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如何帮孩子提高抗挫折能力啊
1、全然接拍告纳
当孩子拿着他的试卷怯生生的问家长:“妈妈,这次考试我没考好”时,考试只是一次限时训练和检验,无论考试结果如何,只要你努力了,你都是爸妈心中的好孩子。
在回答孩子的时候,我们一定要理解孩子,袭肢明全然的接纳孩子。毕竟不管怎么样,结果已经出来了,再去责怪孩子只会让孩子心里不好受。我们不妨去接纳孩子,不让孩子心里留下阴影。
2、理性分析
首先我们要接纳孩子这次考得不好的现实。其次就是让孩子找出这次考得不好的原因,以便下次不要再犯这样的错误。这时候,我们可以这样回答:“孩子,只要你把错误找出来,分析错的原因然后把它改过来,那你就是这场考试最大的获益者呀! ”
3、真诚的鼓励
孩子考试考不好,最需要的就是家长的理解与鼓励,而不是谩骂和讽刺。这时可以这样安慰孩子:“宝贝,学习就像是一场马拉松赛跑,不是百米冲刺赛,一时跌倒了没关系,只要能够爬起来再跑,永远来得及!”
为了能够让孩子抗压能力更强,作为父母的一定要注重孩子的逆向情商培养。孩子能够有较好的抗挫折能力,是日后面对人生成长道路困难的一大法宝。
那么如何培养孩子的抗挫折能力呢?爸爸妈妈们可以选用绘本,利用故事+成长启示的方式,来辅助培养孩子的逆商能力。
在这里推荐一套儿童情绪管理与逆商培养的绘本,这套绘本适合2~8岁的孩子,孩子的情绪管理和逆商要从小开始培养。
它一共包含了八大主题:
《没得第一名也没关系》鼓励没能成为第一名的孩子,给予他们更多的勇气和信心。不懂的事情慢慢去学,一点一滴去掌握,拿出决心去努力,总有一天你也可能成为第一名。
《爱哭也没关系》我们一般在什么时候会哭泣呢?难过的时候?受伤的时候?有时候我们要以积极的态度来面对困难,乐观的看待问题。有时候哭泣能够帮我们释放情绪,收获平静。
《失败了也没关系》生活中总会面临着多种失败,每次失败的时候请认真思考,总结经验,只要有心,失败能帮助我们成为更好的自己。
《争吵了也没关系》和家人或者朋友吵架了怎么办?他们会不会就不理我了?没关系,只要仔细想一想为什么会争吵,然后认真的去说清楚就好了。
《说的不对也没关系》被老师提问时说错了,怎么办?没关系,只要你能够勇敢的站起来,在一次又一次的回答中,你会变得更加优秀。
《胆小也没关系》老鼠、上台演讲、考试,你想到这些你是不是就头皮发麻呢?我是不是胆小鬼?没关系,谁都会有胆小的时候,但是你要想战胜它,就先战胜自己。
《被批评了也没关系》又被批评了,是不是觉得很沮丧呢?老师批评你,是因为老师关注饥指到了你。老师批评你,是因为老师希望你变得更加优秀。
⑵ 六点提高孩子抗挫能力 培养孩子抗挫折能力的方法
1、父母要树立挫折教育意识,认识抗挫教育的重要性;2、把握挫折教育的时机,帮助孩子正确理解挫折;3、教会孩子正确对待失败;4、对孩子旅猜的期望应合理,让孩子能正确地评价自我;5、给孩子树立榜样,培养孩子克服困难的信心;6、注重幼儿能力的培养,培养孩子自立的能力和精神以及抗挫的信心。
所谓言传身教,身教往往比言传来的重要的多。父母嘴上说要让孩子坚强,给孩子讲道理,不如当孩子真的面临挫折时,父母的行为反应来的重要。
有些家长,当孩子考试失利,或者做了给自己丢脸的事时,首先考虑的不是保护孩子的自尊不受伤害,不是去体谅孩子,而首先自己就hold不住自己的情绪,开始唠叨、批评、指责孩子的错误。这给孩子树立了一个很不好的榜样。拆笑型孩子会在心里感受到,父母如此大动肝火,或者歇斯底里,或烦躁不安,说明遭遇失败和挫折是一件很可怕的事情,就像灾难一样。这种情况下,如何提高孩子抵抗挫折的能力呢?
正确的做法是,在孩子遭遇挫折时,父母在情绪上需要能够跳脱出来,以平和的心态对待孩子一时的失利或不顺,倾听孩子失败的痛升配苦,耐心陪伴和鼓励孩子,这样孩子才能感到,一时的挫折并不是很严重的事情。在这里,父母传达的情绪信息是很重要的,平和包容的心态,会让孩子更快平静下来,也能以平常心来对待挫折和失利。
18岁前,最好体验哪些人生挫折?
