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人到中年,如果患了大病该怎么办
中年人生的黄金时期,又是生命里的多事之秋。很早以前有部电影《人道中年》,潘虹,达式常把中年人的苦劳,心酸,不甘与无奈表现的淋漓尽致。与其他年龄段的人相比,中年人肩负着事业,家庭的重担,他们无论承受多大压力,唯一的选择就是得挺起腰杆,就像一颗风中的大树,他们是别人的依靠 ,而自己除了自己却无依无靠。这时的一场大病无疑是雪上加霜,可无论是折断枝丫,还是连根拔起都需要自己去面对。不要惶恐,不能乱了方寸,需要静下心来。学会接受,因为抱怨于事无补,命运有他自己的安排,消沉更不足取,因为无常才是人生的真谛。
2. 遭遇突发,意外,重大疾病等困难时,我们该怎么办
俗话说,不怕万一,就怕一万。人在世上,肯定都会遭遇一些临时性困难,比如遭遇突发事件、意外伤害、重大疾病等,有的困难还会造成一些家庭致贫返贫,会造成一时的困境。此时我们有什么办法?临时救助正是一剂“药方”。近日岳西县人民政府办公室接续发布两个文件,对临时救助作出了具体的施救方案。
岳西县临时救助实施办法(试行)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进一步完善社会救助制度,发挥社会救助托底线、救急难作用,解决我县城乡居民遭遇突发性、紧迫性、临时性生活困难,根据《国务院关于全面建立临时救助制度的通知》(国发〔2014〕47号)、《安徽省人民政府关于贯彻落实<社会救助暂行办法>的实施意见》(皖政〔2014〕83号)和《安徽省人民政府关于全面建立临时救助制度的通知》(皖政秘〔2015〕33号)精神,结合我县实际,制定本实施办法。
第二条 本实施办法所称临时救助,是指政府对因遭遇突发事件、意外伤害、重大疾病或其他特殊原因导致基本生活陷入困境,其他社会救助制度暂时无法覆盖或救助之后,基本生活暂时仍有严重困难的家庭或个人给予的应急性、过渡性的救助。
第三条 临时救助工作原则:
(一)坚持应救尽救,确保困难群众求助有门,并按规定得到及时救助;
(二)坚持适度救助,着眼解决基本生活困难、摆脱临时困境,既要尽力而为,又要量力而行;
(三)坚持公开公正,做到政策公开、过程透明、结果公正;
(四)坚持制度衔接,加强各项保障、救助制度的有效衔接;
(五)坚持资源统筹,促进政府救助、社会帮扶、家庭自救有机结合。
第二章 救助对象和标准
第四条 救助对象分为家庭对象和个人对象。
(一)家庭对象。因火灾、交通事故等意外事件,家庭成员突发重大疾病等原因,导致基本生活暂时出现严重困难的家庭;因生活必需支出突然增加超出家庭承受能力,导致基本生活暂时出现严重困难的最低生活保障家庭;遭遇其他特殊困难的家庭。
(二)个人对象。因生活必需支出突然增加,导致暂时出现严重困难的特困供养人员;因遭遇火灾、交通事故、突发重大疾病或其他特殊困难,暂时无法得到家庭支持,导致基本生活陷入困境的个人。其中,符合生活无着的流浪、乞讨人员救助条件的,由县、乡(镇)人民政府按有关规定提供临时食宿、急病救治、协助返回等救助。
对区域性水灾、旱灾、风雹灾、地震等自然灾害,以及大范围社会灾害的救助,按照国家有关规定执行。
第五条 临时救助标准根据安庆市人民政府制定的年度区域性临时救助标准执行,单次救助金额不超过低保标准10倍。
临时救助实行一事一救。同一申请人、同一事由的,一年内原则上只救助一次。特殊情况经县级民政部门认定,一年内最多给予再次救助,且第二次救助金额不得超过首次。
第六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予实施临时救助:
(一) 危害国家公共秩序和社会公共安全以及参与政府明令禁止的非法组织活动导致个人生活困难的;
