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疫情下的外地人在上海怎么生活,无金无社保,基础的保底工资都没有
你好,没有补贴。
现在在上海的外地人没有疫情补助。当地人没有流行病补助。只有封闭小区的居民有一些伙食补贴。这项补贴对上海本地人和外地人一视同仁。
‘贰’ 外地人在防城港生活如何
外地人在防城港生活还是比较舒服的。防城港是与沿海城市,四季景色美丽,非常适合人员居住,而且吃住也比较实惠。防城港的气候具有明显的海洋性季风气候特点。
刚开始有一些外地人来买房,后来发现防城港挺好住,就呼朋唤友过来买房居住。人们很向往防城港滨海城市清新的空气、温暖的气候。
‘叁’ 一个外地人,一个人来到上海,想要在上海生活一年,不能去工作和接受他人的施舍,在不影响健康的情况下
一个外地人,一个人来到上海,想在上海生活一年,不工作也不接受议人施舍,在不影响健康的情况下,你必须要有四万至五万。首先租房,最低每月要1500元,一年就是一万八千,其次每月的水电煤,每月至少在一百元左右,还要加上每日三餐,上海的物价大家都是知道的,一个月二千五百元还是要的,所以你必须准备四、五万吧。
‘肆’ 外地人如何在上海生活
我个人觉得单独的一个城市意义其实不大,要这个城市有人,才会有意义。当未来有一天,在这个城市,有好机油(姐妹),有另一半的时候,这个城市就会变得有意义起来,而那个时候即使没有房,或许你也会有归属感,因为有人在这里。我的经理曾对我说,在一个城市,三年是一个坎。当年他和一些同学从北京毕业后一起来到了上海,但是后面很多人走了,而留在上海的只有少数的几个人。留下来的都是因为有了家庭或者另一半,抑或者建立了很强烈牢固的关系在这里,无法离开。而现在经理的朋友关系链几乎都在上海,同时家庭也都在这里了,他把他的父母也接过来了,他肯定是不会离开上海的了,而至于是否有归属感,可能只有经理知道。
‘伍’ 说说外地人在北京漂着是一种怎样的生活状态
外地人想在北京扎根,必须要找一个北京男孩/女孩,否则以后孩子的问题很不好解决。可以说找一个北京孩子结婚是一个捷径。不要以为北京的子女在婚姻方面有优势,其实他们的优势是重叠的,比如都有房子都有户口。你自己可能没有房子没有户口,可是对很多北京孩子来说,对方有没有房子有没有户口不是关键因素。如果你有其他北京孩子没有的优势,比如学历、收入、颜值甚至性格等,在北京扎根应该不难。
‘陆’ 外地人在北京生活是一种怎样的体验
自由,基本上可以按照自己喜欢的生活方式生活。别违法乱纪,没有人管你干什么。大熔炉,什么人都有,能碰到很多有意思的人,当然,很多神人。美食很多,各国、各地佳肴都有。天气好没有雾霾的时候,感觉很爽。
‘柒’ 疫情武汉封城的期间人们怎么样
NO.1380
文:艾小羊
文章配图:来自网络
今天,原本是团队复工上班的日子。
今早,睁开眼睛第一件事是摸出手机,按亮屏幕,查看疫情地图。有人说21天坚持一件事,可以养成习惯。 其实习惯的养成,或许最重要的并不是时间,而要看有没有一件事,真真切切地影响你的生活,真真切切地让你惦记。
今天的疫情,依然处于爬坡状态,各项数据都在继续增加,拐点也许在明天,也许在后天,总之一定在不久的将来。
算起来,从知道疫情严重,到封城;从湖北人禁足,到全国人民禁足,不过短短10天的时间。
10天,我熟悉的这座城市忽然变得陌生。原本庞大的它,因为寂静而变得更大。
▲ 摄影师Rola在楼顶天台上航拍了封城中的长江二桥,壮观、空旷、寂寞。
朋友之间,没有什么时候像今天这样期待见面;同事之间,没有什么时候像今天这样期待上班。
有些人的生活,被彻底改变了。
朋友的朋友的大伯,死于新冠。
朋友的亲人住院隔离,病情危重,为了给亲人送药,她自制了这身防护服。
另一个朋友月初生了孩子,她倒挺高兴的,因为全国人民都在陪她在家坐月子。
人民需要段子、需要乐观,然而更多的时候,我感到的是一种不真切的梦幻感。脑中仿佛站着一个提问者,无数次发问,这一切到底是怎样发生的?若干年后回望,这场疫情教会我们什么?
