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你怎么理解杜威“教育即生活,教育即生长,教育即经验”
凯洛夫力图以历史唯物主义为指导阐述教育这一社会现象,全面、系统地反映20世纪三四年代苏联普通教育的实践经验,建构较完整的教学论体系,提出共产主义道德教育等方面的见解,代表了苏联教育理论建设的一个阶段。但他未能根据苏联当时已有很大变化的文化教育状况、教育自身特点及其发展规律,提出和解决新的教育理论与实际问题。此外,还表现在对一系列教育、教学理论问题的处理过于绝对化和机械化,很少辩证法。
现今,大多的学校都忽视了它作为社会生活的一种形式这一原则,仅仅把学校当作传授知识的一个场所,让孩子完成功课,养成某些习惯,储备大量的知识。最后我们会发现,孩子的社会能力与其所储备的知识往往是成反比的,一个在学校表现优秀的孩子,社会能力可能严重缺失。
教育作为生活的一部分,如果把教育和生活割离,孩子所学和生活所需将会不符;学校作为社会的一部分,如果把学校和社会割离,孩子的社会能力将会严重缺失,对其未来的生活非常不利。
杜威认为道德教育的主要任务是协调个人与社会的关系,他提倡与人合作的新个人主义,重视理智的作用。在实施德育方面,他主张在社会性的情境中实施道德教育。杜威要求学校生活、教材、教法皆应渗透社会精神,视学校生活、教材、教法为“学校道德之三位一体”,这三者都是道德教育的重要途径。
B. 生活即教育的教育意义
生活即教育的教育意义:
1.“生活即教育”基本内涵 在这一理论体系之下,陶行知从“生活即教育”这一基本观点进行出发,提出了跟德育相关的思考和分析。“我们的德育就是生活教育,是供给人生所需要的教育。
2.构建新型的师生关系,让教师成为学生的领路人,改变教学现状的弊端 陶行知再三对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进行强调。
C. “教育即生活”,到底是杜威提出来的,还是陶行知,还是福禄贝尔怎么各个版本的都有!!求救命!
杜威的是教育即生活;
教育即生活是20世纪美国着名实用主义教育家J·杜威关于教育本质的观点之一。
他从教育与社会生活的关系这个角度提出教育的本质即是生活。因为儿童的本能生长总是在一定环境下发展。“生活即是发展;发展、生长,即是生活。”所以教育即是生活。
教育生活
“生活”这个名词,乃是用来指明人类的全部种族经验。它不仅包括物质的方面——社会生产水平和家庭经济条件,也包括非物质的方面——社会制度、风俗和人们的信仰、娱乐和职业等。生活就是人在这两方面的体验的总和。
这样的人类社会生活,必然是人类获得经验、交流和传递经验的过程。所以教育与社会生活密切联系,教育必须与儿童生活溶合为一,乃是教育本质的一个侧面。
D. 杜威的教育思想说教育即生活,但是生活即教育这句话是正确的还是错误的
文科类的知识不像是自认科学那么精确,很多概念都很模糊.观点也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你说对他说不对,关键看你怎么理解了.尤其是教育这一门学科,其概念更是模糊,而且还不统一.杜维的这句话我个人认为是对的,但是要把这里的教育理解为广义的教育,不能仅仅指狭义的学校教育.他的意思就是把整个社会生活比作一个学校,让学生在生活中接受教育,在接受教育的过程中生活.他的最核心的思想在于强调过程,注重教育的过程性.
