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道士,晚年是如何生活的
第一位是武当山钟云龙师傅,气色很好,说到道士晚年,第一,道士多修炼 ,可以很长时间辟谷不食,如果得道成仙,身轻如燕,吃的也比较少,消耗低。第二,道士多半会看病,因此基本不需要就医,花费少,住宿简陋,很少的钱就够用,第三,道士会帮人驱鬼看病等等,所以也会有人供养,所以真能得道的人福分是正常人的太多倍了,即使没修炼成功,也比一般人长寿。
② 禅宗教给我们哪些积极的生活心态
佛语禅心(1)
佛说,“人的生命,只在一个呼吸间。”
生命短促,我们应该善待自己的菩提身,思索活着的意义。生命不是用来寻找答案,也不是用来解决问题的,他是用来愉快地生活的,人生多一分烦恼,就需要有一分禅心来解救。
红尘凡夫,人人都需要有一颗禅心。
佛语禅心(2)
梦窗国师诗云:“青山几度变黄山,世事纷飞总不干。眼内有沉三界窄,心头无事一床宽。”
境由心造,心即主人,心无物欲,方寸之间皆海阔天空永无崖畔。胸怀坦荡,宛若长空旭日烦恼则无处藏身。
我们何不也做一个这样的快乐佛呢!
佛语禅心(3)
初祖达摩说:“不谋期前,不虑其后,不念当今。”
行也安然,坐也安然;穷也安然,富也安然;宠辱不惊,看庭前花开花落;得失无意,看天际云卷云舒。
这才是真正的解脱。
佛语禅心(4)
燃灯法师说:“如果我们破除一切执着尘劳,丢掉身外乱性的贪婪和物欲,找回自己,这样就能获得身心的自然安宁、惬意、舒适、安逸;幸福的生活也随之而来。”
一切只知道追逐名利,而不知道享受的人心最苦累,可惜世上仍有大多数人,为了各种欲望拼命占去所有清醒时刻,只余下少许时刻来追寻生命的意义。
佛语禅心(5)
证严法师说:“宁静是美,安定最乐,这是习禅,修身,养性,怡悦,且最崇高最美好的境界。
佛经的本质就是安详,我们可以在佛经中找到“安详”的真正意义和追求安详的途径,无论是谁要追求,要达到愉快、美满、充实、潇洒的人生境界,都绝对不能缺少一颗安详的心。
佛语禅心(6)
耕耘先生说:“人一旦失去了安详,同时便会褪去了生命的华彩,是女孩子,不会再容光照人,是男孩子,就面目可憎。”
是啊,倘使生活中缺少了安详,而怀着挫折、无奈、怀疑、忧虑的心态去过活人生,那生活对生命来说,毫无疑问就是一种惩罚了,一个人要学会安顿自己的心灵,做到内心宁静安适,我们的人生一定才会美好。
佛语禅心(7)
静慧大师说:“学佛几十年,我对佛教最重要的体会只有六个字,看破、放下、自在。”
所谓放下就是去除你的分别心,是非心,得失心,执着心。万物皆为我所用,但非我所属。我们要抛弃的是一切的执着,淡薄明心放下贪嗔痴,不绝望于人生的苦,也不执着于人生之乐。
佛语禅心(8)
静慧大师说:“苦在一切人面前都是平等的,只不过苦的方式不同而已,人活着为什么会感到很累很累呢?就是因为总是被种种外在的事相锁迷惑,总希望得到的越多越好以至于肩上的担子越来越沉重,以至于连步子都迈不开了。
人生是苦的,充满烦恼,如果放下执着,苦当下就是空,烦恼就是菩提,人生就是解脱,当下就放下,无分别,凡夫就是佛,婆娑世界就是净土,在繁忙的人生中就能实现最大的自在。
佛语禅心(9)
灵泉宗一禅师有诗云:“美玉藏顽石,莲花出淤泥,须生烦恼出,悟得即菩提。”
凡有奢求,必得烦恼,所以不要去追求什么,只问自己该做什么,这就是安分,求心安,求解脱,首先该做个明白人,知道自己真正需要的是什么,怎么样获得。明白人既能努力改变环境,更能努力改变心境,改变环境靠聪明,改变心境靠智慧。
佛语禅心(10)
弘一大师说:“人生随缘便会活的自在,能够安分守己,不被环境所转,心中就不会有障碍。”
佛之随者,不是跟随,不是随便,是顺其自然,不怨尤、不强求、不激进,不明此意的人只是在听天由命,他所认为的随缘只是任之弃之,悲观之见溢于言表。其实一切随缘并不是消极的等待或放弃追求,而是,要用一颗平常心去看待我们身边的每一个人,每一件事,不刻意要求结果,关键是你自己是否已经做到了你该做的,你的心里是否满意你自己,有了这样的心态,你就不会过于执着,也就有了一颗平常心,此即随缘。
佛语禅心(11)
尊者米拉日巴说:“远离嗔恨损害得安乐,抛弃傲慢嫉妒得安乐。平等安住万法亦安乐,以心观心即得此安乐,无别智慧法界中安乐,自然而然本性之安乐,此乐于我乐乐有许多,无所希盼世间之欢乐!
