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生活日常 > 大唐皇帝在哪个城市生活

大唐皇帝在哪个城市生活

发布时间:2022-08-29 20:04:57

Ⅰ 唐朝在西安的皇宫在什么地方

现在的西安龙首原。

大明宫,大唐帝国的大朝正宫,唐朝的政治中心和国家象征,位于唐京师长安(今西安)北侧的龙首原。

始建于唐太宗贞观八年(634年),原名永安宫,是唐长安城三座主要宫殿“三大内”(大明宫、太极宫、兴庆宫)中规模最大的一座,称为“东内”。

自唐高宗起,先后有17位唐朝皇帝在此处理朝政,历时达200余年。

唐昭宗乾宁三年(896年),大明宫毁于唐末战乱。

(1)大唐皇帝在哪个城市生活扩展阅读:

大明宫初建于唐太宗贞观八年(634年),原名永安宫,是唐太宗李世民为太上皇李渊避暑而建的夏宫,工程未完,李渊于贞观九年(635年)病逝,营造工程停止。

唐高宗继位后,认为原来居住的太极宫过于潮湿,于龙朔二年(662年),对大明宫进行了大规模扩建,更名为蓬莱宫,随即迁进居住,以后的唐朝皇帝大多在这里朝寝,为唐帝国200余年间的统治中心。

咸亨元年(670年),再次改名为含元宫。

神龙元年(705年),复名大明宫。

广明元年(880年)十二月,黄巢率农民军攻入长安,登上大明宫含元殿举行了即位典礼,然后在丹凤门城楼宣布国号为“大齐”。

唐昭宗光化元年(898年)又再度修复。

唐哀帝天祐元年(904年),大明宫最后废毁,沦为废墟。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大明宫

Ⅱ 唐朝国都在哪里

唐朝的首都一直是长安(现在的西安),在武则天建立武周的时候迁都洛阳,后来恢复李唐天下,又回迁西安。

长安,意为"长治久安",与罗马、开罗、雅典并称为世界四大古都,也是中国十三朝的古都,在千余年时间中其政治、经济、文化等各方面非常完善,建都长安的诸多朝代中,周、秦、汉朝、隋朝和唐朝都是中国历史上的强盛时代。

武则天以神都洛阳为统治中心将近50年,基本上延续了贞观之治,并为后来的开元盛世打下基础,被郭沫若称为“政启开元,治宏贞观”。其影响之深远,波及当时的朝鲜、日本等国。

唐朝前后历经二十二代,一共有二百八十九年历史,其与汉朝并称为中国历史上两大强盛王朝之一。唐朝也是中国历史上统一时间最长,国力最强盛的朝代之一。

在618年由李渊建立,定都长安。627年,李世民登基后开创了“贞观之治”,唐高宗以后,武则天一度迁都洛阳15年以周代唐,史称武周,在705年,唐中宗恢复大唐国号,还都长安。唐玄宗随即开创了全盛的“开元盛世”,我们国家就这样开始了辉煌的年代。

(2)大唐皇帝在哪个城市生活扩展阅读

从五代十国开始就没有朝代在长安定都的原因

1、人口压力过大与天气问题

王朝建都,一般要满足三个条件。

第一,地区农业/经济水平圈可以养活数十万人口,

第二、可以招募优秀的士兵,

第三、交通便利。

以西汉为例,关中地区农业发达,水道畅通,物质运输消耗小。而且当时最好的兵源地,陇右地区尽在掌握。

但是到了唐朝,关中地区的农业已经无法满足近百万的人口。更糟糕的是,唐朝以后,气温变暖,关中地区降水减少,再加上水土流失,土地越来越贫瘠,不再是沃野千里,农耕产出越来越少。

不足以养活大量的人口,自唐朝末年,关中地区的吃饭问题就难以自给,需要从江淮一带运粮接济,早在唐高宗时期,他经常和官员们待在洛阳办公,也侧面看出有减轻长安供应不足的原因。

