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生活日常 > 生活中不平衡的现象有哪些

生活中不平衡的现象有哪些

发布时间:2022-11-20 16:22:03

⑴ 现实中的心理失衡现象的表现有哪些

答:(1)谋求增加自己的收入,即增加Qp值。但则不是个人说了就算数的,是个人无法左右的,个人只能具有这样的愿望。
(2)谋求降低他人的收入,即减少Qo值。这同样不是个人说了算的。
(3)谋求增加他人的投入,即增加Io值。这也是个人无法左右的。
(4)减少个人的投入,既减少Ip值。这是唯一可以自己做主的。不过,这样做的结果必然是消极、怠工、涣散人心。
(5)改变比较对象。若换一个报酬指数更高的,比较的结果是更感不公平;若换一个报酬指数低于个人的去比较,这无异于自欺欺人,阿Q精神再现。
(6)带着怨气离开组织。

⑵ 生态不平衡的现象有哪些要怎样治理

本质就是生态系统失衡,大到洪涝、干旱;小到花园的植株虫害,都是生态不平衡的体现。
治理的话,现阶段还是人为的干预为主。做的话,还是预防为主,治理为辅。在被破环的生态中添加新的因子,重新构筑一个新的生态系统。或者人为绿化,构造小生态系统,来替代无法恢复的生态平衡。

⑶ 社会生活中有哪些不平等现象有哪些

1、工资歧视

工资歧视指从事相同工作的员工,一部分人由于非经济个人特征而导致所获工资收入低于另一部分人;

2、就业歧视

就业歧视指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甚至部分劳动力供给者具有更好的劳动力供给条件,但是由于这部分劳动力个人的非经济特征而遭到雇主的拒绝,因而承受着不适当的失业比重;

3、职业歧视

职业歧视指在劳动力市场上,某些劳动力即使完全有能力胜任,却因非经济的个人人特征而导致被限制或禁止进入某些职业,或者被排挤到同一职业中的过低档次的位置上;

4、人力资本投资歧视

人力资本投资歧视指某些劳动力因非经济个人特征导致较少获得能够提高劳动生产率的正规教育、在职培训以及较好的健康照顾等的机会。

(3)生活中不平衡的现象有哪些扩展阅读:

平等相关延伸:平等是现代社会的基石

在文明社会,平等是人们的一个共同愿望。然而,实现这一愿望的历史几乎和人类文明史同样久远。尽管孔子早就提出“不患寡而患不均”,并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但这一理想在封建社会从未实现。

历朝历代的农民起义领袖大都会喊出“等贵贱,均贫富”之类的口号,发动人们反抗剥削和压迫,但这一口号要么在统治者的镇压下销声匿迹,要么在“可以共患难,不能同富贵”的喟叹中被遗忘。

西方标榜自己是现代社会平等的发祥地和先行者,但当今的欧美国家仍然为种族歧视甚至暴力冲突而头痛不已。事实上,在阶级社会,平等顶多只能是阶级内部的平等,跨越阶级界限的全民平等是不可能实现的。

⑷ 生活中有哪些生态不平衡的现象及治理方案

温室效应,冰川快速融化,方案:少用空调、多用风扇。少开汽车,多乘公交车。

⑸ 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指出的不平衡和不充分发展在现实中有哪些表现

所谓发展的不平衡,着重是从发展的空间结构而言,存在着不同地区、不同行业、不同领域以及不同群体之间的差异、差距等;所谓发展的不充分,在目前阶段上,这种不充分更多表现为公共物品公共服务供给的不充分。

“发展的不平衡不充分”这个判断,与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一样,是集中针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中国的具体实际的。如地区差距和社会成员收入差距拉大问题,教育、医疗、养老保障问题等等,归根到底,都是发展的不平衡不充分问题。

(5)生活中不平衡的现象有哪些扩展阅读:

解决发展的不平衡不充分问题

首先,需要我们坚定不移把发展作为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坚持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马克思主义认为,生产力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生产发展必须正确处理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关系;

人类社会发展最终要消灭阶级之间、城乡之间、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之间的对立和差别,使物质财富极大丰富、人民精神境界极大提高,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所有这些,都为我们解决发展的不平衡不充分问题提供了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指导。

其次,以新理念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当前,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正处在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的攻关期,需要我们创新发展理念,转变发展思维,以发展新理念把握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

