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亲们,如果你在乡镇上看到一家卖中老年用品店,你们会怎么想,会想着给自己的父母买吗我最近想着乡镇开
只要老年人多的地方都可以开,好孝心老年用品店,老年用品的龙头企业
2. 如何让父母退休后生活过得更充实
父母退休后,总有一个不太适应的过渡期,毕竟平时上班习惯了,一下子闲下来,身体和心里都不习惯。
这个时候,身为子女的我们,可以从下面几个方面帮助他们度过难关。
01 陪伴交流
知道父母辞职后,一定要抽时间多陪陪他们,在一起可以谈谈家里的境况,说说自己的工作让他们了解自己的儿女在忙些什么,还可以请他们讲讲自己工作时的事情,最后旁敲侧击问一下他们退休后的打算。
陪伴和交流,可以让他们有事做,以免闲的心烦。
陪伴和交流,可以了解他们内心的真实想法,方便子女提出合理建议供他们参考。
陪伴和交流,可以加深父母和子女之间的感情。
02 参加社区活动
社区活动,一来离家里近,方便上年纪的父母就近参加;二来,社区里面的人相对熟悉,感情联络起来方便;三来,社区活动有社区的专职人员负责,比较正规、安全,父母过去,子女放心;最后社区活动丰富,父母们过去总能找到一款自己感兴趣的参加。
03 带孙子解闷
有的年轻家庭,不放心老人带孩子,所以,会出现一种情况,老人闲死了,年轻人忙死了的状况。
其实,年轻人,可以尝试让退休的父母带孩子试试。父母有退休这一说,说明他们是有文化的人,带孩子不至于和年轻人有太深的代沟。
父母带孩子,不但可以减轻年轻人的负担,还可以让他们有事做,忙起来,享受含饴弄孙的天伦之乐,这样子就不会被退休的坏情绪影响到,也就给儿女们省去了抽时间照顾他们的麻烦。
何乐而不为呢?
04 学习新事物
现在好多地方都有老年大学,父母退休后,如果没有小孩子带,也不喜欢社区这类型活动,可以建议他们去读老年大学,完成年轻时未完的梦想。
05 外出旅游
父母这一辈,大多很细辛苦,年轻时忙孩子、忙工作,根本没有时间出去旅游。
等到退休后,就有大把的时间做这件事。
刚开始,作为孩子的我们,可以带父母出游,多带几次,他们自己就学会了买机票、火车票、联系当地旅行社这些事情。接下来他们就可以自己出游,或者跟老朋友们与其出游。
外出旅游,可以满足他们半辈子未出远门的遗憾,可以丰富他们的业余生活,可以增长他们的见识,还可以认识许多新朋友。
最重要的是,出游可以让他们越活越年轻。
3. 为什么现在很多老人离开了,子女都不怎么哭
这是当今很普遍的现象。也许是现在的人们看淡了血脉亲情,麻木了生死离别。在以前,如果有人家的老人去世了,不只是儿女,就连当家伙族的晚辈们也会大声哭丧。即使没有眼泪,也会大声地干嚎。做儿女的在灵前头戴重孝,孝帽孝箍把眼睛都差不多全部遮住,跪在父母的灵前,不停地哭。给人的感觉就很悲痛!可如今,在老人的灵前,看到的哭声已经被手机替代了。
有一个老爷子,活了82岁。三儿三女,命不错。听老人们讲,老爷子是他爸和小婆生的老疙瘩。从小供他学习,读书。农村的家里地里的活一窍不通。12岁的时候,他的爹娘给他找了一个大她六岁的女孩子,成了他的媳妇。媳妇进门后,所有的家务活都成了媳妇的工作。当老爷子死后晚上报庙送路的时候,许多看哭的闲人。三个女儿一步一哭喊,一步一叨念。大闺女哭数了一哭,累死的爸爸。被三个儿媳妇当时就兑了一句,哭啥都行,就是哭累死的不行。老爷子活着除了打牌,下棋,玩鸟,遛狗,养猫。香油瓶子倒了都不扶起来的主,还累死的,我看是闲死的。姑嫂间的对话,让所有哭丧的人,都乐了。从此直到出殡下葬,也看不到一个人掉眼泪。儿子们怕被别人笑话,只好干嚎着——爸爸……
在有一个就是,死去的老人,得的是缠磨要死的病,住院是常事,钱花了不少,也没能保住性命的人。到死的时候,把儿女都磨絮烦了。儿女们觉得老人的死是一种解脱!所以儿女们不会哭的稀里哗啦,即使哭也是做样子给人看。
我是绛州四妹,我来回答
我婆婆是今年农历四月去世的,当时下葬那天,大姑姐她们几个就没怎么哭,还真引起年龄大的人的质疑了。
那个大娘七十多岁的样子,她质问大姑姐她们,
“你们怎么都不哭,难道都不是亲生的?”
大姑姐当即怼了过去,
“我们几个都是亲生的,我妈活着时,我们兄妹几个都对老妈孝顺有加,老妈该吃的吃了,该喝的喝了,该穿的也穿了,现在她寿终正寝,给她该置办的寿衣,棺木等等都一应俱全,老妈也该安息了。”
“再说了,活着孝顺,死了哭不哭的能咋地?”
一番话,说的那个大娘鸦口无言了,周围的亲朋好友,都对我们竖起了大拇指!
是呀,活着孝顺,就足够了,死了,哭不哭的,有什么要紧?
婆婆是2013年由于高血压导致中风,留下了半身不遂的后遗症,七八年了,一直卧病在床,兄弟姐妹们对婆婆都照顾有加,闲暇时,不是这个来,就是那个去,这个买吃的,那个买衣服,来了,帮婆婆洗洗澡,剪剪发,陪婆婆聊聊天,一天又一天,一年又一年。
大家都知道,伺候卧病在床的老人,个中滋味真不好受,好在,现在一切都过去了,也不必再提了吧。
反正,邻居们都说了,你妈真是烧了桅杆香了,娶了两个好媳妇,姊妹们也不错,老太婆有福气。
有这些话,就足够了。
婆婆不在了,哭不哭的有什么关系呢?哭是给别人看的,个中滋味是我们自个儿感受的。
再说了,现在条件好了,老人活着,享福了,没受罪,死后,儿女们哭不哭的,真不打紧。
前两年我也在疑惑这个问题,为什么现在老人离开了子女都不怎么哭了。我思前想后,抓耳挠腮,百思不得其解,失去亲人这么悲痛的一件事情,为什么作为子女却没有一滴眼泪呢?
我虽然有这个疑惑,但是一直没有想明白,直到后来我奶奶去世,那时候我认真的观察了整一个去世仪式现场。才真真切切的明白到:子女在亲人离世的时候没有哭,主要受到这几个方面的影响:
1.互联网时代的到来,短视频的火热,惊呼!居然在亲人离世的仪式上,还刷视频,我看着我几个伯伯婶婶刷视频的场景,那一刻,我替奶奶感到了心酸。
2许多人是不会或不敢在公众面前流泪的,都是默默深夜痛哭。奶奶去世的时候,爸爸妈妈一滴眼泪都没有流,那时候我也满心的质疑,我的爸爸妈妈是一个没有良心、不孝顺的人吗?为什么奶奶去世了,他们都不伤心的?
