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日常生活礼仪规矩小汇编
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因为常常怱视一些小规矩,有时显得不尊重别人,很尴尬,自己也没面子,这里我总结汇编一些生活中的小现规矩,和大家一块分享。
1、如果你问别人话,别人不回答你,不要问第二次。
2、在酒桌上与别人碰杯,自己的杯子一定要低于对方的。
3、去别人家里,不要坐在人家床上。
4、自己有本事才能靠得住,要学会温柔学会聆听。
5、盛饭或端茶给别人时,不要从别人面前经过递,而要从别人后面绕过递。
6、屋里有人的时候,出门要轻手关门。
7、说到就一定做到,做不到的就不要承诺。
8、帮别人倒茶倒水之后,壶嘴不要对着别人。
9、不揭别人的短处,听别人说话的时候,眼神不要游移。
10、递刀具给别人,记得递刀柄那一端。
11、洗了手不要随意甩手,水会甩到人家身上。
12、最后一个进门要记得关门,送人走要说“慢走”。
13、坐椅子不要翘腿,吃饭要端碗,不要在盘子里挑拣食物。
14、吃饭时给人递水递饭一定要用双手。
15、被领导训斥的时候,不要低头,要直视领导,表示接受批评。
16、有人盯着你看的时候,不要直视对方,假装没注意到。
17、别人对你说话,你要接话,不能人家说了上句,你没了下句。
18、别人给倒水时,要用手扶扶茶碗,以示礼貌。
生活中礼仪规矩很多,本人仅整理一部分,欢迎你评论补充!
Ⅱ 生活中要遵守的规则
人类该遵守的规律是以下:
1.情绪要保持平静、乐观;
2.正确的休息时间是,晚上到早上保持9~10小时的睡眠(最佳时间为20:30~6:30时间段),午休1~2小时(最佳时间为13:00~15:00时间段),必须每天保持这个规律;
3.早上坚持锻炼身体一个小时(最佳时间为6:40~7:40时间段),晚上坚持锻炼身体一个小时(最佳时间为19:30~20:30时间段)。体操、眼保健操、跑步、散步、瑜伽、打太极拳等运动均可,必须每天保持这个规律;
4.早餐最佳时间为7:50~8:20时间段,午餐最佳时间为11:30~12:00,晚餐最佳时间为18:30~19:00,必须每天保持这个规律;
早餐吃五分饱,午餐吃七分饱,晚餐吃三分饱,必须每天保持这个规律;
5.安分守己的做人,不要去纠结对身心健康与生命有害的思想行为,决不准许把有害人类身心健康与生命的言论、思想、行为主宰于他人及社会群众,更不准许打击伤害他人,要做一个十全十美受人尊重的人。
缠足、生育、性行为、吸烟、酗酒、赌博、抢劫、打架斗殴、贪腐、欺诈、战争、瘟疫、刻意的去重视年龄及年龄增长等行为都会给人类的健康与生命带来危害。把这些相关的行为强加于人是严重错误的思想行为,比如逼迫人生育、逼迫人缠足、逼迫人接受并发生性行为、逼迫官员贪污受贿、逼迫人酗酒、逼迫人吸烟、逼迫人刻意重视年龄及年龄增长、逼迫人赌博等,是罪不可恕的。对不接受的人打击伤害就更是罪大恶极。栽赃陷害、谋杀暗算他人的行为是已经构成故意伤害罪、故意杀人罪的罪行,该受到法律的严惩!
只要我们人类永远遵守这五条定律,就能够远离疾病与死亡,身体会更健康,心灵会更美好。
Ⅲ 日常生活中有哪些规则
Ⅳ 生活中的规则有哪些
1、文明礼貌,提倡人们互相尊重。
作为社会公德的基本要求——人们的行为文明状况,它集中反映的是社会成员的文明教养程度,而礼貌则是这种文明程度在人际交往中的外在表现形式。作为社会公德的一个基本规范,文明礼貌是在人际交往中的一种道德信息,它说明了一个人对别人的尊严和人格的尊重。
2、助人为乐
发扬社会主义人道主义精神。
3、爱护公物,增强社会主义主人翁的责任感。
在社会主义社会中,国家和社会的公共财物、集体的财产,是全体社会成员进行社会性活动、实现共同利益的物质保证,也是满足劳动者个人利益和人们当前利益的共同物质条件。所以,以社会主义翁的责任感,维护和珍惜国家 、集体的财产,爱护公物,是社会公德的基本要求。
对社会共同劳动成果的珍惜和爱护,是每个公民应该承担的社会责任和义务,体现了社会主义集体主义精神,既显示出个人的道德修养水平,也是整个社会文明水平的重要标志。
4、保护环境,强化生态伦理观念。
环境是人类生存的根本,保护环境,人人有责。
5、遵纪守法,自觉维护公共秩序。
在社会中,每个公民自觉地遵守纪律,是维护公共秩序地起码道德条件。
6、尊师重道
师者,传授知识,高尚的职业,应当尊重。
其他规则,右行礼让,尊老爱幼,礼貌问答,与人为善等等。
问题相关:
规则的变化性
规则,其实也不是一成不变。历史上,有许多规则随着社会的发展相继废立;现实中,也有许许多多的规则随着生活的需要而不断完善。