若能一切随他去,便是世间自在人。安乐一直存在于心性光明中,了悟这一本性就会“生亦安祥,死亦安祥”了
佛语禅心(12)
尊者米拉日巴说:“远离嗔恨损害得安乐,抛弃傲慢嫉妒获安乐,平等安住万法亦安乐,以心观心即得此安乐,无别智慧法界中安乐,自然而然本性之安乐,此乐于我乐乐有许多,无所希盼世间之欢乐!”
若能一切随他去,便是世间自在人。安乐一直存在于心性光明中,了悟这一本性就会“生亦安详,死亦安详。”了。
佛语禅心(13)
耕云先生说:“内心安适,俯仰无愧,从一天到一年,从一年到一生,都能够俯仰无愧,心安理得,活得很踏实,秒秒感受安详,活在至真、至善、至美当中,这才是人生的最高幸福。”
现代人都有事业心,而且志向不小,要想有所成就,须知欲安天下必先安心的道理。古语云: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可见,古时之人就把修身放在了第一位。安家、安国、安邦,必先安心,之后才能安天下。
佛语禅心(14)
《四十二章经》中说:“心若调适,道可得矣。于道若暴,暴即身疲。其身若疲,意即生恼,行即退矣。其行即退,罪必加矣。但清净安乐,道不失矣。”
其意是说:心意如果调整适宜道就可得了。在修道过程中,如果一味地急躁冒进,身体就会疲倦。如果身体疲倦了,心意就会恼恨,恼恨如果产生了,自然会后悔而不愿继续修行。修行一旦悔退,罪业必定会增加了。只有心身清净,道才不会失去。佛曰:“度人自度”也许这就是安心的最高境界。
佛语禅心(15)
耕云先生说:“人活着只求心安无愧,你我生命的意义与价值,并不建立在少数主观和偏见者的好恶之上。人要是没有这种坚持,没有这种自我做主的态度他会活得很无奈。”
没有自我的生活是苦不堪言的,没有自我的人生是索然无味的,没有自我和丧失自我是悲哀的。所以,你只管活你自己的,不必去介意别人的扭曲与是非。
佛语禅心(16)
《菜根谭》中说:“持身涉世,不可随境而迁。须是大火流金而清风穆然,严霜杀物而和气蔼然,阴霾翳空而慧日朗然,洪涛倒海而砥柱屹然,方是宇宙内的真人品。”
真人品的持身涉世是在各种环境都立定不变,即使是在流金铄石、严霜杀物、阴霾翳空、洪涛倒海的时候,也依然不随境而迁。
佛语禅心(17)
证严法师说:“同样一个'得’字,有'舍得’,也有'得失’,两种完全不同的心境。有智慧的人就能够舍,能'舍’也就能'得’,能得无限的快乐;不能'舍’就会有'失’,失去了心境的安宁。”
舍弃不是失掉幸福,而是成就完美这是经过淘洗的完美。人生不能追求绝对的完美,但我们可以追求经过舍弃的完美。就像背上包袱太多,我们须舍弃一些轻松上路一样。放弃自我,真我就出现了;放弃有限,就会赢得无限;放弃偏执,就可得到内心的安详。如果能够保持一颗平实不乱的真心,佛性当下就会开显。
佛语禅心(18)
《佛遗教经解》中说:“汝等比丘,若欲脱诸苦恼,当观知足。知足常乐,即是福乐安稳之处。知足之人,虽卧地上,犹为安乐;不知足者,虽居天堂,亦不称意。不知足者,虽富而贫;知足之人,虽贫而富。不知足者,常为五欲所牵。”
做人不可让贪欲堵塞自己的心智,蒙蔽住自己的眼睛。物欲太强会让人的灵魂变态,变得永不知足以致精神上永无宁静永无快乐。
佛语禅心(19)
证严法师说:“才华横溢的人,一方面很容易达到目的,很快就获得了世俗的满足;另一方面,因所求没有止境,又永远不容易寻得内在的圆满,才华反而成了自苦的根源。”
做人必须要有节制,节制是抵制诱惑的力量,不节制只会是烦恼和痛苦缠绕的人生甚至会走向灾难。人生有节制,生活就有幸福。
佛语禅心(20)
赵州禅师说:“你不缺少的东西,正是你没有的东西;你没有的东西,恰恰就是你本来不缺的东西。”
人生是场无休无情的战斗,做人要时时刻刻向无形的敌人作战。本能中那些致人死命的力量,乱人心意的欲望,暧昧的念头,使你堕落使你自行毁灭。在人生追求的过程当中,我们应该保持知足的心态,心灵安定才是最大的幸福
