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生活日常 > 都市生活有哪些特点

都市生活有哪些特点

发布时间:2022-12-14 19:32:52

㈠ 城市沙龙 ◆ 视点 ‖ 现代都市生活方式特征

图/文 : 大地倚在河畔

在城市研究中,现代都市和其他类型城市一样应该是具有明确边界的概念。事实上,现代都市生活方式有着明确区别于其他城市生活方式的显着特征。然而在现实直观中,所有这些尤其在许多相关叙述中都是模糊混沌的,城市并不是在某一天进入全新阶段。不过我们依然可以在观察分析中看到动态发展的现代都市生活的独特性质。现代都市是全球化背景下的多元文化混合体,其生活方式呈现全球多元文化混合的明确特征;这种混合实际上是都市文化的全新建构,其生活方式若干特征正是基于这一建构的同一事物互为依存的不同面向。都市的其他景观当然也与这些特征相吻合。

后现代主义城市规划的本质在许多方面实际上是向中世纪城市及近代城市的复归。当然那未必是简单的重复或摹仿,但它们在结构及形态上是一致的。譬如其拒斥城市功能分区,努力创造综合的多功能环境等,这与中古城市顺应自然条件的做法就很吻合,而与1960年代美国城市学者简·雅各布斯提出的城市多样性思想也颇相通。可以说,后现代主义城市规划是完全模糊或者超越时间概念和文化界线的。城市的概念多而复杂。因此,要叙述现代都市,首先要理清关于城市的一些重要概念,包括当今城市理论中的现代城市、后现代城市等概念,乃至一般意义上的诸如城市与都市的区别等等。

在工业革命和启蒙运动背景下,城市和整个社会一起经历剧烈的变革。随着人口迅速增长及对城市认识的提高,也伴随着社会分工的日益精细复杂和人员之间依存度的日益提高,理性的、重视科技及资本运用、强调规划及对环境加以道德审视的城市思想及力量主导了转型中的城市发展。现代城市由此产生。也就是说,现代城市是理性的规划的强调道德力量的,科技高度发达,内部各要素有机依存,各种运作规则与组织得以建立以满足社会各种需求的城市模式或当今城市发展的新阶段。

在现实发展中,现代城市的产生是革命性的事件,是社会变革的产物。正如大卫·哈维所言:“除非造成变迁的因子早就潜伏在社会秩序既有的条件中,社会秩序是不可能改变的……如果现代性是一个有意义的词汇,它就必须显示某个创造性破坏的关键时刻。”巴黎19世纪中期的现代性转变就是这样一个生动的“关键时刻”。世界所有现代化城市在其转型过程中,都不同形式地经历了这种涉及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科技乃至城市物质结构、市民生活等众多领域的深刻变革时刻。

后现代城市迄今也只是一种规划观点。后现代主义并不是一种成体系的理论,而后现代城市作为一种规划观点或思想,它是大众的、通近的、异质共存的,也是零碎的、混杂的和随意的,体现了后现代文化的不确定性、凌乱性、不可表现性及反讽等品质。因此其在规划上具有反叛理性、价值多元、重视历史文脉等特征。它超越空间,是一种“大得多的折衷主义”,而且反对计划而强调灵活,体现强调情感而非逻辑的人本主义。可以说,那确实是一个大杂烩。

当今关于人类聚居地的一般叙述及至人们的日常运用,城市与都市的概念往往是模糊的。然而,在严谨的叙述中,城市与都市的概念必须清晰。例如,如果作为一种城市理论,不时见诸论述中的“新都市主义”,是否意味着与20世纪80年代初崛起的针对郊区无序蔓延带来的城市问题而形成的“新城市主义”设计运动具有某些差异呢?该运动以城市旧区重建代替发展城郊,鼓励步行,努力塑造具有城市生活氛围的紧凑型社区。一般而言,城市是泛指所有规模较大的人口密度较高的人类永久聚居地,而都市,含有“都”的元素,多指作为政治、经济、文化中心的首府、省府或者“大城市”,在当代而言,还应具有国际化的含义。当然,无论是“城市”或是“都市”,都基于社会学意义上的定义:“规模较大、人口密集的异质个体的永久定居场所”。

