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生活日常 > 怎样确定喜欢什么样的生活

怎样确定喜欢什么样的生活

发布时间:2023-02-14 05:11:49

㈠ 怎么样才算知道自己想要什么样的生活

你提的这个问题不禁让青春君陷入深思,的确,人一辈子那么长,如何才知道,自己真的想要什么样的生活呢?
我不知道,自己是否有答案,但可以分享一点感受:
人生,是一个不断探索的过程。于跌跌撞撞中,慢慢掌握一些东西,理解一些东西,通过做事情,去了解道理,进而尝试新东西。
渐渐地明白:哪些事情,离自己的心意更近,哪些事情,离自己的心意很远。
那些天赋秉异的人,这一探索过程,相对简单。往往,那些天赋,那些擅长的事情,成为努力的方向,进而成为人生的闪光点。
有些大牛,更是在人生中,不断突破自己的兴趣点或极限,成为各方面皆有突出成就的"奇才"。
而像你我这样的普通人,在琐碎的日常工作生活中,探索自己想要的人生,则是不那么有趣,甚至是有些枯燥的过程。
很多人看待"自己想要什么"这个问题,往往从"时点"的角度,想要一个"结果",但我觉得,也许从时空的角度去考虑,更贴切。
探索"自己想要什么",其实是一个"过程",过程中的"答案",也时常变化。
年轻的时候,经历的事儿少,懵懵懂懂,很想知道,自己一辈子想/该做什么。仿佛只要知道这个答案,才能安下心来,去专心做那个事情。
可现实是,年少的时候,经历的事儿少,我们并"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或者常常"以为知道自己想要什么,做过之后,才发现事实远非如此"。
遇到这样的境况,有一个简单的做法,"去找到一个离自己心意比较近的事情,开始去做"。有可能,你会遇到一个比较容易做的选择;也有可能,你需要下很大的决心,放弃一些或者很多东西,才能做出选择。
我也遇到,刚毕业的年轻人,说,"我真的不知道对什么感兴趣",或是"我对什么都提不起兴趣"。
那也不难,不拿父母一分钱,包括打小存的"压岁钱",从父母家搬出来。先试试半年之内,不找父母要任何物质上的东西,不去父母家"混吃住混照顾"。
当你知道,人生还有"生存"(糊口挣吃住)这回事儿的时候,你就不会矫情地"东想西想",而是开始行动,去挣一顿"饭钱"叻。
而在身体力行做事的过程中,我们会积累很多感受/念头,慢慢去觉察这些感受/念头,去发现思考自身的优势,去找到自己更擅长做的事情。在三到五年内,通过不断行动,去经历、觉察、思考,渐渐地就能找到自己想要的东西。
年轻的时候,想要的东西,都偏具象:
可能是,你敬重/喜欢的人的一个赞扬;
可能是,升职加薪,是奖励给自己的一顿海吃,或是一次旅行;
甚至是,在忙得跳脚的大城市,找个爱人,买个小车,买套房子,给自己想要的生活......。
我在深圳打拼的过程,没经历过这些比较具象的目标。更多的是,做事情,无论大小,希望做到自己当下能做的最好;仿佛每次交付出来的,都是自己的一份账单;后来发现,过程足够努力,结果往往不会太差。没有树立远大目标的我,看起来,一般人有的,我也有了。
年轻的时候,也有做错事挨批的时候,常常"皮实"地想,"是哦,他说得很对,我当时怎么没有想到?" ,或者对"无厘头"的批评,不以为然,不往心里去。还记得,毕业后第一次挨领导当众批评时,竟然没觉得尴尬,屁颠屁颠去改的样子。若干年后,大家吃饭聊天,那位领导还说,"你还真的是心大"。我想,其实他想说的是,"脸皮厚"的意思吧。
具象化的目标,看似很难,其实也没辣么难。目标达成多少,与欲望大小相关,无非是更大的房子,更好的车,更高的收入,等等。学会觉察自己的欲望,会避免自己在某个具象的目标上走得太远,而忽视生活里同样重要的东西。
在实现这些具象化目标的过程中,或阶段性目标完成后,我们享受到的乐趣会越来越少,生活慢慢开始变得无趣,于是,自然而然,我们会去寻找新的目标。
这个过程,像极了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如果真实面对自己,去回想走过的五年十年十五年,甚至二十年,我们不难发现:其实我们所追寻的东西,本质上,跟那些需求,没有什么差别;甚至于,底层的需求动力,排序都惊人地一致。
当然,我们完全不用"杞人忧天"式地担心,过程中的"迷路"。因为偶尔迷路或是走失,都是正常的,生活会用"失去"的伤痛,让你知道什么对你而言,是重要的。这样,下一次,你就学会了,不去错过那些对你来说,十分重要的东西。
那些你没有投入时间精力的,或多或少,必然会错过,或失去。比方说,工作狂,长期没时间陪家人,可能最终失去家庭;比方说,不顾一切的挣钱,为了钱什么都敢做,可能会失去友情亲情,甚至自由。
在"得到"与"失去"之间,在"欢乐"与"痛惜"之间,我们会慢慢学习,并不断修正对每类事情的"投入度"。渐渐的,我们会发现,生活中,工作、事业、爱情、家庭、友情、健康、爱好,似乎缺一不可。
当然,每个人心中,在人生的不同阶段,对这些东西的重要性排序,并不相同;而这些排列组合,随着时间的流逝,通过那些努力、付出、行动,构成了每个人,不一样的"我想要的人生"。
也许,我们一辈子找寻不到,那个所谓"真正想要的生活"。只是在追逐,一个又一个想要的目标(所谓求"不得");或是在"痛失"中,学会"安住当下的拥有"。
幸福感与否,幸福感的高低,永远取决于"你想要的vs你所拥有的"之间的距离,或是那种迫切,或是那份从容。
无论怎样,当耄耋之年,回望人生路,我们终会知道:自己究竟"选择了什么样的生活"。
希望那个时候,我们不会后悔,在每个关键时点,所做出的那些选择。因为,是那些选择及努力,如珍珠般,串起了我们的人生。