1、朋友出去玩时,未获邀同行。
2、没被邀请参加朋友的生日聚会。
3、体验宠物或亲自栽的小树的死亡。
4、花了功夫写论文,成绩仍然不理想。
5、出门在外时,汽车抛锚了。
6、被告知想去的班级活动或项目满员了。
7、因为帮助老人,错过了一场演出。
8、受到莫名其妙的指责。
9、被另一个孩子打了。
10、某门考试考得非常差劲。
⑶ 在生活中父母怎么做才能提升孩子的抗挫折力呢
引言:父母在对孩子教育的最终目的就是希望孩子在离开父母的时候能够自己面对生活,自己挑起生活的大梁。而这些能力都是需要不断提高孩子的抗挫折能力的。父母应该从小培养孩子的抗挫折能力。
父母在教育孩子的时候,一定要从小培养起孩子的抗挫折能力,让孩子在不断的成长中学会独立思考,独立自主,这样的行为习惯对于孩子的成长是十分有益的。
⑷ 怎样培养孩子承受挫折的能力
孩子会在你一不小心的情况下突然长大,他们遇到的事情比我们看到多得多!
1、 当小孩面对挑战时,如果父母适时协助,会让他更有自信。
2、 能够愈挫愈勇的小孩,多半视错误为学习的机会,而非失败的表征。
3、 同理心并不意味家长同意小孩做的每件事,而是代表努力欣赏并接纳小孩的观点。
4、 当小孩发现自己的长处时,会更愿意在其它非专长领域迎接挑战。
5、 同理心跟“对小孩让步”无关,跟“习惯小孩”无关,也跟“为小孩设定适当限制”无关。
6、如果要培养小孩的受挫力,必须反思我们希望小孩如何描述我们。
7、 我们可以设身处地,但仍不同意小孩所做的事。我们可以接纳子女的感受和信受,却不必然赞同。
樱拆嫌8、同理心创造和谐的亲子关系,让小孩知道我们听到了他的声音。
9、愈能猜出小孩的看法,就愈能了解他们,也就愈好沟通、教导,甚至会愈爱小孩。
10、 家长必须试图穿上子女鞋子,透过他们的眼睛看世界。
11、小孩不照我们所说的去做,而是照我们做的依样画葫芦。幸或不幸地,我们就是小孩的榜样。
12、 愈能适时地幽他一默,沟通起来就愈顺畅。
13、在和子女的沟通中,如何聆听及响应,对培养小孩的挫折忍受力攸关重大。
14、订出每周家庭时间,亲子共同讨论家庭问题及可能的解决方案。
15、生气时的沟通型态,经常使问题加剧。寻求他人了解之前,必须先从了解他人开始。
16、小孩其实非常聪明,他们可以察觉出父母有事瞒着他们,或扭曲了什么真相。
17、不从小孩出生起就开始有效沟通,就无法建立自在的沟通气氛。
18、沟通是一辈子的事,不能“毕其功于一役”。积极的聆听者,不会有预设立场。
19、“接纳”并不代表你得“同意”,而是要确知小孩的观点御衡。
20、对多数人而言,控制自我就是艰难的课题,所以更不应试图控制子女。
21、父母亲的融通达变,经常鼓励小孩知所变通及解决问题的能力。
22、问题行为代表小孩因应紧张和压力的方式,那实际上可能是发给父母的讯号。
23、如果想让小孩改变,父母必须先有自我改变的洞察力及勇气。
24、负面脚本的定义,是反复使用无法引导良好行为的无效言行,它常增加家庭的紧张压力。
25。 改变负面脚本,并不表示我们抛弃身为家长的责任。
26。 家长必须为小孩的情绪发展及人际成长铺路。我们是带着一辈子的经验成为父母。
27、家长应该以明确而非批判的方式界定问题所在,邀请小孩一起解决问题。
28、让自己更自在地拥抱子女、看电视时坐近一点,以及用亲切的言语沟通。
29、 我们大声宣告子女做错了哪些事,而不是做对了哪些事;我们纠正小孩,而不教导小孩。
30、跟每个小孩都安排特别时段,将减少手足间的竞争对抗。
31、小孩在不重视他们的人面前,很难发展出自尊自重、安全感和自信。
32、送小孩上床睡觉时,会想到小孩是否因你当天所说所做的,更加奋发茁壮吗?
33、 记得告诉子女,念故事给他们听,是非常特殊又重要的时间,即使电话铃响,你也不会去接。
34、你对小孩是否“称赞不足”?一天之中,你所说的负面话语是否比正面话语还多?
