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全州的节日风俗作文
[导游词]广西壮族自治区博物馆-文物苑导游词
广西壮族自治区博物馆是一家省(自治区)级综合性地志博物馆,坐落在南宁市民族广场东侧。主体建筑陈列大楼,是一座具有壮族干栏式建筑特点的长方体大型建筑,集陈列展览和业务办公于一体,一至三楼用于陈列展览,四楼用于办公。陈列大楼后面,是一块24000平方米的具有浓郁地方特色的民族文物苑。整个博物馆用地总面积为32757.8平方米。
广西壮族自治区博物馆的前身是1934年在南宁创立的广西省立博物馆。当时已初具规模,有固定的馆舍,文物藏品达2万多件,还有大量的石刻拓片和各种新旧图书资料,并举办过各种展览。抗日战争爆发以后,广西省立博物馆几度搬迁,处于风雨飘摇、举步维艰之中,文物损失严重,馆名也多次更改。直到新中国成立,广西的文博事业才得到复苏。经过多年筹备,1956年5月1日,广西省博物馆大楼竣工,宣告重建工作完成。1958年3月,随着广西壮族自治区成立,广西省博物馆遂改为现名。
目前,广西壮族自治区博物馆馆藏文物达50000多件,其中,一级文物152件,二级文物1791件。广西是古代铜鼓的主要分布地区之一,铜鼓遗存丰富,种类齐全,因此,广西壮族自治区博物馆得以成为世界上收藏铜鼓最多的博物馆,铜鼓藏品达360多面。其中,一面北流型铜鼓面径达165厘米,重299公斤,被誉为“铜鼓之王”。此外还有80万年前的手斧,新石器时代神秘的大石铲,商代的兽面纹铜卣,汉代写有370多字的《从器志》木牍,绘有神话故事的漆绘铜盆和漆绘铜筒,高115.5厘米的大铜马,形神兼备的铜牛,能消烟尘的铜凤灯以及富有特色的羊角钮铜钟、越式铜鼎、干栏式铜仓等大量出土文物藏品;馆藏民族文物更是丰富多彩,争奇斗艳;革.命文物、古旧字画以及各种传世文物等,也不乏珍品。广西壮族自治区博物馆还收藏有大量的图书资料,其中线装古籍达3万多册,弥足珍贵。
新的陈列大楼建成以来,广西壮族自治区博物馆先后举办了《广西历史文物陈列》、《广西革.命文物陈列》、《广西民族民俗展览》、《太平天国革.命在广西历史陈列》、《古代铜鼓陈列》、《文莱苏丹龙辇陈列》等基本陈列。此外,还经常举办临时性的专题展览。民族文物苑作为民族民俗展览向室外的延伸和扩展,建有铜鼓群雕,有壮、瑶、苗、侗等民族的民居和代表性建筑,辅以生产、生活用品原状陈列和民族风味小吃,节假日还组织传统工艺和民族民间文艺表演。除了在广西壮族自治区博物馆举办陈列展览外,还多次赴国外以及国内的一些城市举办专题展览,或引进外地的展览到广西壮族自治区博物馆展出,以此促进文化交流。
广西壮族自治区博物馆在科学研究方面,有丰硕的成果。已出版的学术专着有:《铜鼓史话》、《铜鼓艺术研究》、《广西铜鼓图录》、《古代铜鼓通论》、《广西出土文物》(图录)、《广西贵县罗泊湾汉墓》、《广西左江岩画》、《百色旧石器》、《广西铜镜》、《广西博物馆古陶瓷精粹》等。此外,发表的学术论文、考古调查报告等也很丰富,内容涉及考古学、历史学、民族学、民俗学等等。中国古代铜鼓研究会秘书处设在广西壮族自治区博物馆,因此广西壮族自治区博物馆在铜鼓研究方面尤其作出了积极的贡献,曾多次组织中国南方及东南亚地区古代铜鼓和青铜文化国际学术会议,促进了该学术领域的国际交流与合作,在国际上具有一定的影响。
在当前经济全球化和文化多元一体化快速发展的新形势下,广西壮族自治区博物馆以新的姿态迎接新的机遇和挑战,正在积极筹划对陈列大楼进行改造和装修,增加设施,更新陈列展览,强化服务功能,力争在不久的将来使广西壮族自治区博物馆变成具有浓郁地方特色的现代化的博物馆。
铜鼓陈列馆
请大家先随我往右手边走,我们来到了东面的展厅,这里了陈列的是广西各地的出土文物及仿制品。它反映了桂林悠久的历史与源远流长的文化。(往左边是铜鼓展厅,其实你自己随便走就行了,里面都是环形的陈列室,不会让客人走回头路的)
