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淄博半夜敲锣打鼓是什么习俗!
淄博半夜敲锣打鼓习俗,这是送仙逝的老人最后一程,生前风风光光活着,死后也要风风光光送一程。
Ⅱ 山东淄博的端午节习俗是什么
只是吃粽子,不挂香包,不洗百草汤
Ⅲ 淄博结婚都有哪些习俗
聘 媒
旧时男婚女嫁皆由家长包办,通媒结亲,即所谓“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一些穷苦人家因生活所迫,有的将女儿卖给人家当童养媳,亦有的实行换亲,即互易其女为儿媳。婚龄一般男大女小,男的到十五、六岁,甚至十二、三岁即有父母央人求亲,更有甚者“指腹为婚”,订“娃娃亲”。也有女方托媒说婆家的,叫“倒提媒”。媒人受托后,往返男女两家串通撮合,双方家庭为慎重起见,暗中打听情况,并请算命先生“合八字”,如无相克和不中意处,即可订亲。也有通过串门子、走亲戚等方式相亲的。淄川的情况稍有不同,待媒人把亲事说定后,须再请一媒成为双数后,才送柬订婚。
建国后,男女结婚多为自由恋爱,亦有靠人从中牵线的,叫“介绍人”或“红娘”,双方经过了解后商定婚事。
订 亲
旧时又称“送柬”或“换帖”,是双方初步落实婚姻意图的一种书面形式。男家请人用红纸将求亲之意写成小帖,封面再写上吉祥的祝词,以及“敬求金诺”、“恭侯金诺”之类表示求亲的字样,由媒人连同男家准备的衣料、首饰、化妆品、聘金等“彩礼”,用一对大红包袱包裹,送往女家。女家收到柬帖后即回帖,加“谨遵台命”、“仰遵玉言”等表示同意结亲的字样,并附回礼,由媒人带回男家。多以鞋帽、文房四宝等作回礼,淄川则回以香、艾(意为相爱)、盐(意为有缘)、麦(意有福),每样用红纸包成两包。临淄则以糕若干(按新娘年龄,每岁1对)、茶碗1对、10双高粱莛、9双筷子作回礼,取意“十停九稳”。然后男家备席答谢媒人。
订亲这一习俗至今仍然沿用,一般男女双方同意后,再由双方家长出面走动,以示承认,并向女方赠送聘礼,即算订婚。近年来,在部分人中要彩礼之风大盛。
择 吉
即男方选定举行婚礼的日期。一般男家须托媒人到女家“要媳妇”,女方将嫁女的生辰八字用大红纸写好(博山叫“年命帖”)交媒人带回男家,男方据此请卜人选定“行嫁月”、“吉日良辰”和喜神所在的方向,叫“查日子”。同时还要算出迎亲、送亲之人在属相上的忌讳,用大红纸一式两份写好,叫“年命帖”,由媒人送往女家,叫“送日子”,而且还要向女方送聘礼。博山多习惯送钱一宗,叫“盒子钞”,女家用其中一部分置办嫁妆,留一部分给嫁女压柜子,叫“子孙钱”。桓台县则惯以鸡、鱼、肉、菜、面、枣、栗子等,随“年命帖”用食盒抬送女家,上贴“禧”字,俗称送“上头盒”。“送日子”之后男女双方即准备婚嫁物品,男家所缝制的被子多在四角放少许棉籽,取“辈辈有子”之意;女家亦请儿女双全的妇女帮助“棉被子”,多在四角放些红枣、花生、制钱、栗子等物,取意“早生贵子”。
如今,在一些比较封建保守的家庭里,尤其是几世同堂的大家庭,儿孙结婚仍沿用“查日子”、“送日子”这一习俗,许多禁忌也沿袭至今。部分青年人多选在“五一”、“十一”、元旦等节假日结婚。
送严房
亦有叫送圆房、送缘方的。一般是在结婚前一日,女家派人把嫁妆送至男家,叫送严房,桓台俗称“下妆奁”。临淄多是在吉日前最后一个双日送嫁妆。博山居民多是由男方派人到女家搬取嫁妆,叫“搬严房”。淄川居民在此之前还有“催妆”的习惯,即在结婚前两三日内男方送食盆一架给女家,内装酒、肉、栗、枣等物,皆为双数,此后女家才派人“送严房”。从前的嫁妆,一般人家多是两铺两盖、桌椅、箱柜、座钟、脸盆等,贫穷者从简,只送茶具等桌上用品。无论贫富,“长命灯”一对是必不可少的,就是现在有了电灯,也作为摆设照送不误。嫁女妆奁内多贮枣、栗,谓之“早立子”(亦说取“夙兴”、“慎栗”之义)。送取严房所用的工具皆饰以浓厚的吉庆色彩,所用的绳子要染一段红色,用的车辆、扁担、盒、柜等要贴上写有“喜”字的红纸帖,底面用红纸铺垫,桌、椅、床、柜等陪嫁木器上要挂以角形红布等。这一日亲朋邻里多持礼品往贺,称“贺喜”(旧时称“添饭”),向待嫁的女子家里送喜礼叫“ 填箱”。礼品过去多以馒头等食品相送,现多送现金、喜幛等。喜礼要一笔不漏地记入帐簿,俗称“喜簿”,以备将来还礼。无论何种形式的喜礼,都要讲吉利,不送谐音不雅的物品,如钟(终)、梨(离)、缎子(断子)等。一般也不送单数。男家要备宴酬谢宾客(多在宴前先下请帖,后再派专人敬请),博山叫作“待行人”。这天一般都要请亲朋邻居共同帮忙,主持操办喜事的头目叫“大总”,由他按照主家的意图来安排各项事宜,“大总”一般由懂这套礼仪的长者担任。