35、家长的天生气质、兴趣、目标、生活历程和期望等,都影响他们对子女独特风格的观感及反应。
36、当小孩不符合父母的梦想及期望时,考验就来了。
脊手37、发展愈挫愈勇的思维,和接纳自我的态度是一辈子的事。
38、与父母通力合作的小孩,都具有为自己订出期望和目标的惊人能力,而且创意十足。
39、如果没有学会欣赏子女天生气质的差异,或许会对他们抱持过多期望,导致冲突更频繁。
40、我们必须把自己对小孩抱持的梦想,以及小孩做为独立个体的事实分开看待。
41、家长对子女的最初梦想,将会影响对待子女的方式,以及协助他们培养挫折忍受力的能力。
42、给子女贴上类型标签,不如接纳他们的天生气质。
43、如果家长的期望与小孩的行为不符合,必须先改变的是家长。
44、接纳不等于让小孩为所欲为,反而当小孩感觉被接纳时,更容易听从家长的要求与限制。
45、我们必须拿捏得当,随时准备协助子女,但切忌事事代劳。
46、事先准许小孩不同意是一种策略,它通常会降低小孩的辩解,让小孩接受新观念。
47、一开始是本能,加上锲而舍,就可导致卓越、成功。
48、如果我们认为小孩的成就一点也不重要,或不是我们重视的项目,他们会特别敏感。
49、当家长希望小孩改变的行为改不过来时,可能已经赔上小孩的特长。
50、成功还得与小孩本身的兴趣相关,他必须自认成功源于自身的努力和能力才行。
51、如果希望小孩成绩更好,我们应该协助他们满意自己的成绩。
52、我们经常把焦点放在小孩的错误和弱点,忽略长处。小孩需要父母及师长花时间协助他们培养特长。
53、小孩可能会以各种理由贬低自己的成就,部分是基于天生气质和经验。
54、家长响应子女犯错的方式最好具有教育意义,而不是羞辱意味。
55、逆境可以带来成长,困局是另一种挑战,不必逃避。
56、具备挫折忍受力的小孩较能坚持到底,也比较具有认知客观局面所需的洞察力和勇气。
57、父母应协助增强小孩对“错误不但可以得到宽容,而且也在预料之中”的信念。
58、幽默,会将错误的负面力量降到最低。
59、如果盛怒让我们产生偏见,认为小孩没有能力学习,他们就会误以为错误就是能力不足。
60、摆脱对错误和失败的恐惧,小孩的成就必定更高。
61、无条件的爱,始终是父母协助小孩学习面对错误和主观失败的`基本原则。
62、家长在小孩犯错时的反应,和示范如何正确面对错误一样重要。
63、培养责任感最有效的方法,就是让小孩有机会帮助别人。
64、千万不要低估小孩自觉正在制造积极改变时所蕴藏的力量。
65、小孩不愿意上学,有时是为了逃避一种必定失败的局面所采取的对策。
66、如果家长不在由主观期待或“迷思”主导其行为,小孩的责任感就会提高。
67、主动关心他人的小孩,会对生命产生更高层次的幸福感与满足感。
68、小孩感受到自己有决定权,就较不会与父母陷入权力冲突。
69、让小孩拥有喘息空间,他们会乐于接受忠告。
70、为小孩提供选择和决定机会时,家长必须确定,提供的一切选择他们自己也可以接受。
71、如果父母为小孩留些转圜空间,他们一定更乐于妥协。
72、询问小孩希望如何被提醒,有助于避免让他们解读成双亲唠叨。
73、如果事先考虑到可能的阻碍,并认知解决办法不只一种时,家庭成员将怀抱希望与毅力。
74、如果父母对管教角色的理解相去千里,许多问题就会出现。父母同心协力,受益者一定是小孩。
75、家长必须区分严厉武断的处罚,与实际且公平的罚则。教导小孩自制,必须抱持实际的期待。
76、父母必须和小孩共同讨论现有的管教问题,同时让他们参与思考解决对策。
77、管教的终极目标,是培养小孩的自律和自制力。
78、处罚只是管教的一种方法,而且它的效果通常最差。它只教了小孩不应做哪些事,而不是该做的事。
79、适度的规范和罚则,是培养挫折忍受力的基础。
80、小孩在观察父母言行举止时的洞察力,出人意表。
81、正面回馈和鼓励,经常是最有力的管教方式。
82、自然及合理的罚责,是非常有效的控制工具。我们应该尽可能让小孩事先知道规则和后果。
83、许多纪律问题,来自对犯错与自觉愚蠢的恐惧感。
84、想要亲师关系良好,家长必须主动和老师互动。亲师关系疏淡,小孩最受影响。
85、如果学生认为老师关心他们、对他们另眼看待,他们就会特别受教。
86、小孩也应该是自己教育过程中的积极参与者。家长会不是打击士气的场合,而是要解决问题。
87、为了小孩,亲师必须尽量化解歧见,积极互动、联系和合作。
88、小孩需要明确的规范、价值观、切合实际的期望,以及关怀备至的学校。家长必须为小孩提供机会、际遇和环境。
89、小孩应将大人视为生活中的支持和资源,而不是避之唯恐不及的法官和批评者。
⑸ 怎样让孩子提高抗挫折能力
有些孩子一被家长批评,就情绪崩溃地大哭,这是受挫能力差的表现吗?