另外长安人口太多,城市排污也差,生活垃圾和粪尿渗透到地下水脉,对长安地区地下水源是严重的污染,到了中唐,长安地下水已经是“水皆咸卤,不甚宜人”。

2、战乱带来的破坏

长安虽然是帝都,但是每次朝代灭亡,对其伤害都首当其冲,最早是西周被犬戎所灭,接着有项羽火烧阿房宫,唐朝最夸张了,天子九逃,国都六失。

安史之乱、吐蕃和党项联军入京、黄巢之乱都曾经对长安城进行大肆破坏和洗劫,朱温迫使唐朝皇帝迁都之时更是将整个长安车几乎彻底摧毁。

后面的朝代如果想着迁都长安,就必须耗费大量人力物力对长安进行重建。那还不如去更加繁荣便利的地方建都。

3、经济中心南移

晋朝以前的南方是一个荒蛮之地,大片区域待开发,经济环境差。

但是东晋之后中国的经济重心已经开始南移,到了南北朝时期,北方战乱不断,南方相对稳定,大量人口南移,加上唐朝的海上贸易的鼎盛,迎来了海内外商业发展。

反观唐朝灭亡之后,没有政治中心的依托之后,长安的经济则是每况日下。

4、外敌的威胁

唐朝以前定都长安的朝代所面临的边患都是主要来自于西北方向,比如匈奴、突厥、回纥等等,吐蕃兵临城下就是例子,李渊在位的时候一度为了躲避突厥想迁都湖北地区,只是在李世民等人的劝阻下打消了这个念头。而且关中临近很多少数民族政权,对于安全考虑也不适宜。

Ⅲ 唐朝的都城

唐朝在618年时,李渊称帝,建立唐朝,定都长安。657年,唐高宗颁布《建东都诏》,建都洛阳。

李隆基当皇帝时,改东都为东京,此时的长安相应称为西京。李亨(肃宗)当皇帝时,于至德二年(公元757年)设4个陪都,即东京洛阳、北京太原、西京凤翔、南京成都,此时的首都长安改称“中京”,唐朝形成了“五京制”的格局。

唐长安城有2市108坊,是世界历史上第一个达到百万人口的大城市。唐长安的人口中,除居民、皇族、达官贵人、兵士、奴仆杂役、佛道僧尼、少数民族外,外国的商人、使者、留学生、留学僧等总数不下3万人。

唐洛阳城按“天人合一” 理念设计,以皇宫紫微城为核心,象征天帝居所紫微宫,占地面积4.2平方公里,是北京故宫的六倍,奠定了中国宫城的基本格局,是隋唐以后宫殿建筑的范本,被宋代皇宫、元朝皇宫、明清故宫所仿效。

(3)大唐皇帝在哪个城市生活扩展阅读

有两个都城的原因

定都洛阳,是武则天这位伟大女皇的决定。由于长安处在唐朝统治的关陇贵族的包围当中,所以,武则天换个新的首都。由于武则天改朝换代,把唐朝变成了周朝,自然要换新首都了。

在综合了各种考虑以后,武则天觉得还是选择了洛阳,因为定都洛阳既可以监视关中地区的一举一动,还能逃离关陇贵族的包围,又能对全国地区进行很好的控制。于是,武则天就定都洛阳,又对新王朝的官职进行了变动。

既然有了长安和洛阳这两个首都,后来的唐朝统治者也就没有更改前人的决定,就用了两个首都,也不再做任何的变动了。这样的两都制度一直存在着,直到唐朝灭亡,对后来的影响很大。