(二)家庭有就业能力的人员,无正当理由拒绝就业,不自食其力的;
(三)有法定赡养(扶养、抚养)人且有赡养(扶养、抚养)能力而未履行义务的;
(四)拒绝管理机关工作人员调查,隐瞒或不提供家庭或个人真实情况,弄虚作假的;
(五)县人民政府民政部门依法认定不应给予救助的其他情形。
第三章 申请、审核和审批程序
第七条 临时救助办理程序按照居民申请、乡镇人民政府受理审核、县级民政部门审批的程序实施。
第八条 受理。凡符合救助条件的城乡居民家庭或个人均可以向所在地乡镇人民政府提出临时救助申请;因病残、年老体弱等原因不能自行申请的,当地村(居)民委员会或其他单位、个人可代为提出临时救助申请。对于具有本地户籍,或持有当地居住证的,由当地乡镇人民政府受理;对于上述情形以外的,当地乡镇人民政府应当协助其向市、县级人民政府设立的救助管理机构(救助管理站、未成年人救助保护中心等)申请救助;
申请临时救助,应按规定提交相关证明材料,无正当理由,乡镇人民政府不得拒绝受理;申请材料不齐备的,应当一次性告知申请人或被委托人补齐所有规定的材料。申请材料包括:
1、临时救助申请表;
2、申请人户口簿(户籍证明)或居住证、身份证复印件(原件查验),低保、五保和低收入家庭等相关证明材料;
3、导致突发性、临时性生活困难的相关证明材料;
4、委托申请的,应说明委托原因,介绍委托人基本情况、联系方式、承担委托责任。因情况紧急无法在申请时提供相关证明材料的,乡镇人民政府可先行受理。
第九条 审核审批
(一)一般程序
审核。乡镇人民政府是临时救助工作审核责任主体,负责临时救助申请对象的审核工作,自受理申请之日起2个工作日内,在村(居)民委员会协助下,开展入户调查、家庭经济状况核对,视情组织民主评议。经核查符合救助条件的家庭,在其所在村(居)民委员会或居住地公示2天。无异议的,及时报县级民政部门审批。
审批。县级民政部门是临时救助工作审批责任主体,负责全面审查相关材料,并按不低于10%的比例入户抽查。对符合规定条件的,应在2个工作日内完成审核审批。批准给予临时救助的,应同时确定救助方式和金额,并实施救助;不予批准的,应在2个工作日内,通过乡镇人民政府书面告知申请人并说明理由。
获得临时救助居民的情况,应当在救助对象户籍所在地(或居住地)的村(居)民委员会公示栏公示3个月。
救助金额在1000元及以下的,县级民政部门可以委托乡镇人民政府审批,乡镇人民政府应将审批决定按季报县(市、区)民政部门备案。县级民政、财政部门根据各乡镇常住人口按一定比例下拨委托审批的临时救助资金。
对持有当地居住证的非本地户籍居民申请临时救助,户籍所在地县级民政部门应配合做好有关审核工作。
对于未持有当地居住证的非本地户籍人员,县级民政部门、救助管理机构按生活无着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有关规定审核审批,并提供救助。
(二)紧急程序。对于情况紧急、需立即采取措施以防止造成无法挽回的损失或无法改变的严重后果的,乡镇人民政府、县民政部门应先行救助,并在救助之后10个工作日内补齐审核审批手续,救助情况在救助对象的户籍所在地(或居住地)的村(居)民委员会公示栏公示3个月。
第四章 救助方式
第十条 对符合条件的救助对象,可采取以下救助方式:
(一)发放临时救助金。各级应全面推行临时救助金打卡发放,按照财政国库管理制度规定将临时救助金直接支付到救助对象个人账户,确保救助金足额、及时发放到位。必要时,可直接发放现金。
(二)发放实物。根据临时救助标准和救助对象基本生活需要,可采取发放衣物、食品、饮用水,提供临时住所等方式予以救助。对于采取实物发放形式的,除紧急情况外,应严格按照政府采购制度的有关规定执行。
