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生活日常 > 与以前相比我们生活有哪些提升

与以前相比我们生活有哪些提升

发布时间:2022-04-24 12:43:27

‘壹’ 新中国现在和以前的生活变化对比

一、回首看历史

解放前夕,旧中国的经济已处于崩溃边缘,连年战争留下满目疮痍,生产力遭到严重破坏,市场萧条,物价飞涨,失业现象严重,广大劳动人民在生存线上苦苦挣扎。

1949年,中国人民当家做了主人,当时大部分人的生活仍维持在最低的生存水平上。面对这样的局面,党和国家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医治战争创伤,恢复和发展生产,稳定物价,安排就业,以安定人民生活。广大人民以主人翁的精神和热情,投入到新中国的建设中去,为新中国的发展奠定了最初的物质基础。这在发展生产稳定民心上起到了很大的作用,人们对救民于水火的共产党充满了热爱和感激,对自己当家做主充满了自豪和热情。“一五”时期被称为是新中国成立后我国经济建设的第一个“黄金时代”。但是,由于已知的诸多历史和现实的原因,我们没有把全部精力投入到扎扎实实的经济建设中去,人民生活几起几落,在温饱线上徘徊20年之久。生活在那个时代的人们不会忘记,人民生活虽有改善,由于经济发展受到严重影响,市场供应匮乏,消费品供应不足,绝大多数商品都需要凭票证购买。正是在这个时期,整个世界经济突飞猛进,相比之下,中国经济以及人民生活与世界发达国家的差距拉大了。

二、城镇居民收入增长35倍

如今,以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为标志的改革开放已30年,我省也同全国一样,经济实现了前所未有的大发展、大跨越和大突破。

改革开放以来,由于经济的发展和国民收入主体分配向个人倾斜,使城镇居民收入保持快速增长。到2008年,我省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2829.45元,是改革开放以来最高水平,与1981年相比,增长了35倍,26年间平均增速14.1%。总的来说,改革开放以来,我省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是不断增加的,经历了“快速增长、高速增长、平稳增长”的过程,收入渠道实现多元化。

一是工资性收入仍是可支配收入主要来源,非工资性收入明显提高。改革开放以来,城镇居民工资性收入占家庭总收入比重虽然不断下降,但仍占60%以上,是家庭总收入的主要来源。2008年达到8677.27元,比1981年增加了8313.56元,增长了23倍。非工资性收入占家庭总收入的比重呈不断上升趋势,2008年达到36.2%。工资性收入和非工资性收入增长及比例变化可划分以下几个阶段:

非工资性收入发展时期。1981年至1985年,由于经济体制尚处在起步阶段,城镇居民非工资性收入减少,收入仍以工资为主,工资性收入占家庭收入比重一直保持在90%—94%之间,变化甚微。随着其他收入渠道的拓展,家庭收入的多元化渐渐表现出来,非工资性收入比重逐年上升。

非工资性收入全面增长时期。1986年至1998年,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完善,城镇居民非工资性收入占家庭总收入比重呈上升趋势。城镇职工从事个体经营、第二职业、停薪留职的人数逐渐增多,是非工资性收入增加和收入来源多样化的重要因素,这一时期非工资性收入还存在一定的不稳定性。非工资性收入占家庭总收入比重由15.27%,上升到1998年的26.46%,增加了10个百分点。城镇居民家庭收入增长较快,到1998年为4223.88元,比1986年的764.76元增加了3459.12元,增长了4.5倍。家庭总收入增加带动工资性收入和非工资性收入同步上升,由1986年的648.01元,116.75元,上升到1998年的3106.32元和1117.56元,分别增长了3.8倍和8.6倍。

非工资性收入高速增长时期。1999年至2008年,非工资性收入显着增加,占家庭收入比重稳中有升。1999年开始,在国企改革步伐加快,城镇居民就业渠道拓宽及就业主动权变化的共同影响下,非工资性收入快速增加。2008年达4928.76元,占家庭收入比重为36.2%,同2000年相比,增加了3453.08元,8年间平均增速高达16.27%,比重上升5.64个百分点,工资性收入与非工资性收入比例接近6:4。

二是经营净收入、财产性收入和转移性收入均快速增长。2008年,我省城镇居民财产性收入达到97.74元,比2002年增加了29.22元,增长42.6%。经营净收入为1154.14元,比2002年增加了332.96元。转移性收入为3676.88元,占非工资性收入的比重为74.6%,比2002年增加了2003.48元,增长1.2倍。

三、农村居民收入增长27.3倍

新中国成立60年来,我省农村居民物质生活逐步丰裕,消费质量明显提高,生活环境显着改善。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省农民人均纯收入实现了快速增长。据抽样调查资料显示,到2008年,我省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4932.7元,比1978年的181元增长27.3倍,平均每年增长11.6%。

回顾30年来,我省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与农民生活水平提高可以划分摆脱贫穷到解决温饱、温饱有余到实现总体小康、总体小康向全面小康迈进三个阶段。

一是摆脱贫穷,解决温饱(1978至1991年)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伴随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行,广大农民生产积极性空前高涨。由于我省农民人均占有耕地面积较多,土地资源的优势充分显现,使我省农民人均纯收入实现了快速增长,农民生活基本摆脱了贫穷,解决了温饱。人均纯收入从1978年的181元增加到1991年的748元,增长4.1倍,年均增长11.5%;农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从1979年的194元增加到1991年的649元,增长3.3倍,年均增长10.6%。恩格尔系数从1979年的67.5%下降到1991年的56.6%,下降10.9个百分点。

二是温饱有余,迈向总体小康(1992至1999年)

1992年,以邓小平南巡讲话,特别是党的十四大将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模式定位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为标志,改革进入了整体配套、重点突破和全面攻坚的新阶段。

在这一时期,农村经济改革迈出了重大步伐并取得了很大进展和突破,各种市场的建立使商品从“小流通”走向“大流通”,为商品交换提供了便利条件。农产品价格的提高为农民收入的增长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农民的生活水平也由温饱有余快速向总体小康迈进。我省农民人均纯收入从1992年的807元增加到1999年的2261元,增长2.8倍,年均增长15.9%;农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从1992年的643元增加到1999年的1348元,增长2.1倍,年均增长11.2%。恩格尔系数从1992年的59.4%下降到1999年的53.3%,下降了6.1个百分点。根据《全国人民小康生活水平的基本标准》测算,到1999年,我省农村居民生活基本实现了总体小康水平。

三是总体小康向全面小康社会迈进(2000至2008年)

进入新世纪,我省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主要是靠政策推动。自2003年以来的税费改革、免除农业税、粮食直补、良种补贴、农资补贴等惠农政策,对减轻农民负担、农民增收起到了重要推动作用,农民的生活水平也随之显着提高。

2008年,我省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4932.7元,比2000年增长2.4倍,年均增长11.8%;农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3443.2元,比2000年增长2.2倍,年均增长10.5%。恩格尔系数为39.6%,比2000年的45.4%下降了5.8个百分点。

30年来,我省农民人均收入实现了快速增长。其增长的主要原因如下:

