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猪笼草有什么生活习性(┯_┯)
猪笼草是猪笼草属全体物种的总称。猪笼草属于热带食虫植物,原产地主要为旧大陆热带地区。其拥有一个独特的吸取营养的器官——捕虫笼,捕虫笼呈圆筒形,下半部稍膨大,笼口上具有盖子,因其形状像猪笼而得名。猪笼草叶的构造复杂,分叶柄、叶身和卷须。卷须尾部扩大并反卷形成瓶状,可捕食昆虫。猪笼草具有总状花序,开绿色或紫色小花,叶顶的瓶状体是捕食昆虫的工具。瓶状体的瓶盖复面能分泌香味,引诱昆虫。瓶口光滑,昆虫会被滑落瓶内,被瓶底分泌的液体淹死,并分解虫体营养物质,逐渐消化吸收。❷ 急!猪笼草简介
学名 Nepenthes. distillatoria(栽培名为N. zeylanica)
英文名 Pitcher Plant
别名 有水罐植物、猴水瓶、猴子埕、猪仔笼、忘忧草等。
分类 域: 真核域(Eukarya)
界: 植物界(Plantae)
门: 被子植物门(Magnoliophyta)
纲: 双子叶植物纲(Magnoliopsida)
目: 石竹目(Caryophyllales)
科: 猪笼草科(Nepenthaceae)
属: 猪笼草属(Nepenthes)
猪笼草属植物全世界约67种。
猪笼草是有名的热带食虫植物,主产地是热带亚洲地区。猪笼草拥有一幅独特的吸取营养的器官——捕虫囊,捕虫囊呈圆筒形,下半部稍膨大,因为形状像猪笼,故称猪笼草。在中国的产地海南又被称作雷公壶,意指它像酒壶。这类不从土壤等无机界直接摄取和制造维持生命所需营养物质,而依靠捕捉昆虫等小动物来谋生的植物被称为食虫植物。
猪笼草的形态
▓ 茎
猪笼草为多年生的藤蔓植物,其茎相当粗,直径可以超过 5 公分,长度超过10公尺,有些种类甚至可超过20公尺。猪笼草可攀附旁边的灌木或乔木,也可以在地面上匍匐生长。
猪笼草的茎上,每一个节在靠近叶柄处都会含有一个生长点,通常都会呈现一个小突起,但并不会萌发。这是因为在植株最顶端的芽具有顶芽优势(apical dominance),会抑制其下端侧芽的萌发。如果因为意外的损伤或是人为的修剪,使猪笼草失去顶芽,则最靠近顶芽的侧芽就会开始萌发、生长。有时,刚萌发的侧芽还不够大,还没有能力去抑制其下端其他的侧芽,此时,当猪笼草失去顶芽时,有时候会因此使许多侧芽开始萌发起来。若侧芽发育得够大,则其他还未萌发的侧芽便会受到抑制,无法萌发。
猪笼草的茎会因位置的不同而表现出不一样的特性。靠近地表处的茎,其节间很短,而且叶的分布方式近似轮生,而这些叶柄会产生低位瓶。如果一棵只有产生低位瓶的猪笼草,会在生活几年后,原先只产生低位瓶的茎会转变成为产生高位瓶的茎;产生高位瓶的茎会开始有不一样的转变,其节间的距离会加大许多,使茎能更加伸长,有助于植株向上生长,叶子的排列方式也变为互生。产生高位瓶的茎将会产生花茎,亦可说高位瓶的茎一直向上攀附生长,为的是能使花能够在阳光下盛开。花谢之后,茎还能继续向上生长;有开过花的茎,在接下来的几年内都会开花。在这段期间,猪笼草的基部有时会再产生侧枝,称作分叶(tiller),由于这时的猪笼草已长得很高大,累积很多养分,因此基部长出来的侧枝会很快地产生巨大的叶柄及低位瓶;再过几年,这个产生低位瓶的侧枝也开始长出高位瓶,如此而不断周而复始,最后,一株猪笼草会长成一大丛的模样。生长多年的猪笼草其主干会相当粗,而且在近土表的主干上会产生十几根侧枝,所以整个猪笼草可以长得十分巨大,可长出数百片叶柄和上百个瓶子;在原产地常可见到生长多年的猪笼草,在靠近地表处产生巨大的低位瓶,而攀附在树上的茎则垂吊着许多高位瓶。然而,在园艺上,可能会因为人为的修剪或经常扦插,使得猪笼草无法长得巨大,而且因为栽培时间不够久,无法产生高位瓶的茎,而只产生低位瓶子,也无法开花。
▓ 叶
猪笼草的叶子,事实上是叶柄;真正的叶子,是叶柄末端形成的瓶状捕虫器。猪笼草的叶柄形状通常呈椭圆形到箭形,长10cm - 25cm,宽4ccm - 8cm。叶柄上有一条粗大的叶脉通过,叶脉最后穿出叶柄,而成为卷须(tendril),卷须可以用来攀附其他的物体,使猪笼草可以向高处生长。在卷须的末端会形成一个瓶状的捕虫器。
猪笼草的叶子为互生,其叶柄通常呈现绿色或黄绿色,叶柄的质感又可再分为纸质和腊质;纸质的叶柄有时候还会覆上一层细毛,腊质的叶柄则不会有毛。通常一个叶柄只会产生一个瓶子,若瓶子老了、枯萎,或是因故损坏了,原来的叶柄并不会再长出新的瓶子,只有新的叶柄才会长出新的瓶子。
猪笼草的瓶子是来自于卷须的末端。当一片叶柄新长出来时,在末端的卷须便已带有一个瓶子的芽。在初期,这个芽的表面覆有一层细毛,在成长的过程中会逐渐消失。瓶子的芽一开始是褐色、扁的,成长到1~2公分长时,渐渐转绿,并开始膨胀起来。在瓶盖打开前,瓶子会先产生其特有的颜色与花纹、斑点,此时的瓶子即将成熟;瓶盖打开后,瓶口的唇会向外翻,并开始呈现色彩,此时的瓶子的成熟速度加快,约几天后即可开始捕虫。
猪笼草会产生两种形态的瓶子。靠近地表的叶柄会产生低位瓶(lower pitcher),在植株上端则会产生高位瓶(upper pitcher)。低位瓶外形较胖、较圆且较大,在瓶子的表面,常会有两道平行的翼(wing)自瓶口延伸,向下汇集于瓶底。产生低位瓶的茎其节间通常较短,且其叶片的排列会呈幅射状,或者说看起来像是轮生状。低位瓶的卷须通很短,而且不太会去攀附其他物体。
远离地表的茎将会产生高位瓶。高位瓶叶柄的卷须比较长,同时会去攀附其他的物体,以便使植株能向上生长。高位瓶的卷须还有一个特性,若是其没有攀附到任何物体,它仍会自行卷一圈,成为卷须环(tendril loop),之后,才长出瓶子。高位瓶的形态也有很大的转变,其瓶身较低位瓶来的瘦长,也比较小,翼较为不明显。有些品种的高位瓶的颜色将会比其低位瓶来得平澹。由于猪笼草会产生不同形态的瓶子,因此常会造成分类上的困扰,使人误以为是两种不同品种的猪笼草。
▓ 花
猪笼草是雌雄异体植物,也因此必须要有两株不同性别的植株才能授粉。在野外,雄性的猪笼草数量约占70%,雌性则为30%。由于猪笼草生长在低纬度的地区,这里没有明显的四季区别,因此猪笼草整年都能开花,只要高位瓶的茎能够形成,就有可能开花。
猪笼草的花序属于无限花序中的总状花序,由茎顶抽出一根约20到30公分长的共同花轴,上面着生许多花梗近乎等长的小花,数量可能从十数朵到上百朵;花开的次序由底部开始,终止于最顶端的花。
