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什么是蚁狮
蚁狮属脉翅目,蚁蛉科,成虫与幼虫皆为肉食性,以其它昆虫为食,幼虫生活于干燥的地表下,在沙质土中造成漏斗状陷阱。
基本特征
体近似纺锤型,头和前胸较小,中后胸较发达,腹部肥大,体表生有着生刚毛的毛瘤。头扁平,前端有一对形如钳状的强大弯管,为一对由上下颚分别形成的颚管,称双刺吸式口器。成虫型似豆娘,但触角较长,能捕食蚊、蝇等小型昆虫。 这种小动物的外形像蜘蛛,头小,有一对大颚,平常是倒退着走。
捕食过程
会在沙地上一面旋转一面向下钻,在沙上做成个漏斗状的陷阱,自己则躲在漏斗最底端沙子下面,并用大颚将沙子往外弹抛,使的漏斗周围平滑陡峭。 当蚂蚁或其他小虫爬入陷阱的时候,因为沙子松动而滑下,蚁狮就会不断向外弹抛沙子,使的受害者被流沙推进中心,然后蚁狮就用大颚把猎物钳住,并拖进沙里把它吃掉。
② 什么昆虫会刨坑
蚁狮
蚁狮的“洞穴”与其他昆虫的洞穴不同,它的洞穴是一个敞开式的漏斗状的沙窝。在袖箭洞穴时,蚁狮是通过倒走的方式来进行挖掘的,它的腹部的末端和后足(开掘足)负责挖沙,头部的大颚负责将沙抛到外面,就这样一层层的向下挖,直到洞穴的深度达到平均3公分,开口直径达到5公分左右之后,它就会进入洞穴的最底部,用沙土将自己掩盖起来,静静的等待猎物上钩。此时,这既是蚁狮的栖息之地,又是它的捕猎陷阱。
2、分类
脉翅目和蚁蛉科,昆虫的幼虫,俗称“土牛”“倒刺”“沙猴”“沙牛”“金沙牛”“沙鸡”“老笼子”“沙王八”“地牯牛”“缩缩”或“老倒”等等。发育为完全变态发育,头部大,方形,有镰刀状大腭;前胸形成一可动的颈;腹部卵形,沙灰色,有鬃毛。
3、生活习性
蚁狮属脉翅目,蛟蛉科,成虫与幼虫皆为肉食性,以其它昆虫为食,幼虫生活在干燥的地表下,形状似沙和尚的头,在沙质土中造成漏斗状陷阱。居沙地,筑漏斗形凹坑(2.5~5公分深,口部2.5~7.5公分宽),用腹部为犁,用头部承受掘松的颗粒,并抛出坑外。然后自己埋在坑底,只有上腭露在外面,捕食滑入坑底的昆虫。
成虫与幼虫都是肉食性,以其它昆虫为食,幼虫生活在干燥的地表下,在沙质土中造成漏斗状陷阱,能捕食蚊、蝇等小型昆虫。小型昆虫不小心落入陷阱中,马上被蚁狮尖锐的大小颚所砌合成的吸管,刺吸而死。成虫型似豆娘,但触角较长,能捕食蚊、蝇等小型昆虫。
③ 蚁狮是什么
蚁狮是脉翅目蚁蛉科蚁狮属的昆虫,其成虫与幼虫都是肉食性,以其它昆虫为食,幼虫生活在干燥的地表下,在沙质土里造成漏斗状陷阱以用来诱捕猎物
幼虫
④ 蚁狮是如何捕食的
蚁狮是非常聪明的小昆虫,它们在捕食的时候会在沙地上一边旋转一边用头向下钻,在沙上做成一个漏斗状的陷阱,自己则躲在漏斗最底端的沙子下面,并用大颚把沙子往外弹抛,使得漏斗周围平滑陡峭。
当蚂蚁或小虫爬入陷阱时,会因沙子松动而下滑,这时蚁狮会不断向外弹抛沙子,使受害者被流沙推进中心,然后蚁狮就用大颚将猎物钳住,用其尖锐的大小颚所砌合成之吸管,将猎物刺吸而死。一般成年蚁狮都会利用它们聪明的大脑来捕食蝇、蚊子、蚂蚁等,以满足自己的生活需要。
蚁狮
⑤ 蚁狮怎么养
