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美国的一个纪录片,把人放在无人烟的地方,教我们怎样求生!这个纪录片叫什么名字
这是美国探索频道自制节目《荒野求生》,由英国冒险家贝尔·格里尔斯主持,主演拍摄。
贝尔·格里尔斯,曾经是英国特种部队的士兵,退役后主持《荒野求生》这一节目。《荒野求生》讲述的是如何在地球某些极端环境中生存。
影片中,贝尔·格里尔斯会来到地球上的任何地方,例如雪山,原始森林,沙漠,无人岛,火山,草原等恶劣环境,然后向大家展示如何在这些地方脱险。影片中他会展示各种求生方法和野外生存技巧,十分值得大家学习和借鉴。
但值得注意的是,在影片中贝尔·格里尔斯有时会饥不择食地食用一些昆虫,飞蛾之类的恶心小动物,这些行为其实是极其危险的。他本人是特种兵出身,已经适应一切,但大家切勿模仿,生吃昆虫是很容易生病的。
⑵ 国外一部纪录片,就是让几个富豪,到社会最底层去生活。 纪录片叫什么了
穷富翁大作战
⑶ 《WSM贫穷》免费在线观看完整版高清,求百度网盘资源
《WSM贫穷》网络网盘高清资源免费在线观看:
链接:https://pan..com/s/1x_DtVc04-TogPNSFFF9H8Q
导演: 布莱恩·希尔 / 本·刘易斯 / 陈为军 / 亚历克斯·吉布尼 / Hugo Berkeley / Osvalde Lewat / Bosse Lindquist / Mona Eldaief / 耶菡·妮珍儿 / Christoffer Guldbrandsen
主演: Abu Badr / Umm Badr / Raouf Dabbas
类型: 纪录片
官方网站: www.whypoverty.net
制片国家/地区: 丹麦 / 英国
语言: 英语
首播: 2012
集数: 8
单集片长: 58分钟
又名: 扣问贫穷 / 全球贫困调查报告
贫富不均对社会有什么影响?穷人真能掌握自己的未来?国际非营利组织STEPS INTERNATIONAL 所推动的《为什么贫穷?》(Why Poverty?)跨媒体计划,参与协同制作工作,与全球同步播出一系列探讨21世纪贫穷问题的纪录片。
《为什么贫穷?》是由总部位于丹麦的国际非营利组织STEPS INTERNATIONAL推动的非商业计划。Steps曾在2007年推动过《为什么要民主?》(Why Democracy?)。而《为什么贫穷?》即以此为基础,希望用影片刺激大众讨论贫穷问题;计划共同发起人还有英国广播公司(BBC)和丹麦广播公司(DR),这两家电视台也是本计划的主要合作伙伴和推动者。
这计划邀请了来自世界各地的纪录片导演,以“为什么贫穷”为共同题目,拍摄了每集一小时共八集的纪录片,让世界共同思考贫穷问题,探讨全球10亿赤贫人口的过去与未来。本系列纪录片于2012年11月起全球播放,台湾PTS与英国BBC、美国PBS、日本NHK、香港RTHK等在内的70余家电视台均加入联合播出,估计观众总数超过 5 亿人。
第1集Poor Us: An Animated History of Poverty / 当我们穷在一起:动画贫穷史
第2集Welcome to the World / 人之初 性本穷
第3集Park Avenue: Money, Power and the American Dream / 有钱有庇护:金钱、权力和美国梦
第4集Land Rush / 耕者无其田
第5集Give Us the Money / 摇滚救贫穷
第6集Stealing Africa / 生财有“盗”
第7集Solar Mamas / 太阳能妈妈
第8集Ecation, Ecation / 出路
⑷ 是什么影片让人看完大呼过瘾
因为影片中有些事件让人感觉很开心,以及做某一件让人感觉搞笑或者反馈出生活中问题和原因,并且想告诉我们什么等。
⑸ 关于美国人生活的纪录片
《美国人的真实生活》《走遍美国》《生活在内达华州沙漠》《你我的生活》都是关于美国人的生活文化的
⑹ 请求大家帮我找找电影,纪录片,最好是纪录片。只要是关于20世纪40-90年代的美国乡村生活的。看补充。