每一朵小花并没有花瓣,那些看似花瓣的构造事实上是花萼;每朵小花含有4片花萼。雄花含有一根雄蕊,其花药上覆满一层黄色的花粉;雌花则含有一根雌蕊,雌蕊的柱头是绿色的,并带有黏性,用以黏住花粉。猪笼草通常借由风来传送花粉,但其小花的花萼会分泌花蜜,可吸引昆虫前来授粉。
当雌花授粉后,其子房便开始膨大、转成褐色;当果实成熟后,会裂开,释出数百粒微细的种子,随着风飘向远方。
猪笼草的花并没有什么观赏价值,花朵小且平澹,只有少数品种的花较为鲜艳,此外,猪笼草的花还会散发出不太好闻的味道。
猪笼草的栽培
▓ 栽培介质
猪笼草喜欢排水性、透气性较好的栽培介质,常用的栽培介质有泥碳土、椰纤和一些大颗粒的栽培介质,通常都是将这些栽培介质溷合使用。水苔也是常见的栽培介质,不过,水苔会有酸败的问题,通常半年到一年后必须换新。所以,水苔比较适用在扦插或是小苗的栽培。
▓ 浇水
猪笼草对栽培介质的水份含量是属于较低的,猪笼草通常较不喜欢过度潮湿的栽培介质,因此,采用浇水的方式会比较适合猪笼草。不过,仍然可用浸水法来供水,只是需要改良栽培介质的透气性,增加大颗粒栽培介质的比例,以免栽培介质过湿。使用浸水法的一个潜在问题是盐份的累积。由于猪笼草的栽培期间很长,盐份累积在栽培介质中便成为明显的问题,此时在栽培介质的表面上会出现许多黄白色的垢,这便是水中的盐份沉淀下来了,当然了,这样的环境便造成猪笼草生长不良。此时,可将表层的栽培介质去掉,重新铺上一层新的栽培介质便能改善。
▓ 温度
猪笼草分布的高度很广,从平地到三千公尺的高山都有。在园艺上,依据其海跋高度的分布而分成两大类:高地种(high land)和低地种(low land)。生长在一千公尺以上高山的猪笼草便是高地种,其栽培温度为白天21度,夜间10度;生长在平地或低于一千公尺高山的猪笼草为低地种,其栽培温度为白天29度,夜间21度。
高地种的猪笼草对温度的要求很严格;温度的控制往往是栽培成功的关键。在台湾,想要栽培高地种猪笼草非得要用冷气降温不可。栽培量不多时,可以买个贩卖饮料用的冰箱,也就是那种有玻璃门的冰箱,如此灯光便可以从外面照射进去。冰箱的温度可以在购买时请人先设定好栽培所需要的温度。如果没有做到温度控制,则只有少数能耐热的高地种猪笼草能在台湾栽培,但在夏季时会因为高温而生长不良,只有到冬季时才会正常生长。平地种猪笼草由于生长在较为温暖的地方,所以在台湾的冬季常会因为气温过低而停止生长。
日夜温差对于猪笼草的生长可能有所帮助,季节的变化可能不是那么重要。猪笼草大多生长在低纬度地区,这些地方四季的变化不明显,整年的温度不会有太大的差异。然而,许多猪笼草生长在高山上或内陆,其特点是日夜温差大,可达10度以上。许多猪笼草在台湾栽培总是难以种得漂亮,可能是因为台湾的日夜温差不够大的关系;有些以冰箱恒温栽培高地种猪笼草的玩家也常提到猪笼草的生长缓慢。或许以人工控制方式制造出日夜温差可以加速猪笼草的生长。
▓ 光照
猪笼草对光照的需求有很大的不同。有些猪笼草生活在较阴暗的森林底部,有些猪笼草生长在稍有遮荫的树林下,也有猪笼草攀附到树梢上或生长在山壁上,接受大量的日照。基本上,猪笼草喜欢明亮的光照,在栽培上尽量种在明亮的地方为原则,再视品种来决定能不能去晒太阳。要注意的是猪笼草可能会有晒伤的问题,如果发现叶柄的边缘发生枯萎、焦黑的现象就是晒伤了,必须要遮荫。
▓ 湿度
空气的湿度是影响猪笼草是否能够正常结出瓶子的关键。
通常生长在较为潮湿的地区,湿度至少要60%。因此在栽培上,许多人总是会遇到一个难题,就是为什么猪笼草不会长出新的瓶子出来;瓶子往往还没长大,便有如焦掉一般枯萎了。猪笼草不长瓶子,关键就在于环境太过干燥,但这并非是指水浇得不够,而是空气的湿度太低了。要提高空气的湿度,可以用透明塑胶袋将猪笼草整个罩住,如此就能轻易地得到一个高湿度的环境;将猪笼草放在水族箱中,或者摆在角落,只要减少通风,湿度便会提高。不过,猪笼草也有适应环境的能力,只要瓶子能长出来后,可试着逐渐减少空气的湿度,让猪笼草在较为干燥的地方也能长出瓶子来。
▓ 施肥与喂食
栽培猪笼草并不需要特别去喂它,栽培在室外的猪笼草通常能自行捉到昆虫。想要人工喂食也没什么不好,至于要喂哪一种昆虫并没有什么限制,但不建议喂太多或太大的昆虫,例如蟑螂。因为像蟑螂这样大的昆虫要完全被消化完需要数个星期,在这段期间被分解的昆虫所散发出来的腐臭气味可是会令人无法领教。
如果猪笼草有虫吃,就不用再施肥了。不过,在室内栽培时,通常不会有足够的昆虫可供猪笼草捕捉,而且,为了顾及室内的卫生,可以改为对猪笼草施肥以补充养分。猪笼草只能接受叶面喷洒的速效型肥料,绝对不可将肥料施用到土中。市售的花宝R便是用作叶面喷洒的肥料,在选购上以含氮量较高的花宝五号最为适合。由于食虫植物比较不耐高浓度的肥料,为了安全起见,应依据其使用量再多稀释几倍。例如,肥料的使用说明上注明其使用量为稀释1000倍时,则用于猪笼草上可能要稀释到4000倍。将稀释好的肥料以喷雾器均匀地喷洒在整株猪笼草上,将其喷湿即可。除了用叶面喷洒肥料之外,还可以用缓效性的基肥,直接投入猪笼草的瓶子内来供给养份。为避免环境卫生问题,最好还是采用化学肥料,花市中常见的“魔肥”便是缓效性的化学基肥。只要将一小粒魔肥投入一个瓶子,一株猪笼草只要只个瓶子有施肥即可。
猪笼草的施肥时机要视猪笼草是否有在生长为基准。在春季到秋季之间时,猪笼草生长较快时,一个月可喷两次肥料。猪笼草虽无休眠的习性,但是冬天的低温会降低生长速度,此时改为一个月一次的施肥,若天气过冷、生长停止时,则应停止施肥。
▓ 其他事项
猪笼草是多年生植物,而且会长得很大。如果希望猪笼草能长出巨大的瓶子,就必须考虑给猪笼草一个稳定的栽培环境。猪笼草是藤蔓植物,必须有所依附才能站立,因此需要给猪笼草搭设支架。为了立支架,需采用较大的花盆,另一方面采用较大的花盆可盛装较多的栽培介质,使花盆稳、重,可支持大棵的猪笼草而不致被风吹倒。
猪笼草的繁殖
▓ 有性繁殖
想用种子来繁殖猪笼草是非常麻烦的。这是因为猪笼草是雌雄异株的植物,想要猪笼草结种子,必须要拥有两种性别的植株。然而,雌性的猪笼草较为少见,因此一般少量栽培者不易使猪笼草结出种子。