搬送嫁妆、贺喜、宴请宾客这些习俗相沿至今。
娶 亲
旧时娶亲一般有“大娶”、“小娶”之分,但其含义各地又稍有不同。“大娶”,男家备官轿、花轿两乘,吹鼓手、彩旗前引迎娶。新郎换上新装,多是身穿长袍马褂,头戴瓜皮帽或大礼帽,胸佩大红花,乘官轿在先。另一乘花轿为新娘备用,去时由幼童或新郎之弟或妹乘坐,名曰“压轿”,轿门上要贴写有“吉星高照”的红符。“大娶”一般白天进行,只有少数阔少结婚采用。“小娶”,男家只发花轿一乘和灯笼火把到女家迎亲,多为平民百姓结婚采用。淄川的“小娶”多在夜间进行,博山则均在夜间进行。关于夜间娶亲,有这样一个传说:旧时,博山有一个恶霸翟三胡,是一个色魔,不论谁家娶亲,他都享受初夜权,百姓为逃脱这一厄运,便在夜间偷偷将新娘娶回家。相沿成俗,直至今日。不论大娶、小娶,男方到女家迎亲必须带皮袄、红毡,否则女家不发人。至女家,行“求婚礼”,新娘头蒙红纱,由父辈或兄长抱入轿内,亦有用椅抬入轿内,意思是脚不沾娘家的土。并有兄弟或近亲的两人相送,名曰“送客”。临淄还有“押轿”的习惯,有小辈二人提水壶扶轿杆跟在两旁。旧时,博山一带新娘上轿有被“抢 ”上轿的传说。结婚那天,新郎带车或轿,跟着一帮人到女家去“抢亲”,新娘的兄弟背着她跑,伴娘在后面卫护,新郎则带人追赶,经过一阵象征性地争夺后,才把新娘请上轿子。上轿前,新娘手中多要拿些东西,桓台多是手抱书和如意钩(用红纸包装),博山的新娘多要带些手帕,以备应付闹房的人。起轿后,一路不能落轿,路遇坟墓、庙宇、奇石、怪树等,均以红毡遮蔽。桓台县居民还有沿途送“过街面”的习俗,进村燃火把迎之。轿至男家门前,花轿面对喜神所在的方位落定,有的地方这时故意将大门关闭,让花轿在门前停一会儿,谓之“顿性子”,目的是使新娘的性格绵软,进门后服婆家的管教。待男家大门顶压一对红砖、两双筷子,门框贴“青龙”、“赤虎”,红毡铺地后,时辰已到,鞭炮齐鸣,新娘由两“架女”相扶下轿,新郎在前引导,路过门坎时门坎放一红纸裱糊的马鞍子,新娘由嫁女搀扶迈过,叫“过门”,意在“前进平安”。在新娘向院内走时,一路有人向其身撒五谷杂粮、彩色纸屑,目的在于驱邪。院内摆放香案,夫妻拜天地,抛“长命火烧”。此后,新郎要用一条红绸牵着新娘走向洞房,到洞房门口,新郎给新娘挑去“蒙头红”。桓台居民还惯以把蒙头红抛到房上去,然后才入洞房。新娘进入洞房后,朝喜神所在的方位坐下,谓之“坐时辰”,同时吃随身饭——从娘家带来的面条——在开水锅里一烫即捞出,不能煮熟,此时有人会问“生不生?”,新娘只能说“生”字,取生养孩子之意。傍晚,新郎新娘喝合卺酒,俗称“交心酒”、“合婚酒”,亲朋开始闹房。
与此同时,新郎家须设宴招待女方的送客,并约定新娘归家的日期,后返回(淄川境内送客返回时还要将新娘之套脚红袜带回)。有的地方是次日女家携礼来探望,议回门期,名曰“圆饭”。周村的居民女方来“圆饭”的人所带的礼物必须有一对鲜鱼,男家回礼亦必须有一条鲜鱼,叫“两头子有鱼”。
新婚第二天,新郎新娘上坟祭祖,博山、桓台多在第三天祭祖,谓之“上喜坟”。三日这天,博山的新娘还要送婆婆一条新裤,有“待要富,三日给婆婆做条裤”的谚语。
建国后,迎亲习俗逐步有了一些改革。不再用轿迎娶。50年代境内农村多用马车,城区多用自行车,“送客”亦随车陪行,新娘亦不再蒙红头巾。还有以彩旗鼓乐为先导,秧歌队迎娶的。“文化大革命”时期,曾一度实行“革命”结婚,农村多以锄、镰、锨、镢为嫁妆;城区则以赠“红宝书”为时髦,且多半步行至婆家。近年来用面包车、小轿车迎娶的渐多。但一些禁忌、讲究,如夜间娶亲、持红毡迎亲、“顿性子”、闹洞房、上喜坟等习俗仍沿袭至今。
夫妇“拜天地”之俗在农村一些地区仍保留。现在绝大多数地区结婚典礼多是向主婚人致敬、向父母致敬、互相敬礼,主婚人、来宾、新人讲话即大礼告成。进入80年代,又提倡举行集体婚礼,新郎新娘们欢聚一堂,由单位领导当主婚人表示祝贺,分发喜糖、喜烟,此外还有“旅行结婚”等形式。
住日子
一般是新婚第3天,新娘返回娘家,多由女家接送,男家须备席招待。当天返回的叫“回门”,亦有在娘家住6日或8日的,叫“住日子”。返回婆家时,女家备礼多在一早返回,意在吉利。至此,大礼告成。这种“回门”、“住日子”的习俗依旧流传。
Ⅳ 山东淄博地区过年风俗(详细)
淄博过年独特的风味小吃:过年家家户户做酥锅,吃酥锅.