据考古发现,早在距今70万年以前,就有原始人类在此劳作生息。距今10万―2万年前,在桂西、桂南、桂北山区活动着的古人类"柳江人"已进入以血缘为纽带的母系氏族社会初期。距今2万―1万年前,生活在广西的人类以"麒麟山人"为代表,已学会制造和使用钻孔砾石和磨尖石器刃口。距今1万―6000年前,古人甑皮岩人走出石灰岩洞与大山河谷,向平原和滨海地区发展,开始定居生活,出现了原始的农业、畜牧业和制陶业。距今约6000―3000年前,广西跨入以男子为中心的父系氏族时期。距今3000年左右,广西开始进入文明社会。大家看到的这些就是广西先民活动室;留下的遗物。请大家往里面走,陈列物品的顺序基本上是按照历史顺序排列的。
一千多年前的骆越与西瓯是构成今天壮族的主要两个支系,它们创造了灿烂的稻作文明。今天壮族传承的古代文化,在很多方面是西瓯、骆越人创造的。骆越方国创造的稻作文化、大石铲文化、龙母文化、青铜文化、青铜文化中的铜鼓文化、花山文化,等等,是中华民族宝贵的文化遗产。骆越人和苍梧人、西瓯人一起,在我国最先发明了水稻人工栽培法,为中华民族也为全人类做出了巨大贡献。这几个是一万年前原始石磨盘、石杵、石磨棒等稻谷的脱壳工具。这种带肩石斧和有段石锛,是典型的越人产品。骆越人所铸造的铜钺类包括靴形钺、扇面钺、风字形钺、铲形钺、圆头形钺等,形状多变、精巧实用,表现了骆越人的聪明才智。其所制造的大石铲为国内一绝,长舌形,束腰,边沿加工精细圆润,束把处有边牙,以便绑牢。最大的长60多厘米,宽20多厘米。既是生产工具,也是一种艺术品,祭祀稻作神灵时又是神器。其设计独具匠心。其他如西林的战国铜棺,合浦鸭首流铜魁、凤凰形铜灯、人足形铜盘等,都闪耀者骆越人智慧的光芒。(就讲解几个有代表性的好了,如果有对这个感兴趣的朋友,请PM楼主或者直接去南宁看一下,记得带上学生证,旅专的学生证在那里也可以用,我07年去的时候,学生票三元,博物馆文物苑通票,现在不知道有没有涨价)
现在我们来到了西面的展厅,这里最主要的就是铜鼓陈列馆了。
铜鼓是中国南方古代少数民族且有代表寝性的历史文化文化遗产。铜鼓在古代常用于战争中指挥军队进退,也常用于宴会、乐舞中。铜鼓文化,奇特而绚丽多彩,它集冶炼、铸造、绘画、音乐、舞蹈于一身.融政治、经济、文化于一体.延缓两千余年而不绝·至今我们仍可在许多瑶村苗寨领略到它的风采.堪称一部无字的民族网络全书,墨人类文明史上瑰丽非凡的文化奇观。而广西又是古代铜鼓的大本营.不仅有关铜鼓的历史记载极为丰童,而且至今所发现的铜鼓以种类齐全、数量逾千而冠居全球。广西壮族自治区博物馆是世界上收集铜鼓最多的博物馆,铜鼓藏品达360多面。《古代铜鼓陈列》共展出铜鼓60面,涵盖各个年代、各种类型的铜鼓。还有铜鼓伴出器物、模型、复原场景和大量的照片、拓片、临摹图等.从铜鼓的铸造、起源、年代、分布、类型、族属、纹饰和用途等解读了它的内涵,内容丰童.形象生动。深受群众喜爱。
大家请看这里,这是广西北流出土的一面铜鼓,它高67.5、面径166厘米,重300公斤。是现今世界最大的铜鼓,堪称铜鼓之王。目前呢,全国各地收藏的铜鼓已达1400面,分散在中南、西南各地民间还有200余面。
铜鼓制作工艺考究,用以铜为主要成分的铜、锡、铝合金等铸造。面、胸、腰、足、耳五部分浑然一体。鼓身上段为胸,中段是腰,下段是足,腰间有两对鼓耳。铜鼓大小、轻重不一,鼓面多铸有太阳纹、翎眼纹、云纹、乳钉纹、栉纹、游旗纹等纹饰。按照名史家黄现璠所撰《铜鼓及其花纹的新探索》一文中所言,铜鼓的花纹,反映如下几个意思:
(一)反映对自然现象的崇拜。壮族人民从事农业生产中,对于阴阳雨雪的变化,知道与太阳有密切关系,但不了解这种自然现象的发生原因,产生了“万物有灵”的观念。对太阳极为崇拜,壮族民间传说中还有“太阳与月亮的传说”。解放前有的壮乡还挂着“日月牌”。故鼓面正中必画以太阳,反映了农业生产必需阳光。
(二)反映对雨水的渴望。铜鼓上的连续回旋形构造.方形的叫雷纹,圆形的叫云纹,这是壮族先民在农业耕种中对求雨的反映。它早巳出现在新石器时代出土的陶器上,甲骨文中可看出它的演变,商周时代把它加以发展.装饰在铜器上,铜鼓用它作花纹图案,反映了壮族先民一向从事农业生产,其中雷纹影响最大,为求雨多建雷庙,解放前南宁亭子立有雷庙,古时壮人还有定六月二十四日为雷公诞的。
(三)作为图腾崇拜的反映,鼓面饰有四至八只蛙,有的大蛙负小蛙,有的大蛙中还有数只小蛙。这是古人对蛙的崇拜。因“蛙鸣即铜鼓(鼓)精”、“鼓声宏者为上”,龟蛙能知天时,故视为神物。铜鼓为壮族先民的重器,鼓面饰蛙就是图腾崇拜的象征。东兰县解放前每年还举行“埋蛙婆的盛典之俗。至于翔鹭纹、十二生肖、钱纹等,都与农业人生产有密切关系的自然现象和生物有关。