佛语禅心(21)
证严禅师说:“心田要多播善的种子,多一粒善的种子,就减少一棵杂草。及时行善,以免你的心里再起坏念头。凡是做善拖延的人,内心不易与恶事绝缘。”
善心对坚硬而言是柔和,对难以克制而言是容忍,对冷酷而言是温暖,对厌世而言则是乐趣。善心代表着一种能够被他人欣赏和尊重的巨大的内在力量,随和、仁慈可以激励人们忘我地工作而孤意、强硬则无能为力。
佛语禅心(22)
达摩大师说:“若一念心起,则有善恶二业,有天堂地狱。若不以心生心,则心心入空,念念归静,从一佛国至一佛国。若以心生心,则心心不静,念念归动,从一地狱历一地狱。”
一念不生,万法庄严。一念不生的时候就正,万法归一,无处不庄严,无处不是妙有。修行的根本就在正念,平时一定要提起正念。
佛语禅心(23)
慈航法师说:“一个好人,一生当中最耀眼的,是他那充满仁慈的行动,虽然微不足道,默默无闻,也没有人会记住。一切天性仁慈的人,总是热心地做些不求报偿的善事。”
仁慈的底蕴是高尚的情操,慷慨豪迈是它的风格,仁慈是自觉自愿地投入,与人同行让人一生快乐。人生在世,要做好人好事善于给予爱,这样才能获得更多的爱和幸福。
佛语禅心(24)
佛陀说:“毁灭人只要一句话,培植一个人却要千万句话,请你多口下留情。”
恶言,永远不要出自于我们的口中,不管他有多坏有多恶。你骂他,你的心也就被污染了。说话不要有攻击性,不要有杀伤力,不夸己能不扬人恶。业障深重的人,一天到晚都在看别人的过失与缺点;真正修行的人,从不会在意别人的过失与缺点而是懂得宽容。
做人,应该看到他人的优点宽容他人的不足。
佛语禅心(25)
《佛陀的格言》中说:“莫轻视小恶,以为我不会受报应。莫轻视小善,小水滴不断地落下,最后能灌满整个瓶子。所以聪明的人逐渐积集小善,而致使他整个人充满着福德。”
人应当“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如果不能防微杜渐,小恶可以积成大恶,终必酿成大害。
佛语禅心(26)
《阿含经》有偈:“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自净其意,是诸佛教。”证严法师说:“土地不耕种,则必杂草丛生,所以行善,要日日行,时时行,不断去行,哪怕是举手投足也要存有一分善念。”
一个人作恶时,他的心智就有了污垢;一个人不作恶时,他的内心就清净。清净与污垢完全在你自己,别人帮不上忙。我们要一辈子都不懈地身体力行,才能屏绝恶而不断接近善,人格才会日臻完善人生才会日臻完美。
佛语禅心(27)
黄檗禅师有首诗:“心如大海无边际,广植净莲养身心;自有一双无事手,为做世间慈悲人。”
古诗云:“善恶到头终有报,只争来早与来迟。”有了慈悲心,我们的生命才能够是善的循环,而不是恶的叠加;有了恶性,就会无法突破自我。博爱者必得人爱,作恶者终害自己。
佛语禅心(28)
《佛陀的格言》中说:“在这个世界上,永远不可能用仇恨来止息仇恨,仇恨只可以用慈爱来止息,这是一个永恒的真理。”
不要把别人带来的伤害,深深地留在你的记忆中,在那里继续侵蚀你的心;忍辱求和,受辱不怨,既是一种处世方法,也是一种高尚情操。
宽容是一种雅量,是文明和胸怀,更是一种人生的境界。你宽容了别人就等于宽容了自己,宽容的同时也创造了生命的美丽。宽容还是制止报复的良方,善于宽容的人不会被世上不平之事所摆弄,即使受了他人的伤害,也绝不去冤冤相报,而是时时提醒自己:“邪恶到我为止。”
佛语禅心(29)
《佛经译本》上说:“爱产生爱,恨产生恨。若以怨报怨、以恶待恶,将会形成恶性循环!和气致祥、诚心和气比疾言厉色、怒发冲冠的效果好。若能人人诚心和气,势必干坤朗朗、霁日光和、祥瑞普降。”
报复是一柄双刃剑,它在将剑刺进对方身体与心理的同时也伤害了自己。但愿我们生活的世界,多一些怀有仁爱宽容之心的人少一些对人施报复的人!