规则是规定出来供大家共同遵守的制度或章程。而更多的时候,规则是由于得到每个社会公民承认和遵守而存在的。
规则是以一种可持续可预测的方式运用信息的系统性决策程序。规则是多种多样的,规则使我们的生活社会更有条理。
因为统治阶级和被统治阶级之间的利益存在矛盾,规则存在的意义就是最大程度维护统治阶级的利益。
Ⅳ 农村生活中的各种“规矩”
农村生活中的各种“规矩”
农村生活中的各种“规矩”,现在很多农村还留着很多以前的“老规矩”,农村比较守旧,所以很多传统的东西都会在农村有所保留,所以在农村生活时也会碰上一些约定俗成的“规矩”。下面我带大家看看农村生活中的各种“规矩”有哪些。
1、喜不赠伞
这句话有些上了年纪的朋友应该会明白其中的含义,谁家有喜事总希望开开心心的,相互邀请亲朋好友来参加自己家的喜事,出于礼貌,嘉宾都会带着礼物前来祝贺,无论拿什么,唯独不能带伞,因为伞跟散是同音,所以这样显得不吉利。
2、寿不赠烟
同样如果农村有哪家老人过寿辰,前来捧场的人也不能送烟,为啥?因为烟跟咽同音,老寿星最怕的就是死,送烟也同样是不妥当的;除此之外还有钟表也不能送,这一点想必大家都知道,如果谁要是给别人送钟,那估计主家脸面不会好过,严重的可能会打起来,毕竟“送钟”等同于“送终”。
3、丧不后补
如果亲朋好友谁家办丧事,不管你当时出于何种原因没把丧礼钱给他们,以后都不要补,不论在任何地方,丧礼上的份子钱都没有补交的说法,一方面是不想让主家因为这钱再想到家里的伤心事,二是事后再给也显得不吉利。
除此之外农村还有很多规矩,例如家里来了客人,在吃饭时最好菜的数量是双数,这样显得“好事成双”,吃饭时地位最尊贵的一定要坐面朝房门的方向,一来能主持大局,二是能够全面看到左右情况,而小喽啰都是坐在背靠大门的位置。
农村10条老规矩
1、见到长辈了要主动打招呼。从小父母就告诫农夫,不管是在家里,还是在外面遇到认识的熟人,尤其是长辈了要主动打招呼。
2、走亲戚的时候不能空手。中国人讲究礼尚往来,去亲朋好友家里了,切不可空着手去。现在这一点,有些年轻应该就不知道。
3、家来客人,要谨记:茶七,饭八,酒满。因为茶满欺人,酒满敬人。之所以茶不宜倒满,那是因为茶要热着喝才香,而倒满杯了的话,用手拿就可能烫到手,或者是用嘴直接饮用也不方便,这其实是对客人的一种尊重。
4、站有站相,坐有坐相。其实这也是个人礼仪和修养的一种体现。有的人一坐下来,就喜欢跷二郎腿,或者是脚不自由的就抖动起来了。可是在农村里有着“男抖穷、女抖贱”的说法,虽然这样有点夸张,但抖腿真的会让他人对你的.印象分大打折扣。
5、吃饭要记得扶着碗。老话说“手不扶碗霉三代”,就是说在吃饭的时候,不能趴着在桌子上,这样会影响旁边人吃饭。正确的做法是要一只手拿碗,一只手拿筷子,而且在夹菜的时候,也不要在菜碟里翻来翻去,只能夹自己面前的。
6、递剪子、刀具时把柄给对方。这样做也是挺有道理的,这主要是为他人考虑,方便他人取拿,同时还能避伤着人。别人给你递东西了,也要双手去接!
7、说话的时候不能咋咋呼呼。打小长辈就告诫我们,说话的时候不能一惊一乍,尤其是在和长辈聊天的时候,更不能这样,会显得很没素质和家教。搞不好,有些人会被你突然一些尖叫吓出毛病。
8、去别人家里做客,客人没邀请不能主动坐人家的床。而且还有一点,那就是不要进没有人的房间。
9、出门或者是回家了,一定要和家里人打声招呼。
10、看望病人或者是老人要早上去。也不知道其他地方是不是有这个说法,在农夫的老家衡阳这边,都一般是早上,或者是上午才去,下午不去看病人的说法。
Ⅵ 生活上的规矩
酒桌上的规矩(超经典)
第一,如果自己不能喝,丫就别开始第一口,自己端着饭碗夹了菜一边吃着去。
第二,如果确信自己要喝,就别装墨迹,接下来就是规矩了。
规矩一,酒桌上虽然“感情深,一口闷;感情浅,舔一舔”但是喝酒的时候决不能把这句话挂在嘴上。
规矩二,韬光养晦,厚积薄发,切不可一上酒桌就充大。
规矩三,领导相互喝完才轮到自己敬。
规矩四,可以多人敬一人,决不可一人敬多人,除非你丫是领导。
规矩五,自己敬别人,如果不碰杯,自己喝多少可视乎情况而定,比如对方酒量,对方喝酒态度,切不可比对方喝得少,要知道是自己敬人。
规矩六,自己敬别人,如果碰杯,一句,我喝完,你随意,方显大肚。
规矩七,自己职位卑微,记得多给领导添酒,不要瞎给领导代酒,就是要代,也要在领导确实想找人代,还要装作自己是因为想喝酒而不是为了给领导代酒而喝酒。比如领导甲不胜酒力,可以通过旁敲侧击把准备敬领导甲的人拦下。
规矩八,端起酒杯(啤酒杯),右手扼杯,左手垫杯底,记着自己的杯子永远低于别人。自己如果是领导,知趣点,不要放太低,不然怎么叫下面的做人?
