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怎样洗清罪恶,怎样得到救赎
罪恶的判定始终源自于自己,如果认为自己无罪,奸淫掳掠亦无悔恨,浅显来说,比如劫富济贫;如果认为自己有罪,即是慈悲圣人,整日也兢兢业业,妄以慈悲脱去此身罪孽,例子是信奉耶稣教条:人生即原罪。的牧师神父。洗清罪孽的方法,说起来也不难,将自己的“恶业”设定出一个数值,然后整理出自己认可的“善业”(善事)不断去事件,每件“善业”也设定出一定分值,每完成一件善事,就从恶业值中扣去,当恶业值清零时,自然就解脱了,重点是,所有的设定都是发自内心的主观意识,没有人监督评价,你要是愿意,什么事都不做都能把恶业清零,那也是你的本事,关键在于你自己怎么想
2. 请问外国忏悔室的神父可以向警方匿名举报不法忏悔者么理论上应该不能否则怎么还会有人去忏悔呢 可是挽
这有严格的规定,别人告解的内容,不可对外泄露。终生不许。
如果神父不干了,不当神父了,还俗以后,那也不可以说。
对于平信徒,有许多宗教规定。
对于神父,也有许多宗教规定。
不要误认为:当了神父,就成了干部,就可以管理信徒了。恰恰相反,那是为信徒服务的。
也不要误认为:当了神父,就可以偷听他人的隐私了。恰恰相反,那是让人悔改罪恶的。
3. 神父的介绍
盖普·金顿是一位年轻英俊充满活力的神职人员,他满怀拯救社会中人们心灵的神圣职责,来到一个环境混乱、人心散漫的典型的英国工业小城镇。这个混乱的小镇居民素质低落,教化困难,心烦意乱的盖普时常去同志酒吧消磨时光,借酒消愁。这天,他与一男子葛瑞汉相识,一夜激情过后,盖普对他仍满是眷恋。不久,在与葛瑞汉约会时,他俩在车内接吻被巡警查获,并发现盖普是神职人员,此事经报纸披露,顿时哗然…… 年轻的英国神父心中对神子的爱和对同性的爱激烈交战使这部同性恋电影具有了不一般的美丽与重要性……影片细致刻画了一位年轻的神父的信仰危机,人世间的罪恶与无奈,使神父意志消沉,白天他在教堂中从事宗教活动,夜间则频频进出男同性恋者聚集的场所,寻找真爱。
4. 神父的职责是什么
一、神父的身份
神父是基督的代表,羊群的牧人。耶稣说:“我是善牧,我认识我的羊,我的羊也认识我,如同你认识我,我认识父一样,我并且为我的羊舍掉性命。”(若10:14-15)耶稣善牧热爱自己的羊,平时与它们共呼吸,共甘苦,亲密无间,如同“父与子”一样;必要时还为它们舍掉自己的性命。神父管理自己的教友,在行神职过程中,不可脱离群众,而是关心群众,与他们合作,手牵手,心连心。
二、神父的作用(天主救灵魂的工具)
天主的救恩计划是人救人。耶稣通过神父进行他的救恩工作,天主的恩宠是通过神父行圣事,分施到教友灵魂上去的。所以神父的作用好比电线一样,电线输送电,必须一头紧接电源,另一头紧接电灯泡,使它发光。有关神父的作用,圣保禄宗徒阐述得精确,他说耶稣是天主和人类的中保,神父是天主与他所领导的教友之间的中保,所以神父传教救灵,一方面要与天主紧密结合,另一方面要紧密联系群众,为他们服务。神父与天主紧密结合需要有圣德,与教友群众紧密联系,为他们服务,这要作自我牺牲。他说:“因为天主只有一个,天主与人类的中保也只有一个,即降生成人的耶稣基督。”(弟前2:5)他又说:“每位大司祭都是从民间选出奉派为代表,专务一切与天主来往之事,奉献礼物和赎罪。”(希5:1)
三、神父的职责
神父的职责主要是按照教会规定,正确和认真执行三大任务:1.对天主要虔诚,对教会要忠实;2.行圣事与管理教务,举行各种宗教活动;3.对教友要身教言教,为教友作示范,作天国的带路人.
