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父母溺爱孩子的事例
以红楼梦·薛蟠为例:
《红楼梦》里有个薛蟠,整天游手好闲,斗鸡走马,买了英莲,打死冯渊,竟视为儿戏。薛蟠不学好,自然与他的寡母王氏娇惯、放纵有关。原来,薛蟠幼年丧父,寡母看他是孤根独种,从小对他百般溺爱、纵容,才使他后来变成败家子。当然,这样的例子很多。
现实生活中,由于母亲娇惯,而成为败子的也屡见不鲜。我所在县的一个村就有这样的真事儿:有一个母亲离异后,把希望都寄托在唯一的儿子身上,把儿子当成了“宝贝”疙瘩,儿子要星星恨不得登天梯给他去摘,儿子要月亮恨不得上月球给他去抱。
即使儿子有了过错,也任其所为,从没摸过儿子一个指头,没打过儿子一次屁股。可后来怎么样呢?“宝贝”儿子天天跟母亲要钱,给少了就和母亲顶撞,因母亲不能满足他的欲望,后来就经常打娘骂娘。他的寡母后悔莫及。
(1)生活中有哪些溺爱的例子扩展阅读:
溺爱综合征-预防措施:
1、危害性早认识
充分认识溺爱放纵的教养方式对宝宝是有危害的。树立正确的爱子观念,采取科学的教育方法。平时对宝宝的爱要藏而不露,变保护为指导,坚持正面教育。发现宝宝的优点,要及时表扬,发现缺点要及时纠正。
遵循行为科学的原理,对正确合理的行为要强化,对不合理的行为不予理睬。
2、培养宝宝的独立能力
给宝宝适当设置吃苦和克服困难的机会,如洗手帕,宝宝跌倒了让他自己爬起来。
3、大家的教育态度和方式要一致
教育宝宝时,你们不能一个唱“白脸”,一个唱“红脸”。全家教育宝宝的态度和方式要一致,与宝宝有关的事情最好能事先跟他说清楚,让宝宝在优良心理环境中健康成长。
4、及时治疗心理障碍
如果溺爱综合征比较严重,宝宝必然会有多种心理障碍,应及时去看心理专科门诊。
2. 关于溺爱的故事简短的
从前有一个国王,他的儿子自打出生,就被国王和仆人们娇惯着,没有经历过任何的苦难,从来也没有摔过跤,受过伤,就连学会走路时,也是在一大群仆人的搀扶下进行的。国王的母亲看到自己的小孙子什么都不会,心里非常着急,想着这样可不行,这可不是一个能统治国家的人。
老王后将自己的孙子悄悄带走了,没有人知道她把小王子带去了什么地方,就连国王也找不到。二十年过去了,一个英俊帅气的勇士,骑着白马闯进了王宫,国王一眼认出了自己的儿子,和王子相认,王子不但会骑射、剑术,就连文采方面也博学,而且拥有一颗善良的心。
国王这才明白母亲的用意,过分的溺爱只会害了王子,只有让他经历困难才能真正的成长,老王后用自己剩下的生命,培养出了一位称职的国王。
(2)生活中有哪些溺爱的例子扩展阅读:
溺爱孩子的历史典故:
红楼梦·薛蟠
《红楼梦》里有个薛蟠,整天游手好闲,斗鸡走马,买了英莲,打死冯渊,竟视为儿戏。薛蟠不学好,自然与他的寡母王氏娇惯、放纵有关。原来,薛蟠幼年丧父,寡母看他是孤根独种,从小对他百般溺爱、纵容,才使他后来变成败家子。当然,这样的例子很多。
《后汉书*仇览传》“孤犊触乳,骄子骂母”的故事:
有一个人因为是独子,所以受到母亲的娇惯,但他由撒娇而顶嘴,由顶嘴而骂母亲,最后竟打母亲。一天他见一只母牛的奶子鲜血淋淋,原来是被小牛犄角触伤了。
