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生活日常 > 古代皇室生活用品有哪些

古代皇室生活用品有哪些

发布时间:2023-06-09 12:20:50

1. 中国古代生活必须品有哪些

1、古代的“箸”就是现代的“筷子”。用途不说了,大家都知道。
2、古代的“倚”就是现代的“椅子”。宋朝时期有“交椅”专供有身份的人坐的。
3、古代的“瓯”泛指瓷制食具。主要指现代的“碗”后逐渐改指“茶杯”、“酒杯”、器皿。如:酒瓯`茶瓯等。
4、古代的“镫”通“登”是现代的“灯”出自《楚辞·招魂》。
5、古代的“燋”指没有点燃的火把(西周时期);
6、古代的“烛”指用于执持的已被点燃的火把;
7、古代的“燎”指放在地上的,用来点燃的成堆细草和树枝;“燎”置于门外的称“大烛”,置于门内的则称“庭燎”
古代床有两用,既可以用作卧具,又可以用作坐具。《诗经穗判耐小雅斯干》"载寝之床",那是用作卧具;《孟子万章上》"舜在床琴",那是用作坐具。

古人坐时两膝跪在席或床上,臀部坐在脚后跟上,坐时可以凭几。几是长方形的,不高,类似今天北方的炕几。《孟子公孙丑上》说孟子"隐几而卧"。《庄子齐物论》说"南郭子綦隐机而坐",机就是几。几通常是老年人凭倚的,所以古代常以几杖并举,作为养尊敬老的用具。

古代进送食物用的托盘叫做案,有长方形的,也有圆形的,前者四足,后者三足,可以放在地上,这是食案。食案形体不大,足很矮,所以《后汉书梁鸿传》说梁鸿妻"举案齐眉"。此外还有书案,长方形,两端有宽足向内曲成弧形,不很高。后世因为坐的方式改成今天的样子,所以才有较高的案几和桌椅。

先秦已有烛字,但是上古的烛并不是后世所指的蜡烛。《说文》说:"烛,庭燎大烛也。"烛和庭燎是一样的东西,都是火炬。细分起来,拿在手上叫烛,大烛立在地上叫庭燎。据说大烛是用苇薪做的,小烛是用麻蒸做的[3]。

战国时代就有照明用的镫(灯)了,当时的镫和后世的灯不同。因为形状类似盛食物的登(瓦豆),所以就叫做镫。古代点镫用膏,膏是兽类的脂肪,《楚辞招冲迹魂》说:"兰膏明烛,华镫错些。"点灯用植物油,是后起的事。

耒耜是上古耕田的工具。《说文》说:"耒,手耕曲木也。"起初是用自然的曲木,后来知道"揉木为耒"。耒和耜本来是两种农具。耒上端勾曲,下端分叉;耜的下端则是一块圆头的平板,后来嵌入青铜或铁片,就成了犁的前身。古人常以耒耜并举,例如《孟子滕文公上》说:"陈良之徒陈相,与其弟辛,负耒耜而自宋之滕。"[6]古代注家往往认为耒耜是一种农具的两个不同部位的名称,认为耒是耜上端的曲木,耜是耒下端的圆木或金属刃片,可见耒耜混淆由来已久了。后来耒耜用作一般农具的代称。

是一种短小的镰刀,钱和是耘草挖土的铲形农具。在上古时代,钱大约曾经是交易的媒介,所以春秋晚期和战国的货币模仿钱的形状,称为钱或布(布和古音相同)。

上古的烹饪器有鼎、鬲等。有陶制的,也有青铜制的。

鼎是用来煮肉盛肉的,一般是圆腹三足[7],也有长方形四足的,那是方鼎。鼎口左右有耳,可以穿铉,铉是抬鼎用的杠子[8]。鼎足的下面可以烧火,有几种肉食就分几个鼎来煮,煮熟后就在鼎内取食,所以说"列鼎而食"。钟鸣鼎食是贵族奢侈生活的一个方面。王勃《滕王阁序》说:"闾阎扑地,钟鸣鼎食之家。"[9] 古人用匕从鼎内把肉取出来后,放在俎上用刀割着吃。所以古书上常以刀匕并举、刀俎并举。匕是长柄汤匙,俎是一块长方形的小板,两端有足支撑着,一般是木制的,铜俎很少。

