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佛陀谆谆教诲:世俗弟子如何过好生活
耿林 释迦牟尼虽然以身作则出家修道、劝导、带动家人、亲族及许多人出家,盛赞出家功德,但并非说只有出家才能修行,并非主张一切人都出家,并非认为任何人出家修道都比其在家要好。“出家或有不修善,则不如在家;在家能修善,则胜于出家。”(《十住毗婆沙论》卷十引佛言)佛世对出家者选择颇严,皆先观察其人根器,后来又规定须经父母同意方可出家,佛父净饭王在家已证初果,晚年请求出家,佛观其出家后不能证得更胜道果,未许。佛弟子给孤独长者之女善无独要求出家,佛亦不许,教她嫁给信异教的牛授童子,结果此女出嫁后劝化其夫全家及夫家所在地的很多人皈依了佛教。佛陀的弟子,绝大多数是居家的俗人,其中也有很多人证得了道果。在修行证道方面,出家在家完全平等。就修学大乘菩萨道而言,身处众生、社会中的在家人,在某种意义上比身处山林中的出家僧尼具有更为优越的修学条件。“出家之人唯能具足五波罗蜜,不能具足檀波罗蜜,在家之人则能具足。”(《优婆塞戒经》卷一)从诸经所载佛陀对众多在家弟子的教诲看,在家学佛应与出家人有所不同,当以合理地过好世俗生活,尽到社会责任,获得今生后世的安乐为本,以布施、摄化众生为必修的课目。 过好生活、获得“现法安乐”,首先须有四种具足:第一“方便具足”,谓努力掌握知识、技术,从事对民众有益无害的正当职业,如种田、经商、从政、文书、会计等,精勤工作,尽心尽责,靠劳动营生养家,服务社会,而不靠卖淫、贩毒、占卜、厌禁、诈骗、大秤入小秤出等不正当的手段营生。陀然梵志“依傍于王,欺诳梵志、居士,依傍梵志、居士,欺诳于王”(《中阿含.梵志陀然经》),贪污敲诈,非法致富,遭到佛陀的诃责。学习、工作,获得财富与成功,唯以勤恳为要,“朝夕勤修务,事业无不成”(《长阿含.善生经》),懒堕懈怠,必然败落衰损。 第二“守护具足”,谓妥善保护田产财物,“不令王、贼、水、火劫夺漂没,不令失”。(《杂阿含经》卷四)供贷予人,须得谨慎,了解对方,“欺诳抵突者,宁乞未举与。”(《中阿含.善生经》)沉湎酒色、赌博、迷于歌舞伎乐,皆致财物损耗,家道贫穷。 第三“善知识具足”,谓交结良师益友,不与放逸、欺诳、凶险的恶人为伍。《长阿含.善生经》佛告青年善生:亲近恶友有伺机欺骗、喜好屏处、诱他家人、图谋他物、私贪财利、好发他过六失,令家中财产日日损减。饮酒时为友、赌博时为友、嫖娼时为友、歌舞时为友四种朋友,皆属恶友。恶友貌似亲密,或似畏伏,或似敬顺、或常进美言媚语,实则别有所图,或先予后夺,或与少望多,或为利故亲,若有危难,便会翻脸舍离,乃至落井下石。应当交往亲近的善友,具有四个基本特征:一是见有过失错误能即时指正;二是仁慈宽厚见利代喜,见恶代忧;三是利人助人,防护过失,私下诚恳劝诫;四是同事,为朋友不惜财宝身命。亲近此等良友,会多所饶益。《孛经》说朋友有如花、如秤、如山、如地四种。 “何谓如花?好时插头,萎时捐之,见富贵附,贫贱则弃,是花友也;何谓如秤?物重头低,物轻则仰,有与则敬,无与则慢,是秤友也;何谓如山:譬如金山,舄兽集之,毛羽蒙光,贵能荣人,富乐同欢,是山友也;何谓如地?百谷财宝,一切仰之,施统养护,恩厚不薄,是地友也。” 应善于识人,多交山友、地友。 第四“正命具足”,谓善于理财,收支平衡,不令少入多出、多入少出。若收入不多却大手大脚,不顾其后,“人皆名为优昙钵花,无有种子”,若积财不用,为守财奴,“旁人皆言是愚痴人,如饿死狗”。(《杂阿含经》卷四)收入应当分作四份:“一份作饮食,一份作田业,一份举置藏,急时赴所须,拼作商人给,一份出息利,第五为取妇,第六作屋宅”(《中阿含.善生经》),如此理财,必能富足。《大乘本生心地观经》则说收入的三分之一当用于自己消费,三分之一用来救济孤独贫病,三分之一用以周济亲戚,招待宾客。《佛般泥洹经》佛教诫徒众:“智者居家,恭俭节用,所奉有四,用得欢喜:一为供养父母妻子,二为瞻视人客奴婢,三为给施亲属知友,四为奉事君天正神沙门道士。” 居家生活的重大问题,是处理好各种人际关系,尽到应尽的伦理责任。青年善生按婆罗门宗教礼仪,清晨礼拜六方,被佛陀看见,告诫说:此非当礼之六方,当礼之六方应是:“父母为东方,师长为南方,妻妇为西方,亲族为北方,僮使为下方,沙门为上方。”(《长阿含.善生经》)并详悉讲述了处理好这六大人伦关系的准则。按佛陀之说,这六大人伦关系的双方,都各自有其伦理责任,应互相关怀,各尽其责。 为人子女,当以五事“敬顺”父母:供奉所须、凡事禀告、恭顺不逆、不违正令、不妨父母所作正业。父母应以五事“敬视”子女:管教不令作恶、指以正道、慈爱入骨彻髓、求善婚嫁、供给所需。 为人弟子,当以五事“敬奉”师长:给侍所须、礼敬供养、尊重拥戴、遵从教诲、不忘所教。师长则应以五事“敬视”弟子:依法调教、诲其未闻、令解法义、尽己所知教授不惜、指示善友。 为人之夫,当以五事“爱敬供给”妻子:怜爱、不轻慢、供给衣物化妆品、委付家事、“念妻亲亲”(善待妻子的亲属)。妻子则以五事“敬顺”其夫:爱敬关怀、备设衣食、和言实语、善体人意、善摄眷属。《玉耶女经》中,佛陀教导少妇玉耶:为人妻妇,应做夫如母爱子的“母妇”、如妹事兄的“妹妇”、如良朋益友的“知识妇”,或孝敬公婆、善于持家的“妇妇”,服侍夫婿如婢事主的“婢妇”,不做“怨家妇”、“夺命妇”。宗族亲戚之间,互相应以五事“亲敬”:给施、善言、有利同享、有错教诫、有难相帮。 