四、爱的真谛
1.爱的内涵.传教救灵是爱主爱人的工作,要记住:爱的基础是自我牺牲,没有自我牺牲,爱情便是假的、空洞的、骗人的。母亲爱儿子,乐意扶养儿子,情愿作各种牺牲;耶稣爱人,甘愿被钉在十字架上,耶稣派遣宗徒们传教,把他们比作地上的盐,世上的光,目的是要他们光荣天主和救人灵魂,要像蜡烛那样,甘愿毁灭自己,照亮别人。爱的内涵是舍已为人,牺牲自己,为别人作有益的事。爱的死敌是自私,它的意思是损人利己,唯利是图。要修爱德,必须斗私,爱与私在属灵斗争中,成为反比例。私减少一分,爱就增加一分;私减少两分,爱就增加两分。待私减少到接近零时,人就成了圣人。相反,私增加一分,爱就减少一分;私增加两分,爱就减少两分,私字当头,人就成了活魔鬼。
2、爱的具体要求:由于爱与私的斗争是你死我活的斗争,神父救人灵魂,既然以爱主爱人工作为已任,他就必须斗私,克制私意和私利。这不仅是工作需要,而且是神职人员身份的必要条件。A、克制私利要求神父为人处事,要把天主光荣和教会的利益放在第一位,个人利益放在次要位置;在公与私发生矛盾时,无条件地服从教会利益。因此,神父在日常生活中,不可过高地计较个人得失、工作条件、生活环境等。B、克制私意要求神父遵守纪律,耶稣传教时,时时处处承行天父的旨意。神父代替耶稣领导教友,也应以耶稣的福音教导和教会各级神长的命令为意志。不可任性散慢,以致目无天主十诫和教会法典。
五、牧灵工作成功与失败的关键
梵二公会议题为《劳动工具》的训导文对神职人员的神修和工作作了许多宝贵的指示,其中有两点为我们效益很大。1、一条大意是:由圣神所选拔的神职人员所担负的神职,是属神的工作,远超人的能力所及,因此,基督的忠实职员,应当明了自己的软弱无能,全心依靠圣神的德能,谦逊尽职。2、另一条:神修对每个神父来说,是圣化身份的和工作,并赋予生命力的核心,没有神修,牧灵工作便失去基础。
针对神父身份、职责、工作要求以及梵二公会议的训导,我们可以把神父牧灵工作成功与失败的关键归纳为以下三点:
1、全心信徒圣神的德能。救人灵魂作传教工作是天主圣神的圣化工作,远超人的能力所能胜任,神父传教工作只不过是圣神的工具,因此,神父在作传教工作时,不可自作聪明,妄行自恃,一定要谦逊谨慎,诚心依靠天主恩宠和圣母的助佑。
2、勉励修德成圣。人的本质卑微,又罪恶多端,人能接近至尊无对的并为圣天主供职,唯一资格和条件是他的圣德,神父缺少了圣德就缺少了一切。
3、重视神修。神修是圣化神职人员身份和工作的核心,又是牧灵的基础。神修作得好与坏,与牧灵工作有切实的关系。神修要求有两个:A、祈祷。圣德简单地说,就是人与天主密切结合,它与祈祷密不可分。神父忽视祈祷是带灾难性的错误。圣经上耶稣以身作则教导我们:“人应当祈祷,不要灰心。”(路18:1)他又告诫说:“醒悟祈祷吧!免陷于诱惑,心神固然切愿,肉体却是软弱的。”(玛26:41);因此,神父即使在百忙中,也不可借故忽略日课,做默想省察,拜圣体,念玫瑰经等。B、自我牺牲,爱与私的斗争和魔鬼、世俗的诱惑在神父的生活和工作中,随时随地出现。属灵的斗争是长期的、复杂的、尖锐的和痛苦的,没有坚忍不拔的毅力和自我牺牲,神父要想为教友以身作则,作走天国的带头人,那是寸步难行。所以,灵修进步要求神父多作自我牺牲。耶稣说:“谁愿跟随我,应该弃绝自己,天天背着自己的十字架跟随我,因为谁若愿意救自己的性命,必要丧失性命;但谁若为我的缘故丧失自己的性命,这人必能救得性命。”(路9:23-24)圣保禄宗徒说:“我已同基督被钉在十字架上了,所以我生活而不再是我,而是基督在我内生活。”
5. 神父每天做什么
:一次,去看望一位生病的老教友。看望病人,自然免不了闲聊几句。 你们每天都没有事做吧?一个人在堂里呆着,多可怜!没事多陪陪我们吧!老人家说道:在我们这里多住几天多好! 神父无事可做这是许多老教友的观点。所以呢,神父自然应该像这些退休养老的人一样,有许多空闲;有太多打发不出去的时间。记得还有一个教友说过:神父多好啊!不像我们:六天工作,一天休息。你们是一天(星期天)上班,六天休息。 我可以理解这些委婉的怨言。因为他们的确需要神父的陪伴与帮助。有哪个宗教像我们天主教这样,把信仰依赖于神职人员身上呢?缺乏神父的地方,教会就停滞不前了,甚至会消失。教友们已经养成了一种灵魂上的依赖性:像一个婴儿似的:不把灵性的食粮喂到嘴里,自己饿死都不肯动一个指头。