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甲龙是什么时候出现的
简述
编辑
植物食白垩纪晚期美国、加拿大系甲龙类中最大的恐龙,形态上与优头甲龙有相似
甲龙
及“venter”(意即“鼓起的部份”),指它身体的宽阔。
由布朗带领的研究队于1906年在蒙大拿州的地狱溪地层发现大面甲龙的模式化石(编号AMNH 5895)。这个化石有头颅骨的顶部、脊骨、肋骨、部份肩胛骨及装甲。六年前,布朗在怀俄明州的兰斯地层发现一只大型的兽脚亚目恐龙的化石(编号AMNH 5866),于1905年称为“Dynamosaurus imperiosus”,但现时多被认为是属于暴龙(Tyrannosaurus rex)的。连同编号AMNH 5866标本,及多于75块不同大小的甲板,都被认为是Dynamosaurus。但是,这些甲板都与大面甲龙的甲板一致,极有可能其实是属于大面甲龙的。于1910年,布朗在艾伯塔省发现了大面甲龙的第三个标本(编号AMNH 5214)。编号AMNH 5214标本包括了一个完整的头颅骨及首次辨识出的尾巴棒槌、肋骨、肢骨及装甲。所有以上的三个标本都存放于纽约的美国自然历史博物馆。甲龙最大的头颅骨(编号NMC 8880)是由查尔斯·斯腾伯格(Charles M. Sternberg)于1947年于艾伯塔省发现,并已存放于加拿大自然博物馆。很多其它独立的骨头、装甲及牙齿亦都被发现。
㈡ 背甲龙生活的世纪在哪
背甲龙生活的世纪在白垩纪,背甲龙常常被认为是装甲恐龙的始祖。它的特征就是全身带甲壳的身体和巨大的椎尾。
㈢ 甲龙是什么时期出现的
甲龙意为“坚固的蜥蜴”,是甲龙科下的一个属,它的化石是在北美洲西部的地层中被发现的,年代属于白垩纪末期。甲龙的骨骼还没有完整地被发现,它常常被认为是装甲恐龙的原型。其他甲龙科亦同样有它的特征,如重装甲的身躯及巨型的尾巴棒槌,但甲龙却是这个科内最大型的成员。
最后的恐龙
甲龙类是恐龙大家族中较晚出现的类群,直到白垩纪末期才刚刚登上历史舞台。各种甲龙组合成了恐龙大家族中一支独特的类群,叫做甲龙类,在分类学上的位置就是爬行纲、鸟臀目、甲龙亚目。
甲龙身体上部覆盖着厚厚的鳞片,背上有两排刺,头顶有一对角。甲龙有个像高尔夫球棒一样的尾巴。它的四只腿都是短的,脖子也很短,脑袋是宽宽的。
它的骨质、钉状的骨板与锤状的尾巴提供了很好的保护作用,它的骨骼在蒙大拿州发掘到,属于恐龙族群中最后灭绝的一支。
㈣ 甲龙生活在哪个时期
晚白垩纪,鸟龙类中的甲龙异军突现。在激烈的生存竞争中,防御装备达到顶点的要算甲龙了。它的头几乎被外面包裹的骨甲盖满。眼前孔没有了,上颞颥孔被封闭了,侧颞颥孔只剩下一个小裂隙,背上还有大大小小的骨甲。这些骨甲也可以叫甲板,是很重的。每一块甲板是五角形的,从脖子到尾巴,遍及全身。由于它有这样一层厚的甲板,非常像坦克,所以甲龙又被叫做坦克龙。这样的甲板是必需的,因为甲龙必须防备与它生活在一起的肉食性恐龙——霸王龙、暴龙的进攻。甲龙的甲板在那个时候是很成功的。
当然,没有一种武器是完美无缺的,也没有一种防御的装备是牢不可破的。甲龙尽管有较完善的甲板保护身体,但它还是有许多缺点,容易被攻击。假如有一只巨大的霸王龙遇到甲龙,用强劲的后肢踏住它,那可怕的带锯齿的牙齿是能够撕开甲龙的腹侧而把它吃掉的。生物总是在适应外界环境的,后期发展起来的甲龙在它的腹部朝后地方,增加了一排或几排大的骨刺,这样,就能更好地保护自己不受攻击了。
