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歌德浮士德中五次追求指什么
知识追求,爱情追求,政治追求,美的追求,事业追求。 《浮士德》的第一部包括“知识追求”和“爱情追求”两个过程。博学多闻的浮士德沉湎于书海之中,但感到那些陈腐的知识对社会毫无用处,非常苦闷,几乎自杀。这时魔鬼出现,讲定带浮士德漫游世界,一旦他感到满足,就是他的末日。经魔鬼引导喝了魔汤,浮士德返老还童,与少女葛丽卿相恋。葛丽卿在强大的封建势力压迫下悲惨死去,无可奈何的浮士德只得随着魔鬼远遁。这两个过程再现了经院生活的苦闷和爱情生活的悲欢,把人的外部生活和内心世界的种种矛盾刻画得淋漓尽致。《浮士德》的第二部包括“政治追求”、“美的追求”和“事业追求”三个过程。浮士德来到宫廷从政,但封建王朝政治腐败,皇宫里纸醉金迷,贪污贿赂成风,财政凋敝,社会混乱。浮士德转而追求古代美女海伦,他与海伦结合,生子欧福良,不幸夭折,海伦也化作泡影。由此浮士德领悟到古代艺术美的缥缈,决心把目光转向现实。“事业追求”是作品的高潮,展示了世界的理想蓝图。浮士德在魔鬼的帮助下,为帝国平定了一场内乱,获得一块海滨封地,他在那里填海创业,企图拓建一个人间乐园。在改造自然的事业中,他预想未来的自由,感到一种慰籍和满足,因而生命达到尽头。当魔鬼要捉取浮士德的灵魂时,上帝派天使引其升入天堂。结局与序幕遥相呼应,“人类有为”的哲学命题得到印证。
② 浮土德的人生追求经历了哪些阶段
浮土德》不是一部浅显的作品,它既能让你用心细品,也可以点到即止,它是一个故事,一个谜语,一个梦,一个清晰的梦……作品中浮士德一生从书斋,市民社会走向政治历史大舞台的过程,其中贯穿了求知生活,爱情、政治、艺术生活,改造大自然这五个阶段,从而总结了诗人自己一生的生活经验,也概况了文艺复兴以来资产阶级知识分子精神探索的历史。
浮土德是一个虚构的象征性形象。他有鲜明的个性,那就是永不满足、不断追求,不断探索的精神。他的内心充满矛盾:一方面满足现状,享受现世幸福,另一方面不断追求更高的理想。他一生中有过迷惘,有过错误,但是由于他的自强不息,所以能够不断前进,最后能够找到人生真理的答案,要做一个“每天争取自由和生存的人”,并被天使接到天堂,会见了爱人,见到了圣母。魔鬼在诗剧中作恶造孽,引诱浮土德堕落,但实际上却促进了浮土德的前进与成长。套用苏格拉底的话说,如果浮土德是一匹马,那么魔鬼被派遣到这个世上来,好比是马身上的一只牛虻,职责就是刺激它赶快前进。正是他帮他浮土德走出书斋,投身于实际生活,也是他促使浮土德在克服自身错误的同时摸索前进,魔鬼其实成为了浮土德在前进道路上不可分离的伴侣。浮士德一生就是一个追求的一生,悲欢浪涛里有着乐观的精神。魔鬼总是企图以自己的思想干涉浮士德,使他陷入悲观的境地,但他始终保持着一种乐观的精神。
其实通过浮士德和魔鬼的斗争中,我们可以看出,在我们的生活和行动中,一部分人依照自己的思想生活,一部分人依照他人的思想生活。人在多大程度上依照自己的思想生活,又在很大程度上依照他们的思想生活,这是人与人之间的差别之一。作品的浮士德总是认为自己的思想是自己行动的主要动力,几乎总是倾听自己理智的要求,并且顺从它,只是偶尔才遵从他人的决定,也是在判断之后才做出的行动。