蚁蛉种类主要为泛蚁蛉、双斑蚁蛉、多斑东蚁蛉和中华东蚁蛉,泛蚁蛉为主要优势种。 2、泛蚁蛉幼虫可通过头壳宽度和颚管长度来确定龄期,1龄头壳宽度为0.61~0.74mm,颚管长度为0.88~1.26mm;2龄头壳宽度为1.03~1.67mm,颚管长度为1.33~2.33mm;3龄头壳宽度为1.50~1.87mm,颚管长度为2.30~2.73mm。 3、比较3种饲料下泛蚁蛉的发育历期,饲喂白蚁组,幼虫到成虫的发育时间为116天,接近4个月;饲喂蝇蛆组,幼虫到成虫的发育时间为88天;饲喂黄粉虫组,幼虫到成虫的发育时间为91天,白蚁组与蝇蛆组、黄粉虫组发育时间差异显着,蝇蛆组和黄粉虫组无明显差异。 4、在15℃~31℃范围内,低温和过高温度会延长泛蚁蛉的发育历期,高温会降低存活率。各个温度下的发育历期差异达显着水平,在15℃时的整个幼虫期为128天,而27℃时的幼虫期为61天,前者为后者的两倍左右,在31℃时幼虫期又延长到75天,可见泛蚁蛉幼虫的适宜温度范围为23℃~27℃,最适温度在25℃左右。在相同的饲食条件下,2龄、3龄、蛹在19℃、23℃、27℃温度下的存活率无明显差异。 5、过长的饲食间隔会延长蚁狮的发育历期,蚁狮在1日一饲、3日一饲的条件下发育时间短,存活率高,且在两种饲食频率无明显差异。根据本试验的发育历期和存活率之间的关系,人工饲养蚁狮以1日一饲或3日一饲均可。 6、各龄蚁狮在70~40目的颗粒中筑穴率高且穴直径大,随着龄期的增加,蚁狮能适应更粗的颗粒,1/3I+1/3II+1/3V与70~40目在筑穴率和穴直径上差异不显着,混合型颗粒所筑穴的稳定性高。人工饲养时宜使用混合型。 7、各龄幼虫在含水量3%以下的沙粒中筑穴率高,且无明显差异,含水量过大会阻碍蚁狮筑穴。人工饲养时沙粒的含水量应不高于2%。 8、蚁狮对蝇蛆的利用率高于黄粉虫,且3日一饲的利用率最高,2龄对食物的利用率高于3龄。故人工饲养蚁狮,以蝇蛆为饲料,3日一饲的饲食频率为最佳。 9、密度对蚁狮筑穴的试验结果表明,人工饲养蚁狮,应提供给2龄幼虫筑穴的适宜面积为25cm2/头,3龄幼虫的为40cm2/头。 10、成虫可用非活体饲料饲喂,雌虫卵巢中卵管的组合方式为5+3+2,每雌理论产卵量为200粒
⑥ 蚁狮一次产多少个卵,蚁狮是怎么吃蚂蚁的
1、产卵:蚁蛉(蚁狮的成虫状态)一般将卵产于地表下5-10mm深处的干燥砂质土壤之中,每次的产卵量大约为200粒。2、生活史:蚁蛉于夏季出现,产卵并孵化幼虫。入秋后,幼虫大多发育为2-3龄幼虫,并以该虫态进行越冬。春天时,蚁狮进食足够的食物后,发育为蛹,然后经过21天左右,于夏季时羽化。
一、蚁狮一次产多少个卵
1、产卵
蚁蛉(蚁狮成虫后为蚁蛉)一般将卵产于地表下5-10mm深处的干燥砂质土壤之中,每次的产卵量为200粒左右。
2、生活史
(1)蚁蛉为完全变态昆虫,于夏季出现,开始产卵并孵化出幼虫。入秋之后,幼虫大多发育为2-3龄幼虫,并以该虫态进行越冬。春天气温回升,食物增多,蚁狮进食足够的食物后,发育为蛹(3龄虫结茧成蛹),然后经过21天左右,于夏季时羽化(完成一个世代大约为1年左右)。
(2)部分蚁狮需要2-3年才能羽化成成虫,比如褐纹树蚁蛉,黄足蚁蛉。
3、蚁狮外形特征
(1)蚁狮体型为纺锤形,头部和前胸部较小,中后胸较为发达,腹部肥大,体表长有毛瘤,上有刚毛。
