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二十世纪的人们是怎样生活的
二十世纪一般指20世纪
1901年1月1日至2000年12月31日[1]的这一段期间被称为20世纪。其最令人深刻的记忆是前所未见的全球型战争与军事对峙(第二次世界大战、冷战)以及知识爆炸。在这世纪,影响人们最深远的是共产主义对资本主义的挑战。虽然前者对后者的大部分夭折,却促使后者在经济与社会上多重的修正与省思。此外,本世纪的殖民主义发展到极致,却在1960年代后迅速瓦解。而上世纪广布欧洲的民族主义风潮传到亚洲、非洲与大洋洲,却意外导致恐怖主义在全球盛行,尤其透过网络等信息媒体,造成全球性的恐慌,并使下个世纪初蒙上恐惧的阴影。而知识爆炸使更多人能接受知识,并质疑与检讨各学科的发展和研究。 在艺术上,以美国为发源地的大众文化成为最为人所知的事物。尤其透过电视、广播和电影,几乎全球各地或多或少都受到其影响,甚至视其为“进步”、“便利”和“文明”的象征。但另一方面,各地的在地文化也利用这些科技媒体宣扬散播于本国或邻近地区,这种现象尤以日本与法国最为明显。 此外,本世纪是人类史上流动速率最频繁的时刻:为了劳动需求、政治庇护与更好的生活品质,大量的华人迁到北美与东南亚,许多土耳其人与北非地区人民移居西欧,不少的西班牙裔透过合法或非法的方式进入美国。这些人口的流动打破过去以种族划分的地理概念,却也造成许多工业国家内部的社会问题。
㈡ 20世纪20年代的中国农民是怎样生活的
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富裕的农民即地主可以雇佣穷苦农民为其干活,中等的自己维持个一亩三分地,穷的给地主干活。
1、政治方面:
是山河巨变的年代,清政府即将灭亡,保皇党失去了影响力,革命党成为时代先锋,推翻帝制后进入共和,但是袁世凯试图复辟,复辟失败后中国失去了一个权威的中央政府,进入军阀混战年代。
2、思想方面:
帝制失去人心,但是专制还是主要思想,民主作为一个词开始流行,尽管大多数人并不了解其内涵。各种政治思潮、人文思想此起彼伏,是一个百花齐放的思想大解放年代。
3、社会方面:
是一个战乱年代,枪声此起彼伏,战乱时有发生,军阀土匪横行。
4、经济方面:
落后于世界,并且由于战乱,经济还在向下,很多地方民不聊生。
(2)二十世纪初年过着什么样的生活扩展阅读
1919年 “五四”运动爆发 五四运动是中国旧民主主义革命的结束和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中国革命从此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时期。五四运动是中国革命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事件。中国工人阶级从此登上了政治舞台,拉开了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序幕,显示了中华民族的进一步觉醒。
有学者指出,“这个新政治是从对政治的拒绝中、在“思想战”的硝烟之中产生的。文化和伦理居于新政治的核心。
这是现代中国的第一轮“文化与政治的变奏”,我们将在“短促的二十世纪”一再听到它的回响。”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中央人民政府于1949年12月正式宣布以5月4日为中国青年节。
㈢ 20世纪初期中国农村生活特点是什么
20世纪初期我国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型的第一个高潮,当时的农业经济无论是在生产力、生产关系、经营方式上,还是在农业经济构成、农民生活状况等各个方面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所谓基本特征所包含的主要内容有:发展、转型农业和非均衡性。
士绅精英、村庄领袖的“参政”,在20世纪前期并未得到延续,从二三十年代开始,乡村领袖、精英开始退出公职。究其原因,代表性解释主要集中于具有欧美学术背景的论者。
(3)二十世纪初年过着什么样的生活扩展阅读:
20世纪初,晚清政府在内忧外患下被迫实行“新政”,国家政权开始向村庄拓展与延伸。晚清和民国政府进行基层政权建设,都采取了“地方自治”形式,“降及清季变法,及民国成立以来,曾亦先后颁行地方自治法令”。
大量资料表明,在地方自治实施的最初阶段,自治领袖以乡村士绅精英、村庄领袖为主要构成。村庄领袖精英由体制外内生的乡村领袖蜕变为体制内地方自治领袖,主持地方自治事宜,成为20世纪初期华北基层权力结构变动的主要指征,而原有的以保甲组织为核心的乡村控制组织逐渐隐退。
㈣ 20世纪初中国当时的社会情况.