而现代都市,则是这一社会学意义上的定义在工业革命和启蒙运动以来的城市发展背景下的运用,是与这一历史进程相应的指涉特定内容的现代性的城市。显然,它包含了现代城市的种种要素,包括理性空间、科学规划等等,如我们当前所见的国际上那些最具影响力的城市,或目前我们愿景中的“现代化国际性城市”。

城市生活千差万别,各个时代不同类型的城市都有自身的特征。经过对现代都市生活的大量阅读与观察,这里试图归纳出现代都市生活方式的某些重要特征。这些特征是历史性的、不可避免的。

-1- 全球化趋向的多元聚合

上个世纪 20 年代初,美国诗人埃兹拉·庞德携妻从定居了20年的伦敦来到巴黎。他说已受够了海峡对岸的雨雾与潮湿。到巴黎后,庞德在蒙帕纳斯田园圣母街住下来,并建立了自己的工作室,在此开启他新的文学旅程。他还邀请同样来自美国的海明威到他的工作室喝茶。事实上,在更早之前,巴黎已经成为许多人的梦想。18世纪末19世纪初即有许多美国人涌入这座城市,形成融入巴黎生活的第一波浪潮。他们当中,既有科学家、政治家、金融家,也有雕塑家、画家、小说家、诗人、新闻记者、杂志主编、出版商、书商等,更有最大量的打工赚钱的普通市民。

正如一百数十年来世界各国的人们不断涌入巴黎、伦敦、纽约等现代都市,乃至在这些都市中形成不同族裔的聚居区(譬如纽约布鲁克林、布朗克斯及皇后区早期的爱尔兰人、犹太人和意大利人的聚居区以及现在的俄罗斯人、南美人和南亚人的多元族裔聚居区),中国人也是足迹遍及各大洲的各大都市,并且在当地形成了着名的唐人街,或不称为唐人街的唐人街。现代都市的发展,吸引了世界各国不同族裔的人,而他们当中有相当部分甚至更多的并不居住于本族裔聚居区,而是散布于城市各区。这些居住于聚居区或城中各处的移居者,与早期的市民及其他族裔共同构成现代都市人类学新景观。这是一种必然趋势。在当今日益缩小和更趋开放的世界,此种情形有增不减。悉尼、墨尔本、旧金山、温哥华、东京、香港、新加坡,乃至班加罗尔、上海,在全球化加速的背景下展现同样的趋势。

这种情形势必持续影响及改变现代都市生活。它使都市日常生活呈现全球化趋向的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多元混合状态。这种混合状态最终形成作为现代都市生活方式的文化混合体的特质。

美国着名城市学家沃斯从社会学角度定义城市,其关键词是“异质性”,城市是异质个体永久定居的场所。这样的界定无疑是十分精准的。当然沃斯还有规模与人口密度的界定,但异质性显然是判断城市社会与乡村社会区别的核心依据。这里所谓异质,深入的理解,是指城市环境中不同类型的人及其所形成的复杂结构的流变与差异。这就决定了城市具有我们通常所说的不同程度的包容性——对个体或组织之间差异性的认同。然而,“异质性”只是适用于所有城市的一般特征,作为基本特质它存在于被我们判断为城市的所有地方,无论是大城市与小城市,或是古老城市与新兴城市。但就现实观察,“异质性”并不足以概括现代都市生活方式的本质及明晰现代都市与一般城市的区别。全球化趋向的多元聚合的文化混合体,正是现代都市本质上可供判断的表现特征。现代都市的“异质性”不仅指“异质个体”,也指全球性不同群体的“异质文化”,这种异质文化经由共生与聚合已经成为一种“新质”。

