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涡虫纲的简介
自由生活的涡虫的体表一般具有纤毛并有典型的皮肤肌肉羹,表皮中的杆状体有利于捕食和防御敌害。感觉器官和神经系统一般比较发达,感觉器官包括眼、耳突、触角、平衡囊等等。触角分布有丰富的触觉感受器(tangoreceptor)、化学感受器(chemoreceptor)及水流感受器(rheoreceptor),它们分别感受触觉、化学及水流的刺激。平衡囊主要存在于一些原始的种类,包埋在脑中或靠近脑,其结构与腔肠动物的相似。神经系统有不同的形式,较原始的种类与腔肠动物有相似之处。较高等的涡虫,趋向于神经索的数目减少,其中2条腹神经素最为发达,与脑形成了原始的中枢神经系统(梯式神经系统)。
消化系统有口无肛门,其消化管复杂程度不同,最原始的没有消化管,由口通到体内一团来源内胚层的吞噬细胞(或称营养、消化细胞)呈合胞体状,具消化功能;简单的消化管为一囊状或盲管状(如大口虫目、单肠目);有些消化管由中央肠管向两侧伸出许多侧枝(如多肠目),有些则如三角涡虫消化管分为3支(~支向前2支向后)再分多枝(如三肠目)(。呼吸通过体表从水中获得氧并将二氧化碳排至水中。
排泄系统为具焰细胞的原肾管系,具有渗透调节(osmoregulation)和排泄作用。
生殖系统除少数单肠类为雌雄异体外,其余均为雌雄同体的。一般生殖系统相当复杂,一些海产种类(如多肠目)个体发育经螺旋卵裂和牟勒氏幼虫阶段。
涡虫纲具有无性生殖的能力(主要是通过横分裂)及强大的再生能力,且具有极性,这可能与轴的生理学的和发育的梯度有关。此外,三肠目涡虫随着饥饿虫体缩小,退行生长(degrowth),有时从成体大小缩到孵化时的大小,再喂食又能重新生长。推测这种过程可能是组织恢复活力(rejuvenation),胚质不灭(immortality)能力的表现。
B. 涡虫对人有危害吗
涡虫对人没有危害。
C. 扁形动物的生活习惯是什么
根据扁形动物的形态特征和生活方式的不同:
1、折叠涡虫纲。
是扁形动物中最原始的类群,体表被纤毛,肠道较发达,体长5mm至60cm,已知约4000种,多数营自由生活。海洋生活的如漩涡虫,淡水中生活的如真涡虫,少数种类在陆地潮湿土中生活如土笄蛭涡虫。
2、折叠吸虫纲。
成虫体表无纤毛,肠道较简单,通常有口吸盘和腹吸盘等吸附器官。已知约6千种,均营寄生生活,生活史复杂,包含1~2个中间宿主。如寄生在人体门静脉内的日本血吸虫,给人体以极大的危害,此外尚有寄生在人体肝脏的华枝睾吸虫,寄生在人体肺内的魏氏并殖吸虫等。
3、折叠绦虫纲。
成虫体表无纤毛,消化系统包括口和肠等全部退化消失,成虫一般作长带状,由多数节片组成,有吸盘和钩等附着器官,已知约有3千4百种,全为营体内寄生生活,寄生在脊椎动物的肠道等器官内,为高度营寄生生活的类群。如猪带绦虫和牛带绦虫。
总结涡虫纲自由生活,多数生活在潮湿环境或者水里。其他两纲生物基本都是选择寄生。
(3)涡虫自由生活有哪些适应性扩展阅读:
主要特征:
1、身体扁平,两侧对称。
2、具有中胚层。
3、器官系统开始建成。
4、生殖特点:大多雌雄同体,生殖器官复杂,具有固定的生殖腺和生殖导管及附属腺,具有交配行为,体内受精。
5、海产种类个体发育经牟勒氏幼体阶段。
D. 笄蛭涡虫的生活习性
笄蛭涡虫多生活在阴暗潮湿的地方,如砖石块下、土壤中,它虽然喜欢阴暗潮湿的地方,但是水多了它也会不适应,而转移到其它地方。平时多在夜间活动。
E. 谁知道水螅和涡虫的生活方式,运动能力啊啊。
水螅的生活方式与运动能力
水螅喜欢在清洁而含氧多的淡水中附着在水草上生活,体长由几毫米至15毫米不等,最长可达3厘米,螅体呈圆筒状;通常透明,柔软,体壁由两层细胞组成,中隔一薄层,体底端称足或基盘,为附着器官,当遇到外界或内部刺激时,均可引起基盘的滑动或翻筋斗式运动。
(5)涡虫自由生活有哪些适应性扩展阅读
水螅属约有14种,主要区别在于颜色、触手长度和数目、生殖腺的位置和大小。广布于淡水湖泊、河流、池沼中,其中褐水螅为世界广布种。
近年,科学家们选取了2256只水螅,历时8年完成了一项新的大规模实验。他们发现在适宜生存的环境中,水螅死亡率极低而恒定,每年每167只中仅有1只死亡。
水螅 “长生不老”的奥秘在于其拥有能够不断分裂繁殖的干细胞。科学家们希望通过此类研究,找到延长人类寿命的方法。
涡虫是首先出现两侧对称、三胚层的动物,扁形动物的出现,是动物发展史上一次质的飞跃,它标志着动物界的演化发展已开始由水生向陆生、由固着或漂浮生活向自由爬行生活过渡,因此在动物的进化中具有重要意义。