佛语禅心(30)
净空老法师说:“凡夫看佛菩萨,佛菩萨也是凡夫;佛菩萨看凡夫,凡夫也是佛菩萨。”
心里光明的人看别人也是光明的;如果心里阴暗,看别人也是阴暗的。一个人应该时时保持内心光明,不要让任何邪恶念头萌发,防微杜渐使自己的品质更加高尚。
佛语禅心(31)
净慧禅师说:“古语讲:爱出者爱返,福往者福来。人世间的事情,有了付出才有回报,付出越多得到的回报越大,只想别人给予自己,那么得到的源泉终将枯竭。”
佛家说“善有善报”,并非是唯心的因果报应之说。多行善事,或许别人不会报答你的善举,但至少不会给你带来祸端。行善的人,在心理上容易心安理得,帮助别人自己也常处在快乐之中,这本身就是对你的善报。所以,人生在世,要乐于助人,要善于给予爱,这样才能获得更多的爱和幸福。
慈爱是人类重要的美德,在众多重要的美德中,怜悯、同情、善良、慷慨、服务、忠诚、宽恕,这一切构成了慈爱的美德。爱是不希图回报的无私情怀,是宇宙当中最强大的力量,它对于爱者和被爱者的影响都是无法估量的。
佛语禅心(32)
《佛陀的格言》上说:“高尚的人施舍东西时,心中不存在有任何意图或目的。这种不求果报的施舍所产生的功德是很难测量的。”
做好事不要为求名,也不要为求功德,只有抱着“尽本分”的心去做好事,才是真正的好事才是至诚无私的善事。付出与得到互为转化,懂得其中奥妙的人会乐于付出,做慈善事让它发挥出意想不到的效果。
佛语禅心(33)
耕云先生说:“我们积功德莫过于救人,救人最好是救他的心。你要救他的心,把他的颠倒心变成安详心,你就彻底地救了他。”
一个善良的人,能用自己的善良去感染去改变那些迷失了方向的人,使他们最终能够找到自己的方向,为实现自己的人生目标而拼搏。
佛语禅心(34)
《辅教篇》云:“孝出于善,而人皆有善心。”
百善孝为先,没有孝心的人,所谓的善心只是一幢空中楼阁,是虚幻的或者说是徒俱形式的。孝心是稍纵即逝的眷念,是无法重视的幸福是一旦错过成为千古恨的往事。不要让你的孝心来得太迟,更不要留下“子欲养而亲不待”的伤痛和遗憾。
佛语禅心(35)
证严法师云:“行善要及时,功德要持续。如烧开水一般,烧开之前千万不要停熄火候,否则重来就费事了。”
修行是点滴的功夫,要有耐性,一直保持一颗行善的心。常有人把修行误认为是出家人的事,其实修行表现在日常生活中,是人人应有的生活修养:“修”是修身养性,“行”是端正行为。
佛语禅心(36)
《大慧普觉禅师语录》上对人们提出警告:“有一种人,早晨看经、念经、忏悔,晚间纵口业骂詈人,次日依前礼佛忏悔。卒岁率年,以为日课。殊不知,梵语忏摩,此云悔过,谓之断相续心,一断永不相续,一忏永不复造。”
修行就是学会文明的生活,文明的生活就是于己于人都有健康向上的意义的生活,或者说是逐渐远离一切过失远离一切违背生命与自然规律的生活。
佛语禅心(37)
海涛法师说:“为了修持慈悲心,一个人必须丢开自私的爱,这个世界有太多的爱是以自我为中心,人们只爱个人的自我。”
与任何人接触时,要常常问自己,我有什么对他有用使他得益?我们要用个人的道德、修养和学问、修持的力量来使人受益把善良修炼成一种信念。
佛语禅心(38)
证严法师曰:“天堂和地狱,是用心和行为造作的。不要怕天堂和地狱,要怕的是心的偏向。”
我们之所以做出善恶的行为,是由于我们起善恶之心的结果。人们的一切善恶言行,都是由心而生起。“若能伏心,则伏众法。”要想防止做恶业,就必须制服我们的心。
佛语禅心(39)
佛说:“一念天堂,一念地狱。”宣化上人曰:“一念光明就是佛,一念黑暗就是鬼。你念念光明就时时都是佛,你念念黑暗就时时都是鬼。这个心,一念的善,就造天堂的因;一念的恶,会结地狱的果。”
佛和魔也许只在一念之间,运用之妙存乎于心。所有的境界都是由心造成的,当你的心趋向恶时,地狱之门便打开了;当你的心趋向善时,天堂之门则打开了。
佛语禅心(40)
达摩大师说:“无妄想时,一心即是佛国;有妄想时,一心即是地狱。众生造作妄想,以心生心,故常在地狱;菩萨观察妄想,不以心生心,故常在佛国。”
我们应该经得起各种物欲的考验,坚守正义守持清心寡欲这样最终才能避开灾祸迎来吉运。
③ 修道的人和普通人的区别是什么
普通人和修行人的主要区别:
1、是否在意别人怎么看待自己
普通人介意别人怎么看他(欣赏或不欣赏,喜欢或不喜欢),所以有求皆苦;而修行人不介意别人怎么看他,所以无欲则刚。
而实际上,天下本无事,“多想”自扰之,越在意别人怎么看自己,往往就意味着自己越不清楚别人怎么看。而越不在意别人怎么看自己,往往也意味着自己越清楚别人怎么看自己。这是因为自己已出离了先入为主、一厢情愿和主观臆测,而能客观如实地了知事物的各种因缘、来龙去脉。