(四)反映了壮族人民的历史传说。如竹节纹,《华阳国志》卷四《南中志》说:“有竹王者,兴于遁水,有一女子浣于水滨,有三节大竹流入女子足间,推之不肯去,闻有儿声,取持归破之,得一男儿,长养有才武,遂雄夷狄(《水经注》作“遂雄夷濮”),氏以竹为姓。”铜鼓面上刻有竹节纹,是很自然的事。在古代僚人和近代仫佬族中,还保存竹王的传说和崇拜。
(五)反映壮族先民的生活和环境。《旧唐书·地理志》说:邕州……宣化,州所治……灌水在县北,本胖柯河,俗呼郁状江,即骆越水也。亦名温水,古骆越地也。”按温水即南盘江。南盘江与红水河相接,因此,温水就是胖柯河,唐代叫骆越水。划船纹跟濮族住于濮水有关。其他如水波纹,亦跟濮水有联系。
此外.鼓面中的立体骑马纹,古代壮族人也有骑马之习惯。明称广西为陆梁之地,宜于骑马,产马也多。作为铜鼓花纹以反叫反映壮族人民战斗的骁勇。
广西民族民俗展览
广西是多个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广西民族民俗展览荟莘了广西壮、瑶、苗、侗、水、仫佬、毛南、京、回、仡佬、彝等11个少数民族的民族风情,重点突出富有民族特色的服饰、织绵、蜡染、刺绣、挑花、建筑和些一些重大节日的实物、照片、模型场景等。在这里,你可以看到绚丽多姿的壮锦,其中有壮锦被面、壮锦挎包、壮锦壁挂,还有壮族人使用的织锦机,壮族以歌传情、以歌会友的“三月三”歌圩场景,你还可以看到能工巧匠的侗人建造的“风雨桥”、“鼓楼”、侗族的“芦笙踩堂舞”、“多耶”、“百鸟衣”以及“好五色衣裳”的瑶族五彩缤纷的服饰文化等。这个展览对外开放后,吸引了国内外众多游客。掀起了一股民族文化热潮,曾先后到深圳、广州、北京、美国等地做巡回展出,让国内外观众通过这个窗口了解广西,认识广西各族悠久的历史文化渊源。
文莱苏丹龙辇陈列馆
(不记得在一楼还是二楼了,印象中是在二楼,可是我看到的资料上说是一楼,反正是在东边展厅了。有知道的朋友请回帖告诉我啊)
文莱苏丹龙辇陈列馆是在2006年1月26日建成对外开放的展示文莱苏丹龙辇仿真品的专题陈列馆,2005年10月,文莱苏丹陛下应允并授权文中友好协会,将龙辇以1:1仿真复制后带到第二届中国——东盟博览会上展示,并作为一份珍贵的礼物赠与中国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体现文莱苏丹陛下对博览会的尊重与支持。博览会结束后,自治区人民政府决定,建立专题陈列馆保存此龙辇,以此传承两国人民的深厚友谊。大家可以近距离地看一看,它象征着文莱国家的权利,雍容而华贵。
出了博物馆我们就到了广西壮族自治区文物苑了。
桥无风雨漾晴波,秀发榕丝赛袅娜。
盛世丽人闲日月,云棋黔酒桂山河。
敢冒逆光留玉照,偏行竹径听瑶歌。
借得明眸裁锦绣,何须千里剪青罗!
这首诗是广西着名作家王云高所作,可以说它是广西壮族自治区文物苑的最好写照了。
广西民族文物苑建于1988年底,占地2.4万平方米,是广西壮族自治区博物馆民族民俗文物展览、陈列的延伸和扩展。文物苑荟萃了广西壮、瑶、苗、侗等主要少数民族文化之精华,是了解这些民族风土人情和民族文化的窗口。
请随我一起走进富有独特民族风格的大寨门,在我们面前是一座极为壮观的由几面典型的古代铜鼓组成的大型雕塑群。冷水冲型、北流型、灵山型古代铜鼓是中国南方少数民族最典型、最具代表性的珍贵历史文物之一,故广西素有“铜鼓之乡” 的美称。铜鼓有着几千年历史,它浑身独特的图案,凝聚着各历史时期的文化内涵和各种神奇传说,吸引人们去探索去寻味。设计者可谓匠 心独运,把这座建筑的外形设计成铜鼓形,使其成为名副其实的 “铜鼓楼” 。
请大家往这边看,草坪上有一对跃跃欲跳的双蛙雕塑,那叫“累蹲蛙”。它来源于广西古代铜鼓上的立 体装饰。据史载,青蛙是壮族先民崇拜的图腾,它被当做预报风雨的神灵和吉祥物,这个习俗一直流传至今。在广西的东兰、巴马、凤山一带壮族地区,每年农历三月初一至十五,都举办热闹非凡的“蚂拐节”。蚂拐,是壮语对青蛙的称呼。大年初一壮族人都上山找蚂拐,人们唱着蚂拐歌祈祷丰年,然后立幡送蛙上天。壮族人民对青蛙的保护,有很朴素的环保意识,值得发扬!