通过浮士德我们还可以看出:生命的过程是一个不断追求的过程,是让自己的人生高度在不断追求中得到提升过程。作品中的浮士德知道他追求的是自由与生存,所以他也在不断地争取。我们因为有了追求,人生才变得充实丰富,生命才有意义,我们在追求时首先要明白我们追求的是什么?那种爱情、名利、享受都不该成为我们追求的对象。
生命中因为有了追求才会灿烂,有时候,追求甚至是支持生命的支柱,没有了追求,人生形同枯槁。当然,追求的路上一定会遇到困难,追求的路不会永远看到鲜花。无论我们怎样的活着,轰轰烈烈也好,默默无闻也罢,我们的生命都会因为追求而变得崇高。
“在前进的路上会碰到困苦和幸福,但任何时候瞬间我都不会退却”。这就是浮士德精神告诉我们的道理。
③ 怎样的理解浮士德的人生追求
浮士德的永不满足、不断追求,不同于中国的“自强不息”精神,因为它不具备东方的乐观进取心态,却有绝望的悲剧意识;浮士德的拯救意识,也不同于基督教的拯救意识。基督教从原罪出发,拯救就是赎罪,最终引导人对神的绝对信仰;而歌德对人的自救是追求人的完美与神性的结合,因此它具有悲剧性,同时也具有审美性。
关于浮士德精神,在中国有个着名的注脚:“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但如果我们对它认真辨析后,我们就会发现虽然它在一定层面上体现浮士德永不满足,不断追求的精神,但却以东方式的思维暗代了西方式的思考,也就是说,它抽空了浮士德精神中焦虑,绝望的悲剧意识。
④ 《浮士德》所要表达的思想意义是什么
浮士德自强不息、追求真理,经历了书斋生活、爱情生活、政治生活、追求古典美和建功立业五个阶段。这五个阶段都有现实的依据,它们高度浓缩了从文艺复兴到19世纪初期几百年间德国乃至欧洲资产阶级探索和奋头号的精神历程。在这里,浮士德可说是一个象征性的艺术形象,歌德是将他作为全人类命运的一个化身来加以塑造的。
全人类其实是资产阶级上升时期一个先进知识分子典型形象的扩大化罢了。同启蒙时代的其他资产阶级思想家并无二致,歌德也是把本阶级视为全人类的代表的。浮士德走出阴暗的书斋,走向大自然和广阔的现实人生,体现了从文艺复兴、宗教改革、直到“狂飙突进”运动资产阶级思想觉醒、否定宗教神学、批判黑暗现实的反封建精神。
浮士德与玛甘泪的爱情悲剧,则是对追求狭隘的个人幸福和享乐主义的利己哲学的反思和否定。从政的失败,表明了启蒙主义者开明君主的政治理想的虚幻性。与海伦结合的不幸结局,则宣告了以古典美对现代人进行审美教化的人道主义理想的幻灭。
最终,浮士德在发动大众改造自然,创建人间乐园的宏伟事业中找到了人生的真理,从中我们不难看到18世纪启蒙主义者一再描绘的"理性王国"的影子,并依稀可闻19世纪空想社会主义者呼唤未来的声音。
(4)浮士德追求什么生活扩展阅读:
《浮士德》构思宏伟,内容复杂,结构庞大,风格多变,融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于一炉,将真实的描写与奔放的想象、当代的生活与古代的神话传说杂糅一处,善于运用矛盾对比之法安排场面、配置人物、时庄时谐、有讽有颂、形式多样、色彩斑驳,达到了极高的艺术境界。