直到下葬后的第一个晚上,我半夜起来上厕所,听到隔壁房间的爸爸妈妈在抽泣,我隔着门房听到了他们的对话,妈妈在安慰爸爸,说“人老了就让她安详的离开吧,如果你要是哭坏了身子,那么她会更加的担心,而且她也会担心你照顾不了我们的的孩子,老婆子已经操心了一辈子了,或许离开是对她最好的眷顾吧,不要再折磨她了。”听到这里,我的泪水哗啦哗啦的流下来,爸爸妈妈不是不孝,不是没有感情,而是他们不会在公众面前展示自己的悲痛,在深夜里痛哭……
3.高龄老人也许已经经历过了许多的病痛,在这一个过程中,儿女为老人流过的泪已经非常多了,以至于直到亲人离世的那一刻,眼泪早已流干,眼睛都不听使唤了,只有沉浸于万般悲痛中。
4.时代已经不一样了,以前的古老思想已经不复存在了,现在的人认为:
①活时孝顺,比离世是哭泣来得重要。
②再哭人也回不来了
③人在死去后的一段时间内还是有意识的,如果许多亲人在哭泣,老人听到也会很痛苦吧,不能安心的走了
高龄老人离世,子女的悲伤是没那么大的,因为高龄老人的子女也基本进入老年生活了,老年人的眼里应该是能把死亡看得不再那么重了,这与现在的时代思想也是有关的。
以前总觉得死亡是特别悲哀的事,但现在却不是那样的以为了。我也觉得现在的子女对于老年父母的离世,不再是那么哭天抢地的悲痛了,也许是觉得父母年迈生活不便,生命到了终点站也是①种人生痛苦的解脱吧,死了不受了。
83岁高龄的老人到了死亡之时,也是寿终正寝了,他的儿女也都进入老年了,也许就是会觉得年纪太大了,如果身体不好,受罪受苦的,倒不如寿终了轻松了。
人的一生最有价值的年纪都过去了,80多岁的年纪,身体好了,生活能自理,倒也能活得舒服一点,如果是疾病缠身,年纪大的儿女伺候着都吃力,还有的老人寿高,儿女都走前头了,这也是一种悲哀。
现在的人也许是比以前的人,多能看开生死了吧!村上一大伯才六十多岁,突发急病而亡,送葬路上,他的两个儿子,大儿子孬好还哭几声,二儿子都四十左右了,一声都不带哭的。这谁又能说什么呢?
人生一世,草木一秋,其实,人若死亡了,活着的亲人再哭也是无用的,我倒觉得那种扯着喉咙哭喊的,还真有点愚昧了,当然我是指老丧。
如果是白发人送黑发人的悲痛,这是很悲哀的,因为太可惜,年轻的生命还有太多的使命没完成,不是该死的年纪却英年早逝,还有那些为民为国的英雄,他们的生命的戛然而止才是真正悲哀的事。
高龄老人的寿终正寝,在老俗规矩里好像也是不太悲哀的事,毕竟年纪大了,人生到了走向终点时候了,这个时候的寿终正寝,已经是自己与子女双重解脱的事了吧!
(个见)
时代变了,子女哀思和不舍的表达方式也不一样了。哭在过去是嚎啕大哭,现在是在心里流泪。
笔者说的这情况确实很多,我参加了很多战友,同学父母的葬礼,有很多人都是一滴眼泪没有,而且好像表情也不痛苦难过的样子,我对此也是大惑不解,我本人是真的接受不了父母去世,子女竟然毫不悲痛的事情。人心都是肉长的,那可是从小生你养你疼你的挚爱双亲啊!怎么能不悲痛?再也不能亲亲热热的喊一句“爸爸妈妈”,这是多么让人伤痛的事情,就算克制自己,眼泪都会情不自禁啊!
不哭还算不错的了,有说有笑的我都见过。我嫂子父亲去世,老人一辈子含辛茹苦,养育了7个女儿1个儿子,九十年代的县城,如果老人去世,没有殡仪馆就先放在自己家院子里,平房基本都有院子。
我姐姐出嫁后,住的离嫂子妈妈家不远,她知道消息后就第一时间先去了嫂子妈妈家,寻思等嫂子从哈尔滨回家后,悲伤痛哭时拉一把,安慰安慰。可谁知道,嫂子回家后,别说捶胸顿足痛哭了,看都没看停在院子里的父亲一眼,直接就进屋和姐妹们寒暄聊天去了,这一幕让我姐姐惊讶不已,大跌眼镜。还有更有趣的,出殡那天,老爷子上午刚刚下葬,中午忙完事后,儿子和几个姑爷就跑到饭店,点了酒菜,推杯换盏的喝去了。多年以后,我姐姐还常提起当年那一幕,我们哥仨一直拿它当个笑话讲。
孟郊:“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父母恩情深似海,我们用一生都报答不了,试想一下,如果是我们自己离开了,我们的父母该有多么悲痛。为什么换作是父母离开,子女连哭泣都不曾有呢?
我和爱人也多次探讨这个问题,我岳母的父母去世时,我也都曾亲身经历,五个儿女没有一个哭的,让我百思不得其解,内心也很不屑。据我个人分析判断,老人离世,子女不怎么哭的原因可能有以下几点:
第一、子女众多,父母对哪一个也没有过度偏爱,感情不深。 过去的年代,基本上每家都子女众多,加上物质贫乏,父母养育孩子艰难,能给吃饱穿暖就不错了,父母心有余而力不足,哪一个孩子也没感觉得到了父母的偏爱,加上过去年代的人,不像现代父母这样,善于向孩子表达感情,所以,孩子和父母的感情都不怎么外露,缺少 情感 沟通,所以那个年代的子女长大后, 情感 自制力都比较强。
第二、父母久病卧床,心理上早有准备。 久病床前无孝子,有的父母多年患病,子女照顾得心力憔悴,随着老人卧床久病时间的增长,子女在心理上对老人离去早有准备,所以老人真的离去的时候,子女会觉得这年些也尽了孝心,没有多少遗憾,内心深处也就不怎么难过,即便如此,我也遇到很多子女依然痛哭的,可能这和父母言传身教及家风有关吧!
第三、家庭不和睦,亲情淡漠,父母和子女关系不和谐,兄弟姐妹关系紧张。 个别家庭,父母表率作用不好,教育子女缺失,兄弟姐妹间因为赡养老人,争夺家产,矛盾较多甚至反目成仇。
第四、子女都属于内心坚强,感情理智型的。 其实这也是我除了上述两点之外,实在找不出理由的理由,每个人的性格特点不同,有的人可能天生就是 情感 理智型,不会通过哭泣表达心情,所谓的喜怒不形于色吧,这也牵强的算个理由吧,对于我这种 情感 丰富类型的人,我是无论如何无法做到父母去世,自己不痛哭的,真的佩服那些人的坚强。今年9月19日,是父亲去世十周年,我和哥哥代表在外地的姐姐,特意去了墓地祭扫父亲。母亲到今年,也离开我们四年了,现在每每触景生情,想到妈妈,我的眼睛还禁不住湿润,想念在天堂的爸爸妈妈。
“子欲养而亲不待”,和父母的缘分只有一次,来生谁也无法遇见,珍惜和父母在一起的日子。“百善孝为先”,孝顺父母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孝”也是自古传承的家风古训,是我们的精神血脉,是维系中华民族家庭关系的纽带。
社会 竟争,压力太大,尤其当今 社会 , 历史 车轮滚滚向前,哪允许你停下哭泣啊,父亲去世,忙完后事,立马上班,新的事补充内心,捎歇片刻就会想起,老人才走几天,我们一切恢复正常。一个人的心已分成18瓣,父,母也许占之一吧,愿上苍理解,21世纪让世界变成了地球村,所以人在变化当中,哭与不哭,正向‘浓妆淡抹总相宜’一样,不失大雅。重要的是珍惜身边的一切,不要过于在意得失,无论谁走了,很快就会被忘记。
过去老人去世了,亲戚子女嚎啕大哭诉说失去亲人的悲痛和伤心,用眼泪表达。
现在时代不一样了,年轻人悲痛的表达方式不一样吧!是在心里悲痛,心里在流泪。
我公公婆婆去世的时候,孩子他爸没有哭,眼泪对于他来说是无能的表现,哭也改变不了事实,用行动来表示。
83岁,活到这个岁数已经不错了,说实话,人活太久了不一定就是福气。记得以前的老人常常抱怨自己为什么不死,因为从前条件差,虽然子女多,但是容易相互推卸,因此老人常常会被漠视,也没有人用心的去体谅他们的无奈。包括现在,高龄老人在精神上同样是孤立的,即便是在将来任何时候,同样如此。
八十多岁的老人,身体器官处以极度的衰老状态,死亡对于他们来说也是一种解脱。有时候,人们对于悲伤的反应是安静的,不哭,并不代表后人对于逝去亲人的漠然。
几乎所有的人在告别生命之前都会有一段痛苦挣扎的过程,这个过程对于活着的亲人同样也是一份内心痛苦的煎熬,有的甚至是长达多年的疲劳消耗,老人痛苦,后入受尽折磨,当老人生命完结的那一刻,所有的人都解脱了。不哭,是尽力了的那份坦然。
每个人 情感 表达的方式不一样,有人泪点高,有人泪点低,哭不哭的,没必要去特别的讲究,反正死了的人听不见,不过是哭给活人看的。
过去老人是家里的顶梁柱,家里孩子也多,大大小小的事都由父母出主意做主,所以子女长大以后,对父母孝为先,感恩的心在孩子的心中站主要位置。老人的离开,孩子们的心情非常难过悲伤,知道父母有生之年是多么的不容易,所以大哭。现在的 社会 跟过去不一样生活好了,父母的对孩子一般都溺爱,孩子成年后也没有感觉生活还有什么压力,想得到的东西太容易了,想需要什么父母马上给他们办好了,涌现出许多的小皇帝、大少爷,小公主、大小姐。感恩的心自然也就少多了,认为父母为他们的付出都是应该的。当老人离开,他们悲伤的感觉少,也就不怎么哭了。仅供参考!
