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黏黏虫怎么产生的,粘粘虫爬过的地方有毒吗
以下内容关于《
黏黏虫从哪里爬出来的
》的解答。
1.黏黏虫栖于阴湿处,多见于潮湿的墙边及树枝间,常寄生在草莓、甘蓝、花椰菜、白菜、瓢儿白、菠菜、莴苣、牛皮菜、茄子、番茄、豆瓣菜、青花菜、紫甘蓝、百合、豆类等农作物及杂草上。
2.盐蚰又称水蜒蚰,俗称鼻涕虫或黏黏虫,是腹足纲中壳退化的软体动物。
3.盐蚰的生活习性:以成虫体或幼体在作物根部湿土下越冬。
4.5-7月在田间大量活动为害,入夏气温升高,活动减弱,秋季气候凉爽后,又活动为害。
5.完成一个世代约250天,5-7月产卵,卵期16-17天,从孵化至成贝性成熟约55天。
6.成贝产卵期可长达160天。
7.野蛞蝓雌雄同体,异体受精,亦可同体受精繁殖。
8.卵产于湿度大有隐蔽的土缝中,每隔1-2天产一次,约1-32粒,每处产卵10粒左右,平均产卵量为400余粒。
9.野蛞蝓怕光,强光下2-3小时即死亡,因此均夜间活动,从傍晚开始出动,晚上10-11时达高峰,清晨之前又陆续潜入土中或隐蔽处。
10.耐饥力强,在食物缺乏或不良条件下能不吃不动。
11.是一种食性复杂和食量较大的有害动物。
12.取食草萄叶片成孔洞,或副食草萄果实,影响商品价值。
Ⅱ 昆虫记中的昆虫及生活习性
1、圣甲虫:又名金龟子,系食粪虫中最大最负盛名的一种。
生活习性:月牙状顶壳前沿排着6个细尖的齿,既是挖掘工具、切割工具,又是插、举、抛、甩粪料中无养分植物纤维的叉子,而且还可以当耧耙,把好吃的东西全都耧过来。
2、螳螂:有着一幅宽大的绿色薄翼,一双前爪举向天空,作祈祷状。
生活习性:那对高举着的胳膊其实是它的可怕的武器,是它捕食由它身旁经过的灰蝗、白额螽斯的工具。那利器对猎物夹击,使对方无招架之力,就连蜘蛛等昆虫见了也望而生畏,成为它的果腹之物。
3、蝉:蝉从虫卵到幼虫,继而成为夏日的歌手。
生活习性:它得在地洞中潜藏4年之久,它得经过九死一生的劫难,方能修成正果。但是,这位歌手的生命却只有5个星期而已,也就是说,成年蝉,在夏日里欢唱的时间非常之短。4年不见天日,到人世间欢唱只有5个星期,所以它总是要唱个够,有时唱得你心烦,这也就不足为怪了。
该作品是一部概括昆虫的种类、特征、习性和婚习的昆虫生物学着作,记录了昆虫真实的生活,表述的是昆虫为生存而斗争时表现出的灵性,还记载着法布尔痴迷昆虫研究的动因、生平抱负、知识背景、生活状况等等内容。
作者将昆虫的多彩生活与自己的人生感悟融为一体,用人性去看待昆虫,字里行间都透露出作者对生命的尊敬与热爱。
(2)什么是粘虫生活习性扩展阅读:
法布耳的书中所讲的是昆虫的生活,但我们读了却觉得比看那些无聊的小说戏剧更有趣味,更有意义。他不去做解剖和分类的工作(普通的昆虫学里已经说的够了),却用了观察与试验的方法,实地地记录昆虫的生活现象,以及本能和习性之不可思议的神妙与愚蒙。
我们看了小说戏剧中所描写的同类的运命,受得深切的铭感,现在见了昆虫界的这些悲喜剧,仿佛是听说远亲—的确是很远的远亲—的消息,正是一样迫切的动心,令人想起种种事情来。他的叙述,又特别有文艺的趣味,更使他不愧有昆虫的史诗之称。
《昆虫记》不仅是一部研究昆虫的科学巨着,同时也是一部讴歌生命的宏伟诗篇。《昆虫记》是描写昆虫生活的诗篇。
作为昆虫学家,法布尔是严谨而细致的。他根据观察得来的大量的第一手资料,将昆虫鲜为人知的生活习性生动地揭示出来。《昆虫记》是优秀的科普着作,也是公认的文学经典,笔调轻松诙谐,充满了盎然的情趣。
Ⅲ 粘虫发生了怎样防治
粘虫又名行军虫、剃枝虫,属迁飞性、暴发性害虫。为害玉米、小麦、豆类、棉花、蔬菜、芦苇等多种作物。幼虫取食植株叶片,大发生时可将作物叶片全部食光,造成严重损失。因其群聚性、迁飞性、杂食性、暴食性,是全国性重要农业害虫。
防治方法:
(1)生物诱杀成虫。利用成虫(夜蛾科)其成虫交配产卵前需要采食以补充能量的生物习性,采用具有其成虫喜欢气味配比出来的诱饵,配合少量杀虫剂进行生物诱杀。可以减少90%以上的化学农药使用量,大量诱杀成虫可以大大减少落卵量及幼虫危害。只需80-100米左右喷洒一行,大大减少人工成本,同时减少化学农药对食品以及环境的影响。
(2)物理诱杀成虫。利用成虫多在禾谷类作物叶上产卵习性,在麦田插谷草把或稻草把,每亩(667㎡)60-100个,每5天更换新草把,把换下的草把集中烧毁。此外也可用糖醋盆、黑光灯等诱杀成虫,压低虫口。
Ⅳ 禾谷类害虫如粘虫的主要生活习性,发生危害的特点,综合防治。
你说的是稻飞蚤吧.