大年三十晚上包饺子等到大年初一早上热熟饺子吃饺子,这叫做年年有余(鱼).
正月十五用水萝卜雕刻的花灯,萝卜里面放上蜡烛.赏灯
●临淄的“蹴鞠”和“蹴鞠舞”
淄博市临 淄区作为春秋五霸之首、战国七雄之一的齐国都城长达800余年,留下了大量文物遗迹,目前保存完好的古墓就有150多座,东周殉马坑、春秋殉车马和齐国历史博物馆都享誉海内外。
现代足球起始于英国,但发端最早而又有确切文字记载的却在中国。2005年5月21日,国际足联总部向淄博市临淄区颁发了足球起源地认定证书。据史料记载,西汉学者刘向在其《别录》中写道:“蹴鞠者,传言黄帝所作”,《战国策》和《史记》中也分别留下了“蹴鞠”流行的记载。到了汉代,玩“蹴鞠”已蔚然成风。
“蹴鞠”是淄博的骄傲,不过这一技艺早已失传,现代人只能在历史烟尘之中勉强知道它的大概。记者在齐国历史博物馆看到,许多汉画像石、画像砖上就有表现女子“蹴鞠“的图案。据介绍,这是一种以音乐伴奏为主的“蹴鞠舞”,踢时不受场地限制,表演者在音乐伴奏下踢出各种花样。
另一种则是在球场上进行的以对抗性比赛为主的“蹴鞠”。这种比赛多是在专门的球场“蹴城”中进行,球场的两端各有6个球门,叫做“蹴室”。根据东汉李尤《蹴城铭》一诗的描述,比赛时双方各出6名守门员,并有正副裁判执法,还有一套竞赛的法则,比赛具有相当激烈的对抗性,多盛行于军队的军事训练中。跟现代足球不同的是,它有好几个球门,除了破门得分之外,动作也可以得分,博物馆里面复原的古代“蹴鞠”用球,类似现代垒球,不过要大上许多,沉甸甸的,没一把子力气,可踢不动。
●东周殉马馆
东周殉马馆是淄博最有代表性的历史遗迹之一。殉马馆本是春秋时期的齐国君主和大贵族的墓地,殉马坑位于5号墓室的东、西、北三面,东西各长70米,北面长75米,宽5米,三面全长215米。据介绍,刚发掘出来的马骨全部是雪白的,经空气氧化之后现已变成了黄色。据专家考证,殉马多数是6-7岁口的壮年马,锤击头部让马处于昏迷状态,然后按照一定的葬式排列而成。据说这些殉马的主人是齐景公,他曾经因为爱马死了,将养马的人处死,用这么多马来殉葬,令人觉得十分奢侈。这殉葬的600 多匹马可装备 150 多辆战车,相当于一个小诸侯国的全部军力了,可见当时齐国军力的强盛。
更有意思的是殉马坑位于几米深的地下,而它的上面就是高速公路,参观时记者甚至能听到头上汽车的奔驰声,下面的殉马昂首侧卧拉着战车,仿佛还在战鼓擂动之中拼命奔跑。由这些战马列成的军阵,让人联想到秦兵马俑,但这些殉马要比秦兵马俑还要早 280 多年,战马的骨化石比起陶俑、陶马来,更加令人敬畏。
想了解齐文化,管仲纪念馆和姜太公祠这两处景点,能为游人提供丰富的历史知识。而中国古车博物馆,则有各种发掘出土的车马文物的复原模型。对没有见过冷兵器时代战争的人来说,这些千奇百怪而又用处不同的战争武器实在太笨重,怪不得当年攻城、守城双方开战动辄一年半载,现在看来,实在是太浪费人力物力。
淄博还有明清的古商街和蒲松龄纪念馆。古商街是张艺谋电影《活着》的取景地,历史原貌保存较好,而文学爱好者可能对蒲松龄纪念馆比较感兴趣。
Ⅳ 山东淄博有过小年的习俗吗
有,但不是很重视,只是包个饺子,以前让放鞭炮的时候还会放,现在不让了,所以只是吃饺子
Ⅵ 淄博过年习俗
除夕要领压岁,守夜
Ⅶ 淄博汉族的民风民俗有哪些
汉语属汉藏语系汉语族,有七大方言。现代汉语以北方方言为基础,北京语音为标准音。汉字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之一,已有6000年左右的历史,由甲骨文、金文逐渐演变成今天的方块字,共有四万个字以上,通用的有七千字左右,现为国际通用语文之一。汉族没有产生全民族必须信仰的宗教,部分人信仰佛教、天主教、基督教等。
宗教习俗
汉族多在正月初一、二、三日忌生,即年节食物多于旧历年前煮熟,过节三天只需回锅。以为熟则顺,生则逆,因而有的地方在年前将一切准备齐备,过节三天间有不动刀剪之说。再如,河南某些地区以正月初三为谷子生日,这天忌食米饭,否则会导致谷子减产;过去在妇女生育期间的各种饮食禁忌较多。如汉族不少地区妇女怀孕期间忌食兔肉,认为吃了兔肉生的孩子会生兔唇;还有的地方禁食鲜姜,因为鲜姜外形多指,唯恐孩子手脚长出六指。过去汉族未生育的妇女,多忌食狗肉,认为狗肉不洁,而且食后容易招致难产等。
饮食习惯
汉族以粮食作物为主食,以各种动物食品、蔬菜作为副食的基本饮食结构。这与西方诸民族和中国藏、蒙等民族的饮食结构形成了鲜明的差别。此外,在长期的民族发展中形成了一日三餐的饮食惯制。一日三餐中主食、菜肴、饮料的搭配方式,既具有一定的共同性,又因不同的地理气候环境、经济发展水平、生产生活条件等原因,形成一系列的具体特点。