㈡ 如何确定什么是自己想要的生活

很多时候,我们都丢失了自己。跟随着大众的脚步,家长期望的脚步,当我慌张的前进时,根本没有空余的时间思考,我到底想要什么,我喜欢什么,我的梦想理想是什么。我本来以为这些东西我都有,我有兴趣爱好,我也有曾经的梦。可是当我如今停顿下来的时候,我发现自己什么都没有了。我已经没有勇气没有资本去追梦,甚至于对兴趣爱好也不那么兴趣了。吃饱每一顿饭,睡好一天觉,就是莫大的安慰,但是这并不增加任何的幸福感和开心,仅仅是生理需求的满足罢了。前一阵子很流行微幸福(好像最近什么都跟“微”扯上了关系),说要关注生活中细小的值得我们高兴的事情。确实如此,我们的生活就是由很多微末细节的事情组成的,学术点说,什么不都是由分子原子组成的,拆开了都是一样。也没有多少人有多少宏大的理想与目标,但是我们又偏偏不满足于这样的细微末节,我们又偏偏想证实点什么给自己看,给别人看。这样一来,那些细微的喜悦就不算什么了,它仅仅是生活的点缀而不是我们的核心,我一直以来都想找一个中心思想去活着。
我花了很长时间才弄明白,之所以人会经常空虚做些不可理喻的事情找寻刺激和新奇,不过是因为我们都需要一个目标一个支撑点一个信念,才能活得安好。突然想起来革命的时候,也许人们仅仅是因为一个共同的理想——创建新中国,不再被压迫。所以才有那么多人能够不顾一切去牺牲,只是为了心中的信念。也许现在我们会觉得他们可笑,甚至于有些蠢和盲目崇拜,只是因为现在太多人只是为自己而活并不能体会到那种大家齐心协力的美好所以才会觉得他们不可理喻。反馈到现实的例子,也许是这么多人为什么那么喜欢打DOTA或者魔兽的原因,表面上说是娱乐是玩,可是更深层次的,是一种满足,不管自己是领导者还是跟随的小兵,这是一个团队,换句话说,我不是一个人在战斗,这种集体荣誉感让很多人流连忘返。玩的也许不是游戏,而是身在一个团队里奋斗打拼,显然现实工作中也有很多是这样的组合,但是工作更多的是功利是我要挣多少工资来填饱肚子,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目的,那么这样的团队就不纯粹,不如游戏中有时候根本我不需要抢这件装备,我只是玩的开心,拿着枪和大家一起上战场的感觉很好罢了,而现实并不给我们提供这种环境或者厮杀之后瞬间的成就感,所以很多人会在游戏里面不断地满足自己的这种心情以至于让自己不那么孤独。
“ 真正意义上的失败,就是你慢慢麻木,慢慢消失,慢慢变成一滴水,慢慢变成一丝空气,慢慢变得平庸。而且你不甘。”
这句话能很好地解释目前的空虚感和无助迷茫感。不是环境的问题也不是个人的问题。任何环境都没有错。有人说你不适应现在的环境你不习惯现在的生活。是的,有些人在新的环境里面过的很开心很充实,有条件好的公寓每天能自己做饭吃,有很多的实验很多的书需要去学习去看,有爱的人每天能有所期盼,所以很开心。可是然后呢?然后找一份有前途的工作,忙但是也有假期,买得起房开得起车,让亲人都富足。再然后呢?也许我真的很贪心,99%的人大抵都是这样的生活,可是我还是不甘心,我还是觉得不够。确实,我是被宠坏了,因为于我而言该有的一些东西我都有了,即便现在没有将来十几年也终将会有,没有人需要我去解决温饱的问题,也没有需要我去解决世界和平的问题。可是就我看到的,太多人都在浑浑噩噩的活着,即便成功的很,名利富贵都有,又或者什么都没有还在努力拼搏,可是我始终不满足于这些,不想让生活禁锢自己的脚步。目标,是想要成功的人给自己定的,我需要的,是一种信仰。我不渴望成功,不渴望虚荣,不渴望别人看着我过的比别人好然后羡慕嫉妒恨,也许真正需要我关心的,并不是所谓的物质条件,而是内心的需求和渴望。物质条件,我们都可以通过切实的做好每一件小事,定好每一个阶段的目标来一点点实现,它并不要求你想太多,不关乎你要什么不要什么,这是每个人都必经的一个阶段,我知道这些过程我都无法避免我也必须努力去做,而剩下的呢?也许当我忙起来之后,就不会有时间想这些问题了,但是我又是一个相当钻牛角尖的人,我需要一个出口一个解脱,我一定要问题有一个答案,当我为一个工作奔忙我能挣到一份体面的工资我每天回家之后有心爱的人可以共进晚餐相拥而眠,可是人生除了这些就没有其他的么?对,这确实是我想要的生活,而这仅仅是表象。其实这些已经足够幸福,很多人终其一生都在追寻这个目标,但是除了这些呢?我们的心里 难道不应该存在一个一直以来不灭的希望么?这已经不仅仅是理想能解决给与的东西了。如果没有一个轴心,就好比。革命一定要胜利这样的中心的话。如何能让自己时时刻刻满足于所做的任何一件小事。其实做什么过什么日子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如何找到那种中心,让自己能够在无论什么情境下都觉得自己不是在做无用功都是在好好地活着觉得在脚踏实地地感受这个世界。也许是我涉猎的知识还不够多认识的世界还太小,所以才会有这么多莫名其妙的想法,但是这确实是我一直以来想要寻求的解答。我并不觉得这些思考是无用的。人在某些阶段总是要停下来想好一些东西,这比看急功近利的成功学要来的有益有效得多。 而我现在也不需要通过旅游来舒缓身心想清楚这些事情,旅游只是一种形式更多时候是一种享受一种炫耀 一种在路上的自我满足感。但是人生不可能一直都在别人的路上,我们终究要走自己的路。所以安静下来,好好思考并不是一件完全没有必要的事情。
话说回来,当我陷入这个怪圈之后很久,我都在试图通过和不同的人对话来获取想要的结果。把自己的负能量很多的传给了别人。但是快乐的人始终快乐,觉得无谓的人始终觉得无谓。批评有。安慰有。建议有。但是我都有一种能力把他们一一否决。其实都是听进去了的。只不过因为消极懒惰的因素占了太多才导致什么都不想去做不想去采纳。说白了就是自己本身很怂,但就是不愿意认怂。没有勇气改变又不想一成不变。转回来。其实同学说的一句话很对“在规则里获得最大的自由,有选择的权利” 这更多的是一种职场生活的追求。但是每个人又何尝不是生活在各种规则里。我们需要玩的就是各种各样的游戏,而游戏规则里的很多东西需要我们去完成名利的追逐,证书的追逐。这些不是我们的目标,而是我们的工具。不在不断地考试和考核学习中失去自己,而是自己有选择的去准备需要围绕自己生活中心思想去做的东西,它们才能变得有意义,不是负担,而是途径。最后的一切还是流于俗套。作为一个科学的唯物主义者,可以解释生活的现象。但是不能给生活一个中心。这就需要精神的力量或者说一种心态,去把握好现在在做的每一件事赋予他们意义。所以才会有,对于同样一件事,一个人会愁眉苦脸,另一个人则精神焕发。既然我们都是凡人,摆脱不了宿命,就只能尽可能地实现该努力奋斗的物质条件,只不过在过程中,比别人更有思考更能把握从而才能做一些对自己有利乃至于对社会有利的事情。