⑹ 生态不平衡的现象

(1)大气环境正在恶化.主要表现为:气候灾害增多、加剧,全球气候变暖,冰川消融,海平面相应升高,沿海低地受到海水淹没的威胁; 大气成分发生不利于人的变化,二氧化碳增加,缓解紫外线辐射的臭氧层浓度降低,地球两极上空臭氧层出现空洞并在加大,还有多种有害于人类的成分也在增加.据1997年美国里奇国家实验室的报告,大气中二氧化碳的浓度,自工业革命以来已增长了30%,甲烷增长了一倍,氮氧化物增长15% .二氧化碳、甲烷、氮氧化物都是能产生温室效应的气体,其浓度的增加导致气温升高 .
大气圈中发生的这些变化,有自然本身的原因,火山喷发,森林大火都能把污染物送入大气.但是人类使用煤和石油等化石燃料,释放出二氧化碳、甲烷、氮氧化物,二氧化硫及其他有害气体和粉尘,对大气的污染更为严重.烧煤产生的污染物最多.由此形成的毒雾和酸雨,是大气污染的突出表现.“杀人的烟雾”于1930年首次出现在比利时,1948年至1962年,又四度笼罩伦敦,烟雾中二氧化硫和粉尘的浓度,大大超过人所能承受的程度,累计导致6000余人死亡.这种记录虽不多见,但污浊的空气,普遍充斥于许多工矿区和城市的空间中.
普通雨水中本常含有微量的碳酸,受到污染的大气,增加了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等成分,使雨水的酸性增强,现在人们把pH值低于5.6的雨水定为酸雨.它看起来与普通雨水无异,但所含酸性物质进入陆地表面土壤和水中,依靠这些水土生存的生物,受到了不利影响,特别是对森林的破坏作用很大.1939年第一次作为酸雨记录下来的pH值是5.9(纯水的pH值是7).到50年代,酸雨的pH值已降到3-5,最低还有2.1的记录,和醋的酸性差不多甚至更强了.说明随着工业的发展,大气受到污染的程度越来越厉害.由于含有污染物的大气是在流动的,它可以飘洋过海,日本排放的酸性成分可以跑到美国再形成酸雨降下,加拿大的酸雨源出美国更不足奇.科学家测出,云集在瑞典和挪威上空的二氧化硫气体,有2/3是来自英国和德国的工业区.
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也使酸雨覆盖面积急剧扩大,到1999年已成为仅次于欧洲和北美的世界第三大酸雨区;我国至今仍以煤为主要燃料,是大气污染严重的一个原因.
大气污染所带来的损害,极其广泛,许多时候并不表现为毒雾酸雨这类形式,但各种生物无不经常受其影响,对森林和农作物的损害尤为显着.经常呼吸污浊的空气,对人体的健康也是威胁,特别是呼吸道疾病,由此增加,长期生活在被严重污染的大气环境中,犹如慢性中毒.
大气圈的臭氧入不敷出,浓度降低.科学家在1985年首次发现: 1984年9、10月间,南极上空的臭氧层中,臭氧的浓度较20世纪70年代中期降低40%,已不能充分阻挡过量的紫外线,造成这个保护生命的特殊圈层出现“空洞”,威胁着南极海洋中浮游植物的生存.据世界气象组织的报告:1994年发现北极地区上空平流层中的臭氧含量,也有减少,在某些月份比20世纪60年代减少了25-30%.而南极上空臭氧层的空洞还在扩大,1998年9月创下了面积最大达到2500万Km2的历史记录.*
臭氧层为什么会出现“空洞”?许多科学家认为,是使用氟利昂作制冷剂及在其他方面使用的结果.氟利昂由碳、氯、氟组成,其中的氯离子释放出来进入大气后,能反复破坏臭氧分子,自己仍保持原状,因此尽管其量甚微,也能使臭氧分子减少到形成“空洞”.我国科学家新近提出,仅仅是氟利昂的作用还不够,太阳风射来的粒子流在地磁场的作用下向地磁两极集中,并破坏了那里的臭氧分子,这才是主要原因.(杨学祥,1999)而无论如何,人为地将氯离子送进大气,终是一种有害行为.