铜俎的出土是很晚的事情。这是因为俎本来就是多以木而为之的。木材岁久腐朽,当然保存不下来。所以,直至清末,学者们还在根据文字学的理论推测"俎"的具体形状。

现在这个问题随着铜俎的出土已经彻底解决了,但古代学者利用文字学理论研讨推测"俎"的具体形状的文章,却是魅力永存的。

上古煮饭用鬲,蒸饭用。鬲似鼎,有三只空心的短足,下面举火炊煮。分为上下两层。下层似鬲,里面盛水,烧火煮水使蒸气上升到上层。上层似甑,里面放米谷之类。上下两层之间有个带着许多孔的横隔,既便于透过蒸气,又免得米谷漏到下层。

古书上常见釜甑并举。《孟子滕文公上》:"许子以釜甑爨,以铁耕乎?"《史记项羽本纪》:"项羽乃悉引兵渡河,皆沉船,破釜甑。"釜甑是配合起来用的。釜似锅,它的用途相当于的下层;甑似盆,底部有细孔,放在釜上,相当于的上层。釜甑之间也有箅子。

古人盛饭盛菜不用碗。《说文》虽有字,那是"小盂"(水器)。传世古器自铭为的,实际上是一个小盂旁边加上一猜春个柄,那是用来舀水的。上古盛饭用簋,一般圆腹圈足,两旁有耳,是青铜或陶制的,也有木制或竹制的。又有一种,长方形,用途和簋相同。古书上常以簋并举。上古的盛食器还有豆,像今天的高脚盘,有的有盖。豆本来是盛黍稷的,后来逐渐变为盛肉酱、盛肉羹了。古代木豆叫做豆,竹豆叫做笾,瓦豆叫做登。《诗经大雅生民》:"于豆于。"铜豆还有别的名称,这里没有必要细说。

筷子古代叫箸,但是先秦时代,吃饭一般不用筷子。《礼记曲礼上》:"毋抟饭。"意思是不要用手把饭弄成一团来吃,可见当时是用手送饭入口的。但是在一定情况下则用筷子。《礼记曲礼上》:"羹之有菜者用。"孔疏:"以其菜交横,非不可。"就是一种筷子。大约到汉代才普遍用筷子。《汉书张良传》说:"请借前箸以筹之。" 上古的盛酒器有尊、觥、、壶等。《诗经周南卷耳》"我姑酌彼金","我姑酌彼兕觥",那是盛酒器。觥,同时又是饮酒器,所以《诗经豳风七月》说:"称彼兕觥,万寿无疆。"壶除了盛酒外,还用来盛水。古人用斗勺来舀酒、舀水。舀叫做挹,舀后倒到饮器中叫做注。所以《诗经小雅大东》说:"不可以挹酒浆。"《诗经大雅酌》说:"挹彼注兹。" 尊不仅是一种盛酒器皿的专名,而且还常常被用作礼器之总名。古人作器,皆称为"宝尊彝",或是"宝尊"。值得一提的是,作为总名使用时,尊也有两种不同用法: 第一种是"大共名之尊",即全部礼器皆可曰"尊"。另一种是"小共名之尊",即壶、卣、等之总称。

爵是古代饮酒器的通称。但是作为专名,爵是用来温酒的,它有三只脚,下面可以举火。上古常用的饮酒器是觚和觯,觯比较轻小,所以古人说"扬觯"。战国以后出现了一种椭圆形的杯(,两侧有弧形的耳,后人称为耳杯,又叫羽觞。杯可以用来饮酒,也可以盛羹。《史记项羽本纪》说:"必欲烹而翁,幸分我一羹。"杯的质料有玉、银、铜、漆等,汉代很流行。

