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中国有几个被称为龙城的城市啊
龙城是哪个城市的别称
中国有七个个龙城,分别是 濮阳 天水、诸城、太原、常州、柳州、朝阳。
[编辑本段]1 .龙城濮阳
1987年在濮阳出土距今6400年的蚌塑龙形图案在国内外考古界引起轰动,被称为"中华第一龙" 据此,中华炎黄文化研究会命名濮阳为"中华龙乡" 如今的龙乡,如同晶莹的少女睁开惺忪的睡眼茵氲着青春的芳香以欢快轻盈地脚步迎接生命的拔节.
[编辑本段]龙城太原的由来
龙兴晋阳群雕太原古称晋阳,创建于公元前497年。春秋末期,晋定公十五年(前497年)显赫于世的晋阳古城问世于汾河晋水之畔,迄今已有2500年的历史。太原是九朝古都、龙兴之地。自建城以来以来,是赵国、前秦、北汉三个政权的都城,是东魏、北齐、唐朝、后唐、后晋、后汉六个政权的陪都。565年(河清四年),北齐武成帝高湛因晋阳城位于龙山之下,改汾西晋阳县为龙山县,隋开皇十年(590)复改龙山县为晋阳县。
有两千五百多年历史的太原是龙潜之地。历史上许多皇帝都与这座城市有过特别密切的关系,因此被称为龙城:
太原龙山道教石窟传说中的:
帝尧曾建都晋阳
大禹曾建都晋阳
周成王桐叶封弟把叔虞封到太原建立唐
史实:
赵简子,赵襄子以太原为基地成就战国七雄。
汉文帝刘恒八岁来到太原为代王,16年后即位并开创文景之治,成就西汉盛世。
汉景帝刘启出生在晋阳。
司马氏先被封为晋公,封于并州,晋封为晋王,因此立国号为晋。
刘渊以晋阳为据点建立前汉。
前秦苻丕在晋阳称帝。
太原天龙山石窟北齐高欢、高洋父子以晋阳为基地,建立东魏、北齐。
隋炀帝杨广即位前为晋王,封晋阳。
太原留守李渊及其子李世民,从晋阳起兵建立了唐朝。
李世民号称“太原公子”。
唐高宗李治为晋王,封晋阳。
武则天为并州文水人。
李克用、李存勖从太原起兵建立后唐,李存勖是又一位“太原公子”。
石敬瑭从太原起兵建立后晋
刘知远从太原起兵建立后汉
刘崇在太原建立北汉。
孟知祥为太原尹、北都留守后入蜀建立后蜀
后蜀皇帝孟昶出生在晋阳城。
宋代封建王朝把晋阳叫做“龙城”,他们认为系舟山为“龙角”,龙山、天龙山为“龙尾”,晋阳正当蟠龙的中心,故常有“真龙天子”的出现:北齐的高欢、唐代的李渊、后唐的李存勖、后晋的石敬瑭、后汉的刘知远,都是从晋阳起家夺取天下的。赵宋王朝怕再有人起来与他们争天下,于太平兴国四年(979)五月十八日放火焚烧了晋阳城,次年四月又引汾水、晋水灌了晋阳城的废墟。
龙城太原公元 979 年宋太宗赵光义以潘美为北路都招讨使,分兵四路再次向北汉发动进攻,宋军冒死登城 , 昼夜攻击 , 矢集太原城如猾毛。北汉主刘继元在援尽粮绝的情况下,出城投降。刘继元投降后 , 太原人民以砖瓦为武器 , 继续袭击宋军。赵光义面对愤怒的人民 , 既痛恨太原城的坚 困难攻 ,又痛恨太原人民的顽强斗志 ,再联想起高欢、李渊及五代时三主起自太原的历史, 便认定太原是出真龙天子的“龙城”, 系舟山是龙角 , 太原的存在不利于他的统治。因此下令铲平系舟山的龙角 ,焚毁太原古城 ,晋阳城烟焰熏天,葬身火海的老弱妇女不计其数。而后又引汾水灌城,把经营千年的晋阳古城彻底毁掉,广大人民无家可归 , 充分暴露了封建专制统治者为了自己的统治而不惜破坏古文化以及无视人民生命财产的残忍和元道。北宋灭北汉 , 毁太原旧城之后, 宋太平兴国初,在榆次县置并州。
