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如何让孩子顺利适应幼儿园生活
第二、培养孩子的生活自理能力
我们在上期课上谈论过这个问题,相信大家也对自己孩子的自理能力进行了考察。我们平时一定要注意培养孩子的生活自理能力,自理是自立、自信的基础,一个人如果连生活自理能力都没有,又何谈自立和自信。
孩子在1岁之前,六七个月的时候就能拿勺子吃饭;1岁到1岁半,就能完成穿袜子、提裤子、穿裤子和洗手等动作;3岁时就具备了基本的生活自理能力。除非 家长平时过于溺爱孩子,娇生惯养,孩子都会具备这些能力。
第三、培养孩子的社会性能力
社会性能力包括人际关系和社会适应能力,这是孩子受益一生的能力,家长应该从孩子一出生就重视培养,而不是等到快要上幼儿园了才培养。
培养社会适应能力的具体方案:
1.延迟满足孩子的生理需求(渴、饿)。当孩子饿了、渴了,可以晚几分钟回应孩子的要求,很多家长在孩子还没饿、渴的时候就准备好吃的喝的,反而导致孩子不爱吃饭、喝水,养成挑食等不良习惯;尿裤子了可以晚几分钟再换,让孩子体验需求不被满足的感受,可以培养孩子的生理、心理适应能力。
2. 妈妈可以时不时地离开孩子的视线一会儿,让孩子体验妈妈不在身边自己依然很安全的感觉,帮助孩子建立更好的安全感,有助于适应幼儿园环境。
3.家里来客人时让孩子跟着大人一起接待,或者让孩子自己接待客人,让孩子不排斥不熟悉或陌生的人。
4. 1岁以后可以带孩子外出(亲戚朋友家、旅游等)小住几天。让孩子从小就感受到面对新环境是一件正常且有趣的事,不抵触接触新环境。如果孩子出生以后从来没离开过家、亲人,这样的孩子适应能力往往是最差的。
第四、培养孩子的人际交往能力
上期课我们讲到过3岁孩子的与人交往能力,今天我们来说说方法。人际交往能力是指妥善处理组织内外关系的能力。包括与周围环境建立广泛联系和对外界信息的吸收、转化能力,以及正确处理上下左右关系的能力。这也是影响孩子一生的能力,家长应高度重视。
首先培养孩子愿意与人交往的意愿。家长自己应该是一个愿意与他人交往的人,每天主动陪孩子玩至少半小时。现在网上各种各样的亲子游戏很多,学一学,带着孩子一起玩,让孩子体验与人交往的乐趣,激发他主动与人交往的意愿。
其次是创造孩子与人交往的机会。让孩子在与人交往的过程中习得交往经验。具体做法:
1.带孩子去陌生场所,如公园、商场。给孩子创造接触陌生人的机会,让孩子自己与陌生人打交道,积累人际交往的经验,比口头教育要好很多。
2.超市结账时让孩子去结账。你把钱给孩子,孩子把钱给收银员,让孩子不惧怕、排斥陌生人。
3. 两三岁的孩子还不太愿意与他人分享,家长不应强迫孩子。建议家长要么征得孩子的同意,要么用其他东西替代,或者引导孩子与小朋友轮流玩。孩子在幼儿园遇到这样的问题时,就有解决方法了。
4.小朋友之间发生冲突后,家长往往认为孩子不会解决,但其实家长静观其变即可,一般来说孩子都可以自己解决。观察几次,家长就会发现他们处理得非常好,让你意想不到。你可以想想自己小时候,应该也遇到过冲突矛盾的情况,自己又是怎么解决的,相信孩子。
5.建议家长教会孩子一些与人交往的方法,让孩子有需求时用语言表达。比如不喜欢某个孩子就直说:“我不想跟你玩。”不要推搡;想玩别人的玩具,可以跟别人商量说:“我想玩你的玩具可以吗?”或者“咱们交换玩具可以吗?”这样孩子会有好人缘,少吃亏,提升信心。
第五、家庭教养方式对孩子成长非常重要
家庭是孩子健康成长的土壤、阳光、水和空气,适宜的教养方式就好比为孩子提供的土壤、阳光、水和空气是健康的、无污染的,孩子才能茁壮成长。
1.家长应为孩子营造一个和谐、平等、稳定的家庭环境。
2.家长应正确对待分离焦虑,相信孩子能够很快适应新环境。
3.注重培养孩子的生活自理能力、社会适应能力、人际交往能力。
4.制定一个合理的作息时间表,全家人共同遵守,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5.用积极正面的态度和行动鼓励孩子,使孩子意识到上幼儿园是一件愉快的事,如利用故事、儿歌、图书,或让幼儿园的小朋友讲述幼儿园里开心的故事等。
6.入园前,家长最好带孩子参观幼儿园,向老师详细介绍孩子的性格特点、爱好、生活习惯等情况,积极配合幼儿园的要求,帮助孩子建立对老师的信任感。每天到幼儿园把孩子交给老师后要转身就走,不能依依不舍,否则会让孩子更难适应,简单的说一句再见就可以了。要让孩子相信上幼儿园是必须的,不能讲条件。让孩子知道不论他适不适应都要在那里待3年。家园合力,帮助孩子度过人生的第一个转折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