古书上常见并举,二者是配合起来用的盥洗器。像一只瓢,有把,有足,有盖。《左传僖公二十三年》记载怀嬴为晋公子重耳"奉沃盥",可见是用来浇水洗手的。古代祭祀燕飨有沃盥的礼节,用浇水洗手时,下面用接住水,所以《说文》说是"承"。上古又用于饮食,《左传僖公二十三年》提到"乃馈盘飧",《史记滑稽列传》提到"杯盘狼藉",但还不是现代所谓的盘子。现代的盘子是瓷器发达以后才出现的。

自宋以来,人们都认为有两种。

一种是面积较大近乎矩形而深度较浅,有足而无盖,倒出来的水流很细狭,但却可以持续较长的时间。另一种面积稍小而深度较深,大抵无足,却都有牛形状的盖,倒出来的水流很猛,而持续时间就非常短了。

到了民国时期,不少学者提出,后一种并非是而是兕觥,并说是生活用具,无盖,而兕觥是礼祭用器,有盖。

2. 古代生活用具名称

簋:gui,第三声,是古代中国用于盛放煮熟饭食的器皿,也用作礼器,圆口,双耳。流行于商朝至东周,是中国青铜器时代标棚旅志性青铜器具之一
鼎:锅,古代烹煮用的器物,古代视为立国的重器,是政权的象征
甑:zèng,1. 古代蒸饭的一种瓦器。底部有许多透蒸气的孔格,如现代的蒸锅2.现在蒸饭用的木制桶状物,有屉而无底3. 蒸馏或使物体分解用的器皿
觥埋缓:gōng,1. 古代酒器,腹椭圆,上有提梁,底有圈足,兽头形盖,亦有整个酒器作兽形的,并附有小勺:~筹交错(酒器和酒筹交互错杂,形容宴饮尽欢)。
箸:筷子
倚:椅子。宋朝时期有“交椅”专供有身份的人坐的
瓯:泛指瓷制食具。主要指现代的“碗”后逐渐改指“茶杯”、“酒杯”、器皿。如:酒瓯`茶瓯等
镫:通“链液凳登”是现代的“灯”出自《楚辞·招魂》
燋:指没有点燃的火把(西周时期)
烛:指用于执持的已被点燃的火把
燎:指放在地上的,用来点燃的成堆细草和树枝;“燎”置于门外的称“大烛”,置于门内的则称“庭燎”

3. 古时候生活用品有哪些

衣服类包括上衣(衣)和下衣(裳),还有腰带、鞋、袜、头巾、帽子、手巾手绢汗巾等。饰历隐品有簪、珥、镯、环、项链、戒指等等。
生活中有澡盆、夜壶、马桶、锅碗瓢盆、桌椅炉灶凳筷勺、柴米油盐酱醋茶、床、被、褥、毯、席、针线、茶壶、缸、坛、放盐的钵、布做的毛巾等等。
如果出门还得伞、包袱、褡裢、车等等。
如果种地还得有各种农具,肢戚厅锄、钉耙等等。
如果纺纱织布还得要纺车、织仔丛布机等等。
如果做些手工活,还可能需要钉、锤、凿、锯等。

阅读全文

与古代皇室生活用品有哪些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微信改变我们哪些生活 浏览:1233
创造与魔法沙漠的动物在哪里 浏览:1233
篮球鞋网面为什么会破 浏览:1005
怎么拼升降板篮球 浏览:486
小型宠物猪多少钱 浏览:841
音乐文化课哪个好 浏览:668
到日本旅游如何报团 浏览:984
不在篮球场运球该在哪里练 浏览:1023
台湾哪里能买到宠物 浏览:1036
小动物怎么画才最好看 浏览:908
中西文化和西方网名有什么区别 浏览:1203
养宠物狗一般养多少年 浏览:882
广州黄埔哪里有卖宠物兔的 浏览:771
小米10怎么敲击背部打开相机 浏览:692
渔家文化目的有哪些内容 浏览:1067
海洋中发光的动物都有哪些 浏览:1142
如何消除美颜相机的标志 浏览:1052
篮球罚球为什么不往上抛 浏览:657
天香公园宠物医院洗澡在哪里 浏览:1123
怎么提高中国文化自信 浏览:2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