微观世界 希特勒纪录片:意志的胜利 彩色第三帝国 鬼斧神工巴厘岛 犯罪实验 推销员 北方的纳努克 01. Bowling For Columbine (2002) Michael Moore 迈克尔·摩尔《科伦拜恩的保龄》 一部令人反思的探讨美国枪械暴力的纪录片,荣获今年奥斯卡最佳纪录片大奖。 02. The Thin Blue Line (1988) Errol Morris 埃罗尔.莫里斯《细细的蓝线》 纪录电影中的经典之作。电影讲述1976年美国德州达拉斯市一个被冤枉的人犯,因谋杀警察被判有罪而终身监禁,11后终因真相大白而洗清罪行的故事。喜欢电影〈肖申克的救赎〉的一定不能错过这部片子。同时美国作曲大师菲利浦.葛拉斯(Philip Glass)为该片配制了精彩而令人难忘的音乐。 03. Roger & Me (1990) Michael Moore 迈克尔·摩尔《罗杰和我》 有关美国大企业因裁员而导致工人失业等一系列问题的记录,赢得多个重要纪录片奖项。 04. Hoop Dreams (1994) Steve James 史提夫.詹姆斯《篮球梦》两个黑人男孩为圆他们的NBA之梦而各自展现不同生活经历的故事。 05. Salesman (1969) Albert and David Maysles梅索斯兄弟 《推销员》 (美国)阿尔伯特·梅索斯、大卫·梅索斯 Aobert Maysles(1926-)&David Maysles (1932-1987) 梅索斯兄弟的代表作 ,影片记录了四个挨家挨户推销圣经的推销员的辛酸经历。电影《推销员》因真实客观的情节感动了无数的观众,其中包括一个名叫芭芭拉·考普勒的女孩,在看过这部电影后,便跑去追随梅索斯兄弟拍片,日后她自己也成为一位优秀的纪录片导演,并且先后以《美国哈兰县》(Harlan County, USA )和《美国梦》(American Dream)赢得两座奥斯卡金像奖。 06. Nanook Of The North (1922) Robert Flaherty 罗伯特弗拉哈迪《北方的纳努克》 07. Night And Fog (1955) Alain Resnais 阿伦雷乃《夜与雾》08. Harlan County, USA (1976) Barbara Kopple 芭芭拉·考普勒《美国哈兰县》 09. Grey Gardens (1975) Albert and David Maysles 梅索斯兄弟《灰色花园》 10. The Civil War (1990) Ken Burns 肯·伯恩斯《南北战争》 11. Crumb (1994) Terry Zwigoff 特里泽维格夫《漫画大师罗伯特克鲁伯》 12. Gimme Shelter (1970) Albert and David Maysles .梅索斯兄弟《滚石----给我一个避难所》或《变调摇滚乐》 13. 7 Up (1963) Michael Apted 迈克尔·艾普泰德《7 Up 》系列 14. Fast, Cheap & Out Of Control (1997) Errol Morris埃罗尔莫里斯《又快又贱又失控》 15. Titicut Follies (1967) Frederick Wiseman 费特力克.怀斯曼《提提卡失序记事》 16. When We Were Kings (1996) Leon Gast利昴加斯特 《一代拳王:阿里》 17. American Movie: The Making Of Northwestern (1999) Chris Smith 克利 斯·史密斯 《导演狂想曲》 18. Shoah (1985) Claude Lanzmann克劳德蓝斯曼《毁灭》 19. The Man With A Movie Camera (1929) Dziga Vertov 维尔托夫《持摄象机的人》 20. Sherman's March (1986) Ross McElwee 罗斯麦凯维《谢尔曼将军的征程》
⑺ 凤姐好文:在美国底层生活,究竟有多惨
罗玉凤:在美国底层生活,究竟有多惨?