今天是2020年1月31日。整整一个月前,2019年12月31日,新冠第一次出现在我的视野,那时候,它的名字叫“不明原因肺炎”。
2019年12月31日上午11点07分,《人民日报》官微以#武汉不明原因肺炎##专家组已达武汉#为关键词,通报武汉市部分医疗机构陆续出现不明原因肺炎病人。
同时,有朋友给我看了这份《关于做好不明原因肺炎救治工作的紧急通知》,通知显示,“我市华南海鲜市场陆续出现不明原因肺炎病人”,该通知发布于12月30日。
通知最后强调:未经授权任何单位、个人不得擅自对外发布救治信息。
作为对于17年前的非典 (SARS) ,还有清晰记忆的媒体人,我第一时间把《人民日报》的新闻转到了工作群,提醒大家注意。
下午六点,一个在医院工作的朋友提醒我不要去华南海鲜市场包括附近,人多的地方少去,出行戴口罩。
他特意强调:具体消息不敢随便传,管得很严,但八九不离十是SARS,或者差不多程度的病毒。
12月31日当天,的确有很多武汉市民戴起了口罩,有个同事咳嗽,我还命令他马上去医院。
当时,我已经准备进入“战备”状态。团队前一个多月就抢了“乐夏巡演”武汉站的票,作为团建活动。我对她们说,演唱会十有八九要取消了。
然而,似乎有一股无名的神奇力量,在这两则消息之后,舆论忽然就平静下来。1月4日,我跟员工如期去沌口体育中心看了“乐队的夏天巡回演唱会”,演唱会结束又去海底捞吃了火锅。
四处人山人海,大家沉浸在欢度元旦与即将过春节的欢快气氛里。各公司的年会、亲朋间的聚会、学生的汇报演出、百步亭团年宴都如期举行,几乎没遇到任何警示与阻力。
除了那个医生朋友隔三岔五发来《武汉市卫生健康委员会关于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情况通报》,我身边普通的武汉市民,很少有人再提起这件事。
这个疫情通报,在武汉卫健委官网上才能看到,也很少有普通武汉市民查看这个官网,甚至很多人并不知道这个官网的存在。
我的朋友,武汉着名诗人小引1月17日在他的朋友圈呼吁该机构应该开一个权威性的微信公号,每天公示数据,提醒市民,因为官网的传播能力毕竟有限。
1月18日,小引的儿子发烧住院,后确诊为流感,他在医院发热门诊看到医护人员全副武装,觉得特别紧张。
小引,是我目力所及的朋友与熟人中,对疫情关注最早,投入精力最多的普通武汉市民。
而大多数武汉市民,如我一样,12月31日看到新闻时的紧张心情,随着时间慢慢消解。我们公司如期在1月17日放了春节假。18日到20日,80%的员工按原计划离开了武汉。
作为新媒体创业公司,我们大多数员工是外地人。她们很早就抢了回家的车票,如往年一样,成为春运迁徙大潮中的候鸟。
此后,封城、禁足,疫情一天一变,忽然在某一天,她们成了周市长口中,因为春运和疫情,在封城前出城的那500万人中的一分子。
“500万人”这个数字,在这种情况下说出来,是真的吓死人,我特别理解大家的恐慌与哗然。
然而,作为一个拥有510万流动人口的大都市、拥有大学生最多的中国城市,武汉每年春运流出人口都在500万上下。
如果没有这场疫情,这500万人,春节前悄悄地离开,春节后悄悄地回来,除了他们的亲人,很少有人关注他们的行踪。有了这场疫情,这500万人忽然变得全国甚至全球瞩目。
不排除在任何城市、任何人群中,都有损人利己甚至损人还不利己的败类,但500万离汉人口中的大多数,是在自己既定人生的轨迹上,身不由己地成了当下最特殊、也最敏感的群体。
作家林东林21号从武汉回到了河南老家。23号武汉封城后,村干部在他家门口挂起了一条横幅:本户有武汉返乡人员,请勿相互来往!