全球性的多元文化混合作为现代都市生活的特征,呈现为一种常态,举目可见。多年前在加拿大蒙特利尔唐人街偶尔看到由华人社区组织的一个轻松长跑活动,参与者包括华人、欧美人、其他亚裔人及各种肤色人种,热闹非凡。长跑者从圣洛朗大街一路跑来,穿越红墙绿瓦的中式牌坊,沿途不乏围观者和喝彩者。街道两旁尽是悬挂着标有中英法三种文字的招牌的各式店铺。人们敲锣打鼓舞起中国狮子,舞狮者以华人为主也包括各族裔人士,一式短袖红衣T恤,俨然盛大的国际派对。这种多元文化混合的景观在这里实在是再普通不过了。文化混合渗透到日常生活所有方面,由表及里,当中自然有许多生动有趣的情景。

美国大旧金山市是更具规模的另一个多元混合之地,这里有700多万人口,有来自世界100多个国家的移民,使用近百种语言,堪称小“联合国”。在总人口中,非拉丁裔白人约占42%,亚裔约占33.3%,拉丁裔约占15%,非洲裔约占6%,其中包括近50万来自中国(含港、澳、台)、新加坡、泰国、缅甸、越南、马来西亚等国的华人华侨人口。这里的人共享彼此的文化,共建共同的生活。节庆是最生动直观的见证:每年年初人们会共同迎接中国的春节,燃放鞭炮焰火,贴春联,举行唐人街小姐竞选和龙灯舞游行;3月以美酒和旌旗招展的大游行庆祝爱尔兰的圣帕特克纪念日;4月以象征美好心愿的精美漂亮的彩蛋共度复活节,分享季节更替的喜悦,同一月份又以音乐、茶艺、太鼓表演、樱花小姐选举等庆祝樱花节;5月有辛克德马友人纪念1862年墨西哥人战胜法军的节日,庆典高潮是在市民中心给节日皇后加冕。还有7月的美国独立日、9月的旧金山博览会、10月的万圣节、11月的感恩节、12月的圣诞节……这实在是一个全球生活的混合,整个生活就是全球生活的调和与缩影。

-2- 融合与距离感

现代都市的多元文化混合,并不是世界各国文化简单的机械的相加,也不是全球不同的生活方式简单的机械的拼凑,更不是一种文化吞并或取消另一种文化。在本质上这是文化的融合。在融合的相互作用中构建形成全新的独特的现代都市文化。

最能说明这种融合的重要参照之一,就是跨族裔跨文化家庭。作为城市的基本单位,家庭是生活方式的基础及重要方面,也是文化融合在内容与形式上的重要条件。从这个角度观察,欧美各大都市似乎在很早以前就开始了国际性的文化融合,这里的城市生活也似乎是历来相通的。在这些城市里,跨族裔跨文化家庭十分常见,一个家庭当中,父亲是英国人或法国人,母亲是爱尔兰裔或意大利裔,相当普遍。在此基础上的生活方式也是多元混合的,具有融合的过程。然而,欧美城市早期的所谓融合,实际上只是同属欧洲文化内部的区域文化融合。伴随着地理大发现而远涉重洋的人们,无论是在早期美洲新大陆或是后期的南半球澳洲,那里的人们大多是同属欧洲文化(盎格鲁-撒克逊新教文化)的欧洲人的“海外亲戚”。每一个新大陆的移民都可以找到自己在遥远欧洲的故乡,因此当18世纪末19世纪初大批美国社会精英横渡大西洋来到欧洲时,那实际上是一场文化寻根之旅。同样,无数欧洲人也可以在新大陆发现自己的远亲。 事实上,只有在全球化或国际化加速的大背景下,以及包括种族歧视开始得以基本消除等条件下,现代都市真正的全球性或国际性的文化融合才宣告开始。 在今日全球的各个现代都市,我们可以看到跨族裔跨文化家庭的迅速增加。据报道,有数据分析显示超越欧洲文化传统的美国多族裔血统人口在进入21世纪之后大大增加,跨文化跨族裔婚姻越来越普遍,人们对文化及族群差异越来越持包容与欢迎态度。感恩节来了,旧金山一个由泰国裔和华裔组成的家庭,忙着招待亲朋,他们烹制油炸火鸡等各种美味食物,来自不同族裔的客人们也带来了自己烹制的拿手好戏,一个盛大家庭派对就这样奇特有趣地开始。当前美国新婚夫妇中跨族裔婚姻的比重已经超过了15%,欧洲不少都市甚至有更高的比重。全球各大都市此类家庭均呈迅速增加之势。广州与中国大陆内地其他城市相比有点独特,近代以来,几乎所有广州人在欧美、东南亚、澳洲都有亲戚,跨族裔跨文化家庭对于他们并不陌生。但其在国内省际之间的迁移却不太多。不过这一点近年已有很大改变。在地理距离上,中国城市人口省际之间的迁移与欧洲城市人口在欧洲大陆国际之间的移民是类似的。相关报道显示,伴随着改革开放和都市现代化的进程,如今中国人的“异地婚姻”甚至跨国婚姻也已变得十分常见,中国人的“婚姻半径”已经大大扩展。中国人已经在很大程度上加入了现代都市多元文化融合的进程。