猪笼草的种子不耐保存。虽然有人使用冰箱冷藏(4°C)猪笼草种子可以保存一年[Pietropaolo, J and P. Pietropaolo. 1986],但目前的说法是顶多只能保存几个星期,甚至低温会加速低地种猪笼草种子的死亡[Amato, P. D. 1998]。因此,猪笼草的种子成熟后应该立刻播种;在网路购买猪笼草的种子可能会因为已摆放过久,而使得发芽率大大降低。所以了,若有猪笼草的种子时,必须尽早播种。
猪笼草的种子因为非常细小,因此播种时最好使用沙或泥碳土等颗粒比较细的栽培介质,以免种子掉入细缝中。在播种时为了使种子能够均匀地散布在盆土,可将种子与少量的沙溷匀,再洒到土上。栽培介质必须保猪笼草的形态
▓ 无性繁殖
扦插法 基本上就是将一段猪笼草的茎插到栽培介质中,就会长成一株完整的植株。进行猪笼草的扦插时要注意几项要点:首先,切下来的枝条一定要带有“节”,也就是说切下来的那一段枝条上一定要带有一片叶子。这是因为节上带有“生长点”,而新芽将从生长点上形成。如果只切取节与节之间的部分,那这不带生长点的枝条是长不出新芽来的。其次,因为扦插的枝条没有根,无法有效提供植株足够的水份,因此,用来茎插的枝条不要带有太多的叶子,以免过多叶子使植株散失水份。最适当的枝条长度是带有两、三个节的枝条。由于叶子会消秏大量的水份,因此必须将扦插用的枝条上面的叶片剪掉一部分,做法是将二分之一到三分之二的叶柄以与叶脉垂直的方向剪去,使枝条只带有一部分的叶柄。剪掉一部分的叶子对于扦插来说是非常重要的,不要因为舍不得瓶子而使扦插失败。但是,也不要将全部的叶子完全剪掉,这是因为叶子能制造长出新芽与根所需要的养分及生长激素;没有叶子的枝条会难以再生的。
切取枝条的时,应使切口平整,所以应使用园艺专用的剪刀或是锋利的刀子,以与茎呈垂直方向切断枝条。不要斜切枝条,以减少枝条受伤的面积,更不要使用钝的工具来切枝条,否则破碎的切口会使植物更容易受到微生物的感染。
然后,将处理好的枝条插到栽培介质中,如果枝条只有一个节,则枝条插入土中的深度以能使节露在土面上最适合;若枝条带有两、三个节,则最下面的节要插到土中。用来扦插的栽培介质最好要使用干净一点的介质,以减少土中真菌或细菌感染植株的机会。水苔是常用的栽培介质,也可以使用新的、未用过的泥碳土。将茎插入栽培介质前,可以将茎的切口沾上一些发根剂,可提高茎插的成功机会。使用杀真菌剂可以减少枝条受到真菌感染的机会,但因为杀真菌剂对人类的毒性很强,尽量不要使用。
最后,将插到栽培介质中的枝条放置在高湿度的环境下。无论什么品种的猪笼草的扦插都需要高湿度,可用透明塑胶袋罩住植株以提高湿度。至于栽培温度则要参考各品种的特性,高地种与低地种的茎插应分别使用其最适当的栽培温度,因此可以将扦插的枝条放在原来母株的附近。扦插的枝条需要明亮的光线,但绝不可让阳光直接照射在枝条上,以免过热。通常可使用遮光网来减少光照强度,也可以将枝条置于其他较高大植物的阴影下来培养。
新芽与根的再生是一项缓慢的过程,通常需要几个月的时间。由于无法观察到根的发育状况,因此新芽的形成可以视为茎插成功与否的指标。基本上,若扦插成功,则最顶端的节上便会产生一个小突起,随着时间日渐膨大,而成一个新芽;等到新芽产生二到三片叶子后,可视需要进行移植,环境湿度也可以不用那么高了。
空中压条法 有些品种的猪笼草其扦插的成功率较低,因此可以改用空中压条法来繁殖猪笼草。选择一段接近末稍的枝条,在其顶芽下端约两、三个节间进行环状剥皮;剥皮的厚度约为茎的直径的四分之一;亦可切出一个深度达茎的直径二分之一的切口,可得到与环状剥皮一样的效果。将茎上的切口涂上一些发根剂与杀真菌剂,再包上一层厚厚的湿水苔,其厚度至少要有5公分以上,最外层则用一层塑胶袋包住,以防止水份蒸发。由于根部都要在黑暗处才会生长,因此需要再包一层铝箔纸以避光。
切口处约要等二到四个月才会长出根来,切记不可经常打开检视,以免使植物的组织受伤。在这一段期间,必须要维持水苔的湿度,不要干掉。等到根长出来之后,便可将这一枝条自母株上切下来单独栽培。 ,同时空气湿度也要很高,可以使用一个透明的容器盖在盆上,以提高湿度。猪笼草的发芽需要光照,因此放在明亮的地方有助发芽;不可让阳光直接照射在种子上,否则强光带来的高热会杀死幼苗。由于猪笼草有高地种和低地种的分别,在播种上也应要视品种而提供适当的温度。
猪笼草需要较长的时间才会发芽,约六个星期。发芽后就不需要很高的空气湿度,因此可以将原本盖在盆土上的透明容器取走。幼苗非常脆弱,因此在浇水或施肥时必须特别小心;一个月施肥一次。约半年到一年后,就可以将小苗进行移殖,以免过于拥挤;亦可单独栽培每一株小苗。
具体种类
N. aptera
N. adnata
红猪笼草(N. alata)
N. albomarginata
瓶状猪笼草(N. ampullaria)
N. anamensis
N. angasanensis
N. argentii
N. aristolochioides
N. bellii
N. benstonei
二距猪笼草(N. bicalcarata)
N. bongso
N. boschiana
N. burbidgeae
N. burkei
N. campanulata
N. clipeata
N. danseri
N. deaniana
N. densiflora
N. diatas
N. distillatoria
N. bia
N. edwardsiana
N. ephippiata
N. eustachya
N. eymae
N. faizaliana
N. fallax
N. fusca
N. glabrata
N. glanlifera
N. gracilis
N. gracillima
N. gymnamphora
N. hamata
N. hirsuta
N. inermis
N. insignis
N. izumiae
N. jacquelineae
卡西猪笼草(N. khasiana)
N. klossii
N. lamii
N. lavicola
N. longifolia
劳氏猪笼草(N. lowii)
N. macfarlanei
N. macrophylla
N. macrovulgaris
N. madagascariensis
N. mapuluensis
N. masoalensis
N. maxima
N. merrilliana
N. mikei
N. mindanaoensis
N. mira
奇异猪笼草(N. mirabilis)
N. mollis
N. muluensis
N. neoguineensis
N. northiana