稻飞虱主要有三种:白背飞虱、褐飞虱、灰飞虱。除为害水稻外,还为害小麦、大麦、玉米等作物。是一种迁飞性、暴发性和毁灭性害虫。水稻受害后,轻者减产二三成,重者达五成以上,甚至颗粒无收。因此防治稻飞虱也是预防病毒病的关键措施。
发生规律
稻飞虱以若虫在田间沟边的杂草、土缝或根茬里越冬。春天到杂草上取食活动,后迁飞到麦田为害一段时间,再转移到水稻上为害。其为害高峰多在孕穗期和乳熟期。成虫和若虫在稻株下部茎秆上刺吸汁液。被害稻株茎秆细软,植株矮小。后期为害,影响灌浆,造成秕粒,甚至成片霉烂倒伏。雌虫产卵于稻茎秆内。在高温、高湿时繁殖快。水稻生长茂密,贪青晚熟的稻田往往受害较重。
防治方法
防治稻飞虱策略上是治前期,保后期,及早消灭在露头阶段,控制后期暴发。
农业防治
选用抗(耐)虫品种,合理密植;改进肥水管理,底肥足,追肥早,避免偏施氮肥,防止后期贪青徒长;浇水勤灌,避免大水漫灌,适时排水落干,降低田间湿度。
化学防治:
一、施用农药品种:①3%啶虫脒(莫比朗)1000至1500倍液;②锐劲特1500至2000倍液;③大功臣2000倍液;④毒蚜500至600倍液。
二、施药量:选上述一种药液,每亩施用50至60公斤。
三、施药时间:收前20天左右,即7月下旬利用下午抢晴施药。四、施药方法:将药液雾状喷施于水稻中、下部(稻飞虱集中危害部位),防治效果最佳。
在2—3龄若虫盛发期施药,用25%扑虱灵可湿性粉剂,每亩25—30克;或
10%扑虱灵乳油,每亩50毫升;或10%叶蝉散可湿性粉剂,每亩300克;80%敌敌畏乳油80
—100毫升/亩;40%乐果乳油,亩用150毫升。以上药剂均兑水75千克喷雾,喷雾时对准
稻株基部,使药液喷在虫体上,害虫密度大时,用上述药量兑水200—300千克,全田泼浇。
Ⅳ 粘虫的生活习性
每年发生世代数中国各地不一,从北至南世代数为:东北、内蒙古年生2~3代,华北中南部3~4代,江苏淮河流域4~5代,长江流域5~6代,华南6~8代。
初孵幼虫腹足未全发育,所以行走如尺蠖;初龄幼虫仅能啃食叶肉,使叶片呈现白色斑点;3龄后可蚕食叶片成缺刻,5~6龄幼虫进入暴食期。幼虫共6龄。老熟幼虫在根际表土1~3cm做土室化蛹。发育起点温度:卵13.1±1℃,幼虫7.7±1.3℃,蛹12.0±0.5℃,成虫产卵9.0±0.8℃;整个生活史为9.6±1℃。有效发育积温:卵期4.3日度,幼虫期402.1日度,蛹期121.0日度,成虫产卵111日度;整个生活史为685.2日度。
成虫昼伏夜出,傍晚开始活动。黄昏时觅食,且发生量多时色较深。头部有明显的网状纹和“凸”形纹。体表有5条纵纹,背中线白色,半夜交尾产卵,黎明时寻找隐蔽场所。成虫对糖醋液趋性强,产卵趋向黄枯叶片。在麦田喜把卵产在麦株基部枯黄叶片叶尖处折缝里;在稻田多把卵产在中上部半枯黄的叶尖上,着卵枯叶纵卷成条状。每个卵块一般20~40粒,成条状或重叠,多者达200~300粒,每雌一生产卵1000~2000粒。初孵幼虫有群集性,1、2龄幼虫多在麦株基部叶背或分蘖叶背光处为害,3龄后食量大增,5~6龄进入暴食阶段,食光叶片或把穗头咬断,其食量占整个幼虫期90%左右,3龄后的幼虫有假死性,受惊动迅速卷缩坠地,畏光,晴天白昼潜伏在麦根处土缝中,傍晚后或阴天爬到植株上为害,幼虫发生量大食料缺乏时,常成群迁移到附近地块继续为害,老熟幼虫入土化蛹。适宜该虫温度为10~25℃,相对湿度为85%。产卵适温19~22℃,适宜相对湿度为90%左右,气温低于15℃ 或高于25℃,产卵明显减少,气温高于35℃即不能产卵。湿度直接影响初孵幼虫存活率的高低。该虫成虫需取食花蜜补充营养,遇有蜜源丰富,产卵量高;幼虫取食禾本科植物的发育快,羽化的成虫产卵量高。成虫喜在茂密的田块产卵,生产上长势好的小麦、粟、水稻田、生长茂密的密植田及多肥、灌溉好的田块,利于该虫大发生。天敌主要有步行甲、蛙类、鸟类、寄生蜂、寄生蝇等。