一是农民收入与农村改革密切相关。1978年开始实行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我省农民人均纯收入由1978年的181元增加到1988年的628元,增加447元,增长3.5倍,年均增长13.3%。而从1965年到1975年的十年间,农民人均纯收入由140元增加到146元,仅增加6元。从1988年至1992年五年间基本没有针对农村改革的政策措施出台,致使这一时期我省农民人均纯收入年平均增长仅为6.4%。再就是从2003年至2008年的5年间,我省农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增长13.1%。

二是农民收入与农产品价格密切相关。我省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较快的年份是农产品价格较大幅度上调的几年。改革以来这种情况出现过两次。第一次是1979年至1983年,农民人均纯收入由223元增加到463元,增长2.1倍,年均增长20.1%。第二次是1995年至1997年,农民人均纯收入由1610元增加到1997年的2186元,增长35.8%,年均增长16.6%。

三是农民收入与惠农政策密切相关。2003年以来,国家实施了税费改革、免农业税、粮食直补、良种补贴、农资补贴等惠农政策,对农民增收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2004年我省实行的“一免三补”政策,使农民人均直接增收228元,对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的贡献率为48.5%。到2008年,我省农民人均实际得到各种政策性补贴收入356元,同比增长41.3%,对我省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的贡献率为14%。也使我省农民人均纯收入由2003年的2530元增加到2008年的4932.7元,增加2402.7元,增长95%,年均增长14.3%。

四是农民收入与打工收入密切相关。1978年至1983年是我省农民纯收入高速增长时期,年均增长20.7%。这一时期,农民收入增长的推动力主要归功于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进入90年代后,虽说家庭经营收入依然是农民收入的主体,但随着农民外出打工收入(工资性收入)的不断增加。使家庭经营收入所占比重由1990年的86.9%下降到2008年的67.8%;而同期工资性收入所占比重由8.1%提高到16.4%。从绝对数看,2008年我省农村居民家庭经营纯收入为3344.7元,比1990年增长4.8倍,而同期工资性收入增长12.5倍。工资性收入对农民纯收入的贡献率由1990年的-5%,上升至2008年的13.3%,上升了18.3个百分点,显现出工资性收入已成为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量的主要来源。而到2008年,我省农民收入结构发生了明显变化。

(1)家庭经营收入成为农民收入主体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行,使农户成为独立的经营单位,收入来源由集体统一经营为主转向家庭经营为主。2008年我省农民人均家庭经营纯收入为3344.72元,比1978年增长了55.8倍,年均增长13.9%,占纯收入的比重为67.8%,比1978年上升35.5个百分点。

(2)非生产性经营收入增速最快

2008年,我省农民人均非生产性经营纯收入(财产性收入和转移性收入)为778元,比1978年增长了99.1倍,年均增长16%,比农民人均家庭经营纯收入年均增速高2.1个百分点。占纯收入的比重为15.8%,比1978年上升11.5个百分点。

(3)工资性收入成为农民增收的最大亮点

2008年,全省农民人均工资性收入为810.17元,比1983年增长21.6倍,年均增长12.5%。工资性收入占纯收入的比重已达16.4%,上升了10.9个百分点。

(4)农民收入货币化率大幅提高

30年来,随着农村社会化、商品化进程的逐步加快,农村居民以食物收入为主的状况逐步被货币收入所替代。1978年,农村居民出售农副产品收入人均仅为28元,占总收入的14.2%;人均现金纯收入为64元,占总收入的32.3%。而到2008年,我省农民人均出售产品收入4661.55元,比1978年增长165.5倍,占总收入的比重提高到56%,提高了41.8个百分点;人均现金纯收入达到4351.39元,增长66.9倍,占总收入的80.8%,提高了48.5个百分点。农民收入货币化程度的提高,可支配能力的增强,必将推动农民收入增长方式和消费方式的转变,使农民的生产、生活消费越来越多地纳入到全社会的市场经济循环中来。

四、城乡居民生活质量不断提高

(一)城镇居民生活消费不断增加

新中国成立60年来,城镇居民生活变化大体以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为分水岭。改革开放前的30年,从物质供应短缺到衣食有保障,生活得到初步改善;改革开放后的30年,居民生活发生巨大变化,实现了两次跨越。

1。为温饱奋斗的改革之前30年

“文革”结束后的70年代,尽管依然实行“定量”和“凭票”供应的计划体制,但居民生活得到初步改善。从吃的方面看,“一日三餐基本有保证”;从穿的方面看,是“三样衣装”(干部装、中山装、列宁装),“四种颜色”(灰、绿、蓝、白);居民家庭耐用品拥有量则是以自行车、缝纫机、手表和收音机为代表的“三转一响”。回顾这30年人民生活发展历程,风雨坎坷,改善甚微。

2。迈向小康的改革30年

1978年以来,随着我省经济的不断发展,居民收入大幅度增加,城乡居民的生活质量随之改善,逐步向消费需求多元化,消费结构合理化方向发展。城镇居民在追求物质生活质量的同时,精神生活质量也得到明显提升。调查资料显示,2008年我省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已达9229.05元,比1981年的348.02元增长了28倍,年均增长13.7%。同时居民的消费观念也随着收入的增加在不断的调整和转变中,消费方式呈现质的变化,消费取向也日趋多样性。

(1)恩格尔系数逐年下降,居民生活水平已达到小康

改革开放30年,我省城镇居民恩格尔系数呈逐年下降趋势,2008年恩格尔系数为34%,比1978年降低了23.5个百分点,表明我省城镇居民生活水平已由温饱跃上小康。

1979年至1992年,我省城镇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在50%-60%之间,城镇居民收入主要用于食品消费,这一时期城镇居民生活为温饱型;1993年至1999年,随着经济的发展、城镇居民收入增加、消费内容逐渐丰富,城镇居民用于其他方面消费的支出增多,恩格尔系数在40%-50%之间,我省城镇居民家庭生活整体进入小康;2000年至2008年,随着城镇居民收入大幅度的增加、基本消费的满足以及其他消费强劲增长,恩格尔系数降到34%。

(2)膳食结构更加合理,营养及绿色食品逐渐受青睐

近年来,人们越来越讲究食物营养结构的科学合理。居民食品消费结构由以粮食为主的“主食型”向营养美味的“副食型”转变。各种精细、休闲、方便和保健食品大量涌入居民家庭,精炼油、水产品、水果、蔬菜等绿色、低糖、低热量食品备受青睐,成为居民食品消费的重要组成部分。2007年,我省城镇居民水产品、蛋类、水果和蔬菜年人均消费865.66元,占食品支出的30.5%。

(3)衣着消费走向时尚、品牌、个性化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城镇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对美的追求,质量好、富有时尚感、品牌及彰显个性化的服装渐渐成为消费主流。我省城镇居民衣着支出逐年上升,据调查,2008年城镇居民人均衣着支出1259.62元,比1981年增长22.8倍。

(4)家庭主要耐用消费品现代化,高档次消费品进入普通百姓家

城镇居民生活变化尤为显着的是家庭耐用消费品更新换代,改革前人们追求的是“三响一转”的“老四件”,即自行车、缝纫机、手表和收音机;改革初期又转向以电视机、洗衣机、电冰箱、录音机等为主要代表的“新四件”。二十世纪90年代,“老四件”饱和,“新三件”开始进入发展时期。进入2000年以后,城镇居民每百户家庭拥有彩色电视机117.7台,洗衣机91.5台,电冰箱87台,已基本达到饱和。空调、家用电脑、家用汽车等新耐用消费品拥有量快速攀升,成套家具、洗衣机、彩色电视机、电冰箱、微波炉等已经进入更新换代阶段。数码相机、消毒碗柜、饮水机、洗碗机、健身器材、家用电脑、摄像机、钢琴、空调等新型产品,以较快速度进入寻常百姓的日常消费之中。