N. ovata
N. paniculata
N. papuana
N. pervillei
N. petiolata
N. philippinensis
N. pilosa
N. platychila
N. pyriformis
N. rafflesiana
拉贾猪笼草(N. rajah)
N. reinwardtiana
N. rhombicaulis
血红猪笼草(N. sanguinea)
N. saranganiensis
N. sibuyanensis
N. singalana
N. spathulata
N. spectabilis
狭针猪笼草(N. stenophylla)
N. sumatrana
N. talangensis
N. tentaculata
N. tenuis
N. thorelii
N. toca
N. tomoriana
N. treubiana
N. truncata
N. veitchii
N. ventricosa
N. vieillardii
长柔猪笼草(N. villosa)
N. vogelii
N. Xiphioides
濒危保护
根据由各缔约国签订的《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猪笼草属于附录Ⅱ中受保护的列明植物。虽然猪笼草并未属于濒危绝种的物种,但其贸易可能会导致绝种的危险。因此,公约上规定猪笼草是可以贸易,但必须先获得公约许可证。
❸ 世界上最恐怖的植物
世界上最恐怖的植物
世界上最恐怖的植物,人们对于恐怖的事物多会有一种猎奇心理,使得人们对于他们是又爱又怕,植物界里存在一种被称为世界上最恐怖的植物,但是却不是大王花,我带大家了解一下世界上最恐怖的植物究竟恐怖在哪里。
世界最恐怖的植物是巨型猪笼草。这是一种生活在菲律宾的新型猪笼草品种。顾名思义,巨型猪笼草比一般的猪笼草体型要大,它平常的食物就是啮齿类动物,其中有一些特别大的个体甚至可以捕食野兔等小动物。在记者目睹了巨型猪笼草捕食的过程之后,它便以世界上最恐怖的植物的身份被公之于众。
一、巨型猪笼草捕食的关键
在巨型猪笼草被菲律宾传教士发现之后,科学家对它进行了详细的研究。研究成果表示,巨型猪笼草可以捕获啮齿类动物甚至小动物的关键就是它独特的形态。比一般猪笼草要大上五六倍的体型可以轻松吞下啮齿类小动物的身体,和其它猪笼草相同的是,巨型猪笼草的盖子上也会有一些可以吸引动物的分泌物,在巨星猪笼草的捕虫囊壁上分部着光滑的液体,而且在它的内部也有着很多的消化酶和细菌,这可以使猎物轻易地滑入捕虫囊内,并且在很快程度下被分解完毕。
二、巨型猪笼草为什么要捕食动物
科学家研究表明,巨型猪笼草生活的环境中缺少一种十分重要的元素,这种元素就是氮元素。通过与世界上其它种类的猪笼草对比之后发现,巨型猪笼草对氮元素的需求比一般的猪笼草更大。而为了获取这些大量的氮元素。猪笼草就在进化过程中掌握了这门捕食动物的本领,猎物腐烂的尸体是巨型猪笼草氮元素的主要来源。
三、巨型猪笼草的发现
追溯世界十大危险植物之一巨型猪笼草的历史,它的起源是在2000年,据说巨型猪笼草是被两个自菲律宾的传教士发现的。当这两个传教士到达了去维多利亚山峰时,它们发现了这猪比一般猪笼草都要大的巨型猪笼草。在这两位传教士的宣传之下,更有很多人陆续地来到菲律宾寻找巨型猪笼草的身影。最谨慎的说法是在07年,巨型猪笼草的身影第一次出现在了人类的报纸上。
世界上最害羞的植物:含羞草
含羞草是世界上最害羞的植物,因为含羞草的叶子只要轻轻被触碰便会立马闭合,像是少女羞红的脸颊,用双手捂住脸而不轻易见人,所以含羞草的名字也是由此得来。含羞草别名知羞草,是一种多年生的草本,在盛夏开花,花朵有粉红色和白色的,叶子像羽毛一样,花像绒球,非常具有观赏效果。含羞草喜欢温暖湿润的环境,对于土壤没有太大的要求,所以种植的时候注意浇水和放在有光照的地方。
含羞草的感知特性
含羞草会“害羞”是因为它与众不同的感知特性。含羞草的叶柄和复叶的基部有一个叫做叶枕的部分,叶枕对刺激非常的敏感,只要轻轻触碰,叶枕上半部分细胞膨压减小,但是下半部分保持不变,由于膨压差,所以叶子会闭合起来,接着整个叶子垂下来。含羞草的这种行为可以看作一种防御方式,这样不仅可以躲避暴风雨,还能避免被动物食用。不得不说含羞草和最有灵性的动物一样特别。
接触含羞草注意事项
含羞草因其感知特性,所有很多人喜欢触碰,但是含羞草是不能经常接触的,因为含羞草中含有微量毒素,无论是叶子、茎还是花朵都有毒素,这种毒素叫做含羞草碱,长期接触的话,对头发有很大的损伤,比如说会引起脱发,让头发干枯失去光泽,而且含羞草晚上还会向空气中散发毒素,人体吸收之后也会有很大的损伤,所以在种植含羞草的时候,不能将其放在室内。
❹ 猪笼草生活在哪里
主产地是热带亚洲地区
猪笼草是有名的热带食虫植物,主产地是热带亚洲地区。猪笼草拥有一幅独特的吸取营养的器官——捕虫囊,捕虫囊呈圆筒形,下半部稍膨大,因为形状像猪笼,故称猪笼草。在中国的产地海南又被称作雷公壶,意指它像酒壶。这类不从土壤等无机界直接摄取和制造维持生命所需营养物质,而依靠捕捉昆虫等小动物来谋生的植物被称为食虫植物。
猪笼草原产东南亚和澳大利亚的热带地区。1789年引种到英国,然后在欧洲主要植物园内栽培观赏。1882年育成了第一种猪笼草-绯红猪笼草(N.coccinea)。1911年又选育了库氏猪笼草(N.courtii)。到了20世纪中叶,猪笼草的育种、繁殖和生产开始产业化,并进入家庭观赏。20世纪90年代以来,美国、日本、法国、德国、澳大利亚等国成立了国际食虫植物协会。
猪笼草虽然在市区三岭山、雷州等地有野生分布,但很少应用。直到20世纪90年代以后,从国外引进猪笼草优良品种,主要用于花卉展览。今年春节在广州花市上300元一盆猪笼草都抢不到手。湛江园林界如何让有趣的猪笼草进入千家万户,成为盆栽花卉之一,不失为猪笼草的一个发展方向。
❺ 中国哪里有猪笼草
猪笼草是有名的热带食虫植物,主产地是热带亚洲地区。猪笼草拥有一个独特的吸取营养的器官——捕虫笼,捕虫笼呈圆筒形,下半部稍膨大,因为形状像猪笼,故称猪笼草。在中国的产地海南又被称作雷公壶,意指它像酒壶。这类因原生地土壤贫瘠,而通过捕捉昆虫等小动物来补充营养的植物被称为食虫植物。
一般在森林地带能找到的。运气好去一些偏野农村就能看到的。另外这种植物也有人类的特意种植以便欣赏。
❻ 猪笼草一般生活在什么地方
