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生活日常 > 星云大师人间佛教的生活是指什么

星云大师人间佛教的生活是指什么

发布时间:2023-01-08 04:54:53

㈠ 星云大师《禅修的开示》

禅净中道是人间的佛教

佛学很多的内容浩瀚无涯,宗派也林立繁多,禅净、中观的空、中道,这是人间的佛教。说到禅,历代的祖师们,参禅都不求成佛,只求开悟。在人间悟道以后,当下的生活能够解脱,能够安住身心,获得现在身心的自在,所谓的明心见性,就满足了。所以禅者是最有人间性了。

净土也是一样。净土行人希望求往生净土,也是要现世念佛,念佛功夫不够,也是无法往生的,所以把现实的世界,做为立足点,老实念佛、修持,别无捷径。尤其净土对现在家庭,对忙乱的社会人生,净土是安定我们身心的良方。假如你禅净双修,更能契合人间的佛教思想。

中道的思想,就是空有融合的智慧,可以直接契入世间实相。有了中道的般若智慧,就能在现世生活中幸福快乐。有时候,有些人太重视物质的生活,流于世俗热烘烘的追逐,容易忘失了自己。有时候,远离人间,到深山里面去,一个人独处,如枯木死灰,冷冰冰的,对世间生死疾苦,不知关怀。人生太过热烘烘,太过冷冰冰都不好,缺乏中道的圆融。

所谓中道,是中观的般若智慧,有了这种智慧,遇到了事情,就懂得事待理成,懂得把握其中的原则。遇到一切果,就知道果从因生,种什么因就会结什么果,不会随便怨天尤人,会去追查原因。“有”的现象,是由于“空”理。“不空”就什么都没有了。没有了空间,我们怎么能在这里聚会?没有虚空,宇宙万有如何建设?“空”中才能生妙“有”,所以,人间佛教是过着一种有物质,也有精神的生活,物质、精神的生活是同等的重要。有向心外追求的,也有心内的世界;有前面的世界,也有回头的世界。不是盲从,一味往前冲,冲得头破血流,也要懂得回头是岸。人间佛教有拥有的,也有空无的;有群居的,也有独处的。把世间所有的一切都调和起来,使人间成为最美好的生活。

我所提倡的人间佛教,正如我为佛光山所订定的信条:给人信心,给人欢喜,给人希望,给人方便。我觉得肯给人的,肯服务的,肯助人一臂之力的,肯跟人结缘,肯给人欢喜的,那就是佛的教示,佛在人间所给我们的教导。佛光山提倡人间佛教,坦白说,就是要让佛教落实在人间,让佛教落实在我们生活中,让佛教落实在我们每个人的心灵上。佛在哪里?在我的心里。净土在哪里?在我的心里。眼睛一闭,宇宙三千大千世界,都在我这里。天下的人都舍我而去了,但我的佛祖在我心中,没有离开我。

如何过一个幸福美满的人生?今天的社会、人间,我们每个人的负担沉重,对于家庭、事业、亲人的种种责任,紧紧地压迫着我们。假如我们现在拥有了人间佛教,就拥有了整个宇宙大地,处处都能幸福安乐,就能如无门禅师说的“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凉风冬有雪;若无闲事挂心头,便是人间好时节”“心中有事世间小,心中无事一床宽。”能够拥有了心内的世界,不一定要求心外的世界如何大,如何扩大我心内的世界,人间所有一切众生,所有一切世界,大概都离开不了我们的心。如何建立我们内心广大无比的世界,唯有不断的修行实践,这才是人间佛教的真正精神所在。

禅修法门的开示

有人问我:什么是禅?禅是什么?禅原来就是我们每一个人的本来面目啊,禅是我们的生活,是一种大自然,禅是我们生活的艺术,是一种幽默,禅是我们自己的真心、真如自性啊!禅是什么?就等于我们在家庭桌子上摆一盆花,有了花,我们客厅里的气氛就不一样了;禅好像是一幅画,如果我们的客厅里挂一幅画,客厅里就更加美丽呀!禅好像你很美丽,再有一点花粉化妆一下,会更美丽;禅好像我们吃的味素,吃的盐,你放到菜里面,菜就会更好吃了。所以禅原来跟我们这么密切,就像我们家里的一盆花,一幅画,会把我们的人生带到更高层的境界,更超越、更解脱了。

禅不是佛祖的,是我们每一个人,每一个众生自己所有的财富、自己所有的宝贝,只是我们不知道,我今天想把禅告诉大家,告诉各位,尤其在香港这样忙乱的生活里面,有了禅,会给我们定力;在这种是非、迷失的社会里面,有了禅,很容易让我们找到自己;在现在的生活里面,经常的感受到苦恼、烦闷,有了禅会给我们智慧、给我们安宁!禅原来是自己的本来面目,但我们不能认识我有这个宝贝,那我现在就用各种方法,让大家来认识自己所拥有的禅心。原来这个禅,他是有彩色的,好像这个花,有红色的、绿色的、白色的,有了彩色,就会美丽。在佛经里面说:青青翠竹无非般若,郁郁黄花皆是妙谛!你懂得,一花、一草、一木,无限的生机,无限的内容,无限的因缘。那个一朵花,一片叶子,都是宇宙世界所有的力量集中合和而成的。

你看,一朵花,是由阳光、水分、空气、肥料,结合了宇宙万有,才结合成一朵花。所以,这朵花的彩色,你要懂得,原来宇宙不是我心外的呀!是我心内的,宇宙就是我的心,我的心就是宇宙。从颜色上,可以看得出来。不但禅是由彩色,禅也有声音的,我们可以用静下来的心,听到禅的声音。什么是禅的声音?经典里面说:溪声尽是广长舌,山色无非清净身!小河的流水,溪溪有声;你家里的自来水,叮叮嘀嘀的声音,如果你能懂得,那就是诸佛如来在跟我们说法呀!

汽车的声音,飞机的声音,工厂的声音,妈妈打小孩子的声音,甚至人和人相骂的声音,杀猪、杀鸡叫的声音,你懂得,那个里面都有无限的禅味呀、无限的警觉。王阳明先生是一个佛教徒,他是学禅的,有一天带领学生到外面去教学,在街头,看到两个妇女在吵架,一个妇人骂对方:“你呀不讲天理呀”;另外一个说:“你呀,不讲良心那”。王阳明先生听了后,就和学生们说,你们来听,他们是在讲道啊!在讲禅呀!学生们说:老师,还是呀,他们在相骂呀?老师就说了:“讲天理、讲良心,不是讲道,在讲什么呢?”学生们听老师说,这也对呀!但是老师补充说:“讲天理、讲良心,要求自己的,就是讲道;要求别人的,就是相骂呀!”我们要来认识禅,禅里面没有别的、没有东西。禅就是自己,顶天立地,直下承当。我们平常要从静的当中,从定的当中慢慢来听到禅的声音,禅的呼唤!禅不但有色彩,有声音,还有香气的。比方说:心香一柱,遍暖十方,心香一半,供养大家。所谓禅,就是心。心香一柱静中禅,静的当中,可以参出自己是什么;禅也有味道,经里面讲:“禅悦为食”。你如果在禅里面感觉到忘我的欢喜,在禅里面如果超越了对待的解脱。“禅悦为食”呀,禅可以当饱的。过去虚云老和尚在广东,他一坐,多少天,多少月。在禅里面他也能饱餐。禅不是一定要我们老僧入定,眼睛闭起来,不动、不作、不说。禅也有动作的,所谓担柴、运水无非是禅,行、住、坐、卧,都可以参禅那,行也禅,坐也禅,语默动静体安然,一切都可以有禅的呀!你懂得禅,所谓:参禅何需山水地,灭却心头火也凉!参禅不一定要在山水安静的地方,只要你心能够安然、安静,就是在大火里面焚烧,火都是很清凉的。

有一个寺院,在长河边上,面对滚滚江水,信徒就来问老禅师:怎么样能让江水、船,在我的眼前、心中消失?老禅师朝右面的侍者看一看,你回答他的问题呀。右面的侍者把窗户关起来,这不是没有船了吗?老禅师又看看左面的侍者,左面的侍者窗户都不用关,把眼睛一闭,不就是没有船了吗?老禅师更彻底,眼睛一闭,不动,不动心,世界又能耐我何呢?所以纷扰的世间,种种变化的社会,我们生存的环境里面,总是给人牵着鼻子走。假如有了禅,能够不动心,外面的荣辱毁誉、是非烦恼又能怎么样动摇我呢?