3.父母应该学会接受自己的孩子。父母如果不能接受孩子,就会强化孩子的挫败感。通过和孩子一起分析孩子遇到挫折的原因,让孩子认识到自己失败的原因,下次遇到这种事情就知道如何成功了。鼓励孩子,不要害怕失败,或者从头再来。告诉孩子,很多时候成功不是一蹴而就的。不要在日常生活中宣传孩子的挫折,这样孩子会对挫折充满恐惧。
⑹ 怎样培养孩子抗挫能力
第一步:疏导
及时的疏导,帮助孩子分析遭受挫折的原因,找出失败的症结,从而避免孩子情绪的严重受挫。要让孩子体会只有战胜了困难才能前进一步;要时刻以乐观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去影响和感染孩子,丰富他们的生活经验,使孩子学会客观地看待生活中的事物。
第二步:鼓励
鼓励孩子鼓起勇气努力向前。在孩子做出努力取得一定成绩时,要及时肯定,让孩子看到自己的能力,从而更有信心地去面对新的困难。鼓励的方式尤其适用于胆小、怯弱、内向的孩子。
第三步:启发与尝试
孩子有时会拒绝尝试新的或他们认为困难的事,如有启发性地问孩子你觉得该怎么办呢,允许孩子在尝试的过程中犯错误和改正错误,即便是尝试中失败,也要让孩子觉得从中有所收获。只有这样,才能使孩子学会自我调节心态,旦团克服困难去追求下个目标。
第四步:借力
孩子的自信心与承受力是建立在他们各方面优点的基础之上。在某一方面的充分自信,可以帮助孩子更好地面对来自其他方面的挫败。如果面临挫折,孩子将自己的优点丢在了脑后,你一定别忘了提醒他,借助优势激励他改变弱势的信心。一般来说,耐挫力差的孩子心理脆弱,对自己没有信心,看不到自己的闪光点和优于别人之处。要对孩子所取得的成绩即时地加以肯定,让孩子体验成功,绝迟腊从而更有信心地去面对新的挑战。
第五步:环境
耐心的父母和民主的教养方式都有利于培养孩子活泼、开朗、好学、诚实的性格,从而增强孩子的耐挫力。同时,与同伴的交往可以使孩子经历一些挫折,诸如观点不一致、处于被领导的地位等,能使孩子在不断的磨练中学会如何与同伴友好相处和合作,从而更好地在同伴中保持自己的地位;不仅如此,同伴之间的相互交流和指导也能够帮助幼儿更好地克服困难、解决问题,在与同伴的交往中发现与自己不同的观点,从而更好地认识他人和自己,克服以自我为中心的缺点。这些都有利于孩子耐挫力的培养。
培养孩子抗挫能力的方法:
1、父母要树立挫折教育意识,认识抗挫教育的重要性
许多父母都认为,孩子心理承受能力差,应该对孩子保护有加。这种观念直接影响了孩子。其实,一个人受点挫折,尤其是早期受一些挫折,很有好处。家长应正确看待挫折的教育价值,把它看成是磨炼意志、提高适应力的好方法。
心理家研究指出:当人们遇到挫折时,高达九成以上的人会选择五种反应:攻击、退化、压抑、固执与退却,而正面思考者的比率低于10%。大多数人在遇到挫折时,很容易陷入负面情绪,总是将失败的想法归咎到负面的事物上,习惯对自己一味的责备和否定并滑,不懂得如何去调整负面情绪。着名心理学家马斯洛说:“挫折未必总是坏的,关键在于对待挫折的态度”。一个能笑看一切的人抗击打能力必定会比一般的人强。具备很强的挫折抵抗力的孩子就是那些在困境中依旧能够快乐前行的孩子,因此,培养孩子乐观开朗的个性很重要,让孩子能微笑着面对挫折。
2、把握挫折教育的时机,帮助孩子正确理解挫折
孩子对挫折正确的认知和理解是挫折教育的关键,是我们进行挫折教育的第一步。幼儿年龄小,对事物的认识是具体形象的,家长在幼儿面临困难时,应该让他们直观地了解事物发展的过程,从反复体验中逐步认识到挫折的普遍性和客观性,从而真切地感受到要做任何事情都会遇到困难,成功的喜悦恰恰来自于问题的解决。只有让幼儿在克服困难中感受挫折,认识挫折,才能培养出他们不怕挫折、敢于面对挫折的能力。所以我们在对幼儿进行挫折教育时,应该让幼儿直观了解事物发展的过程,真实感知挫折,认识到生活有顺有逆、有苦有乐,从而对挫折有正确的认识,只有让幼儿在克服困难中充分感受挫折,正确理解挫折,才能培养他们不怕挫折、勇于克服困难的能力和主动接受新事物,承认并敢于面对挫折的信心。家长在平时孩子碰到困难时,教育孩子采取不回避的态度,鼓励孩子面对现实,勇敢的向困难发起挑战。一句“你行的”、“你真勇敢”、“好样的”、“瞧你做得真好”……帮助孩子树立信心,激励他努力去克服困难,当孩子一次次战胜困难时,他们便增添了勇气,激起了战胜困难的愿望。这使家长的“你行”也就变成了他们自己的“我行”!