猪笼草是热带食虫植物,主产地是热带亚洲地区,在我国主要分布在南部地区,主要集中在海南,云南。土壤:猪笼草所需的土壤主要以疏松、肥沃和透气的腐叶土或泥炭土为好。可用伯示麦菌剂调节土壤酸碱值,盆栽上常用泥炭土、水苔、木炭和冷杉树皮屑的混合基质。浇水:猪笼草对水的需求比较大,只有在高湿的条件下才可以正常生长,生长期每天都需要浇水4次或5次,因为过于干燥会影响到猪笼草的发育。光照:猪笼草其实是附生性植物,常生长在大树林下或岩石的北边,属于常年半阴环境,所以夏季请不要把猪笼草放到太阳底下直射,必须遮荫,否则叶片易灼伤,直接影响叶笼的发育。温度:适合猪笼草的最佳生长温度为25度到30度,当然各个月份不同也有略微的不同,比如:3到9月都是20度到30度,而9月到下年3月是18度到24度。冬季温度不能低于16度,低于16度将开始停止生长。施肥:猪笼草并不需要特别去施肥,因为猪笼草通常能自行扑食昆虫转化养分,如果猪笼草有虫吃,就不用再施肥了。养殖猪笼草的注意事项猪笼草的花并没有什么观赏价值,花朵小且平澹,只有少数品种的花较为鲜艳,此外,猪笼草的花还会散发出不太好闻的味道,所以尽可能不要养殖在室内,庭院阳台是最好的选择。另外猪笼草是附生性植物,必须有所依附才能站立,因此需要给猪笼草搭设支架。❼ 有关猪笼草的来厉
猪笼草是存在于旧大陆热带地区的藤本植物。猪笼草原产东南亚的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菲律宾和中国、澳大利亚等热带地区;东至新喀里多尼亚——维耶亚猪笼草(N. vieillardii),西至马达加斯加——马达加斯加猪笼草(N. madagascariensis)与马索亚拉半岛猪笼草(N. masoalensis)和塞舌尔——伯威尔猪笼草(N. pervillei),南至澳大利亚北部——罗恩猪笼草(N. rowanae)和坚韧猪笼草(N. tenax),北至中国南部——奇异猪笼草(N. mirabilis)、印度——印度猪笼草(N. khasiana) 猪笼草的全球分布图
和斯里兰卡——滴液猪笼草(N. distillatoria)。在马来群岛的婆罗洲和苏门答腊岛上存在着大量形态多样性极高的猪笼草,尤其是在婆罗洲的山地雨林中。但大多数猪笼草都为当地的特有种,甚至只出现于几个山区中。由于它们分布范围的狭窄和当地交通的不便,导致部分猪笼草很难再次于野外观察到。例如迪安猪笼草(N. deaniana)再次在野外发现时已距离首次发现100年了。大约有10种猪笼草的原生地仅局限于一些孤岛或小群岛上。但奇异猪笼草(N. mirabilis)的分布范围却极其的广泛,从印度支那半岛到马来群岛和澳大利亚都有分布。[1][2][3] 猪笼草以其原生地海拔的不同。以海拔1200 m为标准,分为低地猪笼草和高地猪笼草。低地地区的气候全年常炎热潮湿,因此低地猪笼草对温差没有过多的要求;而高地地区的气候全年则为白天温暖,晚上凉爽,因此它们的健康生长需要一个温差较大的环境。蓝姆猪笼草(N. lamii)是原生地海拔最高的猪笼草,其生长的地区海拔超过3520 m。[1][3]
大多数猪笼草生活的环境其湿度和温度都较高,并具有明亮的散射光。一般为森林或灌木林的边缘或空地上。少数物种,如苹果猪笼草(N. ampullaria),其较喜生长于茂密阴暗的森林中。大部分物种适应了生长于类似草原物种的草类种群中。猪笼草生长在偏酸性且低营养的土壤中,通常为泥炭、白沙、砂岩或火山土壤。但也有例外,如马来王猪笼草(N. rajah)能在金属元素含量较高的土壤中健康成长,白环猪笼草(N. albomarginata)可以在沙滩的高潮线附近生长。部分猪笼草还会成为岩生植物生长于岩壁上。同时,如无刺猪笼草(N. inermis)甚至可以不接触土壤,而作为附生植物附生于树木上。[1]猪笼草为多年生藤本植物,茎木质或半木质,有些野生植株可长达20米,攀援于树木或者沿地面而生。叶一般为长椭圆形,末端有笼蔓,以便于攀援。在笼蔓的末端会形成一个瓶状或漏斗状的捕虫笼,并带有笼盖。猪笼草生长多年后才会开花,花一般为总状花序,少数为圆锥花序[6],雌雄异株,花小而平淡,白天味道淡,略香;晚上味道浓烈,转臭。其观赏性无法与捕虫笼相比。果为蒴果,成熟时开裂散出种子。[7]
捕虫笼
种植猪笼草的主要目的是观赏其奇特的捕虫器官——捕虫笼。猪笼草的捕虫笼发育自笼蔓的末端。当一片新的叶片生长出来时,在笼蔓的末端便已带有一个捕虫笼的雏形。在初期,这个雏猪笼草的结构示意图
形的表面覆有一层毛被,在成长的过程中会逐渐脱落。捕虫笼的雏形一开始是黄褐色,扁平的,长到1~2cm时,渐渐转为绿色或红色,并开始膨胀。在笼盖打开前,捕虫笼上就已出现了其特有的颜色、花纹和斑点。笼盖打开后,笼口处的唇会继续发育,变宽变大,并会向外或向内翻卷。同时唇开始呈现色彩,某些瓶子的唇上会带有不同颜色的条纹。此时的捕虫笼已成熟,约几天后即可观察到有昆虫落入其中。 猪笼草的每一张叶片都只能产生一个捕虫笼,若捕虫笼衰老枯萎了或是因故损坏了,原来的叶片并不会再长出新的捕虫笼,只有新的叶片才会长出新的捕虫笼。 猪笼草的捕虫笼由笼身,笼盖组成。笼身具有笼口、唇、翼、消化腺、蜡质区等结构,笼盖具有蜜腺、盖龙骨等结构。此外,部分猪笼草的捕虫笼还具有附属物。笼蔓尾出现于笼身与笼盖的衔接处。同时,同一种猪笼草的捕虫笼会长出两种不同形态的捕虫笼。[7]为此常会造成分类上的麻烦,使人误以为是两种不同的猪笼草。 在东南亚地区,当地人会将苹果猪笼草(N. ampullaria)的捕虫笼作为容器烹调“猪笼草饭”。他们将米、肉等食材塞入捕虫笼中进锅蒸熟。“猪笼草饭”的做法类似粽子,是一种当特色食品,很具有东南亚风味。[7] 捕虫笼的两种形态猪笼草的下位笼(20张)猪笼草的上位笼(20张) 除了风铃猪笼草(N. campanulata)之外,大部分猪笼草会产生两种形态的捕虫笼。[8]这种差异有时会非常的巨大,如莱佛士猪笼草(N. rafflesiana)的上位笼和下位笼。靠近地表的节间距未增大的茎会产生下位笼(lower pitcher),而上部节间距已增大的茎会产生上位笼(upper pitcher)。下位笼外形较胖、较圆且较大。上位笼则较长、较细、偏向于漏斗状。大部分猪笼草的上位笼的颜色都比其下位笼来得浅,且花纹少。下位笼和上位笼的显着差异是为了吸引和捕食不同类型的昆虫而准备的。