跨族裔跨文化家庭只是现代都市多元文化融合的一个方面。在这个重要条件和基础上,融合是全方位的。这包括生活方式涉及的所有方面,如家庭生活、闲暇、消费、日常工作与社会交往,以及精神生活领域的价值观念、道德观与审美观等。充分吸纳各族裔各文化元素的有机融合,将在所有这些方面出现更新,与此同时,融合将促进在都市时间与空间概念上呈现全球或国际意识。

然而,与亲和的融合相对应的,是都市日常生活中个体之间的距离感。这是现代都市生活的自由属性及个体的异质性所决定的。融合与距离感,是同一事物互为依存、彼此对应的两个面向。 在多元融合的生活模式中,作为个体保持彼此之间自由所需的必要距离,这是一种文化尊重及对自由的尊重。

在这方面,我们时常听到某些对城市特别是现代都市的批评,指都市人冷漠、疏离,孤独、对人缺乏关爱情感。这固然道出都市某种观察的现实。但在多数情况下,这种判断通常包含了传统乡村社会及其观念对现代都市和都市人的误读或曲解。传统乡村社会的生活范围基本上是一个狭窄的“家庭亲属圈”,当中一个成员的事情,往往就是整个“社会”的事情,这与城市﹣现代都市个体之间的异质性及人际交往的匿名性、非人情性等是有本质区别的。庞大的城市与人口规模以及社会分工细密等因素,注定了现代都市人与人之间、人与社会之间的陌生状态,城市就是无数陌生个体的聚集与沟通。这与都市人的情感状态基本无关。具体人与人之间的情感距离,并不取决于城市而是取决于个人。恰好相反,城市是最便于人际沟通的地方,城市最大程度地消除了人与人之间的物理距离。这是一个基本前提。在这前提基础上,多元文化混合又逐渐形成都市人之间基于包容与尊重的自由距离,由现代都市生活方式进步演变而来的距离感,实在是城市高度文明的重要标志。在此标志之下,现代都市人更包容及尊重不同的生活方式与习惯、尊重别人的隐私、尊重别人的自由、习惯接纳不同事物与之平凡共处、不特别喜欢打听别人的事情。距离感的意义还在于揭示自我,通过某种疏离、失落的外部感觉,让人反省,进而发现内心深处隐藏的自我,洞察人与社会的关系。

如果说现代都市个体之间的距离感是一种缺憾,那么正是这种缺憾让都市人获得尊严、自由与愉悦。随着城市生活的文明进步,个体生活空间的功能区分愈加清晰。纯属个人的私密空间外人是不可轻易进入的,各种公共空间是人际交往、沟通的常用场所,一些由城市文化衍生的特定场所诸如酒吧、茶室、俱乐部、咖啡馆等等,也就伴随着城市生活演变而愈加复杂地发展了起来。这些事物是都市生活方式的自然产物,也是都市对距离感的某种置换性补偿。

伦敦是公认的全球综合型现代都市,不少分析称其为最宜居的现代大都市的范本。现代都市与其他城市并不存在截然的界线,但各现代都市之间却具有显着的一致性,伦敦呈现了这些一致之处的典型景观。