3、教会孩子正确对待失败
很多情况下,给孩子带来最多打击的往往不是失败本身,而是他对失败的理解。比如你的儿子没能被选上代表幼儿园参加联欢会,他想到的原因可能是:“我不如别的小朋友。”但也有其他原因,比如“他们需要更多小女孩”,或者“他们要挑唱歌唱得最好的”。这样做不是要你教孩子逃避责任——有些时候导致失败的确实是孩子自身的原因。
作为孩子,对周围的人和事物的态度常常是不稳定的,易受情绪等因素的影响,在碰到困难和失败时,他们往往会产生消极情绪,不能以正确的态度对待失败和挫折,这时,家长要及时告诉孩子,“失败并不可怕,你只要勇敢,一定能做好的”,“从失败中吸取教训,看一看下次怎样做”。家长要有意识地将孩子的失败作为教育的契机,引导孩子重新鼓起勇气大胆自信地再次尝试,同时,教育孩子敢于面对困难和挫折,提高克服困难和抗挫折的能力。
4、对孩子的期望应合理,让孩子能正确地评价自我
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长处与不足,家长应有客观的评价,并据此对儿童的成长提出合理的期望,激励孩子向恰当的发展目标努力。如果家长只看到孩子的优点而无视他的缺点,孩子就会对自身的不足缺乏认识而骄傲自满,不能接受失败;如果家长对孩子抱有不切实际的过高期望,就会增加孩子的心理压力,使孩子不敢面对失败;当然,家长如果总是挑孩子的毛病,贬低孩子,对孩子不抱期望,也同样会伤害孩子的自尊。这样的孩子缺乏自信,会逃避困难以求避免挫折。总之,家长对孩子不合理的期望会加大儿童遭遇挫折的机率。相反,家长的合理期望可以引导孩子对自我进行正确的评价,对自己在实现目标中可能遇到的困难、挫折能有适当的预测。这样,孩子心理上对承受挫折有所准备,当面对挫折时也就会客观、冷静地应对。
5、给孩子树立榜样,培养孩子克服困难的信心。
心理学研究表明,榜样对儿童行为的形成和改变有显着的影响。给孩子树立不畏困难、战胜挫折的榜样,不仅有助于增强儿童勇敢面对挫折的信心,还可以向儿童揭示出这样的道理:对任何成功者不应仅仅羡慕而更应敬佩和学习,世上没有唾手可得的成功,只有在挫折中不断进取的人,才能摘取成功的桂冠。
在孩子遇到挫折时,正确适当的引导同样尤为重要。只要成人正确成功地加以引导和肯定,无疑是给了孩子一笔宝贵的人生财富。因为幼儿缺乏辨别是非的能力,因而应采取正面教育的方法,为他们树立正确的榜样,利用榜样的力量,增强幼儿的抗挫折能力。
6、注重幼儿能力的培养,培养孩子自立的能力和精神以及抗挫的信心
要想减少孩子遭遇挫折的次数,就要增强孩子抵御挫折的能力,如掌握与年龄相符的知识技能,比如大班的孩子应该自己的事情自己做,自己会穿衣、系鞋带、叠被整理玩具等,如果这些力所能及的事情都不会做,他就会在集体活动中落后于别人,长此以往,孩子就会失去自信,以至于破罐子破摔,反正我不会做,反正我是落后的。除这些基本技能以外,还要增强孩子的心理承受能力,如乐观、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遇到困难不退缩、失败后不悲观等。另外家长要注意培养幼儿良好的卫生习惯和独立生活的能力。如洗手、洗脸、穿衣、整理床铺等,很多能力不是一次就能达到的。在日常生活中不放过任何机会抓住教育,应随时教育,随时观察,抓住机会,为他们提供条件,让他们自己去探索。当幼儿进步后,家长一定要以积极的态度给予赞扬和鼓励,强化幼儿的行为,并随时表现出认可的神态,使幼儿的受挫意识得到改变,提高他们继续尝试的勇气和信心。
7、给孩子锻炼的机会,培养孩子承受挫折的勇气
孩子一生中不遇挫折是不可能的。为了让孩子在今后的生活中少吃苦头,在孩子成长过程中,家长要给孩子锻炼的机会,使孩子在成长过程中适当地吃些苦头,培养他承受挫折的勇气和能力。有了这样的准备,孩子才可能在今后少吃苦。不少家长也懂得这个道理,也教育孩子要不畏艰险、勇敢坚强,但这种教育往往只是停留在口头上,家长既不忍也不敢将孩子置于困难之中。然而,面对挫折能够坚韧不拔的性格,仅靠说教是无法培养的,儿童必须经历挫折才有可能超越挫折。因此,家长在日常教育中还应注意设计教育环境,不要一味给孩子营造一切需求都能轻易得到满足的生活环境,更不要阻碍孩子适当接受困难和挫折磨练的机会。挫折教育重要的并不是挫折本身,而是孩子在受挫后是否有恢复能力,是否有无所畏惧的自信心。其实,挫折教育就是要培养孩子寻找幸福的能力,这样在任何挫折面前才能泰然处之,永远乐观。
家长要提高认识,改变原来的教养态度,让孩子走出大人的“保护圈”,放开手脚不要怕孩子摔着、碰着、饿着、累着,孩子摔倒了鼓励他自己爬起来;对挑食、偏食、厌食的孩子,饿他一两顿又何妨。孩子的事情让他自己做,自己能解决的问题家长不要去帮忙,例如,要玩具自己去拿,衣服、裤子自己穿,在家庭生活中,要安排孩子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切不可把孩子成长过程中的困难都解决掉,把他们前进的障碍清除得干干净净。
8、放开手脚,让孩子去做自己能做的事
中国孩子的致命弱点在于没有自主性、依赖性强。这种现象归根结底就在于父母的包办代替,让孩子缺乏自信,能力低下,使孩子丧失了自我实践的'机会。
孩子穿衣、穿鞋时,笨手笨脚,磨磨蹭蹭,父母过来很快就帮他穿好了;孩子小时候学着自己吃饭,可能弄得满桌子都是掉的饭菜,还是没有吃到嘴里多少,父母看着便不耐烦,于是亲自喂孩子吃饭。父母的做法看起来利索、痛快,但却剥夺了孩子学习的机会,同时也养成了孩子凡事依赖父母的习惯。
如果对孩子过度地溺爱,事事包办代替,最终会使其养成娇弱的弱点,以至于一遇挫折便不知所措。例如孩子摔倒了,如果不严重,我们应鼓励他自己爬起来,而不是急切地跑过去相扶;孩子想要玩具,应当鼓励其自己去拿,衣服也要鼓励其自己去穿等,切不可让他们饭来张口,衣来伸手。我们应当使孩子在前进的道路上遇到一定的障碍和挫折,让孩子在生活中渐渐学会独立面对一切。
9、鼓励孩子克服困难,培养他们抵抗挫折的勇气。
有的孩子在逆境中易产生消极反应,往往会垂头丧气,采取退避的方式。要改变这种现象,就必须在孩子遇到困难时,教育孩子要采取正确的态度,勇敢面对,向困难发起挑战。例如,当孩子登山怕高、怕摔跤时,我们就应该鼓励孩子说:“别怕,你行的!摔一跤算什么?你真勇敢!”许多小女孩害怕走平衡木、害怕游泳,这时,我们就应该鼓励孩子说:“别怕,你准行!”