㈢ 怎么才能知道自己想要什么 想过什么样的生活

1、找个时间停下来,问问自己想要过什么样的生活?
你要做的是找个时间,坚定地放下手中那些逼迫着自己停不下来的事,好好地想一想,你想要什么样的生活?你敢吗?
问问自己现在是你想要的生活吗?如果不是,那么你想要的生活是什么样的呢?
如果你有了一个大概的方向,那么很好,接下来的步骤可以较清晰。
即使想了很久也找不到目标的人怎么办?没有目标的人有个情况是明确的,那就是你不想再这样生活下去。
那么你要做的事情比已经有清晰目标的人多一个步骤——寻找自己的方向。
2、把你在第一步确定的你想要的生活设为目标,确定你为实现这个目标,要优先考虑的事情。
对于已经有明确方向的人来说,可以先根据你在上一步骤确定的目标,确定你应该优先考虑的事情。比如怎么做才会让自己达到那种状生活状态呢呢?横亘在你面前的有什么困难?
而没有找到答案的人优先考虑的应该是去寻找发现你更喜欢的事情,通过接触更多的事物去发现更适合更喜欢的事情,找到你喜欢的生活方式。
3、根据第二步写下的优先考虑的事情,拟定一些可行的步骤。
确定好优先考虑的事情以后,接下来就可以采取一些具体的步骤了。
已经知道自己想要的生活状态的人,根据已知要优先考虑的事情去设定实现或者解决的步骤,并以此为各阶段小目标。
而还没有找到自己喜欢的生活方式的人,这个阶段设定的步骤是从自己什么的事物或者较感兴趣的东西入手,逐步去触碰那些自己从来没尝试过的事情,发现自己可能喜欢的生活方式,发现自己想要努力成为的样子。
4、把这些步骤再细分为更小的步骤,安排进你的日常生活里,一步一步来实现。
确定了优先考虑的各步骤以后,再将每一个步骤化成更小、更容易实现的步骤,程度是让你能够完成一定量但不会感觉到负担很大。把这些小步骤穿插安排进你的日常生活里。确保每天完成一项,或每个星期完成4到5项,这个星期就开始行动。
可能你的生活离不开现在的工作,一旦离开你可能就饿死了,或者你现在的生活还需要依靠他人,没有办法一下子把你的生活转变过来。但就像老话说的那样,时间就像海绵,挤挤还是有的。所以只要我们仔细去寻找认真去规划,就能发现生活中可以利用的时间和资源。尽最大的可能找到可以改变的方法,并且把它安排到你的计划表里。也许这些事情很小,但它能够让你感觉到希望,水滴不在小,假以时日,水滴石穿。

㈣ 如何才能选择出自己最想要的生活

进化论定制广告

大家好,我是 Taka~

2017年就快要结束了,估计现在很多人都在被你的计划完成了多少刷屏了吧。对于很多人来说,每到年底,都是一次回顾和重新选择的时间。

像 Taka 最近就收到很多的选择问题,考研党在冲刺的时候会开始怀疑自己,这个选择真的对吗,要是考不上怎么办?应届生更加挣扎,到底要出国还是就业,第一份工作应该怎么选择?

工作的人呢,也在纠结选择:明年要不要换一份新的工作?北京买不了房,要不要换一个城市去生活?恋爱的那个人真的值得依靠吗?