浮士德毕竟是中世纪的书斋里走出来的,他身上仍有明显的旧的痕迹。他的性格充满矛盾,正如他自我解剖道:“有两种精神寓于我的心胸”,一个“执着尘世”,“沉溺于爱欲之中”;一个则要“超离凡尘”,“向那崇高的精神境界飞升”。
向崇高的境界飞升无疑是他主导的方面,但他那“沉溺于爱欲”,亦即贪图眼前的享受,以至不惜与宫廷同流合污,去干镇压起义的勾当。这充分反映了他身上那渺小的、庸人习气的一面。正是存在着这一面,那善良、纯洁的葛丽卿及其一家成了他的牺牲品。
浮士德身上的这些阴暗面,反映了资产阶级的固有缺点,预示着这个阶级必然走向反面,而与劳动人民尖锐对立。
《浮士德》全书有个主题音响:追求。这是启蒙运动的一个很重要的思想。莱辛就说过:人的可贵不在于拥有真理,而在于追求真理。浮士德博士就是一个永远追求的人物典型,是一种新的时代精神即资产阶级的进取精神的体现者。
他不局限于从书本里去了解世界,而渴望在实践中,在行动中去改造世界,这是一种为腐朽的封建社会里所没有的新型的人的精神气质。他一生的精神发展经受一番脱胎换骨的历程。他追求过知识,追求过爱情和情欲,追求过美,他为了有所作为不惜与封建统治者妥协,造成了悲剧的结局。但每一次失败和迷途,都使他向真理靠近了一步,因为他没有放弃追求。
最后终于在改造大自然中找到了真理。因此在每一个局部世界中浮士德都是个失败者,但在整体世界中他却是个胜利者。书中告诉人们:前进的东西总是要胜利的,不过它是以无数悲剧为代价的。
⑤ 浮士德所理解的生活是什么样的
浮士德所理解的生活并不是库非斯特所认为的那种低级庸俗的,只是为了满足感官的要求,浮士德把生活看作是他从事实践的场所。另外,更为重要的是,浮士德并不象靡非斯特所认为的那样,把生活享受当作目的,而且把它仅仅看作是一种手段,看作是发展自己个性和认识现实的一种手段。
正是在这些本质的方面,浮士德与靡非斯特是根本对立的。所以我们说,他们是对立的统一,他们订约是事物发展的必然,但他们又各有各的打算。
因此,我们不能简单地说,他们两个订约是由于浮士德在求死未成、求生不能时给魔鬼钻了空子。更不能说,浮士德这么做是把自己出卖给魔鬼。歌德是完全从积极意义上去写浮士德与魔鬼订约的。
在歌德看来,人类是在同各种恶势力的斗争中发展的,人类历史是在不断克服矛盾中前进的。浮士德离开了靡非斯特就不会有任何作为,没有靡非斯特,他也就没有了促使他前进的对立面。浮士德无论在“小世界”享受人生还是在“大世界”从事社会活动,靡非斯特都跟他影息相随,他的任何一项行动都离不开靡非斯特的帮助,即使象与海伦相会和改造自然这样的伟大行动也不例外。
因此,浮士德与靡非斯特是不可分离的。他们的关系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相互依存,又相互斗争,歌德正是通过这样一种关系,全面而又深刻地反映了从资产阶级兴起到资本主义社会初期这个重要历史阶段的复杂的社会矛盾和社会斗争。
悲剧第2部是第1部的继续和发展。它概括了从古希腊到资本主义发展初期近3000年的历史;它的背景从中世纪的德国移到了古希腊的神话世界,又从那里回到18世纪末19世纪初的德国。主人公浮士德在第2部里进行了各种实践,经历了意义重大的发展。