4. 花钱把父母送进养老院,是孝顺还是不孝顺
谢谢朋友的邀请!我是一个有着十年养老院院长工作经验的养老人!十年来接触过数千老人及其子女,见证了许多孝顺的子女和不孝顺子女,在此谈谈自己所见所闻的体会。
由于中国五千年来的家庭养老的文化!养儿防老是最基本的孝道文化,如果退回去十年,一般来说老人是不愿进养老院的,儿女也不愿把父母送入养老院,就是怕左龄右舍和 社会 说闲话!说不孝!而当时的养老院入住的老人,确实大多是“五保户老人和三无老人”。但随着时代的发展和进步,人们的思想观念也在不断的变化和改变,而且养老院的建设和硬件设施越来越完善!环境优美!服务优质,医疗卫生齐全!已经完全不一样了!所以,今天的 社会 儿女和老人, 社会 和人们对过入养老院养老的观点逐渐在变化!养老院养老已在逐渐被人们接受。
根据目前的趋势,养老院是多数人的第二故乡,也是人生的最后停靠站。我的一位老年朋友,是一位86岁的老奶奶。去年她生病住院了,在医院连续住了3个月。住院期间她考虑得最多的是出院后是否回到自己孤独的家里,她让我给她拿主意。
她只有一个儿子,儿子家庭不属富豪,儿媳妇也不是省油的灯,给不了老人的经济补助。老奶奶是工厂退休,退休金每月2000元。我跟她算了一笔帐。反正儿子家里是进不去的,如果回到自己家里,老奶奶一条腿不能动,生活不能自理。请个保姆,月薪2000元请不到人,还有两人的生活费,家用的电费、水费、零星开资,加到一起2000元还不够花,还有面临保姆虐待的风险。
老人家曾多次生病住院,也没积蓄,不是政府报销药费她早已无法生存下去了。请保姆来家里照顾,除了自己的2000元退休金,其它的钱以哪里来?最后决定去养老院!老人家进养老院3,4个月了,我多次去探望她,她的精气神一次比一次好。养老院里有伴聊天有伴玩耍,有吃有住有人照顾。每月向养老院交纳2000元,恰好在她老人家的承受范围之内。人舒服了又省了钱有何不可?
题主的说说花钱把父母送进养老院,是孝顺还是不孝顺?这可不能一概而论。一般儿女上有老小有小,侍候不来。自己要出去工作赚钱的,总不能为了照顾老人一家人都不生活了。无奈之下把父母送进养老院,自己也会经常去养老院探视老人,逢年过节可以把老人接回家里聚聚,这样的子女是孝顺的。
有个别子女把老人当包袱,把养老院当着为自己御载的地方。将老人送进养老院,自己再也不在老人前露面了!这是明显的不孝之举。
花钱将父母送到老人院是孝还是不孝,
这个问题要从多方面去评论才能得到有效的解决途径,普罗大众,各种各样的家庭状况都有不一样的原因,自古忠孝难两全。
对于我已迈入古稀之年的人来说,当然希望儿女尽孝,但人生不如意事 十常八九,在此我将自己真实感受彼此评论一下,假如父母在七八十岁的时候不幸染上中风偏瘫,医生告诉你可能要照顾三到四年,每天都要帮父母做着同样的事情,就是煎药,洗澡,上厕所,喂父母每天都要吃的东西,时间长了你是否能做得到?即使只是父亲一人得病,但监介局面还是有点不好意思,长时间儿女如果做得到的话,的确是忠孝两全。
前提是,你家庭条件非常优越,夫妻两人只照顾孩子和两老,不愁衣食,即使如此也是少见。
古人云久病床前无孝子,所以我自己认为,如果儿女送我到一家好一点的老人院,或者请一个护理也是忠孝两全了,我们老人也不能太过自私,儿女们要养家糊口,绝不能拖垮儿女,人生在世,,必有一死,奈何,这是我自己的想法,不值评论。
年轻的要工作!不工作在家服侍吗?不工作那有钱开支?我们要理解要体谅不是埋怨!送去养老院不是不孝顺只是迫不得已!
我觉得取决于父母的意愿与儿女对老人的关爱度多少。也就是花钱把父母送进养老院,是孝顺还是不孝顺。
比如:我老公公今年87虚岁,身体硬朗。婆婆去世后,他以前在儿子家住过,儿子给买房子自住过多年。当时有4个儿子在身边,也常去探望,远道的三个儿子也年年节、假日回去与他过春节。后来儿子给他换了一个130多平的大房子,有儿媳、孙女同住。因为,她们返回外地,他一个人也住不了大房。大家正商议他去谁家养老,他上街溜达自己有了答案。
原来,他在广场溜达,遇到一对外地夫妻70岁左右。他们独生儿子定居深圳。男士在铁路退休,他们自己不爱做饭,住进了老公公所在县城全省样板养老院。他就跟随着人家去了养老院。回家就召集6个儿子聚会商量,二大伯哥走了。他要去养老院。
有时孝就是顺,6个儿子开车去了养老院,实地考查。真实不错,宽畅明亮,一尘不柒。有健身、游乐中心,由于新建,一切安好。每天,有专人送水、洗衣,定点吃饭。饭后有玩扑克的,有打麻将的,还可以在院子里溜达,每人一个小冷柜,可以放些水果。
那里住的老人非常热情,个个笑容满面。我们三家去看老人,他们就打招呼问:你们来看谁?在那边了,儿女多就是好,一来一大帮。
老人住进养老院后,他得到了更多关爱。本地的儿孙定期去看他,买水果买好吃的。远处回来的儿子、儿媳。孙子、孙女,都把老人带出住宾馆,又吃又喝又玩。所有年、节儿子全接回家过节,比他去养老院前还热闹。所以,老人去了养老院,做儿女的常去看看,陪老人聊会天,那就是孝顺。
如果,你把父母推进一个条件差、服务不到位的养老院,对他们置之不理。不理不关,不看不爱,那就是不孝。特别是我们这一代,都是独生子女,那养老最好的方式就是去养老院。也是为了不给儿女增加负担。
我有一个小同事,他父亲去世后,她母亲身体不好,自己很难照顾自己。他从外地考入我单位后,住在单位宿舍。他只能把母亲送到敬老院,他每天下班去养老院陪妈妈聊天,他是无奈送妈妈上养老院。
我老妈不愿意去养老院,她今年81,老爸走了10年,她一直自己过,我住的远,其他儿女住的不远。她做好吃的,全家就都回去聚。我负责买菜,除了冬日,我能做到每周必回,爸爸在时就那样。每次都是大包小包往家拿。但是,有一点,我是绝对公平,我们结婚后就给公婆养老费,每年都回去过春节,千里之遥。他们来我家住一到三个半月,我也是大包小包往家买,让公婆尝遍当地 美食 ……
我老妈二楼邻居,老爷子97,前年老伴去世,他家就是儿女定期来老人家照顾与陪伴老人。我同学婆婆在外地,他们也是定期去照顾婆婆。我老妈我们也决定她不愿意做饭时,去老妈家轮留照顾,我妈说:还是在自己家里生活方便自由,两个电视随便看。
花钱送父母去养老院,因为自己照顾不了正常,也是孝顺。但是听之任之,不管不问。不问不看,节假日也置之不理,不让老人享受天伦之乐就是不孝。
谁都会老,我们今日的孝顺,就是儿女的样板。让老人晚年平安幸福、快乐才是儿女应尽的责任与义务。无论采取哪种养老方式,多些关爱,常去看看,多些陪伴,有爱哪都是老人的家。让父母平安快乐度晚年,才是儿女的首要任务……
图一:老公公养老院餐厅
图:走廊
图三:活动室,打麻将的就是老爸
人是感情动物,亲情占首位,尤其到了老年,最期待的是,多看一眼陪伴多年亲人,当老人临终前心里明白,不会说话,那时他会以留恋不舍的眼光寻找什么?寻找没有在场儿女。老年人被送进养老院,对老年人内心感觉,是一生的悲哀。他能养你小,你就不能养他老?你养他老有难度,影响赚钱,影响生活?可他养你小的时候就不操心费力吗?有一点好吃的都舍不得自己吃,总是想着儿女,你们不记得吗?人到老年不缺物质生活,缺的是陪伴。养老院条件再好,也不如家。养老院是为大多孤寡老人所设。老年人最希望的是亲人陪伴。古人曰:儿行千里母担忧,母行千里儿不愁。有狠心儿女,没有狠心爹娘。硬生生把老人送去,只有无奈的忍受,毕竟没有当年的话语权。儿女应尽最大努力,将老人留在身身,一代传一代,养老送终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我的观点:把父母送进养老院就是不孝。
随着时代的飞速发展,各个行业高 科技 操作更新换代快,每个人都得在竞争力中求适应和发展。
儿女们既忙于工作,又得经营好各自的家庭。
没有多大时间照顾父母,父母年纪大了,把他们送进条件较好的养老院,让老人们在一起生活,聚在一起聊聊天。
当儿女的定时抽空,去看望父母,给他们带一些好吃的,和生活日常用品等等。
我认为也很好,这种做法也是对父母,孝顺的一种很好的方法。
送去养老院不是孝顺不孝顺的问题!现在是独生子女父母养老阶段!独生子女们必须工作。若是父母身体多病在家养老现实吗?请保母月新要几大千,加生活费用一般工新家庭谁负担得起?……
花钱把父母送进养老院,都是没有办法才送进的,如果女儿,儿子轮流照顾,这是可以在家照顾,如果抛个儿子一家照顾,女儿不承担,而且还要寸步不离,整天要死要活的,该怎么办,媳妇身体不好,难道让儿子不去工作去陪父母,不去工作钱从那里来,以后怎么生活,钱不会从天而降的。各家有家的难处,不能一概定论。
花钱把父母送进养老院,孝顺不孝顺要根据具体情况而定。而每个人所站的立场不同,结论也是不同的!