每个大大小小的选择组合起来,就构成了你的生活。

其实不仅是大家,Taka 自己并不是一个很果断的人,也经常陷在选择的陷阱里。

之前要毕业的时候,父母其实有规划好一条路,出国读一个适合女孩子的专业,然后回来在父母所属的公司找一份安安稳稳的工作,帮我在那个三线小城市买房买车,再找个知根知底的伴儿,大概未来几十年父母都不用担心了。

这条路没问题,我有时候也会想想那些同学回家后安静平淡的生活,但是那时候我刚刚经历了毕业期近一年的挣扎和迷茫,并不喜欢那个要读的专业。

总有一种念头,想要脱离父母的安排,自己去外面看看,找一找真正喜欢的东西,完全独立的做一个选择,并且无论结果好坏都愿意自己承担。

后来带着父母的反对,误打误撞来了北京,也找到了一个能发挥自己想法和能力的工作。回头看看当时的那个选择,丝毫没有后悔,也因为那次的尝试,能够开始经济独立,真正感受到完全掌控自己生活的那种力量感。

但我知道,这只是一个例子,还是有很多人在面对工作,生活,恋爱的时候,不知道怎样做出好的选择,想要改变又面临很多困难,陷入迷茫和纠结之中,一不小心还会掉到自己挖的坑里。

为什么我们无法选择?

在你做出一个选择前,往往藏着很多你还没意识到的陷阱。

路径依赖

你无法做出选择,是因为存在路径依赖的问题。

当你一旦进入了某个路径(不管是好还是坏),就可能会产生路径依赖——就像走上了一条不归路,生活惯性的力量和大脑省事的习惯让你不断自我强化,难以再选择跳出来。

因为我们的选择是有沉没成本的,你过去时间,精力甚至感情的投入,都会影响未来其他决定,很难再做出其他的选择。

比如,面对一位不合适的恋人,你会想,我都和他谈了三年了,如果就这么结束了那三年不就白白浪费了吗,于是你不敢选择分手,但其实你知道,越拖下去越会浪费更多的时间。

对于很多人,大学的专业可能是父母给定的,也可能是随便选的,自己并不喜欢也不适合。4年后,觉得其他的内容自己也不会,在毕业的时候就下意识不选择除这个专业以外的工作,然后继续在痛苦和不喜欢的纠结里浪费时间。

这就是路径依赖。

想要完美的选择,害怕犯错

你无法做出选择, 是因为你害怕犯错,并且害怕承担错误的责任。

Taka 曾经说过自己上次租房子的经历,一直在两个房子中反复纠结,然后去征求家人朋友的想法,家人听完我各种优缺点分析一通之后,只给了我一句建议:你想选哪个选哪个, 选个自己喜欢的,选错了过一年再换就行了。

当初我这么纠结难以决定,其实就是觉得一年的时间太漫长,害怕犯错,想要选出最好的那一个,但其实世界上根本就没有最好的选择。就算选错了又怎么样,损失一点押金我还可以再换一个。

在你过度关注眼前的选择的时候,往往会放大这件事情对自己的影响。你还能想起来自己3年前某一次纠结的选择么?Taka 连大学专业怎么选的都快忘了,而且现在也做的是和那个专业八竿子都打不着的工作。

对未来不确定的恐惧和焦虑

随着年纪越来越大,你会面临的不确定也越来越多。

你有没有发现一个很奇怪的事情,对于大多数普通人,在上大学之前,除了高考选择学校以外,基本上不会有太多关于选择的纠结。

一方面是很多时候家长来承担了选择的主动权,另一方面是基本上也没有什么可选空间,所有事情都被规定好了。

比如上学,考试,升学,参加兴趣班,或者报补习班,穿校服,千篇一律地发型打扮,日子就这么一天天的重复到乏味,也没有什么对未来的不确定和模糊。

但是在大学/工作之后,突然发现自己面对着无数选择的可能,小到穿什么衣服,画什么妆,吃什么饭,大到选择哪个城市,哪个对象,哪种职业,换份工作,一天24小时怎么度过都是你自己决定的,都是模糊和不确定的。

而这种不确定,就会让你开始焦虑和恐惧,因为想要逃避这样的痛苦,所以你可能会用认知闭合的方式来减少压力。

比如想找到一个喜欢的事情,然后一辈子做下去就不要变了,比如想找到一个稳定的工作就放心了,比如赶快结婚就能够获得幸福了。

事实上,因为未来有这种不确定性,生活才会有变化和改变的可能。连看电影被剧透你都愤怒地想打人,干嘛要赶着让自己的生活被剧透掉。

面对纠结,如何做出合适的选择?

精简选项

心理学家 Barry Schwartz 认为有选择比没选择要好,但不意味着选择越多就越好。

有学者做过一个着名的社会学实验,在超市的试吃摊位上摆出不同口味的果酱让消费者选择。其中第1组有6种不同的果酱可以选,而第2组有24种风味各异的果酱摆在前面,你猜,消费者在哪个摊位购买了?

事实上,第2组的试吃人数比第1组的更多,他们往往会尝试不同的口味——但是在最终购买的时候,购买了第1组的果酱的人数是购买第2组人数的6倍。

就像过度思考会导致行动瘫痪,太多的选择也会导致我们无法做出决定。

在面对大量选择的时候,我们要根据内心的所想,尽量精简选项,会更容易做出决定。

尝试相信你的直觉

其实这一点听起来有点好笑是不是。我们可能用尽了各种工具,到处咨询,搜集资料,明明从各种层面上都有一个最理性、原则上最优的选择,但有时候内心就是有一种不甘心,有一种不愿意, 有一个小小的声音在想要选择另一条路。

比如明明这个恋爱在朋友家人看来各种合适,就等着安安稳稳过两年结婚了,但是为什么我总是觉得不太对。

比如大家都羡慕我的工作,我现在的发展和环境也很好,但心底总是冒出出国学习一些新东西的念头。

这都是 Taka 身边发生的故事,她们跟我说,之前在面对一些重大决策和环境改变的时候,选择听从自己的内心声音,包括和明明合适但不相爱的恋人分手,包括放弃稳定的工作去探索一直喜欢的东西,虽然身边人都不太能理解。但是几年后回头,才发现自己完全没有后悔,做出了自己从心的选择。

其实直觉并不是一种冲动,是一种经验性的认知。是你在无意识中,大脑根据大量过去的信息、细节、情绪、经验,快速做出的决定。

心理学教授 John Bargh 在研究中建议我们:面对不确定性大,影响因素复杂,重要但非生死攸关的选择上,可以尝试听从直觉的判断:比如换工作、搬家、买车、买房、一些商业决策。