(5)人均住房使用面积26.97平方米,居住条件更趋完善

住房条件是居民生活迈向全面小康的重要内容,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收入水平的提高,我省城镇居民更加注重住房条件的改善。城镇居民的住房朝着宽敞明亮、装修高档、功能齐全、使用方便的方向发展。调查资料显示,1981年至1995年期间住房面积快速增长。特别是1998年房改之后,我省城镇居民人均住房使用面积迅速增加,1999年为10.28平方米,2008年达到26.97平方米,八年间人均居住面积增加了1.62倍,比改革之初的1981年增长了3.7倍。

居民用于居住的支出也快速增长,2008年,我省城镇居民人均居住支出达1285.29元,占消费支出的13.2%。2008年,有91.7%的城镇居民家庭拥有自己的住房;87.2%的家庭拥有单元配套住房;拥有普通楼房、平房及其他住房的仅占12.8%。城镇居民居住条件更加舒适,设施不断完善,到2008年底,我省城镇居民81.7%的家庭拥有两居室以上的住房;61.5%的家庭对住房进行了装修(平均每户装修费都在万元以上);99.3%的家庭使用安全、卫生的自来水;88.3%家庭使用清洁能源;94.1%的家庭有集中供暖设备;有线电视普及率100%。

(6)交通通信消费趋向现代化,生活节奏明显加快

随着人民生活节奏的加快,现代化的交通通信迅速进入居民消费中。2002年以后,伴随着手机价格及移动通信资费的降低,手机如雨后春笋般涌入寻常百姓家庭,到2008年,我省城镇居民家庭每百户拥有移动电话量已达185部,一人多机已不再是什么新鲜事。2008年,交通通信支出达到954.96元,比2002年增加了489.6元,增长了105%。近几年,生活节奏加快,工作和生活方式的改变使人们出行次数增加,出行距离越来越远,家用汽车作为现代交通工具已成为家庭,尤其是中青年家庭追逐的热点。2008年,我省城镇居民每百户家庭拥有汽车3.89辆,比2002年增长8.9倍。

(7)文化教育、医疗保健等个性化消费受到重视

城镇居民在追求物质享受的同时,也更加注重自己的身体、精神和文化素养的提高。调查资料显示,2008年我省城镇居民平均每人用于医疗保健方面的支出达914.47元,比1981年的1.1元(医药费)增长了831倍;用于教育文化娱乐服务方面的支出为1071.8元,比1981年的6.4元(学费、电影费和托儿费)增长167倍。

(二)农村居民消费水平大幅提升

2008年,我省农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3443.24元,比1980年增加了3227元,增长14.9倍,年均增长10.5%;农村居民恩格尔系数由1979年的0.648下降至2008年的0.396,下降了25.2个百分点。

1。农村居民消费结构明显优化

(1)恩格尔系数下降25.2个百分点

恩格尔系数是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人民生活水平高低的一个重要指标。2008年,我省农村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由1979年的64.8%下降至39.6%,下降了25.2个百分点。也就是说,我省农村居民已经摆脱了贫困,解决了温饱,实现了总体小康,正由总体小康向全面小康社会迈进。

(2)消费领域不断拓宽,物质文化生活更加充实

30年来,随着人们温饱问题的解决,随着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农民学文化、学技术意识也在不断增强,重视文化教育、讲究文明生活的氛围已在我省农村日渐形成。2008年,我省农民家庭人均文化教育娱乐消费支出342元,比1980年增加332.1元,增长33.5倍,年均增长13.8%,其所占比重为9.9%,上升了5.4个百分点。

(3)服务性支出大幅增加

随着农村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居民家庭服务社会化趋势愈加明显,服务性消费的需求不断上升。2007年我省农村居民家庭用于文化和服务性消费支出比1979年增长171倍,年均增长20.9%,占生活消费支出的比重为9.9%,比1979年上升9个百分点。

2。农村居民生活质量显着提高

(1)食品消费趋向营养型

30年来,我省农民已基本改变了传统上以粮食为基本食物的单一结构,从而向以消费肉、蛋、奶、鱼、水果等食物结构的转变,膳食结构更加优化,饮食更加营养、科学。2008年,我省农民人均食品消费支出1362元,比1980年增加1223元,年均增长8.4%。从食品消费量看,2008年我省农民人均消费粮食179公斤,比1980年下降了45.3%,肉禽增长15.5%,蛋类增长6.13倍,水产类增长4.75倍。

(2)衣着消费趋向时尚、城市化

30年来,随着收入的不断增加,农村居民的衣着消费观念日新月异,日趋城市化。穿着更加注重服装的质地、款式和色彩的搭配,服装的名牌化、时装化和个性化成为人们的一种追求,成衣化消费倾向也成为衣着消费的主流。2008年,我省农民人均衣着消费支出254元,比1980年增加228元,年均增长8.0%。

(3)居住条件和居住环境极大改善

30年来,我省农民居住环境得到进一步改善,已经由满足基本居住需求逐步向讲究居住环境、住房质量、室内装饰和配套设施转变。2008年我省农民人均居住消费支出530.7元,比1980年增加374.2元,年均增长11.8%,人均住房面积也由1980年的9.1平方米提高到21.2平方米,增加了12.1平方米,人均住房价值达到6676元,比1980年的108元增长了60.8倍。

(4)交通、通讯消费快速增长

30年来,由于国家投入了大量的资金用于交通道路和通信网络的建设,使得我省农村交通通信网络已初步形成。农村居民出行使用的个人交通工具从最早的自行车、摩托车,发展到现在的机动车或家用汽车;农村居民的通信方式也从电报、信函到电话、手机、网络,发生了根本性的变革。2008年,我省农民家庭人均交通和通讯支出356元,与1980年相比,年均增长28.9%。2008年,我省农村每百户农民家庭拥有电话机达到68部、移动电话机126部、摩托车60辆、自行车69辆、拥有生活用汽车0.38辆。所有这些变化,说明农民的消费观念随着时代的发展而逐渐改变,越来越多的农村居民家庭有条件、有能力享受现在交通、通讯工具带来的方便与快捷。

(5)现代化耐用品走进农户,老“四件”基本淡出

30年来,农村居民生活最显着的变化之一就是体现在耐用消费品不断升级换代。由80年代自行车、缝纫机、钟表和收音机“老四件”到90年代的彩电、冰箱、洗衣机和录像机的“新四件”。而进入二十一世纪,“老四件”除自行车外已基本淡出了历史舞台;“新四件”中录像机已被影碟机所取代,彩电、冰箱、洗衣机也在加速更新换代;而科技含量更高的微波炉、影碟机、摄像机、家用计算机等现代家电产品正逐步走进农民家庭。

3。农村全面小康实现程度已达50%以上

自党的十六大提出在2020年实现全面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以来,我省建设农村全面小康社会得以较快的速度推进,到2007年,我省农村全面小康实现程度已达49.1%,比2002年的13.6%提高了35.5个百分点。根据现已掌握的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第一产业劳动力比重、农村合作医疗覆盖率、农村居民基尼系数、恩格尔系数、居住质量指数等有关小康检测的主要指标来判断,2008年,我省农村全面小康实现程度超过50%已是不争的事实,也就是说,我省用8年的时间走过了建设全面小康社会一半多的路程。

60年来,我省城乡居民生活变化巨大。在省委、省政府的领导下,努力抓好发展,抓好民生,抓好稳定,我们未来的生活会更加美好!

