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她所能想到的唯一的慰藉,就是假装生活本身,是一场梦”是出自哪
爱情,这不是一颗心去敲打另一颗心,而是两颗心共同撞击的火花。
㈡ 在一线城市,真的需要“假装生活”吗
讲真,最近快被这个文章的一系列文章刷屏了,先是《北京,有2000万人假装在生活》,然后后面又跟了《北京,有2000万人在勇敢的生活》,再到后面已经全部乱套了,什么《北京,有2000人假装有性生活》《上海,有2000万人没有性生活》《广州,200万福建人没法生活》《温州,20万温商的跑路生活》《A股,有7000万人假装在炒股》《王者峡谷,2亿玩家没有生活》。歪到不知道哪里去了,完完全全已经歪成了自媒体的命题作文大赛。
所以我感觉生活对我们很公平,在于我们如何看待它。情绪低落的时候,很想放弃的时候,想着父母前两天还问我,钱够不够用?累的时候还有虎扑篮球的慰藉,攒钱买一双心仪已久的篮球鞋犒劳下自己。加班做不完ppt的时候,下载一首PG ONE打个鸡血。你说太穷不开心?理想生活还太远?我说不是非得豪车豪宅才叫生活,你那叫炫富,触手可及的小确幸小感动才叫生活。
㈢ 北京真的是2000万人在假装生活吗
北京2000万人在假装生活,那是有点梦游了
在北京生活的人是非常多,压力大,精神紧张,不过很多人回过头来一看就是一场梦.感觉生活的非常假.从这一点上来说是真的
在北京成月光簇或是负翁的话,那就是让人陷入"假装生活"中.
㈣ 为啥你总在假装生活
我们在上一篇文章中论述了很多刚刚工作的人所面临的财富人行道困局,在这个困局中你的财富由收入和债务来定义,所以财富的道路极其脆弱,无法承受任何的弯路和颠簸,一旦收入消失,财富的幻觉也就随之消失了。
然而,很多人说其实我并不是这样的,我有了自己的房子,好像也有了车子,我有了属于自己的家庭,我努力工作,勤奋存钱,但是前一段时间一篇《在北京有两千万人在加装生活》的文章不知道有没有触动你的心弦,《在西二旗月薪五万活的仿佛只有五千》是不是让你感同身受,从一系列的标准来看,你似乎已经在中产的人群之中了,但是为什么你过得还是这么的焦虑?今天我们就来聊聊,中国人财富的第二个困局,财富慢车道。
一、财富慢车道的困局
之前我们专门说过,有些人走在财富的人行道上,他们有多少钱用多少钱,没有理财的计划,只关注当下,喜欢即时的满足感,人行道是一种生活的顽疾,你无形之中正在透支着你未来的消费潜力,然而大多数中国人的家庭,尤其是已婚已育中国人的家庭却并不是这样,我们会有另外一种选择,即牺牲今天的幸福,把希望寄托在未来。
不知道你的生活状态是不是这样的?你努力学习,找到一份收入还可以的工作,你一周在办公室工作五天,自带午餐或者吃公司便宜的食堂餐,舍不得喝几十元一杯的星巴克,节约出薪水用于购买理财或者余额宝,放弃自己买好一点汽车、电脑的梦想,希望存钱、存钱、再存钱,你听了很多的理财课,觉得今天投资一万元,通过复利明天可以赚到更多的钱。
对于大多数人来说,随着你的年龄逐渐增长,随着你逐渐成熟和承担责任,随着你的孩子呱呱坠地,你越来越觉得自己肩上肩负的责任,以及对未来巨大的反差与压力,你选择离开了人行道,开始进入一个大家都认为该是这样的生活状态,这种生活状态来自于父母的教导,来自于老师的教育,来自于电视台、网络上各种专家的提倡,让你慢慢接受今天平凡的生活,用牺牲今天的代价来换取明天的财富。
于是我们接受了大多数人所提倡的这样的标准:
1、对于债务的看法:除非这个债务来自于房贷这样的东西,否则我不想有太多的债务,我会用各种办法避免,甚至我愿意为此加班加点的工作。2、对于时间的看法:我很愿意为了多挣钱去花时间工作,我的工作时间越长,就越有钱可以去偿还我的房贷,我孩子的教学贷款。3、对于教育的看法:教育是非常重要的,因为它可以帮我获得更高的工资,我也愿意在我孩子的教育上花费高额的成本,这些我都不在乎。4、对于金钱的看法:钱是稀缺的,所以花费每一分钱都需要纳入家庭的预算,同时还要尽可能多的存钱,以免应对随时可能发生的不确定事件。5、目的地:我的目的是养家糊口,是赡养父母,是养育孩子。