在美国,多少收入以下的家庭算是贫困家庭,一直有不同的说法,但是美国这边普遍认为家庭年收入超过8万美元就算是中产家庭了,年收入超过15万美元,不到25万美元的算上层中产阶级家庭。
美国中产阶级家庭通常都有一套住房,两辆车以及宠物。
而在美国,一个地铁清洁工,年薪大约在5.7万美元左右,去年旧金山地区一个华裔地铁清洁工年收入竟然达到了27.1243万美元(折合人民币183万元)。虽然这是他每天平均工作16个小时换来的收入,但是对于吃苦耐劳的中国人来说,一年如果能挣180多万人民币,每天工作16小时还算一个事吗?
按照我们的传统观念,这个华裔清洁工以他的职业而言,他是底层,但是以他的收入而言,他的家庭100%属于上层中产阶级家庭。
如果觉得这个华裔地铁清洁工的例子太夸张,那还可以看看纽约的例子,在纽约,一个完全不懂英文的中餐馆厨师,他一个月大约可以挣到4000美元;而一个美甲师,月收入也在4000—6000美元之间,如果在曼哈顿,收入更高。
如果两口子都出来工作,那么即使是底层工作,他们的家庭收入也能达到中产阶级的水平。
纽约的房价是多少?
当然曼哈顿这些有钱人扎堆的地方房子肯定不是一般中产阶级买得起的,我们可以看看比较便宜的几个区,比如皇后区。
在皇后区,一套大概80平左右的公寓价格大概就是30万美元,不到210万人民币,按照首付20%计算,也就是6万美元就可以在皇后区买房了。不要以为皇后区很远很远,皇后区Rego Park这样的地方坐地铁到时代广场都不需要换乘,14站就到了。这里的一套7、80平公寓也就25—30万美元。
我在群里问了一下家是北京的朋友,她告诉我,在北京,离天安门14站地铁的地方,不管是哪条线,房价现在都不会低于5万人民币/平。
以房价而言,在纽约做一个有工作的底层人还不错,如果是两个人的话,节省一点,最多3年就可以攒够在纽约的首付钱。
我无意做北京和纽约的对比,但是在北京,餐馆厨师、美甲师、地铁清洁工这些底层职业者他们需要工作多少年才能攒够北京的首付?(我北京朋友说,这些职业者就算是买燕郊的房子也够呛)
说实话,以收入而言,在美国做一个底层职业者也没什么不好,努力几年,也什么都买得起。
至于说食物,在沃尔玛,1磅鸡肉的价格常年保持在1.5美元(最便宜的鸡肉)、1磅西兰花也是这个价格,1磅香蕉的价格常常只有0.5美元。
如果是自己做饭,一天5美元就能把自己吃撑了,而且还能保持营养均衡。我朋友说她的健身教练常年给她推荐的营养餐就是鸡肉+西兰花,饭后水果是香蕉。
所以,如果你是一个保持了国内工作状态的普通人,那么就算你在美国从事最底层的职业,比如地铁清洁工、厨师这样的,努力工作一样可以在纽约买房置业。
当然,不是说美国没有穷人,美国有穷人,但是这些穷人,按照我的看法,很多是因为生活习惯导致的贫穷。
这是一个美国纪录片,里面就是“穷人”在说自己为给孩子吃汉堡而羞愧;任何一个在美国生活的人都会告诉你,她是在装可怜;就算麦当劳和肯德基,你说你是vegetarian或on diet,都会给你准备素汉堡。素汉堡能吃饱,而且也不会有那么多热量。所以这个纪录片的“穷人”她女儿吃得这么胖,是她自己的问题。
有很多穷人,他们的穷,甚至是吃不起饭完全是因为他们自己的问题,比如皇后区的穷黑人里面,我不敢说100%,但是我见到的,我看到的穷黑人真是因为自己的问题。
比如他们会把自己月收入1/3、甚至1/2拿去购买电视节目、香烟、好看的跑鞋,他们完全没有理财的意识,也没有想改变自己命运的意识,甚至皇后区我知道有些穷黑人,他们一辈子没有尝试过工作,一辈子吃政府的救济。