从传统观念上讲, 养儿防老,父母养咱们小,咱们就得养父母老,这样看, 你花多少钱都是不孝顺的,因为你没有亲自照顾!
但现在的实际情况是 ,我们大多数人工作都很忙,每天从早到晚都在班上,如果专职照顾父母,可以!但工作没有了,那么收入也没有了!如果工作,只有父母在家,身体好还可以,身体不好的话,也是极大的问题。 有时候不是孩子不想亲自照顾,而是实际情况不允许 !从这个角度上,花钱送父母进养老院不能说不孝顺。
有时候还要看你送老人进养老院的初衷! 比如,我有钱,又闲,但就是不爱照顾父母,我觉得这就是不孝顺的。如果想让父母得到更好的照顾,儿女不时去看看老人,我觉得可以理解!
但现在的养老院条件也是不同的,花费也不同。 条件差的几个人一个屋子,优点是,儿女花钱少,老人不孤单。缺点是,老人之间也会有影响。而且这样的养老院生活条件,饭菜质量也会一般!
而条件好的养老院,老人会得到更好的照顾,但儿女花费也不少!至于把老人送什么样的养老院,得看看儿女的条件!
所以,我不认为送老人进养老院就是不孝顺,要视具体情况而定。这是我的看法,希望能够帮到你,我是幽兰笑一笑,感谢您的阅读。
5. 适合发朋友圈的关于孝亲敬老的句子四十八条
适合发朋友圈的关于孝亲敬老的句子(篇一) 1.孝子亲则子孝,钦于人则众钦。 意思是:你对父母孝顺,你的子女对你也孝顺;你敬重别人,别人也敬重你。出自(宋)林逋《省心录》。
2.孟子曰:“不得乎亲,不能够为人;不顺乎亲,不能够为子。”——出自(春秋)《孟子·离娄上》。注释:孟子说:“(在舜的眼中看来)儿子与父母亲的关联相处得不好,不能够做人;儿子不能事事顺从父母亲的心意,便不成其为儿子。”
3.敬奉公婆,如同生身父母;友爱姑叔,胜似手足同胞。
4.长幼有序。——孟子
5.你不同情跌倒在地的老人,在你摔跤时也没有人来扶助。印度谚语
6.尊前慈母在,浪子不觉寒。《劝孝歌》
7.孝子事亲,不可使其亲有冷淡心,烦恼心,惊怖心,愁闷心,难言心,愧恨心。
8.孟子说:“亲爱父母亲,便是仁;尊敬兄长便是义。”出自(春秋)《孟子·尽心上》。
9.德之始也,悌,德之序也,信,德之厚也,忠,德之正也.曾参中夫四德者也.——出自《家语·弟子行》.注释:孝敬父母是道德的开始,敬爱哥哥是道德的次序,信用是道德的深度,忠诚是道德的方向.曾参是恰恰具有这四种道德的人.
10.路的魅力在于弯曲。
11.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____孟郊《游子吟 / 迎母漂上作》
12.在生不孝道,死了枉悲伤。
13.夫孝,天之经也,地之义也。意思是:孝是天经地义的。
14.血气之怒不可有,理义之气不可无。
15.亲所好,力为具;亲所恶,谨为去。——(清)李毓秀《弟子规》
16.一个老人能够得到的最好收获不过是家人的仁慈和爱,统领和敬畏已不再是他的武器。——(法国)蒙田
17.母爱是一种巨大的火焰。——罗曼罗兰
18.意思是:父母有过错,劝他们更改。要面带笑容,语调柔和。出自(清)李毓秀《弟子规》。
19.人们听到的最美的声音来自母亲,来自家乡,来自天堂。——威布朗
20.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孔子
21.《劝孝歌》母称儿干卧,儿屎母湿眠。《劝孝歌》母苦儿未见,儿劳母不安。
22.万寿无疆 长命百岁 18、年年有今日,岁岁有今朝.老如松柏竭诚为您服务!