(2)蚁狮的头部扁平,前端有一对强大弯管(由上下颚分别形成的颚管),形如钳状,称之为双刺吸式口器。
二、蚁狮是怎么吃蚂蚁的
1、制作陷阱
蚁狮居住于沙地之中,使用空心长管式口器于沙地上旋转,往下钻,作成一个漏斗状的陷阱(深2.5-5cm,口部宽2.5-7.5cm),自己则躲藏在漏斗最底端的沙子下,用腹部为犁,头部承受掘松的沙粒,并将其抛出坑外,保证漏斗周围平滑陡峭。
2、捕食
当蚂蚁爬入陷阱时,由于沙子松动滑落,蚂蚁会随着流沙进入中心。此时蚁狮使用大颚将猎物钳住,并注入消化液,将蚂蚁吸干,随后将蚂蚁抛出,重新整理好陷阱,等待下一只猎物。
⑦ 蚁狮养殖技术
集体养殖:采用长宽均为25厘米的塑料盘作饲养容器,深度为5厘米以上,在其中盛上2.5厘米厚的干燥细沙,然后将蚁狮放入沙中。 单头养殖:用高5厘米、直径3-4厘米的塑料杯作为饲养容器,装入1/2的细沙,每杯饲喂1只蚁狮。
1、集体养殖
养殖蚁狮时,可以进行集体养殖,采用长宽均为25厘米的塑料盘作饲养容器,深度要达到5厘米以上,在其中盛上2.5厘米厚的干燥细沙,然后将蚁狮放入沙中即可,密度保持在30平方厘米每头,以免它们互相残杀。
2、单头养殖
蚁狮的生活栖息需要一定的势力范围,当集体养殖无法满足其生长习性时,可以进行单头养殖,保证彼此之间不残食,一般用高5厘米、直径3-4厘米的塑料杯作为饲养容器,在其中装入1/2的细沙后,每杯饲喂1只蚁狮。
3、捕食方法
蚁狮的行动方式通常为向后退,它们的窝为漏斗状,里面内细沙铺满,而大粒沙石会被它的小牛角撬出沙坑,制造出螺旋状的沙漏,只要小虫掉进坑中,就会陷下去难以爬出,等小虫窒息死亡后,逐渐成为蚁狮的盘中餐。
4、生长方式
蚁狮的幼虫成熟后,会用沙土和丝状物作球状茧而化蛹,茧内的若虫生长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可以看见透明柔软的翅,第二阶段则为半成熟状态,颜色为褐色,此时的蚁狮一般不取食,主要由幼虫时期储备的营养维持其生命。
⑧ 蚁狮会咬人吗
不会
它叫蚁狮,是蚁蛉的幼虫,只有一粒豆子那么大,不会咬人。它的好玩之处在于如果你抓住了它,再往手上放一把沙子,它就会一路往沙下钻。只需几秒钟,你就看不到它了,只会觉得手心痒痒的,那就是它所在的位置
⑨ 有一种昆虫在沙土松散处生存,吃蚂蚁,住的地方好似空壳的圆锥
蚁狮这种小动物的外形像蜘蛛,形状似沙和尚的头,沙土一样的颜色的身体,头小,有一对大颚,平常是倒退着走(此即“老倒”、“倒兔”的来历)。它会在沙地上一面旋转一面向下钻,在沙上作成一个漏斗状的陷阱,自己则躲在漏斗最底端的沙子下面,并用大颚把沙子往外弹抛,使得漏斗周围平滑陡峭。 当蚂蚁或小虫爬入陷阱时,因沙子松动而滑下,蚁狮会不断向外弹抛沙子,使受害者被流沙推进中心,然后蚁狮就用大颚将猎物钳住,并拖进沙里将它吃掉。 蚁狮是昆虫的一种,会做好陷阱等待路过的小昆虫掉入,待吸乾汁液后便将躯壳丢出来,周而复始的.蚁狮是“蚁蛉”的幼虫,“蚁蛉”的外观酷似蜻蜓,有一对长触角,许多人常误以为是长角蜻蜓,乡民传闻是小黑蚊的天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