上面的标准列出来之后,这是相当一部分中国家庭的写照,大家似乎一聚会就会讨论做什么投资可以赚更多的钱,买什么样的房子可以保值增值,如果是这样的话你就已经被困在了财富的慢车道里面,在这个慢车道上你的财富由以下组成:
财富=工作收入+投资收益(市场投资)工作收入=每小时时薪*工作时长=年薪
在财富的慢车道里,我们接受了慢车道的路线图,我们被迫工作5天然后以换取2天的自由时间,在某种程度上大多数人都成为了时间的奴隶,于是在着名的《巨婴国》中很多家庭的父亲呈现出一个缺失的状态,因为人们眼睁睁地看着自己的自由、家庭和亲情关系的分崩离析,最终我们会显得越来越焦虑,因为财富的定义是自由,这也是为什么每到周五大多数人都会显得非常的疯狂,因为我们终于渡过了每周五天被奴役的时间。
二、财富慢车道真正的问题在哪里?
在财富的慢车道中我们为什么如此的焦虑,我们总是在为了生存在纠结,最主要的原因是财富的慢车道我们正如同温水中被煮熟的青蛙一样被一点点的驯服、奴役乃至消耗掉,具体的点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花费时间去换钱。我们一直以来所受到的教育都是花时间换钱是一个伟大的想法,我们用我们的生命去换取几张纸币,然后这些纸币积累多了才能够给你带来自由,所以这似乎已经成为了一个悖论,我们在用出卖自己自由的方式获取自由,打工正在吞噬我们的时间,我们不妨来计算一下你的工作如果要实现财务自由到底要多久,这个数字可能会终其你一生都难以完成,用时间作为代价换回可怜的金钱,这样的选择真的对吗?
二是让自己的经验受限。很多人都会发现我们在某些突发性事件,比如说创业,比如说参与某个项目的时候学到的东西可能比我们十年学到的东西还多,这是因为在打工的岁月中学到的那些专门的技能,只能在有限的市场中才具备些许价值,你只不过是众多齿轮中最不起眼的那个,如果齿轮过时或者废弃的时候你还有机会吗?举例来说,也许你花了十年甚至更多的时间才学会汽车的制造,然而当底特律汽车城彻底荒废的时候,成千上万的汽车工人流离失所,这些所谓的经验不仅不能帮助他们,甚至阻碍了他们的发展。
三是失去对我们生活的控制能力。打工就相当于坐在一个摇晃卡车车厢中的一张带有轮子的椅子,你随时都有可能被颠来倒去,而真正的驾驶人正坐在驾驶座上,而你除了随波逐流之外几乎没有任何的办法,工作的确是可以支撑你生活的东西,但是我们对于生活的要求仅仅是“支撑”吗?我们现在所谓的工作既不会给我们带来安全的保障,也不会给我们带来切实的安全感。
四是令人烦心的办公室政治。中国有句古话,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不管你在哪里工作,办公室政治都在发挥着一个让人无法忽视的作用,然而作为一名员工,你身处这样的环境里,你除了学会政治,不得不听话,或者面对同事设下的全套之外,你别无选择。特别是在一些被大家称之为羡慕的体制内单位中,你的任何创意都只能发送给上级,经过各式各样的循环之后,你的创意早就时过境迁了,然而你压根没有游戏的控制权与主导权。
五是收入的被接受式独裁。想象一下一个场景,你的老板有多久没有给你加过工资了?作为一名员工,在大多数时候你主动向领导提过加薪吗?在很多的公司中,你要求的加薪不可能超过10%,作为任何一家公司的员工,你的价值是被强行规定的,而且不能被推翻,工作只是一个很有限的财富分割符号,你只能被动接受被独裁的工资下场。
所谓慢车道带来的问题,是因为工作将你的命运交给了不平等的交易,5天的工作换来2天的自由,并且给你造成各种各样的影响,他会带走你的控制权,强迫你与不能忍受的人一起工作,剥夺你的收入议价权,这个时候你知道你为什么这么焦虑了吗?