在大气圈中,物质分布松散,运动快速,极微小的外来干扰,也可能就打破原来的平衡,因此人类活动对大气环境的影响不可低估.
大气中已经产生危害或被人们注意到的污染物约有100种左右,其中影响范围广,对人类环境威胁较大的主要有碳氢化合物、一氧化碳、氮氧化合物、硫氧化物、硫化氢、氟化物、光化学氧化剂和微粒物质等.
(2)水圈污染严重
水圈中最大的问题是淡水资源不足,地理分布又不均,成为一些国家和地区持续发展的障碍(见第12章),而水圈被污染更已威胁着人类的生存.1999年举办“世界水日”之际,联合国的专家发布,在当今的世界上,还有14亿人在饮用不安全的水,每年因此致病死亡的超过500万人.在我国,经济建设大发展后,大部分河流已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别的国家也是工业越发达,水的污染越严重.被污染的大气经过流动扩散,可以很快稀释冲谈;被污染的水虽也可以流动,但常存在相对稳定的水体中.对以水为生的人和生物,影响长远深刻.
造成水和水体污染,固然有自然的因素.但工业的发展,化肥、农药以及生活中大量化学制品的使用,才使水圈中的污染发展到现今的危害程度.
工业生产排出的废水,生活污水和农业退水,常成为今天的主要污染源.水中污染物包含金属、非金属物质和有机物,种类繁多,其中许多对人体有害甚至是剧毒 虽然经过人工处理可以将它净化,但现在多是仅稍作处理,甚至是未经处理就直接排入天然水体中.
50-60年代日本的水俣市和新舄县发生的水俣病,其原因是工厂排放的废水中的汞经过生物食物链(硅藻-飞蛄-石斑鱼-鳝鱼)的逐渐富集,使鳝鱼体内含汞量达10-20毫克每升(最高达50-60毫克每升),比原废水中汞浓度高出1万至10万倍.当地居民捕食鳝鱼等之后,汞在人体内积聚,以致造成中枢神经的严重损伤.水体污染对人体和水生生物有很大的危害,尤其是有毒和有害物质的污染会造成人的慢性中毒、急性中毒以至死亡.被病菌污染的水体是传染疾病的渊薮.水体污染对人体和水生生物有很大的危害,尤其是有毒和有害物质的污染会造成人的慢性中毒、急性中毒以至死亡.被病菌污染的水体更是传染疾病的渊薮.
绝大数河流最终都是流入海洋的,不管是有害的,还是无害的物质都随河流向海洋集中;油轮破裂或沉没,更在把能严重污染海洋的石油带进海里.在一些地方,人们还向海里倾倒垃圾.海洋本是自然界的聚宝盆和自净池,有些人却在把它当成污水池和垃圾桶.靠近工业发达地区的地中海,早已无渔业可言,很多物种已在此绝灭.我国的渤海由于周围城市的扩大和工业的兴起,也出现了这种发展趋势,据监测部门在1998年报告,1995年时,渤海已有56%的面积被污染,比十年前扩大了一倍,而且还在扩大.河流、湖泊、海洋这些水体本来都有自净化作用,所以大自然中的水总是那样晶莹清澈,现在受到污染而且还在发展,完全是人类行为不慎造成的后果. 水圈是一个系统,污染物随着水的运动在其中传播,所以在南极企鹅的组织中也发现了杀虫剂;而波及广大海域的红潮(赤潮),其源来自城市的污水.这些污水富含生物营养所需的磷、氮等元素和有机物.红潮是因一些红色或褐红色藻类得到丰富营养,迅速生长、数量激增的现象.由于它们过量的繁殖,并在死亡后腐败、消耗大量氧气,影响到别的生物,特别使鱼类不能在此生存.生物圈与食物链
生物圈是一个巨大而又极其复杂的生态系统.它由无数个大小不等的各类生态系统所组成.这些生态系统基本可归为3类:陆地生态系统、淡水生态系统和海洋生态系统.