悲剧第2部的写作手法也有不少独特之处。它没有一个统一的,结构严谨的故事情节,而是由许多形式上互不相关,内容上却是紧密相连的故事组成。这里,作者运用了更多的比喻,采用了更多的神话故事,创造了更多的虚构场面。这样作者就有了更大的自由对各种社会问题表述自己的见解,使这部作品反映出了更为广阔的社会现实。
对于悲剧第2部的思想社会意义以及它的艺术价值,不少资产阶级学者提出过非议。费希尔武断地认为《浮士德》第2部是“不能理解的”,并写了一篇《浮士德悲剧第三部》来讽刺歌德的《浮士德》第2部。德国19世纪文学史家赫特纳认为:“《浮士德》第2部的艺术力量和艺术效果远不及第一部”,而且这主要不是因为作者年龄的关系,而是由于“题材的性质和对它的处理”造成的。按照赫特纳的意见,甚至第5幕“艺术上也是微不足道的”。这些论断是不能使人悦服的。
歌德在《浮士德》第2部里,不仅生动、具体而又深刻地反映了封建制度在德国的衰亡,揭露了资本主义发展初期的矛盾,而且预见了人类历史本来的发展。
⑥ <<浮士德>>主要讲的什么
《浮士德》的主人公浮士德是一种积极进取精神的代表,是一个自强不息、执着探索者的形象。
为了人生的真义,为了体察那短暂的、至善至美的一瞬,他不怕以鲜血和灵魂做抵押;他在探求人生意义、探索理想社会的过程中,表现出一种生无所息、坚韧顽强、非凡毅力和品格。
他经受了各种诱惑和考验;同梅非斯特打赌,激起他重新探索的信念;热恋的悲剧使他不再追求感官的享受;从政的悲剧使他逃离避现实;古典理想的幻灭,使他重新回到现实中寻找实现理想的途径。
他永不满足,永不示弱,探求不止,“无论是在人间或在天上,没一样可满足他的心肠”,始终向上向善。这些便构成性格上最鲜明的特征。
(6)浮士德追求什么生活扩展阅读:
创作背景:
近代欧洲社会在思想上回归古希腊审美观思潮的力量强大,在经历了中世纪的黑暗和文艺复兴之后,人们都向往古希腊那种阳光明媚的生活。
也就是那种重视现世享受,重视享乐的精神生活。温克尔曼旗帜鲜明地提出:“我们变得伟大,如果可能的话,伟大得无可比拟的唯一方式,就是模仿古代人。”
而歌德在浮士德中极力将理性主义和古希腊的这种感性主义结合在一起,诞下浮士德和海伦新生的儿子“欧福良”这个人物,以及欧福良这个人物的消逝,无疑是希望把近代科学理性和古希腊审美的感性结合在一起,创造出一个符合当时社会环境的完美的审美观念。
这正是看到单纯的理性科学和感性审美都无法满足当时人们需要的结果。
⑦ 浮士德的意义是什么 他都追求什么
以下仅为个人拙见。
《浮士德》是欧洲文艺复兴时期歌德倾尽毕生之力创作的,讲了一个永远追求的人的一生的故事。垂垂老矣的学者浮士德觉得人生没有活好,与魔鬼签订了交换协议,以灵魂换新生,开始了追求探索真理之路。它是一个时代的史诗,以一个新兴资产阶级先进知识分子的魔幻经历,竭力探索人生意义和社会理想的生活道路,启迪人们永远追求真理和树立崇高的社会理想。
他这一生追求真理(从追求知识到爱情,到政治地位,到和谐,到事业),
经历了书斋生活(到博士后厌倦书卷知识)、
爱情生活(追求并得到爱情后的自私和脆弱带给爱人伤痛,他经历了哀伤和忧郁)、
政治生活(为了有所作为不惜与封建统治者妥协,造成了悲剧结局)、
追求古典美(追求希腊式的和谐,但最终子死妻离)
和
建功立业(浮士德填海造陆,造福他人,让天使用爱火把魔鬼打败,上天将浮士德解救)五个阶段,
在理性与感性的平衡中追求真理。每一次失败和迷途,都使他向真理靠近了一步,因为他从未放弃追求。