财富的慢车道这才是大多数人纠结的根源,焦虑的源泉,那我们到底该怎么办呢?下一篇我们将将财富的快车道到底在哪里?
作者:江瀚,苏宁金融研究院特约研究员,财经专栏作家,财经评论员。
㈤ 在中国的大城市,至少有1亿人在假装生活,你相信吗
我相信,大城市的人生活压力真的是非常大,大城市里面有很大一部分人,都是带着面具在生活。大城市里面,有着许多的外乡人,这些外乡人想要在大城市扎根落脚真的是非常困难的一件事情。
我们无法想象他们当时付出了怎样的努力,才能做到今天的成就。还有一部分人,仍然在大城市忙忙碌碌生活,却仍然没有过上自己想要的生活。就是这么一部分人虽然忙碌却一直没有成功的人,在假装生活。
他们总是拿着未来的期盼,在安慰着现在忙碌的自己。他们这种假装的生活,在外地朋友看起来似乎那么的高大上,看起来生活的似乎多么幸福。只有他们自己知道,这种假装生活是多么的辛苦。
我有个朋友就是这种“假装生活”的一分子,回到老家第一次见我的时候,花着精致的妆容,努力装成城市人的样子,看着素面朝天的我,似乎没有了底气。总以为自己会成为城市中的一分子,却不知道自己一直是这个城市的匆匆过客。
㈥ 为什么北上广深圳的白领都在假装生活
对于北上广深圳的白领,他们的工作压力都是非常大,而且每一天都过得非常的充实。这种城市他们每一天都有很多人非常的努力工作,所以可以供自己生活的时间是不多的,很多人都在觉得他们的生活非常的好,但是不然很多人都在选择假装生活。
㈦ 北京有人“假装生活”
规则才是现代社会最大的人情味。
北京这座城市是有这样那样的毛病,房价上天,黑中介遍地,地铁挤得像罐头,然而不要忘了,人是理性的,北漂们为什么源源不断地来到这里?它一定也有很好的一面,北京是普通人实现中国梦的首选地之一。
北京既不是北京人的北京,也不是什么“外地人的北京”。北京是地球人的北京,是中国人的北京。在排外情绪上,上海不知道比北京精致多少。对一个城市来讲,还有比人口净流入更体现活力的吗?美国好就好在它是吸收外来移民最多的国家,世界各族人民基于美国法律和互相尊重,生活在同一片天空下。而北京的人口净流入到了有关部门都认为需要控制的程度。
不要小看鸟笼大小的首套房。你到香港看看,能买一套鸟笼大小的房子是不是光宗耀祖的事儿?北京的小首套算40平米吧,均价10万一平,总价也有400万,首付也要120万。十几年奋斗能买一套这样的房子已经算是很好的成绩了。且不说个人还会有其他的奋斗成果,光说这套房,再过十年市场价值就会达到一两千万。你说这是生活还是奋斗,还是兼而有之?