‘贰’ 比较我们和祖辈在生活质量方面有哪些明显提升,这给我们什么样的启示

和我们的祖辈相比,我们生活质量最大的提升就是效率更高,可以借助的力量更多,信息交流更方便。以前没有电灯电话,电视电脑,手机。现在这些东西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极大的方便,这些东西就可以知道我们与过去祖辈的生活,可以说是天壤之别了。

给我们的启示,时代的发展是翻天覆地的。

生活质量指标体系分为两类:


1、客观条件指标

包括人口出生率和死亡率、居民收入和消费水平、产品的种类和质量、就业情况、居住条件、环境状况、教育程度、卫生设备和条件、社区团体种类和参与率、社会安全或社会保障等等。通过对这些客观综合指标的比较分析,可以权衡社会变迁程度。


2、主观感受指标

主要测定人们由某些人口条件、人际关系、社会结构、心理状况等因素决定的生活满意度和幸福感。对满意度的测定通常分生活整体的满意度和具体方面的满意度两种。

和谐社会提出了很多让人期望达到的东西。比如生活质量问题就是一个比较新鲜的词语。我私自认为生活质量指的是物质和精神两方面,而精神尤其重要.固然如今绝大部分人不为物质生活而发愁,但是物质生活也是人们心中所永远也满足不了的。

人们对物质的需求远远超过精神生活的需求。看重的是物质而并非精神,其实不然,人活在世上应该以精神为重,精神生活好了,我想比物质生活还为重要.我想和谐社会提出的这个也是符合大家的期望的。

‘叁’ 新时代给我们的生活带来哪些变化

写作思路:比如不必再吃那难以下咽的食物,不必再穿那破败的衣衫,不必再那泥泞的道路上前行等等。中心要突出,要融入自己的真情实感,避免平铺直述。

正文:

“滴答滴答”随着钟面的指针在钟面悄无声息地滑过,每个人的心理却是激动万分。在指针在12这个数字走过的时候,我们迎来了一个崭新的时代——21世纪。

在这飞速发展的今天,我很庆幸能够享受着新时代的洗礼,我们不会遭受到20世纪的战争,贫穷,堕落。我们可以随时随地的享受,不必惊慌。我们的生活和以前相比变化很大,我们不会在寒风中战栗,不会在烈日下煎熬。

在这个新时代,我们比以前更加的快乐,幸福。在这个新的时代,每个人的脸上都洋溢着幸福的微笑,向着朝阳前进,每天都会以充沛的精力,乐观的态度对待这崭新的一天,面对着这崭新的时代,每个人都能感受到新时代给予他们的快乐。

在这个时代的生活中,我们不必再吃那难以下咽的食物,不必再穿那破败的衣衫,不必再那泥泞的道路上前行。我们随时可以采摘路边的鲜花,嗅一下鲜花的芬芳,可以坐上奔驰的汽车,向着自己的目标前行,也可以足不出户通过网络和朋友们进行心与心的交谈。我们不必再愁生存二字,也不必为自己的生命安全所担心,一切都早已妥当,让我们尽情享受着新时代的生活。

晚上,到河边走走,倾听湖水的歌声,坐在长椅上,观看树儿的摇摆。走出家门,欣赏别处的景色,看那奇形怪状的巨石,看那威武雄壮的雕塑,看那波澜壮阔的大海。一座座直插云霄的摩天大厦,天空中航行的飞机,柏油马路上的汽车,都让我们有着自豪与骄傲。想当初,一个个低矮的平房,没有路灯的泥泞小路,一到晚上传出几声狗吠,变安静下来了,只有月亮寂寞的在空中。

正如歌中唱的一样:“我们唱着东方红当家做主战起来,我们讲着春天的故事改革开放富起来。继往开来的领路人带领我们走进新时代,高举旗帜开创未来……”新时代的生活多姿多彩,我们应该努力学习,新时代变得更好,变得更加繁荣富强。

‘肆’ 谈一谈现在人的生活(衣食住行)与以前变化有哪些

衣:自宋朝开始人们的服饰就开始有了较大明显的变化,人们从开始的简洁奢侈之风盛行。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的服装更是发生的翻天覆地的变化,各种款式,各种花色 。

食:在改革开放前人们的生活还不太富裕,只求吃饱;后来人们讲究味道鲜美。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于美食的追求也不仅仅只停留在讲究味道上,而更加注重美食给人带来的感受,一道完美的菜品必须色香味俱全,给人一种全新的享受。

住:改革开放前,人们的居住条件较差。改革开放后,不仅人均居住面积大,而且室内装修和居住环境也有明显的改善。改革开放初期,样式统一单调的平板房取代了房屋破旧,年久失修,岌岌可危的破旧民居。

90年代开始,国家开始兴建经济适用房,,这种房屋有独立厨房、厕所,有上下水道的,质量有保障、小区环境优美、购物交通也方便。如今,居住条件有了明显改善人们居住的选择更多了,有高层住宅区,有复式楼,有花园小区,甚至还有单门独院的特色别墅。

行:人们的行路方式随着人们的发明创造也逐步发生变化。18世纪英国便开始了第一次工业革命,把人们迈向了蒸汽时代。蒸汽船、火车、汽车等的发明更是给人们带来了交通便利。如今的交通是高铁、飞机等便捷的交通工具。

(4)与以前相比我们生活有哪些提升扩展阅读

衣食住行变化的原因

由于中西方社会经济发展的不平衡,中西方的文化交流形成了西学东渐局面。在这一过程中,“随着条约口岸的开放”,西方人的社会生活方式作为西方文化的附生物也渐次传入中国。

国人开始接受这些“新的生活方式’)并由此在中国形成了“西俗东渐”的现象,晚清时期的城市华人社会生活方式开始了西俗化。

衣食住行,是反映一个民族或国家社会生活方式最为直接的窗口。而中国人生活方式西俗化的历程也是首先从这里开始的。在中国人的传统观念中,服饰被认为是礼制大防,它的变化常常与更改正朔联系在一起,足见其重要性。

在最初,中国人认为短衣窄袖不伦不类。但是,曾经崇尚宽袍大袖的国人很快就认识到西式服装简洁、灵活、方便的特点。中国最早接受西式服装的当属广东沿海地区和开放口岸的一些买办和经常同洋人有生意往来的商人,他们最早模仿洋人们的穿着打扮。

‘伍’ 新时代与过去生活相比有什么变化

我们现在的生活越来越幸福,跟过去相比有很多的不同。

首先来说,现在人们的收入越来越高,现代化的程度也越来越高。人们的生活越来越便捷,社会的和谐程度越来越好。其次,我们现在的新时代科学技术越来越发达,网络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个工具,这跟以往是完全不同的。最后现在的社会物质越来越丰富,人们的生活越来越宽松,这也和过去的社会完全不同。