Ⅳ 曾在太原生活过,有太原公子之称的唐朝皇帝是

千秋帝王业,不如少年狂。
唐太宗李世民,可以说是封建帝王中的“完人”,文治武功并盛,既空前又绝后。李世民尽管有过不少封号,如赵王、秦王,以致后来谥号为“太宗”,但他一生中最辉煌的时期、最关键的时刻和最初的发迹之地是在太原。在这里,少年公子李世民充分显示了其超人的政治抱负、卓越的军事才干、独特的用人思想和出类拔萃的文学天赋。
我们多少次去晋祠,在众多的古迹中,特别钟情于唐太宗李世民所书的《晋祠之铭并序》,其文做于唐贞观二十年春(公元646年),兵起太原而得天下的李世民,深感叔虞先王之庇荫,晋阳城民之厚拥,晋水福泽之惠布,故而一气呵成这一千二百零三字的佳文,字字珠玑,盛赞晋阳风范。时隔一千年,读着这篇美文,似乎还听得见看得见李世民的面貌声音,李世民与刘文静、裴寂等人的密谈、疏财、聚贤、举义的情景以及讨檄声、号令声、马蹄声,历历如绘——贞观宝翰,不简简单单是一件书法杰作,更是盛世晋阳元气淋漓的气韵所在,上个世纪五六十年代,郭沫若先生曾经参观了贞观宝翰碑,慨然赋诗:太原公子自无双,戎马生涯未肯降。
“河源发昆仑,连乾复浸坤。波浑经雁塞,声震自龙门。”(见李世民《黄河》)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中国历史上最伟大的皇帝唐太宗李世民,曾经写过一首五言诗盛赞黄河:黄河之源出自昆仑山,河水上接天空下浸大地。浑浊的波浪流经三晋大地,奔腾的河水冲过龙门峡谷,掀起万丈波澜。黄河的流势,一如历史上那个极盛的李唐王朝。源自黄河上游的陇西,后来却从三晋大地掀起了万丈波澜。公元600年,李世民出生在陕西武功。公元615年随父举家前往太原。李世民生于多事之秋,长于戎马之间,很早就显示出了不同凡响的军事才干。据《旧唐书》记载:隋大业十一年秋天,隋炀帝北巡,被十万突厥军队困于雁门,急得眼睛都哭肿了,急诏全国募兵,前来救难。年仅十六岁的李世民率领童子军北上勤王,他仔细观察敌我双方的形势后,对大将军云定兴说:“敌人敢围天子,必定认为我军仓促难以救援。破敌之计在于:白天布旌旗十里,晚上征鼓雷鸣不断。敌人就会以为我方救兵已到,自然会望风而逃。否则,敌众我寡,难以取胜。”云定兴依世民之计,果然吓退了十万突厥军队。死里逃生的隋炀帝,在泪眼朦胧中,第一次认识了这位不同凡响的太原公子。
“临汾水而濯心,仰灵坛而肃志。虽地尽三分,而余风未泯。世移千祀,而遗烈犹存。”(见李世民《晋祠之铭并序》)当年的太原公子李世民,面对苇泽关外狼烟四起,群雄争霸;而汾河两岸仙楼耸峙、气象万千的景致,心中勃发起了万丈豪情。他仔细分析了群雄并起的局面以后,三次规劝太原留守李渊起义。据《资治通鉴》记载:他第一次他劝父亲:“今主上无道,百姓困穷,晋阳城外皆战场,大人若守小节,下有寇盗,上有严刑,危亡无日。不若顺民心转义兵,转祸为福,此天授之时也。”太原留守李渊一听,吓破了胆:“汝安得此言,,吾今执汝以告县官。”李渊听说起义的主张后吓得摆出一副大义灭亲的样子来。不久,李世民第二次规劝李渊起义:“今盗贼日繁,遍于天下,大人受诏讨贼,贼可尽乎?——大人设能尽贼,则功高不赏,身亦危矣。唯昨日之言,可以避祸,此万全之策也,愿大人勿疑。”此时,李渊已探得二郎阴养士马,欲举大事,无可奈何地说:“今日破家亡躯由汝,化家为国亦由汝。”后来李渊讨寇不力,隋炀帝要兴师问罪,李世民第三次规劝李渊:“今主昏臣乱,尽忠无益—— 晋阳士马精强,宫监蓄积巨万,以滋举事,何患无成!”此时的李渊只好对李世民言听计从,终于下了起义的决心。设若没有太原公子李世民,没有这晋阳三谏,李氏王朝何来三百年风光基业?