好像自己的信仰就是神父的事。神父不给我讲道,我才不看教会的书刊呢!神父不来看望我们,我们才不去找神父呢!神父不给我们举行圣事,我们才不聚会祈祷呢!神父不强制管理,我们才不读圣经呢可是那里有那么多神父呢?神父又不是天上掉下来的,也不是地里长出来的。在这个追求享受与自由的时代里,大家一味地指责不负责任的神父们,谁还把自己的孩子奉献出来让他受那个罪呢?虽然大家都觉得神父好不愁吃不愁穿的就是好可是让自己的孩子去出家修道当神父,就心疼了。 是啊!神父做完弥撒后,行完圣事后,能有什么事呢?他们不过是没有知觉、没有理想的行圣事的机器。如果真是这样的话,那教会可真就惨啦!谁去关心那些冷淡迷失的教友呢?谁会在意那些不进堂的教友呢?谁看到教会停滞不前会更焦急呢?谁看到教友立恶表最难过呢?谁会关心那些愿意寻找真理而没有人宣讲的外教人呢?谁在弥撒中听到手机铃声、孩子哭闹声更心烦呢?谁看到教友拉不起来更着急呢?谁最希望人们把天主的话记在心里呢难道不是神父吗? 你以为他们真得没有感觉吗?真得无事可做吗?谁更能注意到教堂里脏了,却没有人收拾?是谁看到教堂里漏雨了而急得上火?谁看到一个冷淡教友回头了更高兴?谁看到外教人领洗更满足?是谁挂念着那些常年不来望弥撒的教友?又是谁会在深夜里会为教会祈祷?又是谁在讲道台苦口婆心地讲劝心不在焉的听众?可爱的教友们哪!其实你不了解神父!当神父到你家看望你的时候,并不在意你做什么好吃的,而是希望你能打开心门,谈论信仰中遇到的困难。当他抱怨你们举行婚姻圣事之前不通知他的时候,并不是在意你的失礼,而是怕你失落了信仰,不珍重婚姻,得不到祝福! 在过教会的节日之前,你也许不知道神父在多久之前已经开始准备了!其实你不知道,神父比你更愿意好好过一个瞻礼而不要到了最后一天,教友们才来到教堂里,一个接一个地办告解。你不懂得听告解是件多么累心的事!因为我们不能代替你真正悔改,更不能代替你宽恕仇人,远离罪恶。也许你不知道每一台弥撒,神父是多么希望辅祭的、唱经的、读经员、领经员提前到位,把礼仪举行的神圣而隆重。可神父只有一个。他哪里有那么多精力,在准备道理、静心祈祷的同时,又能把歌本放到你们每个人的手里、把圣经放在你们每个人眼前、把那么多抱着孩子来教堂的父母安排到位、把所有进堂的教友集中到最接近祭台的地方有时候,我们真得很累。 其实有许多教友需要看望的,不只是你一个。很多人渴望听我们讲福音的,却听不到!所以你不要不珍惜听道的机会。其实整个世界都是他的责任区,他宣讲福音的地方并不限于我们这一个小堂口。其实神父是为所有渴望真道的人献身的,并不只是为了你一个人。其实他的时间不是属于他自己的,他不像你想的那样可以到处游山玩水。他有许多事情要做:不断学习各种知识、想办法怎样才能把福音传给别人、怎样才能让冷淡的回头、怎样才能使那些信德薄弱的坚强起来其实不管他在哪里,他的心里总是装着你们因为他做神父的初衷就是为你们服务! 神父的肩上,有你看到不到的重大使命;在他的心里,有你不知道的痛苦与烦恼。真正理解他们的也许只有主耶稣了。也许他们并不都是优秀的,但是毕竟都奉献了一生;不是每个神父都能让人称心如意,可是他们毕竟不是为自己出家的;也许他们有些堕落的和不称职的,但他们毕竟为教会付出过许多 神父虽然不下地种田,可是他们总是播种主的圣言;虽然他没有世俗的烦恼,却也有灵性的劳苦;虽然他们不上班工作,可是他们一直在为你无私祈祷、行圣事。何况有的神父也下地干活,比如说我 不要想神父的生活中所有的只是孤单与寂寞,其实他们常常因教友们的回头改过而开心;看到教堂里祈祷的人群时总是感觉欣慰;但最开心的时候还是看到教友们热心祈祷、静静地听道、和平相处。 不知道为什么,一说起这个话题来会写这么多。也许是有些累了,想要得到一些精神的施舍吧。其实我们不是圣人,也不会法术,不会因为祝圣成了神父而摇身变成神仙。我们也需要理解。其实我们对每个教友的关心都是很感激的。其实我们真得好希望每个教友在灵性生活与世俗生活上都能过得很好!我们虽然不可能对每个人照顾周到,其实每个人我们都很在意不做神父你是不会明白的。 说到最后:我最想说的是不要把我们当做救世主,其实我们与你们一样,都常常活在诱惑与考验中,甚至生活在罪恶的束缚中我们同样是需要被拯救的。所以就让我们彼此祈祷,在主内共同勉励吧!
