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如何开展好党的组织生活
党的组织生活是党的生活的重复内容,是党组织对党员进行教育、管理、监督的重要形式。它主要依据党支部,党小组开展的活动。主要形式有党员大会,支部委员会,党小组会,民主生活会以及党课,民主评议党员,评选先进党组织和优秀党员,优秀党务工作者等。党的组织生活的内容,一般包括;对党员进行党的知识教育,学习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和党的方针政策及有关业务知识,传达中央和上级党组织的文件、指示,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发展党员,处理违纪党员和不合格党员,开展适合党员特点的各种形式的活动。党员为什么必须在党的一个组织中过组织生活?这是党章规定的一项制度,是加强对党员的管理教育和监督的一项组织保证,也是加强党的建设的一个重要内容。党章对党员参加党的组织生活有何规定? 党章规定:每个党员,不论职务高低都必须编入党的一个支部,小组或其他按定组织,参加党的组织生活,接受党内外群众的监督,不允许有任何不参加党的组织生活,不接受党内外群众监督特殊党员。如何开好支部党员大会? 支部党员大会是党支部全体党员参加的会议,是党支部的领导机关,在党支部中享有最高决策权、选举权和监督权。支部党员大会要定期听取支部委员会的工作报告,对支部委员会的工作进行审查和监督。要开好支部党员大会,必须明确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1)支部党员大会的会期。支部党员大会一般每三个月召开一次。根据工作需要,支部党员大会可提前召开,无特殊情况,一般不宜推迟举行。按期召开支部党员大会,是贯彻党的民主集中制原则的具体体现,对于发挥党内民主,维护党员的民主权利,监督党支部的工作,完成党支部所担负的任务,都具有重要的意义。(2)支部党员大会的会前准备。做好会前准备,是开好党支部党员大会的重要环节。支部委员会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做好会前准备:第一,支部委员会应在会前确定好支部党员大会的决议,议题要明确,中心要突出。第二,支部委员会应在会前将支部党员大会的内容、目的、时间和要求等通知全体党员,让党员明确会议所要讨论和解决的问题,以便在支部党员大会上充分发表意见。第三,要求全体党员(包括预备党员)都应参加支部党员大会,如个别党员因故请假,支部书记或支部委员应尽可能在会前听取这些同志对议题的意见,并把他们的意见转达给支部党员大会。第四,根据支部党员大会的内容,有些支部大会可适当吸收一些非党同志参加,如讨论吸收党员的支部党员大会,可以吸收一些非党积极分子列席。(3)支部党员大会的基本程序。支部党员大会一般应由党支部书记主持。如果支部书记因故缺席,要由支部副书记或支部委员主持。第一,主持者要报告本支部党员的应到数、实到数、缺席数,说明个别党员缺席的原因,宣布会议是否有效。第二,围绕会议的中心议题,按预定议事程序进行。每个党员要充分发表意见,认真展开讨论。需要贯彻落实会议精神的,应提出具体的要求;对需要作出决议的议题,按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进行表决。第三,要做好会议记录。记录的内容:会议时间、地点、党员出席和缺席情况,大会的中心议题,党员发言的要点,讨论中的不同意见,支部党员大会作出的决议等。会议结束后,记录要归案保存。 ★怎样开好党支部委员会?加强党支部集体领导的关键之一,是开好党支部委员会。党支部委员会一般每月召开一次,根据需要也可随时召开。必要时也可召开支委扩大会议,吸收党小组长和有关党员干部参加。