(三)提供转介服务。对给予临时救助金、实物救助后,仍不能解决临时救助对象困难的,可分情况提供转介服务。
临时救助以现金救助为主,实物救助、服务救助为辅。
第五章 救助资金筹集和管理
第十一条 县人民政府将临时救助资金和临时救助工作经费纳入年度财政预算。临时救助资金来源包括:
(一)各级财政公共预算安排资金。其中,县级财政均按不低于本行政区域常住人口每人每年2元标准安排临时救助资金。
(二)城乡低保结余资金。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资金如有结余,可安排部分资金用于城乡低保家庭临时救助支出。
(三)福彩公益金。县级民政部门每年应安排不低于8%比例的福彩公益金作为临时救助或救急难资金。
(四)社会捐助资金。鼓励社会组织和公民个人向民政部门或受民政部门委托的慈善机构为临时救助提供资金捐助。
临时救助工作经费纳入社会救助工作经费统筹考虑,列入预算安排予以保障。
第十二条 临时救助资金实行专户储存,专账管理、专款专用,年度结余资金转下年度使用,不得挪作他用。预算执行过程中,因不可预见因素导致救助资金缺口时,同级财政应通过追加预算、通过春荒冬令款调剂等途径予以解决,确保实际需要。
第十三条 财政部门在收到同级民政部门现金发放清单2个工作日内,经复核后通过金融机构打卡发放。实行实物救助和服务救助的,由民政部门会同财政部门及时实施,实行动态管理。
乡镇人民政府先行救助所需资金和物资,实行报账制,县级财政、民政部门根据审批材料和救助对象收据,按规定程序予以拨付或补充。
第六章 社会力量参与
第十四条 充分发挥群众团体、社会组织尤其是公益慈善组织、社会工作服务机构和企事业单位、志愿者队伍等社会力量资源丰富、方法灵活、形式多样的特点,通过委托、承包、采购等方式向社会力量购买服务,鼓励、支持其参与临时救助。动员、引导具有影响力的公益慈善组织、大中型企业等设立专项公益基金,在民政部门的统筹协调下有序开展临时救助。
第十五条 公益慈善组织、社会工作服务机构、企事业单位、志愿者队伍等社会力量可以利用自身优势,在对象发现、专业服务、发动社会募捐等方面发挥积极作用。社会力量参与社会救助的,按照国家有关规定享受财政补贴、税收优惠、费用减免等政策。
第七章 建立机制
第十六条 临时救助工作实行各级人民政府负责制。县人民政府建立部门联席会议制度,确定一名负责人为召集人,将临时救助和救急难等社会救助工作列入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政绩考核评价指标体系。乡镇人民政府要成立临时救助工作领导小组,实行“急难”救助包保责任制,安排专人负责办理业务工作,明确各干部职工的包保区域、单位和时段等内容,确保事有人管,责有人负。
第十七条 建立临时救助和救急难工作主动发现机制。县政府相关部门要组织开展经常性排查,并建立分析研判制度,乡镇和村(居)委会要分别实行每月和每周1次排查,全面摸清辖区内困难群众,尤其是特困供养对象、低保对象、重病、重残人员、空巢老人以及留守儿童的实际状况,及时核实因遭遇突发事件、意外伤害、重大疾病或其它特殊原因导致基本生活陷入困境的困难群众情况。主动报告、主动帮助,必要时可代为提交救助申请,做到早发现、早救助,防止发生冲击社会道德底线的事件。
公安、城管、民政和卫生等部门在执行公务时发现身处困境的未成年人、精神病人等无民事行为能力人或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以及失去主动求助能力的危重病人等,应主动采取必要措施,帮助其脱离困境。
乡镇人民政府、县民政部门以及救助管理机构接到有关部门、社会组织、公民个人报告救助线索后,应主动核查情况,对于其中符合临时救助条件的,应协助其申请救助并受理。