6. angels of death最后一集窗户上的血迹是怎么回事
我个人是认为最后是一种象征,在象征的场景中,扎克是真的越狱了并且来找瑞伊,窗户是由外向内破坏的,这点佐证了并不是瑞伊打破的窗子,间接证明了扎克的到来,而不是瑞伊的幻想。
这里牵扯到神父的意愿,神父最早是为了观察人性,从而达到了解神的目的,所以神父建了大楼把自己当做神,找了一些“天使”,来审判或救赎“罪人”,天使的选择条件是“只为了自己杀人”,神父可能认为只为了自己就不会被任何利益诱惑,从而达到一种“公正的审判”但是后来瑞伊和扎克的行为打破了神父的原本的计划和平衡神父在观察扎克和瑞伊的时候意识到,即便是“天使”也有一段人类的过往,也就是说这个世界上本就没有纯粹的人,神父意识到正是由于他一开始的错误认知或者说想法,使得原本有可能做回人类的扎克他们彻底堕落成恶魔(扎克他们进入大楼的时候应该是变态还不深,比如瑞伊只是精神失常,防卫过当,而进入大楼后才真正杀人,不论对错,只要进入大楼就杀掉,所以一定程度上神父助长了扎克他们变态的情绪,使他们彻底黑化)所以神父最终选择帮助扎克和瑞伊逃脱,是因为神父意识到自己的错误并发现扎克又变得像人了,某种程度上神父希望可以挽救自己的过错,让这个大楼里还存有人性的幸存者活下去,有机会变得像正常人一样,不再是只会杀人,毫无人性。
瑞伊的窗户是有铁栅栏的(我应该没看错)扎克出现的时候手里有了另一把镰刀,有人说是神父给的,因为第一把就是神父给的,所以应该是神父帮助扎克越狱。(神父一看就很牛,应该没死)如果是神父帮助越狱的话,根据上文对神父的分析,神父是希望扎克和瑞伊能像正常人一样生活,所以他们应该跑掉了,但这个观点我不是很赞同,因为神父既然希望他们像正常人一样生活,自然不会想他们一辈子生活在逃命中,扎克变态也就是精神障碍,就算是判刑也不会很久同时应该也会接受教育和治疗,瑞伊也在接受精神治疗,他们有彼此作为精神支持,他们不用再靠杀人来弥补心灵的空虚,所以结局我个人偏向于是一种象征意义,即在神父的帮助下瑞伊和扎克逃脱了多年的精神束缚(瑞伊的精神疗养院和扎克的监狱)或许杀人的罪恶(警车警察)还会时不时出现(正常人会有罪恶感的),但他们自由了,不再痛苦甚至为了摆脱痛苦杀人,不再孤独,不再害怕,自然不需要匕首保护他们,匕首就永远留在了精神牢笼里
7. 我该怎样消除心中的罪恶感呢
这个世界是不完美的,我们每个人都是不完美的。每个人都曾经做错过,也都曾经后悔过 --- 后悔做过的事,后悔没做的事,后悔该做而没做的事。
你认知自己的错误,真诚的忏悔,矫正自己的错误,以后不再犯错,已经非常难得了。你把忏悔的感觉持续恶化下去,在你的内心里形成了一种罪恶感,你不断的背负着过去的罪恶,不断的自我责备,自我伤害,这样的结果只会造成残酷的自我惩罚与自找苦吃,你的人生就会非常痛苦。那又何必呢?
你要明白曾经发生的事情是不能够改变的,也不能够说忘记就能够忘记。你心中后悔的感觉是不能够完全消失的,这就是因果呀!你要为自己做过的事情付出代价,这个代价就是后悔的感觉,但是千万不要将之形成为罪恶的感觉。每当你想起以前的事情,后悔的感觉仍然会存在,但是这个感觉会随着时间慢慢淡化,但是不会完全消失。
如果你要减低心中的罪恶感,你就要先宽恕自己:
(1) 你要告诉自己,你要建立一颗平静的内心,要宽恕自己的错误,找回一颗平静安详的内心,只有这样,你才能够照顾你的妻子,不会忘记你的人生目标,不会一蹶不振,把你的罪恶感化为一种慈悲正面的力量,用这个力量好好爱护你的妻子。你提到自己会好好珍惜自己,爱护自己,好好疼爱你的妻子,表示你已经知道什么才是最正确的道路,你已经找到了你的平衡点。
(2) 任何事情、任何现象都有着不同的角度。所有事情的发生都带着某种积极与正面的价值,就算最坏的事情发生了,都有它正面的一面。虽然这次发生的事情代价可能很大,甚至令你产生了罪恶的感觉,但是从另外一个角度去看的话,这件事情已经成了你的老师,让你学习了人生的道理,改变你的思想,也许是一件坏事之中的好事呢?你要把这次发生的事情当作是一种人生的学习,训练,改变自己的过程,让你以后能够更加正面更成熟的面对人生,尤其是你的妻子。
(3) 从佛教的“空无”概念去分析你的罪恶感,一切皆是空,错不一定在你,对也不一定在你。这个世界上的人和事物都是一张巨大的网,每一个人都是互相依存,交错着人,而非独立自主的,就好像蝴蝶效应一样,蝴蝶在北京拍拍翅膀,会造成微小的天气变化,经过一段时间,最后可能会影响到温哥华的天气形态。
就拿一碗饭来说,只是一碗饭,你认为一碗饭复杂吗?一碗饭,看起来好像很简单,就是一碗饭,可是一碗饭烧好了,放在你面前,到底要经过多少过程?从农夫到工厂,然后到百货公司,然后到你的家,然后被煮,整个过程经过多少人的手?我们生命所需要的任何东西,无一不是来自他人的供给,不论是直接还是间接。我们可以说是完全活在与人相关、互相合作的世界中,别人是你不可或缺的依赖。