这里我们看到的是一尊呈三面体的石雕,它由三只张嘴朝上、形态奇异的怪兽组成。这就是“怪兽铜镇”,也叫“汉铜镇”,是根据在广西合浦县汉代墓葬中发掘出来的“铜镇”放大制造的。民间普遍认为“铜镇”有镇邪、避邪的作用,除此之外,它也是古代文人墨客常用的书画之宝。
踏上青石小路,掩映在竹林深处的建筑就是壮族民居点。我们都知道,壮族是广西的主体民族,壮族先民以他们的聪明才智建造了一系列以干栏吊楼为主导的建筑体系。“干栏”是壮语对房屋的称呼。这座干栏是从龙胜壮族地区壮族民居原样搬来的,连房屋周围的菜园、禾坪、果树、池塘、后山等都基本上是按原貌设置的。它使用南方民居中普通的穿木构架,高三层,小青瓦屋面。壮族村寨多依山傍水,近耕地而不占农田,靠山不受水淹。岭南地区炎热多雨、地面潮湿、瘴气弥漫和猛兽横行,为适应这样的自然环境而建成的这种坚固的干栏,朴素实用,美观大方。房屋宽敞舒适,给人明快开朗的感觉。
房屋的底层,存放着鸡笼、犁耙等。底层并不高,踞着脚就可以触及上层木板,主要用来圈养牲畜,堆放杂物和农具,一架木梯与楼上相通。
第二层为居住层,有卧室、火塘、作坊和晒台,内部的摆设完全是按照壮家人的生活习惯而布置。居住层平面布置很讲究,区域布局严格,从前厅进人堂屋,面对祖宗神位,上设神龛,神位后面安排居室,长辈住正中居室,灶塘在中堂右侧,火塘边伸出晒台。主人的卧室中,两把太师椅靠窗而放,旁边放着竹编的婴儿车;左边是一具古香古色的雕花大木床,床上的被盖整齐地叠放在一起;床前摆着几个装衣服的竹箱子,卧室右边是存放食的厢房。对面房间放置着一把椅子,一张矮木床,那是儿子居室或作客房用。神龛的左边是织锦房,里面摆着一架古老的猪笼式织锦机和纺纱机,这肯定是俏丽聪明的媳妇纺纱织布的地方。房子的板壁上挂着各种色彩艳丽、图案优美的壮锦,那是她们的作品。
第三层是阁楼层,不住人,用来贮存谷物和存放不常用的生活、生产用具。壮楼的后门最有特色的是壮族的水动着米坊。“臼”是一个用石头凿成的石沟,“杵”用石头或木头做成。平时,壮家人在出工前把当大要吃的谷子放在“臼”里,用竹片从山上引来山泉,泉水带动作上下运动着米脱粒,巧妙地利用了水力,可谓省时省力。
在壮族民居右侧,有一尊大青铜马塑像。这是根据1980年广西考古工作者在贵港市风流岭西汉墓中发掘出来的大铜马的仿制品。整匹马造型别致,体态匀称,比例恰当,逼真传神,充分体现了古代工匠们的高超技艺,具有较高的欣赏价值。马的肌肉丰满,四肢刚健,昂着头,竖着耳,张嘴掀鼻,右前腿提起,作奔驰嘶鸣状。原件是用青铜空心浇铸的,全身由头、耳、身躯、四肢、尾等九段装配而成,各段之间用铆钉固定。据史载,西汉时期,广西的文化就较为发达,从全区各地先后发掘的多座汉代墓葬中出土的大量珍贵文物,证实了这一点。
铜马左侧陈列着一座大铁炮,简称“要塞大炮"。大炮由铁环轨、铁轮、炮筒和炮座组成,高3.37米,是1891年由德国制造的。清末光绪年间,为加强边境的防护,清政府从德国购买了一批大炮,架设在各要塞炮台上。这门大炮是1958年从凭祥镇 南关(今友谊关)的镇北炮台搬迁回来的,1989年3月从博物馆 搬迁到文物苑内。
沿着羊肠小道迂回曲折来到苗寨。苗族,是个能歌善舞的民族。苗寨口有芦笙坪,坪上的柱子叫“图腾柱”,柱上皤龙缠。绕,金鸡立顶,腰伸牛角,每村竖一柱,它是苗族的吉祥物和象征。苗寨的主体建筑物是吊脚楼。这是根据融水苗族自治县安泰料修建,底层敞开并设有围边,平时可作通道和堆放杂物用。吊脚楼的每个桩头都雕刻有花果图案,门窗上装饰物图案十分精美,槽头上悬挂牛角,侧厢凸出敞厅,跨在火塘上,柱脚有两个牛头顶着,非常独特。苗族吊脚楼的修建风俗奇特而有趣,建房用的大梁由娘家大舅送,小梁由娘家小舅或女婿送。立排架时,先立中间两排,再立左右排架,先放大梁后安小梁,秩序不能颠倒。届时亲戚朋友自会来帮忙,大、小梁安放完毕就宴请宾客,隆重庆贺。
吊脚楼的居住层呈曲尺形,采取中国民居的传统布局,前伸部分为敞厅、前堂、后房,两侧室都有前廊,侧室一边是卧室,一边是火塘。敞厅就在火塘间前部,是整个苗族吊脚楼最具特色的部分,与别的民族的吊脚楼区分开来。整座苗楼布局合理舒适,外形朴实通透,精巧美观。
苗楼上有民族风味餐厅,在这里可以品尝到壮族的五色糯米饭、侗族的打油茶、苗族的辣椒骨等。