最重要的是多样性。这种多样性首先表现为一种心灵的景观,它潜藏于个人内心深处,渗透于人际之间。伦敦在居民结构的国际化、少数族裔聚居区的数量、宗教及语言的种类等方面,均远远超过前述蒙特利尔、旧金山等城市。基本结构的多样性,决定了城市生活所有领域的多样性以及城市包容、认同与接纳不同事物并与之相融共处的精神。怪诞持重的英式幽默有助于强化这种精神。伦敦人基本上认为城市丰富多样、千奇百怪是理所当然的和毋容置疑的。在此基础上,我们可以看到无数有形的景观。它们是城市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的实体,同时又是现代都市精神的象征。矗立于市中心威斯敏斯特城以东、泰晤士河北岸的伦敦金融城,聚集了英国及来自全球各地数以百计的金融机构,当中还有世界最大的黄金市场、国际保险市场及无数商务机构。世界各地的人被吸引到这里来,因此这里持续上演国际化多种族结构所带来的丰富有趣的生活场景。这是伦敦生活的基础。商业贸易与移民是这座城市成功的关键,也是城市生活复杂多样及伦敦生活方式据以形成的具体缘由。当然,与伦敦生活方式互为对应、相互支持的,还有那些与都市日常生活更直接关联的事物,譬如作为时尚消费区的骑士桥和邦德街,以及繁忙嘈杂、充满商机的牛津街、佩蒂科特巷等路段。同样重要且不可或缺的,还有大英博物馆、伦敦博物馆以及自然史博物馆、国家画廊、莎士比亚环球剧场等。

庞大的高速运转的商业中心、浓缩的包罗万有的全球生活图景、日常生活的街区、便捷的公共设施、无处不在的博物馆……所有的现代都市,无论其历史与性格有何不同,外表如何各异,我们总能从中看到实质一致的景观。其中博物馆是最具意义的标识之一。事实上,现代都市大多建有与其历史传统及地位相称的博物馆,那不是忽然想到需要而刻意“打造”的东西。历史悠久的大英博物馆,始终是伦敦不可或缺的标志性存在。巴黎罗浮宫让贝聿铭加了一个巨大的玻璃金字塔,但它还是那个罗浮宫——名闻遐迩的历史性的让巴黎倍感骄傲的博物馆。这些伟大的蕴涵人类生活无尽藏品的物质载体,堪称现代都市的化身。

某种程度上,现代都市可以用“多样性”一词简单加以概括,其景观亦然。它就像一个放大了的博物馆,以可视的方式向我们集中或象征性地展示世界历史的所有积淀以及人类生活的最新成就。正如城市学者所言: 现代都市本身就是一个世界的博物馆。

                                        (写于流花湖畔)

※ 作者相关叙述的延伸阅读

①作者在本平台所建 《城市与建筑》专题 收录的作者本人的若干图文,主要有《我是爱城主义者》、《城市就是我们的自然》、《城市杂想》、《大卫 · 哈维笔下的奥斯曼男爵——读〔巴黎城记〕随想》、《街景与建筑 : 长堤与惠福路之间》等,可点击该专题详阅。

②作者所着 《后街 : 日志中的城市》 ,由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出版(2015年 9月第1版)。本书除少数几个篇章外,其余均系作者 2012 年以来的日记、随笔当中有关城市的部分内容改写、整理汇编而成。

20170927

㈡ 城市生活的优点和缺点

优点:

城市生活优点繁华,交通便利,环境、设施、文化、娱乐、卫生、信息、教育等要好些,大城市占据资金、人才、信息等市场要素的绝对优势。大城市的信息发达、经济发达,接触的都是时代最前沿的东西,这能很大的开阔眼界,提前自我认知。

缺点:

噪音,空气污染。交通的拥堵、生活垃圾堆积如山,人口压力大,消费高,工作竞争大。

此外,城市的人们生活节奏比较快,没有更多的时间谈感情,都是君子之交,人与人之间的感情都是不咸不淡的,不论同事还是邻居,都有自己的生活,人情淡薄的让人没有一丝温度,就像45度的白水一样,不冷不热。

人们扎根城市生活原因

1、待遇相对较高:

对于刚毕业的一般院校的应届毕业生来说,可能还没那么明显,但是工作个6、7年以上的人,大城市待遇的优势就显现出来了,拿上海和长春作比较,工作7年以上的,上海的待遇可能有长春的2倍之多(当然具体问题还要具体分析)。