有一个人,用了一个瓶子,养了一只小鹅在里面,小鹅慢慢长大,没有办法出来了,就拿来问南全禅师:“不要把瓶子打坏,怎么能让小鹅出来呢?”问话的是培休宰相。南全禅师听了以后,就大叫一声:“培休”。培休听了以后,就答应了一声:“哎!我在这里”。南全禅师就哈哈一笑,说:“你不是出来了吗?”就是说:“为什么把你很解脱的心,跑到瓶子里面,关闭起来呢?”想到我们在世间上,被很多的金钱、爱情、人我是非,束缚的紧紧的,动弹不得;每天在这些东西里面感觉很烦恼,你为什么不把你的心出来,当下就解脱呢……

在士、农、工、商当中,有一种人,很烦恼,每天有钱,有洋房,有汽车,有事业,就是有烦恼。就去找一个老禅师问:怎么办呢?老禅师用四张纸写了几个字,把纸卷起来,告诉他:“你现在不要看,明天早上起来,打开第一张,中午下班回家打开第二张,到了下午上班打开第三张,下班回家后,打开第四张”。这个人第二天早上起来,打开第一张一看,写了两个字:“上山”。于是,他就起来上山,看到山里面那种宁静,树木、鸟叫、花香,他就大叫,原来大自然这么美丽,我都不知道呀!好快乐啊。中午回到家里,打开第二张,上面写了两个字:“微笑”。吃中午饭时,看到家里人好多,吵呀,闹呀,他只好装着跟大家微笑,烦恼也减少了一些。吃过饭以后,就去上班了,在办公室里面,打开第三张,上面写着:“爱语”,就是讲好话。他只好跟同事说:你很好啊,很能干呀,大家都很欢喜。大家欢喜,他也得到一些安慰。下班以后,打开第四张,上面写着:“到海滩,在海滩上写两个字--烦恼”,到了海滩,写了两个字“烦恼”,这时海滩正在涨潮,写完的“烦恼”两个字,海水一冲,“烦恼”没有了,他就悟到:“原来一切放下就会快乐!”老禅师讲的就是:人要和大自然接触,人生不能失去欢喜,要微笑。人生要散布欢喜给人间,不是金钱能解决的。要讲好话,要微笑,下班以后,到海边,纵然有烦恼,让海水给埋葬。你放下,就自在。有了禅,就很逍遥、自在!

参禅要有五种心来参:

第一种,要带着大心,广大的心来参禅。所谓的大心,就是你住在家,家是我的;香港,香港是我的;我在这个世界上,世界也是我的,这个心就大起来了。

第二种,就是老婆心,我这几天住在这里,大家都打电话关心我,爱护我,这不就是老婆心吗?

第三要有喜心,人生没有什么难过,一定要参禅,先把自己欢喜起来。有了禅,什么时候都很快乐,士、农、工、商,所求如意;就是生病了,假如平常有一点禅味的话,病中都很安然、快乐!

第四要有爱心,有爱心才能参禅。

第五要有喜舍心,这次大陆水灾,香港人捐助了好多钱,香港人有爱心,香港人最有资格参禅。

参禅怎么个参法,我把禅的修法--毗卢七支修法传授给你们。学密宗,要富贵的人;参禅什么人都可以修,没有钱不要紧,也不需要非得在寺庙里参禅,甚至也不需要有什么固定的场所。参禅第一要两个脚要盘起来,一个在上,一个在下,这个叫作单盘,两个腿在上叫双盘,也不一定要双盘,单盘就行。但是如果两个脚都在下面交叉,这个不行;腿盘起来才精神集中,意志统一,念头才不往外跑,才能回归,慢慢这个心就容易找到。

第二,脊背要直,不必依靠到椅子上,也不必弯曲。下巴要收起来,上下垂直就好。

第三,两肩要平,不要有高低。

第四,舌头要顶在上鄂,嘴唇要把它暋起来。

第五,头要正,眼睛要垂下。

第六,两个手要结三昧印在胸前,当然,把两个手放在膝盖上,也是可以的;在寒带的地方,把两个手绣起来,也很好。

第七,坐下来后,让心息慢慢收起来,不让它往外跑;呼吸时,吸气要到丹田,慢慢的再呼出来,最好要慢慢的,越慢越吸,越能减少烦恼。

心好像猿猴一样,跳呀,跳呀,你要用禅定,用一个正见的问题,把心扣在上面,就等于把猴子扣到,但是它还是要跳呀、蹦呀,不过跳跳、蹦蹦,逐渐就会温顺了,甚至最后,把绳子解开,它也不跑了;这时心就能听话了。你在早晨起来,不要下床,坐五分钟;晚上睡觉,不要立即躺下来,在床上一般坐五分钟。有一个小垫子,垫在下面。夏天不要贪凉,不要坐在窗口,不要有冷风吹。牛仔裤、西装、短裤、短裙,都不适合参禅,凡是有束缚身体的东西都应该把它解开,要宽松的衣服,坐禅比较好。你如果每天坐五分钟,甚至吃过饭,也没有时间休息,你在那里坐五分钟,比你睡两小时还受用。有时间,十分钟、二十分钟更好了。这样子坐,你说我不会用心呀,不会参禅,不会用功,至少这叫健康禅,身体会健康。你至少会体会到宁静里面的旷大,宁静里面的安乐,进而会做到明心见性,真正的坐禅也不是很难呐;你观光明,让光明不要在头脑里解散,观佛像,让佛像样子不要变化,想一个问题:念佛是谁?父母没有生我之前,我是什么。当然你不懂,但你一直参,一直问,问、问、问……会有一个豁然大悟时刻的来临。

会打坐,一坐下来,世界都是我的,宇宙都是我的,都在我的当下。坐的妙味,如一位禅师说:“老僧一柱香,能消万斤粮”。有一个卖豆腐的人,一直想往参禅是什么味道?到禅堂里面坐了一支香,开始参禅了,大家不讲话,都是坐在那里,他就东看西看,这是干什么呀?但是看了一会儿,没什么好看的,自己的心也就静下来了,一支香就是一个小时。过后,他就告诉人:“参禅好啊!好啊!好的不得了”!有人问他:“有什么好呀?”他说:“我想起来了,三十年前,有个老王,买了我十块豆腐,钱还没有给我,我忽然记起来了。”当然,参禅不是豆腐禅,不过从豆腐禅里面,也可以想到:连三十年前的豆腐都能记起来,再参下去,人在父母没有生我之前,什么是我?还不能找到吗?所以,我们用疑可以探禅,用思想去参禅,用问去学禅,用心来悟禅。

㈡ 间的佛教

人间佛教是近代大乘佛教思想的一种。和以往传统上认为佛教是所谓的“属于僧侣的佛教”、“山林的佛教”相反,人间佛教亦着重于“居士(在家众)的佛教”,并且积极走向人群。“人间佛教”是印顺导师从太虚大师在民初倡导的“人生佛教”中思考现状而做出的思想推进,后来由证严上人、星云大师等近代法师实践。

[编辑] 人间佛教的思想

释迦牟尼佛在人间出生、在人间成道、在人间为人说法、在人间入灭(涅槃)。他的一生离不开人间。以佛教的观点来说,“佛是已经开悟的凡夫(指一般人);凡夫是未开悟的佛。”佛教的许多道理,并非虚幻而不实际的。很多的道理是可以应用在现代人类的生活中,而不是出世、避世的思想。所以,人间佛教注重入世而非出世;重视利他而非自利;更注重度生(照顾活着的人)而非度亡(超度已去世的人)。

人间佛教有以下六个特点
人间性

释迦牟尼佛的一生几乎都在人间度过,他是一个真实存在过的人物,而非一个虚拟的神灵。所以佛教应该要更贴近人的需求。
生活性

释迦牟尼佛所说的法是离不开日常的生活的。他在经典中明白的告诉人们应该以怎样的心态做人处事,佛法不只是出世间法,尤其大乘佛教更是注重自利利他,帮助他人的佛教。
利他性

佛教强调四无量心:“慈、悲、喜、舍”。佛教是讲求救度众生的,所以不仅要自利,更要利他。所以佛教徒也常常行慈善事业,就是一种“利他”思想的表现。
喜乐性

在佛教的思想中,释迦牟尼佛长久以来即发愿要使一切的众生离苦得乐。希望所有的众生都能得到永久的快乐。所以佛教当然也要让所有的人们得到快乐,远离痛苦。
时代性

释迦牟尼佛出生于2500年前,但是到现在他所说过的教法仍然存在这个世界上并且仍然正确而清楚的指引着人们。所以佛法是可以随着时间的改变,而以不同的方式契合人们,与人们相对应。
普济性

佛陀一生都希望能救度一切的众生,不论是人类还是非人类,佛教徒或是非佛教徒,他是没有例外而普及的对待一切众生。

[编辑] 人间佛教的影响

人间佛教的思想由太虚大师提倡之后,后来有印顺导师、星云大师等人继承。印顺导师可以说是中国人间佛教的先驱者之一。而星云大师自1948年来台湾之后,便以许多贴近当时人们的喜好或者潮流的方法传播佛教,例如以电视、广播、组织佛教歌咏队……等。而后台湾的佛教也因为这些法师的提倡,更走入在家众,也更贴近人们的需求。