同样的道理,一件坏事的发生也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每一件事情都是非常复杂的。例如:国家甲侵略国家乙,可是失败了,很多人都会觉得国家甲的领袖是一个独裁者,极坏的人,还连累人民受苦。国家甲的领袖是否是唯一的罪人呢?答案是:不是。为什么?因为其他国家都要为这件事情负责,例如:那些提供武器的国家,那些提供军队的国家,提供军队训练的国家,等,如果没有了这些国家,国家甲根本没有实力去打仗,其他国家也协助了他进行这样的侵略,不是吗?如果我们继续分析事情的发生,我们会想到事情的复杂,不会单单看到事情简单的一面。
互为因缘的核心是所有的事物都是以一种深不可测,但确实具体的方式互相联系的,最终,所有的事物都是互相依赖着彼此的。我们全都身陷在因罗网中。这个可能因为那个,而那个发生可能是因为这个。。。如果你明白这个道理,也许你能够宽恕自己的错误,消灭心中的罪恶感。
以上说了一些能够帮助你减低罪恶感的要点,但是如果你真的想要完全消灭心中的罪恶感,我想你必须坦白告诉你的妻子,得到你妻子的宽恕,要不然你的罪恶是不可能完全消灭的。你要做好心理准备,一旦你的妻子知道了事情的发生,你要真心向她忏悔,我想她会原谅你的。
如果你暂时不想告诉她,而罪恶感还是不断折磨你的内心,你可以到教堂找神父,真心向天主忏悔,天主会原谅你的。忏悔的习俗在基督教或者天主教是非常通行的。佛教的赎罪方法通常都是念经,真诚忏悔,直到你找回平静的内心为此。
一切皆由心,只要真心悔过,已经足够了。放下屠刀,就能够立地成佛!你也不必太过自责了。
8. 《悲惨世界》读书笔记(神父)
《悲惨世界》是一部由法国作家维克多·雨果创作的长篇小说。它自问世起就深受大众喜爱,曾多次被改编成电影和戏剧。
我多年前就看过电影版的《悲惨世界》,苦役犯冉阿让多舛的命运、少女芳汀悲惨的人生、冷酷执着的警察沙威、贪婪恶毒的流氓德纳第都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原着是一部100多万字的鸿篇巨制,我迟迟没有勇气读下去,由于阅历不够也没有能力读懂它。
直到不久前,我再次把这套买了20多年的名着从书橱上拿下来,平心静气的一页一页看下去。
我看进去了,迷进去了,看到了很多电影里看不到的细节内容,感受到了一个伟大作家高屋建瓴的思想。对人生对人性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和理解。
文中有大量关于法国政治政体方面的议论和叙述,这部分我不是很明白和理解,关于这方面我就按下不表了。
《悲惨世界》里有名有姓的人物有上百个,冉阿让是贯穿始终的大主角,所有的人物和故事都是围绕他展开,下面我就用我的视角和理解,以冉阿让为中心把几个主要人物做一下梳理:
01 莫里哀主教
在电影里神父的镜头并不多,一带而过,但在原着开篇第一部第一卷全篇都是描写莫里哀神父。神父的感化是冉阿让逆袭人生的关键要素。
莫里哀主教正直、诚实、公平、聪明、谦虚、乐善好施、乐于助人。他一生中的每天都是被祈祷、上祭、布施、安慰受苦人、种花、实行仁爱、节俭、会客、克己、学习、写书、劳动这些事儿给填满。
“他经过的地方就像是过节,我们可以说他一边走路,一边就在散布着温暖和光明。老人与孩子跑到大门口,就像迎接太阳般的迎接他。他祝福大家,大家也为他祝福。他总是把地址指给那些需要帮助的人们。”
他为人们送去信仰,想方设法的抚慰绝望的人,使他们望向光明,使俯视墓穴的悲痛转为仰望星光的悲痛。
莫里哀主教经常做出一些伟大、果敢、辉煌的行为:
他为死刑犯做祈祷,陪同犯人一起走上断头台,令他感受上帝的教诲,使罪人良知复苏、灵魂升华。
他抱着宗教热诚,孤身进入匪患横行的山区,为牧民传道解惑、启发民智。莫里哀无私忘我的崇高精神感化了强盗,使他们主动将偷盗来的教堂器物交给了他。
他时常告诫人们:“永远不要害怕盗贼和杀人犯。这些都是身外的小危险而已。我们害怕的应该是自己。对别人有企图才是真正的盗贼,不良的习惯才是真正的杀人犯。真正的危险都是藏在我们自己的心里,我们不必去担心什么会伤害到我们,而应该想什么东西威胁着我们的灵魂。”
莫里哀神父就是这样一个对人仁爱宽厚,对己要求严格的人。他用自己高贵的灵魂拯救了无数的迷途羔羊,使他们弃恶从善沐浴上帝的光辉。苦役犯冉阿让就是他救赎的人之一。
当我们的主人公苦役犯冉阿让被四处排挤、饥寒交迫、无处安身时,受到好心人的指引他来到了主教的门前,受到了主教大人的热情款待。
莫里哀神父让他坐在火炉边,为他摆上一副新的刀叉,为他点燃招待贵客的银烛台,请他喝自己都不舍得喝的好酒,为他铺上白床单,将他安顿在自己的隔壁。主教坐在他身边,轻轻抚摸他的手,对他说“阿尔比斯山里的夜寒风刺骨。先生,您大概冻坏了吧?”