23.没有父母的爱培养出来的人,往往是有缺陷的人。——马卡连柯
24.《孝敬皇帝挽歌》刘祎之(唐)戒奢虚蜃辂,锡号纪鸿名。地叶苍梧野,途经紫聚城。
适合发朋友圈的关于孝亲敬老的句子(篇二)
25.要想学生好学,必须先生好学。惟有学而不厌的先生才能教出学而不厌的学生。——陶行知
26.祭而丰不如养之厚;悔之晚何若谨于前。——《格言联璧》
27.德之始也,悌,德之序也,信,德之厚也,忠,德之正也。曾参中夫四德者也。——《家语·弟子行》
28.字严世上惟一没有被污染的爱——那便是母爱。字严成功的时候,谁都是朋友。
29.忘恩比之说谎、虚荣、饶舌、酗酒或其它存在于脆弱的人心中的恶德还要厉害。——英国谚语
30.用殴打来教育孩子,不过和类人猿教养它的后代相类似。马卡连柯
31.《水龙吟·闾丘大夫孝终公显尝守黄州》苏轼(宋)闾丘大夫孝终公显尝守黄州,作栖霞楼,为郡中胜绝。元丰五年,余谪居黄。
32.白珪玷可灭,黄金诺不轻。秦穆饮盗马,楚客报绝缨。
33.感谢命运,感谢人民,感谢思想,感谢一切我要感谢的人。
34.父母恩情似海深,儿女莫忘养育恩。
35.世界上有一种最美丽的声音,那就是母亲的呼唤。但丁
36.为人子,止于孝;为人父,止于慈。 意思是:做人子的,做到孝顺父母;做人父的,做到慈爱儿子。出自《大学》
37.孟子曰:“不得乎亲,不可以为人;不顺乎亲,不可以为子。” 孟子说:“(在舜的眼中看来)儿子与父母亲的关系相处得不好,不可以做人;儿子不能事事顺从父母亲的心意,便不成其为儿子。”出自(春秋).《孟子·离娄上》。
38.尊老爱幼应从身边的小事做起。
39.人生最美的东西之一就是母爱,这是无私的爱,道德与之相形见拙。
40.一个老年人的死亡,等于倾倒了一座博物馆———高尔基
41.身有伤,贻亲忧;德有伤,贻亲羞。
42.对父母最大的爱,莫过于管好自己。
43.大孝终身慕父母。唯孝顺父母可以解忧。——孟轲
44.千万经典,孝义为先。意思是:成千上万部经典上都说,孝和义是人首先应当做到的。出自(清)《增广贤文》
45.我望着摇篮,我的儿子在成长,我没有休息的权利。
46.您用火一般的情感温暖着每一个同学的心房,无数颗心被您牵引激荡,连您的背影也凝聚着滚烫的目光。
47.节过重阳菊委尘,江边病起杖扶身。不知此日龙山会,谁是风流落帽人。
48.你希望子女怎样对待你,你就怎样对待你的父母。——伊索克拉底。
有关孝亲敬老的经典文案
有关孝亲敬老的经典文案(篇一)
1.孝敬父母经常可以代替最高贵的感情。
2.咱们体贴老人,要像对待孩子一样。——歌德
3.德之始也,悌,德之序也,信,德之厚也,忠,德之正也。曾参中夫四德者也。——《家语·弟子行》
4.世界上的一切光荣和骄傲,都来自母亲。
5.智慧之子使父亲欢乐,愚昧之子使母亲蒙羞。——所罗门
6.一个老人能够得到的最好收获不过是家人的仁慈和爱,统领和敬畏已不再是他的武器。——(法国)蒙田
7.父母恩情似海深,人生莫忘父母恩。
8.家贫知孝子,国乱识忠臣。——出自《名贤集》。注释:在家庭贫困的时候,才能发现真正的孝子,在国家危难的时候,才能识别真正的忠臣。
9.血气之怒不可有,理义之气不可无。
10.君子隆师而亲友。——《荀子修身》
11.莫把心爱的儿子留在你身边,放他出外锻炼才会名满天下。泰国谚语
12.孟子曰:“人人亲其亲,长其长,而天下平。”
13.与其批评孩子,不如做个榜样。
14.慈母爱子,非为报也。〖汉〗刘安
15.父母所欲为者,我继述之;父母所重念者,我亲厚之。——《格言联璧》
16.千忙万忙,白发父母不可忘。
17.尊老爱幼,重在关爱。
18.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孟子)
19.在子女面前,父母要善于隐藏他们的一切快乐、——作者是:烦恼和恐惧。(英)培根
20.首孝弟,次谨信。——(清)李毓秀《弟子规》
有关孝亲敬老的经典文案(篇二)
21.孝子亲则子孝,钦于人则众钦。
22.长者立,幼勿坐,长者坐,命乃坐。尊长前,声要低,低不闻,却非宜。进必趋,退必迟,问起对,视勿移。
23.老人受尊敬,是人类精神最美好的一种特权。法司汤达
24.失去了慈母便像花插在瓶子里,虽然还有色有香,却失去了根。
25.在这个世界上,我们永远需要报答最美好的人,这就是母亲。
26.父恩比山高,母恩比海深。
27.人们听到的最美的声音来自母亲,来自家乡,来自天堂。——威布朗
28.给老人一份幸福,就是给自己一份快乐;给老人一片天空,就是给自己一片绿地。
29.用殴打来教育孩子,不过和类人猿教养它的后代相类似。马卡连柯
30.孝子不谀其亲,忠臣不谄其君,臣子之盛也。——庄子
31.我望着摇篮,我的儿子在成长,我没有休息的权利!何塞马蒂
32.事其亲者,不择地而安之,孝之至也。——庄子
33.每个人都要走向衰老,每个人都要尊重老人。
34.一饭之恩,当永世不忘。
35.呼唤应声不敢慢,诚心诚意面带欢。——《劝报亲恩篇》
36.诗礼固可学,郑卫不足听。幸能修实操,何俟钓虚声。
37.不孝的人是世界最可恶的人。——鲁迅
38.百善孝为先。——中国古代名言
39.若教眼底无离恨,不信人间有白头。
40.节过重阳菊委尘,江边病起杖扶身。不知此日龙山会,谁是风流落帽人。
关于逆袭的励志语录四十八条
关于逆袭的励志语录(篇一)
1.鸡蛋,从外打破是食物,从内打破是生命。我这个徒弟都从蛋壳里孵出来了,你这个师父难道要让人家煮了么?
2.没死,就不要把自己当成废物。
3.君子都勇于改正错误,小人总是掩饰自己的过失,改正错误,终究会醒悟,掩饰过失终究会迷乱,最后能醒悟的人会得到福气,而最后执迷不悟的人必定会遭受灾祸。
4.绝对不要把改善工作能力仅寄托在公司培训上。人绝对不可能经过一次培训就脱胎换骨。相反,集体培训上学到的东西往往是最用不上的信息。就像食堂烧大锅菜一样,总没有你最想吃的菜,因为这样做容易,并且不容易得罪人。很多应届毕业生找工作很看重所选的公司有没有培训,这说明,你不但不知道这个公司做什么,你甚至不知道怎样学习这些技能。
5.不要放弃奋斗没有人会帮你一辈子靠自己才最有保障。
6.禅门中有句话,叫做如人饮水冷暖自知。一个人怎么去生活,其实就在于自己的心地,一言一行,一举一动,安静,自在,喜悦。把自我的觉醒活成一种生活方式,心地保存一份淡然的状况,时光远走,留不下什么,所以内心也不要去留存那些过往的负担。
7.你们都这么幸福,他嫉妒了。
8.我知道高考很难,但我也知道,如果不努力,以后会更难。
9.虽然你的思维相对于宇宙智慧来说只不过是海中的一滴水,但这滴水却凝聚着海洋的全部财富;是质量上的一而非数量上的一;你的思维拥有一切宇宙智慧。
10.学习是一辈子的事,不要把学习当成功利的事,这样会让你学的很累。
11.热爱生活,用心学习,用一颗感恩的心看待世界,快乐、充实每一天!
12.有些人,他偶尔出个门或者“回娘家”,你对他的那种想是痛并快乐着,等他真的走了,那种心里落空的滋味就再无半点儿幸福可言了。
13.莫找借口失败,只找理由胜利。
14.所有逆袭都是有备而来,所有幸运都是努力埋下的伏笔,你的勇气会成就更好的你。
15.今日不肯埋头,明日以何抬头。
16.不要推卸责任。推卸责任是害怕的条件反射。不要认为别人看不出这点。
17.成功的秘诀在于对目标的执着追求,成功的秘诀在于坚持自己的目标和信念。
18.世事如庭前花,花开也有花落,又如天边云,云卷也有云舒,何必患得患失,终日耿耿于怀呢?观世间万事,既得之,则安之;既失之,亦安之。不患不得,亦不患得而复失。自然而然,洒脱自在。
19.成功的方法多种多样,别不接受你看不惯的方法。
20.流水在碰到抵触的地方,才把它的活力解放。
21.这很好理解,喜欢就是无限制的包容忍让,你的任何缺陷在他眼里都是优点,你做任何荒唐事他都觉得是有道理的。爱正好相反,它是无道理的斤斤计较,你很平常的一个举动都会掀起腥风血雨。简而言之,喜欢,就是一个人愿意为了你淡定;爱,就是一个人愿意为了你不淡定。
22.别人有别人的人格,自己也要有自己的人格。没有独立的人格,永远是一个懦弱的人。不可能成为一个优秀的人。
23.我们常常能原谅一贯犯错误的人,却不能原谅偶而犯一次错误的人。当一个从来不会向你说好话的人,偶而对你说一句好话时会让你激动不已;而一个一贯对你说好话的人,偶而冒出一句不好听的话会让你难受几天。这些往往是因为我们自己的判断和思考出了问题,是我们的心理在作怪。亲则疏,远则香!