现今台湾推行人间佛教的道场及团体有:
星云大师所创的佛光山及国际佛光会
证严法师所创的慈济功德会
圣严法师所创建的法鼓山

这些道场或者团体除了专心于弘法外,也全力投入慈善事业。除了增进大众对佛教的观感外,也为社会贡献更多的心力。

㈢ 佛教“人间佛教”思想的源流是什么,当今时代如何认识

星云法师:人间佛教回归佛陀本怀

青年于佛光山体验‘过堂’

第四章佛教东传中国后的发展(一)

所谓‘人间佛教’,不是哪个地区、哪个个人的佛教;前文所述,人间佛教就是佛陀的教法,是佛陀为人说法的宗教。佛陀降诞在人间,成佛在人间,弘法利生在人间,三藏十二部经典等,都是为人而说;就是大乘佛法的净土观,所谓娑婆即净土,烦恼即菩提,心净国土净……这些都是告诉我们佛陀的教示,以人为本,不离开人间,成道也必须在人间完成。正如禅宗六祖惠能大师所说:‘佛法在世间,不离世间觉’,一切法无非真理,一切法都是人间佛教。

佛陀灭度后,弟子们将佛法弘传各地,成为亚洲世界的共通文化,到了现今二十一世纪,已经成为全球最大的宗教之一。

佛教东传中国,到东汉明帝永平七年(六四),正式派遣博士弟子蔡愔等人前往西域求法,将月氏国迦叶摩腾、竺法兰两位沙门请回洛阳白马寺,于此,从皇帝由上而下,佛教就正式在中国传扬开来。

从东汉到现在,佛教在中国历经二千多年的流传,从传入、融和到本土化对中国政治、经济、文学、语言、艺术、音乐、建筑等面向的影响深远,并且进一步弘扬至韩国、日本、越南等国家,成为东亚文明的基石。

之所以能产生如此恢宏的效应,中国佛教继承大乘、小乘佛法的人间性格与积极入世的精神,并予以发扬光大,上自帝王公卿、下至庶民百姓,无不生活在佛教深厚的文化内涵当中,可以说是最重要的原因。

虽然历朝佛教时有兴衰更替,但僧信二众秉持人间佛陀示教利喜的本怀,注重利生的事业,拥护国家政治的领导,关怀社会大众,福利群生,建设中华文化。从历代高僧大德身上,处处可以看见人间佛陀的示现、人间佛教精神的发扬。他们有的辅佐皇帝担任国师,有的西行取经从事翻译、文化交流的工作,有的创建丛林、订立清规,或开凿石窟、植树造林、开设碾米厂,施设无尽藏、修桥铺路、提供避难所、从事僧侣救护、施诊医疗、教育讲学、传戒住持正法等等,无一不是人间佛教的阐扬。今天,我们要继往开来,也必须本此精神,所以本章就历史面向作一纵览,期能收到以古鉴今之效。

一、人间佛教的生活行仪

衣食住行在日常生活中是不可或缺的,即使成了觉者的佛陀,也不能离开衣食住行的人间生活。在五乘佛法中,人天乘入世生活的需要,到声闻乘的出世思想,在大乘菩萨道之下,把人天、声闻、缘觉融和起来,就叫做菩萨道的菩提心。菩提心就是人间佛教。

这里就从衣食住行等生活行仪,讲述佛教东传中国后发展的概况。

所谓‘民以食为天’,吃,是人生重要的大事。从现今中国人的饮食文化里,可以看见佛教带来的深远影响。好比我们常吃的蔬果当中,有一半以上都是伴随佛教东传,从西域丝路引进的外来品种。例如:大麦、荞麦、扁豆、豌豆、茄子、哈密瓜、葡萄、西瓜、石榴、西红柿、胡瓜、胡桃、胡萝卜、菠菜、波罗蜜等,成为中国人日常生活的主要食物。假如没有这许多蔬食,中国这么多人口,在生活上,你说又要增加多少不便吗?

除了蔬菜,中国人早斋吃粥的习惯也与佛门文化有关。经典记载吃粥有消食、除饥、益寿等多种利益,逐渐成为百姓早斋的饮食之一。甚至为了纪念佛陀成道,每年农历十二月初八,寺庙道场就会烹煮腊八粥分送给社会大众。延续至今,腊八节已经成为中华文化,也是全球华人重要的节庆之一。像佛光山海内外道场,每年这一天分送的腊八粥,就不只百万碗以上。

禅茶一味 喝茶融入仪轨

再者,中国人吃茶也与古代丛林茶文化的推动有关。像客堂奉茶是待客之道,一般僧众集合饮茶叫‘普茶’;特别是,禅僧打坐最怕昏沉疲倦,茶具有提神醒脑的作用,成为僧侣合适的饮品。

更进一步的,喝茶被融入到禅堂的仪轨、生活中,好比禅堂清规中的仪节、职务等。像禅宗‘赵州茶’等脍炙人口的公案,可以看出茶对中华文化的影响,透过禅者的点拨,提升到不同的境界,可谓贡献甚大。

今日,享誉世界的名茶,许多也都与僧人有所因缘。例如:江苏洞庭山‘碧螺春茶’,福建武夷岩茶的‘大红袍’,杭州玉泉寺的‘龙井茶’;还有西双版纳的‘普洱茶’等,最初都是出自佛门的茶种。

像西藏人士他们多以牛羊肉食为主,没有普洱茶来帮忙消化,生活也难以生存。全国种茶的地方,大多靠近寺院的名山大川,供应全国人的饮茶,‘禅茶一味’,就这样的跟文化结合在一起。

乃至唐朝鉴真大师把茶带至日本,成为日本茶文化的始祖;宋代荣西禅师到中国留学,回到日本极力宣扬饮茶等等;也可以说,透过佛教,日本吸收了中国文化并且发展了自己的‘茶道文化’。佛门僧侣对茶文化的发扬与中华文化的传播,实在有着非常大的影响。

此外,佛教对世界最大的贡献之一,是素食文化的实践与推广。最早,佛世时为顺应当时社会习俗,僧众托钵乞食,除了不拣精粗,也随顺信徒供养的方便而食用,并没有荤素的分别。

及至佛法东传中国,由于托钵乞食在地理、气候上不易适应,安居一处弘法利生成为常态,寺院于是设置库房、厨房,自炊自食。中国佛教倡导素食,是为了实践慈悲的精神,再加上儒家的‘见其生,不忍见其死;闻其声,不忍食其肉’思想影响,素食于是成为中国佛教日常习惯和修持生活的特色。佛儒的文化结合,成为现在世界素食的良好生活习惯,人间佛教尊重生命的重要理论。

佛教虽然没有反对肉食,但主张不杀害生命,充分体现慈悲平等,生命一体的精神,与现代提倡环保、护生的理念相呼应。

食文化说过之后,我们再说衣的文化。

中国服饰在魏晋南北朝以后,受到佛教与中亚文化的影响很大,不论是衣服样式或色彩选用上,都有很大的突破与改革。从代表中华文化的唐朝时期妇女的装扮,就可以看到佛教与中华文化融和的成果。

好比唐朝妇女喜爱穿着来自西域的大红石榴裙,这类似于佛教飞天图像的‘飞天髻’,以及由释迦牟尼佛的发髻演变而来的‘螺髻’,都是当时宫廷妇女喜爱的发式之一。此外,璎珞原本是佛菩萨颈项上的装饰,也随佛教传入中国,成为妇女与乐技喜爱的配件。还有,来自印度的‘忍冬纹’、‘莲花纹’以及‘八吉祥纹’等,也都是来自佛教的纹样。

特别是一直到现在,中国僧侣穿着的长衫、大袍(海青),甚至偏袒右肩的袈裟,都来自于印度,成为汉服的代表,可谓现代僧侣保持了传统的中华文化。

再说到住。佛教崇尚自然,修行人大多澹泊物欲,喜爱与自然为伍;佛世时,因为印度天气炎热,弟子们日中一食,树下一宿,有的比丘在山间结集而居,便能安度终生。但中国有些地方天寒地冻,在大雪飘飘的天气里,哪里能到处去居住呢?因此就有了寺院的建设。

中国最早的寺院是东汉永平年间的鸿胪寺(白马寺),本来是官方接待贵宾的官署,但因为印度的迦叶摩腾、竺法兰二位僧人驻锡很久,后来国家的宾馆‘寺’,就成为中国僧侣居住修行的道场。

不但‘寺’,后来中国佛教在建筑又增加,如:‘院’、‘庵’、‘讲堂’等多种名称,都是佛教的居处。甚至佛教的寺院建筑的巍峨庄严,成为中华文化建筑的特色,影响皇宫的建设也参照了佛教宫殿的样式,乃至中国农村许多排列式的房屋,也是受佛教僧侣群居一地的影响。