⑧ 浮士德的主题思想是什么
主题思想
《浮士德》以欧洲近代的历史和现实为背景,运用了浪漫主义的手法写成的。浮士德的生命体验,历经追求爱情、追求美,最后走向社会实践的道路。每一种尝试,都是生命货真价实的充满激情体验,但在浮士德这个理想主义者的心中,的确发现没有什么过程是让他满意到觉得生命完满不再有欠缺的。
内容简介
《浮士德》是用诗剧形式写成的,全书共有12111行,题材采自十六世纪的关于浮士德博士的民间传说。浮士德原是个真实人物,生活在十五世纪(198”年是他诞生五百周年,西德为他树立了纪念碑)。他博学多才,在传说中人们添枝加叶,说有魔鬼帮助,才使他创造出那么多奇迹。这些传说后来成为文学家们经常利用的创作素材。
写作背景
近代欧洲社会在思想上回归古希腊审美观思潮的力量强大,在经历了中世纪的黑暗和文艺复兴之后,人们都向往古希腊那种阳光明媚的生活。也就是那种重视现世享受,重视享乐的精神生活。温克尔曼旗帜鲜明地提出:“我们变得伟大,如果可能的话,伟大得无可比拟的唯一方式,就是模仿古代人。”而歌德在浮士德中极力将理性主义和古希腊的这种感性主义结合在一起,诞下浮士德和海伦新生的儿子“欧福良”这个人物,以及欧福良这个人物的消逝,无疑是希望把近代科学理性和古希腊审美的感性结合在一起,创造出一个符合当时社会环境的完美的审美观念。这正是看到单纯的理性科学和感性审美都无法满足当时人们需要的结果。
影响
《浮士德》是歌德的毕生力作,前后经过了60年。它属于世界文学史上最杰出的巨着之一,奠定了歌德在文学上的崇高地位。
《浮士德》反映了欧洲自文艺复兴以来三百年的思想和文化的发展,概括了这一阶段的人类科学技术的主要成就。主人公一生不懈追求,体现了新兴资产阶级的进取精神和宏伟气魄。它诉诸形象阐明客观世界和主观世界矛盾发展的辩证关系,具有深刻的哲学内容。
《浮士德》是欧洲与世界文学史上最具价值和最富影响的作品之一。同《荷马史诗》、 但丁的《神曲》和莎士比亚的《哈姆雷特》一样被誉为“名着中的名着”,既是启蒙主义文学的压卷之作。
在歌德的全部着作中,《浮士德》是他最有代表性的作品,也是世界文学中最杰出的巨着之一; 它受到马克思、恩格斯、列宁和斯大林的极高评价和所有进步人士的重视。《浮士德》之所以为一部伟大的文学创作,因为作者在这里通过他所塑造的极完美的艺术形象,把一个特定时代的错综复杂的客观世界从多方面真实地反映出来。
评价
《浮士德》是一部宏伟的史诗。它是资产阶级整个上升时期的历史的艺术概括。别林斯基把它与《伊里亚特》、《神曲》相提并论,认为是“当代德国社会的一面完整的镜子”,“是它的时代的史诗”。郭沫若称它是“一部灵魂的发展史,或一部时代精神的发展史”。
一九八三年第八期《读书》中一篇题为《乐观的悲剧》的文章,似乎又持一种见解,冒昧揣测,文章要意为: 《浮士德》的确是一出莫大的悲剧,这毋容置疑。然而,它表现了一种引人向上的,昂奋的“乐观的精神” ,因此,它算不上是一出“道地的悲剧”。
作为美学意义上的悲剧《浮士德》,是它的时代的史诗,就如《伊利亚特》是古希猎社会的史诗,但丁的《神曲》是中世纪史诗一样。郭沫若称它是一部“灵魂的发展史” ,“时代精神的发展史,”
作者简介