这一连串温暖贴心的动作,怎能不让人感动,苦役犯冰冷的心开始慢慢融化。
但多年恶劣罪恶的环境影响还是促使他偷了神父的银餐具,当警察把冉阿让抓住带到主教面前,主教却请求将他释放,说东西不是他偷的是送给他的,并且把银烛台也送给了他。
神父对他说“请永远记得,您对我们的承诺,您说要重新做好人的。”,“冉阿让,我的兄弟,您已经再不是恶人了,您现在是好人。我把您的灵魂赎回,从黑暗的思想和自暴自弃的精神里把它救出来,我把它交还给上帝。”
这一切令冉阿让的内心产生了巨大的振动,他的人生走向发生了根本性的转折。
9. 读《牛虻》:乱世中无处安放的灵魂
昨天看完了《牛虻》的时候已经有些晚了,所以也没有写下点什么。当然,更因为读完之后心里百感交集全都堵着闷着,一时也不知从何说起。一开始,并不是很喜欢这本书,但是大概看到三分之二,突然就有了感觉。当牛虻说要去冒险并且可能无法幸免于难时,心里是挺不好受的。这部作品可能经常被冠以“红色读物”的标签,如果我一开始也看到了这几个字,估计也会束之高阁。不管作者的用意如何,作为文学作品它成了流传于后世的经典。它与雨果的《九三年》的感觉很像。如果一味讴歌革命、新世界,那会让人有距离感;但是经典的作品中必然夹带一些跨时代的东西,让之后任何世纪的读者都能感受到心灵的震撼。 接下来我以下面几个方面来谈一谈对这本书的感想;
一、文中的三个主要人物
(一)故事发生的背景
小说中的故事发生在十九世纪。在拿破仑征服了意大利之后,将意大利进行了“分割处理”,而意大利最为富饶的区域伦巴第和威尼斯则被奥地利占领。故事中牛虻所参加的青年意大利党,便是救国救民的革命党派。在故事中我们可以看到蒙泰里尼所代表的教派,与牛虻所在的党派,虽然同样所属意大利甚至其间还有许多血脉相连,但是却针锋相对,最终更是到了你死我活的地步。正是外强侵略且内部争斗的时期,人们愚昧地接受统治,在各种斗争摩擦中尖叫或祈祷。这样一个乱世中,亚瑟经历了各种磨难——一个纯真的灵魂本就飘飘荡荡无处安放,却不断被驱逐、鞭笞,最终投入革命的烈焰,获得安宁。
(二)三个主要人物
1.牛虻
主角是“牛虻”,他的本名叫“亚瑟”。故事一开始,便告诉了读者他出生在一个富商家庭,父亲早逝,而母亲也于去年因病而亡。他的同父异母的哥哥们虽然对他还算客气,但是只是给予经济上的帮助而没有亲情上的关爱,而他的一个嫂子更是经常刁难他们母子俩。所以在这样的家庭中,亚瑟是十分压抑的。他的生活中,幸好还有让他感觉温暖的人——为他讲解知识并开导他迷惑的神父蒙泰尼里,以及青梅竹马的女孩琼玛。
关于牛虻最开始的状态,也就是他还叫“亚瑟”的时候,他也和大家一样将生命的意义投在信仰上。他的母亲“做了一辈子奴隶,直到临终那一天,还在遭受你哥哥和他妻子的欺侮、烦扰和羞辱”,亚瑟也生活在这样一种亲密的压迫中,他的灵魂如果不是神父蒙泰里尼的引导、对上帝虔诚信仰之中浸淫,必然会变得逼仄、阴暗、恶俗。但是他在故事一开始却是非常的激进乐观的。他怀抱伟大的梦想:“现身于意大利,帮助它摆脱奴役和痛苦,帮助它赶走奥地利人,让它成为一个自由地共和国,没有国王,只有基督”,并且认为可以无畏一切,“既然我已经收到了上帝的指示,我就要为它而献身。”他这个时候是充满归宿感与使命感的,他有上帝所代表的正义作为自己强大的精神后盾,所以理直气壮无所畏惧。似乎,他之前那样缺乏关爱的生活都不值一提,当明白了自己降临这个世界的目的之后,只需听从上帝的旨意完成自己的任务即可。这时的亚瑟,和之后的牛虻,是决然不同的。