为主人者,当以五事“教授”僮仆:量才使用、饮食随时、随时慰劳、为之治病、给以休假。为僮仆者当以五事“奉事”其主:早起、做事周密、不与不取、作事有序、称赞主德。大乘经中,佛教导菩萨,对所有众生应奉事服务,如仆事主。 在家佛徒,当以五事“供奉”沙门、婆罗门等出家修道者:慈愍、尊敬、善言、供养衣食、见来乞食不拒之门外。沙门婆罗门则应以五事“教授”在家众:不令作恶、指示善道、教怀善心,为之说法、为之解惑。 佛陀还多次教人以交友之道。如《大善权经》佛言:“朋友之法,其要有三:一者见有过失,转相谏晓;二者见有好事,深生随喜;三者在于苦厄,不相弃舍。”《四分律》卷四一佛谓亲友之间应以七法相待:“难与能与,难作能作,难忍能忍,密事相语,不相发露,遭苦不舍,贫贱不轻。” 在家佛教徒对自己周围的所有人,都负有应尽的伦理责任。《杂阿含》第929经,佛陀教诫族弟摩诃男:优婆塞(在家男居士)不仅应自己正信、持戒、布施、亲近僧人、听闻受持思维佛法、依法修持,而且应劝化他人正信、持戒、布施、亲近法师、听闻佛法、依法修持,带动广大众生共趋善道、佛道,这叫“自安安他”。一个佛弟子能自安安他,他在民众中便会有很强的凝聚力,“威德显曜,譬如日轮”,佛法的光明会从自己身上放射,照亮大众。《大宝积经.郁伽长者会》中,佛教诫在家菩萨,应“随所住处,为众说法:不信众生劝导全信;不孝众生,不识父母、沙门、婆罗门,不识长幼,不顺教诲,无所畏避,劝令孝顺;若少闻者,劝令多闻;悭者劝施,毁禁劝戒,嗔者劝忍,懈怠劝进,乱念劝定,无慧劝慧;贫者给财,病者给药,无护作护,无归作归,无依作依。”若不这样劝化众生,是为失职。 玉于深观四谛、十二因缘、三法印,由戒定慧而趋向解脱涅槃,当然也是在家佛弟子所应修学的。佛陀在这方面对在家众的教导,与对出家众的教导没有多大区别。 合理的社会与理想的人间 释迦牟尼不仅着眼于每个众生个人的终极关怀,教导人们如何过好人世生活乃至获得自我解脱,而且重视全社会、全人类的和平安乐,在很多场合宣讲了如何过好社会生活,建设合理社会、理想人间之道。释迦虽非以治理国家社会为己任的政治家,但十分关心社会政治。他创教说法、辛勤教化的活动,看得出是出于一种力图积改造这个充满压迫、斗争、贫困、罪恶的不合理社会的高度责任心。 释迦憧憬着一个合理的社会、和乐的人间,他致力于宗教教化,没能按其理想建成过哪怕是一个小邦国,却建立了由他的出家弟子组成的小社会--僧伽团体。释迦为这个团体制定的制度、法则,可看作他社会思想的一种体现。这一团体,可谓古代民主制度的一大典型。团体的成员包括佛陀本人在内一律平等,无阶级种姓之分,只按受戒的先后和德行的高低区分座次,每人都有平等的权益,僧团内发生的事情,通过会议的形式由大众表决处理。僧团结合及集体生活的根本原则,是所谓“六和敬”。和敬,谓团结和乐,互相尊敬。据《长阿含.游行经》佛言,六和敬为:一“见和同解”,思想一致,见解相同;二“戒和同行”,共同遵守一种戒律,即行为规范、道德观念一致;三“利和同均”,财物公有,经济平均,有利同享,无贫富之分;四“意和同悦”,大家情投意合,和乐融融,无摩擦纠纷;五“身和同住”,各自以和乐为怀,尊重他人,欢欢喜喜地生活在同一个团体里;六“语和无诤”,出言和逊,互相欢喜,不争吵斗嘴,不说不利于团结的话。六和敬的原则,不仅适用于僧团,任何社会团体,乃至国家,若能以和敬的精神组织管理,一定会团结融洽,给全体成员提供一个和乐的生活环境。 释迦的社会政治主张,集中表现于他对跋耆国的赞赏。跋耆是当时一个共和制国家,摩揭陀国王阿阇世欲图征服这个国家,派大臣禹舍到佛陀那里去征求意见。佛陀未直接回答禹舍,而告侍者阿难:跋耆国有七事:一、人民经常集会,讨论正事;二、“君臣和顺,上下相敬”;三、人皆遵法守纪,不违犯礼度;四、人皆孝事父母,敬顺师长;五、崇重宗教,祭祀祖先;六、性生活严肃,注重贞洁,从无淫乱,“至于戏笑,言不及邪”;七、尊崇养护沙门,敬重持戒有德行者。一个国家有了这七事,能令长幼和顺,国泰民安,强盛不衰,不会被别的国家破损征服,禹舍闻法告辞而去,佛命阿难召集众比丘,为大众讲说保证僧团不衰退之法,其首先开示的“七不退法”,即依跋耆国七事而说:一、“数相集会讲论正义”;二、“上下和同,敬顺无违”;三、“奉法晓忌不违制度”;四、敬事德才兼备者;五、“念护心意,孝敬为首”;六、“净修梵行,不随欲态”;七、“先人后己,不贪名利”。有此七法,则长幼和顺,法不可坏。这七法作为谐调人际关系、过好社会生活的法则,适用于任何家庭、团体、社会。 佛陀作为“法王”,还向不少前来请教的国王、大臣晓以修身治国之道。如《佛说出爱王经》列举为国王之十种过失、十种功德、五种衰损门、五种方便门、五可爱法、五能引可爱法。《正法念处经》佛述为人王者善于治政,由此能证一乘佛法的三十七法。《增一阿含经.结禁品》佛为众比丘说若国王成就悭贪嗔恚、不亲义理等十法,便不得久存,多诸盗贼,成就不着财物、不以小事起怒害心等十法,便得久住于世。《佛说孛经》谓理国者有顺事师长、率民以孝、谦虚上下、仁和其性、救危赴急、恕己爱人、薄赋节用、赦恨念旧八事,可以安乐。按诸经所载,佛陀多次论述王法政道,其政治思想之深广度与系统性,并不在中国孟子的政道论之下,其大旨也颇近孟子,大略有如下要点: 1、以正法教化人民,奖善惩恶 所谓“以正法治”、“以法教令”(《长阿含.轮王修行经》)之正法,主要指以因果业报说为理论依据的行为、道德规范,即佛教所谓五戒、十善。