约翰·沃尔夫冈·冯·歌德(JohannWolfgang Von Goethe,1749~1832),德国着名诗人,欧洲启蒙运动后期最伟大的作家。他生于法兰克福镇的一个富裕市民家庭,曾先后在莱比锡大学和斯特拉斯堡大学学法律,也曾短时期当过律师,但主要志趣在文学创作方面,是德国“狂飙突进”的中坚,1775~1786年他为改良现实社会,应聘到魏玛公国做官,但一事无成,他不但没战胜德国市民的鄙俗气,“相反,倒是鄙俗气战胜了他”(马克思)。于是,1786年6月他化名前往意大利,专心研究自然科学,从事绘画和文学创作。1788年回到魏玛后只任剧院监督,政治上倾向保守,艺术上追求和谐、宁静的古典美。1794年与席勒交往后,随着欧洲民主、民族运动的高涨和空想社会主义思想的传播,他的思想和创作也随之出现了新的飞跃,完成了《浮士德》等代表作。
⑨ 简析《浮士德》
人为什么活着?这是个千百年来无数人深究的问题。浮士德同样也曾困于这道难题,但他的一生,回答了这个问题。
《浮士德》是德国剧作家歌德的一部代表作。主人公浮士德是个博士,也是炼金术士。他博览无数,却对人生意义感到迷茫,遂与魔鬼梅菲斯特签订了契约。魔鬼在他这一生中将为他服务,展现人世间一切欲望享乐来诱惑浮士德。而如若浮士德接受诱惑,安于现状,或对某一个瞬间有所留恋,说:停留一下呀,你多么美呀!从而放弃追求,放弃上进。那么他的灵魂将属于魔鬼,来世为魔鬼服务。浮士德基于对自己的能力与思想的深度,答应了这个看似近于死亡之约的协定,开始了他新的一生。梅菲斯特带他来到女巫的居所,给他服下了一种药水。他变得年轻,可以好好活一次了。
浮士德的一生,追求了爱情,追求了政治,追求了纯粹的美,追求了事业。在这几次追求中,梅菲斯特都不断在诱惑他,但他从未安于现状,每一次的追求所引发的悲剧性的结局,使浮士德不断得到领悟。而浮士德的人格向更高品格的每一次升级,他人性中的善发挥的最强烈的部分,是在他追求爱情,纯粹的美,和事业这几部分之中。
一、追求爱情
浮士德在开始所追求的爱情,是欲望的支配。格蕾琴是个小市民,但内心纯洁,容貌美丽。浮士德看见从教堂出来的格蕾琴,心生爱慕,便想得到她。梅菲斯特促成了他们。但格蕾琴怀了孕,她的哥哥为了她与浮士德决斗,被梅菲斯特害死。此时的浮士德早已意识到自己对格蕾琴的行为是多么可耻,他纵由了他的欲望,使格蕾琴变成了未婚先孕的少女,她淹死了刚出生的婴儿,被关进了监狱。当浮士德见到她的最后一面时,她痛悔自己的所为,在监狱中虔诚的忏悔,拒绝与浮士德一同逃离。
尽管浮士德使格蕾琴落得这样的下场,但他对她的爱是发自内心的。并非都源于梅菲斯特所勾起的欲望。他对格蕾琴的追求更多是发自爱情,发自内心。但格蕾琴在狱中已是心灰意冷,她的廉耻心不允许跟随浮士德逃离。
对于浮士德的痛心疾首,梅菲斯特作为魔鬼,他并不觉得浮士德的爱有任何真实性。他认为浮士德只是在装腔作势,与格蕾琴之间毫无真心。人类的善与魔鬼的丑恶在这时形成了强烈对比。
二、追求纯粹的美
在浮士德追求政治时,梅菲斯特将其化装成一个魔术师。他自己害死了弄臣,顶替了弄臣的位置。浮士德向皇帝表演魔术,而皇帝要求他召唤海伦(古希腊的美女)和帕里斯的幽灵。海伦和帕里斯都出现了。浮士德为海伦的美而着迷,在他的眼里,海伦不仅仅是一个美女,她象征着女性的美。在全书中,海伦也是一个象征。她是古典文化的象征。