2、 就业机会多:

大城市聚集的公司多,欧美、日韩、台湾的公司等等,企业遍地都是,所以换工作跳槽相对比较容易一点。

3、 工作和生活环境相对公平:

上海有2400万人口,其中外来人口大概占一半以上。这个城市相对来说不算排外,只要肯努力,就会有自己的一片天地。

㈢ 城市生活有哪些特点

城市生活比较讲究隐私,与时代接轨,消费多样化,娱乐措施丰富,交通便利等。

㈣ 中国居民的城市生活有哪些特点

农村和城市都是人生活和居住的区域,由于两者的功能不同、居民的职业不同,人们的生活方式、人际关系和行为规范等都有所不同.如果不了解这一点,我们在城市工作、生活中可能会遇到不适应、不舒服,也可能与城市生活之间产生误解甚至出现矛盾.概括起来说,城市生活有如下特点:
(1)城市人际关系.城市人口来自全国各地,且平时工作节奏快,流动性大,一般居住方式以小家庭为主.不像农村亲戚、家庭聚居在一起,邻居都相互认识、关系密切.由于农民朋友都是从外地来,在城市就更少有熟人,所以可能感觉城市的人际关系较疏远,人和人之间很冷漠.但其实城市人也是很热心的,如果你住长了且诚心待人,也能交到亲密的朋友,所以在刚到城市时不要着急灰心.
(2)城市人比较讲究隐私.在农村社区,大家世代居住,邻里之间非常熟悉、亲密,所以农村人不太讲究隐私,到谁家串门不用提前通知,到门口喊一声就进去了,主人也会热情招待.城市人口流动性大、工作繁忙,再加上很多居住区都是近些年建成的,邻居之间并不熟悉.家庭被认为是私人的领地,如果不提前告诉主人就登门,就会被认为是无礼的举动.这并不是城市人“事儿多”或农村人“粗鲁”,而是不同环境下人的观念和行为方式不同.
(3)城市生活要讲究礼仪规范.刚进入城市的农民工朋友经常觉得城里人“礼多”太麻烦,其实农村生活也有很多礼节,只是大家习以为常就不觉得了.城市和农村有不同文化,也有不同的礼仪规范.所以,农民工朋友来到城市也要入乡随俗,积极学习新的礼仪.由于都市人口密集、居住环境有限,大家生活节奏快,需要各种人际交往,有了礼节才能保障在公共场所下比较舒服,不会互相影响.
(4)城市是一个多元化的社会.所谓“多元化”,就是说城市中存在着不同的人和生活方式.人们来自四面八方,有不背景和生活习惯,各种文化在这里交融.而传统农村社会大家比较有同质性,比如,说着同样的方言、种着同样的庄稼、有着同样的生活习惯.所以刚到城市看到各式各样的人和事物,农民工朋友可能会觉得不习惯.其实不需要大惊小怪,要学会包容.总之,城市和农村有着不同的文化,这并不是说农民“土”或低人一等.

阅读全文

与都市生活有哪些特点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微信改变我们哪些生活 浏览:1239
创造与魔法沙漠的动物在哪里 浏览:1238
篮球鞋网面为什么会破 浏览:1051
怎么拼升降板篮球 浏览:530
小型宠物猪多少钱 浏览:846
音乐文化课哪个好 浏览:672
到日本旅游如何报团 浏览:990
不在篮球场运球该在哪里练 浏览:1067
台湾哪里能买到宠物 浏览:1042
小动物怎么画才最好看 浏览:912
中西文化和西方网名有什么区别 浏览:1208
养宠物狗一般养多少年 浏览:887
广州黄埔哪里有卖宠物兔的 浏览:776
小米10怎么敲击背部打开相机 浏览:697
渔家文化目的有哪些内容 浏览:1071
海洋中发光的动物都有哪些 浏览:1146
如何消除美颜相机的标志 浏览:1057
篮球罚球为什么不往上抛 浏览:702
天香公园宠物医院洗澡在哪里 浏览:1127
怎么提高中国文化自信 浏览:2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