宋太平兴国七年 (982),阳曲县移治唐明镇 ( 即今大南门之西 ), 我们今天的太原城, 是潘美在唐明镇一带修建的,当时为了钉破“龙脉”使之永世不得翻身,全城只修丁字街,不修十字路。
金元诗人元好问在金亡以后,怀着国破家亡的悲愤心情 , 登悬瓮山望见晋阳故城,深深感慨于北宋统治者毁灭晋阳城在防御外患上的失策,谴责其破坏行径带给人民的灾难 ,作《过晋阳故城书事》一首。
【过晋阳故城书事】
元好问
惠远祠前晋溪水,翠叶银花清见底。
水上西山如卧屏,郁郁苍苍三百里。
中原北门影势雄,想见城阙之烟中。
望江亭上阅今古,但有麦浪摇春风。
晋祠圣母殿盘龙柱君不见系舟山头龙角秃,白塔一催城覆没。
薛王出降民不降,屋瓦乱飞如箭镞。
汾流决入大夏门,府治移着唐明村。
只从巨屏失光彩,河洛几度风烟昏!
东阙苍龙西玉虎,,金雀烁棱上云雨。
不论民居与官府,仙佛所庐百余所。
鬼役天财千万古,气争教一炬成焦土!
至今父老哭向天,死恨河南往来苦。
南人鬼巫好讥祥,万夫参锸开连岗。
官街十字改丁字,钉破并州渠亦亡。
几时却到承平了,重着官家筑晋阳。
【过晋阳宫】
李隆基
缅想封唐处,实惟建国初。
俯察伊晋野,仰观乃参虚。
井邑龙斯跃,城池凤翔余。
林塘犹沛泽,台榭宛旧居。
运革祚中否,时迁命兹符。
顾循承丕构,怵惕多忧虞。
尚恐威不逮,复虑化未孚。
岂徒劳辙迹,所期训戎车。
习俗问黎人,亲巡慰里闾。
永言念成功,颂德临康衢。
长怀经纶日,叹息履庭隅。
艰难安可忘,欲去良踟蹰。
【秋日于太原南栅饯阳曲王赞公贾少公石艾尹少公应举赴上都序 】
李白
天王三京,北都居一。其风俗远,盖陶唐氏之人欤?襟四塞之要冲,控五原之都邑。雄藩剧镇,非贤莫居。则阳曲丞王公,神仙之胄也。尔其学镜千古,知周万殊。又若少府贾公,以述作之雄也。鳌弄笔海,虎攫辞场。又若石艾尹少公,廓宙之器,口折黄马,手挥青萍。咸道贯于人伦,名飞于日下。实难沉屈,永情青霄。剑有隐而气冲七星,珠虽潜而光照万壑。今年春,皇帝有事千亩,湛恩八埏,大搜群才,以缉邦政。而王公以令宰见举,贾公以王霸升闻。海激*乎三千,天飞期于六月。必有以也,岂徒然哉!有从兄太原主簿舒,才华动时,规谋匠物。乃*翠幕,筵虹梁,玉羞霞开,羽觞雷举。然后抗目远览,凭轩高吟。汾河镜开,涨蓝都之气色;晋山屏列,横朔塞之郊原。屏俗事于烦襟,结浮欢于落景。俄而皓月生海,来窥醉容;黄云出关,半起秋色。数君乃辍酌慷慨,摇心促装。望丹阙而非远,挥玉鞭而且去。白也不敏,先鸣翰林。幸叨玳瑁之筵,敢竭麒麟之笔。请各探韵,赋诗宠行。
【望海潮.上太原知府王君贶书】
沈唐
山光凝翠,川容如画,名都自古并州。萧鼓沸天,弓刀似水,连营十万貔貅。金骑走长楸,少年人一一,锦带吴钩。路入榆关,雁飞汾水正宜秋。
追思昔日风流,有儒将醉吟,才子狂游。松偃旧亭,城高故国,空余舞榭歌楼。方面倚贤侯,便恐为霖雨,归去难留。好向西溪,恣携弦管宴兰舟。
[编辑本段]龙城天水