主食 米食和面食是汉族主食的两大类型,南方和北方种植稻类地区,以米食为主,种植小麦地区则以面食为主,此外,各地的其他粮食作物,例如玉米、高梁、谷类、薯类作物作为杂粮也都成为不同地区主食的组成部分。汉族主食的制作方法丰富多采,米面制品,各不少于数百种。现在,中国东南方仍以米食为主;东北、西北、华北则以面食为主。
菜肴 汉族在饮食习俗方面形成菜肴的众多不同类型,是因为受到多方面的条件影响。首先是原料出产的地方特色,例如东南沿海的各种海味食品,北方山林的各种山珍野味,广东一带民间的蛇餐蛇宴。其次,还要受到生活环境和口味的制约。人们常把汉族和其他有关民族的食俗口味概括为“南甜、北咸、东辣、西酸”。虽然过于笼统,并不准确,但也反映出带有区域性的某些口味的差异和区别。再次,各地的调制方法,包括配料、刀工、火候、调味、烹调技术的不同要求和特点,都是形成菜肴类型的重要因素。各地在民间口味的基础上逐步发展为有特色的地区性的菜肴类型,最后发展成为较有代表性的菜系。汇成汉族饮食文化的洋洋大观。
饮料 酒和茶是汉族主要的两大饮料。中国是茶叶的故乡,中国也是世界上发明酿造技术最早的国家之一。酒文化和茶文化在中国源远流长,数千年来,构成汉族饮食习俗不可缺少的部分,在世界上也发生了广泛影响。除酒和茶两种主要饮料,某些水果等制品也成为不同地区、不同季节人们的饮料。
节日食品 节日食品是丰富多采的。它常常将丰富的营养成分,赏心悦目的艺术形式和深厚的文化内涵巧妙地结合起来,成为比较典型的节日饮食文化。大致可分为三类:一是用作祭祀的供品。在旧时代的宫廷、官府、宗族、家庭的特殊祭祀、庆典等仪式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在当代汉族的多数地区,这种现象早已结束,只在少数偏远地区或某些特定场合,还残存着一些象征性的活动。 二是供人们在节日食用的特定的食物制品。这是节日食品和食俗的主流。例如春节除夕,北方家家户户都有包饺子的习惯,而江南各地则盛行打年糕、吃年糕的习俗,另外,汉族许多地区过年的家宴中往往少不了鱼,象征“年年有余”。端午节吃粽子的习俗,千百年来传承不衰。中秋节的月饼,寓含了对人间亲族团圆和人事和谐的祝福。其他诸如开春时食用的春饼、春卷,正月十五的元宵,农历十二月初八吃腊八粥、寒食节的冷食,农历二月二日吃猪头、咬蚕豆、尝新节吃新谷,结婚喜庆中喝交杯酒,祝寿宴的寿桃、寿桃、寿糕等,都是节日习俗中的特殊的食品和具有特殊内涵的食俗。
民族服饰
汉族的服饰在式样上主要有上衣下裳连属两种基本的形制,大襟右衽是其服装始终保留的鲜明特点。不同朝代、不同历史阶段,又各有不同的特点。秦代男子穿袍式三重衣,腰束革带,带端缀有带钩,下穿裤或腿裹"行膝"。妇女穿袍式三重衣,衣前下摆为围裙式大衫。唐朝的男服综合以往历代及西北、南方少数民族服装的特点,袍衫多为圆领、窄袖,下摆长至膝或足。女子服装上小下大,上穿窄半袖短襦,下穿长裙,裙头带高至乳上,肩上加披帛。
五种正色 在服饰的色彩上,汉族视青、红、皂、白、黄等五种颜色为"正色"。不同朝代也各有崇尚,般是夏黑、商白、周赤、秦黑、汉赤,唐服色黄,旗帜赤,到了明代,定以赤色为宜。但从唐代以后,黄色曾长期被视为尊贵的颜色,往往天子权贵才能穿用。
图案的表现方式 汉族服饰的装饰纹样上,多采用动物、植物和几何纹样。图案的表现方式,大致经历了抽像、规范到写实等几个阶段。商周以前的图案,与原始的汉字一样,比较简炼、概括,抽像性强烈。周朝以后至唐宋时期,图案日趋工整,上下均衡、左右对称,纹样布局严密。明清时期,已注重于写实手法,各种动物、植物,往往被刻画得细腻、逼真、栩栩如生,仿佛接采撷于现实生活,而未作任何加工处理,充分显示了汉族人民的勤劳与智慧。
Ⅷ 山东淄博节日习俗
春节
农历正月初一,俗称“过年”,是一年中最隆重的节日,公职人员放假三天,民间欢乐持续半月。
严格地说,春节是从初一零点开始的,但在这之前的几天内,节日的欢乐气氛就已笼罩了千家万户。一般人家都忙着做馒头,蒸年糕,取意“年年高”;添置新碗筷,寓意增人口;清扫庭院,置办新衣,以示辞旧迎新;买鱼买肉,象征年年有余;农家多有磨浆做豆腐者,借谐音“都福”,希求合家幸福。但在旧时,穷苦百姓多在此时出走躲债,俗称“藏年”,有“过年如过关”之说。