后来,中国寺院有所谓‘马祖创丛林,百丈立清规’,中国佛教就有了典章制度,历代的皇朝受佛教规范的影响,对于居住规章也有许多的改良。

这许多寺院,除了有集民间大众的力量兴建而成,也有由皇朝敕建;例如,金山江天禅寺、南京的栖霞古寺等,因为敕建的殊荣,成为国立的寺院,大多规模弘大,气势不凡。另外,在断崖山壁开凿而成的洞窟寺院,遍于中国西部、北部,为边陲地区的民众,带来心灵的慰藉,这也是中华文物的宝库。

总之,佛教发展至今,寺院建筑已产生多元风貌,为人间增加了许多彩色;凡此适应时代需求而作的改变,都可以看出人间佛教的弘传轨迹。

说到行,更是佛教重视的文化。因为早在佛世时代,如印度僧侣次第乞食,比丘们走路,眼看前方,心不外驰,双臂放平自然摆动,步伐稳重均匀,徐徐而行。

在中国,佛教讲‘三千威仪,八万细行’,就是注重行、住、坐、卧之间都要合乎威仪。所谓‘行如风、坐如钟、立如松、卧如弓’,来展现一位修道者由内而外相行仪上的庄严正派。

尤其,佛门特别注重排班的行仪,寺院僧团举凡早晚课诵、殿堂进出都要排班。除了重视走路威仪,也特别讲究要队形的整齐划一。经由这种排班训练,培养对空间、时间的敏锐度,不必争先恐后,这也是人间佛教必要的修行。

说来,现在更应该恢复这种排班的文化,特别是现在社会推挤、不排队、公共场合大声讲话,甚至喧哗呼叫等;如果能倡导这种中国佛教的轻声慢语,行走威仪,排班的次第,讲究生活教育,加上中国传统士大夫的温文儒雅,我们社会就会更详和有序。

中国佛教自禅宗一花开五叶,五家七宗之后,宗派多了,规矩也多了,钟板号令行仪也就更讲究,晨钟暮鼓,各家也都有一定规矩。比丘们出外参学,从这个寺院到那个寺院挂单,彼此寺院拜访问候,以及各个寺院的种种纪念日,诸山寺院也都依丛林规矩行仪,互相往来而不失礼。

生活即修行 佛门礼仪尽现

人间佛教对于生活即修行的重视,完全表现在五堂功课与三餐饮食,佛弟子们行仪如礼的节度中,也因此能获得信徒的恭敬尊重。所谓‘举佛音声慢水流,诵经行道雁行游,合掌当胸如捧水,立身顶上似安油’,这许多良好的生活习惯,都渊源于佛陀的行仪教化所致。好比宋代大儒程颐在目睹定林寺众僧入堂,威仪济济的行世,发出‘三代礼仪,尽在斯矣’的赞言,则是佛门礼仪受到肯定的最好明证。可以说,中国人的衣食住行生活,受佛教这许多影响。所以,中华文化、人间佛教都与佛陀遥相呼应。当今的教界,特别是佛教的僧侣,对于人间佛教这种致关重要的义理,不能不认识它。

所谓人间佛教,就是人所需要的,衣食住行都是人的生活所需,人间佛教要也顾念人的需要,有很多的规章、格式、规律,这些对于中华文化的影响,可以说已经水乳交融不容分割。所以,我们更要重视中华文化人间佛教的发展,应该让它回归到佛陀的怀抱,这是当今佛教徒所应该努力从事的工作。

㈣ 净因法师:什么是人间佛教

净因法师:什么是人间佛教?
人间佛教的定义
人间佛教由太虚大师提出,到现在已经有一百多年,那么经过赵朴初居士、星云大师、印顺法师等等的推动,已经成为香港、台湾、大陆、澳门佛教界等等华人地区推崇的佛教的重要实践形式之一。
人间佛教的研讨会、论文已经无数,换句话说,对人间佛教的研究是相当多的,其中对人间佛教的定义也相当不少——
具有代表性的认为,佛教等于人间佛教,人间佛教就是佛教。
净因法师对这种定义有所保留,他认为佛陀的教化不仅是对人间的,也可以对天人、地狱、大菩萨。
对不同类型众生的教化,它的内容、方法、侧重点应该是不同的:对人的教化可以叫人间佛教;对天人的教化不应该叫人间佛教,应该叫天人佛教;对鬼神的教化可以叫鬼神佛教。
什么叫人间佛教?就是对人的教化。
人间佛教的定义必须搞清楚,在这个定义的基础上,我们才会转移第二个、第三个进行讨论,就是说什么叫人间佛教的“体”和“用”,只有“体”和“用”把它结合起来,才能就是说更好地全面地了解人间佛教。
人间佛教的“体”
“体”就是“本体”,或者是它本质性的东西。
净因法师认为“体”应该是人间佛教非常重要的一个佐证,把各种各样人间佛教表述的现象去除,不管你用什么手段,个人修行也好、社会服务也好,那么你的终极目标是什么?
无论是什么样的形式、实践,人间佛教最终要的就是“离苦得乐”,这种人间佛教的形式,从某种严格意义上讲,不仅仅是太虚大师所提倡的现在的人间佛教,其实从释迦牟尼佛就已经开始了。
佛陀在不同的场合反复的强调,他说他一生的教化是围绕两个方面来进行的:
第一个,就是让人们了解生命是痛苦的,所以你不要抱怨,勇敢地面对。
第二个,生命的痛苦是可以解脱的,也就是说生命痛苦的解脱,也就是解脱以后就是“离苦得乐”,其他的都是围绕这两个方面来进行的,所以说早期佛陀在世的时候,其实他强调的就是对人间的教化,解决的是人的问题。
在中国古代的时候,难道就没有人间佛教了?
净因法师不认同这个观点并以《六祖坛经》为案例来解释。
六祖惠能大师说:
“佛法在世间,不离世间觉,离世觅菩提,犹如觅兔角。”
这一偈颂是说,你要修习佛法,必须在人间,换句话说,佛法它是针对人间的教化,通过人间来体验佛法的教化,它的伟大,所以在禅宗里面,最能体现人间佛教的概念。
南传佛教有没有人间佛教?
净因法师认为,只要有人的地方就会有问题,有问题的地方就需要佛的教化,最后达到“离苦得乐”的目的。
中国之所以在一百年前提倡人生佛教,是因为佛陀的教法与人的生活离得太远,然后整天注重于经忏、做佛事,为死人服务。
不是鬼神的佛教,而是为死人服务,没有为活人服务,那么这个已经远离,佛陀的本怀——“离苦得乐”。
它的主体是活着的人,南传佛教它的教化就已经在社会上,所以它不需要提倡。
因为我们缺少,所以我们要提倡,所以我们提倡人间佛教,不代表说我们人间佛教已经做好了,却是做的不够,人家不提倡是因为人家已经有,不需要提倡,它已经成为一个普遍的规律。
所以总的一句话,无论佛陀时代,还是中国的古代,还是南传佛教,还是当下我们强调的人间佛教,它的目的只有一个,就是以人为本,解决人的问题。
最终让人们离苦得乐,这应该是人间佛教的本怀,也是说人间佛教的终极目标,也可以说人间佛教的“体”。
在这种大的前提之下,然后我们对人间佛教再去了解,用什么方法达到离苦得乐,这一个应该说是人间佛教的“用”,就是表象。
人间佛教的“用”
“用”,它就是一种针对不同的问题,你用什么方法去化解。
不同的时代,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思维和文化,他们化解问题的方法可能也不同。
比如说,古代人有问题,然后由于文化的差异,他可能有一套方法,形成了我们祖师大德的一种佛教。
今天的人跟古代的人面对的问题,基本的问题贪嗔痴是一样的,但是还有很多人的心理的问题,比如说,忧郁症、各种情绪、压力,工作压力等等。
现在的人是比较特殊的,那么在这种情况之下,所谓的人间佛教,实有一种问题解决的功能,也就是说佛陀的句话,讲的是教化众生的方法 ,针对不同的人,不同的时代方法可能有所不同。
古人教化的方法一上来就是“听闻”后来可以用写字、写书,后来敦煌用艺术、壁画,再到后来,元朝、明朝的时候,运用的是戏剧、唱颂等。
今天教化人们的方法根据我们的特点,可能应充分利用网络、手机,那么网络、手机传播的方式不同,内涵、表现形式就应该不同。
宝莲禅寺针对这样的一个问题,近年来已经开始重点转向手机弘法、网上弘法,致力于开发有关这种沙画、动画、动漫等等之类的这一种弘法的新的形式。
那么人间佛教的“体”就是希望人们能够真正的了解佛陀的本怀,或者佛陀的知见,或者说“离苦得乐”——这种最核心的要素。
要了解佛陀教化的本旨,就是要求人们直接地切入到佛陀所说经论里面去,也就是回归佛教的原典,然后向原典学习,深入经藏。
为了鼓励人们深入经藏,宝莲禅寺现在就是做“精品课程”,“精品课程”的制作是个佛典数据库,就是把从古到今对某一部经,某一部论,古人、现人最新的研究成果,用最好的表述方法,汇集到一个网上,供人们参考。
所谓的精品,它不但是最齐全的、集大成的知识,而且它的表述是准确的,在海量的资料中选出最有效的方法,然后供人们去学习,这应该是了解佛陀的本怀,使人们最后尽快的离苦得乐。
用现在高科技的方法,这样的话,净因法师认为,人间佛教,其实它本身表现了一个最终的目的——
一个是终极的目标——“离苦得乐”,然后是达到“离苦得乐”的方法。
第二点人间佛教其实还饱含一种时代性,古人要想了解这种佛陀的本怀,可能会有一些方法,在今天,化解烦恼的方法,可能又有点不同,因为烦恼的表现形式不同,那么化解之道应该有所不同,这恐怕是人间佛教的时代性,恐怕也应该涵盖在人间佛教里面。
所以净因法师认为,人间佛教是一个动态的概念,发展的概念,不是一个静态的概念,从这种意义上来讲,今天我们谈“实践佛教”的过去跟现在,我们的立足点应该是未来,对过去跟现在进行检讨,那么讲法的内核(体)跟它的表现形式(用)有所了解。
然后用适应现代化的或者适应时代的手段,方法去让人们更好地了解这一种佛陀的教化,与化解人们的烦恼,达到离苦得乐的目的。