E. 如何理解陶行知的“生活即教育”
“是生活即是教育”,生活教育“是供给人生需要的教育,不是假的教育”, “是要把学校的一切伸张到大自然里去”,大社会里去。“要先能做到社会即学校”,然后才能讲“学校即社会”;要先能做到“生活即教育”,然后才能讲“教育即生活”。
生活教育使教育与生活、学校与社会密切联系,血脉相通。生活教育与封建传统教育、洋化教育是对立的。封建传统文化“以天理压迫人欲”,生活教育主张“要用教育的力量,来达民之情,顺民之欲”,“要解放全人类”。
外来思潮
外来的思潮中有些“以文化做中心的教育,他的结果是造成洋八股”,生活教育认为文化“是要满足我们人生的欲望,满足我们生活的需要的”。“我们是现代的人,要过现代的生活,就要受现代的教育”,“过什么生活就用什么书,书不过是一种工具”,反对读死书、教死书的“书本教育”。
主张“儿童的生活才是儿童的教育,要从成人的残酷里把儿童解放出来”。“总之没有生活做中心的教育是死教育,没有生活做中心的学校是死学校,没有生活做中心的书本是死书本。”中心思想是主张教育为人民大众服务,与社会生活需要和社会生活实践密切结合,促进社会和人民生活“向前向上”发展。
F. 陶行知的“生活即教育”和杜威的“教育即生活”的异同
陶行知的“生活即教育”和杜威的“教育即生活”的相同点在于:这两个观点都把教育和生活联系在一起,强调教育必须和生活融合,要寓教于生活之中,并且二者都注重儿童的个性发展和实践。
陶行知和杜威的的理论的不同之处有三个:其一在于提出的背景,其二是内涵,其三是定位,具体区别见下:
一、提出的背景
陶行知生活在20世纪的中国,当时中国的传统文化和西方的外来文化发生了激烈的碰撞。当时,他前往美国留学,师从杜威,归来后,陶行知批判吸收了杜威的思想,并基于当时中国国情,他在中国发起了乡村教育,提出“生活即教育”。
杜威生活在20世纪的美国,当时美国的教育不仅脱离了社会发展的需要,而且与儿童的生活也有脱节。因此,针对美国教育的这两大弊端,杜威发起了实用主义教育运动,提出了“教育即生活”这一观点。
二、内涵不同
陶行知“生活即教育”的内涵是:生活是教育的源泉和中心,教育不能脱离生活;教育对改造生活具有积极的能动作用。杜威“教育即生活”的内涵是:教育是生活的过程,教育要融入儿童的生活、与社会生活。
三、强调不同
陶行知更加强调生活是教育的中心,教育是由生活而决定的;而后者侧重于教育对生活的影响,认为教育是生活的一部分,应当帮助人们适应社会、适应生活。
G. 杜威认为“教育即生长”、“教育即生活”和“教育即经验的改组或改造”之间有何关系
从总体上看,“教育即生长”、“教育即生活”和“教育即经验的改组或改造”三者是彼此联系,密不可分的,他们围绕着“经验”,形成有关教育本质的各个角度的阐述。一般来说,“教育即生长”侧重从心理学的角度来探讨教育的本质,以解决教育方法论问题,它为“儿童中心论”提供了依据。“教育即经验的改组或改造”侧重从哲学的角度探讨教育的本质,以解决知识、经验如何得来以及心理因素与社会因素的协调问题。这两者在“教育即生活”中得到集中的体现,“教育即生活”则是侧重从社会学的角度来探讨教育的本质。由此可见,杜威的教育本质论与通常所说的“内发论”和“外烁论”均不相同,观点非常独特。
H. 怎样理解杜威的"教育即生活"和"教育即生长
一、杜威教育思想
“教育即生活”、“教育即生长”、“教育即经验的改造”,这三个命题构成贯穿杜威整个教育思想的主旋律。
(一)教育与生活经验紧密相结合
1.“教育是生活的过程,而不是未来生活的准备。”这是一种经过“改造了”的“新生活”,“教育即生活”有两个反面的含义:一是要求学校与社会相结合,二是要求学校与儿童的生活相结合。
2.“学校即社会”
这个命题并没有将学校与社会想混同。杜威所要求的学校生活是一种经过选择的、净化了的、理想的社会生活。使学校具有简化社会生活、纯化社会生活、平衡社会社会生活的功能,使每人都有机会不收社会团体的限制,接触更为广阔的环境。强调学生在做中学。
(二)“教育即生长”
杜威提出生长论,要求使儿童得到充分的发展,要求建立新兴的师生关系,要求尊重儿童,要求教师参与学校的管理。表达了一种新的教育观和发展观。教育与生长的目的在于过程自身,生长是一个持续不断的过程,没有终极目标,是机体与环境相互作用的过程和结果。儿童个体的充分生长不仅仅是达到社会目的的一个手段和工具,它本身就是民主主义的要求。生长论要求尊重儿童,使一切教育和教学合乎儿童心理发展水平的兴趣和需要的要求。