走出风味厅,就来到了“毛南民居”。由于毛南族居民大多居住在小河边,人们就地取材,用河边的鹅卵石砌墙裙,上半墙用土制成,房子周围的路面全是用大小不一的卵石铺成,使建筑色彩与自然环境协调一致。卵石铺成的庭院,卵石制成的石凳石桌,自然和谐,往庭院里一站,便会有返璞归真的感觉。
在毛南民居前面不远,是瑶族竹楼。广西瑶族占全国瑶族人口的60%,主要居住在金秀、巴马、都安等几个瑶族自治县。瑶族人多住在深山密林中,建筑多为土木结构,也有竹木结构的。这座竹楼是仿金秀瑶族自治县18家瑶族民居建成的。瑶族民居光线充足,通风良好。墙面上的竹编墙及楼面上的拼花图案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竹楼分两层:第一层饲养牲畜,堆放杂物;第二层为住居,室内分三间,前面是厅堂兼客房,后面是卧室,两边有阳台,还附有卫生间。
竹楼在坡顶,有居高临下之势。坡下,可以看到一个干栏式的圆形建筑物,那就是瑶族的一个支系——白裤瑶的高脚谷仓。它与我们平时所见的谷仓有所不同。首先,它是建在火塘边,小而不连,住所和谷仓之间有一定距离,可防止火灾;其次,它离地面两米左右,可以防潮;再次,四根柱子用陶罐罩住,陶罐光滑,老鼠爬不上去,可防鼠害。谷仓建在由四根木柱支撑的一块方木块上,屋顶用茅草覆盖着,这与在广西梧州汉墓出土的谷仓模型一模一样。
走出瑶寨,穿过石林小径,前面就到了侗族风雨桥。
侗族人热心公益事业,他们在居住的村寨江溪上,修建了许多长短不一、样式不同的桥梁。这些桥顶上盖瓦,桥边有长凳,集交通、休息等功能于一体,能避风挡雨,故称风雨桥,又叫花桥和廊桥。它是侗族地区最具特色的建筑物之一。在这里,您会想到杜甫的名句:“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土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杜甫的诗情,在侗族山区中得到实现。眼前这座风雨桥的引桥和桥身分别参照三江巴团风雨桥和程阳风雨桥的精华部分建造而成。全桥均用杉木制成,分为墩台、桥梁和桥盖三部分。墩台用料石铺成,桥梁部分为伸臂式木制桥梁,桥盖为三亭四廊,穿斗式木构架,屋顶有歇山重檐、攒尖重檐、悬山顶等三种形式。在桥上,可看到长廊的所有瓦檐、桩头、栏杆都精心雕饰着许多色彩绚丽的图案,整座桥不用一钉一铆,都是用榫相连,坚固耐用,安全放心。屋顶悬挂着侗族梁上羽翎花,这是新桥落成时,侗家妹仔献挂的吉祥物品,四周张贴着各种风情图片。整座桥长40多米,宽4米,是苑内的主体建筑之一,巨柱挺立,梁机正插斜交,错综复杂,显示了侗族工匠的高超技艺。风雨桥本身自成一景,又与田园风光、自然山水互为衬托,使美丽的侗寨更添姿色。
穿过风雨桥,走一段石板曲径就来到了侗族寨门。按侗家习俗,有重要客人进寨,主人必须到寨门前迎候。相会时,常以唱歌迎宾,这叫“拦路歌”,歌词一问一答,客人赢了便可以顺利进寨;如果客人输了必须受罚,喝了“牛角酒”后,方能进寨。“阳春歌罢邀同伴,吹彻芦里坐鼓楼”,鼓楼是侗寨的公共建筑,一般一寨一鼓楼。这就是鼓楼坪和鼓楼,设在寨子中央,是侗族人民政治文化和进行聚集活动的中心,踏进鼓楼门就意味着进了侗乡。平时“月也”(村与村集体互访)“多耶舞”、“琵琶歌”等民间节目及娱乐活动都在这里举行。这座鼓楼是仿照三江马胖鼓楼建成的,高12米,九层重檐,为塔型穿斗式结构,平面呈方形,中间的四根柱子组成井字构架,是鼓楼的主体,所有的木构件都用神铆互相连接,联成坚固的整体。鼓楼内部最上层悬有一个长筒形牛皮鼓,是用整段大树挖空中心,两头蒙上鼓皮制成的。每逢寨内有事,看守鼓楼的“传事”就登楼击鼓,各家代表闻声而至,由寨老主持议事。
走出侗寨,便来到了民间作坊区。作坊区陈列着从龙胜、三江交界处山上搬来的一套大型榨油工具。该工具已有100多年的历史,用水做动力,人们可以亲眼看到这古老的榨油机,在水车的驱动下,吃力地推动石磙碾茶籽。作坊还展示了古老的石头榨糖机和全套土法造纸工具。人们在这里将领略到现代社会难得一见的古老生产方式。
广西石刻艺术源远流长,每个民族都有独具特色的优秀作品。眼前的放生池是全州县湘山寺内的一组动物石仿制品。据史载,“放牛池”雕于清朝光绪五年( 1879年),工匠们利用池中天然岩石雕刻动物10尊,是广西最早、最大、最集中的雕刻群。放生池里有麒麟、龙、仙鹤、龟、卧佛等雕像,活灵活现,栩栩如牛,给人安谧、慈善、吉祥之感。这些生动造型都是吉祥的象征,本意是告诫人们不要杀生,放生修德,积善生财。如今,这一景观被原样复制,搬入了民族文物苑,使人们有机会目睹这一宝贵的文化遗产。