当政者应以十善教化人民,奖善惩恶,使全体国民皆能自觉行善,则自然国泰民安。《金光明最胜王经.王法政论品》佛言:“令彼一切人,修行于十善,率土常丰乐,国土得安宁。”对于杀人盗窃诈骗奸淫等恶人,须依法惩治。“若见恶不遮,非法便滋长,遂令王国内,奸诈日增多。”那种“不忧国计但求利己,或从私忿以害公政,或受货财以枉治道”的贪官污吏,尤为“国之最大恶贼”,应予严惩,“摄在劫夺众生数中上品治罪”。(《大萨遮尼干子所说经.王论品》) 2、惠施平等,周济贫困 《增一阿含经.结禁品》谓国王应“常好惠施,与民同欢”。《中阿含.本起经》谓“既利以平均,如是众附亲”。惠施臣民,平均分配,薄赋节用,让人民生活富裕,被佛陀强调为国家安定的根本保障。若老百姓贫穷困苦,缺衣少食,纵有法治,也无法根治盗贼。《中阿含.转轮王经》佛举过去世的政治教训说:“因贫困故盗转滋甚,因盗滋盛故刀杀转增。”当时的国王用杀头的办法严治盗贼,结果盗贼竟持刀行劫,砍杀物主,搜捕不尽。只有给恤贫困者,消灭贫困现象,才能根治盗贼。 3、仁慈爱民 《中阿含.本起经》佛陀谓当政者应“多愍善恕己,仁爱利养人”。《大萨遮尼干子经》谓“王之养民当如赤子,推干去湿不待其言”,应像慈母育婴一样养护人民。佛陀主张仁政,反对暴政苛刑。《长阿含.轮王修行经》主张“不以刀杖,以法教令,令得安乐”,《大萨遮尼干子经》谓治罚罪犯宜用呵责教育、没收财产或罚款及牢狱系闭、驱逐等方法,不宜用死刑,不应用割截眼耳手足等刑罚。 4、知人善任,选贤用能。 《佛说孛经》谓为国主者应明睿练达,知人善任,“任贤使能,赏善戕奸”,不用邪伪之友、 谄之臣、妖嬖之妻、不孝之子。但非贤非能、愚贱不肖之人,也自有其用处,不可舍弃,有如“器虽粗弊,不可便弃,各有所贮。”《金光明最胜王经.王法正论品》谓应治罚谄诳之人,国主“若友谄诳人,当失于国位。”《正法念处经》谓国王应“知人好恶”,“于诸臣众若无因缘不举不下”,升降赏罚,须有据有理。 5、当政者应注重自身修养 成功地治理天下的前提是成功治理自身,所谓“王欲理人,先自理身”。(《华严经》)在这方面,佛陀的思想与中国先秦诸哲“内圣外王”之说颇相一致。佛陀认为,一个好的当政者应具备正见、慈悲、智慧、德行和健康的身体,“敬长爱少,孝顺奉善”,“探古达今,动静知时,刚柔得理”(《孛经》),不贪财,不吝啬,不耽溺酒色,不嗜睡眠,不懒惰懈怠,安详平和,“心善思惟”,不轻信人言,“恒常怀忍不怒”,“嗔喜不动”。(《正法念处经》)好的当政者,应具备一个优秀的修道者尤其是菩萨行者的德性和心理素质。好的当政者能以身作则,率导广大民众共趋正道,“譬如牛行,其道正直,余牛皆从。贵贱有导,率下以正,远近伏化,则致太平。”(《佛说孛经》)大乘经中说,一个初地菩萨,才能做好率导亿万民众趋向正道,使国泰民安、世界和平的大国王。 释尊多次向人讲说过他理想中的人间社会。他以回忆宿命的方式说,在久远以前曾出现过那样的社会,在久远的未来还将出现那样的社会。理想人间的标志是统一天下的“转轮圣王”出世,最佳的转轮圣王是具有自然所现金轮宝的金轮圣王。《长阿含.转轮圣王修行经》等载,佛告诸比丘,过去久远世时,金轮圣王出世,“依法治化”,“不用兵仗,自然太平”,四方归伏,圣王乘其金轮宝巡视四方,见四方诸国,皆“土地丰乐,人民炽盛,志性仁和,慈孝忠顺”。人民的寿命长达八万岁。后来社会逐渐退化,私有财产、贫困、战争依次出现,十恶逐渐充满世间,人寿亦逐渐减短。人寿减至最短的极限十岁时,有毁灭性的“刀兵劫”发生,经过这番血腥的洗礼,人们开始改恶从善,随世风之好转,人寿亦渐增,增至八万岁时,有转轮圣王蠰却及弥勒佛出世。到那时,“转轮圣王以正治国,无有阿枉,修十善行,尔时诸人民亦修正见,具十善行。”这个世界“五谷丰贱,人民炽盛,财宝丰饶,无所匮乏。”人间的自然风光,也变得十分美好: “其地平正,无有荆棘坑坎端口阜,亦无蚊虻蜂蝎蝇蚤、蚖蛇恶虫符,石沙瓦砾,自然沉没,金银宝玉,现于地上。四时和调,不寒不热。其地柔软,无有尘秽。……地出流泉,清净无竭,生柔软草,冬夏常青。树木繁茂,花果炽盛。……足蹈地时,地凹四寸,举足还复。……自然粳米,无有糠,众味具足。时有香树,花果茂盛,其果熟时,果自然裂,出自然香,香气馥熏。复有衣树,……复有庄严树,……复有鬘树,……复有器树,……复有果树,……复有乐器树……。雨八味水,润泽周普,地无停水,亦无泥淖……空中清明,净无云翳。海出凉风,清净调柔,触身生乐……”(《长阿含经》卷十八) 总之,那是一个物质生活极大丰富、自然条件极其美好、人民道德水平普遍提高,寿命绵永,政治清明,世界和平的理想人间。在佛陀看来,那样的人间才是合理的人间,真正的人间。佛陀对那种理想人间的实现满怀信心,确认它必定会来临。实现理想人间,庄严人间、净化人间,而且“净佛国土”、“庄严一切世界”,令遍宇宙处处皆成为美丽庄严的乐园,令一切众生都永享极乐,所谓“庄严国土,利乐有情”,乃佛陀及其无数弟子们的最终理想。佛陀指出:理想人间、庄严国土,须靠众生自己去创造。创造的关键,唯在于心:净化世界,关键在净化自心,不仅净化自心,而且带动全体众生各自净化其心:庄严世界,关键在以福德、智慧、诸善等庄严自心,不仅庄严自心,而且带动全体众生各自庄严其心。佛陀的全部学说,即是以此为宗旨、为内容的“净化自心学”、“庄严世界学”。■
② 佛菩萨教导大家应该做哪些善事
生活中,事事,,处处,,都是菩萨行!,,利益大众的事,就是善事!,,在家从,孝顺父母开始!