(三)“教育即经验的改造”
杜威认为“一切真正的教育从经验中产生”,但这并不意味着一切经验都真正地具有或相同起着教育作用。经验起作用强调经验过程中人的主动性,要求教育过程中应尊重儿童的身心发展条件与水平,提高儿童参与教育过程的主动性。
(四)民主与教育
教育是为了民主的,同时教育也应是民主的。民主主义不仅为教育提供了一个奋斗目标,而且还对教育提出了民主的要求,杜威认为民主主义本身便是一个教育的原则,一个教育方针和政策。杜威认为教师应是儿童生活成长和经验的启发者和诱导者。教师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是学生的指导者和引路人,而且也是知识的探究者和创造者。而不是学生的压迫者。
二、杜威教育思想的一些片面性
1.教育即生活
杜威认为,教育不仅是一般的生活,而且是儿童当前的生活。这里所说的“生活”,是指儿童的生长要素,即游戏、讲故事、观察、手工。除了这些生长要素之外,还有许多日常生活之外的东西,他却避而不谈.”,可见我们的教育不能只重当下,不看未来。活在当下固然有其合理性,然而不能将其极端化、片面化。教育应当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
2.教育即社会
杜威认为学校是社会的雏形,儿童在学校不是准备进入社会参加社会生活,而是在学校过的生活就应该是儿童当前的社会生活。这种认识抹杀了社会与学校的区别。如果学校教育也像社会教育一般零散,重经验,那么培养出来的学生就缺乏系统的理论功底,而且会有急功近利的心态。学校固然不可变成与社会完全脱钩的“象牙塔”,但是学校亦不可完全等同予社会,最多只能是个“小”社会,是向社会过渡的跳板。
3.在“做”中学
杜威认为,教学过程应该是“做”的过程,教学应该从儿童的现实生活经验出发,儿童应该从自身的活动中进行学习。这种思想片面强调了直接经验,否定了间接经验;片面强调了感性知识,忽视了理性知识;,降低了理论的作用,破坏了系统、普遍知识的学习;把系统科学知识的教学同实践绝对对立起来。
三、杜威教育思想的借鉴和启示
面向生活、注重活动教学实用主义教育思想强调教育与生活的联系有合理因素的存在,只要不将其绝对化,不把教育完全等同于生活,就有借鉴意义。我国的教育一直以来都重视以书本为中心,学校的教育脱离学生的生活,一方面导致学生难以接受与理解书本知识,另一方面也使培养出来的学生不能适应社会的需求。因此,我们要借鉴杜威“面向生活”的理念,尊重儿童的个性和兴趣,让学生在“真实的世界”中学 习。通过适当的活动课程,使学生有效地参加活动课程,培养能力,在实践中提高学生的素质。
2.强调思维训练、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 从“做中学”强调了训练独立思维的能力,这对于改革我们传统的教条主义和形式主义,改革单纯的传授知识、忽视培养学生独立思维创心能力有积极的现实意义。在当下的教育改革中,我们应当更加注重训练学生的思维,教会他们学
习的方法,而非单纯地传授知识。应当把校内的学习和现实生活联系起来,两者之间应当自由地相互影响。在教育过程中,教育必须从社会的整体环境和文化背景下手,创造一个适合儿童天性的新环境,激发儿童认识周围事物的兴趣,促进其求真思维和创造性格的养成,培养他们的探索精神和创造能力。
3.注重习惯的培养
中国的家庭和学校,强调让儿童熟记、死背很多规则和标准,并通过严格的惩罚来让儿童来按照标准执行。这些规则是通过外部的压力强加给儿童的,这就使儿童丧失了应有的好奇心和创新意识。因此,家长和老师都应该注重儿童良好行为习惯与性格的养成,引导学生积极参与社会实践,亲自在“做”中潜移默化地接受教育,养成习惯。
4. 确立学习者的主体地位,建立平等的师生关系
长期以来,在我国学校教育中,教师是教育中的当然主体,教师怎么教,学生就怎么学,教师与学生是统治与被统治、主动与被动的关系。学生应从活动中学,从经验中学,让学生成为“做的主体,而不再是知识的接受者,他们都是学习的主人,知识的探索者;教师在很大程度应该成为“助学者”,与学生建立起平等的关系,师生之间不再是中心与边缘、教授与接受、主动与被动的关系,而是主体间性的平等交往、协商的关系。教师应当了解学生的特点和接受能力,对症下,因材施教。
你的认可,我的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