24.你改变不了已经发生的事,所以不要浪费时间想那么多了。前进,放手,忘了它,就这么回事。
关于逆袭的励志语录(篇二)
25.努力把日子都填满,别让孤独包围你,请善待珍惜自己,给自己一个坚强的理由,生活没有什么过不去的坎。
26.因为只有你生气,我才会着急。我应了你的,必然会做到。
27.超越梦想,超越自我。
28.不要指望别人你要努力你想要的要你自己给自己。
29.别担心,你不会眼睁睁地饿死。即使没有钱也有朋友。若是为女人而沉湎于情网不能自拔,对于自己也是一笔损失。想想你自己的母亲:她对人生的要求该多么微小,可是,落在她头上的又是怎样的一种命运?——屠格涅夫
30.爱不是超越人之上的一种更高的力量,也不是强加于人的一种义务;爱是人自己的力量,通过这种力量,人使自己与世界联系起来,并使这个世界真正成为人的世界。
31.生活给你的很多难堪,不是在跟你过不去,而是要你不断提高生存的技能。
32.春来秋往,寒暑交替,岁月枯荣,年年重复。多少追逐在岁月的流转里早已化作云烟,而心头却依然紧紧握住痴痴的守望,还有那些红尘的爱恨悲欢。在自己的回忆里,烦恼总成云烟;在别人的回忆里,我们成云烟;在云烟的记忆里,原本都是云烟。茫茫人海看人间,恨在哪里,怨寄何方,到后来自己寻来的惆怅,折磨不了任何人,酸苦都是自己的作品。
33.“我的哲学是,你不只要对自己的人生负责,而且要在这一刻尽可能做好,以让自己在下一刻能处于最佳位置。
34.你没有遇到更好的人,是因为你没有变成更好的人。
35.生活再苟且也要把自己收拾干净。
36.不才能买鞋子时,能够借别人的,这样比赤脚走得快。
37.整理下心情,忘记不愉快的往事,听听音乐,看看风景,说能说的话,做可做的事,走该走的路,见想见的人。早安!
38.都到这份上了,你不和他在一起还等什么呢?
39.点燃执着的信念,燃烧无悔的青春。
40.凌晨的酒是石头,中午的酒是红铜,晚上的酒是白银,三天喝一次的酒是黄金。
41.不怕物质匮乏,就怕心灵匮乏,不怕物质富有,就怕精神没有。舍得付出不计吃亏,就是富有的人生;贪图安逸只知享受,必是贫穷的人生。
42.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心,都有自己的精神,都有自己的建立功勋的道路。(《公民的诞生》)压抑自己良心的声音,这是很危险的事情。如果你养成一种对某件事情毫不在乎的习惯,那你很快就会对任何事情也都满不在乎。不做违背自己良心的事,只有这样才能磨炼性格。(《给儿子的信》)
43.不怕苦,吃苦三五年;怕吃苦,吃苦一辈子。
44.送给高一新生:相信自己,我们一定行的,未来的路上有你也有我!
45.都说世象迷离,我们常常在如烟世海中,丢失了自己。千帆过尽,回首当年,那份纯净的梦想早已渐行渐远,如今岁月留下的,只是满目荒凉。当你孤独地行走在红尘陌上,是否会觉得,肩上的背囊被人间故事填满,而内心却更加地空落。此时,则需要依靠一些回忆来喂养寂寥,典当一些日子来滋润情怀。
46.培育能力的事必须继续不断地去做,又必须随时改善学习方法,提高学习效率,才会胜利。
47.、蜕变的过程是很痛苦的,但每一次的蜕变都会有成长的惊喜。
48.不要给自己的失败找借口!
关于孝亲敬老的暖心说说集合四十四条
关于孝亲敬老的暖心说说【篇一】
1.孟子说:“(在舜的眼中看来)儿子与父母亲的关系相处得不好,不可以做人;儿子不能事事顺从父母亲的心意,便不成其为儿子。”出自(春秋)。《孟子·离娄上》。
2.在子女面前,父母要善于隐藏他们的一切快乐、——作者是:烦恼和恐惧。(英)培根
3.没有无私的,自我牺牲的母爱的帮助,孩子的心灵将是一片荒漠。
4.给老人一份幸福,就是给自己一份快乐;给老人一片天空,就是给自己一片绿地。
5.慢人亲者,不敬其亲者也。
6.年老受尊敬是出现在人类社会里的第一种特权。(法)拉法格
7.人们听到的最美的声音来自母亲,来自家乡,来自天堂。——威布朗
8.为人子,止于孝;为人父,止于慈。
9.与其批评孩子,不如做个榜样。茹贝尔
10.小舟横截春江,卧看翠壁红楼起。云间笑语,使君高会,佳人半醉。
11.哀哀父母,生我劳瘁。____佚名《蓼莪》
12.羊有跪乳之恩,鸦有反哺之义。
13.《水龙吟·闾丘大夫孝终公显尝守黄州》苏轼(宋)闾丘大夫孝终公显尝守黄州,作栖霞楼,为郡中胜绝。元丰五年,余谪居黄。
14.您用火一般的情感温暖着每一个同学的心房,无数颗心被您牵引激荡,连您的背影也凝聚着滚烫的目光。
15.意思是:父母有过错,劝他们更改。要面带笑容,语调柔和。出自(清)李毓秀《弟子规》。
16.孟子曰:“亲亲,仁也;敬长,义也。”——出自(春秋)《孟子·尽心上》注释:孟子说:“亲爱父母亲,便是仁;尊敬兄长便是义。”
17.良好的家庭传统有助于家庭成员相互尊重,有助于家庭建成一个友爱的生气勃勃的群众。
18.老来受尊敬,是人类精神最美好的一种特权。——司汤达 图集美文网
19.感恩即是灵魂上的健康。——尼采
20.投之以桃,报之以李。
21.意思是:好饭先给父母吃,好衣先给父母穿。出自《劝报亲恩篇》。
22.要知父母恩,怀里抱儿孙。
关于孝亲敬老的暖心说说【篇二】
23.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孔子
24.夕阳无限好,人间重晚情。
25.孝敬父母以情为上。
26.慈善行及至亲,但不应仅此为止。——富勒
27.全世界的母亲多么相像!她们的心始终一样。——瓦普察洛夫
28.诗礼固可学,郑卫不足听。幸能修实操,何俟钓虚声。
29.夫孝,天之经也,地之义也。
30.不当家不知柴米贵,不养儿,不知报母恩。
31.落帽台边菊半黄,行人惆怅对重阳。荆州一见桓宣武,为趁悲秋入帝乡。
32.天地之性,人为贵;人之行,莫大于孝,孝莫大于严父。——《孝经•圣至章》
33.孟武伯问孝,子曰:“父母惟其疾之忧。”——《论语·为政》父母之所爱亦爱之,父母之所敬亦敬之。——孔子
34.母爱乃世界上最伟大的势力。——阿瑟·米
35.子曰:“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
36.孔门有遗训,复坐吾告尔。 先生馔酒食,弟子服劳止。
37.卑鄙小人总是忘恩负义的,忘恩负义原本卑鄙的一部分。——雨果
38.父母恩情似海深,儿女莫忘养育恩。
39.但只有母亲——她是失败时的伴侣。郑振铎哀哀父母,生我劬劳。
40.袨服华妆着处逢,六街灯火闹儿童。长衫我亦何为者,也在游人笑语中。
41.《别老母》 黄仲则 搴帷拜母河梁去,白发愁看泪眼枯。惨惨柴门风雪夜,此时有子不如无。
42.慢人亲者,不敬其亲者也!意思是:不尊敬别人父母的人,肯定也不会敬重自己的父母!--出自《三国志.魏书》!
43.子曰:“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春秋)《论语·为政第二》
44.身有伤,贻亲忧;德有伤,贻亲羞。——(请)李毓秀《弟子规》
每个人遇到挫折都需要正能量,希望以上的“适合发朋友圈的关于孝亲敬老的句子四十八条”帮助到您,欢迎您阅读更多关于“ 孝亲敬老的名言 ”的内容!