如果有些笼子的形态处于下位笼和上位笼的中间型,则称之为“中位笼”。[7] 笼身 有些猪笼草的笼子最大可高达50厘米,宽达25厘米,大小相当于一个10 L的家用水桶。笼身可为绿色、橙色、红色等颜色,部分会具有块状或带状的斑点,颜色有褐色、紫色、黑色、白色等。这些斑点在某些猪笼草身上有特别的作用。如马兜铃猪笼草(N. aristolochioides)和克洛斯猪笼草(N. klossii)的上位笼具有白斑,使得阳光可以照入捕虫笼内。这样从捕虫笼的内部看,唇和笼盖的部分就会显得很黑暗,而笼身上的白斑就会显得很明亮,飞虫在捕虫笼中就会误以为白斑处是出口而困在捕虫笼内,最终筋疲力尽落入消化液中。[9][6] 笼盖猪笼草的笼盖(17张) 笼口的上部长有笼盖,可防止雨水进入笼中,并可阻挡上部射入的光线,以迷惑落入笼中的昆虫使其找不到出口。[9]也有个别的猪笼草的笼盖较特殊。如苹果猪笼草(N. ampullaria),其笼盖窄长并外翻,使之能够收集来自上方的落叶。[6][7]很多人以为昆虫落入捕虫笼后笼盖会关闭,实际上猪笼草并不会如此。猪笼草的笼盖与笼身的连接是固定的,不可活动的。[7]所以在有昆虫落入捕虫笼后,猪笼草不会出现如此迅速的应激反应。这类反应只出现在捕蝇草、茅膏菜和狸藻上。 笼口 猪笼草的笼口为捕虫笼的开口。笼口可分为平行笼口和倾斜笼口两种。具有平行笼口的猪笼草当捕虫笼发育完全后,其笼口恰好与地面水平;而具有倾斜笼口的猪笼草当捕虫笼发育完全后,其笼口倾斜。但马兜铃猪笼草(N. aristolochioides)的上位笼较特殊,其笼口几乎是与地面垂直的。[9]在大多数猪笼草的唇在靠近笼盖衔接处的一段距离的地方都会突然的向上拉长收缩,形成“⊥”状的结猪笼草的唇(20张)构,称之为唇颈。在唇颈处,左右的唇平行向上,几乎贴合在一起。同时,大部分的唇颈会略微的向前倾斜。 唇 唇是笼口处的特化结构,在捕虫笼的笼盖打开后才逐渐发育成熟。唇常常是整个捕虫笼中最艳丽的部分,为红色、紫色、黄色等,有些会带有黄色、红色的横条纹。唇还会分泌蜜液,使得它相当的湿滑。它的形状和颜色类似花朵且还具有蜜液,因此它作为吸引昆虫的重要结构之一。 捕虫笼的唇外翻或内翻,外缘常为波浪形。在唇上有一条条横向平行的光滑的楞,称之为唇肋,其延伸至唇内缘的末端会成为尖状结构,称之为唇齿。当昆虫滑落时,唇可起到引导其落入笼中的作用。 在大多数猪笼草的唇在靠近笼盖衔接处的一段距离的地方都会突然的向上拉长收缩,形成“⊥”状的结构,称之为唇颈。在唇颈处,左右的唇平行向上,几乎贴合在一起。同时,大部分的唇颈会略微猪笼草的翼(20张)的向前倾斜。 笼翼 在捕虫笼的前部常会有两条平行的笼翼(wing)自瓶口向下延伸汇集于笼底,笼翼上还会有许多须状的结构,称之为翼须。笼翼的功能也许是为了方便地面的昆虫爬到笼口处。[7]所以,对于多捕食飞虫的上位笼,它的笼翼通常是退化或缺失的,某些品种会退化为一对隆起。 消化腺与蜡质区 在捕虫笼的内表面通常具有消化腺和蜡质区。消化腺存在于捕虫笼内表面的下部。消化腺会分泌消化液,所以捕虫笼中常常存在着液体。这些消化液的作用是淹死落入捕虫笼中的昆虫并消化它。此外,无刺猪笼草(N. inermis)、疑惑猪笼草(N. bia)猪笼草的蜜腺(6张)和杏黄猪笼草(N. flava)的消化液很特殊,它们的黏度极高,并会覆盖在捕虫笼的内表面上。[6][10]这使得捕虫笼既可作为笼状的陷阱捕捉猎物,又可以粘性极大的捕虫笼内壁黏住过往的飞虫。[6]蜡质区存在于捕虫笼内表面的上部。光滑的蜡质区会阻止落入捕虫笼内的昆虫爬出。 猪笼草的捕虫笼中的消化液常会因移栽而流失或被雨水稀释,但这并不影响植株的健康。在适宜的环境下,猪笼草很快就会产生出新的消化液。因此向无消化液的捕虫笼中加水是没有意义的。 蜜腺 大多数猪笼草笼盖的下表面具有大量的蜜腺,它们会分泌出蜜液吸引昆虫觅食。然而这些蜜液有麻醉的作用,会使昆虫麻痹而落入笼内。此外劳氏猪笼草(N. lowii)的笼盖下表面还会分泌出白色的块状物引诱树鼩取食。[11][12] 附属物猪笼草的附属物(20张) 在一些猪笼草的笼盖上会有一些特征性的结构。比如二齿猪笼草(N. bicalcarata)的笼盖下表面基部具有两个齿状的结构[13][12];劳氏猪笼草(N.lowii)和鞍型猪笼草(N. ephippiata)的笼盖下具有肉质长毛[12];小舌猪笼草(N. lingulata)的笼盖下具有一根细长的棒状物[14];暗色猪笼草(N. fusca)的笼盖下有一个微小的凸起等。[13] 笼盖骨 在斑豹猪笼草(N. burbidgeae)等部分猪笼草的笼盖下部会有一根凸出的梁状物——笼盖骨,它起到了支撑的作用。[13] 笼蔓尾 笼蔓尾(spur)是大部分猪笼草捕虫笼的盖子基部的后方的一根柔软棒状物,偶尔分叉,长度约1 cm。它是捕虫笼的雏形发育膨大后遗留下来的笼蔓末端,是形态学上整个叶片的真正末端。 笼肩 笼肩是部分猪笼草的笼身的中部具有的一圈环状的隆起。通常下位笼的笼肩较靠上,而上位笼的笼肩较靠下。
叶片猪笼草的毛被(10张) 猪笼草的叶片,在形态学上实际是叶柄;而其形态学上真正的叶片,是其末端形成的瓶状捕虫笼。所以猪笼草的叶片是一种典型的变态叶。平时提到的叶片猪笼草的叶片均指其形态学上的叶柄。 猪笼草的叶片形状通常呈椭圆形至披针形,部分为盾形,长10~25 cm,宽4~8 cm。中脉的两侧具有若干根纵脉,部分猪笼草还具有明显的羽状脉。在植株的幼年时期,其叶片的分布方式近似轮生,整体呈莲座状;成年后的其叶片转为互生。其叶片通常呈鲜绿色或黄绿色。叶片的质感又可分为纸质和腊质;纸质的叶柄有时候还会覆上一层毛被,腊质的叶柄则不具有毛被。 叶柄奇异猪笼草的笼蔓圈(20张) 平时提到的猪笼草的叶柄是指其形态学上的叶柄与茎衔接处的管状缩小处。 笼蔓 叶片中部有一条粗大的叶脉通过,中脉最后穿出叶片后则成为笼蔓(tendril)。上位笼的笼蔓比较长,同时会缠绕攀附其他物体,使得茎可以得到支撑而向高处生长。类似于葡萄和绿豆的一种起攀爬支撑作用的变态叶。若是其没有攀附到任何物体,它仍会自行绕一或几圈,直径为1~2 cm,称之为笼蔓圈(tendril loop)。在笼蔓的末端会形成一个瓶状的捕虫笼。 引路蜜腺 在叶片两面都均匀的分布着引路蜜腺。正如其名,这些蜜腺分泌的蜜液起到了为昆虫带路的作用,特别是蚂蚁。昆虫沿着这些蜜腺的引导就会不知不觉的来到笼口,最终落入笼内。其分布于植株的叶片和捕虫笼上。