第十八条 建立健全社会救助“一门受理、协同办理”机制,依托乡(镇)政务大厅,设立统一的社会救助申请受理窗口,落实专门人员,负责社会救助工作申请的受理、审核、资金发放等工作,让困难群众“求助有门”。
对符合最低生活保障或医疗、教育、住房、就业等专项救助条件的,社会救助受理窗口要协助其申请,需要分办、转办的,应明确办事流程和办理时限,建立处理急难问题的“绿色通道”。
对需要公益慈善组织、社会工作服务机构等通过慈善项目、发动社会募捐、提供专业服务、志愿服务等形式给予帮扶的,社会救助窗口应及时转介。
县、乡镇、村(居)民委员会可依托社会救助平台,建立临时救助和救急难工作网络。县政府公布社会救助热线电话,畅通临时救助和“救急难”工作求助、报告渠道。
第八章 监督和处罚
第十九条 建立健全临时救助制度监督检查机制,做到救助对象、救助标准、办理程序“三公开”,申请原因、核查情况、审批结果、救助金额“四公布”,切实维护公众知情权和监督权。
第二十条 民政、财政部门应会同有关部门将临时救助制度落实情况作为督查督办的重点内容,定期组织开展专项检查。财政、审计、监察部门应加强对临时救助资金管理使用情况的监督检查,防止挤占、挪用、套取等违纪违法现象发生。
第二十一条 临时救助对象不如实申报家庭财产、收入状况,提供虚假证明,采取欺瞒等手段骗取临时救助资金的,民政部门应当悉数追回并记录在案,且2年内不予受理其城乡低保等其他社会救助申请,已经享受城乡低保的予以取消。触犯法律法规的,依法处理。
第二十二条 对因玩忽职守、徇私舞弊、滥用职权违规办理临时救助或贪污、挪用、扣压、拖欠临时救助金的经办机构和人员,依法追究有关机构和人员的责任;构成犯罪的,移送司法机关依法处理。
第九章 附 则
第二十三条 因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社会安全等突发公共事件,需要开展紧急转移安置和基本生活救助,以及属于疾病应急救助范围的,按照有关规定执行。
第二十四条 本实施办法由岳西县民政局负责解释。
第二十五条 本实施办法自颁布之日起施行。
岳西县临时救助实施办法(试行)的补充规定
依据《社会救助暂行办法》精神,按照《岳西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做好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与扶贫开发政策有效衔接的实施办法》(岳政办〔2017〕6号)、《岳西县临时救助实施办法(试行)》、《岳西县健康脱贫工程综合医疗保障补充办法(暂行)》(岳政办秘〔2017〕51号)的相关规定,为缓解群众因患重特大疾病返贫、致贫情况的发生,助力我县脱贫攻坚,结合实际,制定《<岳西县临时救助实施办法(试行)>的补充规定》。
一、主要目标
整合救助资源,利用临时救助政策,通过实施重特大疾病医疗再救助,提升救助标准,简化救助程序,建立健康医疗社会保障长效机制,防止重特大疾病患者家庭因医疗费用支出超出自身承受能力而返贫、致贫,助力打赢扶贫攻坚战。
二、救助对象
全县参加新农合的居民(以下新农合均包含农村家庭成员参加城镇居民医保对象),因患重特大疾病在省内就医,医疗支出经新农合基金补偿、新农合大病保险、医疗救助、“351”兜底、“1579”再补偿、大病医疗补充商业保险,扣除平台募捐、社会捐赠、企业或单位赞助、社会救助等金额后,年度内合规费用支出仍超过1万元,家庭实际生活水平处于贫困边缘的人员。
三、救助标准
1、重特大疾病医疗再救助最高封顶线为10万元;
2、对符合再救助条件的人员,经各种救助后,按个人年度自付合规费用减去1万元起付线后再分档救助:0—5万元的,按50%计算;5—8万元,按60%计算;8万元以上的,按70%计算。