我在这儿不是批评这些人的生活状态,因为每个人都有权力按照自己的意愿生活,我只是说从我的角度,我反正是理解不了,也不认为他们穷是因为外力造成的。
总得说起来,美国底层工作确实不轻松,社会地位也不高,但是,在美国,就算你是底层职业者,就算你没有很高社会地位,但是只要你努力工作,在金钱上,你会得到相应的回报。
还是那句话,在美国,只要你努力工作,没有什么是你买不起的。
⑻ 纪录片推荐 | 关于人生的范本,不可错过的5部纪录片
以下摘录
01.人生七年
我们能够完整参与的别人的人生,是非常有限的,有些是半路退出,有些是中途加入,而有这样一部纪录片,花了大半个世纪的时间,让我们能够有幸从1964年开始,伴随一群7岁的小朋友,一路走到人生的下半场,几个小时,看尽别人的一生,这个就是经典的纪录片《人生七年》。
导演迈克尔从孤儿院、工农家庭、教师家庭、再到就读私立学校的不同阶层,分别选择了14个7岁的小孩子,开始了他的记录。每隔七年,每个人十几分钟的访谈,可能只是他们每个人生七年非常小的一个切片,但将时间拉长,就构成了他们真真切切的一生。
到了2019年,受访者步入花甲之年,有人已经去世,有人罹患癌症或是忍受着其他的病痛,就在2021年初,导演迈克尔也离开了人世,不知道后续是否还能够看到他们的70岁。
通过纪录片,我们伴随着受访者,从天真无邪的童年,到敏感多疑的青春期,到敞开怀抱准备迎接世界的青年,再到拥有家庭和事业真正的成为一个大人,跟着他们一起面对新生与失去,也跟着视频的记录感受到时代的变迁与世界的改变。通过他们的人生旅程,观察他们喜悦与遗憾,相信你会对自己的人生也会充满新的认知。
02.穷富翁大作战
没有学历,没有技能,生活在最底层的人,过的是怎样的生活。《穷富翁大作战》通过真人秀的方式,邀请社会上的一些成功人士,隐藏学历与身份,体验穷人的生活。大律师,销售主管这些平时在社会上有头有脸的人物,在节目中只能住板房,甚至无家可归,当保洁员或者只能在街上打零工收纸皮度日。
这部纪录片描绘了穷人的人生,是陷入如齿轮般不停转动,却没有希望的境地。就像《稀缺:我们是如何陷入贫穷与忙碌的》一书中所描述的:穷人不是不努力,他们每天工作13个小时甚至更长。而这也会让人们陷入“稀缺心态”,当它俘获我们的注意力时,就会改变我们的思维方式,影响我们的决策和行为方式,进而会降低人们当下所能够使用的带宽(也就是心智容量,即认知能力和执行控制力)。这也是为什么,越是辛苦的工作越是贫穷的人们,一旦获得一笔收入后,却越不会花费在改善生存状态等需要长期才能见效的事物上面,而是会花在一些非常短视的娱乐消费上,比如吃一顿大餐、甚至是赌博等。
这部纪录片的价值在于,看到了那些真正在“穷忙”的人,不是一些不努力的懒人,尽管勤奋,却没有希望。也激发我们的思考:如何才能不陷如何才能不陷入这样的“穷忙”境地。如果你对这个问题感到好奇的话,那就一定要看下一部要推荐的真人秀纪录片。
03.隐姓亿万富翁/富翁谷底求翻身
Glenn Stearns,美国Stearns公司创始人,首席执行官,一个亿万富翁,为了证明在当今的社会里美国梦还是真实存在的,隐姓埋名,挑战100天的时间内,用100美元的本金和一辆皮卡赚到100万。
就像是呼应上一部《穷富翁大作战》一样,这部真人秀也是在讨论:一贫如洗的人如何翻身,并真的花了100天的时间来验证。
对于“稀缺心态”引发的没有希望的恶性循环,Glenn这样认为:每花一分钟的心力在营生,就等于少一分钟经营事业,认清强项和弱点,要尽快脱离把所有精力都花费在生存上面的模式。不把努力和结果混为一谈,推动轮子也要前进才有意义,努力工作是必要条件,重点在于做事聪不聪明有没有向前推动。