太原公子不仅智谋过人,而且知人善任,审时度势。至今,晋源城里还流传着李世民与狱中的刘文静坐论天下大事、李世民在晋阳宫里贿结权臣裴寂、李世民在晋祠门外计除敌手高君雅、王威的传奇故事。此时,运筹帷幄的李世民还不到二十岁。
太原起义,奠定了李氏王朝三百年的基业。太原公子李世民在其中起了决定性的作用。对于李渊,历史学家范文澜评价:“唐高祖爱好酒色,只是凭借周、隋大贵族的身份,于公元616年得为太原留守,他起兵关中,建立唐朝,主要依靠唐太宗的谋略和武功,他本人并无创业才干,连做个中等守成的君主也是不成的。”这个评价一点都不过分。
后人怀疑,宋代欧阳修、宋祁编撰的《新唐书》作伪,有美化太宗、贬斥高祖之意。其实,无论是《新唐书》,还是《旧唐书》,都记载了太原举义前,发生的这样一件奇怪的事情:当时李渊以太原留守身份,兼领晋阳宫监。晋阳宫是隋炀帝的离宫,里面有不少供隋炀帝来太原时享受的美女,其中有几个是隋炀帝最宠爱的妃子。副宫监是闻喜人裴寂,与少年公子李世民交好。李渊为人胆小怕事,但又生性好色。李世民为了促使父亲下定起义的决心,于是与副宫监裴寂密谋,使了一招“美人计”。由裴寂出面,邀请李渊到晋阳宫来喝酒。李渊喝醉之后,贪恋美女的本性暴露出来。裴寂乘机把隋炀帝最喜欢的两位妃子招来,陪太原留守过夜,酒后的李渊自然欢喜不禁。等他次日酒醒过来,一看旁边的女人竟然是隋炀帝的妃子,顿时吓得大惊失色,他明白自己犯了不可饶恕的死罪。正在痛悔之际,少年公子李世民装作毫不知情的样子,突然闯了进来,一看这种情况,故作无奈地说:起义是死,不起义也是死,不如起义算了!在没有退路的情况下,胆小怕事的李渊终于下定了起义的决心。从这段记载可以看出来,李世民在太原首义中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今天的人们,似乎都是从玄武门之变中,感觉到唐太宗有一种处变不惊、先发制人的本事。其实,在太原起义之前,就发生过一场惊心动魄的先发制人的故事。隋炀帝年轻的时候,曾经以晋王身份署理太原,自然知道太原对于国家的影响和分量。他对从小在一起玩大的李渊,出任太原留守也不放心。于是给他安插了两个钉子,一个是副留守虎贲郎将王威、另一位是虎郎牙将高君雅。两人一看,少年公子李世民散财结交天下英豪,太原留守李渊一改往日糊里糊涂的样子,外地的粮草人马频频往太原集中,预感到李氏父子要举事。两人密谋借五月晋祠祈雨之际,除掉李氏父子。可是这个绝密的消息,就被太原公子李世民打听到了。他告诉了父亲,李渊吓得一时不知所措。李世民给他献策:将计就计,先发制人。五月祈雨那天,仪式结束后,按照惯例,太原城的大小官员都要坐下来闲聊一会儿。没等王威、高君雅开口,突然,李渊亲信开阳府司马刘政会举报王、高二人勾结匈奴,密夺太原。平日里柔弱的太原留守当即吩咐拿下二人,听到号令,隐藏在幕后的李世民立刻冲到前面,将王威、高君雅及其下属全部捆绑起来,一举除掉了这帮险恶的对手。历史真是惊人的相似,数年之后,李氏父子打进了长安,兄弟之间发生了内讧,李世民又一次仿效当年晋祠之变的办法,将计就计,先发制人,取得了玄武门之变的最终胜利。
太原,是太原公子最钟情的城市,是他的发迹祖地。李氏父子打到长安后,马邑枭雄刘武周乘虚而入,占领了太原。河东唐军屡战屡败,以至于唐高祖都灰心丧气了,准备下令:全力固守关中,宜弃大河以东。太原公子李世民闻之,坚定地说:“太原,王业所基,国之根本,失太原必失天下!”决意引兵夺回了发祥之地。
太原,正因为出了这么一位雄才大略的太原公子,所以,后世许多文化名人对太原城刮目相看。在李世民过世几十年后,唐代最伟大的诗人李白来到了太原,自然而然想起了当年的风云人物,感慨万千,写下了这样不朽的名句:“天王三京,北都其一。其民久远,盖陶唐氏之人欤。襟四塞之要冲,控五原之都邑。雄藩巨镇,非贤莫居。”