会议议题一般包括以下方面:研究、贯彻上级党委的决议和指示;讨论制定完成生产和工作任务的方针办法;研究党的建设和党员管理教育方面的问题;研究有关干部选拔、调整方面的问题;研究培养、发展新党员方面的问题;讨论研究协调工、青、妇等群众组织工作方面的问题。★开好支部委员会应注意以下几点:(1)支部委员会议事要注意遵守规定的程序,会前让委员知道会议议题,有所准备。会上要围绕议题组织好讨论,使所议的问题能得到认真解决。对会议决议的执行情况要注意督促检查。(2)要充分发扬民主。讨论中提倡畅所欲言,各抒己见,书记要善于启发大家,集思广益,不要怕别人提出与自己不同的意见。(3)要议而有决。在大家对所讨论的问题发表了意见后,书记要善于集中委员的智慧,按照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作出决议。集中意见,既要听大多数人的意见,也要照顾少数人或个别人的意见。如果少数人或个别人的意见是符合上级指示和实际情况的,而多数同志不同意时,就不要急于作出决议,要引导大家继续学习和讨论,按照党的方针政策来统一认识,做到集中正确意见。决议做出后,还要研究制定贯彻执行决议的具体措施,并按照各委员的职责进行分工,以保证支部委员会的决议的贯彻执行。支部委员会研究讨论有关问题,既要防止在重大问题上个人意志代替集体决定的现象,也要防止事无巨细,把应由个人分工处理的事都提交集体讨论的现象。 ★如何开好党小组会?党小组会是党员组织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党小组活动的主要形式之一,也是提高党员素质的有效措施。党小组会一般每月召并一至两次。党小组会的内容一般围绕党的中心工作和党支部提出的具体任务,结合本小组的实际情况确定,每次解决一两个问题。★党小组会的主要内容:(1)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2)传达支部的决议,讨论贯彻支部决议的具体措施及每个党员应承担的任务。(3)党员汇报思想、工作、学习和执行党的决议的情况,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4)根据支部的统一安排,定期开展民主评议党员活动。(5)分析群众的思想状况,研究如何做好群众的工作。(6)研究入党积极分子的培养教育,研究发展对象,评选优秀党员,讨论对党员的处分等党务方面的有关工作。党小组会要讲求实效。会前要有准备,会议的内容要集中,每次党小组会都要有针对性地重点地解决一两个问题,不要会前无准备,会上不着边际地东拉西扯,以至浪费时间,不解决问题,挫伤党员参加党小组会的积极性。 ★如何组织离退休党员参加组织生活? 组织好市直机关的离退休党员的组织生活,是党组织的一项重要工作,这对于发挥他们的作用,使他们始终保持共产党员的本色具有重要意义。因此,要组织好这部分党员过好组织生活, (1)凡属原单位管理的离退休党员。原单位的党组织应安排他们过好组织生活,有条件的,可以单独成定离退休人员支部。 (2)对于老年多病、行动不便的离退休党员,不要勉强他们参加组织生活,党组织可指定党员负责与他们联系,向他们结上党的方针政策和决议,听取他们的意见和要求。 (3)组织离退休党员过组织生活,要根据老同志的特点安排活动,活动应照顾他们的身体状况。
Ⅱ 如何更好的协调工作与生活.
两者之间相互补充,相互促进
第一:工作和生活要分开;
第二:工作和生活要结合;
第三:把工作当成是生活的一部分,去享受生活,享受工作
Ⅲ 面对繁忙的工作,如何有效协调工作与生活
对于如今的年轻人来说,工作都是繁忙的。所以如何有效调理工作与生活之间的关系便显得尤为重要。首先你对工作一定要勤勤恳恳,不可以有偷机取巧的成分。其次,也不要给自己的工作太大的压力,自己有能力做下去就可以做,但现在如果学的东西还没有到家,不用特别逞强。年轻人需要很多提高的机会,而且年轻就是本钱,不用着急。也要学会享受生活,不能太早的过道中年期的那种生活,这样显现不出年轻人的朝气。