③ 梦参老和尚:如何使佛法与生活,工作相结合
我们为什么要学佛,学佛之后对我们又有什么好处?要如何才能把佛法和我们的生活与工作结合起来?若我们能把所学到的佛法,应用到自己的生活,这样学佛才有意义。现在跟大家讲“怎样能够使佛法和你的生活、工作结合在一起”。
发菩提心、行菩萨道
佛法最了义的就是发菩提心、行菩萨道、证菩提果的过程,在家学佛工作忙,事情也多,要怎样发菩提心?行菩萨道?证菩提果?如何把佛法跟你的工作及生活结合在一起来修行。在日常生活当中,我们会遇到很多的人、接触很多的事,遇到人该怎么处理?遇到事时,又该怎么处理?我想跟大家谈谈这个问题。
首先要知道佛的涵义。“佛”,印度话叫“佛陀耶”,译成中文就是知觉的觉,觉悟的觉,就是觉悟;再浅显一点说,就是明白,你要是明白了,就是佛;要是不明白、糊里糊涂的,就是众生。学佛就是学觉悟、学明白的方法,用这个方法能使我们明白,使我们觉悟,我们就把这些方法运用到自己的生活和工作上,至于要怎么来运用方法呢?
悲心与出离心
发了菩提心之后,第一、要有出离心,要怎样生起出离心呢?就是要认识这个世界,认识你当前所生活的环境,若是认识了当前所生活的环境,你就不会受环境的迷惑和伤害;能够随顺这个环境,使这个环境中生存的一切事、一切物、一切人,都能够愉快安定,你就是行菩萨道了。
要发菩提心,首先要具足出离心,这个世界没有一样事情是快乐的,因为不快乐,你就不会贪恋。面对世间所有的事物,不会争名也不会夺利,不会去贪恋;因为你生起了更大的慈悲心,对你的患者就能爱护得更好一点,为了希望他能减少痛苦,就尽你的力量帮助他,这样你的大悲心就生起来了。
但是发大悲心要有智慧,必须观照。因为我们都是凡夫,我们的耐心是有限度的,有一种烦恼特别重的患者,经常会骂医生、骂护士;还有植物人,你们如何爱护这些失去知觉的患者?这真正得要具足大悲心。你要随时发愿,愿他们能够恢复知觉,我们发愿是一回事,他们能否得到是一回事。这是走你自己的菩提道,发了这个心,这个心就是明白的心。
菩提路与方便道
上面讲过,“佛就是菩提,就是觉悟”,菩提也翻成觉悟。你要自己明白,也让一切众生都明白;但是从你发心走入菩提道,一直到达成就佛果,是很艰难的,路途非常长,不只是我们这个地球上所说的十万里、百万里。我们知道,念阿弥陀佛要往生极乐世界,到极乐世界要经过十万亿佛土,一个佛土有三千大千世界这么大!地球只是小千世界当中的一个小洲,所以这条菩提道,路很长。你走这条道路,也有很多种,有智慧的人,就有方便善巧,方便道就多了。譬如护士在照顾病人时,要想种种方法减少病人的痛苦,手术、麻醉……等都是方便道,有了方便道才能减轻病人的痛苦。
学佛也一样,行菩提道,也有好多条道路通向菩提果,佛所教导我们的,要经常思惟,现在我们生存的现实生活及周围环境,都是苦的,这个世界本身就是苦,而且是在这里头忍受苦。为什么要忍受呢?这叫业不由己!不想忍受也不行!在忍受苦的当中,我们还要找出各种形式的快乐!一般人认为是快乐的事,但从佛学的道理来讲并不快乐,这就是一种苦的因,将来要受苦的果,如果你在这不快乐之中能产生一种快乐──求你的心安,心里的快乐,这就是佛所说的方便道。
智慧与观照
要怎样离苦?怎样得乐?在受苦或生病或受灾难等,种种不如意的时候,你要观苦,知道苦是无常的,这样你就能用智慧的力量去克服它。因为你知道这是无常,它不会常在你身上压迫,这样苦就会很快消失了。
假使没智慧,又没大悲心,就无法忍受这些苦,反而把你的苦转嫁他人。就像抢劫犯或强暴犯,他们只想得到自身的快乐,若因缺钱而去行抢,那是苦上加苦,解决不了问题!如果人人都能学这种明白的方法,就不会自讨苦吃,不会苦上加苦。
至于要怎么样才能减少痛苦呢?要观想。观想我们所受的都是苦,不受,可以不受吗?可以。要怎样才能达到不受的境界呢?不去贪求!少一点欲望!这需要观想,知道自己所处的环境,就应当安心的付出自己所应付出的,得到自己所应得到的,不要另外去攀求,也不要占别人的便宜。遇到有人对我不好,侮辱我或骂我、轻贱或夺我的利益,损害我,我们应当忍他、让他。佛教导我们要忍,而这个忍并不表示我们卑贱,忍也不表示我们没跟他奋斗的能力,这种忍是一种智慧,让他是成就他,不让他再去造业,这里头就要有智慧。学习这种智慧时,你要先认识一切事物都是无常,并不是用贪嗔痴得到的就能保得住。保不住的,你知道无常,一切都是假的,人的寿命才多少年?最后不是什么也没有了。
慈、悲、喜、舍
大悲心也是方便道的一种。我们经常说“慈悲喜舍”,“慈”就是想办法让别人快乐,让别人离苦,让别人欢喜。佛想了很多的办法,教你怎样离苦,离开苦你就得到乐,你对别人慈悲,照样是对自己慈悲。首先,你不烦恼,如果你经常笑脸迎人,对谁都不烦恼,谁惹你了,你也不烦恼总是欢喜心。如果你看到一位向你瞪眼的人,你的心情会如何?看到人家恭恭敬敬的,欢欢喜喜的对你,你的心情又如何呢?