有人说:“干脆把这头小牛杀了,它竟这样对待妈妈。”也有人说:“牛是畜生,可是有的人连畜生都不如。”这个人觉得大伙是在说他,后来才改过。这个故事说明,对孩子娇惯不得,孩子的不孝往往是娇生惯养的结果。
3. 关于溺爱的事例
溺爱的事例:
1,慈母多败儿,这是流传在我国民间的一句谚语,想到我们的家庭教育,特别是单亲家庭教育,这话还真有点道理。
早就听过《后汉书*仇览传》“孤犊触乳,骄子骂母”的故事:有一个人因为是独子,所以受到母亲的娇惯,但他由撒娇而顶嘴,由顶嘴而骂母亲,最后竟打母亲。一天他见一只母牛的奶子鲜血淋淋,原来是被小牛犄角触伤了,有人说:“干脆把这头小牛杀了,它竟这样对待妈妈。”也有人说:“牛是畜生,可是有的人连畜生都不如。”这个人觉得大伙是在说他,后来才改过。这个故事说明,对孩子娇惯不得,孩子的不孝往往是娇生惯养的结果。
2,《红楼梦》里有个薛蟠,整天游手好闲,斗鸡走马,买了英莲,打死冯渊,竟视为儿戏。薛蟠不学好,自然与他的寡母王氏娇惯、放纵有关。原来,薛蟠幼年丧父,寡母看他是孤根独种,从小对他百般溺爱、纵容,才使他后来变成败家子。
现实生活中,由于母亲娇惯,而成为败子的也屡见不鲜。我所在县的一个村就有这样的真事儿:有一个母亲离异后,把希望都寄托在唯一的儿子身上,把儿子当成了“宝贝”疙瘩,儿子要星星恨不得登天梯给他去摘,儿子要月亮恨不得上月球给他去抱。即使儿子有了过错,也任其所为,从没摸过儿子一个指头,没打过儿子一次屁股。可后来呢,宝贝”儿子天天跟母亲要钱,给少了就和母亲顶撞,因母亲不能满足他的欲望,后来就经常打娘骂娘。他的寡母后悔莫及。
3,《颜氏家训》中讲:世上有些人,对子女不加管教,而是溺爱,本来该劝诫却反而去鼓励,该斥责却笑着表示赞同,以至于子女长大后不良习惯已经形成,那时再去管教他们,就是打死他们,也不害怕。北齐时的颜之推说的这番话至今令人深思。
实际上,古代有不少严格教子的好母亲。唐代李景让的母亲郑氏就是其中的一位。郑氏丈夫去世后撇下三个儿子,她没有再嫁,家境贫寒,无钱供孩子念书,就在家里教孩子读书识字。郑氏对儿子“苦其心志”,从不放纵,儿子不听话有时就捶打,最后三子都金榜题名。郑氏严厉教子的方法不失为经验之谈。
孩子是娘的心头肉,当娘的都爱自己的孩子。但不严加管教,孩子不会有敬畏之心。单亲家庭的母亲,对孩子更要该说则说,该管则管,不能溺爱,不能任情,不能袒护,不能放纵,不望子成“龙”,也求子成人。
4,中国古时候,有一个从小被母亲溺爱娇惯的少年,临刑前要求再喝一口母亲的奶,他妈妈解开衣襟喂他,这少年一口把母亲的奶头咬下。这位少年把母亲的奶头咬下,是恨母亲的溺爱娇惯害了他。
5,一个偷窃的少年犯被当场捉住,犯缚了双手,被牵到刽子手那里。疼爱孩子的母亲跟在后面,捶胸恸哭。儿子回转身来,说要对她说句心里话。母亲走近去,想不到却被儿子一口把耳朵咬了下来。母亲骂儿子大不孝,犯了罪还不够,又把母亲的耳朵咬下来。那少年犯说:“假如我初次犯偷了同学的写字板拿去给你的时候,你打了我,那我何至于胆子越来越大,被牵去处死呢!”