Glenn从垃圾堆里找到还有销路的废弃轮胎开始积累了第一桶金,随后一路升级打怪,里面有太多在事业冷启动、积累人脉、激励员工等等方面,可以给人以启发的观点了。这部真人秀不仅仅纸上谈兵说说什么是富人思维,而是将他的思维模式如何影响了他的决策与后续的落地执行,让这100天浓缩的几个小时更加令人印象深刻。
04.成为沃伦巴菲特
说到人生的追求,大部人都还处在追求财富与名望的阶段吧,那已然走到顶端的人,就不得不提巴菲特。身价净值超过600亿美元,沃伦•巴菲特是真正的独一无二的亿万富翁。这位传奇般的投资者仍旧住在他位于奥马哈的小房子里。今年86岁的他,每天都开车去到办公室管理世界第五大上市公司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耄耋之年的他还是每日跳着踢踏舞去上班。
《成为沃伦•巴菲特》这部纪录片讲述了一个来自内布拉斯加洲的小男孩是成为世界上最受人尊敬的人之一。你会在这里找到,他的思考模式,投资方式与生活状态等等。
作为顶级富豪的他的日常生活着实是有些无聊,依旧住在自己20多岁买的房子里,吃了一辈子麦当劳早餐,每日花费5、6个小时阅读思考。他极早就知道他所喜欢的事情,就是他想赢,在投资的战场里。他夫人说:他最开心的是,他做投资决策的每个资料都是公开的,这是一场公平游戏,但是他赢了,他喜欢这种公平竞争后获胜的感觉。
巴菲特只是单纯的享受他喜爱的事物,拥有别人无法企及的财富之后,他将如何去用钱创造更大价值的复杂问题,丢给了他的好朋友:比尔盖茨。
05.走进比尔:解码比尔盖茨
这部纪录片《走进比尔:解码比尔盖茨》,讲述了一个已经无需再向别人证明自己,一个在旁人看来已经赚到了足够的金钱与名望所谓成功的人,后续的人生追求是什么,也回答了巴菲特关于钱如何花才能更有效的改善人类的问题。
整部纪录片的叙事特别的巧妙,主线是比尔盖茨从微软退休后,致力于慈善的这几年都做了些什么。而这当中遇到众多的困难,会闪回他的童年经历,上学读书与被迫社交的日子,以及后续人生路上遇到的挫折等等。在多线程的叙述中,挖掘过去经历的种种线索是如何成就了今天的比尔盖茨。
就是这个已经走向人生巅峰的人,现在关注的竟然是一些既费时费力费经费却得不到大家眼球的事情:卫生健康、气候变暖和能源可持续发展等等问题——如何用十分之一的成本在非洲建立污水处理系统来消灭疟疾,如何在恐怖组织横行下为孩子接种脊髓灰质炎的疫苗,如何改善全球变暖。
比尔盖茨喜欢思考与解决问题的快感,他会为自己设立思考周,带上他要研究的课题和相关的十几本书,来到湖上的一个小岛,沉浸在自己的思考中。沃伦巴菲特也提到,曾经比尔的父亲让他们每个人在一张纸上,写下对他们帮助最大的一个词,比尔和沃伦不约而同的写下:focus(专注)。这个也是我在两位成功者身上学到的最能够快速对生活有所改善的技巧。
最后,讨论什么才是成功,比尔盖茨母亲的演讲中的话语,可能可以给到我们一些启发。
每个人一开始,都要先给成功下一个你自己的定义,有了这些对我们自身的具体的期待,我们就更有可能成功,说到底不在于你得到了什么,甚至也不在于你给予了什么,而在于你成为了一个怎样的人。
也许看这些纪录片的意义,也在于观看这些范本之后,意识到人生的各种可能性,从而对我们自身也有了更加具体的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