“喜”就是欢喜,就是你对人内心永远保持欢喜,这就很难了。任何忧愁或烦恼的事,你知道这都是假的,是一种现象,会损害你的慈悲心和智慧心,这就要观照了。通过观照,就能看得破,知道一切事物是无常的,就能忍受,就不会去争不去计较,能看破这个就不容易了。明白了还得放下,不要去执着,这样才能生起欢喜心。看破了,放下了,才能舍。若你能尽量发挥佛教我们的方法──“慈悲喜舍”四无量心,你就能受用无穷。
“一念嗔心起,百万障门开”,一念嗔恨心,一发脾气,丢身家性命的例子多得很!嗔心一起一百万个障门都开!由此可见这一念嗔恨心多可怕啊!因此你要舍,为什么“慈悲喜舍”的“舍”放到最后?就是因为舍不容易,特别是舍自己的身体或看法。人的主观意见通常是很深的,以为自己都是对的。我说这话不是说,看到别人不对也不争,而是需看因缘,得有方便善巧。有了方便智慧,就能适当的帮助,让别人能接受;不适当的帮助,徒增他人烦恼。有些人自己信佛之后,看到所有的人都想帮助他脱离生死轮回,劝他信佛。不要热心过头了,如果他没这种因缘,你怎么度也度不了。因缘得遇合,先得有那个因,这样你想帮助他的缘才能成就;如果他根本没有那个因,就算信佛了,你又怎样去帮助他,使他更进一步呢。
一般人开始信佛的目的是,希望佛能帮他解决困难,菩萨能救度他,要是精进没退堕,佛菩萨就帮他发财;生病了,因为有佛菩萨的帮助,病苦就没有了,那是他未明佛法的意思。为什么有人求了,却没得到福报?过去没做过有福报的事,今生想要有福报、想发财、想得富贵,怎么可能呢?不可能的!你得先从这些方法学起,等你真正明白了,不必外求,就在于你自己的心,这点大家要特别注意!我们信佛之后,恐怕都是向外求,借着外来帮助,最后还得明白你自己的心即是佛。
是心是佛、是心作佛
“是心是佛,是心作佛。”这句话必须经过几道解释,才能使你相信自己的心。现在我们的心是妄心,不是真正佛的心。我们要先发菩提心,再行菩萨道,直到证得究竟,也就是证得自己的心。所以要有信心,既然信你的心,就用你的心来对治你的烦恼,对治那些痛苦、危险与恶难。自己能够救度自己,解救自己,当我们还没有达到这个程度时,最初就是信佛,佛是已经修行成就,已经究竟明白他的心!因此我们要向他学,学一切的菩萨,怎样能使这个心快一点明白,使我们不糊涂。
从这个意义上来讲,一开始我就跟大家说过,学佛要跟你的日常生活结合起来,譬如家庭主妇,在家得做饭、做菜给全家人吃,这是不是行菩萨道?是不是菩提心呢?如果你认为只是做饭、做菜,围着锅台转,那就不是菩提心,而是迷惑;如果你认为这是行菩萨道,你要照顾周围的众生,让他们吃了你做的饭,都能明白,能发心,能没三灾八难等痛苦;吃了你做的饭能发菩提心,渐渐行方便道,行菩萨道,渐渐能成佛;这样,你做饭就不只是做饭,而是供养众生,乃至使众生都能得度。
师父引进门、修行靠个人
我介绍了很多跑道,但路要你们自己去走!就好像不论你从那个方向,都可以来到“荣民总医院”一样,不一定要走同一条道路,这就是一种观。并不是说这种观适合某人做,某人修一日就能成就;某人修就不能成就,不能成就的是因为他过去生没学过,或不是这个根机,那就换一个跑道,学另一种方法。
修行,有很多种方法。有念佛、持咒、诵经、打坐、习褝观……,选择一种适合自己和自己相应的去做,但不论是那一种,都不要离开现实,不要离开我们的生活与工作。不论你作什么工作,在你的工作本位上,把佛所教导的方法,把你所学到的佛法,运用在工作上,你会得到很好的效果。做任何事要专心一致的注意在这件事情上,不要这样做做、那样做做,手里做着这个,想的却是另一个,这样你的心不住,不住就是妄想心非常重。当你念经就住在念经上,学佛时就住在学佛上,当你护理病人时,就去护理病人,这就叫念住。
不论做什么,你的念头就住在上面,这样事情就会做得很好。这个“住”的念头,是从佛那里学来的,这么做你就会得到一定的效果,这就叫“专心一致”。学佛如是,参褝也如是。坐褝时先把身调好,身调好,再调呼吸,呼吸调好再调心,这样才能静下来,才能渐渐的入。念经时也一样,读诵大乘经典时,一句一句的念,清楚明白的念,不要嘴念着经,心想到别处,妄想纷飞,这样就不能契入,也不会进入。
④ 感谢佛菩萨,教会了我怎样生活,如何做人
1我们在这个社会上,要想到自己的工作岗位,要尽我们的本分;在自己本位上,处处要替别人着想。
2譬如我们做生意,自己经商,一定处处竭尽心思为顾客着想。我们卖的东西一定是货真价实,不会让他人吃亏上当。
3我们东西买进来卖出去要用心,要对得起人,要对得起社会,对社会要有贡献。能利益大众,这就是菩萨,这个商人就是菩萨商人。
4我们做工,这些产品也一定要真实,决定不能偷工减料,这是菩萨工人。
5乃至于家庭主妇,也要竭尽心思,对于家里老少都要照顾得到,使他们身心能得到安稳,这是菩萨主妇。
6我们待人接物、一切工作,事情做得圆圆满满,心里面清清净净,这是菩萨事业。
7佛法,不是叫你什么事都不做;我们样样都做,样样清净,样样不执着。
8学佛,由心里面去求,也就是说修清净心。
9我们一切工作,无论是你家庭,或者是你事业上,你要问,于你学佛有没有妨碍?你问这个话就外行。
10你应当问,于你自己的清净心有没有妨碍?假如于清净心没有妨碍,那就对了,就没错了,不要再去问人了。
11于自己清净心有妨碍,我们就不做;于自己清净心没有妨碍,你就放心去做。
12今天这个时代,生活紧张,压力沉重,工作繁忙,我们用什么方法、什么态度来学佛?《华严经》上善财童子五十三参,给我们做了一个好榜样。
13待人接物“外不着相,内不动心”,你这一句佛号就念好了,你这个佛号念得就得力了。
14外着相,内动心,你这个佛号念得再好,一天念上十万声,古人讲的“风吹不入,雨打不透”,你也不能往生。为什么?你佛号念得多,没效果,不得力。
15念佛求什么?求一心不乱。你是二心、三心,见色闻声,心都乱了,这怎么行?念得再多也不行。
16一句佛号二六时中不间断,这是真正的精进念佛。说二六时中不间断,我们听了这句话,就不要死在这话里头;死在这话里头,那就错了。
17你听了这句话,好!从现在起一天到晚就念阿弥陀佛,什么事也不要做了。有没有这样的人?有,那是福报特别大的人。他不需要工作,有人供养他,这像一般闭关念佛,那是有大福报的人。
18你现在天天要工作,天天要为生活奔波,好,你也拼命在念佛,一天到晚都在念佛,又想着还要工作,结果是佛没念好,工作也没做好,世出世法样样都不是,这就错了!