Ⅳ 唐朝皇帝居住在哪

太极宫和大明宫。

1、太极宫:

是隋、唐两代的皇宫。位于长安城中轴线北部,始建于隋文帝开皇二年(582年),隋称大兴宫,唐睿宗景云元年(710年)改称太极宫。因其为唐帝国的正宫,故又称“京大内”,唐高宗时期修大明宫后改称太极宫为“西内”。太极宫之南为皇城,北倚长安北墙,北墙外为西内苑,内苑之北为禁苑(隋大兴苑),东西两侧分别是太子所居住的东宫与掖庭宫。

太极宫是初唐政事活动的中心,高祖、太宗在这里君临天下,成就了一代圣制,“贞观之治”政令皆由此地发出,贞观君臣论政的许多着名故事也都发生在这里。高宗龙朔以后,政事活动中心东移大明宫,然中宗、睿宗、玄宗、僖宗与昭宗仍有部分时间在西内听政,这里仍保留着唐代重要的政治中心地位。

2、大明宫:

大唐帝国的大朝正宫,唐朝的政治中心和国家象征,位于唐京师长安(今西安)北侧的龙首原。始建于唐太宗贞观八年(634年),原名永安宫,是唐长安城三座主要宫殿“三大内”(大明宫、太极宫、兴庆宫)中规模最大的一座,称为“东内”。自唐高宗起,先后有17位唐朝皇帝在此处理朝政,历时达200余年。

(5)大唐皇帝在哪个城市生活扩展阅读:

1、太极宫历史地位:

太极宫是初唐政事活动的中心,高祖、太宗在这里君临天下,成就了一代圣制,“贞观之治”政令皆由此地发出,贞观君臣论政的许多着名故事也都发生在这里。高宗龙朔以后,政事活动中心东移大明宫,然中宗、睿宗、玄宗、僖宗与昭宗仍有部分时间在西内听政,这里仍保留着唐代重要的政治中心地位。

都城长安除主要政殿太极殿、两仪殿之外,甘露殿是皇帝在内宫读书之处,也是第三大殿。武德殿,在隋代即较有名,它与东宫邻接,隋文帝废太子勇为庶人即在此殿宣诏,唐初李渊赐李世民居承乾殿后,又赐李元吉居武德殿,这更方便了他与太子李建成的沟通往来。

先天元年(712年)李隆基即位之初,还曾在此殿听政,可见地位也不一般。’ 凌烟阁因功臣图形于其中而有名,它是功臣的画像阁。贞观十七年(643年),太宗曾为长孙无忌、杜如晦、魏征等二十四人图形,表彰其政绩以及辅弼之功。这就是所谓的“凌烟 阁二十四功臣”。

其实唐代图形功臣于此阁共有三次,除贞观年间的一次外,代宗广德元年(763年)七月,又为功臣郭子仪、李晟等画像。到德宗贞元五年(789年)九月,总汇前代功臣褚遂良、李光弼等二十七人图像,在前代的基础上进行了新的遴选。

第三次是在宣宗大中二年(848年)七月,绘唐初以来“堪上凌烟阁功臣”王蛙如、岑文本、李岘、马周、马遂等三十七人图形,“立阁图形,荣号凌烟”。图形凌烟阁成为唐朝褒奖功臣的一种重要形式。在陕西省麟游县文化馆还藏有宋人游师雄摹刻的唐凌烟阁功臣画像残石,从中可以看出当年大唐帝国的许多荣登此阁的名臣。

2、大明宫政治影响:

自唐高宗开始,大明宫成为国家的统治中心,历时达234年。整座宫殿的规模宏大,建筑雄伟,王维诗句“九天阊阖开宫殿,万国衣冠拜冕旒”描绘了当时的盛景。

唐大明宫规模宏大、格局完整,被称为“中国宫殿建筑的巅峰之作”。大明宫第一大殿含元殿,比故宫天安门还要高大。自唐高宗起,唐朝历代帝王大都在大明宫居住、处理朝政,曾经是中国220年的政治、文化中心,唐代很多历史事件都发生在这里。

Ⅵ 唐朝的皇宫在现在的什么地方

唐朝的皇宫大明宫位于现在的陕西省西安市未央区,是大唐帝国的大朝正宫,唐朝的政治中心和国家象征。是唐长安城三座主要宫殿“三大内”(大明宫、太极宫、兴庆宫)中规模最大的一座,称为“东内”。自唐高宗起,先后有17位唐朝皇帝在此处理朝政,历时达200余年。

大明宫始建于唐太宗贞观八年(634年),占地面积约3.2平方千米,整个宫域可分为前朝和内庭两部分,前朝以朝会为主,内庭以居住和宴游为主。前朝的中心为含元殿(外朝)、宣政殿(中朝)、紫宸殿(内朝),内庭有太液池,各种别殿、亭、观等30余所。

宫名考义:

大明宫的来历有一个奇异的传说。

初建之时,从工地上曾挖掘出过一面古铜宝镜,魏征认得是秦始皇曾经用来清除异己的镇国之宝,叫“秦镜”。传说它能照见人体内的五脏六腑,纤毫可见。

更重要的是它还能照出群臣的忠奸、国运的兴衰。大明宫竣工后,秦镜就被悬挂在朝堂上震慑妖邪,以后也就有了“明镜高悬”的说法。有宝镜镇守,自是一派的正大光明,所以称为大明宫。

以上内容参考 网络-大明宫

Ⅶ 古代唐朝在哪里建都

古代唐朝曾经在长安、洛阳两个地方建立都城。

唐朝是世界公认的中国最强盛的时代之一。(李渊为隋炀帝表兄弟,李渊于618年建立唐朝,以长安(今陕西西安)为首都。

其鼎盛时期的公元7世纪时,中亚的沙漠地带也受其支配。在690年,武则天改国号“唐”为“周”,迁都洛阳,史称武周。705年唐中宗李显恢复大唐国号,恢复唐朝旧制,还都长安。

唐朝在天宝十四年(755年)安史之乱后日渐衰落,至天祐四年(907年)梁王朱温篡位灭亡。唐共历经21位皇帝(若含武则天),共289年。唐在文化、政治、经济、外交等方面都有辉煌的成就,是当时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

(7)大唐皇帝在哪个城市生活扩展阅读

唐朝重大历史事件:

1、贞观之治: 李世民经"玄武门之变"登上皇位,他就是唐太宗,年号贞观,是我国古代杰出的政治家。它的统治政治清明,经济发展,出现繁荣景象,史称"贞观之治"。

2、永徽之治:指的是唐高宗李治统治时期的一段盛世。永徽(649-655)是高宗在位的第一个年号。 唐高宗故永徽年间,边陲安定(击败西突厥的进攻),百姓阜安(人口从贞观年间的不满三百万户,增加到380万户),使得天下大治,有贞观之遗风,史称“永徽之治”。

3、武则天称帝:武则天中国历史上唯一的正统的女皇帝(690年―705年在位),也是即位年龄最大(67岁即位)、寿命最长的皇帝之一(终年82岁),与汉朝的吕后并称为“吕武”。

天授元年(690年),武则天自立为帝,宣布改唐为周,定洛阳为都,称“神都”,建立武周。武则天在位前后,肆杀唐宗室,兴起“酷吏政治”。但她“明察善断”,多权略,能用人,所以使得贤才辈出。又奖励农桑,改革吏治,重视选拔人材。晚年逐渐豪奢专断,颇多弊政。