但在一些细节的选择上,比如房屋的大小、价格的比较、决策的执行上,可以更多运用理性分析和推理。

回馈分析法

在你做出选择的时候,可以试试用回馈分析来判断。

回馈分析法经过管理学大师德鲁克的大力推广被大家熟悉,其实他更多是用来发现优势,坚持了十几年。

但是 Taka 尝试把这种方法用在重大选择上的也觉得同样有用。

方法很简单:当你每次做重要决定或者重要行动的时候,写下你期望发生的事情。在9-12个月之后,将实际的结果和你的期望做对比。

使用这个方法是因为我们总有种马后炮的错误偏见:人对损失的厌恶,远远比对获得的喜欢更大。

比如,在做出一个选择的时候,过一段时间心里会有些后悔,比如早知道就去读研了,工作好累,早知道就不去旅游了,钱存着买房......

事实上,我们在做选择的那一刻,是无法预估未来的。用回馈分析法来评估你的选择,能够更加客观和真实,把你的实际结果和当时的预期进行比较,当你发现你获得了一件一件自己希望获得的东西时,才能了解这个选择是否正确。

快速试错,探索可能的自我

无论你做出什么选择,这都只是第一步。我们之前也说过,不要等到一切都准备好了再开始,不要在寻找完美的方法和计划上浪费时间。

对于成年人来说,试错学习才是更加有效的方式。

在有限的时间里去搜集资料,去咨询那些和你经历非常相似的人,最后自己去尝试,小步快跑不断纠错,做出满意而 不是完美的选择。

你在网上问再多应该怎么选择工作的问题,不如抽3个月的时间去能去的岗位实习,那比任何人的建议都有用, 毕竟没人比你更了解你的感受。

帮你做出选择的方法很多,但别忘记,你可以并应该选择自己想要的生活。

把握选择的主动权

选择没有对错,但 Taka 特别想强调一点,每个成年人,都有选择的自由和权利,并且决定自己的命运。

在面对十字路口的时候,无论你怎么选,自己拥有选择的主动权是基本的前提。

让 Taka 很开心的是,现在有越来越多人认可这个想法,也有越来越多的 KOL,学者,甚至品牌在发声,希望每个人都能把握自己的生活,做出想要的选择。

SK-II 就是其中的一个标志,她一直鼓励大家活出自己想要的样子。

上次的一篇文章里我们也和大家分享过,前段时间 SK-II 新推出了改写命运宣言瓶神仙水,还邀请了窦靖童这个极具自我风格的年轻人作为其中一个代言人。

这款宣言瓶在白色的瓶身上,用彩色涂鸦进行了全新设计,并绘制了非常有个性的宣言。其中一款宣言 Taka 非常喜欢:Destiny is a Matter of Choice——命运关乎选择,鼓励我们勇敢面对生活,做出自己的选择。

上次和大家聊过这个宣言后,很多用户也和 Taka 在分享她们的故事,其中有一个女生@雯少的留言给我印象很深刻。

这个女孩希望自己能成为一位优秀的刑辩律师,身边的亲朋好友知道了她的梦想以后,都劝她说刑辨律师工作有危险,容易被当事人报复。女生安安稳稳的过一生就好了,可以选择更轻松一点的职业,也更容易嫁出去。

但是她始终觉得一个人的价值首先在于自由:成为自己想成为的人,选择自己想走的路,即使是一个女生,这一点也不该有什么不同。既然选择了要走的路,多难都会走下去。

在面对社会压力和偏见的时候,她仍然坚持自己的内心,选择热爱的事业,即使面临着各种困难,Taka 在她的身上看到了一种坚韧的力量。

上次在文章里我说要选择一位用户,送她这款 SK-II 宣言瓶作为礼物,所以就决定把这份礼物送给她,希望她能成为最优秀的刑辩律师,过上自己想要的生活。

图片来源:用户@雯少

这款神仙水其实是拜托我们一位刚从国外休假回来的同事帮忙带的,听她说机场免税店已经快卖断货了,多萌和歪歪都被种草得心里痒痒的,所以马上让同事代购了回来,嗯,我自己也自掏腰包买了一套。

虽然早就知道这款神仙水的涂鸦设计很好看,但是拿到手的时候还是很惊喜!

发现手感和想象中的不太一样,磨砂质地摸起来很有质感,瓶身上的色彩绚烂,涂鸦也很有趣。每天早上用的时候,看到瓶子上的宣言,都好像在提醒自己——不忘选择初心。

当然,除了@雯少小姐姐,还有很多的用户故事也很精彩。

@兔小萝说,自己10年前上了一个三本的学校,大家都觉得成绩差就不要读书了。但是她在这种环境里依然选择做自己,每天5点起床背英语,7点到图书馆到关门,和那群熬夜看小说看剧的女生总是不合群,也被室友排挤。

但最后14门功课均分94,拿到所有的国家奖学金,今年刚从梦想的985高校博士毕业,对她来说,曾经那个不合群的选择,改写了整个人生。

@北方有佳人是一个小学老师,她说刚刚才在课堂上和三年级的孩子们讲,每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你不需要取悦别人而放弃自己的特点,无关成绩,无关表现,老师喜欢你们散发的独特魅力。

她说虽然那些小孩子也许还听不懂,但他们眨巴眨巴的眼睛让她觉得这是老师应该传达给孩子们的观念。

Taka 太羡慕那些孩子们了,小时候能碰上这样的老师是一种幸运。

@Franky 分享了一个她学姐的故事,211的华农毕业后,她的学姐顶着压力选择去广州的一个小农村,因为她梦想着未来能改变中国农业的旧模式,虽然每天的生活就是插秧,拔草,收割,打谷,但是她热爱着这份事业。

幸运的是她现在获得了黑土基金的支持,还开设了一个公众号,希望让更多的人了解农业最新科技的发展,也让更多的人能够参与这份改变。

还有很多的故事 Taka 无法一一分享,每次看到那些留言都很感动,即使大家年龄不同,职业不同,地域不同,但都在走在实现自己的路上,认真、努力地生活。

马上是新的一年,希望你们继续加油,Taka 也随时在这里,等待你们的好消息。

㈤ 怎么才能知道自己想要什么样的生活...