19古来这些净土宗祖师在佛前发愿,信愿持名,除了睡觉吃饭之外,这个功夫不间断。在家同修有许许多多工作,当你工作的时候,要把念佛放下,专心办事。
20“一心不乱”,不能错解了。“一心不乱”就是处事待人接物、不管做什么事情都是一心,就是专心。
21我在念佛上得到一心不乱,要把它运用在社会上,运用到日常生活当中,这才管用。
22你一面开车,一面“一心不乱”念佛,好了,出车祸了;如果这样念佛的话,念佛这个法门会被整个社会批评,会被整个社会扬弃,为什么?不合人情。
23大家都学佛了,整个社会瘫痪了,这还得了吗?你学佛了,你家里人也不要吃饭了,你的太太、儿女天天挨饿,他们一定到外面宣传:千万不能学佛,学佛不得了,都变成神经病!所以一定要懂得这道理。
24做什么事情都专心去做,那就叫“一心不乱”。
25吃饭就一心不乱地吃饭,穿衣就一心不乱地穿衣,接待客人就一心不乱地接待,世出世间法样样圆满,念佛对于整个社会才有贡献,大家才觉得佛法这是真正需要的。不能搞错了,这句话听错可不得了。
26在日常生活当中,无论做什么事情都要专心。我们工作的时候,专心工作,把佛号放下;工作做完了,专心念佛,把工作放下。这样,你佛也念好了,工作也做好!
27诸位一定要明了,你能把佛号放下,办事的时候心地清净、一尘不染,这办事还是念佛。
28“我一心不乱地在办事,没念佛!”你一心不乱,一心不乱就是念佛!所以,二六时中真的没有间断,大家要明白这个道理,不能搞错了。
29一面工作,一面在念佛,两头都不好,事情没做好,佛也没念好。自己还以为自己很精进,“我这一天的佛号没有断”,其实你两面都没有得到。
30用劳力而不用思考的,这个工作可以念佛;凡是用思考的,须要用精神专注的,决定不能念佛。
31再跟诸位说,念佛要“念念相继,无有间断”,念念是什么?是觉念、正念、清净念。
32“阿弥陀佛”这句话,翻成中国意思是无量觉。“阿”是无,“弥陀”翻作量,“佛”翻作觉。我样样都觉而不迷,就是阿弥陀佛。
33我不念这句佛号也是念佛,我觉而不迷,样样都觉而不迷。处事待人接物,统统不迷、不邪、不染,一句佛号也不念,这个人叫真念佛。
34咱们念这句阿弥陀佛,提醒自己觉正净,提醒自己!
35念佛贵老实,不夹杂、不间断。这不间断,要很自然地叫它不间断,不是勉强的。勉强,你就做不到。
36工作的时候,我们把整个精神贯注在工作上,我的工作做好;工作放下来之后,佛号就提起来,这样叫不间断。
37否则的话,你这佛没念好,工作也没做好,两方面都塌掉。所以,你会用心的话,是样样都圆满、样样都做好,诸位一定要明白这个道理。
38在我们工作的时候,需要用思考的,我们就把佛号放下,认真去做事情,事情做完了,我们要恢复念佛。
39念佛最重要是心里有佛,口里不念没有关系,心里念。口里念累了,口就可以休息,心里头不能间断。
40再跟诸位说,我们读经也是念佛,我们读《阿弥陀经》、《弥陀经疏钞》、《弥陀经要解》,这还是念佛,因为经上讲的统统是西方极乐世界。你念净土三经,或者念净土五经、念《往生论》,那个统统叫念佛。
41你可不能念别的经,你说我念《华严经》、念《法华经》、念《金刚经》,那不是念佛,那是夹杂了。那个经上没有讲阿弥陀佛,没讲西方极乐世界,这一点诸位要搞清楚。
42我们口念,念累了,我们换换,我们来看经。看经还是念佛,可以调节我们的生理,使我们做到不疲不厌。这方法随着我们自己适时适中地去运用,念佛才会念到法喜充满。
43现代人生活相当忙碌,念佛法门非常适合现代人的生活,这个法门不但适合各种根性,也不妨碍我们的生活与工作,修起来方便,也比较容易成就。
44修念佛法门,只要一句弥陀念到底,不要断烦恼就能成功,你们想想,八万四千法门,还有哪个法门比这个更方便,比这个更容易?
45这个法门要用起来,真的二六时中可以不间断。为什么?坐在这里可以念,站着也可以念,走着也可以念,躺在床上睡着也可以念。二六时中这一句佛号不间断,行住坐卧都不妨碍,你一面工作,还可以一面念佛,它不碍你工作。
46如果是用头脑、用思惟的工作,你的工作一放下来,佛号就提起来了,功夫还是不间断。
47真正到功夫成熟了,纵然用头脑想别的事情,佛号还是不间断。真正功夫纯熟,事事无碍,那是高等的了,不是我们现在能做到的。
48我们现在只好在工作上需要思考时,先把佛号放在旁边;事情一做完,我们要马上提起佛号。这个方法,谁都能做得到,不管什么人都行!