规矩九,如果没有特殊人物在场,碰酒最好按时针顺序,不要厚此薄彼。
规矩十,碰杯,敬酒,要有说词,不然,我tmd干吗要喝你的酒?
规矩十一,桌面上不谈生意,喝好了,生意也就差不多了,大家心里面了了然,不然人家也不会敞开了跟你喝酒。
规矩十二,不要装歪,说错话,办错事,不要申辩,自觉罚酒才是硬道理。
规矩十三,假如,纯粹是假如,遇到酒不够的情况,酒瓶放在桌子中间,让人自己添,不要傻不垃圾的去一个一个倒酒,不然后面的人没酒怎么办?
规矩十四,最后一定还有一个闷杯酒,所以,不要让自己的酒杯空着。跑不了的~
规矩十五,注意酒后不要失言,不要说大话,不要失态,不要吐沫横飞,筷子乱甩,不要手指乱指,喝汤噗噗响,不要放屁打嗝,憋不住去厕所去,没人拦你。
规矩十六,不要把“我不会喝酒”挂在嘴上(如果你喝的话),免得别人骂你虚伪,不管你信不信,人能不能喝酒还真能看出来。
规矩十七,领导跟你喝酒,是给你face,不管领导怎么要你喝多少,自己先干为敬,记着啊,双手,杯子要低。
1、不要主动出击,实行以守为攻战略;
2、桌前放两个大杯,一杯放白酒,一杯放矿泉水,拿小酒盅干杯,勤喝水,到酒桌上主客基本都喝8分醉时,可以以水代酒,主动出击;
3、干杯后,不要马上咽下去,找机会用餐巾抹嘴,把酒吐餐巾里;
4、上座后先吃一些肥肉类、淀粉类食品垫底,喝酒不容易醉;
5、掌握节奏,不要一下子喝得太猛;
6、不要几种酒混着喝,特别容易醉;
7、领导夹菜时,千万不要转酒桌中间的圆盘,领导夹菜你转盘是酒桌上大忌;
8、喝到六分醉时,把你面前的醋碟中的醋喝下,再让服务员添上……
Ⅶ 生活中,我们必学的生活规矩有哪些
1.举止文明。文明的举止是对每个人的最基本要求,包括不随地吐痰和便溺,公共场所不大声喧哗、遵守交通规则、自觉排队、不为个人方便妨碍公共利益等。为孩子设立这一系列的规则,父母首先要时时检视自己的行为。
2.分内的事必须做。大人要工作,小孩要上学,这既是大家的义务,也是分内之事。所以,不能不想上学就不去,不高兴就不参加集体活动,报了自己喜欢的兴趣班也不可以随意打退堂鼓。当孩子出现情绪波动和退却心理,父母应耐心找出原因,帮他们克服。
3.遵守时间。合理的生活安排、规律的作息可以增强孩子的秩序感,树立时间观念,提高做事效率。但让孩子学会守时,并不是件容易的事。父母以身作则的同时,可以尝试把主动权交到孩子手里:“请你10分钟后关掉电视”、“再睡20分钟就得起床了”。
4.自己的事自己做。如果从小让孩子学着做事,7岁前孩子的自理能力已经不错了,比如自己穿衣洗漱、铺床叠被、收拾物品、制定简单的行动计划并执行。在孩子学会自理之前,父母要做的是放手,付出更多的时间指导并处理孩子暂时做不好造成的麻烦。
5.尊重别人,不能任性。祖父母、父母、老师、同学,都是和孩子同样重要的个体,应该教育孩子在家尊敬长辈,不因长辈不满足自己的要求发火;在学校尊重老师、小朋友,不因利益冲突骂人、打人,做错事要向他人道歉。
6.别人的东西不能拿。帮孩子建立物权意识,区分自我和他人的界限:别人的东西不能拿,自己的东西可以自己支配;对于公共物品,从哪里拿的要放回哪里,谁先拿到谁先使用,后来者必须等待;要征求所有者同意,才可以动别人的东西,想要玩别人的玩具,自己先要学会分享。
7.学会等待。从幼儿阶段,就应该让孩子学习等待,逐步培养孩子的忍耐力、耐性及坚毅能力。比如吃完饭才可以看电视、周末才可以去游乐园。刚开始时可先等1分钟,然后再增加到3分钟、5分钟……父母用数数、语言描述(太阳再升起3次,就可以去游乐园了)等方式将等待时间形象化,孩子就比较容易接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