‘陆’ 从以前到现在生活的变化

从衣食住行描述从以前到现在生活的变化。

爷爷奶奶小时候,一件衣服要穿好几年,经常都是补了又补,直到不能再穿为止,而且布料也很单一,基本上都是自家织的布;到了爸爸妈妈小时候,补了补丁的衣服已基本没有,但是很少买新衣,衣服款式也很少;但看看现在,商店里的衣服款式多种多样,布料更是多种多样,家里的衣服款式过时了就不穿了,重新买新的。

爷爷奶奶小时候,也就是建国初期,生活贫困,经常吃不饱。爸爸妈妈的童年,也只是粗茶淡饭,只有在逢年过节的时候,才能吃到一点肉。改革开放以后,不但吃饱,还可以吃好,山珍海味,要什么有什么。今天,我们的物质生活已经极大地丰富了,菜场、超市、大卖场,琳琅满目的食品应有尽有。

爷爷奶奶小时候住的是茅草房,房屋破旧。到了爸爸小时侯,普通人家都会盖三四间瓦房。到了八十年代中期,二三层的小楼房就到处都是了,但那时生活还不富裕,基本没有装修。今天,人们居住的选择更多了,有高层住宅区,有复式楼,有花园小区,甚至还有单门独院的特色别墅,装修风格也各有千秋,我们住得越来越舒适。

爷爷奶奶小时候,交通非常不便,步行是最普遍的出行方式,更别说是出远门了。爸爸妈妈小时候,自行车慢慢成为最主要的交通工具,但出远门对于许多人来说依旧并不是一件愉快的事,买票难,乘车难,运输难。到了九十年代,摩托车成了最主要的交通工具,出行的速度变得快了,方便了。



现在交通工具也更多了,不仅有公交车,还有先进的豪华大巴、双层巴士,车内还安装了空调、移动电视,出租车招手即是,私家车也屡见不鲜,地铁、轻轨等新型交通工具出现。出国旅游也不再是遥远的梦了,整个地球都变成了一个村,想去哪里一天内就可以轻松到达。

‘柒’ 与十年前相比我们的生活发生了哪些变化

十年,我们生活中的变化
编者按:十年对一座城市来说,对于人类历史长河来说只是弹指之间,就在这短短的弹指之间我们所居住的美丽达州发生了翻天复地的变化,这变化让人惊讶,让人难以置信,这难以置信的变化确确实实就发生在我们每人的眼中、身上、身边和生活中。十年前,达城还是一座不知名的边远小城,十年后,达城已建设成为一座现代化的大都市,是中国西部气都,是川东的交通枢纽和物资集散地。为了记录达州建市十年来的变化,反映这十年来的变化,我们采写了一组反映老百姓生活变化的稿子,从这些生活的变化折射出我们这个时代的进步,社会的发展,祖国的昌盛,人民的富足……

一、行: 十年交通达州通江达海
经济要发展,交通要先行。交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和先导行业,是国民经济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必要条件,是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重要标志。1999年达州市建市以来,交通事业又好又快地发展,交通网络覆盖面、交通建设投资规模和总量、交通发展速度都取得历史性突破。今日达州,给人印象最深的莫过于交通的巨大变化。
昨天:道塞民众受煎熬
解放初,原川北达县专员公署(现达州市)没有一条像样的公路,没有一辆客车,没有一处站场,唯一运输方式是小木船,全靠人背牛驮。1952年全区成立第一支兽力(牛拉车)运输车队,1954年小船投入货运,1955年仅有汉渝、川渝两条又窄又陡、弯急坑多的劣质烂路336公里,标准低、等级差,平均行车时速17.6公里。
今天:苦战路通天地新
78岁的原达州市交通局副局长强荣章,一谈起交通的发展赞不绝口:现在我们的县乡公路,比10年前的国省公路还平坦、宽阔、畅通,过去的公路大多是“裸体”,安保设施奇缺,若出一次重特大交通事故,汽车就像箱里的豆腐滚下岩,现在的公路标志标线、安全防护、加水加油、修车购物等服务设施样样俱全,真是今非昔比呀!
如今,改革开放的春风早已吹进了大山深处。伴随着西部大开发的嘹亮号角,达州纵横交错的公路网彻底宣判了“乘车难”的死刑。当人们穿山越岭驰骋在条条高速公路上,对面驶过的进口车、重型车、高档豪华客车威风凛凛;当人们跋山涉水行进在乡村公路上,鸣着响笛的中巴车、出租车、私家车牛气冲天。
目前,全市公路通车里程达到2.6万公里,其中有高速公路107公里,国道362.6公里,省道570公里,县道2612公里,乡道4219公里等。桥梁2026座、58009延米。
明天:未来枢纽不是梦
通过5至10年的奋斗,达州将建成全省重要的区域性次级枢纽,成为四川通达沿海经济区、联动东部的“桥头堡”,直下长江黄金水道、通江达海的“东通道”;建成秦巴地区综合交通枢纽,成为秦巴地区东至长三角、南下珠三角、西到天府腹地、北上中原的重要交通节点。
到2015年,计划投资700亿元,建成梁平-大竹-渠县-南充高速公路、达巴高速公路,全市高速公路里程达到500公里,实现县县通高速公路,市区到各县(市)1小时到达。
到2020年,计划投资1200亿元,开工建设重庆到达州城际铁路,建成达州市绕城高速公路、平昌-广安、开江-大竹、万源-通江、万源-城口高速公路,高速公路通车里程达到790公里;建成“五纵七横”干线公路2800公里;完成河市机场迁建任务、建成国家运输枢纽站场9个、市县级客货运站场11个。达州境将建成10条高速公路、5条铁路、1个机场、1条水运出海通道,形成秦巴地区综合交通枢纽。