㈤ 为什么星云大师提倡的人间佛教、人们可以接受,而释永信的入世人们就很排斥呢。

星云大师所提倡的人间佛教是本着“心即是佛”这一宗旨去度化世人,劝诫人们要种善根,结善缘,存大爱,助人助己。并没有要求人们一定要去入教,也没说一定要人们去信奉他。而释永信的行为把常人的贪、嗔、痴、慢全占遍了,还谈什么用佛法普渡众生,他连自己都渡不了,怎能渡人?另外,出家在家不过是修佛的形式,出家为僧,在家为俗而已,无论什么形式都不会影响弘扬佛法。人们所排斥的不是入世说,排斥的是释永信那种亵渎佛门的行为和逻辑思维。

㈥ 怎样简短的介绍星云大师和他的人间佛教

星云大师(释星云1927-),俗名李国深,农历七月二十二出生,原籍江苏江都,为临济正宗第四十八代传人。国际着名佛学大师,佛光山开山宗长,国际佛光会世界总会会长,南京大学中华文化研究院名誉院长。
1967年创建佛光山,以弘扬“人间佛教”为宗风,佛光山寺第一、二、三任住持。先后在世界各地创建200余所道场;创办九所美术馆、二十六所图书馆、出版社、十二所书局、五十余所中华学校、十六所佛教丛林学院;着作等身,对佛教制度化、现代化、人间化、国际化的发展,居功至伟!

㈦ 星云大师《人间佛教的基本思想》

佛光山住持心平和尚、大会主席慈惠法师、各位法师、各位教授、各位嘉宾、各位发表论文的同学们:

佛光山是提倡人间佛教的,所以刚才主席说,在1990年开始这一天,我们举办青年的学术会议,以“人间佛教”为研究的主题,这对我来说,是非常高兴的。我最近几天都在军中说法,回来时,大会主席慈惠法师邀请我发表主题演说。学术的主题演说,必须作些研究;我也没有时间去准备资料,他们对我说:‘您已提倡人间佛教几十年了,应该说说您的心得。’“人间佛教”,不但早在我心里,在我的行为里,也时时在我的思想里;所以,借此机会把我心里对人间佛教的一点看法,向大家提出,谈谈“人间佛教的基本思想”。

各位既然以研究“人间佛教”为主题,对于人间佛教的思想应该有所了解,那么,究竟什么是人间佛教呢?

我们知道佛教的教主──释迦牟尼佛,就是人间的佛陀。他出生在人间,修行在人间,成道在人间,度化众生在人间,一切都以人间为主。佛陀为什么不在其它五道成佛呢?为什么不在十法界中,其它的法界中成道呢?而降世在人间成道呢?再深入来看,佛陀为什么不在过去时间、未来时间成道?而在我们现世的娑婆世界成道?也就是说,佛陀他是以提倡人间为主的。人间的佛陀,他所展现的人间佛教,具有下面六个特性:

一、人间性:佛陀不是来无影、去无踪的神仙,也不是玄想出来的上帝。佛陀的一切都具有人间的性格。他和我们一样,有父母,有家庭,有生活,而在人间的生活中,表现他慈悲、戒行、般若等超越人间的智慧,所以他是人间性的佛陀。

二、生活性:佛陀所发展的佛教,他非常重视生活,对我们生活中的衣食住行,乃至行住坐卧,处处都有教导,处处都有指示。甚至对于家庭、眷属的关系,参与社会、国家的活动,都有明确的指示。

三、利他性:佛陀降生这个世界,完全是为了“示教利喜”,为了教化众生,为了给予众生利益,以利他为本怀。

四、喜乐性:佛教是个给人欢喜的宗教,佛陀的慈悲教义,就是为了要解决众生的痛苦,给予众生快乐。

五、时代性:佛陀因一大事因缘,降诞于世,特别与我们这个世间结缘。虽然佛陀出生在二千五百年前,并且已经证入涅槃,但是佛陀对于我们世世代代的众生,都给予了得度的因缘。所以到今天,我们还是以佛陀的思想、教法,作为我们的模范。

六、普济性:佛陀的一生很有普济性。记得过去梁漱溟先生,他从佛教的研究,慢慢转入儒家。他认为佛教的人间性不够,所以当太虚大师在汉藏教理院,请他演讲时,他在黑板上写了“此时、此地、此人”。他说:‘我为什么走入儒家,就是为了这六个字。讲时间,佛教谈过去、现在、未来,无量的阿僧祇劫,但是我们生命当下的现世很重要。佛教讲到空间、地方,说有此世界、他世界、十方无量诸世界,世界虽然讲了那么多,但我们相处的这个世界,需要我们去净化它。佛教讲到众生,不但是人,十法界的众生--胎生、卵生、湿生、化生,有无量无边的众生,在无量无边的众生中,以人最为重要。’太虚大师在梁氏演讲之后,作了一个说明,佛教虽然讲过去、现在、未来,但是重在现世的普济。空间上,佛教虽然有此世界、他世界、无量诸世界,也是重视此界的普济;佛教讲到众生,虽然有十法界众生,但也是重在人类的普济。

佛教是以人为本的佛教,佛陀在各种经论中,一直强调:“我是众中的一个”,表示他不是神。《维摩诘经》则说:“佛国、佛土在众生身上求,离开了众生,就没有佛,离开了群众去求道,是没有道可求的。”六祖大师更说:“佛法在世间,不离世间觉,离世求菩提,犹如觅兔角。”我们要成佛,必须在人道磨练、修行,由人才能成佛,在其他诸道中,是无法成就佛道的。

《法华经》中曾以“人身难得”的譬喻,来赞叹生为人的可贵。经上说:“黑夜里有一只盲眼的龟,想要上岸求救。茫茫大海,闇黑无边,只有一根木头,这根木头有一孔,这只瞎了眼睛的乌龟,在百年一浮一沉的刹那,找到那个孔,才能找到得救之道。”得人身,就是如此困难、希有。《阿含经》中也说到:“失人身如大地土,得人身如爪上泥”这些都是意谓人身的难得,人间的可贵。

我有一次在美国三藩市,举行家庭普照。有一个老师提出一个问题,他说:‘我们在家的佛教徒,叫我们了生脱死,我们不想;叫我们成佛,我们也没有动念过,因为成佛是好遥远好遥远的事;了生脱死,也是件好渺茫好渺茫的事。我们现在只想知道,我如何能够过得比别人更好一点,比别人更高一点,那就好了。’我听了以后,感触很多,我们的佛教一直偏离了人生。过去关闭的佛教、山林的佛教、自了汉的佛教、个人的佛教,失去了人间性,让许多有心入佛门的人,徘徊在门外,望而却步,裹足不前。所以佛教在度化众生的方面,要加强力量。

印度佛教最初的一百年至三百年之间,是小行大隐的时代──小乘佛教盛行,大乘佛教隐晦的时代。到了六百年以后,是大行小隐的时代乘佛教盛行,而小乘佛教不彰显的时代。一千年以后,是密主显从的时代,──教为主,显教为从的时代。到了今天是人间圆融的时代。不论是小乘的、南传的、大乘的、西藏的、中国的佛教,今日提出的人间佛教,是要把最原始的佛陀时代到现代的佛教,融合起来,统摄起来。