但在海伦被帕里斯拐走后,浮士德十分恼火,忘记了不能触碰幽灵幻影的禁忌。他陷入了梦境,海伦和帕里斯的幻影也回到了冥界。梅菲斯特救了他,并带他去到了古希腊。浮士德向冥后请求释放海伦到阳间,被释放的海伦在梅菲斯特的促进下与浮士德结合。浮士德与海伦之结合,象征着北方文化与古典文化的结合。他们一个是来自北方,另一个是古希腊闻名的美女。并且海伦是从冥间返阳。他们的孩子名欧福里翁。在一次玩耍中坠崖而死。海伦也随之幻灭。这又是一悲剧性的结局。浮士德失去了海伦,但此时他对美的认识得到了提高,也就是品格的提高。这段剧本的名字为“古典的瓦尔普吉斯之夜”,多少是虚幻与真实的之间。瓦尔普吉斯之夜原指魔鬼和女巫的狂欢节,在此处应是指浮士德与梅菲斯特在古希腊的历程。梅菲斯特追寻他所向往的丑,而浮士德追求的是纯粹的美。二者形成对比。这时,浮士德人性中的善受到美的激发,上升到了一定高度。但他仍没有满足于此,此时他有了新的追求——事业。
三、追求事业
梅菲斯特与浮士德回到了本国,浮士德想要为人民作些事情,修建大堤,造福人民。梅菲斯特在皇帝与争夺皇位者的一场战斗中,巧妙的使浮士德立了功,皇帝便封给了浮士德靠海的土地。而此时的浮士德,已经100岁了。
梅菲斯特在海上偷窃船只,如海盗般抢劫,为浮士德赚取大笔财富。而浮士德对财富不感兴趣,急于建功立业。在他的领土附近有一对老夫妻,住在一间茅屋里。浮士德觉得这对老夫妻居住于此使他的领土并不完美,使那块土地不属于他,便让梅菲斯特催促他们搬走。梅菲斯特烧死了他们,浮士德对此非常愧疚。因为他没有告诉梅菲斯特怎么让他们搬走。他更强烈的憎恶梅菲斯特,更多的是憎恶梅菲斯特的恶。不久浮士德被忧愁(一个幽灵)吹瞎了眼,他把恶鬼们开垦墓道的声音误以为是人民在修筑大堤的声音,喜悦至想象到在大堤修筑好后给人民带来的幸福场面。他十分激动,下意识说出了“停留一下呀,你多么美呀!”这句话。契约生效,浮士德倒地而死。
但浮士德并没有被梅菲斯特带走。天主让天使们引他飞升,入了天国。
这就是浮士德的一生。读完之后,我不禁思考,又回到开头的那个问题,为什么要活着?浮士德的一生,在现实里根本不存在这样的事情 ,所以这是一个富有浪漫主义色彩的故事,但并不妨碍我们在现实中去比较和思考。他毫不后悔地与魔鬼签契约,过了十分精彩的一生。在人世间的种种,能够使大多数人沉迷其中的他都体验了一遍。其中伴随着魔鬼的不断诱惑:爱情,政治(权力),事业。而纯粹的美,是个意外的追求。大多数人都没有想到过这一点,所以谓之高品格的精神追求。而在文化与艺术中所存的独特的魅力,就是那股纯粹的美,给人带来美好感受而不能占有之美,如同刘禹锡所说的“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是一种精神层面的认知与追求,这种真正而纯粹的美,令人沉溺。在古典的瓦尔普吉斯之夜中,浮士德认识到了,付诸行动追求了,虽然最终没有逃过悲剧的结局,但他就此理解了美。也就是他的高品格。由此,人性中的善因为理解了美,也上升了。
善也不仅是善良,人类居于万物中,在肉体上看不出什么特别。我们与动物之间的差异就在于,动物的一生只为了生存,从未思考,从无思想。而人类是不同的。思想好比我们的灵魂,一个人因有思想而活的有意义。思想便是人的特别之处,是人性中善的一部分。我们需要思考这个问题——为什么要活着?