相传在七千年左右,帝太昊伏羲氏生于成纪(甘肃天水)常年活动在中原地区,以木德王建都于宛丘(河南淮阳)。伏羲智勇双全、力大无比在中原地区征服了许多部落,他集中了当时人们喜爱的几种动物特征创造了马的头、蛇的身、鸡的爪待许多动物的综合体,自称“龙师”并将龙作为华夏族的族徽——图腾,为此中华民族始称龙的传人。伏羲的另一功绩在于,他正姓氏,自姓为风,;制嫁娶,男婚女嫁;做网罟,教民渔猎;画八卦,代替结绳;造琴瑟,功成作乐;定官职,分理海内……从此,我们的先人从荒蛮转入了早期文明。龙,是中华民族的象征,每一个炎黄子孙都是“龙的传人”,龙成为了一种文化。在中华儿女的心中,占有不可取代的地位。龙这一虚幻的神物,盘旋人们心中已有几千年之久。
中国龙起源于距今八千年的新石器时代。人们出于对大自然的崇拜与五谷丰登的美好愿望,在心中构造了一种拥有马头、鹿角、蛇身、鱼鳞、鹰爪、鱼尾等特征的神兽,并赋予它翻云赋雨,兴风作浪的神力,这就是龙。在中国古代神话中,龙频繁出现,它成为了开天辟地的神,帮助黄帝统一了中国,又力保大禹治水,为千千万万人民造福。在封建时代,龙象征着皇权、神权,是不可侵犯的威严,而在科技飞速发展的今天,龙更成为一种吉祥物,飞入寻常百姓的生活。人们舞龙、赛龙舟,在灯谜、对联、图画中,龙成为了不朽的主题。作为龙的传人,我们应该将流传千年的龙文化发扬光大,弘扬一种浩穷天宇的民族之气。龙,集日月之精华,汇天地之灵气,具百兽之形,兼包容四海、吐纳百川之胸襟。在这新的时代,被赋予了新的生命。它将不仅是中华民族的象征,它还将代表中华民族的精神,成为新世纪的中华魂。
为什么说我们中华民族是龙的传人在中国古代神话中,人类是由女娲捏黄土造出来的。女娲创造了人类,那么女娲她自己又是谁创造的呢?按普遍的说法,女娲最早应是奉蛇为图腾的民族创造出来的。什么是图腾呢?图腾(totem)是原始社会氏族的一种标志。图腾信仰是一种非常原始的信仰。而蛇图腾的色彩在女娲、伏羲等的形象上能明显地看出。蛇图腾分布很广,现主要集中在我国的东南部和西南部。在几千年的不断迁徙中,各民族的文化互相交融,蛇图腾传遍了长江南北,在台湾的高山族、海南的黎族中都有蛇图腾的遗迹或习俗。在奉蛇为图腾的地区,人们一般认为蛇是龙的原形,龙是蛇的神性显示。所以在江苏、浙江、安徽一带称家蛇为苍龙、天龙、家龙等等,在广东、广西、福建等地有些民族自称龙种、龙人、龙户;并建蛇庙,祭祀蛇神。由此可以看出,我们中华民族是龙的传人,而且有深厚的历史渊源。龙是中国人的象征,中华民族骄傲地认为自己是“龙的传人”。
天水早期名称叫上圭,上圭是由春秋时圭县演变而来的。“天水”是当地历史使用时间最长的地名。最早始于汉武帝三年。天水得名于“天河注水”的美丽传说。3000年前,天水“山水秀丽,林木密茂”。秦末汉初这里,连年干旱,繁华,富饶的上圭县城变得残垣断壁,民不聊生。传说,一夜红光闪耀,大地震动,天上河水倾泻而下,形成一湖“天水湖”。“春不涸,夏不溢,四季滢然”。人说湖与天河相通,又叫“天水井”。汉武帝得知后设郡“天水郡”。天水别称秦州。秦的来源,是由种植禾(即毛谷)而来的。西周时,孝王“封其地为附庸,邑之秦”给伯益之子非子,始叫“秦地”。这就是我国历史上的秦国的开端。天水是“秦”的发祥地。唐盛世时,秦州是我国西去长安的一大重镇,被称为“千秋聚散地”。唐玄奘西去取经,曾“过秦州,停一宿”。安史之乱后,杜甫曾弃官,挟家带小,赴秦州避乱。天水另一古称“成纪”。成纪得名与传说中伏羲氏有关。称天水为“龙城”是自它是“人首龙身”的人类始祖伏羲出世之地。《汉书.地理志》也载,天水郡有成纪县,故天水素有“羲皇故里”。