陆地生态系统是指构成陆生动植物的生态环境,比如我国西双版纳的亚热带丛林,丛林中的亚洲象、华南虎、云豹,加上各种鸟类和其他小动物,构成了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再比如我国北方的许多草原,不仅处处可见风吹草低见牛羊的景象,那儿也是各种野生动物和鸟类的乐园.高原雪域、沙漠戈壁,看上去十分荒凉,但它们不仅有生命存在,相互之间的依存关系以及对环境的影响,同样形成自己的生态系统.
淡水生态系统通常指江河、湖泊以及沼泽中淡水生物相互构成的依存关系和由此而形成的自然环境.在这一生态系统中,主体是淡水,其他各种水生动植物都属客体,只要主体的淡水环境不被破坏,客体一般不会出现太大的问题.那么,这个生态系统也就基本上能够保持平衡.
海洋生态系统顾名思义就是指海洋这一主体条件下各类动植物的群体所形成的自然环境.表面上看,大海汹涌澎湃,桀傲不驯,而水下摄影机拍到的海底世界却是那样恬静、祥和、温馨而又奇妙!
构成生物圈的各类生态系统,在结构和功能上都有各自的特点,起着特殊的作用,共同维持着生物圈的正常功能,这就是我们通常说的生态平衡.
食物链是指生物相互制约、相互依存所形成的食物网络关系.如草原生态的食肉动物—食草动物以及昆虫—鸟类等,它们互相制约,共生共荣.它们之间的关系是对立统一的,自然和谐的.在非洲大草原,以狮子、猎豹和猎狗为代表的食肉动物专吃食草动物,它们对角马甚至斑马的猎杀是凶残的,但这种残酷的捕杀既是食肉动物生存繁衍的需要,同时也是保持草原植物繁茂和生态平衡所必不可少的因素.如果没有食肉动物对食草动物的控制,食草动物就会迅速发展起来,当食草动物发展到一定数量,草原就难以承受,草原退化,食草动物也就失去生存和发展的条件.食肉动物对食草动物的捕杀,不仅能控制食草动物种群的数量,从某种意义上说同时也是提高食草动物的质量.生物学家经过长期的野外考察证明,食肉动物在猎捕过程中,选择的对象往往是病残弱小的食草动物,这无疑有利于物种的优胜劣汰.从这一点说,食肉动物对食草动物的凶残捕杀,就显得自然合理,天经地义了.
食肉动物以食草动物为食,在控制食草动物种群数量的同时保护了草原,各类飞鸟对昆虫的捕食和食肉动物一样,也起到保护草原的作用.而飞禽走兽的粪便则成为上好肥料,促使各种植物的生长.这种以植物为主体,食草动物、食肉动物以及昆虫—鸟类为客体所形成的食物链,对维护草原的生态平衡都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呼伦贝尔草原,是我国北方最大的草原之一,那儿牧草丰茂,牛羊成群,是我国最大的牧业基地.可是,历史上由于这儿野狼成群,对牧业的发展构成严重的威胁,为了保护人畜的安全,当地牧民曾经组织过大规模的猎捕野狼活动,使野狼的数量锐减,剩下为数不多的狼再也不敢以草原为家,以牛羊为食,统统搬到深山老林里去了.野狼不见了,畜牧业空前发展,在牛羊种群不断增加的同时,野兔以惊人的速度发展起来,野兔和牛羊争食牧草,草原难以承载,导致草场急剧退化,使草原面临沙化的危险.
事实使人们认识到,食物链的任何一个环节一旦出现了问题,灾难也就快要降临了.野狼在饥饿的时候,固然偷猎牛羊,但在正常情况下,野狼是以野兔为食的.从这一点上说,是野狼控制了野兔的繁殖和发展,避免了野兔和牛羊争食的现象,保证了草原的正常生态环境.当牧民认识到这一自然规律后,对野狼也就宽容了许多,再也不谈狼色变、见狼就打了.
人类不仅是生物圈中的一部分,而且对生物圈中的各个生态系统起支配作用.人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保护各个生态系统,促进生态平衡;人也能够为了自身的眼前利益掠夺资源,破坏生态平衡.必须清醒地认识到,人类不能超自然而存在,保护生态平衡,也是保护人类自己,一旦生态平衡遭到破坏,危及整个生物圈,人类自身也在劫难逃.