正如古人所说:自古雄才多磨难,从来纨绔少伟男。磨难和挫折最能锻炼人的品质与意志,它们是孩子成长必不可少的经历。对孩子进行挫折教育,必然可以促进其更好地面对学习和生活中的困难和挫折,学会自立自强。战胜挫折并非一朝一夕可得,也并非刻意追求即成,关键是顺其自然,顺应儿童的发展规律。在生活中潜移默化地培养孩子的承受能力及克服挫折的能力,持之以恒。任何放纵和迁就的行为都会造成孩子的依赖思想,要让孩子在亲身体验中认识挫折,从而战胜挫折。
10、多肯定孩子
当孩子遇到挫折时,父母应当及时去关心和鼓励孩子,给孩子安慰、鼓励和必要的帮助,使孩子不会感到孤独无助。这时,父母要尽量避免消极否定的评价,如“不要再试了,再试也没有用的”、“做不好就别做了”、“怎么这样笨,别人早就做完了”等,这种话只会强化孩子的不自信和失败感,家长不妨采用一些积极肯定的评价。如“虽然你没有成功,但我要表扬你,因为你有勇气去试试就很好。”“你一定要相信自己,爸爸妈妈相信你能行。”这样做会使孩子意识到自己的努力是受到肯定和赞扬的,自己完全不必害怕失败,从而慢慢学会承受和应付各种困难挫折。
11、懂得关怀,及时疏导,正确理解挫折
生活中的不如意太多了,对孩子来说,家人的温情与支持是信心的来源。人是有感情的动物,我们多么希望孩子能一切顺利,但是挫折却像影子一样跟随着孩子的一生,我们只好把它当作生活里正常的一部分,以一颗平常心去对待。孩子在受到挫折后,最需要父母的爱,因此,当孩子面对挫折的时候,父母要给予足够的爱,更看重孩子的心灵,用温情去温暖孩子,对孩子进行引导,避免挫折对孩子的心灵造成伤害。当孩子受到挫折又难以排解时,教师、家长不能置之不理,采取“无视”的态度,而应及时进行疏导,帮助孩子正确的面对困难,因此,家长教会幼儿如何看待人生的挫折变成了一个重要问题。家长在正确的思想指导下,帮助孩子正确理解挫折、分析受挫原因,使幼儿从失败的阴影中摆脱出来,正视自身的优点和缺点,从而抖擞精神、重新再来。
12、因材施教,给每个孩子制定抗挫实施方案
同一挫折对不同的孩子产生的心理反映不同,因此,家长要根据孩子的性格进行挫折教育。
如果自己的孩子自尊心较强,好强、爱面子,遇到挫折容易产生沮丧心理,对这类孩子父母不要过多地埋怨、批评,而是点到为止,多加鼓励;较自卑的孩子,本来对自己的能力就缺乏信心,父母切忌过多指责,而要多加安慰,要善于发现他们的长处,创造成功的机会,增强其自信心。
对于能力较强的孩子,他们是老师、家长眼中的好孩子,听到的大多是赞扬声,因此常常自信满满,这时,家长不能一味地采用赏识教育,不断扩大孩子的优点而忽略孩子的缺点,要适时针对孩子的缺点设置一些挫折,有时需要打击一下能力较强孩子的自信心,以增强幼儿的挫折抵抗力。在能力较强的孩子遇到挫折时,家长应重在启发,让他们发现受挫的原因,放手让他们去解决问题。
面对能力少稍弱的孩子,我们应及时发现他们小小的优势,鼓励他们树立信心,勇于面对挫折。应该帮助他确立切合实际的目标,制定由低到高、由易到难的计划,使孩子能不断地看到自己的进步,从而逐步形成克服困难和挫折的能力。
13、给孩子犯错误的权利
有些父母总是对孩子的错误非常在意。事实上,孩子犯错误是不可避免的。一个孩子如果不犯错误,他就永远不可能长大。
当孩子犯错误或过失时,作为父母,千万不要着急、气恼,更不要不分青红皂白地斥责孩子,甚至体罚孩子。
当孩子有过错时,其内心肯定会出现自责和冲突。针对这种情况,父母要抓住时机对孩子进行正面教育,以引起孩子情感上的重视。正面教育是孩子比较容易接受的一种方式,当然,父母在教育孩子时要入情入理,注意感情的沟通,千万不能讲大道理、空洞说教,引起孩子的反感。
高明的教育方法应该是“感化→说服→感化”,就是说,父母在教育孩子时要重视情感的沟通。比如,父母可以先夸奖孩子说:“你做得不错!”“你已经很努力了!” 这就是前段的感化,因为这些语言对孩子来说比较容易接受。然后父母再指出孩子失败的原因,让孩子不断进步,这是教育的目的。最后父母不要忘了鼓励孩子:“如果你再努力一些,就能做得更好!”这样的正面教育就能使孩子自动地检讨失败的原因,减少下次犯错误的几率。
⑺ 提升孩子抗挫能力六个关键点
一,笔记:
1,回顾自己的教目标,探索怎么样能做到,去实践,反思,总结,完善。朝一个方向使劲。
2,社会上让孩子去条件差的地方吃苦体验来提升抗挫能力是做的。如果和孩子商量好是体验,如果是骗孩子去是折磨。