[编辑本段]诸城龙城
诸城市地处山东半岛东南部,北距济青高速公路和胶济铁路50多公里,南至亚欧大陆桥桥头堡日照港80公里,东离青岛港100公里。全市总面积2183平方公里,23处乡镇(街道),106万人,是国务院确定的全国沿海对外开放城市、综合改革试点市和乡村城市化试点市。列“全国综合发展百强县(市)”第76位,是山东省首批省级文明城市。
诸城历史悠久,人杰地灵。西汉初年设东武县,隋代改称诸城,历史上曾称为密州。据考证,诸城因上古名君舜帝出生于城北的诸冯村而得名。宋代大文豪苏东坡曾任密州太守两年,在这里写下了《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江城子.密州出猎》等千古名篇。诸城名人辈出,孔子的学生、女婿公冶长,宋代《清明上河图》的作者张择端,北宋金石学家赵明诚,清代东阁大学士、书法家、宰相刘墉(刘罗锅),《续金瓶梅》作者丁耀亢,《四库全书》总裁窦光鼐等都是诸城人。在现代文学史上,涌现出了王统照、臧克家、陶钝、王愿坚等一批文化名人和崔嵬、李仁堂等着名电影表演艺术家。党的“一大”代表、山东党组织最早的组织者和领导者王尽美,也诞生在诸城。诸城龙文化特色鲜明,是全国甚至是世界上罕见的恐龙化石宝库,市境内埋藏有非常丰富的恐龙骨骼和恐龙蛋化石,种属繁多,门类复杂,其中有小巧的鹦鹉嘴龙、凶猛的霸王龙、高大的鸭嘴龙、笨重的蜥脚龙、原角龙和兽脚类恐龙蛋等。目前,全市已在十几个乡镇发现了近二十处恐龙化石点,以市境内西南部的“龙骨涧”最为有名。1964年至1968年,先后在此进行了10次挖掘,共采化石50余吨,至少包括10个鸭嘴龙个体。现已在北京、天津、济南和诸城等地装架起四具恐龙化石骨架,其中位于诸城市恐龙博物馆内的“巨大诸城龙”,是世界上已发现的个体最大的鸭嘴龙化石骨架。因此,诸城又称龙城,被誉为中国北方的“恐龙之乡”。
[编辑本段]常州龙城
龙城之称来源于传说:很早以前,常州城西北,有座九龙山,山上有座古庙的当家和尚叫弘智。一天晚上,他梦见龙王的九太子,请求他协助把前来抢占山头的八位兄长赶跑。于是弘智和尚召集僧众集中在大殿,击鼓撞钟。协助九太子打退了他的八位兄长。当天晚上,九太子又走进了弘智的梦里,原来经过激战,两条为首的恶龙已逃往宜兴的山里,另外六条龙都逃到了常州,九太子希望弘智能去安抚他们,希望六条龙能造福百姓。弘智一梦醒来便打点行李赶往常州,并在城里散布了六龙已来到常州的消息。于是老百姓就造起龙船,五月初五那天在白云古渡,赛起了龙舟。从此,五月初五划龙船,“云溪竞渡”的风俗就流传了下来。常州也被称为六龙城、龙城。
此外,常州府古城池城墙内地形如龟,在古代有龟为龙子的说法,故地形说也成为支撑龙城的一个史料。
清朝年间,干隆皇帝六下江南次次访问常州,并在千年古刹天宁寺门前立碑,亲书“龙城像教”,至今仍然立于市中心延陵东路,成为常州作为龙城的一处史实。