(3)修道的人怎么对待生活扩展阅读:
学道人的五种心主要为以下五种:
1、要为生死心切
学道的目的是为了断烦恼、了生死。人活在世上,要经历诸多磨难和痛苦,如果再不珍惜人生,作恶多端,以后还会在六道之中轮回,求出无期,苦不可言。一个学道者从入道之初就应当认识到生死轮回的苦楚,从而真为生死发慈悲心。
2、要知身是苦本,心是妄想造业之本
修道者要认真修道,要时时想到身是苦本,想到自己在五浊恶世中所受到的各种苦难,更加增长自己的道念,从而积极向上,早日成就。
3、要看破,功名富贵,声色货利,都是虚华不实
功名富贵,声色货利,都是人之所爱,很少有人能够看破。我们常说“名缰利锁”,意思是说名和利就像缰绳和枷锁一样束缚着人的自由,使人得不到解脱。如果我们能看淡一些这些名利,我们将会过得轻松而充满乐趣。
4、要怕今生造下恶业,将来一堕地狱,无人救护
学道之人应当明因识果。在修学道法的过程中,始终要将因果放在心中,时刻铭记善有善报、恶有恶报的道理。时常畏惧恶报之苦,在日常修行生活中,时刻要想想如果人造作种种恶业,将会遭受境遇不同的苦报,或来世或生生世世在地狱之中受各种各样的苦难。
5、要知现在命根,只此一息之间
对于生命如此短暂和脆弱,我们要珍惜生命,善用人生来精进修道,不要将修行的事都拖到明天去做,要知道,“明日复明日,明日何其多。我生待明日,万事成蹉跎”,一旦学道者失去人生,再想用功修行,已经没有这样的机会,更谈不上享受荣华富贵的生活了。
④ 修道的人,靠什么为继生活
一边修道一边工作即可啊。
深山里,挖树根,摘果子,不求饱,只求维持身体最低需求。其实很容易解决的。
有些记载是修行人的食物由天人送来,不需要自己去找吃的。
有些修行人,食物由各种动物送来的。因为修行人修成后可以普度众生,有灵性的动物会帮助他们的。呵呵。
南无阿弥陀佛!
⑤ 道家思想对生活的影响
道教是一个以现实人生为出发点的宗教,在追求得道成仙的终极目标的过程中,致力于把现实世界建设成美好的人间仙境。道教历来强调,“仙道”不离“人道”,修道者必须在社会生活中积功累德,成为社会公认的做人楷模,才有长生成仙的希望。信奉道教,重要的是在生活中贯彻道教的精神,从而觉悟人生,提高境界。古云“不离日用常行内,直到先天未画前”,就是说要即世间而超世间,不离生活而又升华生活。我们认为,立足于生活,圆融于生活,服务社会,利益人群,这既是道教的优良传统,也是道教文化在现代社会中发挥积极作用的根本途径。
⑥ 道家人是怎么生活的,都在道观中吗
身为出家道士的我来回答您这个问题吧,
我所居住的宫观是成都大邑鹤鸣山为道教发源地
我们每天快五点的时候起床,之后就是玄门日诵早功课经的诵读。
下殿之后就是早饭时间是六点三十
早饭后一天的工作就开始了
每个人各司其职
打扫卫生的,值殿的,办公室的。
工作时间里可以自己学习看书,写字等等。
中午的话就是十一点半的午餐
到下午四点半开始的玄门日诵晚功课经的诵读
一直到下午五点半左右吃晚饭
之后有时候会组织学习,没有学习的时候时间可以自己安排。
晚上就寝的时间也是自己安排。
你也可以参照白云观的
道士的日常生活
夏天五点半钟,东方天刚亮,清脆的梆子声打破了白云观的宁静。梆子一共敲五下,三下慢,两下快,一天开始了。苦行道士默默地干着自己的活,除草、担水、洒扫殿堂、做早饭。上层道士也起来了,梳头、洗脸、穿袍、戴冠、系绦;六点半钟云板一敲,上老律堂念早坛功课经。
早坛功课一般由监院和另七个道士上殿,监院主祭诵经。敲击钟板有一定规矩,敲几下钟就得击几下板:敲一下钟击一下板,敲两下钟击两下板,敲三下钟击三下板。每逢圣诞节日还要击大鼓。日常功课只用钟板,敲击钟板不得超过三下,所诵经文在《全真功课经》里全有。(略去早坛五部经、晚坛四部经的目录。)
每逢阴历初一、十五和诸神圣诞,道士们要加念《玉皇经》、《三官经》、《真武经》和其它经卷。天师道的道观只加念《玉皇经》和《三官经》两种。
功课完毕敲梆子下殿(早晨、中午敲梆子,晚上鸣钟击板),全体道士齐集邱祖殿前,分两排由值日知客率领,往斋堂用膳。到斋堂门口击罄子进堂。斋堂规矩很严格,禁止交谈和东张西望。斋堂上首供奉王灵官,左右两长溜桌子面对面摆得齐齐整整,一直排到底。
全体道士在桌前自己的地方站好,向王灵官献祭。米饭一碗放在一个小园盘里,经师站在右边,面对供桌,一面敲引罄一面念经,大家跟着他念供养咒和结斋咒。念完后,站在监院左边的道士端盘齐眉,上供,然后退回原处。监院、知客、执事和经师退出斋堂,其余道众坐下用斋。用完斋,离开斋堂之前要向堂上作一个揖。