此日凌晨即鸣放鞭炮,家家尽可能用三生菜(鸡鱼肉)祭天地神灵,迎接财神、喜神,以取“生财”之意。黎明前全家吃水饺,饺子多为素馅。饺子要煮得多,必须有余,意在有余头。吃饺子时,水饺里多包上糖、花生、铜钱、红枣、栗子等物,寓意食者有福气。黎明后,晚辈开始向长辈拜年祝福,旧时要行跪拜礼,现在一般只问好,长辈备糖果相赠,并付给幼童“压岁钱”,望幼儿在新的一年里平安无恙。同时邻里之间还要相互串门拜年,主人皆以烟茶、糖果、瓜子、花生招待。近年来,机关团体开始盛行“团拜”。拜年活动经久不衰。
初一这天忌讳很多,一天不扫地,不打水,不动针线剪刀,饭食不烧、不烙,忌吃荤,意取吉利。
串亲是春节的一项重要活动,都要带一些礼物,顺序一般是“初二丈母初三姑,初四初五看朋友”,一直持续到正月十五,亲朋之间相互宴请,恭贺新喜。
五末日
正月初五,又叫“五马日”,此日一天不烧不烙,普遍是中午饭多为水饺。这天也叫“破五”,从这天起人们开始各项营生,商店多在这天开门营业,为开市大吉。
人日
正月初七日。旧时境内居民此日吃各种野菜做的小豆腐。淄川在这天吃小豆腐时,一边吃一边用筷子或细楮棒(捣)墙角旮旯,同时念道“楮棒,楮棒,十个老鼠九个瞎,脑子成豆腐渣”。据说吃小豆腐象征吃老鼠脑,这一习俗反映了人们要求清除鼠害的强烈愿望。现在人们多已不过此节。
元宵节
正月十五,亦称“上元节”。元宵节的主要活动是观赏灯火,故又称“灯节”。一般从正月十四日至十六日,市、区主要街道张灯三个晚上。民间传说,元宵节的灯光是吉祥之光,能驱妖避邪、治百病,故人们往往端着灯相互照照脸庞,还要照一照屋内屋外的各个角落。灯节期间夜幕降临,满城灯火齐放异彩。届时顷城出动,观灯者人流如海。伴随观灯,还有形式各异的诸般杂耍:扭秧歌、舞龙灯、跑狮子、踩高跷、划旱船、扮芯子……,走街串巷,民间叫作“扮玩”,又叫“闹元宵”。近年来的元宵灯会盛况空前,除了展出传统的宫灯、纸灯外,扎制的各种机械化、自动化彩灯更是栩栩如生,引人注目,为昔日所不及。
元宵节这天,城乡人民有食“元宵”的习惯,即以糯米面为衣,以糖、青红丝等做馅制成,状若圆球,寓意全家团圆。
二月二
又叫“春龙节”,有“二月二,龙抬头”之谚语。旧时农村多有户户打“五谷囤”之俗,一般是于这一天的早晨,由当家人来打,即用草木灰在庭院内撒成一圆圈,名曰囤,中间再放少许五谷即成,以祈丰年。这天采煤工人不下井,相邀畅饮于山野。建国后,此俗已废,现在比较盛行的是炒蝎豆,据说吃了蝎豆,一年不被蝎子蜇。蝎豆一般用黄豆炒制,有的蝎豆还粘上糖面,有的在盐水中泡过,香脆可口。还有把面萁子和蝎豆一块炒。此外,现在又增加了瓜子、爆米花等,这是炒蝎豆风俗的一个新发展。
寒食、清明
冬至后一百零五天谓之寒食,春分后十五天为清明。寒食这天禁火、冷食。历史记载是为了纪念春秋时的介子推被火焚于绵山,晋文公下令修火禁。此时天气晴朗,风和日丽,是郊游的好日子,旧俗有踏青、放风筝、荡秋千,现已少见。新中国成立后,扫墓是清明这一节日的主要活动,民间多有上祖坟,给祖坟添土的风俗。机关、学校等团体多在这一天组织去烈士陵园扫墓,借以进行革命传统教育。
清明这天人们有吃煮鸡蛋的习惯,据说清明吃鸡蛋眼睛亮。博山农家在清明这天还要煮上一锅小米干饭让牛饱餐一顿,以犒赏它一年的辛劳,谓之“饭牛”,有“打一千,骂一万,清明日一碗饭”之谚,这天所有的牛都不使役,也不准打骂。
端午节
农历五月初五日,为民间纪念爱国诗人屈原的日子。此日户户食粽子,门上插艾和桃枝,意在避邪。小儿手足配五色线,叫拴命线,颈挂长命锁,取意“长命”,手心、脚心、头顶心抹上雄黄,以避病患。妇女、儿童多胸带香荷包,系用花布缝制,内装多种中草药,带在身上,据说可以驱瘟避邪。此俗今已渐废,唯食粽子之风尚存。
雨节
农历五月十三日,民间传说是关老爷磨刀的日子。博山、淄川有“五月十三,关老爷磨刀杀许三”的说法,磨刀要用水,所以要下雨。旧时这天一般举行祈雨仪式,现多已不过此节。
过半年
农历六月初一,农村多在当日用新麦磨面包饺子或擀“面萁”敬天祭祖,意在感谢苍天赐福取得夏季丰收。桓台居民此日祭祖则是意在让祖先看到后人的劳动成果和“尝鲜”。
天贶节
农历六月初六,又叫晒衣节。过去人们在这天要把衣服和书籍拿出来晾晒,谓之“晒龙袍”。据说这天晒过的东西不生虫。此日群众还有吃“炒面”之俗,即把新麦炒熟磨成面粉,用水和红糖调食,俗称“吃炒面”,传说吃了一夏天可以不拉肚子,去暑气。
夏至
二十四节气之一,此日多吃凉面。
乞巧节
农历七月初七日,又称“七夕”,传说该日晚为牛郎织女相会之夜。旧时多有少女深夜设香案向织女乞巧之俗,现基本废除。
中元节