你提的这个问题不禁让青春君陷入深思,的确,人一辈子那么长,如何才知道,自己真的想要什么样的生活呢?
我不知道,自己是否有答案,但可以分享一点感受:
人生,是一个不断探索的过程。于跌跌撞撞中,慢慢掌握一些东西,理解一些东西,通过做事情,去了解道理,进而尝试新东西。
渐渐地明白:哪些事情,离自己的心意更近,哪些事情,离自己的心意很远。
那些天赋秉异的人,这一探索过程,相对简单。往往,那些天赋,那些擅长的事情,成为努力的方向,进而成为人生的闪光点。
有些大牛,更是在人生中,不断突破自己的兴趣点或极限,成为各方面皆有突出成就的"奇才"。
而像你我这样的普通人,在琐碎的日常工作生活中,探索自己想要的人生,则是不那么有趣,甚至是有些枯燥的过程。
很多人看待"自己想要什么"这个问题,往往从"时点"的角度,想要一个"结果",但我觉得,也许从时空的角度去考虑,更贴切。
探索"自己想要什么",其实是一个"过程",过程中的"答案",也时常变化。
年轻的时候,经历的事儿少,懵懵懂懂,很想知道,自己一辈子想/该做什么。仿佛只要知道这个答案,才能安下心来,去专心做那个事情。
可现实是,年少的时候,经历的事儿少,我们并"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或者常常"以为知道自己想要什么,做过之后,才发现事实远非如此"。
遇到这样的境况,有一个简单的做法,"去找到一个离自己心意比较近的事情,开始去做"。有可能,你会遇到一个比较容易做的选择;也有可能,你需要下很大的决心,放弃一些或者很多东西,才能做出选择。
我也遇到,刚毕业的年轻人,说,"我真的不知道对什么感兴趣",或是"我对什么都提不起兴趣"。
那也不难,不拿父母一分钱,包括打小存的"压岁钱",从父母家搬出来。先试试半年之内,不找父母要任何物质上的东西,不去父母家"混吃住混照顾"。
当你知道,人生还有"生存"(糊口挣吃住)这回事儿的时候,你就不会矫情地"东想西想",而是开始行动,去挣一顿"饭钱"叻。
而在身体力行做事的过程中,我们会积累很多感受/念头,慢慢去觉察这些感受/念头,去发现思考自身的优势,去找到自己更擅长做的事情。在三到五年内,通过不断行动,去经历、觉察、思考,渐渐地就能找到自己想要的东西。
年轻的时候,想要的东西,都偏具象:
可能是,你敬重/喜欢的人的一个赞扬;
可能是,升职加薪,是奖励给自己的一顿海吃,或是一次旅行;
甚至是,在忙得跳脚的大城市,找个爱人,买个小车,买套房子,给自己想要的生活......。
我在深圳打拼的过程,没经历过这些比较具象的目标。更多的是,做事情,无论大小,希望做到自己当下能做的最好;仿佛每次交付出来的,都是自己的一份账单;后来发现,过程足够努力,结果往往不会太差。没有树立远大目标的我,看起来,一般人有的,我也有了。
年轻的时候,也有做错事挨批的时候,常常"皮实"地想,"是哦,他说得很对,我当时怎么没有想到?" ,或者对"无厘头"的批评,不以为然,不往心里去。还记得,毕业后第一次挨领导当众批评时,竟然没觉得尴尬,屁颠屁颠去改的样子。若干年后,大家吃饭聊天,那位领导还说,"你还真的是心大"。我想,其实他想说的是,"脸皮厚"的意思吧。
具象化的目标,看似很难,其实也没辣么难。目标达成多少,与欲望大小相关,无非是更大的房子,更好的车,更高的收入,等等。学会觉察自己的欲望,会避免自己在某个具象的目标上走得太远,而忽视生活里同样重要的东西。
在实现这些具象化目标的过程中,或阶段性目标完成后,我们享受到的乐趣会越来越少,生活慢慢开始变得无趣,于是,自然而然,我们会去寻找新的目标。
这个过程,像极了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如果真实面对自己,去回想走过的五年十年十五年,甚至二十年,我们不难发现:其实我们所追寻的东西,本质上,跟那些需求,没有什么差别;甚至于,底层的需求动力,排序都惊人地一致。
当然,我们完全不用"杞人忧天"式地担心,过程中的"迷路"。因为偶尔迷路或是走失,都是正常的,生活会用"失去"的伤痛,让你知道什么对你而言,是重要的。这样,下一次,你就学会了,不去错过那些对你来说,十分重要的东西。
那些你没有投入时间精力的,或多或少,必然会错过,或失去。比方说,工作狂,长期没时间陪家人,可能最终失去家庭;比方说,不顾一切的挣钱,为了钱什么都敢做,可能会失去友情亲情,甚至自由。
在"得到"与"失去"之间,在"欢乐"与"痛惜"之间,我们会慢慢学习,并不断修正对每类事情的"投入度"。渐渐的,我们会发现,生活中,工作、事业、爱情、家庭、友情、健康、爱好,似乎缺一不可。
当然,每个人心中,在人生的不同阶段,对这些东西的重要性排序,并不相同;而这些排列组合,随着时间的流逝,通过那些努力、付出、行动,构成了每个人,不一样的"我想要的人生"。
也许,我们一辈子找寻不到,那个所谓"真正想要的生活"。只是在追逐,一个又一个想要的目标(所谓求"不得");或是在"痛失"中,学会"安住当下的拥有"。
幸福感与否,幸福感的高低,永远取决于"你想要的vs你所拥有的"之间的距离,或是那种迫切,或是那份从容。
无论怎样,当耄耋之年,回望人生路,我们终会知道:自己究竟"选择了什么样的生活"。
希望那个时候,我们不会后悔,在每个关键时点,所做出的那些选择。因为,是那些选择及努力,如珍珠般,串起了我们的人生。