6. 有人认为“很多人老了才知道:儿女太有出息不一定是好事”你怎么看
我是灯花物语,此题我来回答。 很多人老了才知道,儿女太有出息不一定是好事——这句话有一定的道理。
我单位有个同事,在关于孩子学习成绩好与差方面,说过一句“名言”:“孩子学习好了,孩子有福;孩子学习差了,做父母的有福。”什么意思呢?孩子学习好,上重点本科,读研读博,甚至出国留学,毕业后找工作,再回到家乡、回到父母身边的概率非常小。孩子远离父母,等父母年迈时,肯定不方便照顾。除非孩子有条件把父母接到身边。而孩子学习差的话,多数会在家乡找个事做,从而陪伴在父母身边。我同事的这句“名言”,和题主提到的那句话,简直有异曲同工之妙。当然,孩子有无出息,不一定只看学习成绩好坏,条条大路通罗马,成材方式有多种,学习成绩好只是孩子有出息的一个方面吧。
曾在网上读到过一则和养老有关的新闻。有一个家庭,有两个儿子,一个比一个优秀,一个读了清华,一个读了人大。大学毕业后,都在北京工作,并买房安了家。父母在一个远离北京的小县城工作和生活,刚退休时,老两口身体挺好的,心情也挺好的,经常外出游山玩水,过得很潇洒。后来,老头病倒了,还好有老太太照顾。再后来老太太也病倒了,无奈之下,让两个儿子回来了。两个老人住院治疗的这一个多月,两个儿子轮流照顾,也是尽心尽力。老人出院后,两个儿子便回到了北京。北京有他们的小家,有他们的事业。家乡的老两口身体大不如前,就找保姆,可连续辞了三个,也没找到理想的。想去北京到儿子身边生活,孩子没提起过,老两口也张不开嘴。这是“子女有出息,父母老了不得济”的典型案例吧。
毛泽东等开国元勋,肯定是算有出息的一类人,且是有“大出息”。他们为了国家,为了民族,不惜流血牺牲,为大家舍小家。他们长年在外地参加革命,别说为父母养老,有的甚至连送终也做不到。开国元勋们为革命奋斗,他们的父母和亲人也为革命做出了各种牺牲。即使在和平年代,也时常有忠孝不能两全的情况。这种情况让人无奈。不管怎么说,他们为国为民无私奉献的精神,值得褒奖,令人崇敬。这算是“子女有出息,父母老了不得济”的一种特殊情况吧。
孩子既有出息,又能陪伴在父母身边尽孝,这是最理想的了。孩子没什么出息,但能守在父母身边尽孝,也是不错的事。但也有孩子在身边,父母晚年却不幸福的情况存在。
冀南平原一个小村里,有户人家有六子一女。六个儿子都在村里成家生活,女儿嫁到了邻村,也不远。老头去世早,老太太帮几个儿子看大了所有的孙子孙女,之后没几年,得了脑血栓,躺在床上,生活不能自理。七个子女都不让老人住自己家,而是凑钱为老人在村边盖了一间冬冷夏暖的小房。白天儿媳轮流送饭,送完饭就走,老人大小便失禁,弄脏了,晚上去值夜的儿子就简单的处理一下。那间小屋里经常是恶臭熏天。老人唯一的女儿也是奇葩,老人想念她,每天在小屋里喊她的名字,有好心人专门去告诉她,可她也不去看老人一眼。等到老人油尽灯枯,村里人都说老人解脱了,终于不用受罪了。 这样没有孝心的子女,就是守在身边再多,又有什么用呢?
还在网上读过一则新闻,其中提到的一句话让我动容:“ 一个老人和子女最远的距离,是中间隔着一条马路。 ”原来,在某个城市里,一个老人生活在一条马路旁边的小区里,她的大儿子居住的小区,则在这条马路的另一侧。老人在家里去世了,没人知道,一个多月后,邻居闻到了异味,报了警,老人的子女才知道母亲已经去世了。而那个大儿子的家,和老人的家只隔着一条马路!!!这些不孝子女,可恨!可恶!可憎!
总之,儿女太有出息了,往往会远走高飞,老人便得不到应有的陪伴,于老人而言,这自然不是好事。但是,有子女生活在身边,却不孝顺,更是悲哀。
去年的11月,我带着我爸和两个孩子去北京自然博物馆玩。
回来的路上, 在公交车上遇上一位78岁的大爷, 从我们上车之后,他便一直看着我们。后来嫌聊之后,我才得知: 原来,他特羡慕我爸!
大爷说:“闺女,你们还没上车的时候,我就注意到你们了。你全程护着你爸。怕人挤着你爸,你用身子替你爸挡着。上车的时候,你细心的嘱咐你爸扶稳,看到座位,你让你爸带着孩子坐下,而你一直站在你爸和孩子身边,细心和你爸聊天,这让我羡慕啊!”
大爷78岁了,这次是独自一个人乘坐公交车去四惠老朋友家玩。
大爷说他整天孤孤单单的,特羡慕别的老人有儿女陪伴。
大爷告诉我,他有一儿一女,都在北京,家都离他煮得地方不太远,开车也就一个小时的路程,他们都是单位的高官。可是,却都特别忙。忙到一个月陪他吃一次饭都难。
大爷说年龄越大,越害怕孤单。
他老伴走了好几年了,他一直希望孩子们能够多陪陪他。可是,他也知道,孩子们真的是太忙太忙了,忙到家里的厨房几乎是摆设,很少做饭,两口子天天吃外卖,有的时候,忙起来,连饭都顾不上吃的。至于孩子,更顾不上了。小小年纪,就被送去国外了。
大爷曾经去过儿子家住,想能够天天看到儿子儿媳。
可是,儿子儿媳都忙,早上四五点就出门了,晚上很晚才回来。等于还是他一个人在家待着。住了一个多月,他实在受不了,又回到自己家去了。
有一次,他发脾气,让儿子儿媳,女儿女婿放下工作,陪着他好好的玩一天。
可是,他却悲哀的发现,他们都是大忙人,虽然人在他身边,心却早飞了。尤其是他儿子,手机不离手,一会这个人打电话过来请示工作,一会那个人打电话过来,还有一次,是总公司开视频会议之类的......
他最后无奈的对儿女说:“我宁可你们不这么优秀,我宁可你们只是普通的工薪阶层。这样,你们就能多陪陪我这个老头子,多陪陪孩子,也多顾及点身体,不这样累!”
我们是一块下的车,下车之后,他还拉着我们坐在一边的长椅上聊了一会天。他对我爸爸说:“小老弟啊,我太羡慕你了,年纪比我小多了,有女儿在身边陪伴着,有孙辈在身边嬉闹着。不像老哥我,整天一个人,找个说话的人,还得跑这么远的地方来。我想我孙子外孙,可是,一年到头都难得见他们一眼啊!”
分别的时候,大爷眼里泪汪汪的,搂着我的两个孩子不想放手。我能看出来,他真的太孤单了,真的太想太想儿女能在他身边陪陪他,真的太想太想孙子们了。
为人儿女的,不管咱们工作多么的忙,身体的压力有多重,恳求大家一定要多抽出点时间来陪陪家中日渐苍老的父母。工作可以暂时放一边,钱可以慢慢赚,可是,我们的父母,年龄越来越大了,他们等不起了!常回家看看吧,哪怕陪着父母安安静静的吃顿饭,对于父母来说,也是莫大的幸福!
前几年我们这里发生一件很轰动的事。我们当地有一位老太太,独生女儿留学美国,她老伴儿去世的时候女儿没有回来,等她病重住院的时候,医院院长是老人的学生,他多次打电话给老人的女儿,希望她回国看望并料理老人的后事,没想到匆匆回国的女儿,连一眼都没有看看她妈妈,就要求医院拔掉氧气,连后事都没有处理就匆匆走了。
这件事在我们当地引起很大的轰动。很多父母都说,儿女培养得太优秀,对很多渴望晚年幸福舒坦的老人来说也不一定是好事。儿女一旦出国了,就相当于给别人培养,自己晚年什么都依靠不了。甚至很多有感触的父母和老人会发出这样的感慨,等到老了才知道,儿女太有出息等于“失独”,实话难听却现实。
儿女越有出息,学历越高,对亲情和孝道的经营越淡薄
改革开放后中西文化交流增多,出国留学潮盛行,海龟也成为国内知名企业追逐的对象。那时候只要有条件的家庭都热衷把孩子往国外送,开阔孩子眼界,让孩子赢在起跑线上,成为优秀的人才,甚至有些人直接在国外定居。
但是那些定居在国外优秀的儿女,本身思想和行为的独立性就很高。再加上受西方个人主义的影响,价值观会改变,对于国内一家团聚,晚年互相取暖,互相捆绑的家庭观念的不再认同,亲情比较淡薄。所以从某种程度上来说,越优秀的子女以后花在父母身上的时间和精力就越小。而且如果子女定居在大城市或者国外,如果父母不能和儿女住在一处,儿女返回家照顾和陪伴父母的时间和成本,都要仔细衡量,回家一趟也就越来越难,所以晚年想要儿女多陪在自己身边就成为·一种奢望了。
儿女越优秀,父母的牺牲感就越强烈,晚年越不愿意拖累儿女
大部分中国的父母对儿女都带着强烈的牺牲感,不管自己多辛苦多累,也想给孩子们提供好的。为了孩子的成长和梦想,愿意牺牲自己的事业和梦想,所有的一切都愿意为了孩子让路。所以对于优秀的子女,父母心里虽然充满了骄傲,但也藏着深深的牺牲感和奉献感,儿女那么有出息,作为父母的不能孩子后腿,也不能给孩子添麻烦。
所以儿女越优秀,越有出息,父母越不敢麻烦和要求孩子,晚年就算想享受含饴弄孙的天伦之乐,多数父母还是会选择牺牲自己的利益,成全孩子的人生。
当然子女优秀,是 社会 的财富,也是父母的骄傲。虽说生儿育女并不是为了养老,养儿防老已经不靠谱,但父母和子女都应该明白责任的意义。
我认为这种说法有一定的道理。
儿女有了大出息也就有了很重要的工作。因而他们不能随便休息请假。甚至老人病了都不能回来看一眼。
记得前两年婆婆身体不太好,岁数大了本地医院不好看,姊妹几个就带老人去了北医三院看病。
在同病室中有一位岁数近九十岁的老妈妈,老身体当时我们入院时已经基本医好了病,出来进去就他一个人。当时,我很好奇,但也没敢问她为什么。
过了几天婆婆通过手术身体一天天好转。几个孩子天天床前床后守着,讲开心的事让婆婆开心。
临床的花妈妈开始说话了。她原来是一位老红军战士,老伴生前是个大干部。儿子现职中央部门工作。
她说有时想儿子了去看看,都不能进院,让警官先进去报告才行。
老妈妈特别羡慕我婆婆,她说,”虽然我钱多条件比你好,但我没有你幸福。”
老人的话是发自内心的,她多盼望当她需要儿女照顾时有人陪在身边啊!