茎
茎部 猪笼草为多年生的藤本植物,其茎较粗,通常直径为1 cm。有些种的会更粗,如二齿猪笼草(N. bicalcarata),成年后其茎的长度可达10~30 m。[13]猪笼草可攀附旁边的灌木或乔木,也可以在地面上匍匐生长,或作为一种附生植物附生于树干上。 芽点 猪笼草的茎上,在每一个叶柄的腋处都会含有一个芽点,呈现一个并不发育小突起。这是因为植株的顶芽具有顶端优势(apical dominance),会抑制其下端侧芽的发育。如果因为意外的损伤或是人为的修剪,使猪笼草失去顶芽,则最靠近顶芽的侧芽就会开始发育、生长。若上部的侧芽发育得够大,则下部还未发育的侧芽便会再次受到抑制,停止发育。这整个过程受生长素浓度的调控。 节间距 二齿猪笼草的茎部
猪笼草的茎会因其处于不同阶段而表现出不一样的形态。在猪笼草植株的幼年莲座状时期间,茎只能产生下位笼,且其节间距很短,上下的叶片几乎贴着一起。一段时间后,原先只产生下位笼的茎会转变为生长上位笼。这种由下位笼至上位笼的变化会在茎上有所表现,其节间距会突然增大。节间距的增大是突然迅速的,会使得植株的高度在很短一段时间内大大的增加。这样就能使茎能够触及更远的地方,有助于植株向上生长,穿过上方茂密的植被。此时也标志着猪笼草的成年,有能力长出花序了。节间距如此突然的增加,使得植株可以一直向上攀附生长,其目的是使得猪笼草的花序能在高处开放,这有利于花的授粉和种子的传播。花谢之后,茎还能继续向上生长;有开过花的茎,在接下来的几年内都可以继续开花。 部分种植者的经验发现,猪笼草的茎所生长出的捕虫笼的下位笼至上位笼的形态上的变化是不可逆的,即是已转变为生长上位笼的茎不能再长出下位笼。即使是扦插之后的上位笼茎也只能长出上位笼,但生长上位笼茎的侧枝却可以长出下位笼。 侧枝 成年猪笼草的基部会产生侧枝。由于这时的猪笼草已长得很高大,累积很多养分。因此基部长出来的侧枝会很快地产生巨大的叶片及下位笼。再过几年,这个产生下位笼的侧枝也开始长出上位笼,如此而不断周而复始。最后,一株猪笼草会长成一大丛。生长多年的猪笼草其主干会相当粗,而且猪笼草的根系(3张)在近土表的主干上会产生十几根侧枝,所以整个猪笼草可以长得十分巨大,可长出数百片叶片和上百个捕虫笼。 在园艺上,可能会因为人为的修剪,使得猪笼草无法长得巨大,而且因为栽培时间不够久,也只产生下位笼,也无法开花。
根
猪笼草的根为须根,黑色,质脆易折断,量少。相对于其他植物来说猪笼草的根系相当的不发达。
花序
猪笼草的花序(20张) 猪笼草是雌雄异体植物,因此必须在两株不同性别的植株间才能授粉结籽。在野外,雄性的猪笼草数量约占总数的70%,雌性则为30%。由于猪笼草生长在低纬度的地区,这里没有明显的四季。但有干湿两季节之分,猪笼草的开花时间一般在旱季快结束的时候,种子成熟后恰好到达雨季,而有助于种子萌发。 猪笼草的花序属于无限花序中的总状花序或圆锥花序。由茎的顶部抽出一根约20~40米长的花轴,上面着生许多近乎等长的小花梗,每个小花梗带一至多朵小花。花朵的数量可能从十数朵到上百朵。花开的次序由底部开始,终止于最顶端的花。 这些小花不具有花瓣,那些看似花瓣的结构实际上是花萼;每朵小花含有4片花萼。雄花含有一根雄蕊,其花药上覆盖着一层黄色的花粉;雌花则含有一根雌蕊,雌蕊的柱头是绿色的,并带有黏性,用以黏住花粉。猪笼草通常借由风来传送花粉,但其小花的花萼也会分泌花蜜,吸引昆虫前来帮助其授粉。当雌花授粉后,其子房便开始膨大,转成褐色;当果实成熟后,会裂开,释出数百粒微细的种子。猪笼草的花并没有什么观赏价值,花朵小且平淡,只有少数品种的花猪笼草的果荚和种子(15张)较为鲜艳。此外,猪笼草的花晚上会散发出不太好闻的味道,白天则略有香味。
种子
猪笼草的果为果为蒴果。其中的种子很小且细长,呈梭状至丝线状。长度约1 cm,宽度约1 mm,木质。中间有微小隆起的胚。猪笼草的种子很轻,易被风带走,所以猪笼草的种子靠风传播的。且其种子无营养丰富的肉质,对动物无吸引力。猪笼草种子的存活时间也不长,一两个月后其发芽率会大幅度降低。所以一般不储存猪笼草的种子。
编辑本段种植方法
猪笼草可以在温室栽培。种植难度较低的低地猪笼草有印度猪笼草(N. khasiana)、高棉猪笼草(N. thorelii)、奇异猪笼草(N. mirabilis)等,高地猪笼草有宝特猪笼草(N. truncata)、翼状猪笼草(N. alata)、维奇猪笼草(N. veitchii)等。 猪笼草对生长环境和条件的要求多种多样。因为杂交种具有更强的适应力,所以很难用几句话概括完所有的纯种和杂交种的生活习性。种植时可以应猪笼草的需要来改善环境。将种植环境中不适宜猪笼草生长的环境加以改善。猪笼草生长所需要的基本要求是:光照、水分、湿度、温度、营养素和生长基质。[15] 猪笼草的笼子是一种变态叶,因此它像其他植物的叶子一样也会衰老枯死。一般来说,适宜条件下每个笼子可以存活若干个月。当它已经枯萎时,可以将它剪去,使得整株看起来更漂亮,但这纯粹是为了好看,而与植株的健康无关。[15] 猪笼草无休眠期。
光照
光照是养出巨大且鲜艳的捕虫笼最重要的因素之一。提供足够的空气湿度、中等的土壤湿度和充足的光照,可以让叶片呈现犹如红葡萄酒般的红色。植株可以被驯化接受一些阳光直射,最好是早晨的阳光。相反全日照会使得植株的颜色变得暗淡并且阻碍植株的生长。强光灼伤的表现非常迅速,首先只是老笼子被灼伤或脱水,最后整株植物都受到损伤。当植株结出新笼子,说明植株已经适应了新环境。一般来说,更充足的光照,就使植株结出更大更鲜艳的笼子。在提供充足光照的同时,也必需一直保持着较高的空气湿度,特别是在大风和干燥炎热的天气下。所以明亮的散光更适合猪笼草。使用遮阳网时,遮光率在50~80%的较适宜。如果是种植在塑料大棚中,最好使用透明的聚乙烯棚膜。除此以外,日照时间的长短也影响植株吸收光能的多少。大部分的猪笼草可以忍受缺光的环境,但它的生长速度会因此而受到限制,同时也需要减少浇水的量。当猪笼草得到了足够的光照时,它会在笼子的大小和颜色上有所反映。如果猪笼草受到光照不足的困扰时,有条件的话,可以给它提供几个小时的人工补光,这是有好处的。[15]
水分