⑤ 现代人如何将佛法融入日常生活
我们不管在古代也好或者现在也好,基本需求是一样的,我们都有负面情绪。因此佛陀教法是在不同时空都有适切性,是一切利益与安乐的来源。行走坐卧不离佛法,心里默念佛的训示,行事遵照佛的教导,时时勤习经文,处处劝人为善。
我们修佛不管念诵经典或打坐,主要是修观内心,不论是位在寺庙或山洞里、在城市或家庭,主要是必须要修心,修慈心、悲心、安忍、宽恕等。我想这是最重要的一件事,我们可以每日生活中引用,特别是接触人群时必须修耐心、宽容、宽恕及慈悲心。身为大乘者,我们最重要的教法是要培养菩提心,菩提心即是觉醒之心,觉醒之心是基于慈心和悲心。慈心是慈爱一切有情众生。我们都有某种程度的爱心,这爱心是有限的,基于自私心,我们喜欢或爱某某人是因为那个人是朋友或是亲戚等等。但是我们在说的是慈爱于所有的众生甚至对于自己敌人在内。当我们慈爱所有时就了解大家都有痛苦,因此我们希望他们脱离痛苦,这就是悲悯心。所以我所说的是不论什么时代,古代也好现代也好,没有人想要苦,每一个人都希望快乐,为了得到快乐,其方法就是改变我们的内心。我们内心能够不被烦恼控制,且能转化烦恼,这样才能找到究竟真实平和与快乐。
也许很多人会认为,经常做义工,捐赠财物、献血、捐献器官等等,以及人天佛教所倡导的种种行为,就是佛法融入到生活当中的具体体现。虽然我们不能断然否定这也是佛法融入生活,但假如心里没有慈悲利他心和出离心,这样的爱心与慈悲心外道也有,社会上的好心人也有,这只能算是做好事,而不是佛教特有的行为。
要想将佛法融入生活,首先心中要有佛法,如果心里根本没有佛法,那拿什么去融入到生活当中呢?根本没有办法。所以首先要有正知正见,要有出离心和菩提心,这样才能将佛法融入到日常生活当中。
无论在现实生活中,还是在整个生命轮回当中,我们最大的三个问题是:
第一,贪欲心,贪财、贪名、贪所有世间的东西,终日为名缰利锁所捆缚,这都叫做贪欲心,这是我们流转轮回最关键的因素之一;
第二,自私心,为了一己私利,而不惜损人利己,这也是非常严重的问题;
第三个更严重的,就是执着,对任何事物,都患得患失,执持不放。正是因为这三个祸害,才让我们流转轮回无法解脱。而对治这三个问题的法门,才是真正的佛法。
贪欲心的对治,是出离心。有了出离心,就可以断除或控制贪欲心;自私心的对治,是菩提心。有了菩提心,就可以减少或消灭自私心;执着的对治,是证悟空性。证悟空性以后,包括贪欲、自私、执着在内的一切问题,都会迎刃而解,所以证悟空性是最关键的。
禅宗经常讲放下、放下,怎么样放下呢?暂时对生活生起一种厌烦心,悲观厌世、脱离生活,躲到山里去修行,这不是放下,只是暂时的逃避。真正的放下,是从根本上知道这一切都如幻如梦,故而没有任何执着与挂碍。
我们必须知道,对任何一个世间的有漏法,无论钱财、名声、地位还是人,只要有执着,它一定会给我们带来巨大的痛苦。执着越大,给我们带来的痛苦越大,甚至痛苦已经超越这个东西原本给我们带来的幸福,这是肯定的。要断除世间所有的痛苦,首先就要断除执着。
有些印度外道不知道这个道理,也没有去寻找其中的因由。只是盲目地认为,轮回可以直接断除,只要把身体毁掉,就可以成就。所以他们赤身裸体、自我虐待,甚至做出跳楼、自焚等极端行为,这些都是没有找到轮回与痛苦根源的错误观点所导致的。
凡夫一致认为,痛苦来自于外界的人、物或其他事物。虽然从表面上看起来,痛苦源自于外界,这谁也无法否定,但真正的痛苦根源并不在外面,而在我们自己的内心当中,归根结底,就是执着。
但断除执着很难,尤其是用显宗的保守方法去断除,就更难了,所以我们需要一种更好、更快捷的方法,这个方法就是密宗所讲的证悟空性的方法。
不过,即使证悟了空性,外表上也要随顺众生。莲花生大士曾云:“纵使见比虚空高,取舍因果较粉细”,也即是说,见解要开放、高妙,但行为一定要保守、谨慎。
开放的意思是说,在证悟空性以后,包括杀盗淫妄、闻思修行等善恶之行在内的任何事物,都是虚幻而不真实的,不存在善恶、好坏、高低、左右等分别,没有任何阻碍,全都是一片空性、一片虚空、一片光明。我们以常识所创造的各种规矩——无论佛教还是其他宗教制定的戒律、规矩、规定、法则,都已经烟消云散。对这种人来说,就没有什么可以做或不可以做的界限,他们已经超越了这些约束,所以见解是很开放的。
但如果行为和见解保持一致,就会出问题。虽然对真正的成就者本身,不会有什么问题。无论在藏地、汉地还是印度,都曾有数之不尽的成就者的行为超越了一切约束。甚至为了打破约束,他们还会采取强制且极端的手法。比如密宗接受五肉五甘露等行为,就是一种超越约束的手段。但其他众生却不会理解这些放荡不羁、无拘无束的行为,为了保护众生的根基,护持其他众生的心或情绪,所以行为必须要保守。
莲花生大士还说:“外表应当实践经部仪,细致取舍因果有必要。”哪怕内在具备密宗的境界,但外在的行为,也应该按照小乘佛教的别解脱戒来行持,这样细致取舍因果非常有必要。
但见解却万万不能保守,否则就是执着,所以见解要开放。这是莲花生大师在宁玛巴的无上密法大圆满中的要求。
其实,除了宁玛巴以外,所有藏传佛教对密宗行人的要求都是这样的。
很多人在闻思,也听了《入行论》、《大圆满前行·普贤上师言教》以及《大圆满心性休息》等很多非常殊胜的论典,大家都很虔诚,也在根据自己的能力尽量地断恶行善,精进闻思修,可在将佛法落实到行为方面,还是有不足的地方。
虽然通过闻思,可以建立起新的人生观与价值观,可以想明白很多问题,哪怕没有修,但与其他完全不学佛的人比起来,观点还是完全不一样。但闻思的功效也仅止于此,真正的落实,还是要靠修行。