跨过石拱桥,便可看到一座壮族戏台。这是仿照靖西县的壮族戏台建成的。它由前后台两部分组成,整座戏台使人感到小巧玲拢,富有艺术感染力。戏台是广西壮、瑶、苗、侗等民族山村中常见的公共建筑,是表演民间歌舞、戏剧的地方。每逢喜庆节日,各村寨就组织剧团走村串寨,给节日添色增辉。眼前的这座干栏式戏台,不但是建筑艺术的陈列,还是文物苑表演文艺节目的好地方。每年的南宁国际民歌艺术节,苑内歌声飘荡,群情涌动,把大地飞歌唱彻神州大地。
‘贰’ 广西的民族特色
广西的民族特色:
1、广西是以壮族为主体的少数民族自治区,也是全国少数民族人口最多的省(区)。
广西是多民族聚居的自治区,世居民族有壮族、汉族、瑶族、苗族、侗族、仫佬族、毛南族、回族、京族、彝族、水族、仡佬族等12个,另有满族、蒙古族、朝鲜族、白族、藏族、黎族、土家族等40多个其他民族成分。壮族是广西人数最多的少数民族。
2、民族民俗节日丰富
宾阳炮龙节,有百龙舞宾州炮龙之夜文艺晚会和烟花燃放、非物质文化遗产展演及书画、摄影展等活动。
“三月三”歌圩,原名“三月三”歌节,推出山歌擂台赛、千人竹杠阵等富有壮乡特色的活动项目。
布洛陀民俗文化旅游节,有开幕式、布洛陀之夜晚会、布洛陀民间祭祀大典、壮民族山歌歌王大赛、国际雄狮大赛等活动。
环江毛南族分龙节,主要有敬祭仪式、民族体育竞技表演、山歌对唱、民族特产、千人傩面狂欢篝晚会等。
龙胜红瑶晒衣节,红瑶(瑶族的一个支系)文化讲古、劳动场景展示、红瑶习俗展示、民族歌舞表演等活动。
瑶族盘王节,有瑶族歌舞专题晚会、开幕式及大型文艺表演、三省十三县节目展演、瑶族服饰大赛等。
3、民族语言丰富,种类多
广西的11个少数民族,除回族使用居住地的汉语方言外,均有自己的语言,分别是壮语、京语、瑶语、苗语、侗语、仫佬语、毛南语、京语、彝语、水语、仡佬语。而汉语方言也有粤语、西南官话(桂柳官话)、客家语、平话、湘语、闽语等六种。
4、桂剧是广西主要的地方剧种
主要是桂剧、桂南采茶戏。少数民族戏剧和地方戏种:壮剧、壮欢、彩调剧、邕剧、苗剧、毛南剧、壮族提线木偶戏、壮族师公戏。
(2)广西全州方言反映哪些生活习俗扩展阅读:
广西民族特色浓厚的原因
1、历史上,广西是真正的“自古以来”。自秦始皇吞并百越,设置桂林郡,象郡,广西一带就已经纳入中国统治之下,至今已有两千多年历史,虽然后来出现如南越(开国国王赵佗还是秦将)等割据政权,但总体上还是属于汉文化主导政治的地区,汉地十八省。
2、地理原因。广西整个地势自西北向东南倾斜,山岭连绵、山体庞大、岭谷相间,四周多被山地、高原环绕,呈盆地状,大小盆地相杂,族群部落间融合不便,形成多个部落,而一个部落再演化成一个民族,每一个民族都有自己的文化特色。
‘叁’ 广西方言的其他方言篇
广西壮族自治区的湘语主要分布在桂北全州、灌阳、资源、兴安4个县,在贺州等地还零星分布着人数不多的湘语方言岛。在内部差异不大,彼此可通话。使用人口150万左右。俗称“湖南话”、“湘语”。历史上,这几个县曾先后隶属长沙郡、零陵郡、湖广地区,直到明洪武二十七年(1394年)和二十八年(1395年)才改隶为广西桂林府。严格说来,4个县原本隶属湖南,后来才划归广西的,广西的湘方言是因为这几个县行政区划的改变而归入广西。广西的湘方言属老派湘方言,语音上突出的特点是古全浊音声母保留浊音读法,保留中古全浊声母约80%。保留《广韵》声母分清浊的格局,也显示出中古浊声母的分化情况。以全州湘语为代表。声母24个,其中全浊声母7个,分别是[b]、[d]、[g]、[ʣ]、[z]、[ʥ]、[ʑ],韵母34个,声调4个。如全州话“爬”、“度”、“曹”分别读[ba]、[]、[dzau]。词汇上也有一些方言词,如“日头火”(太阳)、“邋遢水”(脏水)、“红毛泥”(水泥)、“麦根豆”(豌豆)、“冰棒大人”(媒人)等。
全州年轻人与老年人所说的湘语稍不相同。年轻人所说的湘语与桂林话、普通话相似之处颇多,老年人所说的湘语与桂林话、普通话相似之处比较少。广西境内湘语对桂北平话也有影响。 民族多元文化的载体