Ⅳ 怎样协调工作和生活
每个人都有家庭责任的重担,但不是经常挂在嘴上的。事事不顺,是因为你放不下,太在乎了。越在乎的东西往往越得不到,要学会专注和投入,工作中就认真专心的工作,你觉得你在工作是就是快乐的,生活的时候就不要想我哪里的工作还没做好,还有那些没办完,生活中就要学会像小孩子一样放开自己。生活中像小孩子一样童真生活,工作中像老男人一样沉稳出色。
Ⅳ 如何做好部门的配合工作
1、重视团队利益
意识到只有成就了团队才能成就自我,将团队放在首要位置;主人翁意识,把集体的事情当成自己的事情来对待,要求自己先主动做;意识到团队利益实现依赖于成员共识,主动在公开场合表达这一观点。
2、建立信赖关系
重视合作伙伴在共同工作中的价值,强调“我们”而非“我”做了什么;真诚表达自身对他人的尊重和认可,拉近彼此关系;一旦确定业务内容,要求自己先做而非等到他人率先开展;表达对目标达成的乐观态度,为业务伙伴加强信心。
3、主动支持与配合
高效率高质量的完成自己所负责的工作;邀请合作成员就开展的工作提供建议及支持;察觉到工作伙伴的困难或需求;在力所能及的范围,能主动提供支持和帮助。
4、提供反馈
针对合作成果定期进行工作总结;在合作成员提出咨询时,能积极提供建设性反馈;在合作过程中能客观传递自己的观察结果,主动提供反馈意见;共同制定改善计划,提供合作效率。
注意问题
1、领导者要合理的、适时的组织协调。领导者掌握着一个部门(或单位)的全面情况,了解各项目标实施中出现的问题。根据这些情况和问题,要适时的出面组织协作、调整力量,以保证各项目标均衡的发展。
2、各个部门或个人,要有全局观念,主动地搞好协作配合。
3、对制定的协作内容和临时承担的协作任务,应该以积极负责的态度去完成,因为这些任务和计划都是紧紧围绕着总目标、服从总目标的需要而确定的。
4、协作过程中应注意协调性和一致性,否则很难达到一定的合作水平。
5、协作过程中依赖工作计划软件,能更好地提升协作效率。
Ⅵ 如何协调好工作,生活,学习之间的关系
第一种是上午起床时间,可以一边利用洗漱穿衣的时间,一边听一些感兴趣的资讯(这类资讯一般比较轻松,分神接收这些信息完全没有问题)。
第二种是上午上班的路途时间,由于要有几次交通换乘,需要分出一定注意力关注路况,并且很快就要进入一天的工作状态,因此适合在路上听一些专业类的资讯。
第三种是正常工作日上午的时间,这个时间宝贵而有限,适合做计划和总结,与其他人共同开展工作,不适合拿来学习。
第四种是正常工作日下午的时间,与上午类似,集中处理公务,你的时间要跟公司其他人配合工作,也不太适合拿来进行个人学习。
第五种是晚上在公司的时间,属于自己的个人时间,由于和白天的工作相关联,脑子当中会有很多工作中产生的需求和问题,因此适合利用这段时间学习一些专业上的东西,作为专业提升,效果很好。
第六种是下班回家的路途时间,不赶下班高峰期就比较轻松,精神比较放松,注意力也比较集中,可以一路上听听感兴趣的电子书。
第七种是晚上在家时间,属于个人的时间和空间,方便纸版书籍的阅读,可以一边阅读一边做读书笔记,可以做非专业类的兴趣型阅读。
第八种是晚上临睡觉之前,刷牙洗脸,宽衣解带,适合放松和催眠的内容,听一两章小说正合适。
第九种是周末在家的时间,适合兴趣型阅读和做笔记,还可以自己写写东西作为总结和提升。
第十种是出差旅途中的时间,就是坐快轨等飞机取行李打车到酒店过程中的时间,这些时间中要处理很多事情(要认路换票安检打车办理住宿等等),注意力会经常分散,经常被外界事情打断,因此可以跟上午起床时候的阅读内容类似,听些感兴趣的资讯。
第十一种是锻炼(或者散步)的时间,特别适合一边锻炼,一边听电子书(因为电子书主题统一,阅读也很连续,不需要动手选择翻页之类的多余操作,不会干扰你的锻炼,因此特别适合运动中消化),健身健脑两不误。
Ⅶ 如何做好部门之间的配合与协调