如果有方丈的话,他的座位在王灵官壁龛和供桌之间,供桌前面是监院座。神位后面有一块空地存放食具。斋堂另一头墙上齐椽挂着字画,赞扬前几任方丈的品德。东、西墙上镶嵌着石匾,镌刻的是民间道教的基本经卷《太上感应篇》和《文昌帝君阴骘文》,字迹挺大。这说明出家道士和在家信徒都信奉这两部经。
早膳后道士上经堂诵念玉皇经,接着教育班上课。以前没有教育班,是安世霖创办的,学习四书、五经和道教史专题,约上三小时课,上完课午膳,午后各归各位,或自习或修持。六点半敲钟板用晚膳,晚膳后经师带领教育班习诵经卷(我曾参加过一两次课,不过一点都听不懂,还干扰了人家的学习,所以就没有再去了。现在回想起来,后悔没坚持下去。)
讲到念经,我过去有一本北宋时期的《北斗延命经》(1119—1125)有一天安监院到我的临时寓所来看我,我把这部经拿给他看。他笑笑说:“我们白云观也有一部元朝的经。”这可是个新闻,我眼睛一亮,问他是什么经。他指着《北斗延命经》里面的一段文说:“你听,我背这一段”,接着就背了起来。背完,他快活地问:“你知道白云观这部元代经卷吗?”我一时摸不着头脑,对他那种朴素的得意只好笑笑。在白云观里这样背诵经卷恐怕从元朝就传下来了。如果是现在,我就可以录音,可惜当时正处于战争之中,我只能侧耳谛听。
晚上九点敲钟板,可以宽袍休息,一天的紧张总算过去了。道士们在庙周围和近郊区散散步走走。有时我邀安监院和我一起散步,人们看见他低声说:“白云观老道”,可是他们却惊愕不解地瞧着他身旁的小个子——穿着道袍,戴着眼镜,不是修发盘髻而是秃顶!
白云观前面是天宁寺,宝塔有十三层,是辽代遗留下来的着名建筑,十三层八角形的角檐上挂着铜钟,风一吹,发出柔和的响声。夏天的傍晚,钟声阵阵传进白云观内,悠扬清雅,人们还以为这塔是专为白云观建造的哩!
十点钟敲梆子,准备就寝。大陆的夏天很长,不到十点天不黑。庙里有夜巡房,每两小时巡房敲更一遍。
以上是夏天的作息时间。白云观的作息时间是根据太阳制订的,到冬天就得改,一天只吃两顿,早斋和晚斋。上面讲过道众在斋堂用膳,伙食由督厨监管,在大厨房做饭。监院、知客和其他上层道士的伙食在另一个小厨房里做,司厨的人叫“高灶”。如果有来宾,他们可以招待来宾在小斋堂用膳,也可以把饭菜打回自己房里去吃。庙里全都是素斋。我在白云观的时候,高灶是个烹调素菜的高手,很有名气。上层道士和一般道众不同,不管冬、夏,他们一天只吃两顿,上午十一点,下午六点用膳。
每天的菜谱和蔬菜用量是经过仔细选定的,如果发现有人作弊,从严处罚。道众在大斋堂用膳,早晚喝稀饭,两人一碟咸菜;中午吃玉米面窝头和炒菜,外加两人一碟咸菜。不习惯的人吃这种素斋是有困难的。每月初一、十五中午吃馒头,每人一斤,面粉是次等黑面。上层道士的高灶膳堂一般吃稀饭或面条。若有来宾用膳,才配备菜肴,最多不得超过四盘。这和日本素斋的丰盛奢华相差甚远。
⑦ 学佛怎么对待物质生活
如何定义物质生活?你的问题是否是佛弟子如何对待世俗生活中的物质条件?
大乘佛弟子修的是六度。物质条件好也修六度,物质条件不好也修六度。所以物质条件好坏都不应该影响修行。
佛弟子们知道世俗生活中物质条件的好坏是有因果的,也不是一成不变的,而且《大庄严论经》说“家中有财宝,五家之所共”,所谓“五家”,即大水、大火、盗贼、贪官污吏及不肖儿女。即使拥有再多财物,遇到一场大火,可以将你家当焚烧成灰;遇到大水,财产也会流失净尽;盗贼、贪官污吏之流,也来抢走财产;子女不肖,骄奢淫逸,则将家财挥霍荡尽。一个人无法主宰自己的财物,因为财物为“五家”所共有。
因此,佛弟子不会执着于物质条件。不着相就是正确的态度。
⑧ 大圆满前行轮回过患苦死修行人怎样面对
许多人一提到“痛苦”,唯恐避之不及,却不知它也有功德的一面:痛苦能挫败你的优越感,打消你的傲气十足;能让你对其他受苦众生心生悲悯;能让你慢慢看清事情的真相,明白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故痛苦也并非一无是处,关键看你懂不懂从中提炼“养分”。
大乘佛教中,有一种方法,可以将痛苦转为道用。像藏地大德米拉日巴尊者,正是因为伯父、姑母的迫害,他才有了后来那么高的成就——由于他们强夺了他的一切财产,他为了报复才去学诛法,回来杀了很多人。造了如此罪业之后,他从内心深处生起极大后悔,觉得自己是世上最大的恶人。为了忏悔,他经历种种苦行,最后获得了无上的证悟,成为历史上了不起的大成就者。
所以,我们也没必要天天求平安、求快乐,而应当求把痛苦、不顺、逆境转为道用的方法。有了这个以后,你遭遇再大的磨难,也能将其转化为成功。
巴尔扎克也说过:“苦难,对于天才是一块垫脚石,对能干的人是一笔财富,对弱者是一个万丈深渊。”
问:如何正确面对死亡?