溺爱的造成后果:
1,从家庭来讲。不懂父母的心思.不理解父母为你所做的一切.目中无人,认为自己是家里唯一的独苗,恃宠而骄.将来步入社会的时候,四处碰壁后一蹶不振.处处都觉得很难,压力很大
2,从爱情和友情来讲。不会珍惜爱人和朋友感情.认为恋人(朋友)对你所做所为都是理所应当.因为从小就是在溺爱中长大.轻则好朋友很少.爱情不如意.重则是众叛亲离.
当然,如果是个聪明人的话,只要努力克制改变自己的缺点.成功也很容易.毕竟人都习惯性格脾气都是慢慢养成的.改也一样
4. 关于过分溺爱的事例,详细点,急需
关于过分溺爱的着名事例如下:
共叔段,春秋时期郑国人(今河南新郑人)。姬姓,名段,后因奔共,故称共叔段,郑武公次子。其母武姜因生长子时难产,厌恶长子姬寤生,多次请求郑武公立共叔段为太子,武公未同意。郑武公死后,寤生即位为郑庄公(前744)。前722年武姜请求把京(今河南荥阳东南)封给共叔段,得到允许后,共叔段得以居住在京,肆意扩展私家势力。
不久,共叔段命郑国西部和北部边境地区同时听自己指挥。郑大夫公子吕向郑庄公表示,一国之臣,不能两面听命,若庄公打算让位于共叔段,那么就去侍奉他;反之就应该除掉他,不要使百姓产生其他想法。郑庄公依然不加干涉,共叔段更加肆无忌惮,收取两属之地作为自己封邑,所控制的地域扩大到廪延。
周平王四十九年(前722)五月,共叔段整治城郭、积聚粮食、修补装备武器,充实步兵战车,准备袭击郑国都城,又联络都城中的武姜为内应,让其届时打开城门。郑庄公闻知共叔段起兵日期,便命令郑大夫公子吕率领200辆战车攻打京邑城。共叔段兵败,逃奔到鄢(今河南鄢陵县北),郑庄公又率兵追击,大胜。
此后,共叔段逃奔于共邑(今河南辉县)居住。庄公出军追杀,最后使共叔段走投无路,被逼自杀。正是由于其母武姜对幼子的骄纵,最终酿成亲兄弟互残的悲剧。
这个故事还引出一个成语:多行不义必自毙
(出自:《左传·隐公元年》:“多行不义必自毙,子姑待之。”)
(4)生活中有哪些溺爱的例子扩展阅读:
如何防止溺爱
对孩子爱的表达要适可而止,不要什么时候、什么事情都围着孩子转,时间一长,孩子就会产生一种以自我为中心的思想,凡事都必须以他为先。家长们要试着把关注的重心从孩子身上挪开,分散到其他人和事情上。
很多家庭因为工作的关系,往往会把刚出生没多久的宝宝交由爷爷奶奶或外公外婆来带。隔代的这种抚养,往往会造成更多的溺爱成分,一般在这种环境下长大的孩子比起由父母从小带大的孩子要更加娇生惯养。因此在孩子会记事之前,要尽早将他们带到自己身边。
面对孩子的无理要求,家长们要硬起心肠说不。如果因为害怕孩子无休止的哭闹而一次次地妥协,孩子就会慢慢知道父母的软肋,今后再想要教育孩子就会很困难。只要在一开始就采取果断的态度,就能够避免放任孩子一直耍无赖。
孩子渐渐长大,家长们就要学着放手,让孩子独立自理。从学会自己穿衣、吃饭、洗漱,到帮助家里打扫卫生、烧菜洗碗、洗衣服,只要是他们力所能及的,就让他们去做。不要事事都包办,不然的话孩子永远也不会成长成熟,而且会很懒惰。
不要像母鸡一样护着小鸡,这样的孩子只会一味躲在家里,根本没办法独立生存。要勇于把孩子推出大人的庇护,让他们多参加学校的集体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