3,抗挫力:只一个人承受压力的心理弹性,韧劲。或是情绪的恢复力。那他的表现呢,就是指的就是,哎这个人呢,遇到困难哦,能不能坚持的住,能不能敢于去面对困难,遇到压力了,能不能扛得住这种压力啊,然后呢,遇到生活的打击,能不能很快的去平复自己啊,然后呢,继续向前,这是我们所说的抗挫力强呢,就是为主要内心强大,对吧,那相对应的是什么呀,就是内心不强大,就是内心脆弱啊,用我们现在这个,说的词儿叫做什么呀,叫做玻璃心。
4,内心脆弱的表现:玩游戏不能输,输了哭闹,发脾气。做错事不顺心就发脾气。遇到不如意的事就自我攻击。遇到小失败就放弃。
5,抗挫能力差的原因:1,所处环境不一样,压力源增多。减压机会少。2,家长要搭闹求太高,承认太少。父母陪伴减少,精神情感上缺少交流。3,家长溺爱,包办,控制的多。导致孩子以自我为中心,知罩罩只顾及自己感受。
6,怎样培养抗挫能力?
1,和孩子保持好的关系,让孩子感受到家长的爱和支持。不管发生什么事,父母都依然爱我,相信我,支持我。能够感受到父母爱的孩子心中有底,自我价值高,没有原因,我觉得我挺好。
2,培养孩子自信心(多夸她,训练孩子做
事能力,有意识设计一些挑战累积自信)
3,帮助孩子对失败挫折建立正面的认知,树立正面价值观(观念上认识到人生的真相是是试错的过程是通过错误来成长的。学会把人和事分开,引导孩子看到自古英雄多磨难从中看到他们如何面对失败,进而学习。引导孩子看到失败的价值)
4,给孩子适当的空间让孩子自主安排(适当放手,当孩子面对失败困难时,要在孩子需要的时候给予帮助,给孩子树立规则,当孩子遇到困难时教会他如何解决:教会孩子解决问题的五步法,一提出问题,确定咱要解决什么问题,第二头脑风暴,第三个,咱评估这些方案哪个可行哪个不可行,第四个呢,选一个方案去去去试试看,第五,完了回来之后评估一下,这个,效果怎么样啊,一块儿探讨探讨。)
5,关注孩子情绪,陪孩子一起面对挫折(共情孩子引导她说出自己情绪,探讨怎么做,鼓励她去行动。面对孩子负面情绪千万不要说没事要陪孩子一起难过,哭让孩子释放掉负面情绪)
6,增强体能(体育锻炼,磨炼意志)
二:感悟
当讲到孩子像一个乒乓球,早上出门被踢,被踩,被打,回来家后,伤痕累累,需要父母的包容理解爱,才能修复。忽然我就泪流满面,深刻理解了孩子的不易。孩子的抗挫能力原自于家长自己面对挫折的能力,如何面对如何行动,对孩子潜移默化的影响。赵哲老师给到六条如何培养孩子抗挫能力,特别全面,对照六条我更有方向去调整,实践,总结,完善。
作业:
列出两到三件你曾经战胜过的挫败,困难,困境,不如意等,以及自己从中的收获 。
1.做红烧排骨时,在手机上搜了小视频,对照做,结果糖色没炒好,没有颜色。第二次,没有入味。太甜。第三次,肉不够烂。第四次完美。当时心里想,多做几次就一定能做好,每次找出不好吃的原因,下次改善,练的多了一定会好。
2,2016年,小闷衡宝出生不久,先生遇到了官司。对于我来说无异于天塌了,支持我信念是孩子不能没有爸爸,我相信一定可以找到办法去证明先生的无罪。最终经过无数个日子的努力,付出了自己都想象不到的艰辛,始终不放弃,一直在心中告诉自己一定可以的。最终10个月先生无罪释放。
⑻ 家长该如何培养孩子的抗挫能力呢
培养孩子的抗挫能力,也就是要培养孩子的抗压能力,帮助孩子增长自信心。现在的很多孩子稍微有一点压力就不知道该怎么办了,感觉心情沉重,觉得自己没有能力做好一件事,慢慢的丢掉了渗正自信。这是非常不好的现象,家长在旁边一定要充当引导者的角色,帮助孩子培养自信心,培养抗挫能力。
想要提高孩子的抗挫能力,最重要的还是要培养孩子的自信心,家长可以多带孩子出去进行体育锻炼,让孩子的身心都充满能量,让孩子感受到父母的关爱。
⑼ 如何培养孩子的抗挫能力
对抗挫折和压力的根本之道,是要让孩子学会自我激励,学会用自身的阳光去驱散负面与黑暗,而不是单纯依靠父母和外界的力量。那么如何培养孩子的抗挫能力呢?枣念此一起来学习下吧:
1、让引导孩子建立正向思维
帮助孩子学会看到事情的好的一面,父母应常常用正向思维来影响和启发孩子对事物的看法。
比如你带着孩子在公园玩,突然下雨了,如果你说:“哎,这个鬼天气,周末也不能好好玩一下。”你也许是无意,可传递出来的却是抱怨以及内心的烦躁与抗拒。不如换个说法:“平常都是晴天逛公园,今天下雨天在公园里走走,感觉很不一样哦!你有没有发现空气要清新很多、花草树木也显得有生机很多呢?”