㈥ 怎么才能知道自己想要什么样的生活

一个人的生活是多种多样的,在没有过上一种生活的时候谁也无法确定自己到底适合什么样的生活,也不会知道什么样的生活是自己想要的生活。有时候我们对一种生活的向往只是对别人的生活向往,而当自己去过这种生活的时候才发现这种生活不是自己想要的那种生活。每个人的生活都不同,喜好的生活也不同,有的人喜欢自由自在的生活,有的人喜欢万众瞩目的生活,而有的人喜欢安安稳稳的生活。

想知道自己属于什么样的生活,首先你必须的要了解自己,了解自己的性格,了解自己的爱好,了解自己周围的各种环境,只有你分析透彻这些东西,才能大概的了解自己的生活方向。其次你需要去感受生活,多交些朋友,多去别人的生活中感受感受,一般来说你所交的朋友就是你有所好感的一类人,而他们的生活很有可能就是你所喜欢的生活,当你真的处在生活之中的时候,这一切你都是知道的。最后你需要去了解各种生活,知己知彼你才能知道自己喜欢什么,从你了解的各种生活的细节再对应自己的性格好好的想一想,想想未来你生活的样子换句话说想想你在那种生活下是否是你想要的。

有很多东西都需要自己去想去琢磨,看待问题需要远一点,不能只着眼于眼前。自己所完美的生活其实是靠自己一步一步走出来的,当你一步一个脚印的走出自己的生活,我相信那种生活一定是你自己最满意的生活了。

㈦ 如何知道自己想要什么样的生活

你提的这个问题不禁让青春君陷入深思,的确,人一辈子那么长,如何才知道,自己真的想要什么样的生活呢?

我不知道,自己是否有答案,但可以分享一点感受:

人生,是一个不断探索的过程。于跌跌撞撞中,慢慢掌握一些东西,理解一些东西,通过做事情,去了解道理,进而尝试新东西。

渐渐地明白:哪些事情,离自己的心意更近,哪些事情,离自己的心意很远。

那些天赋秉异的人,这一探索过程,相对简单。往往,那些天赋,那些擅长的事情,成为努力的方向,进而成为人生的闪光点。

有些大牛,更是在人生中,不断突破自己的兴趣点或极限,成为各方面皆有突出成就的"奇才"。

而像你我这样的普通人,在琐碎的日常工作生活中,探索自己想要的人生,则是不那么有趣,甚至是有些枯燥的过程。

很多人看待"自己想要什么"这个问题,往往从"时点"的角度,想要一个"结果",但我觉得,也许从时空的角度去考虑,更贴切。

探索"自己想要什么",其实是一个"过程",过程中的"答案",也时常变化。

年轻的时候,经历的事儿少,懵懵懂懂,很想知道,自己一辈子想/该做什么。仿佛只要知道这个答案,才能安下心来,去专心做那个事情。

可现实是,年少的时候,经历的事儿少,我们并"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或者常常"以为知道自己想要什么,做过之后,才发现事实远非如此"。

遇到这样的境况,有一个简单的做法,"去找到一个离自己心意比较近的事情,开始去做"。有可能,你会遇到一个比较容易做的选择;也有可能,你需要下很大的决心,放弃一些或者很多东西,才能做出选择。

我也遇到,刚毕业的年轻人,说,"我真的不知道对什么感兴趣",或是"我对什么都提不起兴趣"。

那也不难,不拿父母一分钱,包括打小存的"压岁钱",从父母家搬出来。先试试半年之内,不找父母要任何物质上的东西,不去父母家"混吃住混照顾"。

当你知道,人生还有"生存"(糊口挣吃住)这回事儿的时候,你就不会矫情地"东想西想",而是开始行动,去挣一顿"饭钱"叻。

而在身体力行做事的过程中,我们会积累很多感受/念头,慢慢去觉察这些感受/念头,去发现思考自身的优势,去找到自己更擅长做的事情。在三到五年内,通过不断行动,去经历、觉察、思考,渐渐地就能找到自己想要的东西。

年轻的时候,想要的东西,都偏具象:

可能是,你敬重/喜欢的人的一个赞扬;

可能是,升职加薪,是奖励给自己的一顿海吃,或是一次旅行;

甚至是,在忙得跳脚的大城市,找个爱人,买个小车,买套房子,给自己想要的生活......。

我在深圳打拼的过程,没经历过这些比较具象的目标。更多的是,做事情,无论大小,希望做到自己当下能做的最好;仿佛每次交付出来的,都是自己的一份账单;后来发现,过程足够努力,结果往往不会太差。没有树立远大目标的我,看起来,一般人有的,我也有了。

年轻的时候,也有做错事挨批的时候,常常"皮实"地想,"是哦,他说得很对,我当时怎么没有想到?" ,或者对"无厘头"的批评,不以为然,不往心里去。还记得,毕业后第一次挨领导当众批评时,竟然没觉得尴尬,屁颠屁颠去改的样子。若干年后,大家吃饭聊天,那位领导还说,"你还真的是心大"。我想,其实他想说的是,"脸皮厚"的意思吧。

具象化的目标,看似很难,其实也没辣么难。目标达成多少,与欲望大小相关,无非是更大的房子,更好的车,更高的收入,等等。学会觉察自己的欲望,会避免自己在某个具象的目标上走得太远,而忽视生活里同样重要的东西。