传说在秦朝时,常州郡城西北数十里地,有一座九龙山,山上有一座古庙,庙里的当家和尚叫弘智。一天晚上,人世间独自在方丈间念经,忽然听得“吱呀”一声门响,从外面走进一个人来,此人生得高头大耳,黄发、黄眉、黄须,身穿杏黄色官服,脚蹬黑色厚底靴,俨然有上界神仙风度。弘智和尚见了,连忙站起来施礼道:“仙家深夜到此,有失迎迓!”来人道:“长老请了!我乃东海龙王长江妃子所生九太子也!六百年来,我和八位兄长奉命镇守这一带群山,我是这里九龙山的山神,前些时,秦始皇赶山,把我八位兄长的山头号都赶跑了,他们不敢同始皇帝斗,却又舍不得离开这里,于是都想来打我的主意,准备抢占我的山头,看来最近必将有一场恶战。为此,今特来祁求长老,到时务必率领全寺僧众,鸣金击鼓、助我作战。切记切记,后会有期!”说罢化作一条黄龙腾空而去。
弘智一惊,睁开眼睛,才知刚才做了一场梦。尽管梦中山神的话仍然记得清清楚楚,心想是做梦嘛,何必当真,便熄灯安息,一宿无话。次日,又是平安无事,他就更加不把此事放在心上了。第三天,正是五月初五,风和日丽,万里无云,九龙山上百花齐放、 景色宜人。弘智和尚吃过中饭,山下山上、山前山后,四处转了一圈,一时感到有些倦意,双手仰天打了一个“哈欠”,正想回庙里午睡,突然看到天空中狂风骤起,滚滚的乌云从四面八方拥来,一下子便遮去了太阳,盖没了山峦,只见电光闪闪,雷声隆隆,顷刻间暴雨哗哗地倾盆而下,弘智见此光景,当即想起那天梦中山神的嘱托,心想莫非真的群龙来夺山了?!便急急忙忙跑回庙里,吩咐香火、匠工在山门中敲锣打鼓,自己率领全寺大小和尚一起集中到大雄宝殿,众僧齐声念佛诵经、击鼓撞钟,不多一会,悬挂在大殿右手的铜钟发出了“当!当 !当!……”宏亮的钟声,盖住了呼啸的暴风骤雨,震撼着山岗,持续了约莫半个时辰。突然,天空中豁然开朗,祥云驱散了乌云,巍峨的九龙山又沐浴在温暖的金色阳光之中了。
当天晚上,弘智和尚和往常一样,焚香默坐,慢慢入定,他眼睛一眯,看到山神菩萨又来到他的面前,笑嘻嘻地说:“今天中午,群龙前来攻山,我寡不敌众,眼看就要败北,多亏你及时率众以金鼓相助,得以转败为胜。现在两条为首的恶龙已往宜兴山里,其他六龙都已逃回郡城。我今天来除了感谢你,还请你前往郡城安抚我的六位兄长。尽管他们无理,我却还是有情,希望他们在城里安居乐业、为民造福,切勿无事生非、自相残杀,每年五月初五,可在云溪相聚……”说着又化作一条黄龙腾空而飞了。
弘智睁开眼睛,觉得似梦非梦,却又不敢怠慢。第二天一清早,他便急急忙忙来到郡城,一面化缘一面寻访六龙踪迹。他从县前转到府前、城南寻到城北,日复一日、夏去冬来,眼看将近一年,尽管勿曾寻到“龙迹”,却在老百姓中间散布了六条天龙降临常州的消息,城内云溪两岸的居民们就集资建造了一条五色龙船;东门外头的百姓听见了也不落后,同样募捐集资,建造了大小青龙船各一条;西门的群众知道了,也集资造了一条金龙船和一条白龙船;北门的百姓则造了乌龙船。到了五月初五那天,城内城外的六条龙船一字形排列在去溪中段的白去古渡,观看的百姓无法计数。看客中间不知那位喊了一句:“六条龙船真好看,为啥勿划将起来比比看!”这话提船上的水手,大家争先恐后地向前划了起来,真是盛况空前,热闹非凡!