慈诚罗珠堪布答:死亡对我们每个人都是个沉重的话题。每个人都不愿意面对死亡,但是所有人都必须面对死亡。大家都对死亡很恐慌害怕,因为不了解死亡。不知道死了以后我存在还是不存在,如果存在又是什么状况。了解之后可以排除对死亡的两种极端的做法。一种是有些人对死亡非常恐惧,但是什么都不做。大家对死亡很迷茫,唯一就是到宗教中去了解,除了佛法以外,其他对死亡的解读是很难的。
对死亡有正确的了解之后,再去考虑如何面对。对死亡过度恐慌,是一种极端。如果能较好地掌握方法,死亡也不是极端。另外一种极端,就是把死亡不当一回事,自己觉得没有什么可怕的,不怕死亡。其实这是一个很虚妄的情绪,真正面对的时候,没有不怕的。如果说不怕死亡,因为他骨子里认为死亡离自己还有距离,所以感觉不到恐惧。如果要面对,就感觉得到恐惧。就像小孩不懂火,去接触,这是因为不了解。有些人说不害怕死亡,是因为他不懂死亡。生死是佛法的人生观中的一部分,对死亡的正确解读唯一在佛学中能找到。
一种人认为人死了以后一切都结束了,既然生命都不存在,没有什么好害怕,反正没有人感受痛苦,活着的时候想干嘛干嘛。另外一种就是太消极了,因为自己的身体是最珍贵的,但是说没有就没有了,一个好好的人瞬间就不知道怎么回事了,从此以后就消失了,很多人都无法接受,很恐慌。学佛人要走中道,既不要对死亡太恐慌也不要无所谓。比如这一生得点小病或两三天吃不到饭,很多人都有所谓,那么对生死这么大的事怎么能无所谓呢?
过去的修行人,上等的非常喜欢死亡。道歌中说:死亡非死亡,瑜伽者成小佛。对修行人来说,死亡不修普通人那么恐慌。经历一次死亡后,瑜伽者的修行不一定成佛但是境界一定会提高。中等的修行人不害怕死亡,不拒绝。因为他心中有数,有一定把握,知道怎么样去面对。下等的修行人对死亡没有后悔,无论修行有多少进步或成果,但是已经尽力了,一生也没有造很多的恶业,所以不会后悔。学佛人对死亡不能恐慌害怕。这个不恐慌是一个理性的不害怕,不是根本不知道,感觉不到害怕。屠宰场的动物马上要被杀了还不知道,还在互相打斗,这是一种愚蠢。
面对死亡,全世界最好的书籍是《西藏度亡经》,但是需要灌顶。对死亡的定义,简单地讲,是周期性的一个生命的现象,并不是生命的结束。佛教讲死了以后还要投胎,生了以后还要死,所以死亡是一个周期性的现象,我们的生命永远都不会结束的。成佛以后还是有生命的,只要能修行,我们的生命会越来越好的。堕地狱也有生命,去哪里都有生命,我们的生命不会结束。死亡、投胎,都是生命的一种现象而已。
生命的周期有三种:第一种,当我们还不是众生的时候,我们还没有形成个体,宇宙大爆炸瞬间的时候,还没有形成生命,这个阶段是光明,如来藏,佛性。在这个当中,出现生命的能力是存在的,但还不是身体的形状,然后逐渐成熟,生命诞生。第一个瞬间,从如来藏光明中出现,还只是一个生命而已,然后快速成长,我们对生命产生执着,立即形成八识当中的阿赖耶识,就是最低的意识。立即产生执着,形成第七识末那识。有了执着就形成生命的个体,有眼耳鼻舌身,比较粗大的感知也诞生了,形成人的身体还有精神,诞生成长的过程都是这样。最后消失毁灭的过程也是这样的,这是死。
从刚刚诞生生命,到成佛,就是回到最原始的状况,回到原来的出发点,这个才是真正的自然。山河大地都是有因有缘的,不是真正的自然,禅宗的明心见性才是自然。这是一个非常漫长的周期。中等的周期就是一个人的一生。从死亡,然后中阴身,投生,生活,最后又回到死亡,根本没有结束什么东西,立即下一个周期就要开始了。还有最短的周期,在二十四小时当中完成。睡眠比较好的人,睡着之后进入深度睡眠,没有做梦,失去了所有的知觉。我们的生命是存在的,意识也是存在的,但是不知道发生了什么,感知不存在了,没有思维,这个中间发生了什么,没有人知道。其实这个也是死亡,可是我们不叫死亡,叫睡着。其实这三种周期是一样的道理。是生命的现象不是本质的问题,本质上没有发生什么变化,但是现象发生变化。