一是增强部门协调配合的意识。建立部门间协调配合制度,目的是加强部门间互相协调,形成工作合力。因此,各部门必须树立工作“一盘棋”思想。首先,认真依照部门职责,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在各自职权范围内,独立负责地做好工作。同时,要围绕学院大局,在招生、宣传、管理上,齐抓共管,及时协商解决工作中矛盾和问题,认真按照协调意见分工落实。
二是加强部门间的联系与沟通。部门在处理问题时,如涉及其他部门职责范围内的事项,由主管领导牵头,主动征求有关部门的意见,认真协商,积极配合。牵头部门主持召开协调会议,邀请协办部门参加,协办部门负责同志必须出席,共同协商解决有关事项。
三是规范部门间协调配合管理。坚持一件事情原则上由一个部门负责,确需多个部门管理的事项,要明确牵头部门,分清主次责任。统一制定协调配合制度的步骤;规范协调配合制度的组织形式、范围、工作内容和运行流程等,为探索建立科学高效的协调配合机制打好基础。
Ⅷ 如何协调好工作和生活的关系
好好工作,好好生活。在工作时间内一定要全心投入,把工作做好。一分努力一分收获,这样升职的机会 加工资的机会大一些。下班之后,可以提高生活品质,适时享受。有钱没时间,有时间没钱都不好。协调好工作和生活的关系,那么就能做到时间和钱兼有啦,这是最好的状态。
Ⅸ 怎样做好协调工作
善于协调关系是领导者应具备的基本素质,也是一个基本的工作方法。领导者能否取得事业的成功,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其是否掌握了协调关系的方法艺术。那么,协调的方法通常都有哪些呢? (一)确立清晰的思路。协调每一件事情,都要根据协调的内容和具体要求,把握住基本点,制订周密详细的协调计划,确立清晰的协调思路,研究协调中可能遇到的问题及对策。要做到心中有数,就要用联系的、发展的观点来看问题,承认差异,照顾个性,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心中有了数,工作才能有条不紊、忙而不乱,达到最佳状态。 (二)投入真挚的情感。在协调工作中,领导者的情感能对下属产生直接的影响。因此,领导者在整个协调过程中都要投入真挚的感情,使协调对象能够感觉到你的真诚,从而与你相互理解、达成共识。 (三)保持冷静的心态。领导者首先要沉着冷静,要认真听取别人的意见,对于正确的意见,要及时采纳,使自己的协调计划更加完善;对于不正确的意见,也要保持正确的态度,有理、有据、有节地进行辩驳。领导者在协调时要心底无私、态度诚恳。此外,领导者还要心胸宽广,尤其是在被别人误解时,要进行主客观多方面的分析,不要认为是人家和你过不去而对人产生成见。“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做到了这一点,协调才能有成效。 转载二则,供参考。看似简单的协调工作,不同的人办起来效果却不一样。怎样才能搞好协调,笔者结合自己工作实际谈几点浅见。一要摆正位置。机关人员是领导的助手,是干具体工作的。基本职能是出谋划策,对党委和领导负责,为基层服务,抓落实,抓反馈。基本规律是承上启下,有承办工作的责任,无决定问题的权力。基本特点是接触面广,工作量大,时间性强。基本要求是掌握情况准确,建议符合实际,工作细致到位,作风雷厉风行。在日常工作中,不能把领导机关的威信、能力和水平,误认为是自己的威信、能力和水平;把本系统、本行业和分工负责指导的工作成果,误认为是自己的成绩、自己的功劳、自己的政绩。作为机关人员,要甘当无名英雄,甘于吃苦受累,摆正自己的位置。对领导要诚实、积极,对同事要谦逊、热情,不能以领导的名义处事、压人,更不能以领导的名义处理个人私事,有时工作上必须采取命令式下达,也要把握好度,使基层执行起来严肃认真,又不致于产生逆反情绪。二要提高素质。首先,要有很好的思想素质。也就是说要有高尚的人品。有德有才,才有威信,靠人格的力量开展工作。其次,要有较高的政策水平。政策水平的高低决定协调工作的质量,也决定着抓落实的质量。