甲龙除了有甲板和侧棘以外,还有一条长长的尾巴。尾巴的末端粗大,形成锤子一样的东西。当甲龙和它的敌人进行生死搏斗时,会抡起锤子般的尾巴,狠狠地打击来犯者,使敌人负伤而狼狈逃窜。
最早在地球上出现甲龙的时代可能是侏罗纪早期。甲龙发现在亚洲、欧洲和澳大利亚,最近在南极也有发现。
㈤ 甲龙有哪些特点
甲龙:是白垩纪四足行走的植食性恐龙。背部有坚硬的骨甲、骨甲上长有骨刺。因为它身披厚甲,体型巨大,所以有“活坦克”之称。它们的特点是:有宽阔,坚固的头骨和棒槌状的尾巴。它的头骨上有骨质的眼睑,可以抵御肉食恐龙锋利的爪子,背部、脖子、尾巴也用甲板武装,甲板上还有一些钉状物和板状物,眼睛上部有三角形的骨甲。甲龙的尾巴别具特色,尾巴至少有30千克重,更可怕的是尾巴末端长着一个棒槌状的东西,这条尾巴挥过去,打着谁谁都受不了,所以,即使遇上凶残的暴龙之类的食肉恐龙,它也不怕。当然,需要稳住自己的阵脚不要让对方掀了四脚朝天,因为柔软的腹部一旦暴露出来,那可就惨了。甲龙身长6~7米左右,估计重达2吨,生活在美国和加拿大等地区。
㈥ 不考虑年代:甲龙和白犀牛谁更厉害为什么
当然是甲龙厉害,光体型上甲龙就比犀牛大的多
甲龙:是白垩纪四足行走的植食性恐龙。背部有坚硬的骨甲、骨甲上长有骨刺。因为它身披厚甲,体型巨大,所以有“活坦克”之称。它们的特点是:有宽阔,坚固的头骨和棒槌状的尾巴。它的头骨上有骨质的眼睑,可以抵御肉食恐龙锋利的爪子,背部、脖子、尾巴也用甲板武装,甲板上还有一些钉状物和板状物,眼睛上部有三角形的骨甲。甲龙的尾巴别具特色,尾巴至少有30千克重,更可怕的是尾巴末端长着一个棒槌状的东西,这条尾巴挥过去,打着谁谁都受不了,所以,即使遇上凶残的暴龙之类的食肉恐龙,它也不怕。当然,需要稳住自己的阵脚不要让对方掀了四脚朝天,因为柔软的腹部一旦暴露出来,那可就惨了。甲龙身长6~7米左右,估计重达2吨,生活在美国和加拿大等地区。
犀牛(学名:):是哺乳纲、犀科的总称, 有4属5种。是世界上最大的动物,犀类动物腿短、体肥笨拙,体长2.2-4.5米,肩高1.2-2米,体重2800-3000千克。前后肢均三趾;皮厚粗糙,并于肩腰等处成褶皱排列,毛被稀少而硬,甚或大部无毛;耳呈卵圆形,头大而长,颈短粗,长唇延长伸出;头部有实心的独角或双角(有的雌性无角),起源于,角脱落仍能复生;无犬齿;尾细短,身体呈黄褐、褐、黑或灰色。
栖息于低地或海拔2000多米的高地。夜间活动,独居或结成小群。生活区域从不脱离水源。食性因种类而异,以草类为主,或以树叶、嫩枝、野果、地衣等为食物。母兽妊娠期18-19个月。寿命30-50年。因犀牛角的装饰和药用价值而被大量捕捉,除白犀外均为。分布于亚洲南部、东南亚和非洲撒哈拉以南地区
甲龙可以与当时最强大的陆地食肉动物霸王龙相抗衡,通常与坦克来比喻甲龙,而白犀牛虽然是第二大陆地哺乳动物,但与甲龙相比还有差距,白犀牛充其量就是装甲车。甲龙是一种重甲恐龙,尾巴末端有一个巨大的棒状突起。甲龙头骨和身体其他部分的骨头融合在一起,使得这种恐龙非常结实。
甲龙生活在大约6550万到6680万年前的白垩纪晚期的美国西部和加拿大的阿尔伯塔省。 发现的甲龙化石标本长6米,臀部高1.7米,宽1.5米,它可能重达4吨。 甲龙的头部几乎完全被厚厚的盔甲覆盖,盔甲由巨大的球形突起和椭圆形骨板组成,被称为骨皮或盾片,这在鳄鱼、犰狳和一些蜥蜴身上也很常见。是在皮肤内形成的骨头,就像鳄鱼一样。所以说白犀牛虽然有长角,但甲龙防御力也很强悍。