二、衣: 从裁缝店兴衰看十年变化
十年前,达城的裁缝店生活兴隆,门庭若市。如今,裁缝店已渐渐淡出了人们视野,年轻一点的朋友甚至已经不知道裁缝店为何物?
近日,记者来到达城的裁缝店了解了它们的经营现状和发展历程。在与裁缝店老板的交谈中,记者深刻地感受到了达州经济社会十年来的巨大变化,人民群众生活水平的显着提高。
做衣服的生意大不如前
前不久,记者走进了达城三圣宫小北巷一家名为宏泰服饰的裁缝店。这家裁缝店面积不大,记者目测了一下,大概仅有10来个平方。店内的面墙上挂满了以灰、蓝、红、黑颜色为主色的布匹和一些成品西装,棉衣等。
“做衣服啊?”看到有人走进店内,老板立刻笑脸相迎。当记者表明来意后,老板爽快地给记者介绍起了他店子的经营情况。
这家裁缝店的老板姓杨,已经在三圣宫小北巷内做了十几年的衣服。如今到他店里的生意很一般,来做衣服的也只要是中老年人。然而,在十年前却并不是这个样子。杨师傅告诉记者,那个时候,大人、小孩,无论哪个年龄层,无论做什么工作的,到裁缝店做衣服的都很多。“那时候,几乎天天都有人来订单,为了及时把衣服给顾客赶做出来,很多时候还要通宵达旦地干”杨老板说,如今时代不一样了,年轻的朋友都喜欢更时尚、更个性的时装了,定做衣服顾客也就自然不如从前了。
裁缝师傅大都进了服装厂
由于生意不好做,当年和杨师傅一起开裁缝店的朋友大都南下打工进了服装厂,有的缩小了店面做起了修补的活计。杨师傅说,他是因为做了十几年的生意积累了不少顾客资源,同时也为了照顾正在上学的孩子,才坚持把店开了下来。对于自己从事的行业,杨老板如今甚至还怀着一丝忧虑:“说不定哪天,我们生意也会做不下去,被淘汰出局呢。”
达城的裁缝店是越来越少
位于达城烽火巷内的一家名为李虹兵服装店的李老板有着20多年定做服装的经历,对于裁缝店的发展历程,李老板更是了熟于心,侃侃而谈。
李老板给记者详细介绍了达州裁缝店的发展历程:上世纪80年代,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人们物质生活日益丰富,裁缝店开始在达城兴起。到了上世纪90年代初裁缝店生意走到了顶峰。从上世纪90年代后期开始,随着生活水平日益提高,人们的观念发生了极大的变化,对服饰的要求越来越高。同时,由于受到成品服装市场的冲击,到裁缝店做衣服的年轻人几乎没有了,昔日门庭若市的裁缝店逐渐冷清下来。
据李老板透露,目前,达城没有新增一家裁缝店,曾经有新开的也都很快开跨了。“如今是跨一家就少一家了啊”李老板感叹道。而李老板之所以能一直撑下来,一个最主要的原因和杨师傅一样,那就是时间做得长,回头客多。虽然这个行业走到今天已不景气,但他依然执着于这份事业。李老板说,为了留住更多的顾客,他一直还在坚持学习新的技术、新做法,以便能制作出款式更丰富、更时尚的服装。“这可能算是最后的挣扎吧”李师傅打趣地说。

三、玩: 十年“玩”法大不同
“玩”是人的天性。“玩”会给人带来快乐,带来幸福。“玩”的变化不仅与生活的贫穷和富足密切相连,也彰显着经济社会的进步和人们的精神生活的不断丰富。
时下,走到达城的公园、广场、路边,经常可以看到人们在悠闲自在地玩儿。记者于日前来到达城滨河路,与“玩”者们畅谈“玩”法,倾听他们讲述建市十周年来,达州“玩”的日新月异。
“玩”的日新月异
周波:孩提时,最兴奋的事情莫过于在河边嬉戏、游水、钓鱼、挖水坑、过家家。没有手操遥控玩具车在平坦的马路上飞驰,只有爸爸做的铁环供我在院子里跑圈圈;没有各色各样的网络游戏和PSP游戏机伴,只有小霸王游戏机上的《超级玛丽》和《魂斗罗》。
十年过去了,我也成家立业了。如今街上电影院遍地开花,家家户户基本上都有电视电脑,随时随地都可以看想看的电影和动画片;小朋友们玩的是轮滑、滑板,小小的身躯帅帅地滑动在各个广场小区上,比我们那时候骑个三轮儿童车还威风;他们坐的是汽车,而不是“凤凰牌”自行车的前档“宝座”。我们都有一个童年,而我们曾经的童年和十年后的孩子的童年却又是那样不同。不管是那时的我们,还是现在的孩子,我们都只是个孩子,但是娱乐方式和生活条件却发生了如此大的改变,以后的孩子会生活得更好,我坚信!
现在我们很会“玩”
谢云华:回味一个“玩”字,它不但与经济发展有着密切关系,也与人们的生活状况、文化素养、消费观念关联很大。十年前,我们缺少玩的文化氛围,缺少玩的硬件建设,缺乏玩的软件开发和宣传,玩没有市场。之所以很少“玩”,究其原因,一是玩不起。要赡养父母、抚养子女,长时期处于经济紧张状态,连温饱问题都不能得以解决,谁玩得起?二是不敢玩。眼界狭窄,认为玩就是“不务正业”、“玩物丧志”,谁还敢玩?三是不会玩。
我的孩子们都已成家立业,事业有成,房子、车子、票子样样不缺,享受着安乐日子。我也退休了,有大量可供自己支配的时间。现在,达城各大宾馆、酒楼、娱乐场所数量猛增,人们的消遣方式、质量也跟着丰富了。我和老伴偶尔会跟亲朋好友吃吃家宴,唱唱卡拉OK,还“玩”起了旅游。祖国大地,无数名胜古迹,都留下了我们的足迹。“过去连想也不敢想”的地方现在像做梦一样能够实地走一走、玩一玩了!以往因为生活所迫,我们一直心无旁鹜地工作,就像拉车,从来也顾不上欣赏人生路上的美好风景。如今我们才真正品尝到了“玩”的心情,“玩”的品味,“玩”的快乐与幸福。也正是在“玩”的过程中,充分感受到了经济社会的繁荣与昌盛。

四、食: 十年间市民吃的“变革”
夜幕降临,州河岸边仙河路,好吃街,南门口……灯火闪烁,各大餐馆、千家万户正飘散出阵阵饭菜香。餐桌上,菜肴溢出的香气,与十年一样诱人,但是在十年间,我们的餐饮也经历了一场“革命”,不断改变的它从方方面面都变得更加健康、更加便捷、更加丰盛了。
达州人民生活水平的改善,首先体现为饮食结构的变化和消费方式的变化。与前几年相比,虽然“吃”依然是人们关注的重点,但其含义却发生了诸多变化,重搭配、讲营养、求方便,已成为居民家庭食品消费的共识。应运而生的各种方便、快捷的成品及半成品食品,不仅使人们的膳食结构发生了新的变化,也悄然改变着人们“吃”的内容与方式。
悄然改变中的“吃”
麻辣小龙虾、香辣蟹、水煮鱼,都是这个时代的餐桌文化。人们更注重健康主题,对回归自然的“水果蔬菜”重新受到重视。调查显示,当今一半以上的都市人都把水果纳入每日健康必备品。大批商家针对市场,及时推出各种“自然绿色系列食品”,理由是清新健康,当然最重要的是,卡路里含量够低。 同时,牛奶的发展也进入颠峰时期,纯牛奶、脱脂牛奶、加钙牛奶应有尽有,数不胜数。更有“每天一杯奶,健康一代人”的口号叫响华夏大地。
过去的人们喜欢买冷冻室大的电冰箱储存鸡鸭鱼肉,现在也开始讲究食用富于营养的鲜活食品。蔬菜要吃新鲜的,粮食要吃该年的,鸡鸭要吃一秒种之前的,鱼肉要吃欢蹦乱跳的。带着露水的嫩黄瓜,空运来的鲜荔枝,放在餐桌上还在甩尾的活虾,叶子翠绿的鲜桃,人们在市场上挑剔的目光,越来越多地落在鲜货上,而不是价格上。 什么食品有营养,什么食品能防衰老,什么食品搭配能够保持身体的酸碱度平衡,成为人们津津乐道的话题——中国人的健康观念在二十一世纪的初期,“清醒而及时地”迈上了一个崭新的台阶。
已经到来的“快餐时代”
不管是超市里,密封包装的速食,还是城市中心林立的快餐店里;不管是只需几分钟就可以享用的汉堡包、盒饭,还是回到家中,很快就能吃到的方便面。因为追求更多工作时间,更高工作效率而产生的快餐正以惊人的速度融入我们的三餐,改变着我们的饮食习惯。然后,伴随超快速度而来的也有食品味道的单一化、内容简单化,甚至是传统美食的消失。
特别是快餐中的西式餐点比如炸鸡翅、薯条、汉堡等油炸食品因为油脂、糖分含量高等因素一直饱受争议。当然,偶尔吃点无妨,但长期大量食用则对健康有害、尤其是祸及儿童。油炸食物热量很高,因为油脂的共同特点是含热量高,100克植物油的热量高达869千卡,16粒油炸花生米就含有45千卡的热量。我们在生活中见到许多小胖子,他们的共同嗜好是吃炸鸡翅、炸鸡腿。
“民以食为天”表达的是中国人对食物由衷的喜爱与尊重,中国饮食文化对“美食”的要求是———色、香、味、质、器俱佳,给人以多种感官上的享受,但不管是中餐还是西餐,是鱼香肉丝还是鸡腿汉堡,只有真正重视营养的餐饮才是真正意义上的“美食”,还能经受时代的考验,陪伴我们到下一个十年。