作为机关人员要认真学习党和国家的有关方针政策及法规制度,熟悉和掌握上级的指示、要求和机关各部门的职责,了解事情的来龙去脉、前因后果和处置的惯例。再次,要有较强的信息获取能力。善于收集各种信息资料,掌握工作的主动权。三要融洽关系。建立良好的工作协作关系,是减少内耗,提高工作效率和工作效益的基础。好的内外环境和协作关系,指的是在共同目标下建立起来的健康向上的关系,而不是相互利用的庸俗关系。与领导的关系,首先是服从,同时也有劝谏的责任。智者千虑,必有一失。当机关人员的不能看着领导明明把问题处理错了,也不吱声,要敢于直谏。与机关部门之间、同事之间,要相互多通报情况,以求得各方面的支持;有了空当,要主动补位;出了问题要高姿态,主动承担责任;取得了成绩要相互谦让,荣誉面前少伸手。与下级的关系,督促检查工作要严格按规定和标准办事,实事求是,不夸大成绩,也不掩盖缺点。对基层存在的困难,要及时想办法、出主意。同时,要有不耻下问的精神,把事情的来龙去脉搞清楚,提出符合实际的建议。四要正规程序。按职责办事,按程序办事,是做好协调工作最基本的要求。机关人员请示汇报工作,传达领导的指示,要严格按规矩办事,及时、按级、按程序、按分工请示报告,对领导的指示、批示的落实情况要及时反馈。同一项工作,如果主官与主管领导意见不一致时,要按主官的指示办;分管领导与其他副职意见不一致时,要按分管领导指示办。当协调涉及到两个部门之间的问题时,要多直接协商解决。五要找准焦点。找准焦点包括两个含义:一是对事,就是抓住主要工作或中心工作,突出重点,把握关节,就是我们常说的抓主要矛盾。二是对人,就是抓住关键性人物。做好他们的工作,对协调顺利与否有很大作用。在协调工作中,除领导者外,还有一些起着骨干核心作用的人员,在机关和基层有着相当的影响力,通过这些关键性的人员,既容易解决问题,又可以通过他们做好疏通工作,使协调工作顺利进行。如何做好协调工作一、必须遵循协商办事的原则一要把握身份,不以势压人。把握身份,动之以情,晓之以理,以情感人,以理服人,在协调工作中是十分重要的。如果只凭自己是县委办公室的工作人员,居高临下,盛气凌人,甚至以势压人,不理解部门单位的难处,不仅无助于问题的解决,反而会使矛盾激化。二要公正处事,不偏心偏爱。在日常工作中,上级与下级,部门与部门之间出现意见或分歧是难免的。在协调这类问题时,应依据分歧的客观情况,从维护大局、有利于工作出发,客观公正地协调,决不能从个人好恶出发,厚此薄彼,偏心偏向。在领导决策与部门认识不一致时,只要不是原则问题,就不能一味强调“不折不扣”,压着部门去办;也不能违背领导意图,走所谓“群众路线”,而应当把领导的指示与客观实际结合起来,把对县委领导负责与对部门单位负责两者统一起来,在充分协商的基础上搞好“微调”,从而既保证县委领导意图的落实,又符合客观实际,能够被群众所接受。如果领导决策与客观实际出入较大,可将实际情况和部门单位建议及时向领导反馈,以便调整决策。当部门与部门之间发生矛盾需要协调沟通时,办公室应认真听取各方的意见,从中找出“共同点”,并以“参谋”的角色,提出容易被双方接受的意见和建议,使他们逐步取得共识,以达到令人满意的结果。 三要诚实为本,不欺骗他人。协调时,要光明磊落、实实在在,一是一,二是二,不耍小聪明,不玩弄权术。否则,最终会将协调的后路堵死。现实生活中,有这样一种现象,有的秘书工作者牵头承办一项重大活动,开始协调的时候,因为需要别的部门出人、出钱、出物,就陪着笑脸与大家商量,一旦大功告成,往往独揽功劳,翻脸不认人。这种过河拆桥的做法,不仅不利于调动方方面面的积极因素,也有损办公室的形象。在与同级部门进行工作协调时,首先要想一想自己能够做些什么,怎样才能为对方完成工作创造便利条件;在与下级部门协调时,首先要想一想怎样帮助下级解决困难,是不是理解了下级的苦衷,是不是调动了下级的积极性。二、必须处理好两个关系一是指令性与协商性的关系。指令性是领导已有明确的意见和要求,没有特殊情况必须遵照执行。协商性是根据领导意图,可以与有关方面商量,提出解决问题的意见和办法。