四、救助程序
(一)个人申请。凡符合救助条件的病患对象,由患者本人或义务关系人向所在地乡镇服务大厅救助窗口提出书面申请,同时提供诊断证明、乡镇卫生院打印的《参合居民医疗费用报补信息表》等相关材料复印件,填写《岳西县临时救助申请表》;
(二)精准识别。申请医疗再救助对象精准识别工作由各乡镇人民政府负责,识别过程中应遵守公序良俗,坚持以下程序:
1、民主评议。各乡镇对受理的再救助申请,由乡镇包村干部在患者所在村组织村“两委”,同时适当吸收正直、公正的老党员、组长、村民代表参与对患者申请内容真实性进行评议,评议结果在村级公开栏公示5天以上。对公示有异议的,应组织再调查、再核实,调查核实结果应书面回复申请人。
2、乡镇审定。个人申请经民主评议无异议后,由乡镇分管扶贫工作的负责人牵头组织民政、财政、扶贫、卫生、就业和社会保障事务所等单位经办工作人员集中审核,审核无异议的,报乡镇主要负责人审签。乡镇审核或审签结果有异议的,应再组织核查,并回复申请人。审签结果应公示5天以上。
(三)县级审批。各乡镇将经精准审定后的申请,及时上报县民政局审批。对于经测算,医疗再救助金额少于2000元的,乡镇人民政府可先行救助,再报民政局审批;医疗再救助金额大于20000元的,县民政局提出审批意见,报县政府分管领导核准。
五、资金筹集和管理
1、重特大疾病医疗再救助资金列入临时救助资金管理,县财政按500万元/年预算增加临时救助资金,年度资金不足时由县级财政补齐。
2、县民政部门每年预拨一定数额临时救助资金到乡镇民政基本户,用于支付乡镇人民政府先行救助,乡镇先行救助资金应通过金融部门打卡发放;县级审批资金由县低保局组织打卡发放。
3、重特大疾病医疗再救助资金接受社会及个人捐赠,捐赠款应根据捐赠者个人意愿使用;
4、重特大疾病医疗再救助资金接受审计、监察等部门以及社会各界的监督。
六、加强组织领导
1、乡镇应成立重特大疾病医疗再救助领导小组,落实行政首长负责制,建立临时救助实施重特大疾病医疗再救助申请对象精准识别机制。
2、县级民政、财政、卫计委、扶贫办等部门要加强领导及信息沟通,通力协作,按部门职责为乡镇精准识别提供技术支持。
3、加大监督和责任追究力度,确保对象准确和资金安全。对在工作中违反规定,存在徇私舞弊,优亲厚友等行为的,一经查实,按规定予以处理;涉嫌触犯刑律的,依法移送司法机关处理。
七、本《补充规定》由岳西县民政局负责解释。
八、本《补充规定》自2017年1月1日起开始实施,有效期3年。
3. 如果年纪轻轻查出了重病,你认为该怎么办
曾经看到过一篇报道,一个不到30岁的女性查出自己患了乳腺癌,她的做法我认为非常值得借鉴。
第一,整理自己的保险。
在慌乱之后,这个小姐姐很快就镇定下来了,她知道自己慌乱是没有用的。好在她之前就比较有保险意识,于是开始整理自己的各种保险和医保,就自己的病症开始和保险业务员沟通。
她知道自己治病这部分算是有保障了,因为大部分保险公司都可以报销,自己知需要花费少部分。当年买的重疾20万等确诊之后就可以一次性赔付了。另外,买的小医疗、养老等七七八八的保险,还可以赔付7-8万左右。
这个女孩面对疾病的做法,真的堪称是教科书级别了。幸运的是她之前为自己买了保险,否则可能这些规划都成空了。
4. 年轻时得了绝症或大病是如何面对的
这个是有一个过程的。。先是无法接受,无法面对,无法相信,不愿意面对任何事情。。逃避所有的人和事情,对生活充满绝望。后来慢慢的,有亲人,好朋友陪在身边。发现自己的绝望也不起作用的时候,然后才发现这个是可以解决的事情。它是可以克服的。然后自己才慢慢和它和平相处,和它和解。去面对所有因为它带来的困难。
5. 得了大病怎么样调节自己心情
家人怎么帮助癌症患者调节心理?