死亡的定义是什么?西方的死亡学到现在还没有一个大家公认的标准,绝大多数说的死亡就是心脏停止跳动,血液循环停止,没有脉搏、瞳孔放大等等,但是这些都有了,过十几二十小时,有的人又活过来了。所以没有一个标准定义。人进入昏迷的状态,这个时候人没有痛苦。就像我们深度睡眠时,除了会梦的修法的修行人,发生了什么根本不知道。比如得了非常痛苦的病,死了以后,所有的痛苦立刻都停止了。人还没有死,人的意识是逐渐停止的。首先是感官,眼睛看不见耳朵听不到,这是要死的时候发生的。熟悉的人在身边,却看不清;在耳边很大声地说话,但是好像是很远很远地方的声音,或者只听见声音,却听不懂意思,这是眼耳鼻舌身开始停止。死亡是意识短暂停止工作。意识有比较代表性的八十个念头,属于贪嗔痴的念头一步一步地停止。一个有训练的人就会感知到,每个不同的停止,整个过程都是清清楚楚的,但是我们根本不知道。得过灌顶就可以学习掌握得很清楚。这个时候人是昏迷了,所以佛教讲至少三天以内不能火葬。(藏传佛教的传统,如果人死了立刻火化,是有杀生的罪过。——上师在本次开示后的答疑中提及)第二个阶段就进入中阴身,人从昏迷中醒来,看得见自己的尸体,亲戚朋友,也有神通,知道人家心里在想什么,但是不知道自己已经死了。中阴身一般最多七七四十九天,然后就投生了。我们最怕的不是死亡,死亡没什么可怕的,再痛苦再痛苦,反正有痛苦的时候都是活着的,死亡的时候所有痛苦都结束了。最可怕的是投生,投生到什么地方这才可怕。如果堕地狱饿鬼畜生,怎么办?
密法的气脉明点用一种强制性的手段把所有的杂念断掉,我们深度睡眠的时候也停止了,死亡的时候杂念也停止了,修禅定也达到这样的状态。这个离证悟非常近,再迈一步就达到证悟。死亡的时候,这些所有的东西就停止了,所有染心停止了,只有净心。但是没有修行的人根本不知道,就像深度睡眠一样。死亡的时候也是这样。修行人对整个过程清清楚楚,中间如来藏显现,立即就证悟了。我们却什么都没有感觉。
人死了根本就不是一个结束。比如深度睡眠也没有知觉,但是过了几个小时又开始做梦,然后醒来又开始生活。人死了也是这样,又开始中阴身,再去投胎,这跟我们从梦中醒来回到现实生活,是一样的。投生要跟随自己的业力,这时候真的很可怕,所以现在要积累资粮,要修行。
死亡没有什么恐惧的,但是也不是不需要做准备。
修密宗生起次第的三个(禅定)阶段:首先修空性,进入法界。第二个禅定,是在空性当中修慈悲心。第三个禅定,真正地观想佛菩萨(平时五加行的金刚萨埵没有这个步骤)。(生起次第)比如先观想观世音菩萨的种子咒(舍字),然后这个种子咒又变成法器,法器发光,最后变成观世音菩萨,观想完了,观世音菩萨又融入我们自性当中,最后消失。这个针对着生命的过程。第一个修空性,因为人死了之后第一个就进入无念的状态,为了直接清净这个状态,就修空性。然后要面对中阴身,就对所有众生修慈悲心。之后要投生,比如人的身体是逐渐形成,观想观世音菩萨的身体,人怀胎十月后出生,与此相对应。就像写错了东西,用橡皮擦掉,我们这样观想就是橡皮擦掉。最后观世音菩萨消失,就是为了清净人死了以后的毁灭(状态)。密法就是针对生命的每一个阶段,所以修起来快。接受灌顶并修完五加行,然后可以听这些修法,可以进一步了解死亡以后会发生什么。
正确地了解并面对死亡对每一个人都非常重要。
⑨ 修行人应怎样与俗人在一起生活
佛法修行人有两种,一种是出家众,一种是在家众。能于众生生活在一起的只有在家居士。
所谓佛法在世间,不离世间觉。修行人在世间修行佛法,虽为世间法所依,不为世间法所染,这就是世间觉。在生活中不坏世间法,不障碍众生,不使众生烦恼,不给众生带来痛苦,要恒顺众生,就是随顺众生善缘,化导众生之恶缘,以方便法,使众生离一切障垢,脱离烦恼,离苦得乐。这就是自利利他的菩萨道,上求佛道为自利,解脱众生苦为利他。破诸世间邪知邪见,熄灭世间外道邪说,让一切众生知道佛法就是圆满的世间法。
⑩ 现在修道的人该怎样在世俗中生活
火中生莲终不败啊
入乡随俗,随遇而安。在世俗中尽好自己的责任义务。自利利他,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活的心安无愧就好。
世俗是检验修道效果的宝地,只有世俗中自在无碍了,才算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