因为追求善与美。
在人生道路上斩破层层荆棘,到最后,找到真正的自己,就是你一生所追求的,想要活成的样子。
⑩ 《浮士德》五个阶段及意义是什么
《浮士德》五个阶段及意义:
第一阶段:知识悲剧,描写浮士德的双重活动。
通过浮士德从精神到肉体复活,深刻而细致地揭示了浮士德的精神和性格特征,批判了中世纪经院哲学和封建意识形态,反映了这个时期开始觉醒的知识分子的追求和苦闷。
第二阶段:爱情悲剧,描写浮士德的爱情生活。
少女玛甘泪是歌德精心塑造的形象,是一个要求个性解放的柔弱的牺牲者,玛甘泪的悲剧十一处追求个性自由和幸福爱情的时代精神和传统道德之间的尖锐冲突造成的悲剧,悲剧表现了浮士德既渴望精神自由也追求官能享乐的矛盾,表达了浮士德既想获得爱情,又想摆脱欲望的痛苦抉择。
第三阶段:政治悲剧,描写浮士德的政治生活。
通过这幕戏,歌德展示了整个德国封建时期(神圣罗马帝国)的腐朽和资本主义世界金钱势力的泛滥,表达了通过思想启蒙为德国寻求出路的愿望。
第四阶段:美的悲剧,描写浮士德对美的追求。
这是歌德对社会改革途径的一种探索,但是由于脱离社会现实,以审美启蒙变革社会的理想终究破灭。但古典的美促进民族文化的建立,起到教育人民的思想启蒙作用。
第五阶段:事业悲剧,描写浮士德理想的部分实现。
表达了浮士德永不停歇的进取精神,但浮士德事业的成就是建立在伇使他人的基础之上,同时浮士德事业具有明显的资本主义掠夺性。
浮士德的形象及其意义:
浮士德是一个虚构的、同时又是一个有着鲜明个性的艺术形象。
(1)他不断的追求知识和真理,追求美好的事物,追求崇高的理想。他具有自强不息、不断进取、永不满足、积极向上的精神,即 “浮士德精神 ”。
(2)浮士德又有贪图享受、安于现状的一面,这就构成了浮士德的内在矛盾,一方面受生命本能情欲的驱使,常常沉迷于名利、地位、权势、女人和美等现实欲望中;另一方面,他又未被这些所迷惑,不断的超越自我,走向新生活。
一方面追求真理创造事业,一方面又迷恋儿女私情。他一方面是理想社会的追求者,一方面又是王权的支持者。在这样“灵与肉”,“善与恶”的辩证发展之中,歌德展示了人类复杂性和真实性,也反映了人类追求真理的艰巨性。
(3)这个巨人形象还是一个时刻变化的形象:最初的时候,人的庸俗性还更多地留存在浮士德的身上,然而,随着浮士德在靡非斯特的引诱下的一次次失败与悔悟,浮士德终于摆脱了旧的自我,在为征服自然和为人类造福中得到了快乐和满足。
浮士德的一生是一个矛盾运动的过程。他的积极向上的精神是他前进的动力,靡菲斯陀利用他身上的弱点,诱使他堕落,然而浮士德的自强不息的精神使他能够从错误中吸取教训,继续前进。
浮士德的一生是一个矛盾运动的过程。他的积极向上的精神是他前进的动力,靡菲斯陀利用他身上的弱点,诱使他堕落,然而浮士德的自强不息的精神使他能够从错误中吸取教训,继续前进。
(4)浮士德这个形象是当时资产阶级先进知识分子精神思想的化身,因而具有很大的象征性。就小而言之,浮士德身上浓缩了歌德本人一生的生活经历和思想体验。
大而言之,浮士德又是一种精神的象征,这一形象揭示出人类自身存在的追求和发展必须通过现实的社会生活才能进行,并得以实现的真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