粘虫在我国各地一年发生的代数不同,在安徽每年可发生四至五代,但仅第一代幼虫发生数量大。第一代幼虫在4~5月份发生,主要危害小麦,以后各代的发生量很小,秋季有少量危害水稻。在安徽,越冬代成虫盛期再3月中旬至4月中旬,第一代幼虫孵化盛期一般在4月中旬,三龄幼虫盛期一般在4月下旬至5月初。
第一代各虫态历期大致为:卵期8~10天;第一龄幼虫期6~7天;第二至五龄幼虫期各位3天左右;第六龄幼虫期6~7天,;前蛹期约3天‘蛹期约10天;成虫产卵前期约5天;成虫寿命约12天。
成虫羽化后必须取食花蜜,并在适宜的温湿度条件下才能正常发育、产卵。成虫喜食有甜酸味的汁液,对糖、酒、醋的混合液和黑光灯有强烈趋性。白天隐蔽在作物从中、草堆等处,夜晚取食、交配、产卵。夜晚一般有两次活动高峰,第一次在晚上8-9时,第二次在黎明前。成虫飞翔力强,在风俗3米/秒的情况下,逆风飞行时速可达14.4公里,顺风可达28.4公里。卵产于枯黄的叶尖、叶鞘等处,由胶质粘结成块。雌蛾繁殖力强,在适宜的条件下,每头雌蛾一般产卵1000~2000粒。
幼虫白天潜伏,多在晚间活动、取食,阴天或天气较凉爽时,白天也可危害。低龄幼虫常躲在麦子无效分蘗的心叶和中下部的茎叶丛间,三龄后有假死习性,受惊动时即坠落卷缩。在调查幼虫时,可利用这一习性进行拍查。四龄以后,有时潜入植株根旁的松土粒或土块下,潜土深度一般1~2厘米。当食料不足时,老龄幼虫常成群结队地向其他田块迁移。幼虫老熟后,钻入寄主根旁松土内1~2厘米深处,做土室化蛹。
粘虫抗寒力不强,在我国北方不能越冬。在北纬32度以南如湖南、湖北、江西、浙江一带,能以幼虫或蛹在稻桩、杂草、绿肥、麦田等处的表土下或土缝里过冬。在北纬27度以南的华南地区,粘虫冬季仍可继续危害,无越冬现象。南方的越冬代粘虫及第一代粘虫于2~4月间羽化后,向北迁飞,到江苏、安徽、山东、河南等地,成为这些地区的第一代虫源,主要危害冬小麦。这些地区第一代成虫于5~6月间又向北迁飞到东北、华北等地,危害春麦、谷子、高粱、玉米等。夏秋季,粘虫成虫又逐步迁回华南,在晚稻、冬麦上危害或越冬。迁飞的粘虫主要是羽化后卵巢尚未发育成熟的成熟,如果羽化后遇到恶劣条件,影响及时迁飞,待卵巢发育成熟后,便留在原地不在迁飞。因此,各地大发生世代,成虫羽化后,大多数向外地迁飞,但也有少数留在原地继续繁殖。
Ⅵ 粘粘虫是怎么形成
由蜗牛转变而来,年生2—6代。雌雄同体,异体受精或同体受精繁殖,产卵量400多粒,卵堆产在潮湿的土内,卵期10一17天,幼虫期55天。春秋两季发生为害严重。4—6月受害最烈,长江流域5—7月为害最重。野蛞蝓夜间活动,白天潜伏,耐饥力能达130多天以上。陆生。体柔软,形状似去壳的蜗牛,外形呈不规则的圆柱形。壳退化为一石灰质的薄板,位于身体前端背部,被外套膜包裹而成内壳。有尾嵴。体呈灰色、黄褐色或橙色,具有不明显的暗带和斑点。触角2对。眼位于后触角的顶端。雌、雄生殖孔为1共同孔,位于身体右侧、前右触角的后下方。肺孔开口在外套膜的后缘。身体经常分泌粘液,爬行后留下银白色的痕迹。生活于阴暗、潮湿处,白昼潜伏,夜晚和雨天外出活动。雌雄同体,交尾产卵,卵产于潮湿的土壤中。取食植物的嫩叶嫩芽,为蔬菜、果树、烟草、棉花等的敌害。中国常见的种类有黄蛞蝓。大型,伸展时体长可达120毫米。体黄褐色或深橙色,有浅黄色斑点。生活在阴暗潮湿的地方或住宅的阴暗处。在高湿、高温的季节最为活跃。喜食植物,为农业的害虫。国外平均每年要花3000万美元来消灭它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