⑺ 生态不平衡的现象有哪些要怎样治理

生态不平衡的主要现象为:

气候灾害增多、加剧全球气候变暖,冰川消融,海平面相应升高,沿海低地受到海水淹没的威胁; 大气成分发生不利于人的变化,二氧化碳增加,缓解紫外线辐射的臭氧层浓度降低,地球两极上空臭氧层出现空洞并在加大,还有多种有害于人类的成分也在增加。

二氧化碳、甲烷、氮氧化物都是能产生温室效应的气体,其浓度的增加导致气温升高。大气圈中发生的这些变化,有自然本身的原因,火山喷发,森林大火都能把污染物送入大气。

人类使用煤和石油等化石燃料,释放出二氧化碳、甲烷、氮氧化物,二氧化硫及其他有害气体和粉尘,对大气的污染更为严重,烧煤产生的污染物最多。

治理措施:

充分发挥各类生态系统的生物生产性能,需要按生态系统的区域性规律分区划片,作出区划,并根据各地区生态系统的特点和生态平衡的规律,因地制宜。

生态失衡的主要层次:

1、生态平衡失衡,生态系统功能异常而系统的结构未受损害,稳定性仍保持原有水平,发展方向未受影响,如洪涝、干旱造成作物生理暂时性的生态平衡失衡。

2、生态平衡破坏,生态系统功能严重异常,结构受到一定程度的破坏,稳定性降低,发展演替方向逆转,必须在自然或人为作用下,才有可能使结构逐步恢复,如森林部分受到破坏后逐步演替恢复。

3、生态平衡崩溃,生态系统功能和结构受到彻底破坏,生物生存和繁育条件完全丧失,一般难以恢复,须经较长时间的环境进化和有效的人工控制才能逐步发展,如土地荒漠化。

⑻ 举出生活中生态不平衡的现象,并且设计冶理方案。

A、物质能量沿着食物链流动逐级递减.因为标杆不平衡,表示鼠的数量多,蛇的数量较少,鼠的营养级低数量多,蛇的营养级高数量少,符合物质流动的特点,所以生态系统处于平衡状态.A不正确; B、在平衡的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的数量和所占的比例总是维持相对稳定的状态,因此在该生态系统中,草、鼠、蛇的数量所占比例是相对稳定的.B正确; C、在该生态系统中,草位于食物链的首端,是食物链的开始,根据物质能量沿着食物链流动逐级递减的特点,表明在该生态系统中数量最多的是草,C正确; D、生态系统的自动调节能力有限的,如果人们大量捕杀蛇,老鼠就会由于天敌减少而大量繁殖,老鼠吃草籽、啃食草根、挖洞破坏草原,老鼠过多,导致生态平衡被破坏,D正确.故选:A.

⑼ 生态不平衡的现象有哪些有什么治理方案

法律分析:大气环境正在恶化。主要表现为:气候灾害增多、加剧,全球气候变暖,冰川消融,海平面相应升高,沿海低地受到海水淹没的威胁; 大气成分发生不利于人的变化,二氧化碳增加,缓解紫外线辐射的臭氧层浓度降低,地球两极上空臭氧层出现空洞并在加大,还有多种有害于人类的成分也在增加。据1997年美国里奇国家实验室的报告,大气中二氧化碳的浓度,自工业革命以来已增长了30%,甲烷增长了一倍,氮氧化物增长15% 。二氧化碳、甲烷、氮氧化物都是能产生温室效应的气体,其浓度的增加导致气温升高 。

法律依据:(生态环境部 部令 第17号)《生态环境标准管理办法》 第六条 国务院生态环境主管部门依法制定并组织实施国家生态环境标准,评估国家生态环境标准实施情况,开展地方生态环境标准备案,指导地方生态环境标准管理工作。

省级人民政府依法制定地方生态环境质量标准、地方生态环境风险管控标准和地方污染物排放标准,并报国务院生态环境主管部门备案。机动车等移动源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由国务院生态环境主管部门统一制定。

地方各级生态环境主管部门在各自职责范围内组织实施生态环境标准

阅读全文

与生活中不平衡的现象有哪些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微信改变我们哪些生活 浏览:1229
创造与魔法沙漠的动物在哪里 浏览:1230
篮球鞋网面为什么会破 浏览:943
怎么拼升降板篮球 浏览:424
小型宠物猪多少钱 浏览:836
音乐文化课哪个好 浏览:662
到日本旅游如何报团 浏览:980
不在篮球场运球该在哪里练 浏览:961
台湾哪里能买到宠物 浏览:1031
小动物怎么画才最好看 浏览:904
中西文化和西方网名有什么区别 浏览:1199
养宠物狗一般养多少年 浏览:877
广州黄埔哪里有卖宠物兔的 浏览:767
小米10怎么敲击背部打开相机 浏览:687
渔家文化目的有哪些内容 浏览:1064
海洋中发光的动物都有哪些 浏览:1138
如何消除美颜相机的标志 浏览:1048
篮球罚球为什么不往上抛 浏览:597
天香公园宠物医院洗澡在哪里 浏览:1120
怎么提高中国文化自信 浏览:2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