4、神龙政变:又称神龙革命、五王政变,是神龙元年(705年),太子李显、宰相张柬之、崔玄暐等大臣发动兵变,逼迫女皇帝武则天退位,复辟唐朝的事件。李显复位,恢复了大唐国号,李旦被立为相王。

5、开元盛世:唐玄宗前期任用姚崇、宋璟为相,励精图治,唐朝进入全盛时期,史称"开元盛世"。也是中国封建社会的鼎盛时期。

6、安史之乱:是中国唐代玄宗末年至代宗初年(755年12月16日至763年2月17日)由唐朝将领安禄山与史思明背叛唐朝后发动的战争,是同唐朝争夺统治权的内战,为唐由盛而衰的转折点。

这场内战使得唐朝人口大量丧失,国力锐减。因为发起反唐叛乱的指挥官以安禄山与史思明二人为主,因此事件被冠以安史之名。又由于其爆发于唐玄宗天宝年间,也称天宝之乱。

7、鉴真东渡:唐朝赴日本最有名的是鉴真和尚,他应日本僧人的邀请,六次东渡,终于到达日本,那时他已双目失明。

他在日本弘扬佛法,还把唐朝的医学、建筑、雕塑、文学、书法、绘画等技术知识介绍到日本,对中日经济文化的交流做出了杰出的贡献,他在奈良创建的唐招提寺,被日本人民视为艺术明珠。

Ⅷ 唐朝哪个皇帝迁都洛阳﹖

武则天。

天授元年(690年),武则天称帝,改国号为周,定都洛阳,称“神都”,建立武周。在位前后,“明察善断”,多权略,知人善任,重视选拔人材,开创殿试、武举及试官制度。

又奖励农桑,改革吏治。同时大肆杀害唐朝宗室,兴起“酷吏政治”。军事上收复安西四镇,一度使后突厥归降。晚年逐渐豪奢专断,渐生弊政。

(8)大唐皇帝在哪个城市生活扩展阅读:

武则天迁都洛阳的原因

首先从政治上来说,武则天既然想称帝,那么有可能在心里就想避开李唐王朝的。毕竟新事物新气象,都想改朝换代了,她在政治上就有点另起炉灶的意思。

经济上来看,洛阳最为繁华,隋炀帝杨广开通的京杭大运河,洛阳在此基础上更加繁华无比,经济遥遥领先。而且不管是陆路还是水运都十分的便捷,这应该也是武则天迁都的一大原因。

Ⅸ 古代大唐皇帝住处,皇后住处信息等

紫宸殿,寝区主殿。紫宸殿东有浴堂殿、温室殿,西有延英殿、含象殿,东西并列,是皇帝日常活动之所。甘露殿是睡觉的地方。

至于皇后还真没有规定,不过立政殿、甘泉宫,长乐宫、清凉殿是几个比较有名皇后宫殿,所以后妃住所之类的没规定。看就是那个地方合皇后的心意就住哪吧。

阅读全文

与大唐皇帝在哪个城市生活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微信改变我们哪些生活 浏览:1240
创造与魔法沙漠的动物在哪里 浏览:1241
篮球鞋网面为什么会破 浏览:1064
怎么拼升降板篮球 浏览:543
小型宠物猪多少钱 浏览:850
音乐文化课哪个好 浏览:675
到日本旅游如何报团 浏览:993
不在篮球场运球该在哪里练 浏览:1080
台湾哪里能买到宠物 浏览:1046
小动物怎么画才最好看 浏览:915
中西文化和西方网名有什么区别 浏览:1209
养宠物狗一般养多少年 浏览:891
广州黄埔哪里有卖宠物兔的 浏览:779
小米10怎么敲击背部打开相机 浏览:698
渔家文化目的有哪些内容 浏览:1072
海洋中发光的动物都有哪些 浏览:1149
如何消除美颜相机的标志 浏览:1057
篮球罚球为什么不往上抛 浏览:715
天香公园宠物医院洗澡在哪里 浏览:1131
怎么提高中国文化自信 浏览:2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