㈧ 如何假装生活在上海
跟北漂不一样,生活在上海的人,很少大张旗鼓展示生活。
我指的是日常生活。
一个住在通州的北漂,大到沙尘暴,小到早上吃的第一个煎饼果子,都愿意发到社交媒体上,显得他跟北京同呼吸共命运,不管多惨多幸福,这都是他生活的北京,地铁挤他要骂,三环堵车也骂,小孩上不了学,老公创业失败,这狗日的破地方,赌咒发誓抱怨一万遍,等明天天一蓝,忘得比谁都干净,又开始红红火火永无止境的北漂生涯。
他看起来根本就没有挪窝的意思,哪怕一辈子买不起房摇不到车号,那也是个正经北京人,不可能回铁岭,也不可能回安庆,就算房子买在燕郊,照样是北京城蒸不烂煮不熟捶不匾炒不爆响铛铛一粒铜豌豆。
上海就很少给人这种归属感,周末打开朋友圈,只有正经出门去网红店吃了顿brunch的公关人士,才会发一条充满型男靓女,一人面前一盆草,或者一只当红舒芙蕾甜品的照片。
太有仪式感,太装,连吃个大饼油条,都有出处,不是桃源眷村小清新派,就是健康夜市老上海派,你要随便在家门口包子铺买了只白馒头,往嘴里塞的时候,免不了涌起一股,我不属于这城市的抽离感。
租房在北五环的外地人,逢人就说北京如何如何,可买房在上海的外地人,想得最多的还是,什么时候回老家,没准可以换个城市,其实还是北京更好??
一个天津女朋友在愚园路租了套房子,月租一万左右,但一个月大部分时间都不在家,她明明住在上海最中心,楼下咖啡馆里坐的老外比中国人更多,本地同事统统都住在嘉定莘庄这种城乡结合部,伊从来没觉得自己生活在上海,有个重大理由是,上海男人不行。
她还是喜欢北京城里的男人,不管是内蒙的还是西南的,凡是在北京浸润过,都能无缝连接出一套特有的京式幽默,那种带点慵懒带点无奈的自嘲,就跟坐在自己家的旧沙发一样舒服。上海男人会给她拉门,还能帮她提购物袋,细是细了,却好像喝一杯很贵的苦咖啡,缺乏那种从心里裂开来的微笑。
海派幽默,指的还是吃咖啡滑稽戏那一派,是粗放的下等人的哈哈哈,上海人经济条件越好,笑肌越不发达,住着一千万的房子,脸上就是一张背了一千万房贷的脸,开心不起来。
一个外地人,该如何假装在上海生活?
多年前我去外地旅游,坐在大巴车上,司机问我哪里来的,我直愣愣说,上海。司机一副明显不相信的表情,大意就是小姑娘你别骗我,以为我没见过上海人吗?
一个粗糙的上海人,特别是女人,最好就别承认自己是上海人了,当年我体重一百四十斤,的确离标准上海女性差了一大截,脂粉未施,一张隔夜茶渣脸,还冒着星星点点的青春痘,怎么可能是上海女人?
于是老老实实改口,是江苏的。司机这才点点头,表示承认了。相同的境遇还发生在几年前闯荡北京的时候,从来没有一个人猜测,你是上海人吧?一看大个子大块头,直接往东北三省猜,谁让你糙呢?
怎么样才算上海女人?
头发做过造型吗?手指甲脚趾甲都做了吗,全身上下都花过钱了吗?
不不不,我指的可不是你在朋友圈常见的那种自拍网红脸女郎,那有点太假了,好像她在脸上花的每一分钱都掷地有声听到一声响。上海小囡不打玻尿酸,因为最早那批狂打玻尿酸的美容编辑,已经成功长出一张假脸,便宜果然没好货。
一个正宗上海人的诞生,跟他出生的地域并没什么关系,关键是,你是否愿意把钱花在精致的,无用的事物上?
