的整洁。
瞧!这就是生活中的科学。科学是发现出来的。要知道,好多科学家就是从平凡的小事中发现科学,再深入思考而得出结论的。比如说牛顿,他就是从苹果成熟落在地上这一件极其平凡的小事中,而发现了“万有引力”这么一个伟大的成果。还有“爱迪生孵小鸡”的故事。这些都能说明科学在我们生活中,我们要善于发现它。
处处留心皆学问。就像前面说的纸张、笔墨等这些文具对我们来说,是再普通不过的了,也因其普通而被人忽视。但是,只要我们善于发现它,研究它,我们就能从中得出可贵的结果。愿我们都从平凡小事的细致观察中做起。朋友们,让我们善于发现生活中的科学吧!相信你一定会有所收获!

Ⅶ 如何在自己的学习或生活中培养科学精神

勤奋学习,追求真知,培养科学精神。学习是我们成长的最大动力,科学是我们打开未来之门的金钥匙。每一个有理想的中学生都应当把宝贵的时间投入到探求知识奥秘当中,把美好的时光用于攀登科学的高峰,勤学博习,修身利行,崇尚科学,抵制迷信,弘扬文明,克服愚昧,努力掌握各种有益知识和劳动技能,不断提高自身科学文化素质.你需要对已经存在的道理有了充分的了解,学会借鉴别人的成功和失败,你才会去创新。不然你以为是创新,或许是在走老路,甚至别人已经失败的老路。应该做到以下几点: (1)执着的探索精神。根据已有知识、经验的启示或预见,科学家在自己的活动中总是既有方向和信心,又有锲而不舍的意志。 ( (2)创新、改革精神。这是科学的生命,科学活动的灵魂。 (3)虚心接受科学遗产的精神。科学活动有如阶梯式递进的攀登,科学成就在本质上是积累的结果,科学是继承性最强的文化形态之一。 (4)理性精神。科学活动须从经验认识层次上升到理论认识层次,或者说,有个科学抽象的过程。为此,必须坚持理性原则。 (5)求实精神。科学须正确反映客观现实,实事求是,克服主观臆断。 (6)求真精神。在严格确定的科学事实面前。科学家勇于维护真理,反对独断、虚伪和谬误。 (7)实证精神。科学的实践活动是检验科学理论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8)严格精确的分析精神。科学不停留在定性描述层面上,确定性或精确性是科学的显着特征之一。 (9)协作精神。由于现代科学研究项目规模的扩大,须依靠多学科和社会多方面的协作与支持,才能有效地完成任务。 (10)民主精神。科学从不迷信权威,并敢于向权威挑战。 (11)开放精神。科学无国界,科学是开放的体系,它不承认终极真理。 (12)功利精神。科学是生产力,科学的社会功能得到了充分的体现,应当为人类社会谋福利。

Ⅷ 用自己的话说说对科学精神的认识。如何在自己的学习和甚或中培养科学精神

1.
可以用包容、谦逊、严谨、忘我四个词来表述科学精神。
首先是包容。客观存在、客观事物种类繁多,浩如烟海,变化无穷,各种客观存在、客观事物相互作用、相互影响、错综复杂,变化万千,一个科学家、一个团队、甚至全世界的科学家组成的超级科研团队都不可能在几十年甚至几百年内对客观存在和客观事物有一个客观的、真实的、正确的、全面的、系统的了解,加之科学本身具有的多元性、相对性、局限性特征,科学家必须具有包容精神,乐见不同的观点、观念、理论与学说,平和理性地进行科学交流、科学讨论与争鸣,虚心吸纳他人的研究成果,拓宽自己的视野,提高自身的洞察力和判断力,使自己看到的客观存在、客观事物更客观、更全面、更真实、更系统、更准确、更接近客观实际。
第二是谦虚。即使在现代科学已经高度发达的今天,说人类对客观存在的认识只是沧海一粟恐怕也毫不过分,在客观存在面前人类还没有资格不谦虚,作为科学家个人就更没有不谦虚的资本了。人类对客观世界还知之甚少,科学家还任重道远,还必须谦虚谨慎,孜孜以求,不断探索。那些以科学化身自居,自以为什么都懂,在自己研究的领域长时间什么都发现不了,却在自己根本不懂的领域肆意棒杀他人的人丝毫没有科学精神、科学态度、科学素养和科学道德,这种人不是对科学无知,就是另有它图。
第三是严谨。鉴于客观存在、客观事物的复杂性以及研究手段、研究设备和科学家的局限性,即使很严谨也很难保证观察研究结果能全面、客观、准确地反映客观存在,因此严谨是科学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
第四是忘我。许多着名科学家都是不为名利所动,不受世间各种烦杂琐事的纷扰,以致常常意识不到自身的存在,无意间把自己融化在了所观察研究客观事物之中,几年、十几年、几十年如一日,最终获得了重大科学发现。对于少数科学天才,这是一种状态,对于多数科学家来说,这是一种精神,是需要付出极大努力来保持和发扬的一种科学精神。只有长期尽力拥有这种科学精神的科学家才可能有重大的科学发现,只有达到忘我状态的科学家才能成为科学巨人
2.
讲到学习方法,我想用六个字来概括:"严格、严肃、严密。"这种科学的学习方法,除了向别人学习之外,更重要的是靠自己有意识的刻苦锻炼。——苏步青
在科学上没有平坦的大道,只有不畏劳苦沿着陡峭山路攀登的人,才有希望达到光辉的顶点。

阅读全文

与如何在自己的学习和生活中培养科学精神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微信改变我们哪些生活 浏览:1241
创造与魔法沙漠的动物在哪里 浏览:1242
篮球鞋网面为什么会破 浏览:1072
怎么拼升降板篮球 浏览:553
小型宠物猪多少钱 浏览:850
音乐文化课哪个好 浏览:675
到日本旅游如何报团 浏览:993
不在篮球场运球该在哪里练 浏览:1089
台湾哪里能买到宠物 浏览:1047
小动物怎么画才最好看 浏览:915
中西文化和西方网名有什么区别 浏览:1209
养宠物狗一般养多少年 浏览:892
广州黄埔哪里有卖宠物兔的 浏览:781
小米10怎么敲击背部打开相机 浏览:698
渔家文化目的有哪些内容 浏览:1073
海洋中发光的动物都有哪些 浏览:1149
如何消除美颜相机的标志 浏览:1058
篮球罚球为什么不往上抛 浏览:724
天香公园宠物医院洗澡在哪里 浏览:1131
怎么提高中国文化自信 浏览:2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