五、住: 十年间住房由“忧”到“优”
如果说家是幸福的港湾,那房子必是幸福的源泉。耕者有其田,居者有其屋,历来是老百姓的理想生活。建市十年来,达城百姓的生活日益富裕,住房亦愈加宽敞、舒适……从“忧”其居到“有”其居,再到“优”其居,我们走过了怎样的历程?日前,记者就此进行了深入采访。
从小蜗居到跃式洋房
每天清晨,在达城滨河路,总能看到一个精神健硕的老太太在锻炼身体。她就是今年60岁的刘奶奶。刘奶奶丈夫早逝,她现在和儿子住在州河花园里的一套140余平米的跃式住房中。
周末拜望,刘奶奶正在家认真地观看《蜗居》,那部正风靡大江南北的电视剧。“家里以前的住房就跟电视剧里的差不多……”聊起近十年住房的变化,刘奶奶笑得合不拢嘴。
刘奶奶是原纺织厂的退休工人,婚后她和丈夫一直住在厂里分给他们的一套不足40平米的宿舍里。“那时候压根就没有客厅的概念,家里就刚好能摆下两张床,厨房、厕所都是和其他邻居共用的,春节时亲戚来了,都只能到外面旅馆里去住。”儿子出生后,狭小的房间显得更窄了。
随着改革开放,刘奶奶家的经济条件也一步步得到了改善。1999年,她家搬进了二马路的一套80余平米的新居中,她第一次拥有了自己的客厅。7年后,刘奶奶在外经商的儿子回到达州,便在州河花园里买下了这套140余平米的大房子。“你看,这房子光线强,通风也好,光是我的卧室就有20多个平方,这要在以前,敢想吗?”回忆过去,想想现在,刘奶奶感慨万千。
在达城,像刘奶奶一样,住房条件得到改善的市民还有很多很多。
从“打游击”到经济适用新居
对于家住在达县南坝金华社区“惠民一区”F栋的黎玉勇来说,以前的生活就是租房过日子和不停搬家。
回忆起以前租房的日子,老黎用痛苦不堪来形容。那时老黎还在洲河水泥厂上班,妻子胡小蓉没有工作,还有个在念书的儿子。“为了省钱,我们租住的房屋都是达城的老房子。”老黎说,房间阴暗潮湿,密不透风,就二三十个平方米,夏天闷热,冬天阴冷,最恼火的是没有卫生间。
最让老黎受不了的,还是搬家。“遇上房东要收回房子,或是无理加价的时候,我们就只有搬家了。”老黎说,“四处打听哪里有便宜的房子出租,再不就是走街串巷地看租房广告。到了搬家的时候,什么锅碗瓢盆、煤气炉子……杂七杂八的东西混一块儿,好几大包,从城南到城北,全是自己肩挑背扛,那滋味,两个字,痛苦!”
“买房!一定要买套属于自己的房子!”老黎的心里无数次产生过这样的念头,他也曾在达城一些新楼盘外徘徊良久,然后鼓足勇气跨进售楼部的大门,可每次都是垂头丧气地出来,“房价太高了,哪里买得起。”买房,成了老黎心中的一个梦。
2007年,我市正式实施经济适用房。老黎得知这消息后欣喜万分,立即申请了一套均价仅1080元/平方的经济适用房。当年12月,老黎一家欢欢喜喜搬进了新家。“住进这样漂亮的套房,是我们这种低收入家庭多年前不敢想的事!”谈起自己住房条件的改善,老黎一脸感激。我市每年还将建设一定规模的经济适用房,相信,会有更多低收入者,拥有自己的房子,拥有自己的幸福。

今日感慨:十年前预期的2010年
二十一世纪门槛上的人们是如何揣测未来十年中国的?十年前,零点咨询研究集团开展过一项新世纪十年展望的预测调查,给我们留下了历史的记录。这次调查针对1088名覆盖了自然科学家、艺术家、社会学家、新闻采访编辑、企业家等社会精英进行,受访者列出了他们心目中21世纪最初十年中国可能发生的100件事。这些事件种类繁多,涉及到中国经济社会、政治政策、军事外交、科学技术、体育文化等各个方面,几乎描绘出了一幅十年后中国的全景图。如今,回首新世纪初的100件预测,我们发现:成功被预言的预测占47%,尚未实现的预测占23%,仍存争议的预测占12%,最不靠谱的预测占18%。我们摘捡出其中一些事件,从一个侧面来看看新世纪初十年中国的成长。

成功被言中的预测
经济实力进入世界前三至五名。十年来,中国一直保持着平均超过百分之九的增长速率,2008年GDP总量超过德国,成为世界第三大经济体,具有仅次于美国的市场规模。
全民达到小康水平。十六大从经济、政治、文化和可持续发展四个方面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标准,其中一个根本标准是人均收入达到3000美元,2008年我国人均收入已经超过这一标准。中国人的小康正在千家万户的餐桌上、着装上得到了具体而微的体现。
中国加入世贸组织。中国入世的历程几多波折,几多坎坷,13年谈判,黑发人谈成了白发人。过程艰辛,但结果是美好的,2001年11月,中国加入世贸组织,正式成为世贸组织第143位成员。
网络普及,进入数码时代。一组简单的数字对比:2000年底,中国上网人数约2250万人(拨号上网用户占近七成);2009年 6 月底,中国网民规模达到 3.38亿人(其中宽带上网94.3%),上网普及率达到25.5%。中国网民规模持续扩大,互联网普及率平稳上升,互联网企业在全球信息化大战中快速成长,中国互联网正在逐渐走向成熟。
中国会打入世界杯足球赛决赛。21世纪初的中国国家队正当强盛,2001年10月7日,中国打破“黑色三分钟”的宿命,以1:0顽胜阿曼,拿到了让国人等待了44年的世界杯决赛入场券。那一天,人们记住了五里河体育场,也记住了那位“享受生活”的米卢。真是差点忘了中国足球也进过世界杯总决赛。
中国影片获奥斯卡奖。2001年,华人导演李安执导的《卧虎藏龙》获得第73届奥斯卡最佳外语片奖,谭盾也凭借此片获奥斯卡最佳原创音乐奖。五年之后,李安又凭借《断背山》一片获得第78届奥斯卡最佳导演奖。