在实现这些具象化目标的过程中,或阶段性目标完成后,我们享受到的乐趣会越来越少,生活慢慢开始变得无趣,于是,自然而然,我们会去寻找新的目标。

这个过程,像极了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如果真实面对自己,去回想走过的五年十年十五年,甚至二十年,我们不难发现:其实我们所追寻的东西,本质上,跟那些需求,没有什么差别;甚至于,底层的需求动力,排序都惊人地一致。

当然,我们完全不用"杞人忧天"式地担心,过程中的"迷路"。因为偶尔迷路或是走失,都是正常的,生活会用"失去"的伤痛,让你知道什么对你而言,是重要的。这样,下一次,你就学会了,不去错过那些对你来说,十分重要的东西。

那些你没有投入时间精力的,或多或少,必然会错过,或失去。比方说,工作狂,长期没时间陪家人,可能最终失去家庭;比方说,不顾一切的挣钱,为了钱什么都敢做,可能会失去友情亲情,甚至自由。

在"得到"与"失去"之间,在"欢乐"与"痛惜"之间,我们会慢慢学习,并不断修正对每类事情的"投入度"。渐渐的,我们会发现,生活中,工作、事业、爱情、家庭、友情、健康、爱好,似乎缺一不可。

当然,每个人心中,在人生的不同阶段,对这些东西的重要性排序,并不相同;而这些排列组合,随着时间的流逝,通过那些努力、付出、行动,构成了每个人,不一样的"我想要的人生"。

也许,我们一辈子找寻不到,那个所谓"真正想要的生活"。只是在追逐,一个又一个想要的目标(所谓求"不得");或是在"痛失"中,学会"安住当下的拥有"。

幸福感与否,幸福感的高低,永远取决于"你想要的vs你所拥有的"之间的距离,或是那种迫切,或是那份从容。

无论怎样,当耄耋之年,回望人生路,我们终会知道:自己究竟"选择了什么样的生活"。

希望那个时候,我们不会后悔,在每个关键时点,所做出的那些选择。因为,是那些选择及努力,如珍珠般,串起了我们的人生。

㈧ 如何才能知道自己想过怎样的生活

我们现在的生活越来越好了,在之前我们的生活比较贫困,基本没有选择的余地,但是现在很多人想过自己想要的生活,那么如何才能知道自己想要什么样的生活呢?我认为首先就是寻找自己的兴趣,其次就是想象什么样的生活能让自己开心,除此之外也要寻求自己所羡慕的生活,接下来跟大家具体说明。3.通过自己羡慕的人,来自己想要的生活。
很多人之所以羡慕别人,其实是羡慕别人的生活,比如我羡慕一个非常有名的作家,主要的原因是因为这个作家的内心世界非常的丰富,想象力非常好,能够让人产生无限的遐想,对于我来说这个作家的生活也是我想要的生活。


总而言之,我认为要想知道自己想要过怎样的生活,首先我们可以通过想象看什么样的生活能让我们开心。其次,我们应该寻找自己的兴趣,除此之外,我们也可以通过自己羡慕的人的身上来寻找想要的生活。

㈨ 那你喜欢什么样的生活怎么回答

没有统一答案,既不能一概而论,也不是绝对的。因人而已,因地制宜。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喜好,一个人不同的年龄阶段,喜欢的生活也不一样。

我喜欢幸福美满的生活,不需要太激烈的竞争,喜欢平静的生活,喜欢做一份自己可以能挑选和合适自己做的工作,并且可通过自己的努力做出一份骄人的成绩,为社会作出一定的贡献。自己还要有一份良好的工作状态,还可以做自己想做的事。最爱的人在身边。

父母生活健康快乐,有机会可以多陪伴他们。自己还要有一至两个知心朋友,可无话不讲和无酒不欢。什么叫做理想生活?

不用吃得太好、穿得太好、住得太好;但必须要自由自在,不要感到有任何压力,不要做工作的奴隶,不受名利支配,有志同道合的伴侣,活泼可爱的孩子,自己可丰衣足食,那就是自己喜欢过的生活。我理想中的生活是没有房贷压力,也不用为了家里人昂贵的医药费发愁,同时每年还可以全家人出外旅游1至2次,家人们每天都可在一起。

综上所述,实际上理想的生活我在人生的不同阶段有着不同的解读。就当下而言;我觉得是精神上的一种自足,认可当下,享受现有的一切。坦然面对一切。并且自己做人问心无愧。这也就是我喜欢的生活和理想的状态!

㈩ 你会以怎样的态度选择自己喜欢的生活方式

我会以积极,乐观的态度,选择自己喜欢的生活方式,虽然生活需要酸甜苦辣,但是只要保持乐观积极的态度,不被现实生活的问题所困扰,通过不懈的努力,生活会变得更美好,自己会更加优秀。

阅读全文

与怎样确定喜欢什么样的生活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微信改变我们哪些生活 浏览:1236
创造与魔法沙漠的动物在哪里 浏览:1236
篮球鞋网面为什么会破 浏览:1042
怎么拼升降板篮球 浏览:522
小型宠物猪多少钱 浏览:844
音乐文化课哪个好 浏览:670
到日本旅游如何报团 浏览:988
不在篮球场运球该在哪里练 浏览:1059
台湾哪里能买到宠物 浏览:1040
小动物怎么画才最好看 浏览:910
中西文化和西方网名有什么区别 浏览:1206
养宠物狗一般养多少年 浏览:885
广州黄埔哪里有卖宠物兔的 浏览:774
小米10怎么敲击背部打开相机 浏览:695
渔家文化目的有哪些内容 浏览:1069
海洋中发光的动物都有哪些 浏览:1144
如何消除美颜相机的标志 浏览:1055
篮球罚球为什么不往上抛 浏览:695
天香公园宠物医院洗澡在哪里 浏览:1125
怎么提高中国文化自信 浏览:2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