从此,五月初五划龙船,“去溪况渡”的风俗便在常州流传了下来,延续了二千多年之久,郡城便被称为“六龙城”,常州也就有了“龙城”的别名。
[编辑本段]柳州龙城
柳州柳州,秦属桂林郡,唐贞观八年(634)始定名至今。清如漓江宛如玉带的柳江穿城而过,因“八龙见于江中”而被称为“龙城”;
南朝梁代大同年间,南方的马平郡即今柳州市,始有传见“八龙见于江中”,柳江周水因此改名为龙江,于畔建龙城县即今柳州柳城县。唐贞观年间约公元634年,马平城址迁于今柳州河北半岛城中区,依柳江而建,故名“柳州”,此始,柳州称“龙城郡”,柳宗元的诗句中也称柳州“龙城郡”,上下相习,龙城柳州成为历史的凝固。宋徽宗时,柳州郡号“龙城”成为沿袭定制,《宋史》:“柳州龙城郡”。从历史的角度说,虽然朝阳或者其他地方或曾名龙城,但是绝对没有这个郡称,加上朝阳市并非地理上原来的“和龙城”“龙城县”,所以公共认可的历史和文学认为龙城是柳州的一个别称。文人骚客的诗句也似可为证,元陈孚《柳州道中》:“荒哉秦象郡,痛矣柳龙城”,不一而举。柳州的龙文化可以很明显的体现在各个地名上面,柳州最繁华的一条商业街名“龙城路”;多处名胜风景名字与龙有关,“龙潭”“老龙岩”“龙壁山”等,不难发现柳州人对龙的特别感情。至于其他的各个地方别号“龙城”,实乃牵强附会之举,缺乏历史根据和渊源,龙城柳州,只此一家,别无分号。
西汉元鼎六年(公元前111年)设置潭中县,属郁林郡,此为柳州建城的开端。
三国孙吴凤凰三年(公元274年)以郁林郡分出桂林郡,潭中县属桂林郡。
晋太康三年(公元282年)为郡治所。
南朝齐(公元479—502年),从潭中县地分置齐熙郡。
梁大同六年(公元540年)后为潭中治马平郡治所。
隋开皇11年(公元591年),潭中县改为桂林县,后又改为马平县。
大业元年(公元605年),马平县属桂林。
大业三年(公元607年),属始安郡。
唐武德四年(公元621年),马平县为昆州治所,后昆州又改为南昆州。
唐天宝元年(公元742年),改名为龙城郡。
乾元元年(公元758年),龙城郡复名柳州。
1994年元月,柳州市被国务院正式命名为历史文化名城。
[编辑本段]龙城朝阳
朝阳是一座历史名城,自西汉起就设置了郡县,朝阳古代文化源远流长,鸽子洞古人类遗址证明,早在 10 多万年前朝阳大地已有人类祖先繁衍生息。境内牛河梁遗址,证明这里早在 5000 年前就存在一个具有国家雏型的原始文明社会,这一重大发现,把中华民族的文明史提前了 1000 多年。近年来,在朝阳境内发现的鸟化石引起了海内外的广泛关注,大量发现的一亿三千万年前的鸟化石,填补了世界生物进化研究的一项空白,它证明了到目前为止,世界上鸟类的祖先是在中国,在辽西的朝阳。朝阳人杰地灵,数以百计的宝塔古刹点缀着山河大地,使朝阳充满古文化的深邃魅力。
朝阳的历史文化在辽宁省以至于国内外都有着重要的影响和独特优势。多年来,随着考古工作的进展和历史文化遗产的挖掘整理,人们已经逐步认识到了朝阳历史文化的重要价值。 如今已被辽宁省政府公布为历史文化名城。