所有甲龙由薄的外部皮质骨或致密骨和厚的内部松质骨(海绵状多孔骨)组成。骨皮可能被皮肤和角蛋白覆盖,。 这些大小不同的盘状板骨沿着甲龙的脖子、背部和臀部排成规则的水平排列。也有较小的板块来保护较大板块之间的区域,可能在它的尾巴和四肢上也有较小的板块。甲龙最大的盔甲在它的颈部。 连同它的装甲层,甲龙身体上有两排尖刺。此外,它的头又长又低,突出的角向后和向侧面突出,保护着它的眼睛。
甲龙被称为“胫骨破坏者”,指甲龙3米的尾巴,尾巴顶端有一个骨锤,很可能是用来猛击食肉动物的腿。尽管它外表凶猛,几排骨刺覆盖了它6米的身体,但它是食草动物。 然而,即使没有这些防御措施,甲龙捕食者也很难杀死它们。它们有一个非常圆的身体,而且比它们的高度还要宽,它的身体相对扁平。重心低,霸王龙很难把它翻过来。 甲龙四肢行走,后肢略长于前肢。尽管没有足够的足化石来证明甲龙有脚趾,人们认为甲龙像其他恐龙一样,每只脚上可能有五个脚趾。
白犀牛是陆地第三大哺乳动物,仅次于非洲象和亚洲象,白犀牛有着厚厚的皮肤、粗壮的身体和从它们的口鼻上部长出的两个角,白犀牛的角是所有犀牛中最长的,最高纪录为158.7厘米,通常前角较长而稍微向后弯曲,长度为60-90厘米,后角较短,长度为50厘米左右。 白犀牛主要吃草。这些生物相当大,体长为340到420厘米,肩高165到205厘米,体重1300到3600千克,人工圈养的非野生白犀牛也有超过4000千克的个体。
犀牛鼻子上的尖状突起称为“角”,但实际上与牛角有些不同。真正的角有一个骨质的核心,周围有一层角蛋白。犀牛的“角”只由角蛋白组成,没有骨核。 这并不能阻止偷猎者猎取白犀牛的角。事实上,白犀牛尤其容易捕猎。它们没有其他犀牛那么好斗,并且视力不好。白犀牛的体型比甲龙小些,脾气比较温和,防御力也不如满身甲胄和尖刺的甲龙。即使它们一个冲撞不分胜负,但甲龙一个转身,尾锤会将白犀牛重伤。
甲龙和白犀牛谁更厉害?
先看看甲龙(Ankylosaurus)
甲龙被誉为中生代的防御大师,其体型较大,体长在8至6米之间,体重超过4吨。甲龙最显着的特征就是身上长满了被称为“皮内成骨”的坚硬甲片,尾巴上还有一个重50公斤的尾锤!
白犀牛是今天地球上最大的犀牛,也是除了大象之外第二大的陆生动物,其体长可达4米,肩高2米,体重1.5至3.6吨。白犀牛的身体强壮,脑袋上长着两个大角,其中前面的角更长,接近1米。
仅仅从体型上看,白犀牛要比甲龙小一点,但是白犀牛在速度上以及大角的杀伤力上更胜一筹,那么在与甲龙的对比中能不能胜出呢?
尽管长着大角,但是白犀牛其实非常温和,攻击性并不强,而且它们根本就不会奔跑然后使用鼻子上的大角进行刺杀,因为白犀牛的视力很差,主要依靠嗅觉和听觉。所以即便白犀牛用大角攻击角龙也基本上是撞击,没有了加速度也就没有了穿透力,再加上甲龙身上布满了防御用的甲片,这种甲片内部有着复杂的骨胶原纤维组织,不仅坚硬而且具有弹性,能够有效防御攻击。除了身体上的骨片和结节结构,甲龙的头骨也比犀牛厚重坚硬得多,同样能够免疫撞击带来的伤害。
既然甲龙能够承受白犀牛的攻击,那么就轮到它反击啦。加工的尾巴末端有骨质的尾锤,其重量50公斤,在反击的时候能够达到1吨的冲击力,这个力量可是白犀牛难以承受的。再加上与白犀牛的脑袋相比,甲龙的尾巴更加灵活,只要姿态合适能够进行持续打击,效果还是非常明显的。
其实仅仅从身体结构和攻防能力来看,甲龙和白犀牛都没有杀死对方的能力,也仅仅是在死斗的时候谁更容易占上风,将对方赶走罢了。
文明斗兽,和谐自然!