以中国佛教的发展来说,今天大家所熟悉的四大名山,是以四大菩萨为主:观世音、文殊师利、普贤、地藏王。这四大菩萨之中,观世音、文殊、普贤是示现在家相,只有地藏王菩萨是现出家相。为什么这些菩萨,大都出现在家相呢?原因是过去的出家众,具声闻性格的多,出世的思想比较浓厚;而在家的佛教,比较乐观、积极、向上,更合乎大乘佛教的宗旨。因此大乘的佛教,更合乎佛陀的本怀。像太虚大师他自己亦谦称:‘比丘不是佛未成,但愿称我为菩萨。’说我是比丘吧!不敢当,比丘戒律不容易受持得很完美。说我是佛吗?我也还没成佛,但愿称我为服务众生的菩萨。菩萨不是泥塑,供养在佛堂的,而是在人间活跃,有觉悟,有度众个性的大有情。我们人人都可以成为菩萨。所以,太虚大师一生提倡“人间佛教”,最后就归纳到菩萨学处,学菩萨就是人间佛教的旨趣。

我们人人要有一个目标,追求往生净土,在西方有极乐净土,在东方有琉璃净土。其实净土不一定在东方、在西方,佛教的净土到处都是。弥勒菩萨有兜率净土,维摩居士有唯心净土,我们大众说人间净土。为什么我们不能把人间创造成安和乐利的净土,而要寄托未来的净土?为何不落实于现实国土身心的净化,而要去追求不可知的未来呢?所以,在我们本山对于具有某种护教程度的信徒,老年的时候,由本山为他颐养天年,不一定要儿女来养他,甚至也不一定要到往生以后,到西方极乐世界,让阿弥陀佛来补偿他,对他说:‘你对佛教很好,我来养你,给你往生。’以佛光山来说,我觉得我们现在的寺庙道场,要给予信徒的信念──我这里就是西方净土,我就能给你安养。所以,我所认为的人间佛教,是入世重于出世的,生活重于生死的,利他重于自利的,普济重于独修的。

不管佛教有小乘、大乘,有显教、密教,不管它怎么分,应该要有人间性,这是很适合时代的潮流。不仅承继传统,而且是时代所趋,人间佛教必然是未来的一道光明。过去最早期以声闻趋向大乘,我们称为正法时期;后来以天乘之天道思想来趋向大乘,我们定为像法时期;以人乘佛教来趋向大乘,可以说是末法时期。既然是末法时代,如太虚大师所说,末法时代提倡人间佛教更为重要。我现在就以“什么是人间的佛教”,作几点说明,我提出六点意见:

一、五乘共法是人间的佛教

我们知道佛教分为五乘,人、天、声闻、缘觉、菩萨。人天乘的佛教,重于入世的;声闻缘觉乘的佛教,重于出世的。我们常讲具有人天乘入世的精神,再有声闻缘觉出世的思想,那就是菩萨道。我们要以菩萨为目标,自利利他,自度度人,自觉觉人,把人我的关系,看成是分不开的,是一致的。自利也是充实自己,并且要能普渡众生,我也能够得到自利。这五乘佛法调和起来,就是人间的佛教。譬如,我今天要到台北去,台北是我学佛的目标,那边是一个净土。我现在坐火车经过台南、台中、新竹,我可以在台南不下车,台中不下车,新竹不下车,直往成佛的目标;但你不能不经过台南、台中、新竹。也就是说,你要成佛,可以直接实践大乘人间佛教的法门。但是也不能不经过人天乘、声闻缘觉乘的佛教来完成自己。

二、五戒十善是人间的佛教

今天有位军校校长问我:‘请你具体一点说,佛教对于国家、社会能提出什么贡献?’我说:‘三藏十二部的圣典,都可以有益于国家社会。’简单的说,只要一个五戒,就可以治国平天下。各位都知道,五戒就是不要乱杀生,不要乱偷盗,不要乱邪婬,不要乱说谎、不妄语,不要乱吃 *** 性的东西、不饮酒。

不杀生,对于他人生命的尊重,不侵犯他人,生命就能自由。不偷盗,对于他人的财产,我不去侵犯,财富就能自由。不邪婬,是对于他人的身体、名节不侵犯,身体、名节就能自由。我不说谎,对于名誉、信用就不侵犯,他人的名誉也就不会受伤害。不饮酒,我不去吃 *** 的东西,对我的身体健康不伤害,对于我的智慧不伤害,我也不会乱来对他人伤害。如果一个人能够持五戒,一个人的人格道德就健全。一家都持五戒,一家的人格道德都健全。一个团体、一个社会、一个国家都能奉持五戒,这个国家必定是个安和乐利的国家、社会。

我们只要到牢狱里去作一番调查,就可以了解凡是作奸犯科,身陷囹圄的人,都是犯了五戒的人。譬如杀人、伤害、毁容,就是犯了杀生戒。贪污、侵占、抢劫,就是犯了偷盗戒。妨害风化、破坏家庭、重婚、 *** 、拐骗,乃至于贩卖人口,都是犯了邪婬戒。诈欺、恐吓、倒会,就是犯了妄语戒。所谓饮酒戒,除饮酒外,包括吃鸦片烟、吗啡、吸速赐康、强力胶等毒品,会让自己恍恍惚惚,这是侵犯自己的智慧,会做出伤天害理的事。如果人人能够受持五戒,那么牢狱里就没有犯人了。甚至今天一般的信徒,如果把信仰升华一点,不要沦为民间之信仰,只是拜拜,祈求长寿、发财、家庭富贵、名位高显、身体健康等,只要受持五戒,不必去强求,也会有福报的。

比方说:不杀生而放生,怎么不长寿呢?不偷盗而布施,怎么能不发财呢?不邪婬而尊重,家庭怎么会不和谐呢?不妄语而诚实,名誉、信用怎么会不好呢?不乱吃而懂得养身,身心怎么会不健康呢?一个五戒,对于我们个人、社会、国家,就有这么大的关系。所以什么是人间的佛教,五戒十善就是人间的佛教。其实十善也是五戒的再扩大罢了!比方说,身业修持不杀生、不偷盗、不邪婬;口业修持不妄言、不两舌、不绮语、不恶口;意业修持不贪、不嗔、不邪见。有了邪见,思想错误,自害害人,一生都痛苦不堪。不邪见,佛教称为慧学,最终的目标就是在启发自性智慧,破除邪见。

三、四无量心是人间的佛教

四无量心就是慈、悲、喜、舍。我常觉得我们中国佛教为什么会衰微?因为佛教徒没有佛法,没有实践佛法。佛教要我们慈悲,多少佛教徒有真正的慈悲?佛教要我们喜舍,多少佛教徒具有喜舍的性格?佛教徒心目中没有真正接受佛教。管你出世的也好,入世的也好,如果没有佛法,那与世俗又有什么不同呢?

有人说:“家家弥陀佛,户户观世音。”观世音菩萨都跑到我们家里的佛堂来,每个人把家中最好的正厅都让给了观世音菩萨,把菩萨供奉在那里。为什么?因为观世音有慈悲的功德。慈悲,才能走进每个人的家庭;慈悲,才能受到每个人的尊重;慈悲,才能真正降伏人心,让大家心悦诚服,恭敬供养。

佛教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染上悲观的色彩。佛教徒见了面,开口闭口就说:‘人生苦啊!苦啊!无常啊!无常!’。佛教有喜乐的性格,有欢喜的精神,所谓喜无量、悲无量,要把欢喜布满人间。讲苦,是让我们认识苦的实相,如何来解脱苦恼,得到欢喜,才是佛陀说苦谛的真正用心,“苦”不是最终的目的。佛说诸行无常,无常很好,无常可以变幻,坏的可以变好;不幸的命运,因为无常,它会否极泰来,时来运转另有生机;因为无常,所以命运不是定型的。我们如何来散布欢喜的种子,让举世之间都能得到佛法,大家都在幸福美满欢喜中过日子。

有时候,物质上的生活这么丰富,像台湾经济成长,一切繁荣,也不一定能解决人的痛苦。金钱多、物质多,带给人的烦恼也很多。佛法的欢喜,是要我们从法喜、从禅悦、从真理中去体会内心的自在,内心的安乐。如果我们民间的信仰,只是建立在贪的上面,向菩萨、一切神明要求贪取,要平安,要富贵,要家庭美满,要长寿,中奖券,这种以贪婪为出发点的宗教层次,并不高尚。我们应该把信仰建立在“舍”的上面,信仰宗教是奉献的,是牺牲的,是利众的。人间佛教的利他性格,应该具有这种慈悲喜舍的精神,慈悲喜舍四无量心,是人间佛教的主要内容。