不过,对大多数佛教徒来说,专职修行是不可能的。即使是比较虔诚的修行人,每天严格地修持佛法的时间一般也不会超过三四个小时,剩下的二十几个小时,都会被世间琐事所困。如果不能将佛法融入到生活中,我们的绝大部分时间就会浪费掉。反之,如果能将佛法融入到日常生活中,让自己的一言一行都为正法所摄持,将会有很多益处:第一,不会造业;第二,生活会更有意义;第三,会更加开心、幸福与充实,生活质量也会逐步提高。
我们曾经专文探讨过《如何将病苦转为道用》,与《如何面对幸福和痛苦》(也即《修行与生活》见《慧灯之光》),这些都是佛法融入生活的方法。在这篇文章中,将介绍如何把包括吃住行卧等等在内的所有行为都转为道用。
行为是什么?就是日常生活当中包括吃、住、行、卧在内的一切活动,无论思想的活动还是身体的运动,都叫做行为。
通过发愿,而把一切庸俗、平凡且与菩萨道毫不相关的行为转为菩萨道,就是行为转为道用。
如果懂得如何把行为转为道用,平时也能落实到生活上,则可以在工作、生活的同时,积累很大的资粮,这不需要另外花费时间,在做其他工作的同时,就可以起到一石二鸟之功,所以很重要也很有意义。
在《入行论广释》与《华严经》中,也专门讲了很多行为转为道用的方法,大家也可以参考。
阿弥陀佛······
⑥ 上师,请您教导我们该怎样在生活中修行
“顺缘居金刚道场” 答:
(一)每天起床前,先念21遍百字明咒,愿清净自他一切众生所有的罪业并遮止罪业增长……
(二)每次洗脸,洗手,漱口时,观想自己所接触的水皆为消业的甘露,并念金刚萨垛心咒代自他一切众生忏悔业障……
(三)清晨进厨房时应生慈悲心念观音心咒并吹气于锅内及准备燃火的炉盘,观想“愿无数饿鬼道众生和自己已亡的家亲眷属都得到了加持,早日离苦得乐!”点火之时观想:“愿南无文殊菩萨的智慧之火燃尽自他众生相续中所有的无明烦恼”而念文殊心咒……
(四)每次吃饭前先献新供养,观想诸佛菩萨加持享用后赐予了自己,并于吃的过程中意念《皈依境坛城》,上师三宝安住于自己的喉间在加持……
(五)每次开门或关门时动作尽量轻柔,生慈悲心念观音心咒并回向给我们看不见却夹在门缝中备受痛苦的饿鬼道的可怜众生......
(六)每次走路时,观想《皈依境坛城》、上师三宝在自己的右肩上,自己走路即在转绕;坐着时观想殊胜对境在自己的头顶上;睡觉时观想在自己的心间上……如此自己恒时都不离开上师三宝,恒时都以信心为基础在接受加持……
⑦ 各位菩萨,请问如何在生活中修定
楼上说的有道理!主要就是不执着,是任何事物都不要执着。尽量使自己一直保持心平气和,不喜不悲。以心无杂念为目标,但不必执着于心中随时生起的杂念,因为每个人都会有杂念,这无可避免,关键是要及时消除它,最好能于生起的同时立刻放下。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很难,但难也要做,这个过程,就是修行。
有简便方法。既然心无杂念极难做到,那就先万念归于一念,适应了以后再消除这一念。而这万念归一的简便方法,就是念佛了,不只口上念,心中也要念,不要胡思乱想!此刻和每刻,就在念佛,并无别的念想,能做到这点,就已经非常了不起了!!所以说念佛并不是形式,更不是为了求得什么需求,念佛只不过是修行的一种。
修行是很难的,贵在坚持。加油师兄。
修改一下,加几句。您问的是生活中如何修行,我的回答略有跑偏,但细想来,也并不全是。之前说了修行的最终目的是消除一切杂念,又说了简单的修行方法就是念佛,目的是仅保留念佛这一念。那么同样的,你也不一定非要念佛,你在生活中,做任何事,那么你心中就只保留与当前正做着的事情,而不要手上做着这个,心中却万念俱起忽东忽西的。有个佛学故事您应该是听过的。说有个路人问一个得道高僧是如何修行的,高僧说“吃饭,睡觉”。路人不解,每个人每天都在吃饭睡觉,为什么却不能得道呢?高僧又说“我吃饭的时候就是在吃饭,睡觉的时候就是在睡觉,而世人吃饭时候却不肯好好吃饭,心中总是在想着与吃饭无关之事,睡觉时候也总是辗转反侧的不肯停止心中的思想,好不容易睡了还要做各种梦……”这故事说的正是这个道理。
又加了这么多,太罗嗦了点。总之一起努力修行吧,阿弥陀佛!
⑧ 佛家怎样看待生活
佛法中的生活,其实就是自己如何正确认识自己的行为,指的是用自己的智慧如理如法完成自己的责任,这就是生活。 佛法中四谛的苦,不是指人生活中的各种境遇,而是指人在经受这些境遇时,心的变化,也即是说,苦,是自己心的感受,是苦恼,而不是苦难。 所以万法唯心,一切苦的感受,其根源还是需要从自己的心思、行为(包括言语)中去寻找和认识。但是仅仅认识并不足以使我们忘记或放下苦恼,还需要明白这些感受是如何产生、如何变化、如何发展,所以需要依据不同的宗教理解或哲学理解来说明,而佛法,只是其中的一种方法。 一切都是自己的作为的结果,没有决定和主宰的神或命运。佛法的教义告诉我们,一切事务都是有因、有缘、而后有果。佛法认为,苦的根源是无明,是不理智的思维,而这种无明思维是各种心的妄想和执着,而各种妄想和执着实际是欲望的不能满足,因此,是欲望的过度造成我们的苦恼。 佛法的目的,是通过欲望的止息来达到心的安定。这个止息不是心思的停止,不是心思的断绝,而是达到平衡后不做妄想,止是妄念的止,息是妄念的息。 佛教指出的是人生的烦恼,但不是让我们脱离社会。只要正确操控自己的心理、自己的行为,就不会有烦恼产生。佛法讲不执着,不分别,不是不去做,而是不去想做的目的。时时为了某种目的而生活而做事的,才是妄执,只有放下欲望的约束执着,做事只是做事,而且做事不为达到什么得到什么,知道什么是正确的什么是错误的,只做应该做的事,这才是简单而实际的觉者生活。 所以佛教的中心就是“诸恶莫做,众善奉行,自净其意,是诸佛教”。诸佛教导的理论,其实都是在如何“自净其意”上下功夫,做到了就是如理思维、如法处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