东林是一个有幽默感的人,自己站在这条横幅前拍了一张照片做纪念。
假如这是一部电影,导演为它安排了清晰的两条线。
明线是作为普通市民的我们,在2019年的最后一天,得知自己生活的城市出现了不明原因肺炎,短暂的惊恐过后,在消息的准真空里,渐渐放下心来。 在各自生活的轨道上,返乡、出行、聚会,准备了糖果、鞭炮、新装,即将度过2020年春节。
暗线,是以医护人员为中心的“深度知情者”。 在他们的世界里,武汉12月初就已经出现了新冠患者,而病毒也许在11月的时候,就已经潜伏在人群中,摩拳擦掌。
2019年12月31日,疫情通报为不明原因肺炎; 1月9日,专家确认了新冠病毒,两天后,病毒的基因测序完成。 正如一位武汉医生所言:从应对上来看是非常迅速的。
“问题出在后面。27例病例出现后,武汉卫生系统采取了内紧外松的政策。‘紧’是及时发现病例,并做了严格的隔离和应对。‘松’则是没有大范围地公告社会,让大家对疾病提起警惕,也没有号召大家戴口罩。系统内部没有意识到控制这样性质的传染性疾病,如果没有社会面的支持,是很难的。” (三联生活周刊特稿《武汉肺炎一线医生口述:大爆发期或将到来》)
2020年1月10日开始,潜在的传染者开始不断发病,医院的发热门诊繁忙起来;1月15日,开始有医护人员感染,意味着病毒确定人传人。
直到钟南山提出病毒肯定已经发生了人传人,并且号召外地人没事不要去武汉,武汉人没事不要出武汉,普通市民与知情者这两条线,终于会师。
而至此,或许正如一位医务工作者所说,如果在20天前,就号召所有武汉人不聚众、不出行、戴口罩、勤洗手;广泛公告病毒传染的严重性,或许如今是另外一个结果。
历史无法假设,历史却总是惊人地相似。
作为一名普通武汉市民,作为一名资深媒体人,我经历过纸媒的辉煌,经历过非典的恐慌; 作为新武汉人,我慢慢爱上了武汉这座城市。
在这场疫情中,我坚持小角度的记录与报道,既希望疫情早日过去,更希望历史不再重演。
非典时期,我们已经吃过应对不够迅速,不以科学为依据进行决策,心存侥幸心理与过多私心杂念的亏,如今又补上了“新冠”这一记巴掌。希望所有人牢牢记住这种疼痛,甚至对于许多人来说,可能是终生无法忘记的痛苦。
若干年后,新的病毒可能还会再来,但愿应对病毒的教科书般的指南,不要每一次都缺席。
许多人付出生命代价所获得的,不应该仅仅是几滴眼泪与一声叹息,我们希望看到的,是制度的进步。
留守的900万武汉人与全国人民一起守护的,不仅仅是自己的生命,更是难能可贵的诚信与信任。
祝愿每个人都健康平安,愿这个国家安定兴旺。坚持不外出,在家保持规律的作息,保护好自己,就是用最诚实的方式,对待生命。
为了回馈老顾客和忠粉,我们建立了“羊粉群”,大家进群即可享受专属福利价,在这里不用等4个1,每天都是抄底团购价,群内购物比普通顾客购物最高立减200元!
‘捌’ 上海外来人员疫情期间生活问题谁解决
居住地属地解决
住在社区的可以求助社区居委,住在单位的可以求助单位。
至于免费生活物资有部分外地人没有拿到免费的生活物资,那是个别现象,绝大部分的人都是拿到了的,我自己的小区,我同事朋友亲戚的小区,无论是农村的还是城镇的,都是和本地人一样拿到了上面分配下来的生活物资,虽然有部分地区分发了好几次,但是大部分的地区只有一次分配,更多的是靠团购在买生活物资,而不是依靠政府
当然是有些地区区别对待,那也要看具体情况,比如群租户,因为物资是按户分派的,群租户只能领到一份也是合理的,毕竟上面派下来就是按户的,本地人无论是人多人少也都一样,没理由外地人就不一样
一些个别的现象你不能无限的放大,部分地区可能曲解政策,执行不力,你就说成上海外来人员疫情期间生活问题没人解决这不合理
‘玖’ 外地人如何在北京生存
打工,做个小买卖都行,只要勤快就饿不死的!
至于买房就别想了,买车可以,二手车,价格便宜,质量也还是不错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