四、六度四摄是人间的佛教

布施、爱语、利行、同事的四摄法;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般若的六度是人间的佛法。我到美国去弘法,虽然美国不是佛教国家,但我感觉美国人士,有人间佛教、大乘菩萨的性格与精神。比方拿布施来说,美国人很肯布施,上教堂,多多少少都会乐意捐助的。社会有什么事情,都会欢喜的尽一点心力。尤其美国人见到你,就给你一个微笑,给你亲切的一声招呼:‘Hello!How are you!’、‘你好!’到处都是这样,这就是布施。一个笑容,一句问好,都是在实行布施,容貌的布施,语言的布施,他们把布施融会在生活里面。

持戒,美国人是很守法的,戒律就是守法。他们是法治的国家,但不一定要在法院中讲法。在马路上遇到红灯,没有车子、警察也不会随便抢越马路的。路上只要是一个Stop的记号,他就不会过去,会停一下再通过。排班、排队,也是如此。我们有一次在夏威夷,有不少人去参观夏威夷的土风舞,我们出家人跟观光团,也到了那个地方。那个守卫管理的老先生,他手一指,叫那些人离开那边大树下荫凉的地方,那个地方要给出家人坐,没有一个人有第二句话,个个都乖乖地到那边去。为什么?在美国宗教是受尊重的,同时大家也尊重法制,因为你负责管理,我要尊重你服从你。有时候人多了,守卫来不及把人分配到这边坐,那边坐,就把路口弄条绳子围起来,指挥大家坐在这边,或坐在那边,管他各国的国王、州吏,各州的州长、议员,这一道绳子一拉,个个都守法地站在那里。为什么?这个绳子就像征法律,不能逾越过去的。法律的尊严、神圣,已和美国人的生活、思想融合为一体,老百姓守法,国家自然是个法治的国家。

相反地,开发中的国家是什么情形呢?不要说一条绳子,就是一道墙,他都要想尽办法爬过去。所以,守法就是戒律,守法与否,关系一个国家的形象,也关系一个国家的进步、富强,我们要建立人间佛教法制的观念。

谈到忍辱,美国人士也很能够忍耐。忍,不是你骂我,我不回口;打我,我不回手,算了,忍一口气罢了!这些都不是忍。忍,是担当;忍,是有力量的。忍,也是一种积极、向上、牺牲,是一种忍辱负重。美国人工作的时候,难道他不辛苦吗?他在忍受辛苦;排队,依序不超越,这也要忍。所以彼此互相忍让,社会就能井然有序,不会有脱序的现象。

说起美国人的精进也是众所皆知的。美国人积极、奋发、努力。我们以为美国好像天堂一样,其实美国人很勤劳,对工作认真不偷懒,不苟且,敬业精神正如佛教所讲的精进。佛教说精进,有所谓的四正勤--“未生善令它生起,已生善令它增长,已生恶令它断除,未生恶令它不生。”美国人的不断研究、突破,精益求精,因此使它成为世界强国。

禅定:有时候,我们在美国的街上看不到人,大人小孩都在家里。讲话,小小声,不吵闹人。坐火车,都是一副悠悠然不计较的样子,这就像禅定一样。

智慧:有人说美国人好笨,两块钱一个,跟他买六个,十二块钱,他算不出来,要两块加两块加两块再加两块……哦!是十二块。其实美国人并不笨,中国人机巧,有时巧得过头,变成投机取巧。美国人笨拙、呆板,可是他不随便乱来,一就是一,二就是二。所以他们研究科技,能够发达精确,做任何事很稳靠。

讲到这里,大家也许会以为我主张外国的月亮比中国圆,事实不然,我只是很慨叹:我们推行大乘佛教,实践佛法的国家,我们为什么都那么悭吝、势利、自私、逃避,没有爱心,只顾自己?所以我们要提倡人间佛教,实践布施、利行、同事、爱语,这才是今天人间及社会所需要的佛教。五戒可以安定社会,六度可以建设国家,四无量心可以普利大众。

五、因缘果报是人间的佛教

最近我到军中去布教,将官们对我说军中有一个问题,有些服役的青年认为:我去年就当兵了,他也去年当兵的,他升到班长了,我还是小兵,我心里不平,我们两人种的是同样的因,同时入伍的,为什么产生的结果郤不一样呢?各位要知道:因缘果报,中间有一个“缘”,缘不同,产生出来的果,就不一样。比方这朵花,多浇了一点水,多下了一点肥料,播种的地方肥沃,有和风吹拂、阳光照耀、雨水滋润,这朵花和那朵花,就会不一样呀!虽然同是一朵花,结果不一样,是因为“缘”的不同。

所以,凡人常怨恨命运,恨世间不公平,挑剔家里的成员这一个不好,朋友那一个不好,社会不好国家不公,为什么不研究自己的因缘,究竟哪里出了毛病?譬如我说错了一句话,也许本来要升班长的,就因为那句话,升迁的机会就失去了。本来竞争的对手没有你好,可是在要紧的时候,他立了一个汗马功劳,负了一个重大责任,说了一句好话,他的缘份加强了,做了班长了。因此,在佛教讲求广结善缘,所谓“要成佛道,先结人缘”,要重视这个缘。日常生活当思一粥一饭,有多少的因缘成就;要感谢因缘,感谢大众给我机会,让我能参加佛教学术会议的听讲;感谢佛光山丛林学院举办此次的活动,一切都这么方便,这一切都要感谢呀!

我们住在家里,早上报纸就送来,晚上电视一打开,多少演艺人员在表演。假如我们一点感恩的心都没有,报纸也不得看,晚上电视也不得看,那种生活多枯燥、无聊?因缘,使散居世界各地的大家和合,他们的辛苦,他们的服务奉献,让我过着很美好的生活,这是因缘的价值。大家给我的结缘,我应该如何回馈大家呢?要处处感恩,懂得感恩,才能享受富足的人生。

谈到因缘果报,因果实在不可思议。我们看到今天社会的人士,大家不了解因果。念佛的人,诸事不顺心时,就怪阿弥陀佛不保佑我,使我的钱给人骗去了,被人倒闭了;买股票没赚钱,也怪阿弥陀佛不灵感;吃素,身体越来越不好,也怪阿弥陀佛不慈悲。信佛吃素和发财致富、强身长寿有什么必然的因果关系?因果是不能错乱,种的是瓜,如何得豆呢?念佛拜佛,持斋吃素,是信仰上的因果,道德上的因果;发大财得富贵,是经济上的因果;身体要健康,长命百寿,有健康上的因果;需要运动,正常的保健。怎么可以把一切责任都推给了信仰的阿弥陀佛?所以,今天有太多人都错乱了因果、不能正确地认识因果。

有一个过路的人,偷一家果园树上的椰子吃。主人说:‘喂!你怎么吃我的椰子呢?’‘这怎么是你的,它是树上的。’‘嗯!这是我种的呀!’‘你种的椰子是埋在土里的,我吃的椰子是长在树上的。’树上跟土里就没有关系吗?这因果是不能斩断的,因遇到缘就会产生果。“菩萨畏因,众生畏果”。菩萨知道因,不会随便乱做,众生不惧因而乱来,终致榔铛下狱,结果好可怕!

甚至于我们的佛陀,他在生的时候,和我们常人一样,有老病死生的现象,在因缘里面,都不出因果的范围,这是很伟大的思想,因为,在因果之前人人平等,谁也逃不了因果业报。“人善人欺天不欺,人恶人怕天不怕。”天是什么?天在佛教中就是因果,因果是非常公道的。我们提倡人间佛教的今日,应该大力建设,人人有因果的观念,因果非常科学的、是理智的。人人有了因果的观念,就不必要警察、法院了。因果就是自己的警察、导师,因果就是自己法律准则。

在我的故乡扬州,几十里没有警察,几百里没有法院。人民都不犯罪,很少有什么凶杀案。如果我对不起你,你对不起我,不要争不要吵,我们到土地庙、城隍庙,烧个香,就能化解纠纷;发个誓,彼此认为这样很公平。为什么?因为因果会给我一个交代。现在有所谓的自力救济,没有办法自力救济,投诉无门的时候,他心里还有一个值得安慰的因果,因果不会欺骗我们,因为“善果到头终有报,只争来早与来迟”而已!