亚瑟相信上帝,相信正义是掌握在这个无所不能的主的手中,自己可以为了这信仰赴汤蹈火;而牛虻清楚宗教使人愚昧,人们毫无批判全然将自己的身心交托给上帝,所以才使得革命畏畏缩缩,不能大刀阔斧地对敌人进行讨伐。这样的觉醒,当然不是别人三言两语便可规劝的。必须经历一番痛苦,将自己的信仰打碎,才能拼凑出自己的信念。就像琼玛在内的那些青年党人,在最开始都是对牛虻那样激烈针对宗教有些不以为然,他们觉得宗教并没有那样大的过错。可是在这个故事的结尾,要注意——“琼玛的袖子高高卷起,腰上系着布围裙,正站在桌边,摞起准备分发的一盒盒弹药”,他们已经改了之前的行事作风,变得更加直接、暴力。将最后的依赖伟大力量的慵懒踩碎,他们现在才是真正的革命者,直面血淋淋的现实而无畏战斗的革命者。
2. 蒙泰里尼
在故事中,亚瑟亲生父亲其实正是蒙泰里尼。这个真相的揭发发生在亚瑟遭受误解(被琼玛打了一巴掌)之后,也成为了亚瑟走向痛苦人生的致命一击。对于蒙泰里尼而言,这件事是一份罪恶,所以他面对上帝时无法释怀;对于亚瑟而言,这件事更是一种耻辱,他洁白的心灵实在接受不了这样的污染。其实我们也可以将蒙泰里尼看作“宗教”、“父辈”亦或是“传统”的代表。他愚昧,将全部的信仰投注于一个不能与他实际交流的上帝,生活在自我猜拟的精神世界中。现实的苦痛被他用自我安慰的方式麻痹,身为传教士却犯下那样的过错,虽然每一次的忏悔都让他痛苦,但是又给了他一条赎罪的路好来继续苟活下去。但是在现实中,痛苦不止“传教士却有了儿子”,而是牵扯到国家存亡。正是人们对于上帝全身心地信任与崇拜,也缓解了现实对他们的伤害,从而使得他们竟能容忍外来侵略者对自己国土的霸占却不加以反抗。
蒙泰里尼又是十分软弱的。在一开始,虽然知道亚瑟参加了青年党会十分危险,但他也不敢向其透露两人之间的关系,仅仅是作为旁人婉言相劝。他没有勇气打破当下平静的生活,哪怕心里已经有了“上帝已经开始惩罚我了”的预感,也没有为了自己的孩子而挺身而出。在最后,更是为了所谓的大局而放任牺牲自己的儿子。在这里,不免让人察觉出神父犹豫不决左右为难之中的狠心。他将所有都奉献给了自己的信仰,甚至连人性中那些牵挂。宗教安慰迷路人的心,让他们的彷徨有的放矢,逐渐趋于平淡释然。只是在解除痛苦的同时,也把各种痛苦的根源——人性剥离了。黑暗与光明,幸福和痛苦,都被驱逐流放。在牛虻心里,宗教最大的罪恶便是让信徒只臣服于主,眼中心里只有主。而与世俗无关,哪怕他的孩子在俗世中辗转反侧。懦夫躲藏在宏伟的幻想之下。
但是,父终究是父,那是带着血缘关系的传统,那是我们之所以成为“我们”的由来。所以在结尾,作者还是选择了原谅。虽然传统中的父辈因为愚昧与懦弱使得孩子遭受了太多伤害,可是最后还是获得了觉醒的机会——让蒙泰里尼大声痛斥那些可怜又可恨的人民。只是这清醒又是十分微弱渺茫的,因为蒙泰里尼也被残忍杀害。
蒙泰里尼与牛虻这对父子之间,除了长相之外,性格也是十分相似。他们都有个共同点,固执。在最开始,蒙泰里尼想要劝阻亚瑟参加青年党,但是亚瑟固执地一意孤行;而在结尾,亚瑟想要说服蒙泰里尼跟着自己离开教会,投靠青年党,蒙泰里尼也是固执地不听劝告。固执,使得他们最终伤害了彼此。他们就像一棵大树上面盘绕着一株藤蔓。不断想要纠正对方的姿态,又不想离开彼此。大树膨胀着身体想要将藤蔓撑直,藤蔓越缠越紧想要把大树拧弯。最后,它们都往着天际蔓延自己的灵魂。
3. 琼玛