在孩子碰到挫折时,别一上来就责备:“怎么这点小事都做不好?”你可以启发孩子正向思考:“这次虽然不是太理想,但你有没有学到什么有用的经验呢?”
这样一来,孩子就会逐步养成正向思维的习惯,碰到问题懂得先去思考正面的意义和价值,从而避免了负面情绪的干扰,有勇气从挫折中走出来。
对于3岁以前的孩子而言,所谓正向思维更多的是孩子从父母的言行中所体验到的一种积极的情绪能量的传递。
比如宝宝摔倒了,积极乐观的父母会保持关注,同时淡定微笑地张开怀抱鼓励孩子,意思是“没关系,宝宝自己可以爬起来的!”这个时候,孩子接收到的情绪能量就是勇气与自信;而消极负面的父母可能就会第一时间惊慌失措地跑过去大声追问“怎么样,有没有摔到?吓死妈妈了!”毫无疑问,这种情况下孩子接收到的情绪能量就是恐惧与脆弱。
2、鼓励和帮助孩子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
很多小宝宝经常挂在嘴边的词语就是“怕怕怕”,孩子说怕的频率,有一个由少到多,又由多到少的自然发展过程。
在1岁左右孩子的自我意识开始觉醒之后,他说“凳迅怕”的频率会明显增加,甚至一缕刺眼的`阳光、一个突然的声响,都会让他产生恐惧,更别提那些从未见过、从没做过的事情了。有些父母就据此认为这是孩子胆子小,或者是不敢尝试失败。其实这恰恰是孩子自我保护意识的发展。因为恐惧,所以孩子会小心、会远离危险、会寻求保护与帮助,这是很正常也很积极的一面。而随着孩子的成长,认知和接触的事物越来越多,孩子说“怕”的频率自然就会下降。
所以,当我们看到孩子遇到问题止步甚至退缩时,要想孩子积极面对,光靠简单的鼓励诸如“不怕,你一定可以的!”这类话语是远远不够的,父母应该给予孩子适当的指导和帮助,帮助他克服心中的恐惧和担心。
比如头一次玩滑梯的孩子,不敢从高高的滑梯上下来,这并非孩子胆小,而是天生对于“高”这种危险的自我保护。父母要怎么做呢?你可以告诉孩子,怕很正常,咱们第一次玩,不知道怎么玩没关系,我们先看看别人是怎么玩的?边看边对玩滑梯的要领做个总结,比如身体要坐直,手要左右分开搭在两边扶手上,腿要伸直。等孩子看几遍明白了大概之后,如果还不敢行动,你可以亲自示范几次,然后才可以在滑梯下头,展开你的怀抱,鼓励孩子滑下来。
这样一来,孩子慢慢就会知道,碰到困难时不用担心和逃避,因为他可以通过自己的观察、思考和学习、尝试等,去逐步克服困难。
3、引导孩子培养一点兴趣爱好
我在之前的一篇文章《孩子学特长,学的到底是什么?》中就提到过,学特长的首要意义不在于学一门技能和特长,而在于作为一项兴趣爱好,它能丰富与充实孩高前子的精神世界。有兴趣爱好的人是幸福的,就算遭遇再大的挫折,就算全世界都抛弃你,还可以自我疗愈、自娱自乐、自己爱自己。
当然,还有一些兴趣爱好,与技能和特长都没有关系,比如集邮、拼图、养花等,但同样可以让孩子享受到投入的快乐。
每天只做有限的重复的事情很容易让孩子感到厌倦,进而产生消极情绪,如果孩子拥有一些兴趣爱好,激发他的兴奋点就会很多,这也会有助于孩子变得乐观开朗。
4、鼓励孩子多交朋友
人际交往对于人心理与性格塑造的价值,在老年人和孩子身上表现更为明显。事实证明,那些有固定的生活和人际圈子,可以经常串门一起唠嗑侃大山一起玩乐的老人,通常更健康长寿,而很多农村老人一旦到了城里,没有了这个交际圈子,就会衰老得非常之快。
孩子也是一样,成天被关在家里的孩子,可能会变得越来越内向、胆小和消沉。而当孩子有了自己的朋友圈,有了自己的知己和闺蜜死党,碰到挫折与不开心,也可以有更多倾诉和获得安慰、支持的机会。更重要的是,人际交往本身就能带给孩子更多的存在感和归属感,感受到爱与被爱、需要与被需要。
所以,平常不妨多给孩子准备一些小零食小玩具,让他能带出去和身边的小伙伴分享。你可以鼓励孩子多出去和同龄人交往,或者邀请孩子的同学到家里来玩,尤其是孩子的生日,是很不错的一个聚会时机。也可以经常组织身边孩子年龄相仿的家庭,一起出去聚餐或游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