这个问题有点像“矛和盾”的故事,而问题中的“矛”就是白犀牛,“盾”就是甲龙。甲龙全身被“铠甲”覆盖,算得上是最坚硬的盾,而白犀牛则有着尖利的角,算的上是最锋利的矛,那么,矛和盾到底谁更厉害呢?我认为这要分两种不同的情况。下面,我们简单的来分析一下。
甲龙的“盾”
甲龙是一种生活在白垩纪末期(距今6800万年前-6500万年前)的一种草食性恐龙,它的化石均来自于北美洲。从外观上看,甲龙的背部被大量的刺状凸起覆盖,这一点与鳄鱼龟有些相似,而且甲龙背部的“甲”并不是钙质的,也就是说并不是骨头,而是角质硬化形成的。
甲龙的“甲”虽然是角质的,但是其硬度仅次于骨头,虽然扛不住大型食肉动物的咬合力,但是在同体型下,食肉动物很难破开它的防御。
除了“甲”外,甲龙最大的特点以及“武器”就是尾巴了。甲龙的尾巴比较粗壮而且在末端有一个瘤状凸起,从外观上看,特别像一根巨大的棒槌。灵活且强壮的尾巴是甲龙的保命武器。
至于甲龙的皮肤的硬度,由于角质没有化石,所以也就不好揣测,但是,在现存的动物中,鳄鱼的皮肤就是角质的,这一点我们可以参考一下,比如像湾鳄的皮肤甚至能够挡住近距离手枪子弹的射击。
对于甲龙的体长和体重,到现在为止没有一个准确的定论。原因很简单,到现在为止都没有发现完整的甲龙化石。因此,关于甲龙的体型古生物学家有两个方案。
第一个就是甲龙平均体长6米左右,体重平均在2吨左右。
第二个就是甲龙平均体长8.5米左右,体重平均6吨左右。
白犀牛的“矛”
白犀牛在地球上已经生存了超过200万年,现存的白犀牛均分布在非洲,根据南北分布以及基因不同又分为 北部白犀和南部白犀 。相比较而言,北部白犀的生存现状最差,现存的野生北部白犀仅剩下4头左右,即使是数量较多的南部白犀生存现状也不乐观,它们的最大威胁不是来自于自然环境中的猛兽(因为在非洲,白犀牛作为陆地上第二大的动物没有天敌),而是人类。人类的贪婪,使得大量的犀牛被杀掉然后割掉了角。尤其是在 犀牛中角最长 的白犀牛更是深受其害。
成年白犀牛的平均体长在4米左右(含尾巴),体重平均在2.5吨左右,与甲龙一样,白犀牛面部的两个凸起(角)也不是骨质的,而是角质的,长角的平均长度约为75cm,短角的长度约为50cm。虽然犀牛的角也是角质的,但是它的坚硬程度不比骨质的差,即使以40公里每小时的速度撞击大树,它的角也不会折断。
甲龙和白犀牛谁更厉害?
我们在开头说了,甲龙和白犀牛的比较分为两种情况,第一种就是2吨的甲龙vs白犀牛,第二种是6吨的甲龙vs白犀牛。
先说第一种吧
第一种情况下,甲龙的体重还不如白犀牛,也就是说甲龙的力量相比白犀牛要逊色一些,这就是现实版的“矛和盾”了,白犀牛的“必杀技”就是跑起来用自己的角撞击对方,而甲龙的防御就是“铠甲”,而两种动物的武器都是角质的。在这种情况下,当然是角更加尖利且有助跑的白犀牛更加厉害一些。
第二种
第二种情况下,甲龙在体型上有着明显的优势,6吨:2.5吨的对比,甲龙平均比白犀牛重了2倍还要多,也就是说,甲龙在力量上至少是白犀牛的两倍,这样它尾锤的威力就能显示出来了。甲龙全身的骨骼是闭合状态的,它有利于它将力量集中在尾巴上,所以,拥有如此庞大体型的甲龙仅仅在力量是就碾压了白犀牛,即使白犀牛冲刺,甲龙仅需要一甩尾巴,用尾锤就能将白犀牛打懵。
总结
如果抛开时间跨度不提,甲龙与白犀牛的较量也要分两种情况,毕竟甲龙的化石不完整,它的体型大小都没定下来。相对而言,如果甲龙的体重与白犀牛接近,那么它是打不过白犀牛的,如果它的体型大幅度的大于白犀牛,那么,它的胜率是非常高的。具体要看情况。
甲龙一身装甲包含了坚实的结节及甲板,防御力极高而且尾锤攻击力强,可以对施袭者的骨头造成重击但甲龙的致命弱点在腹部。白犀牛的角由角质纤维堆积而成,是其自卫和进攻的武器,但皮肤光滑,视力很差,性情温和。故而不考虑年代,仍看好甲龙更厉害。
我觉得只要不被攻击到腹部,甲龙的防御是无解的,但是犀牛好像可以拱到肚子吧,还是看好甲龙
你把他俩弄一起打一架[呲牙]
㈦ 白垩纪有没有翼龙和甲龙问答
有。翼龙生存于晚三叠纪到白垩纪末,约2亿1000万年前到6500万年前。甲龙生活在白垩纪的晚期,也就是恐龙即将灭绝的时代,而甲龙也被叫做末代帝王,不过是植食界恐龙中的,还是不能跟食肉恐龙相比的。
㈧ 甲龙的主要生活地点在哪里
甲龙的主要生活地点在南美洲的玻利维亚,美国的蒙大拿州和墨西哥,甲龙意为“坚固的蜥蜴”,是甲龙科下的一属,当中只有一种,称为大面甲龙(A. magniventris)。甲龙的化石是在北美洲西部的地层被发现,年代属于白垩纪末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