有人说这是一个爱情故事。但是,从一开始,琼玛就表现出非凡的决断力。最初亚瑟和琼玛在秘密机会上交谈时,琼玛如此评价青年党应有的做法:“就是这个部分我不喜欢。他把我们应该怎么想、怎么感觉、应该成为什么样子,等等,说得天花乱坠,可是只字不提我们应该做哪些实事。”对于宗教,她当时比亚瑟看得更清楚,而且更具主见,“人需要的并不只是耐心——而是挺身而出,捍卫他们自己”。当她因为亚瑟的死而背上忏悔的痛楚,亚瑟便永远住在了她的心里,而且更加完美又脆弱。跟牛虻相处,如果没有亚瑟在其身上的投射,琼玛心中能激起的也是同志之间的关爱情感。牛虻对琼玛有爱,只是这爱被压抑得深沉。它夹杂在童年友情、同志之情,甚或是物是人非所过滤而成的亲情之中。但是不可否认,故事中的琼玛很像一根标杆或是一面旗帜。当亚瑟意气奋发投身上帝照耀下的伟大革命时,琼玛的冷静与他的浪漫形成鲜明的对比;当牛虻疯狂不羁发狠报复时,琼玛的稳重又更烘托出他这些特点。
二、乱世中无处安放的灵魂
亚瑟成长在一个动荡不安的世界之中。从小,他的童年虽然衣食无忧,生活富裕,但是却没有得到该有的亲情温暖。尤其当他的母亲患病之后,在大嫂的尖酸刻薄的言语之下苟活,一定更是让他抑郁排斥。幸而,他可以把所有的烦恼倾诉给神父,任由神父引领他在上帝的膝下寻求解脱。所以,这时候他的灵魂是安逸的。安逸可以促使纯净,当他接触到青年党这样激情而富意义的人群时,单纯的他自然会被强烈吸引。“我——在我看来,没人能够帮我——即使是您或者母亲都帮不上我。我必须自己从上帝那里得到答案。您知道的,这是关系到我的一生和整个灵魂的事啊。”他的灵魂在寻求得以扎根生长的沃土。所以,亚瑟时期投入青年党,是灵魂的萌芽。只是,随之而来便是新神父对他的欺骗,这个事情对于亚瑟而言是非常残酷的。“亚瑟默默地掉转了头。墙壁上悬挂着一尊巨大的耶稣被钉在十字架上的木雕像,亚瑟的目光慢慢移向雕像面部,但他的目光里没有祈求的意思,只有一种不甚分明的亦或:这位姑息的上帝对出卖忏悔人的传教士为何不加以雷击的惩罚呢?”于此开始,信仰破裂。而紧接着又得知自己的神父居然是亲生父亲,那无疑直接导致他信仰土崩瓦解。人生变得毫无意义,因为他所效忠的正义而万能的上帝所做的事情,让他愤怒,并无法原谅。灵魂开始飘荡。直到,身体遭受了许多难以承受的痛苦,人格承受许多不能释怀的侮辱,他才重新体味到生命。亚瑟重生成为了牛虻。牛虻是偏激的。因为他强大的战斗力源自于满腔的愤怒与怨恨。他热衷革命,并随时等待奉献自己的生命。如果他的牺牲可以为这个闭塞麻木的世界敲开一扇窗,让星光照射进来,那便是最大的价值。这个可怜的人,无法与时间和解原谅自己所爱的人给自己的伤害,也无法在空间上让自己的父亲与自己紧紧依靠。其实,除了就义,他还能以怎样的方式来结束自己左右为难的人生,还能寻找到怎样的归宿来收容这个无处安放的灵魂呢?
据说,小说题名《牛虻》,是取自苏格拉底处以死刑前的一段话:“真正意义的行为是不应当考虑生命危险的,我被神排到这个城市里来,好比是马身上的一只牛虻,职责就是刺激它赶快前进。”
书中这样写道“牛虻就这样壮烈地牺牲了,但他的死似乎为人们带来了觉醒。人们义愤填膺,纷纷走上街头,向这吃人的宗教发起了坚决的反击!”只是,在这结局之中,我似乎又看到了那个为了拯救人类而牺牲了自己的圣子的身影……
10. 鲍思高神父的平生故事
若望·鲍思高(San Giovanni Bosco, 1815年8月16日—1888年1月31日),意大利天主教神父,也是慈幼会的创办人。天主教圣人。若望鲍思高于1815年8月16日,出生在离意大利都灵城约16英里的小镇碧基。在鲍思高两岁时,他的母亲玛加利大就做了寡妇,要抚养3个孩子:安多尼、若瑟和若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