1、为患者寻找目标
有的患者往往在得知自己患上癌症后,就开始悲观绝望,对于生活已经失去了信心和目标,这样是很不好的。对于癌症的患者来说,缺失了生活的目标,也就无法让患者保持动力积极的去配合治疗。所以,一定要先为患者找准目标,让患者有一个可以去为之努力的理由,这样才能够保持心态去面对疾病。
2、帮助患者宣泄情感
患上癌症的患者,心理活动是比较复杂的,很多不良情绪长期积压会给患者带来巨大的负担,家属应该让患者找到一个宣泄的出口,认真倾听患者的悲伤或者绝望。可以对于患者的各种行为和思想进行分析后再给予解答,耐心安抚之后就能够改善患者悲观绝望的心态。
家有癌症患者不要悲观,帮助患者做好这5个心理调节,才是正确做法
3、促进患者之间交流
很多时候家属并不能完全理解患者的各种心情以及思想,同样的癌症患者之间才能够更好的相互理解与支持,因此就可以促进癌症患者之间的交流,让他们有一个倾诉的对象。并且不同的患者在长期交流过程中有了可以对比的目标后,能够增加自己的信心,也就有助于患者,恢复积极乐观的心态。
4、帮助患者建立兴趣爱好
兴趣爱好是在生活中长期保持一个人心态的重要条件,如果一个人失去兴趣爱好,那么生活也会显得平淡无奇。癌症的患者最好就树立一个可以长期调整心情的爱好,家属可以尽量陪同患者来保持这样的兴趣。这样有助于患者在日常生活中转移注意力,不过多思考疾病的后果。
5、合理安排患者的生活
如果合理并且健康的安排患者的生活,是可以很有效的改善患者心态的,因为积极健康的生活规律,能够促进患者的信心,让患者始终能够感受到正面的影响。最好再让患者进行一些锻炼,可以有效的改善体质,随着体质的不断恢复,患者也能够看到疾病治愈的希望。
家有癌症患者不要悲观,帮助患者做好这5个心理调节,才是正确做法
癌症患者在生活中还应该注意些什么?
癌症的患者除了要保持心态以外,生活中还需要注意饮食问题和对其他疾病的预防。因为癌症患者身体素质本就比较差,抵抗力不足,如果饮食上没有很好的提供营养,就很难保证患者正常的身体机能。而且癌症患者是很容易发作各种并发症的,对于那些严重并发症的预防一定要做到位,否则将会使患者的病情雪上加霜。
癌症的患者调整心态来治病不算是无稽之谈,现在有很大一部分患者通过自身积极的生活方式做到了让不治之症自行痊愈。虽然这种情况很难解释清楚,但事实证明积极的心态对于癌症患者的确非常重要,直接影响到了对疾病的治疗。
6. 当灾难降临你身边的时候你会怎么办
灾难的来临,常常是无法预测的,我想从灾难的预防到化解给你说三个定律:
1、因果定律。凡事有果必有因。你寻花问柳,难免落入仙人跳;你暴饮暴食,常常醺醺大醉,病魔必然袭击你;你对老公冰冷无情,那只会让他出去寻找温暖。
2、吸引定律。好的心态会吸引好的事情,反之亦然。很多人给吸引力法则做了不同程度的诠释,在我看来,完全没有那么神秘。你心情好,免疫力自然强,病魔会远离你,你惊慌失措,痛不欲生,小病会变成大病。你很开心去谈一次生意,你的开心会感染你的合作伙伴,生意成功几率自然大。你心情烦躁去找一个人办事,我想十有八九会告吹。
3、转化定律。祸福相依,灾难也会转化好运。这最常见的一个例子就是“塞翁失马”。很多时间,面对灾难,你只要审时度势,成功化解,灾难也会转化为平安。《老子》第五十八章:“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你去体检,发现了病变,从此注意饮食和运动,那么以后你可能一直健康。你经历了生死磨难,就会更珍惜生活。
7. 年纪轻轻就得了绝症或者大病应该如何面对
积极配合治疗,不要给自己太多压力,人活一世,草木一秋。
开心也是一天 ,不开心也是一天。
为何不高高兴兴地过好每一天!
你的心情可会影响身边人的心情!
所以积极乐观才是最正确的方式。
就算是病魔面对积极乐观的人,也会知难而退的,生命只有一次,珍惜每一天,开心快乐每一天。
即便是离开这个世界也不要带着遗憾离开~
8. 假如有一天你得了一场大病,你会怎么做
假如有一天我得了一场大病,我会努力生活,在自己最后的时间里过得有意义,即便是死亡,也要笑着面对。
9. 得大病你是怎么样面对的
没得过什么大病,得过阑尾炎,一个小手术,也算是上过一趟手术台的人了。不需要特殊的面对,打上麻药之后什么都不知道了,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