农历七月十五日,又叫“鬼节”。旧时当地有“请家前”之俗,多是傍晚在家中祭祖,同时拔五谷(高粱、谷子、大豆、芝麻、黍子)各一株系为一束放于堂前,祭毕将“家前”送走,置五谷于大门上,寓意祈求丰年。淄川则寓以五谷为马,好让祖先骑着马回去。现今“拔五谷”之风已废,但祭祖尚存。
天医节
农历八月初一日,祀黄帝、歧伯。旧时民间有收露水做眼明囊和天灸的风俗。有些老太太在黎明前到田野里采取草尖上的露水,中午时分用上等好墨研磨成汁,然后使筷子沾墨点儿童的心窝及四周,谓之“点百病”。民国26年续修的《博山县志》载:“八月朔昧出取花上露洗目,谓去风热、益清明。又,濡墨点小儿腹,谓可去腹疾”。现在此俗已废。
中秋节
农历八月十五日。此日家家都希望人月同圆,归宁的妇女必须回婆家过节,故又称“团圆节”,是民间普遍欢度的重大节日。节前亲友就相互赠送月饼、水果等礼品,是旧时“追节”(指自定婚后男方按节馈送礼物与女方)习俗的演变。民国《淄川县志》有“八月望日中秋节,……婚姻家馈瓜饼为应时物”的记载。现在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草药亲朋之间所送的礼品日趋丰盛,品种增多。旧时,仲秋之夜,人们有拜月、赏月的习俗,在庭院中对月设香案,摆供品,称“祭月”,拜后分食,合家欢宴赏月,谓之“圆月”,以示全家团圆。现在家庭多备酒宴欢度。
重阳节
农历九月初九日,因古人视九为阳数,故叫重阳。旧时文人墨客多在此日登高饮酒或赏菊赋诗,民间多举办庙会,此日民间还有“追节”赠糕的习俗。民国《淄川县志》载“重阳日,登高饮酒,作枣糕相馈送”。近年来,野外登高、赶庙会渐兴。
十月一
农历十月初一日,是人们上坟祭祖的传统日子,多供以秋季丰收之物,意在报告祖先全面收成完毕。这天上坟除了烧纸以外,还用彩纸剪做衣帽,焚于墓前,有“十月一,上坟烧寒衣”之说,意为祖先捎去过冬衣服。桓台居民多是用“煎馅食”祭祖。淄川除了上坟祭祖以外,还于傍晚到野外路口,为没有后人的死者祭祀,添“御寒衣”。
冬至
二十四节气之一,此日群众多食水饺,有“冬至饺子夏至面”之说,据说吃饺子是怕冻掉耳朵,取“饺儿”谐音“胶耳”。
腊八日
农历十二月初八日,是日民间多用米、豆、枣、花生煮“腊八粥”食,据说吃了能增福。近年来又兴腌“腊八蒜”,即把蒜浸于食醋中腌制,是春节吃水饺的佐料,此时蒜味稍酸,醋味微辣,十分可口。
辞灶
农历十二月二十三日,民间俗称“过小年”,传为送灶君上天言事之日,故又称“辞灶”。农家多以谷草、大豆置于灶前,表示给灶君喂马,好让灶君骑马上天,一路顺风。灶君像前供杂面、糖瓜(糖瓜意在粘住灶王的嘴,不让他上天说坏话),并口中念叨“上天言好事,回宫降吉祥,少说是非话,多带五谷粮”。供罢即将灶君像撕下,与纸钱、谷草一起烧掉,意味着送灶君上天了。至春节方重新贴灶君像。淄川在辞灶之后还有卜灶的习俗,即悄悄外出听人说话以为休咎,此为古代镜听之遗,《聊斋志异》中有详细记载。现在此风已止,唯吃杂面、糖瓜之俗尚存,同时家家户户开始置备年货。外出者多在此日回家。
除夕
农历十二月三十日,又称“岁除”,有除旧布新之意。旧时这一天有大门贴“门神”,中堂挂“财神”之俗,现多是家家贴春联,户户挂年画,剪贴红窗花。傍晚各家都举行祭祖仪式,请“家前”回家过年,而后送“家前”于门外焚香烧纸,返回时须将拦门棍置于门前,意防鬼魂返入作崇。入夜,户户布灯于院中,彻夜不眠,谓之“守岁”。现在多是挂电灯。全家一起包水饺,吃团圆饭,意味着来年一家人和和睦睦,欢欢乐乐。除夕零点,家家鸣放鞭炮,辞旧岁,迎新春。近年来,除夕之夜更是热闹非凡,鞭炮齐鸣,响彻天空,中央电视台的春节文艺晚会给家家带来了欢歌笑语,全家团坐,倾壶欢饮,喜迎新春。
Ⅸ 想问一下山东淄博的结婚风俗都有哪些我是徐州人,老公是淄博人,他们家那边好多风俗与我们不一样
旧时男婚女嫁皆由家长包办,通媒结亲,即所谓“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一些穷苦人家因生活所迫,有的将女儿卖给人家当童养媳,亦有的实行换亲,即互易其女为儿媳。婚龄一般男大女小,男的到十五、六岁,甚至十二、三岁即有父母央人求亲,更有甚者“指腹为婚”,订“娃娃亲”。也有女方托媒说婆家的,叫“倒提媒”。媒人受托后,往返男女两家串通撮合,双方家庭为慎重起见,暗中打听情况,并请算命先生“合八字”,如无相克和不中意处,即可订亲。也有通过串门子、走亲戚等方式相亲的。淄川的情况稍有不同,待媒人把亲事说定后,须再请一媒成为双数后,才送柬订婚。
建国后,男女结婚多为自由恋爱,亦有靠人从中牵线的,叫“介绍人”或“红娘”,双方经过了解后商定婚事。�
订 亲
旧时又称“送柬”或“换帖”,是双方初步落实婚姻意图的一种书面形式。男家请人用红纸将求亲之意写成小帖,封面再写上吉祥的祝词,以及“敬求金诺”、“恭侯金诺”之类表示求亲的字样,由媒人连同男家准备的衣料、首饰、化妆品、聘金等“彩礼”,用一对大红包袱包裹,送往女家。女家收到柬帖后即回帖,加“谨遵台命”、“仰遵玉言”等表示同意结亲的字样,并附回礼,由媒人带回男家。多以鞋帽、文房四宝等作回礼,淄川则回以香、艾(意为相爱)、盐(意为有缘)、麦(意有福),每样用红纸包成两包。临淄则以糕若干(按新娘年龄,每岁1对)、茶碗1对、10双高粱莛、9双筷子作回礼,取意“十停九稳”。然后男家备席答谢媒人。
订亲这一习俗至今仍然沿用,一般男女双方同意后,再由双方家长出面走动,以示承认,并向女方赠送聘礼,即算订婚。近年来,在部分人中要彩礼之风大盛。
择 吉
即男方选定举行婚礼的日期。一般男家须托媒人到女家“要媳妇”,女方将嫁女的生辰八字用大红纸写好(博山叫“年命帖”)交媒人带回男家,男方据此请卜人选定“行嫁月”、“吉日良辰”和喜神所在的方向,叫“查日子”。同时还要算出迎亲、送亲之人在属相上的忌讳,用大红纸一式两份写好,叫“年命帖”,由媒人送往女家,叫“送日子”,而且还要向女方送聘礼。博山多习惯送钱一宗,叫“盒子钞”,女家用其中一部分置办嫁妆,留一部分给嫁女压柜子,叫“子孙钱”。桓台县则惯以鸡、鱼、肉、菜、面、枣、栗子等,随“年命帖”用食盒抬送女家,上贴“禧”字,俗称送“上头盒”。“送日子”之后男女双方即准备婚嫁物品,男家所缝制的被子多在四角放少许棉籽,取“辈辈有子”之意;女家亦请儿女双全的妇女帮助“棉被子”,多在四角放些红枣、花生、制钱、栗子等物,取意“早生贵子”。
如今,在一些比较封建保守的家庭里,尤其是几世同堂的大家庭,儿孙结婚仍沿用“查日子”、“送日子”这一习俗,许多禁忌也沿袭至今。部分青年人多选在“五一”、“十一”、元旦等节假日结婚。
送严房
亦有叫送圆房、送缘方的。一般是在结婚前一日,女家派人把嫁妆送至男家,叫送严房,桓台俗称“下妆奁”。临淄多是在吉日前最后一个双日送嫁妆。博山居民多是由男方派人到女家搬取嫁妆,叫“搬严房”。淄川居民在此之前还有“催妆”的习惯,即在结婚前两三日内男方送食盆一架给女家,内装酒、肉、栗、枣等物,皆为双数,此后女家才派人“送严房”。从前的嫁妆,一般人家多是两铺两盖、桌椅、箱柜、座钟、脸盆等,贫穷者从简,只送茶具等桌上用品。无论贫富,“长命灯”一对是必不可少的,就是现在有了电灯,也作为摆设照送不误。嫁女妆奁内多贮枣、栗,谓之“早立子”(亦说取“夙兴”、“慎栗”之义)。送取严房所用的工具皆饰以浓厚的吉庆色彩,所用的绳子要染一段红色,用的车辆、扁担、盒、柜等要贴上写有“喜”字的红纸帖,底面用红纸铺垫,桌、椅、床、柜等陪嫁木器上要挂以角形红布等。这一日亲朋邻里多持礼品往贺,称“贺喜”(旧时称“添饭”),向待嫁的女子家里送喜礼叫“ 填箱”。礼品过去多以馒头等食品相送,现多送现金、喜幛等。喜礼要一笔不漏地记入帐簿,俗称“喜簿”,以备将来还礼。无论何种形式的喜礼,都要讲吉利,不送谐音不雅的物品,如钟(终)、梨(离)、缎子(断子)等。一般也不送单数。男家要备宴酬谢宾客(多在宴前先下请帖,后再派专人敬请),博山叫作“待行人”。这天一般都要请亲朋邻居共同帮忙,主持操办喜事的头目叫“大总”,由他按照主家的意图来安排各项事宜,“大总”一般由懂这套礼仪的长者担任。
搬送嫁妆、贺喜、宴请宾客这些习俗相沿至今。
娶 亲
旧时娶亲一般有“大娶”、“小娶”之分,但其含义各地又稍有不同。“大娶”,男家备官轿、花轿两乘,吹鼓手、彩旗前引迎娶。新郎换上新装,多是身穿长袍马褂,头戴瓜皮帽或大礼帽,胸佩大红花,乘官轿在先。另一乘花轿为新娘备用,去时由幼童或新郎之弟或妹乘坐,名曰“压轿”,轿门上要贴写有“吉星高照”的红符。“大娶”一般白天进行,只有少数阔少结婚采用。“小娶”,男家只发花轿一乘和灯笼火把到女家迎亲,多为平民百姓结婚采用。淄川的“小娶”多在夜间进行,博山则均在夜间进行。关于夜间娶亲,有这样一个传说:旧时,博山有一个恶霸翟三胡,是一个色魔,不论谁家娶亲,他都享受初夜权,百姓为逃脱这一厄运,便在夜间偷偷将新娘娶回家。相沿成俗,直至今日。不论大娶、小娶,男方到女家迎亲必须带皮袄、红毡,否则女家不发人。至女家,行“求婚礼”,新娘头蒙红纱,由父辈或兄长抱入轿内,亦有用椅抬入轿内,意思是脚不沾娘家的土。并有兄弟或近亲的两人相送,名曰“送客”。临淄还有“押轿”的习惯,有小辈二人提水壶扶轿杆跟在两旁。