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蛔虫在自然环境能生存吗
蛔虫在自然环境不能生存。
蛔虫是无脊椎动物,属于线虫动物门,是人体肠道内最大的寄生线虫,成体略带粉红色或微黄色,体表有横纹,雄虫尾部常卷曲。
蛔虫是世界性分布种类,是人体最常见的寄生虫,感染率可达70%以上,农村高于城市,儿童高于成人。
由此可见,因为蛔虫主要的寄生环境是在人体的肠道当中,所以在自然环境下蛔虫是不能够生存的。
(1)蛔虫的生活习性有什么扩展阅读:
蛔虫的危害:
1、营养不良:
蛔虫在小肠里不仅要掠取营养,而且因为损伤了肠黏膜,导致消化和吸收障碍,还会影响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及维生素A、维生素B2、维生素C的吸收,甚至造成发育障碍。
2、损伤肠黏膜:
肠黏膜损伤和肠壁炎症影响肠的正常蠕动。常有间歇性肚脐周围痛、恶心、呕吐、食欲不振、消化不良等症状。
3、引起超敏反应:
如荨麻疹、血管神经性水肿、皮肤瘙痒及结膜炎等,反应强烈时还可能出现休克症状。
❷ 蛔虫有哪些与寄生生活相适应的特征
寄生虫对寄生生活的适应性表现在何处
(1) 形态结构变化:
体多小、扁或细长,利于寄生在狭窄的空间或地方
(2) 许多结构退化或消失:
头部、眼点、耳突、触角、触手、杆状体、纤毛、体色、包括消化系统退化(华
肝蛭)或消失(如绦虫)
(3)新增了许多结构:
顶复合器、 体棘、小齿、钩齿、(切)板、吸盘、吸沟、锚、交合刺、刺针等的出现,使寄生宿主时取食宿主营养,更加牢靠,更加容易。抱雌沟保证日本血吸虫♀与♂互抱,不因血流而冲散。
(4) 生理上变化:
寄生虫取食方法具多元性(如疟原虫可吞噬、渗透还可胞饮;华肝蛭可食红白
血球又可食胆管分泌物,还能靠活性皮层的微绒毛来加大、加快吸收营养)。
寄生虫因对象类型的不同而产生不同的消化酶等,如甘薯线虫会分泌大量纤维
素酶、淀粉酶。而钩虫会大量分泌蛋白酶、乙酰胆碱酯酶(麻醉局部肠壁)
及抗凝素(非酶性多肽,防止血液凝固)
通过分泌产物(如角质膜)或象日本血吸虫通过伪装术吸附宿主抗原,来抵消
或消弱宿主的灭虫效应。有时虫态(如疟原虫子孢子)还能在宿主的体内休
眠长达1年,一旦复发,虫体会快速的增殖。
有的寄生虫体内糖原占体重1/4
能行有氧与厌氧呼吸
生殖系统极大发展,有的生殖系统呈多套如绦虫。繁殖力极强,日产虫卵量成
百上万。
繁殖具多样性如产虫卵、横裂、多分裂、产生生发囊。虫体可自体受精,甚至于
幼虫有的还能繁殖,以1:N个比例加以繁殖(如日本血吸虫1个毛蚴最终可产
尾蚴10万),弥补转换宿主与移行过程中所带来的损失。
蛔虫感染性虫卵抗逆性强,在俄罗斯一些地区土壤内,蛔虫感染性虫卵11年时,
还会有11%存活。甘薯线虫在土壤内可存活5年以上。
个体发育周期短,如疟原虫只需24~72h、痢疾变形虫8~9h、人蛔虫只需60~75d,
就可发育完成。而蛲虫虫卵排出体外只需6~7h就能变成感染性虫卵。
许多寄生虫的保存宿主很多,如利氏曼原虫其保存宿主高达15种以上,这一特点
使利氏曼原虫种群不会遭灭顶之灾。
成虫寿命大多长。少则2个月、1年,个别甚至达到40-50年之久,既便老年虫
态仍有一定繁殖力。
(5)感染源微小、传播容易
靠风-手(蛔虫感染性虫卵《45~75×35~50μm》、痢疾变形虫包囊《30~
80nm》)、 靠水(日本血吸虫尾蚴《280~360×60~95μm》、甘薯线虫《<1mm》)、
靠土-手、脚(十二指肠钩虫丝状蚴《648~22μm》)、靠动物(鱼虾-华
肝蛭囊蚴《138×115μm》、蚊-疟原虫子孢子《12×1μm》、丝虫微丝蚴《200~
300μm》、 猪-猪带绦虫感染性虫卵形成囊尾蚴《20×11mm》)非常容易地加
以传播。
❸ 蛔虫的特征有哪些
蛔虫原腔动物门,线虫纲,蛔目,蛔科。是人体肠道内最大的寄生线虫,成体略带粉红色或微黄色,体表有横纹,雄虫尾部常卷曲。虫卵随粪便排出,卵分受精卵和非受精卵两种。前者金黄色,内有球形卵细胞,两极有新月状空隙;后者窄长,内有一团大小不等的粗大折光颗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