猪笼草对栽培介质的水份含量的要求并不高,猪笼草通常较不喜欢过度潮湿而不透气的的栽培基质。不像其他食虫植物只需要在生长季节保持土壤湿润,在种植猪笼草时,需要时刻保持土壤的潮湿。基质以不能挤出水且松散为宜。因此,采用浇水的方式会比较适合猪笼草。不过,仍然可用浸水法来供水,只是需要改良栽培基质的透气性,增加大颗粒栽培基质的比例,以免栽培基质过湿。[15] 虽然全部的食虫植物生长都需要含矿物质较少的软水,但猪笼草对于水质的要求相对宽松一些,可这并不表示猪笼草不需要优质水。由于猪笼草的栽培期很长,使用浸水法的一个潜在问题是盐份的累积。在栽培介质的表面上会出现许多黄白色的水垢,这便是由水中的盐份沉淀下来形成的,这对猪笼草的生长造成不良的影响。可将表层的栽培基质去掉,重新铺上一层新的栽培基质情况便能得以改善。[15]
空气湿度
空气湿度的高低是影响猪笼草是否能够正常结出瓶子的关键。 在自然条件下,猪笼草通常生长在较为潮湿的地区,湿度至少有60%。因此在栽培上,许多人总是会遇到猪笼草长不出新的笼子的问题;瓶子往往还没长大,便如焦掉一般枯萎了。猪笼草不长笼子,大部分原因在于环境太过干燥。但这并非是指水浇得不够,而是空气的湿度太低。要提高空气的湿度,可以用透明塑胶袋将猪笼草整个罩住,如此就能轻易地得到一个高湿度的环境。将猪笼草放在水族箱中,或者摆在角落,只要减少通风,湿度便会提高。不过,猪笼草也有适应环境的能力,只要新的捕虫笼长出来后,可试着逐渐降低空气的湿度,让猪笼草适宜较为干燥的环境。
温度
猪笼草分布的高度很广,从平地到海拔三千米以上的高山都有。在园艺上,依据其海拔高度的分布而分成两大类:高地种(high land)和低地种(low land)。生长在海拔1200 m以上高山的猪笼草便是高地种,其栽培温度为白天21 ℃,夜间10 ℃;生长在平地或海拔低于1200 m地区的猪笼草为低地种,其栽培温度为白天29 ℃,夜间21 ℃。昼夜温差对于猪笼草的生长很有帮助,季节的变化却并不重要。低地猪笼草生长在低纬度地区,这些地方四季的变化不明显,整年的温度不会有太大的差异。然而,高地猪笼草生长在高山上,其特点是昼夜温差很大,可达10 ℃以上。 低地猪笼草 低地猪笼草并不怕热,对昼夜温差也没有严格的要求。但有部分低地猪笼草十分的不耐寒。温度低于15 ℃后生长会减缓或停滞;当温度低于10 ℃后植株会有被冻伤甚至死亡的危险。因此,在冬季较寒冷的时候应有必要的加温措施。 高地猪笼草 高地猪笼草对温度的要求更为严格;温度的控制往往是栽培成功的关键。想要栽培高地猪笼草必须提供必要的温差。栽培量不多时,可以买个贩卖饮料用的冰箱,也就是那种有玻璃门的冰箱,如此灯光便可以从外面照射进去。冰箱的温度可以在购买时请人先设定好栽培所需要的温度。如果没有做到温度控制,则只有少数能耐热的高地种猪笼草能在低地栽培,但在夏季时会因为高温而生长不良,只有到冬季时才会正常生长。许多高地猪笼草总是无法健康生长,与昼夜温差不够大有着密切的关系;有些以冰箱恒温栽培高地猪笼草的玩家也常提到猪笼草的生长缓慢。以人工控制方式制造出昼夜温差可以加速高地猪笼草的生长。
基质
大多数种植者都有它们自己喜欢的基质,而且这些基质适用于不同的环境中。最基本的一点是,基质比较足够疏松且排水良好,但又能充分的保水为植物提供充足的水分。一些为大花惠兰和石斛配制的混有树皮的基质也可以用于植株猪笼草。以椰壳作为基础,混合木屑、珍珠岩的混合基质或纯水苔也非常适合种植猪笼草生长。水苔不仅是适合于猪笼草生长的基质,也是种植环境是否合适猪笼草生长的一个标志。在高地猪笼草的原生地中,大多数情况下它们都生长于水苔上。当水苔开始生长时,说明种植环境也适宜猪笼草生长。而无论是低地猪笼草还是高地猪笼草都能在泥炭水苔的混合介质中生长良好。唯一的问题是泥炭水苔的混合介质容易吸附水中的矿物质。[15]
营养素
关于营养素需要注意的是,猪笼草是一种食虫植物,它们已经有通过捕捉昆虫或小型动物来获得营养素的能力。这些食虫植物都是非常高效的捕虫者。栽培猪笼草并不需要特别为其投喂昆虫,栽培在室外的猪笼草通常能自行捉到昆虫。而定期的给它们提供一些昆虫是否会让它们更健康、捕虫笼变更大或是更具有耐寒性,还没有充足的证据加以证明。[15] 想要人工喂食也没什么坏处,至于要喂哪一种昆虫并没有什么限制,但不建议喂太多或太大的昆虫,例如蟑螂。因为像蟑螂这样大的昆虫要完全被消化完需要数个星期,在这段期间所散发出来的腐臭气味会令人无法忍受。此外,不建议向幼年的或新移栽的猪笼草投喂昆虫,因为它们还不具备完整的消化能力,盲目的投喂会造成死亡的昆虫在捕虫笼内腐烂,造成捕虫笼的坏死。[15] 如果猪笼草有昆虫捕食,就不用再施肥了。不过,在室内栽培时,通常不会有足够的昆虫可供猪笼草捕捉。而且为了顾及室内的卫生,可以改为对猪笼草施肥以补充养分。对猪笼草可使用速溶的叶面肥,绝对不可将非缓释肥料直接施用到土中。由于食虫植物比较不耐高浓度的肥料,为了安全起见,应依据其使用量再多稀释几倍。例如,肥料的使用说明上注明其使用量为稀释1000倍时,则用于猪笼草上可稀释到4000倍。将稀释好的肥料以喷雾器均匀地喷洒在整株猪笼草上。除了喷施叶面肥之外,还可以用缓效肥。可直接将其投入猪笼草的捕虫笼内或混入基质内供给猪笼草养份。[15]
其他
猪笼草是多年生植物,而且会长得很大。如果希望猪笼草能长出巨大的瓶子,就必须考虑给猪笼草一个稳定的栽培环境。猪笼草是藤本植物,必须有所依附才能站立,因此需要给猪笼草搭设支架。为了立支架,需采用较大的花盆。同时,采用较大的花盆可盛装较多的栽培基质供给根系更多伸展的空间,也使花盆较稳固,能支持大棵的猪笼草而不致被风吹倒。
猪笼草的茎还有什么资料?
猪笼草为多年生的藤蔓植物,其茎相当粗,直径可以超过 5 公分,长度超过10公尺,有些种类甚至可超过20公尺。猪笼草可攀附旁边的灌木或乔木,也可以在地面上匍匐生长。猪笼草的茎上,每一个节在靠近叶柄处都会含有一个生长点,通常都会呈现一个小突起,但并不会萌发。这是因为在植株最顶端的芽具有顶芽优势(apical dominance),会抑制其下端侧芽的萌发。如果因为意外的损伤或是人为的修剪,使猪笼草失去顶芽,则最靠近顶芽的侧芽就会开始萌发、生长。有时,刚萌发的侧芽还不够大,还没有能力去抑制其下端其他的侧芽,此时,当猪笼草失去顶芽时,有时候会因此使许多侧芽开始萌发起来。若侧芽发育得够大,则其他还未萌发的侧芽便会受到抑制,无法萌发。
❽ 猪笼草长在我国的什么地方
猪笼草是热带食虫植物,主产地是热带亚洲地区,在我国主要分布在南部地区,主要集中在海南,云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