旧时,博山一带新娘上轿有被“抢 ”上轿的传说。结婚那天,新郎带车或轿,跟着一帮人到女家去“抢亲”,新娘的兄弟背着她跑,伴娘在后面卫护,新郎则带人追赶,经过一阵象征性地争夺后,才把新娘请上轿子。上轿前,新娘手中多要拿些东西,桓台多是手抱书和如意钩(用红纸包装),博山的新娘多要带些手帕,以备应付闹房的人。起轿后,一路不能落轿,路遇坟墓、庙宇、奇石、怪树等,均以红毡遮蔽。桓台县居民还有沿途送“过街面”的习俗,进村燃火把迎之。轿至男家门前,花轿面对喜神所在的方位落定,有的地方这时故意将大门关闭,让花轿在门前停一会儿,谓之“顿性子”,目的是使新娘的性格绵软,进门后服婆家的管教。待男家大门顶压一对红砖、两双筷子,门框贴“青龙”、“赤虎”,红毡铺地后,时辰已到,鞭炮齐鸣,新娘由两“架女”相扶下轿,新郎在前引导,路过门坎时门坎放一红纸裱糊的马鞍子,新娘由嫁女搀扶迈过,叫“过门”,意在“前进平安”。在新娘向院内走时,一路有人向其身撒五谷杂粮、彩色纸屑,目的在于驱邪。院内摆放香案,夫妻拜天地,抛“长命火烧”。此后,新郎要用一条红绸牵着新娘走向洞房,到洞房门口,新郎给新娘挑去“蒙头红”。桓台居民还惯以把蒙头红抛到房上去,然后才入洞房。新娘进入洞房后,朝喜神所在的方位坐下,谓之“坐时辰”,同时吃随身饭——从娘家带来的面条——在开水锅里一烫即捞出,不能煮熟,此时有人会问“生不生?”,新娘只能说“生”字,取生养孩子之意。傍晚,新郎新娘喝合卺酒,俗称“交心酒”、“合婚酒”,亲朋开始闹房。
与此同时,新郎家须设宴招待女方的送客,并约定新娘归家的日期,后返回(淄川境内送客返回时还要将新娘之套脚红袜带回)。有的地方是次日女家携礼来探望,议回门期,名曰“圆饭”。周村的居民女方来“圆饭”的人所带的礼物必须有一对鲜鱼,男家回礼亦必须有一条鲜鱼,叫“两头子有鱼”。
新婚第二天,新郎新娘上坟祭祖,博山、桓台多在第三天祭祖,谓之“上喜坟”。三日这天,博山的新娘还要送婆婆一条新裤,有“待要富,三日给婆婆做条裤”的谚语。
建国后,迎亲习俗逐步有了一些改革。不再用轿迎娶。50年代境内农村多用马车,城区多用自行车,“送客”亦随车陪行,新娘亦不再蒙红头巾。还有以彩旗鼓乐为先导,秧歌队迎娶的。“文化大革命”时期,曾一度实行“革命”结婚,农村多以锄、镰、锨、镢为嫁妆;城区则以赠“红宝书”为时髦,且多半步行至婆家。近年来用面包车、小轿车迎娶的渐多。但一些禁忌、讲究,如夜间娶亲、持红毡迎亲、“顿性子”、闹洞房、上喜坟等习俗仍沿袭至今。
夫妇“拜天地”之俗在农村一些地区仍保留。现在绝大多数地区结婚典礼多是向主婚人致敬、向父母致敬、互相敬礼,主婚人、来宾、新人讲话即大礼告成。进入80年代,又提倡举行集体婚礼,新郎新娘们欢聚一堂,由单位领导当主婚人表示祝贺,分发喜糖、喜烟,此外还有“旅行结婚”等形式。
住日子
一般是新婚第3天,新娘返回娘家,多由女家接送,男家须备席招待。当天返回的叫“回门”,亦有在娘家住6日或8日的,叫“住日子”。返回婆家时,女家备礼多在一早返回,意在吉利。至此,大礼告成。这种“回门”、“住日子”的习俗依旧流传。
Ⅹ 淄博当地春节习俗
春节期间写春联、贴春联是中华民族的传统风俗,是表达人们向往美好生活的民族风俗。 在贴春联的同时,一些人家要在屋门上、墙壁上、门楣上贴上大大小小的“福”字。
昨天记者来到淄博市民间文艺家协会,会长、书法家孙衍喜对记者说,春节挂福字是我国民间由来已久的风俗。“福”字指福气、福运,寄托了人们对幸福生活的向往,对美好未来的祝愿。为了更充分地体现这种向往和祝愿,有的人干脆将“福”字倒过来贴,表示“幸福已到”“福气已到”。
每到春节前,找孙会长索要对联和福字的朋友络绎不绝,“尽管现在市场上销售的印刷对联和福字琳琅满目,但人们对原生态的手写对联和福字还是情有独钟。”记者在孙会长的办公室里看到,写好的福字和对联铺了一地。说话间,孙会长拿起毛笔开始泼墨挥毫,一会工夫几个大大的福字呈现在记者面前。
孙会长介绍,淄博人过春节时请人写福字拿回家,不许说买而要说“请”或“迎”福字到家,以示迎福到家,因张贴的地方不同贴法亦有不同,在传统民俗中大门的门心、屋门、佛堂、院墙的福字都需正着贴,正贴可显示郑重端庄。
而对于如今倒贴福字寓意“福到了”的说法,孙会长介绍,不是在每个地方都可以倒着贴。倒着贴的多是指居家里的水缸、脏水桶、垃圾箱以及厕所的马桶,常倒着贴个小福字,为避讳把家中的福气都倒掉,故巧妙地倒贴,当把脏水脏土向外倒时寓意“福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