20世纪初,受民主思想的影响,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下的中国中央政府,不得不顺应历史潮流,采用西方的民主政治体制来维护其统治地位。
这期间主要经历了晚清政府和北洋军阀政府,它们形式上打着西方的君主立宪制或民主共和制的招牌,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中国政治体制的进步,但由于中国民族资产阶级的先天不足和后天畸形发展。
资产阶级没有真正掌握实权,所以这种所谓的民主体制实际上只是地主阶级为扼制革命而采取的自救措施。中国仍处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广大人民群众继续陷于苦难的深渊。
1、政治
1900年夏,英、俄、日、法、德、美、意、奥八国联军侵略中国。1901年,清政府被迫同八国及比利时、荷兰、西班牙等11国签订了《辛丑条约》。标志着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形成。
1912年元旦,孙中山在南京就任临时大总统,宣告中华民国成立,接着颁布了《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辛亥革命既有伟大的历史功绩,也留下了深刻的教训。
2、经济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帝国主义忙于战争,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中国的民族工业得到了短暂的发展。
3、文化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随着中国资本主义经济的进一步发展,资产阶级强烈要求在中国实行资产阶级的民主政治,反对封建军阀的统治,新文化运动应运而生了。新文化运动在社会上掀起了一股思想解放的潮流。
(4)二十世纪初年过着什么样的生活扩展阅读:
辛丑条约签订的历史背景和主要内容:
背景
在19世纪末,帝国主义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激起了义和团反帝爱国运动。为了镇压义和团运动,扩大对华侵略,英、法、德、奥、意、日、俄、美八个帝国主义国家借口清政府排外,联合进兵中国。1900年6月,八国联军攻占大沽炮台;7月,攻陷天津;8月,占领北京。
侵略军在华屠杀人民,掠夺财物,践踏中国主权。清廷慈禧等人逃往西安,派李鸿章等人乞和。11月,侵略军增至10万分别入侵山海关、保定、正定等地,并进兵山西。沙俄还单独出兵17万分六路入侵中国东北。1901年9月,清政府和帝国主义签订了丧权辱国的《辛丑条约》。
主要内容
1、中国赔偿11国4.5亿白银,分39年还清,本息共计约9.8亿两;
2、划定北京东交民巷为使馆界,允许各国驻兵保护,不准中国人在界内居住;
3、清政府保证严禁人民参加成立或参加反帝组织和运动;
4、清政府拆毁天津大沽口到北京设防的所有沿海炮台;
5、允许列强各国派驻兵驻扎北京到山海关铁路重要城镇。
㈤ 人在20世纪以前的生活怎么样
1、在20世纪以前。人类的生活又是怎样的呢?
2、大家觉得21世纪还会有哪些发现与发明?
20世纪,人类登上月球,潜入深海,洞察百亿光年外的天体,探索原子核世纪的奥秘;20世纪,电视、程控电话、因特网以及民航飞机、高速火车、远洋船舶等,日益把人类居住的星球变成联系紧密的“地球村”。
人类生活的舒适和方便,是连过去的王公贵族也不敢想的。科学在改变着人类的精神文化生活,也在改变着人类的物质生活。
(5)二十世纪初年过着什么样的生活扩展阅读
《呼风唤雨的世纪》是一篇说明文,从中知道了科技对人类社会发展的重要性。
题目中“呼风唤雨”在词典中解释为“使刮风下雨,原指神仙道士的法力,现在比喻能够支配自然”,在课文中比喻人类在利用自然方面取得了重大突破,不再像从前那样受到自然条件的严格限制。
没有科学技术,人类只能顺从自然。人们生活在一个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农耕社会”,只能在神话中“寄托自己的美好愿望”;但是拥有了科学技术,人类就能改造自然,改变自己的生活方式。
㈥ 20世纪40年代的时候,人们的生活是怎样的
生活的很苦。新中国成立前,经济缺失,生存困难,经常是很多口人住在很小的破旧的矮小阴暗潮湿的房子里。
1947年中国发生了历史性的大转折,婚宴上的新郎和新娘,酒席上每个位置放一根香烟,不像现在都是整包的。
(6)二十世纪初年过着什么样的生活扩展阅读
新中国成立当时,吃饱穿暖是最好的要求,而现在吃好穿好是基本的n目标。“小康”生活是几千年以来中国人民孜孜以求的理想生活,但在半封建半殖民地的旧中国,这只能是人们的梦想。新中国成立以后。
特别是党的十一届七中全会以来,随着国民经济的迅猛发展,城乡人民收入和生活水平连续上了几个大的台阶,消费结构和消费环境发生了明显变化,城乡居民生活总体上实现了由贫困到温饱再到小康的历史性跨越。正在大踏步的迈向全民小康。
以前人们穿土布衣服,到现在涤纶腈纶各种面料都有。从单一的灰白色到单一的绿色,再到现在的五颜六色;从单一的款式到现在的什么款式都有。各个时代都有各个时代的潮流,中山装、布拉吉、绿军装、蓝工作服都曾作为一种时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