中华民族文明的发祥地之一
朝阳悠久的历史可上溯到距今10多万年前的旧石器时代。在喀左县水泉乡大凌河畔发现的鸽子洞古人类遗址,是目前发现的中国北部最早的古人类聚居地。出土的人类牙齿化石和动物化石、打制石器和灰烬层表明,当时的远古人类在这里已经从事狩猎、采集并用火熟食,过着原始的群居生活。在今建平县发现的古人类上臂骨及肱骨化石表明,距今四五万年前,朝阳大地上出现了与现代人体制征相似的原始“新人”——建平人。 据1979年喀左东山嘴祭坛和建平、凌源两县交界处牛河梁女神庙、积石冢红山文化遗址的发现表明,生活在朝阳大地上的原始人类,经过漫长的发展过程,已迈入人类文明社会的门坎,出现了具有国家雏形的原始文明社会。从积石冢群出土的大量精美彩陶和以玉猪龙为首的玉器看,当时的社会已经出现了农业和手工业的分工,生产技术、工艺水平以及审美意识都达到了相当的文明水准。朝阳红山文化大型坛、庙、冢遗址的发现,有利地证明了中华民族在5000多年前就已经进入了古代文明社会,从而使朝阳地区成为中华民族5000年文明的发 祥地之一,将中华民族的文明史推前了1000多年。
东北最古老的历史名城
朝阳历史古城的发展及其地位,标志其在政治、经济、文化方面独特的历史优势。位于朝阳城东南郊的柳城历史久远,战国时,燕置塞上五郡,柳城属辽西郡。至汉朝时,柳城已成为辽西郡西部都尉治所,后被三郡乌桓据为统治中心,曹操北伐乌桓曾挥师柳城,可见柳城在秦汉时期已成为东北重镇。据《晋书》及《十六国春秋辑补》记载:“晋咸康七年(公元341年),燕王慕容皩以柳城之北,龙山之西,所谓福得之地也,使阳裕、唐柱等,可营制规模,筑龙城,构宫室宗庙改柳城为龙城县。“第二年,即咸康八年(公元342年)慕容皩将都城由棘城迁移到了龙城(辽宁朝阳)。文献记载:“晋永和元年(公元345年)夏四月,一黑龙一白龙见于龙山,皩率群僚观之,去龙二百余步,祭之以太牢。二龙交首嬉翔,解角西去。“历代帝王都自命为真龙天子,黑白二龙现身龙城,正预示着慕容皩也是受命于天,于是在龙山建龙翔佛寺,把新建的宫殿命名为和龙宫。而龙城作为东晋十六国时期,前燕、后燕、北燕的都城和陪都长达百年之久。
龙城遗址的发现是在2003年,辽宁省文物考古研究所配合对朝阳市老城区内的北大街及周边地区进行拆迁改造而进行了考古勘探和发掘。从2003年7月到2004年12月,共发掘11个地点,发掘面积1万余平方米,揭露出多处十六国时期至清代的重要遗迹,出土了包括北燕纪年陶瓮在内的大量重要遗物。
发掘中最重要的收获就是朝阳北大街城门遗址的发掘,考古发掘表明,这座门址坐北朝南,始建于前燕,彻底废弃于元代,共经历了前燕、后北燕、北魏、唐、辽和金元6个时期的建筑和改建,历时1000余年,三燕时期的城门是首次在朝阳城内发现,其门道结构保存完好,建筑风貌独特,为研究十六国时期北方城市的城门形制提供了实物资料。1600年前的朝阳十六国三燕龙城宫城南门遗址在北京当选为“2004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