几天后老人出院了,孙子来接走了她。没想到,过了两天老人家拿了许多东西来看我婆婆。她说,”我喜欢你们一家人,以后有什么事来北京找我。”
老人心太好了,我们全家都很感动。
我婆婆过后经常会想起这件事,她晚年很知足。
因为孩子们都很孝顺,虽然没有什么大本事,但老人有事时能尽孝。
以上是一个真实的故事,但是天下的老人又有谁不希望自己的孩子有大出息啊!
最后还要说,当父母老了不方便了,无论官多大,工作多忙,多陪伴老人些。
世上有狠心的儿女,没有不疼儿女的爹娘。
天下孝为先,孝顺,儿女孝了,老人也就顺了。
愿天下的儿女都孝顺,愿天下的父母都幸福 健康 。
谢谢朋友支持。
大家好,我是凤姐,很高兴回答这个问题,这是个很予盾的问题,的确在我们父母年轻身体好的时候希望自己的儿女能成龙成凤,有出息,有成就,可以光宗耀祖,很有面子,但是一般这样有出息的儿女要么都是在大城市发展,有的甚至出国了,有自己的事业:也会有自己的家庭,那么他们就会很忙,没有时间经常回家陪伴相守自己的父母,都是离老家很远,可能逢年过节:一年回去那么几次,所以当父母老了就会觉得儿女太有出息了就没有时问陪伴父母,像一般家庭的儿女都会相守在一起,才会有这样子的感觉,不过人老了的确是希望儿孙满堂的聚一起热闹,幸福,以上是我个人的表迖,谢谢!
忠孝不能两全。
有能力的孩子他、她会走得更远,飞得更高,担的责任更重。
有得就必有失。
没有能力的孩子,他、她走不到好远,没有所谓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只能脚踏实地工作或挖田挖土,那么在父母身边的时间就多些,养老送终就成这种孩子的事。
亲身故事。
我们家父母儿女七个,二哥没读多少书,加之我家家规盛严,二哥就变得逆来顺受,很听父母话的乖孩子,在家务农,一直在父母身边。三哥、四哥就在外发展,几年前父亲仙游时,第一次休克,二哥电话通知,我们全部都回来看望父亲,结果父亲活过来了,一家儿女小聚两三天,又去忙自己的事。没过半过月,父亲又休克了,二哥又打电话,在外的儿女又忙着往家赶,以许父亲舍不得我们,又舒醒了过来,但父亲比以前更消瘦,眼神充满留念,我们每个儿女都喑自流泪,想着年轻时的父亲,多么坚强,多么伟岸,现经被病痛折磨得不成人形,但是我们不能天天待在他身边,除了二哥,我们都各自有事业,父亲他是知道的,挥挥手,你们回去吧!嘴里还能说出完整的话。
第三次休克,父亲在以没有醒过来,他走完了人世征程,去到了另一个国度。二哥给我们打电话说父亲又休克了,听完马上放下手中事情,开车急忙往家赶,近的都赶到了,唯有三哥和我,没有见到父亲最后一面,写到这里,早以泪流满面。
作为儿女谁不想尽孝!
这个问题来不得半丝玩笑。我正重的回答"忠孝不能两权"。如果老人家不开明且不富有才智的话,孩子固然也就很平庸。在此,我谨代表一心报孝祖国母亲,而愧歉于小家爹娘的优秀孩子们,向普天下所有生儿育女为祖国的爹娘们说声"对不起",同时祝福老人家快乐无比,寿与天齐!
此致:向普天下淳朴之中章显伟大的父亲母亲们,献上至高无上的革命敬礼!
今天我的邻居,一个老太大,因为拖地板,不小心摔倒了,就送到医院病房,过不了几天就走了,家里还剩下一个做轮椅的老伴,也无人照顾。以前老太没有逝世前,都是老太照顾老伴。有个女儿,就是象你所说的太有能力了,到了美国畄学定居,结婚生子。
今天母亲过世,因为疫情的影响,无法从美国回来办理丧事,平常也没见她回来过,根本就无从谈起照顾老人起居生活,现在老人过世都是邻居和亲戚帮她料理后事。现在老人过世了,另一个瘫痪在家,无子女在身边照顾,有点无儿无女,孤苦伶仃的感觉,有点凄凉。
中国人的思想,老有所养,死了有人送终,都不希望儿女离自己太远,现在死了,临终了未能见最后一面,是不是有点死不瞑目!
人过一生不容易,老了就希望孩子能培在身边,老少一家大大小小,平平安安,合合美美,共享天伦之乐!
这是完全是错误的观点,首先要清楚,什么是出色,一个没有道德品质,不会知恩图报的人,无论怎么样成功,根本就算不上是什么出色的人,难道泯灭人性、忘恩负义也算是出色吗?
我们所说的出色的人是说表现超出一般常人的人,而他的能力、成果以及品格也比常人优秀的人,受人们推崇和敬仰,并让父母感到自豪,这样的人才是真正出色的人,试问,作为父母的,有此子女又怎么会认为并非是好事呢?
其实,只不过现在有些人过于功利化,严重扭曲了思想认知,把哪些只是取得些少成绩和财富,而毫无道德观念、毫无做人品行的人,也视为出色,其实哪是极为错误的,任何时候,任何角度,一个人出色与否,是与他的品德、情操相关连的,人们敬仰他不但是他的能力和成绩,更是他为人的道德品行。有这样的子女父母,又怎么会出现“很多人,老了才知道:儿女太有出色不一定是好事”的感觉啊?
我觉得这个观念相对比较正确!就拿我身边人为例吧。
A,王叔,长得高高帅帅的,某军事学院教授,退休后,来我们小区买了一套房子,和他儿子住在同一栋不同楼层,开始还其乐融融,后来,因为孙女上小学,他儿子想让孩子去更好的学校,就去别的区又买了一套房子搬走了,他不想搬过去,还是住在我们小区。他儿子搬走后1年多,他得了肺癌,儿子是某局的,工作非常忙,想照顾他,是有心无力,请的人,很少靠谱的,就这样,他在确诊肺癌后的第二年,去世了,至今我都记得他和善的面容,唉!
B、赵叔,退休前是某局的,平时威风凛凛
的样子,唯一的女儿,通过技术移民去了美国,他性子比较犟,不愿意去美国,就独立生活在我们小区,自己请了一个阿姨照顾,有一次,不小心摔裂了腰骨,行走都比较困难,没多久,阿姨也走了,吃饭都成问题,再后来,去了养老院,去养老院不到一年,就去世了,一声叹息!说说他女儿,她一年就回来看他2次,待几天就走了,根本没有照顾他!
C、刘叔,退休前是某企业的,他儿子只读了一个比较差的专科,目前的工作也是他帮忙找的,因为他儿子没钱买房,和他们住在一起,经常会听到他们吵架之类的,但是,很快又和好了,上次刘叔半夜发病,他儿子立马开车送他去医院,捡回一条命,反正,他们就是这样吵吵闹闹的生活着,有事相互扶持着。
以上内容,仅陈述事实,不批评谁对谁错,生活就是这样,熊掌和鱼翅不能兼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