六、禅净中道是人间的佛教

佛学很多的内容浩瀚无涯,宗派也林立繁多,禅净、中观的空、中道,这是人间的佛教。说到禅,历代的祖师们,参禅都不求成佛,只求开悟。在人间悟道以后,当下的生活能够解脱能够安住身心,获得现在身心的自在,所谓的明心见性,就满足了。所以禅者是最有人间性了。

净土也是一样。净土行人希望求往生净土,也是要现世念佛,念佛功夫不够,也是无法往生的,所以把现实的世界,做为立足点,老实念佛、修持,别无捷径。尤其净土对现在家庭,对忙乱的社会人生,净土是安定我们身心的良方。假如你禅净双修,更能契合人间的佛教思想。

中道的思想,就是空有融合的智慧,可以直接契入世间实相。有了中道的般若智慧,就能在现世生活中幸福快乐。有时候,有些人太重视物质的生活,流于世俗热烘烘的追逐,容易忘失了自己。有时候,远离人间,到深山里面去,一个人独处,如枯木死灰,冷冰冰的,对世间生死疾苦,不知关怀。人生太过热烘烘,太过冷冰冰都不好,缺乏中道的圆融。

所谓中道,是中观的般若智慧,有了这种智慧,遇到了事情,就懂得事待理成,懂得把握其中的原则。遇到一切果,就知道果从因生,种什么因就会结什么果,不会随便怨天尤人,会去追查原因。“有”的现象,是由于“空”理。“不空”就什么都没有了。没有了空间,我们怎么能在这里聚会?没有虚空,宇宙万有如何建设?“空”中才能生妙“有”,所以,人间佛教是过着一种有物质,也有精神的生活,物质、精神的生活是同等的重要。有向心外追求的,也有心内的世界;有前面的世界,也有回头的世界。不是盲从,一味往前冲,冲得头破血流,也要懂得回头是岸。人间佛教有拥有的,也有空无的;有群居的,也有独处的。把世间所有的一切都调和起来,使人间成为最美好的生活。

我所提倡的人间佛教,正如我为佛光山所订定的信条:给人信心,给人欢喜,给人希望,给人方便。我觉得肯给人的,肯服务的,肯助人一臂之力的,肯跟人结缘,肯给人欢喜的,那就是佛的教示,佛在人间所给我们的教导。本山提倡人间佛教,坦白说,就是要让佛教落实在人间,让佛教落实在我们生活中,让佛教落实在我们每个人的心灵上。佛在哪里?在我的心里。净土在哪里?在我的心里。眼睛一闭,宇宙三千大千世界,都在我这里。天下的人都舍我而去了,但我的佛祖在我心中,没有离开我。

如何过一个幸福美满的人生?今天的社会、人间,我们每个人的负担沉重,对于家庭、事业、亲人的种种责任,紧紧地压迫着我们。假如我们现在拥有了人间佛教,就拥有了整个宇宙大地,处处都能幸福安乐,就能如无门禅师说的“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凉风冬有雪;若无闲事挂心头,便是人间好时节”“心中有事世间小,心中无事一床宽。”能够拥有了心内的世界,不一定要求心外的世界如何大,如何扩大我心内的世界,人间所有一切众生,所有一切世界,大概都离开不了我们的心。如何建立我们内心广大无比的世界,唯有不断的修行实践,这才是人间佛教的真正精神所在。

所谓人间佛教的基本思想,我仅概略地提出以上的看法:五乘共法是人间的佛教,五戒十善是人间的佛教,四无量心是人间的佛教,六度四摄是人间佛教,因缘果报是人间佛教,禅净中道是人间佛教。各位在参加“人间佛教”研讨会之前,我仅以这些微意见,贡献给大家。祝福各位!

㈧ 人间佛教的内容简介

佛教与人生
我们生活在人间,人间有男女老少,人间有五欲六尘,人间有生老病死,人间有悲欢离合。在缺憾的世间里,我们如何获得欢喜自在?如何发挥生命的价值?如何拥有安乐的生活?这是我们要探讨的课题佛教与生活是人间佛教系列丛书中的一本,主要阐述了佛教与日常生活的关系,并指出生活需要佛教指导这一观点。
该书的内容涉及佛教与信仰、生活与信仰、生活与道德、生活与修持、生活与般若、善恶是非、行为向善、人生难题、如何美化人生等诸多方面。语言朴实无华,深入浅出,是一本为想了解佛教的初学者编印的佛学着作。
如果你想正确地了解、认识佛教,星云大师的这本着作,是一个适合的入门。撇开佛教而言,若你想得到一些正确人生态度的指引,《佛教与人生》也是值得推介的。《佛教与人生》中收录的十三篇文章具体阐述了佛教与日常生活的关系,并指出生活需要佛教指导这一观点。
佛法与义理
星云大师用大量生动的例子、浅显通达的语言集中解读了一些常见的佛教观念,包括对命运、神通、知见、因缘、因果、空有的理解,以及佛教的真谛和特质。同时在佛教义理的运用上,提倡发扬慈悲胸怀和忏悔精神。对于社会读者,有积极的教化意义。
生死与解脱
《生死与解脱》文笔清新浅显,并大量引用佛教故事,结合现实人生解读佛教观念,对于一般社会读者有较强的可读性。从积极意义来说,有助于较深入地认识和了解佛教知识和基本哲学观点。其人生观落实到生活实践要求而提倡的人与人之间的和谐、人与社会的和谐、人与自然的和谐以及一种积极有为、向善豁达的生活态度,客观上也具有正面的教育意义。
宗教与体验
星云大师,江苏江都人,1927年生,为禅门临济宗第48代传人。12岁礼志开上人出家,1967年创建佛光山,弘扬“人间佛教”,树立“以文化弘扬佛法,以教育培养人才,以慈善福利社会,以共修净化人心”的宗旨。先后在世界各地创建200余所道场,并创办美术馆、图书馆、出版社、书局、学校、育幼院、医院、佛光精舍、慈悲基金会等各种机构,致力推动佛教教育、文化、慈善、弘法事业的发展。有来自世界各地之出家弟子千余人,全球信众达百万人之多。
作为人间佛教系列之一,《宗教与体验》在一般的阐述义理的基础上,进一步探讨了佛教的另一面——修持实战。所谓“如人饮水,冷暖自知”。佛教也注重“解行并重”,即研究佛法不能囿于义理,还应在生活中去体悟、印证。
全书即以此为出发点,细述从古之大德、佛陀菩萨到法师自己亲身修行所得的各种双喜体验。而诸如“结缘”、“行善”等修持诸法对于我们世俗生活亦大有裨益。读者在翻览此书后,或亦能尝得醍醐滋味。
学佛与求法
《学佛与求法》作为人间佛教系列之一,主要介绍了皈依三宝的具体过程与相关礼仪,以及皈依前后所应具有的态度与体验。全书言简义赅,包罗了佛教在义理法学以及修持实践各内容。法师观机追教,或从数字着手概举佛理,或古诗禅偈述说禅机。该书可谓是全系列中适于普通读者启蒙,初尝佛法滋味的一本读物。
人间与实践
之所以将此套书名为《人间佛教书系》,是因佛陀出生在人间,修道、成佛、说法度众都在人间;佛教本来就是佛陀所说,本来就是“人间佛教”!因此,我依循佛陀的教诲,无论所写、所言、所行,心中不时系念众生的福祉。我出家已超过一甲子,毕生竭力于人间佛教的弘扬与实践,主要是希望全世界各族群能相互尊重,人我能相互包容,社会彼此和谐进步。
佛教与社会
人间佛教书系列是台湾佛光星云法师多年行脚,四处讲经弘法之集结,作为该系列之一,《佛教与社会》深得“人间佛教”之“佛法为体,世学为用”宗旨。全书微言大义,虽涉及佛教之于道德、政治、时空等奥妙,但无不深入简出;而论及财富、福寿之世俗琐事亦一一细述,娓娓道来。全书不囿于弘扬佛祖普度从生之志,而是旨在更积极地促进世人乐观处世,慈悲行事。该书可谓是读者识得佛教,悟得“日日是好日,处处是好处”的方便法门。
禅学与净土
我们生活在人间,人问有男女老少,人间有五欲六尘,人间有生老病死,人间有悲欢合。在缺憾的世间里,如何获得欢喜自在、发挥生命的价值、拥有安乐的生活?这是我们要探讨的课题。通过《禅学与净土》告诉那些在生活中承受各种压力的人们如何使生命升华并理解禅的真谛。

阅读全文

与星云大师人间佛教的生活是指什么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微信改变我们哪些生活 浏览:1229
创造与魔法沙漠的动物在哪里 浏览:1230
篮球鞋网面为什么会破 浏览:939
怎么拼升降板篮球 浏览:420
小型宠物猪多少钱 浏览:836
音乐文化课哪个好 浏览:662
到日本旅游如何报团 浏览:980
不在篮球场运球该在哪里练 浏览:957
台湾哪里能买到宠物 浏览:1030
小动物怎么画才最好看 浏览:904
中西文化和西方网名有什么区别 浏览:1199
养宠物狗一般养多少年 浏览:876
广州黄埔哪里有卖宠物兔的 浏览:767
小米10怎么敲击背部打开相机 浏览:687
渔家文化目的有哪些内容 浏览:1064
海洋中发光的动物都有哪些 浏览:1138
如何消除美颜相机的标志 浏览:1048
篮球罚球为什么不往上抛 浏览:593
天香公园宠物医院洗澡在哪里 浏览:1120
怎么提高中国文化自信 浏览:2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