与现实尚有差距的预测
中国跻身发达国家行列。2008年中国的均收入按照美元计算,首次突破3000美元大关,达到3381美元/人,而世界银行认为人均8000美元是“高收入的发展中国家”。按照中国上世纪制定的“三步走”战略目标,在本世纪中叶(2050年左右)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也就是说人均收入需要由目前的约3000美元达到8000美元。中国要想总量、人均、效益均跨过发达国家的“门槛”,还需要艰辛拼搏。
中国自制航空母舰。近十年来,随着综合国力的积累和科技转移创新能力的提升,中国为自制航母奠定了坚实的基础。2009年年初,中国军方已经称,中国已经具备自主建设航母的经济与技术能力。从建造成功到下水服役还需要时间,但值得期待。
实行市长等地方官员竞选制。如果说县官七品,乡官九品,那村官其实是不入品的。中国最初的基层民主便由不入品的村官开始。2009年3月基层民主改革迎来重要变化,南京600多个社区居委会集中换届,选民票选“社区群众领袖”。同年8月底,南京的363个城市社区全部采用公推直选方式选出党委书记、副书记和委员。中国的基础民主正由农村走向城市,但离真正意义上的“入品”官员的选举距离尚远。
中国的载人航天空间站建立。中国人对“星际迷航”的努力从没有停止过。2003年10月,神舟五号飞船返回舱成功着陆,揭开了中国航天史的新篇章。2008年9月,三名宇航员乘坐神舟七号航天飞船,并成功返航,亿万人心为之振奋。每前进一点,我们离遥远的太空就更近一步。

至今尚尚存争议的预测
私有住宅普及。2005年我国住宅私有率高达81.62%,高于英美等发达国家(当年美国68%、英国67%)。然而,近82%的私有住宅率并不代表大多数人都有房子住,相反,住宅私有率过高背后隐现的房地产市场供需矛盾令人堪忧,过高的住宅私有率,成为房价被不断推高的原因之一。一面是房价高企、蚁族围城,一面是富人圈房、空房闲置。围绕房子的问题,老百姓是几家欢喜、几家忧。
居民户口限制取消,流动政策进一步放宽。近年来,中国持续扩大废除农转非的试点省份数量,但并没有从根本上废除户籍制度。取消城乡居民的户口差异容易,但要使进城农民享受同等的权利和福利却很难,也就是说取消户籍限制未必就一定能保障农民利益。
电信市场打破垄断,信息产业竞争性加大。从中国联通成立,到电信割据南北、分而治之,中国电信市场终于破除垄断、玩起竞争了。电信市场一家独大的局面一去不回,但坐拥半壁江山的大佬还在。国内漫游费、双向收费业务广受诟病,收费手段和计费方案不断翻新,被忽悠的始终是老百姓。专业人士声仍在高呼:“电信垄断,到底肥了谁?”。

最不靠谱的预测
第三次世界大战爆发。不只在中国,世界各地的预言家都曾以各种方式预言第三次世界大战爆发,有些甚至给出了具体年份。所幸21世纪首个十年,世界局势区域动荡,整体稳定;局部萧条,整体繁荣。和平与稳定是世界共同的主题,现在讲求“双赢”和“共赢”,谁也不希望把原本已经不太安定的地球打得稀巴拉。
克隆人出现。从克隆羊、克隆牛再到克隆猪,无畏的科学家正欲望催化克隆人的诞生。电影《逃出克隆岛》中,人类为自己的克隆体创造了一个新的世界,并且给克隆人洗脑,告诉他们人生终极目的就是去美好的圣岛,其实人类需要的只是他们的器官。没有人知道克隆人究竟是福音还是恶兆。克隆人类自己,我们同时面临着技术和道德的障碍。
中国人终于拿到诺贝尔奖。中国人离诺贝尔奖还有多远?这是我们特爱问的问题。诺贝尔奖是一个成就大师荣誉的奖项,许多得诺奖的人,其贡献往往经历几十年经济社会发展的检验。纵观诺奖的历届得主,各个可谓是大师。与在获奖上煞费苦心相比,花更多经历想想如何培养出自己的大师是否要更加实际呢?

最期待实现的一则预测
两岸统一。“两岸统一”在当年的预测榜上排名第一,然而现在看来,在某种程度上这则预言只能算是一个美好愿望。目前两岸在经济领域的联系逐步加强、文化交流也日益广泛,但在政治领域鲜有进展,“九二共识”还是迄今两岸唯一的政治性文件。两岸最终会在何时、以何种形式实现统一,现在论断可能为时尚早。但推动两岸互利共赢的格局,为两岸和平发展奠定扎实的经济基础是目前推进两岸统一的现实手段。

‘捌’ 比较过去和现在,人们的生活上发生了哪些变化

其实现在人们的生活肯定是非常不错的,并且人们的生活质量水平也是非常高的,也使用上了一些高科技的产品,所以我认为这就是最主要的一个很好的变化。

‘玖’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与从前相比,我们身边的生活用品和劳动用具都发生了什么变化 举一些例子

以前用煤油灯,现在用电灯;以前用扇子,现在用电风扇
上下楼大多都是使用电梯,方便多了.在看我们现在的厨房,使用天然气,微波炉、电冰箱等高科技发展产品,大大缩减了我们煮饭的时间.还有就是我们每天使用的电脑,电话,电脑使我们的实现很多人脑暂时不能实现的事情,通过网络
,
过去: 现在:
算盘 电脑(计算器)
自行车 汽车
纱窗碗橱 电冰箱
半导体收音机 电视机
芭蕉扇 空调
解放鞋 皮鞋
传呼电话 手机
低矮平房 高楼大厦
酸梅粉 哈根达斯
太多了,临时想了一些,供你参考。
火柴 打火机
自行车 电动车
镰刀 收割机
碱 洗发露
珠算 计算器
笔 速录

阅读全文

与与以前相比我们生活有哪些提升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微信改变我们哪些生活 浏览:1229
创造与魔法沙漠的动物在哪里 浏览:1230
篮球鞋网面为什么会破 浏览:937
怎么拼升降板篮球 浏览:418
小型宠物猪多少钱 浏览:836
音乐文化课哪个好 浏览:662
到日本旅游如何报团 浏览:980
不在篮球场运球该在哪里练 浏览:955
台湾哪里能买到宠物 浏览:1030
小动物怎么画才最好看 浏览:904
中西文化和西方网名有什么区别 浏览:1199
养宠物狗一般养多少年 浏览:876
广州黄埔哪里有卖宠物兔的 浏览:767
小米10怎么敲击背部打开相机 浏览:687
渔家文化目的有哪些内容 浏览:1064
海洋中发光的动物都有哪些 浏览:1138
如何消除美颜相机的标志 浏览:1048
篮球罚球为什么不往上抛 浏览:591
天香公园宠物医院洗澡在哪里 浏览:1120
怎么提高中国文化自信 浏览:2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