去网红餐厅不稀奇,这是为了发朋友圈的虚荣感作祟,是一次过的新鲜,想变成上海人,你该有一家周末常去的小馆子,从老板到大厨都有点交情,说今天的面筋煲有点咸,人家会专门送个荠菜豆腐汤过来,道歉说,不好意思,徒弟手有点重。或者跑去半岛酒店吃brunch,有人说真小资,会慢条斯理回一句,每个礼拜都来的。
很多东西只吃一回,买一回,逛一回,都是典型的乡下人看西洋镜,你要时时买,经常逛,吃出门道和口味,钱花到位,像红酒和咖啡,品出年份,说出十种以上花香果香,人家才会肃然起敬,不是洋盘嘛。
想当个正宗北漂,要吃很多很多的苦,想做个正宗上海人,要花很多很多的钱。
这就是为什么很多沪漂埋头生活,不问世事的原因。
就算你买了房,买在顾村宝山这种地方,那算什么上海,那叫远郊,在市区吃饭一过九点,开始担心地铁最后一班是几点,这种奔波之苦只会让人坚定,我是在上海赚钱,等赚够了,就要离开这个地方。
上海出过两个鼎鼎有名的女作家,苏青和张爱玲,苏青写《结婚十年》,比当时的张爱玲火,她是实实在在的生活主义,打开小说一看,喧嚣全部热腾腾在纸上,张妈说,李妈说,王妈说,丈夫怎么想,自己又起了什么主意,读到一地鸡毛,细碎生活满溢出来,才来一句世事不易的喟叹,小家庭生活难,养孩子难,做太太难,离婚难,世事皆难,苏青放到现在,一定是个公众号十万加领军人物。虽然日子难过,但写在纸上,看起来却有神奇的抚平生活褶皱的魔力,看到别人日子苦,仿佛自己的苦,也不是那么苦了。
问题是这种苦,会让人时时想起苏青的出身,她是浙江宁波人,乡下人,总是忍不住讲究实用,连小说里都是各种实用主义,普通市民喜欢,可地气接得太足,又未免太过小市民主义。
张爱玲的小说,虽然也总是家长里短,到底不一样,留白更多,喟叹更多,小说里的人物不是默默地抽烟,就是呆了半晌好一阵不说话,白流苏摸黑点一盘蚊香,匡老太爷唏嘘今年没吃好一碗莲子茶,钱没了,郑重精致的惋惜还在。为生活计,想要实用起来,但终究呢,祖上阔过又落败,会使人小小年纪懂得一种真理,人生到头不过一场空,何必斤斤计较?
张爱玲于是成了上海文坛领军人物,因为她的无用主义,贯穿吃穿住行,为了尝尝味道,去西点房专登买来吃吃,好吃夸两句,不好吃找由头,是厨子祖籍不对还是面粉质地不行。苏青这样的,买点心先想想面子问题,想想招待谁,想想家里王妈方不方便跑到南京西路去。
乡下人进城,顾虑一千八百样,处处都怕别人嫌弃自己。
想要假装生活在上海,第一件事情,便是不要怕,要把一切当得理所当然,只有游客才会大惊失色,天哪上海地铁这么挤,正宗上海人眼皮都不抬:地铁么,当然挤咯,伦敦,纽约,巴黎,哪里地铁不挤啦?
隐隐看不起你没见过世面,说穿了,还是钱花得不够。
又或者说,终究你是穷过,穷人过日子,不计较钱怎么可能?可又有多少中国人,这辈子从来没穷过?
于是假装成一个上海人,是真的千难万难,那些你看起来最上海最洋派的人,往上数三代,总有个人名能轻易用网络搜索出来,别人一提,他淡淡一笑,那都是过去的事。
因为吃过穿过用过,落到自己身上,虽然富贵不比当年,但偶尔一记挥霍,会让人目瞪口呆,怎么会花钱在这种东西上?
苏青花的每一分钱,都是生活所迫,顾完面子再顾里子,张爱玲拿了稿费送去给胡兰成,她愿意,哪怕她知道他不爱她,那又怎么样?
讲究起来是真讲究,不讲究起来日子也是含混过去,随你怎么看,我开心就好。
什么实用,什么实惠,千金难买我乐意,这就是生活在上海的全部精神。
祖上三代都务农的松江人,当然体会不了这层意思,所以并到上海大半个世纪,说去市区,还是会说:到上海去。
那是一个繁华的,跟我们没什么关系的地方。
如果假装在上海生活?
别像农村人一样早婚早育,别像打工族一样勤勤恳恳,你好吃懒做,你贪图享乐,你从来不报各种物品的价格,你活着,就是为了来人间走一趟,享受美好的事物,人类的智慧,科技的进步。
恭喜你,成为了我们农村人仰望的一份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