由于涡虫的再生能力特别强,因而又是研究细胞分化与去分化分子机理和动物行为及染色体的好材料,一直是动物界热衷探索的研究领域。
F. 列表比较吸虫纲和涡虫纲的不同。并说明吸虫纲适应于寄生生活的形态结构。
主要就是吸虫纲适合自由生活,自然运动的能力要比较强,然后和运动有关的运动器官、感觉器官、消化系统、呼吸系统都比较发达,而涡虫纲营寄生生活,和运动有关的结构退化,为适应寄生生活,吸虫纲一般都会有吸盘便于吸附在宿主的某一部位,然后生殖系统极度发达,生活史经历幼体生殖较为复杂
G. 真涡虫的生活习性
夏季水温高行无性生殖,在咽的前方或后方行横分裂。自晚秋到冬春行有性生殖。卵囊2~2.5毫米。黑褐色或茶褐色。4月初自卵中孵出白色微小的幼虫。
体色背面淡褐色,常杂以赤褐色,黄绿色;咽及生殖器处较淡。体长20~35毫米,宽2.5~4毫米。再生能力及耐饥饿能力很强。肉食性,实验室内饲养可喂以蛋黄或动物肝,应保持良好的水质。
在中国分布甚广:东北、华北、华南淡水清澈的池塘、泉水形成小溪的石块下均可采到。
三角真涡虫常用作教学和科研的实验材料。头部三角形,一角在前端,其余两角在两侧,形成两个耳突 体后端逐渐趋窄,末端尖。两眼点呈黑色半圆形,在耳突的水平面的稍前方。口位于腹面,体后1/3的前方。夏季水温高行横分裂无性生殖,农家泔水桶边、阴暗潮湿墙角也有发现。
H. 涡虫的特点
涡虫体扁长,背部微凸,灰褐色;体前端呈三角形,两侧略突起称耳突,前端背面、耳突内侧有一对黑色眼点;体后端稍尖。用解剖针将虫体翻至腹面向上,可见其腹面较扁平,颜色较浅,密生纤毛,腹面近体后1/3处有口。
1、涡虫体扁长,背部微凸,灰褐色;体前端呈三角形,两侧略突起称耳突,前端背面、耳突内侧有一对黑色眼点;体后端稍尖。用解剖针将虫体翻至腹面向上,可见其腹面较扁平,颜色较浅,密生纤毛,腹面近体后1/3处有口。
2、生活习性:涡虫大多生活在洁净富氧的海水或淡水中。生活在溪流浅水处的,多隐于石块下面,昼伏夜出。身体柔软,头部具眼点和耳突,体呈树叶形,背腹扁平,腹面密生纤毛,可爬行。全体淡褐色,长10余毫米。头呈三角形,背侧有1对黑色眼点,两侧各有一耳突,为嗅觉器官。体末端钝尖。
I. 涡虫的生活习性
涡虫生活在溪流浅水处,多隐于石块下面,昼伏夜出。体呈树叶形,背腹扁平,腹面密生纤毛,可爬行。全体淡褐色,长10余毫米。头呈三角形,背侧有1对黑色眼点,两侧各有一耳突,为嗅觉器官。体末端钝尖。体中部稍后处的腹中央有口,连于咽囊,囊内有一肌肉性管状的咽,可伸出体外。咽与肠相连,肠分3枝,1枝向前,2枝向后。涡虫以蠕虫、甲壳类、昆虫等为食,咽吸住食物后,肠即分泌消化液,使之溶为液状物,再吸入肠内,进行消化。不能消化的食物残渣,仍由口排出。无肛门。养分为肠壁吸收,贮存于实质中。代谢产物由原肾管排除,许多排泄孔位于背侧。呼吸作用经体表进行。雌雄同体,生殖器官复杂,生殖孔位于口后。生殖时,二涡虫尾端一段腹面相贴在一起,生殖孔相对,互相交换精子。卵在体内受精,数个受精卵和卵黄(营养物质)被生殖囊分泌的粘液形成的膜状卵茧包裹,排出体外,在外界孵化成幼涡虫。涡虫再生力极强,是一种很好的实验材料。横切为2段或多段,每段均可再生成一完整的涡虫。实质组织是分化新细胞和再生组织的主要来源。再生具有极性。如切为3段,前段再生出后端,后段生头,中段前生头后生后端。
J. 涡虫的生活习性
涡虫大多生活在洁净富氧的海水或淡水中。生活在溪流浅水处的,多隐于石块下面,昼伏夜出。身体柔软,头部具眼点和耳突,体呈树叶形,背腹扁平,腹面密生纤毛,可爬行。全体淡褐色,长10余毫米。头呈三角形,背侧有1对黑色眼点,两侧各有一耳突,为嗅觉器官。体末端钝尖。体中部稍后处的腹中央有口,连于咽囊,囊内有一肌肉性管状的咽,可伸出体外。咽与肠相连,肠分3枝,1枝向前,2枝向后。涡虫以蠕虫、甲壳类、昆虫等为食,咽吸住食物后,肠即分泌消化液,使之溶为液状物,再吸入肠内,进行消化。不能消化的食物残渣,仍由口排出。无肛门。养分为肠壁吸收,贮存于实质中。代谢产物由原肾管排除,许多排泄孔位于背侧。呼吸作用经体表进行。雌雄同体,生殖器官复杂,生殖孔位于口后。生殖时,二涡虫尾端一段腹面相贴在一起,生殖孔相对,互相交换精子。卵在体内受精,数个受精卵和卵黄(营养物质)被生殖囊分泌的粘液形成的膜状卵茧包裹,排出体外,在外界孵化成幼涡虫。涡虫再生力极强,是一种很好的实验材料。横切为2段或多段,每段均可再生成一完整的涡虫。实质组织是分化新细胞和再生组织的主要来源。再生具有极性。如切为3段,前段再生出后端,后段生头,中段前生头后生后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