广西壮族自治区语言的复杂局面是历史形成的,是几千年来各族人民不断交流、融合的结果。早在先秦远古时代,壮族先民就形成了自己的语言。如今,广西壮族自治区范围内以壮族为主的壮语人口约1550万,分为南、北两个方言区。回溯春秋时代,楚国的势力达到南海,汉语言进入广西,中原民族与广西的百越民族开始了历史开创性的文化对接。第一次高峰是秦汉时期实现首次中华大一统,设立桂林、象、南海三郡,征发百万军民戍守南疆,形成广西最早的独立的汉语方言———平话。到了唐宋时期,平话成为广西各民族比较统一使用的公共通用语。广西农村的粤语就是在平话的基础上形成的。
此后历朝戍边政策的需要,或者改朝换代的社会大动乱时期,大批汉、瑶、苗等民族迁徙、定居广西,各种方言得到极大的丰富、交融。元明之际,特别是贵州布政司的设立,西南官话即古柳州话取代平话成为广西的公共通用语,局部流通于桂中和桂北,清代形成桂林话。大量移民迁入是明清时期,人口来源主要是广东和福建,带来了粤语、闽语、客家语。而在桂北的全州、资源、灌阳等地,保持了较多的湘语特色。
“中国的吉普赛人”——瑶族从隋唐时期逐渐进入广西,瑶语是中国最复杂的民族语言之一,有勉语、布努语、拉珈语三个语支。宋元时期苗族迁入广西,苗族支系之多,为中国少数民族之最,有黔东、湘西、川黔滇三个语支。苗瑶不同支系的语言不同,即使在同一支系内部,语言也有很大的差异。元朝,回族迁入;明清时期,仫佬、毛南族形成,水、京、仡佬族迁入,达到民族语言与汉语方言第二次接触、融合的高峰。在几千年的发展演变中,汉语方言深深地影响着各少数民族的语言,少数民族的语言也影响着汉语方言。
方言,是各民族重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每一种方言都承载了所属民族的文化渊源、变迁和思想价值体系。语言学、社会学、历史学、民族学、人类学等社会科学学科以方言作为研究的重要切入点,方言是破解古文字、地名、民间文学、民歌、地方戏剧等文化事象的密码,往往能令许多疑难问题迎刃而解。客家人对自己母语的保存意识较强,以客家语为荣,小孩子在家中必须用客家语交流,因此广西客家语内部具有较强的一致性,各地客家语可以相互通话,这是研究客家人独特文化传承机制的突破口。
方言与普通话的“对话”
各色方言毕竟是几千年封闭自然经济的产物。社会在变迁,改革开放在持续深化,信息时代把人与人的距离拉近,人们的交际范围不断拓展,政治、经济、文化的联系加强,社会的客观发展要求推广普通话,实现顺畅交流,构建和谐社会。
20世纪80年代以来,广西普通话普及的速度和质量前所未有。自治区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因地制宜,确立了“分阶段、分区域、分层次”的“推普”工作思路,采取先中心城市后向县城及偏远地区铺开;先抓窗口行业,然后全面辐射;先抓教师和师范毕业生及公务员的“推普”测试,然后再扩展到各行各业的做法。每年9月的“全国推广普通话宣传周”,如今已是第八届;以普通话为工作语言的人员需接受普通话水平测试。通过这些基本措施,我区“推普”工作规范化、标准化、制度化建设取得突破性的实质进展。
正确认识和处理推广普通话和民族语言的关系,国家法律法规给予了明确的指引。《宪法》规定:“国家推广全国通用的普通话”、“各民族都有使用和发展自己的语言文字的自由”,《通用语言文字法》、《民族区域自治法》、《义务教育法》等均对语言文字、民族语言文字的规范使用有具体规定。
方言在“推普”潮流中保持着自己应有的语言和文化地位。语言没有优劣、尊卑的分别,推广普通话是使人们具备双语的能力,在会说方言的基础上,还要会说普通话。推广普通话不是简单地“统一”语言,更不是要消灭方言,而是实现语言的主体性与多样性的和谐统一。
适度的方言发展空间
广西作为一个民族自治区,大约80%的人是双语者。依据国家的法律和民族政策,广西实施双语制,既使用少数民族语言,也同时使用全国通用的汉语和汉语方言。双语现象和双语制体现着民族平等、团结和互助的国家民族政策,有利于民族的发展。