在实际工作中,单靠指令性打旗号,发“指示”,以硬碰硬,往往使对方难以接受,达不到协调的最佳效果;而光有协调性,一味地妥协退让,就会失去本身的权威,协调也不可能成功。只有二者结合起来,做到刚柔相济,软中有硬,才能达到最佳效果。因此,在协调上首先要立足于领导权威,明示领导意图,引起协调对象思想上的重视。其次,多做“台下”工作,协调前先找协调对象交换看法,下点“毛毛雨”,提前把准备工作做好。再次,要以商量为主,态度谦和,努力创造一个宽松和谐的环境。协调过程中,要认真听取对方的意见,不做简单肯定和否定,主动想办法、指路子,除紧急事项外,一次协调不成,要进行多次努力,不急于向领导汇报,避免造成矛盾,不利于问题的解决。二是原则性与灵活性的关系。在实际工作中,解决问题都有一个必须遵循的基本准则或达到的标准,也就是原则性。而解决问题的策略和手段就应当活一些,讲究策略,针对新情况,善于修正原有的设想,在不影响大局,又不违背原则的情况下,要注意听取各方面的有关意见,采取灵活办法或采取适当的让步,达到预期的最好效果。三、必须强化主动办事的意识一是未雨绸缪,准备预案,确保协调的超前性。办公室只有不断提高超前思维能力,才能把握协调的主动权。对一个时期和一个阶段的工作,从上级指示要求、本级机关工作内容到所属单位工作动态,以及领导当前思考的问题、思路等,都要进行全面的考虑和思索,从中预测出下一步工作形势的发展变化及可能要做的协调工作。二是信息畅通,确保协调的及时性。信息沟通是整个协调工作的主线,任何协调无不以信息为依据,达到认识的统一和行动的一致。办公室要了解和收集各部门单位的工作动态和短期内的工作安排,为领导安排近期工作和调整各部门之间的工作提供依据;传达和通报领导的指示和各部门的工作进程,使各部门了解整个机关工作的全局,明确自己所负责的工作与全局是否协调,并以领导指示和各部门工作情况为向导,调整和确定自己的下一步工作。四、探索科学的方法一要讲究语言艺术。语言是协调的重要媒介和基本载体。协调工作能否顺利进行,语言艺术是关键。得体的语言既能简明扼要地表达自己的意图,又能使对方愉快地接受协调。要发挥好语言在协调中的作用,除加强语言修养外,在应用中还要注意三点:一是要区别对象。协调需要区别对象选择适宜的说辞。要根据协调对象的地位、职业、经历、文化素养和性格特点等,采取不同的表达方式。如果不管对方是谁,都用一种方法去说服,就很难顺利达到协调的目的。二是要注意态度。协调要慎用指令性语言,多用商量的口气,即使传达上级的指示、转达领导交办的事项,也不要口气太硬。在一般协调场合,更要注意语言平和、态度随和。三是要把握分寸。语言基调应该多用征询的口气,要用“建议”、“是不是”、“可以不可以”等带征询色彩的语言。但又不能放弃原则。二要做到灵活应变。一是因人而异。一般来说,协调时对老同志要尊敬,对新同志要和蔼;对熟悉的同志可以随便一些,对不熟悉的同志要正规、谨慎一些;对工作积极主动的,要充分信任,不可层层加码;对工作比较拖拉的,要经常提醒,加强督促。总之,要根据不同人的不同特点,有针对性地进行协调。二是因事而异。不同的事情要用不同的方式。对大家普遍关心的问题,应公开处理,通常影响到多大范围,就在多大范围内处理。对不宜公开的事情,如协调人事关系等,应运用个别协调方式,范围越小,效果越好。对涉及多个部门的具体问题,采取现场办公的协调方式比较好。三是因时而异。就是说,协调要注意捕捉时机。比如领导正在思考某个重要问题或某项重要工作该如何办理,这时你如果提出符合领导意图的协调意见,就很容易被领导接受。再一点,领导情绪比较好的时候,也是协调的最佳时机。对下协调则要善于捕捉时机,善于“借东风”和顺水推舟。比如一个重要问题需要协调解决而遇到难题时,这时正好开了个会,领导有了明确的指示;或上级下发了个文件,有了明确的规定;或某个领导作了批示,有了明确的要求等,这些有利于促进问题解决的时机,不要轻易错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