方言是方言区的人们继承母文化、感情沟通的工具,少数民族语言是少数民族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不可或缺的凭借。曾几何时,雪村一首《东北人都是活雷锋》带着“俺们那嘎”的东北味传唱大江南北,它的流行,得益于方言的揉入。一些网民自发成立方言网站、录制方言歌曲,“壮族在线”网站就是典型代表,民间宣传和保护方言的合法合理行为,值得尊重。不少旅游景区,能够用少数民族语言哼上几首山歌、民歌是导游的必修课,这能拉近游客与少数民族风俗的距离……方言与文化传播的关系,不是为了推广方言,扩大方言的流通范围,而是发挥方言具有生动、鲜明、灵活的语言表现力,更好地挖掘地方文化、乡土文化的魅力,使之更容易被大众文化所理解、所接受。方言需要适度的发展空间,过分炒作方言、抬高方言的地位,或者贬损方言,使之低级趣味化的行为,都必须反对和制止。 方言是指一个地方的语言,不一定是没有文字的语言,广西有十几个少数民族方言的种类实是甚多,在广西的每一个小区域都分布着好几种不同的方言,方言在广西已成了一种不可多得的文化,但这种方言文化正随着时代的发展而没落。
一提到壮族,大多数人都会认为壮族人就一定会说壮话,非也!据老一代前辈们说,连他们都不会说壮语,甚至连壮族的服装都没有穿过,更不用说会唱刘三姐的山歌了。方言。可想而知,一个偌大的广西该会有多少种的方言的存在啊!
至于粤语,一般广西与广东大多数汉族人都会说粤语,不过广西人与广东人说的粤语是有所差异的,广西称粤语为白话,把粤语更简单化,更通俗了。
方言是一个民族是代表,它是民族文化的一个缩影,但往往也会给后代带来一种无形的后遗症。学校的老师都是用当地的方言来教书的,苦得我说的普通话,依然带有很浓的广西方言,例来广西人说的普通话在外人看来一向是二流的,但愿未来的人不会重走这样的老路。
方言在某一个时期确实是广西壮族自治区的一种文化,但随着时代的进步,方言有一天会将被退出历史的舞台,成为一种独特的文化遗产。 广西壮族自治区的汉语方言,基本上是西南官话桂柳话和粤语白话两分天下的格局。凭借着在官场及文教方面的优势,西南官话桂柳话成为桂北、桂中和桂西的强势方言,因使用人数居广西汉族第一。它不仅是官话人之间的交际用语,而且是官话人与其他汉族支系之间的交际用语,还是少数民族与汉族之间及少数民族之间的族际语。而粤语,凭借着在商业上的优势地位,成为桂东的强势方言。在西南官话与粤语交汇的地区,如右江流域、柳江流域,甚至出现西南官话、粤语和少数民族语言职能分工的现象。如西南官话用于政府机关,粤语用于集市,而壮语则用于壮族人之间的交流。
相对于西南官话和粤语,平话的使用已显出衰微的态势。根据张均如、梁敏两先生的研究,西南官话和粤语进入广西之前,平话方言曾是广西的权威方言,是广西南北各地汉族人以及汉族人与土着民族之间的主要交际用语,当然也是当时官场和文教商业上的用语。而这两种方言进入广西之后,平话方言的分布区域被它们侵蚀,桂南平话和桂北平话之间失去了联系而各自发展,造成今天的桂南片和桂北片之间内部一致性差,使用范围逐步萎缩的局面。
客家人对语言传承十分重视,自古有“宁卖祖宗田,不卖祖宗言”之说。在客家人聚居区,客家方言成为支系内部的交际用语自不必说。散居在桂北和桂西的客家人,迁入二三百年仍使用客家方言是寻常的事,以至于在桂北和桂西一带形成星罗棋布的客家“方言岛”。值得一提的是,历史上客家方言曾是太平天国的“国语”。太平军及随军男女以广西籍客家人为主体,客家方言居“国语”的地位,太平天国的文书多用客家方言。如“丁冬”(喧闹)、“乃埋”(提携帮助)、“大伯公”(土地神)、“手指甲”(喻小事)、“安名”(起名字)、“打生打死”(死去活来)、“自把自为”(自作主张)等词语都见于太平天国的文书。
湘方言和闽南方言,由于分布范围狭小,其交际功能多限于本支系汉族人之间。而且由于受到强势方言的影响,使用的范围也呈萎缩之势。 广西的语言富矿得天独厚。开采这座语言富矿,至少有四个方面的意义:一,为广西推普工作服务。通过研究广西汉语方言,找出方言与普通话之间的对应关系,可以指导方言区人民事半功倍地学好普通话。二,通过研究广西汉语方言,可以为汉语史研究提供鲜活的材料。三,广西是语言接触十分频繁的自治区,深入研究广西的语言关系,可以促进语言接触理论的研究。四,语言是文化的载体,广西汉语方言承载了广西各支系汉族丰富多彩的文化,加强对广西汉语方言所承载的非物质文化的挖掘和整理,可以为文化广西的建设做出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