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生活日常 > 生活中过程与结果哪个更重要

生活中过程与结果哪个更重要

发布时间:2022-03-03 13:26:16

① 过程和结果哪个最重要

过程和结果谁更重要,一直是个争论不休的话题,且从来就没有一个标准的答案,一切都视乎个人的生活经历和感受。身边的朋友们每次聊起这个话题,也往往是各执一词,互不相让,谁说的都有道理,最后却又谁也说服不了谁。
??过程指的是事情进行或事物发展所经过的程序,而结果指的是在一定阶段,事物发展所达到的最后状态。这两者本来是密不可分的,没有过程就没有结果,没有结果,过程也就失去了意义。然而,人们总是要根据自己对生活的理解和感受,人为地把它们割裂开来,并一定要分出个孰高孰低来。
??仅仅是从事物的发展来看,也许过程更为重要,过程决定结果。然而,事物都是一分为二的,反过来,结果也可以影响过程。在进行某一项事情之前,人们会先考虑这件事情可能的结果,然后才能决定取舍和进行的程序。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在整个过程中,结果才是真正的占据主导地位。
??年轻人思想单纯,没有经历过更多的挫折,也就没有更多的负担。在他们的眼里,没有什么是永恒和不可或缺的,即使如爱情如此美好的感情,也只是抱着只要曾经拥有,不求天长地久的心态,专心享受爱情带来的美好感受。就如同看一场过程极其沉闷的体育比赛,即使最后赢了,也不能给人带来快感和满足。
??对年轻人来说,因为年轻,有大把的时间可以挥霍,跌倒了还可以从头再来。正因为如此,他们更在意过程所带来的感受,至于结果,则从不过于强求。何况,没有美好的过程做铺垫,再好的结果也会黯然失色。
??只有遭受过连番挫折的人,才知道我们所做的一切,无不都是围绕着结果进行,没有结果,过程就变得虚无缥缈,无所依靠,从而失去了存在的价值。这也和看体育比赛一样,即使过程再美,最后的结果却是输了,那么,比赛的意义就要大打折扣。
??对于一个在人生道路上摸爬滚打了多年的人来说,没有什么比结果更重要。我们在人生的道路上经历了太多,得失已了然于胸,任何的过程已经不能激起心底的波澜。没有结果,一切的过程都不过是白费功夫,让人徒增伤感。
??人对生活的认识需要过程,这个过程可以很长,也可能很短,视乎个人的经历和体验。但最终的结果,都会从幻想中回归现实。在结果不能尽如人意的时候,我们可以安慰自己,过程比结果更重要,毕竟我们经历过。但无论如何,人最终还是靠结果来证明自己。
??注重结果不是走向现实,而是人生积累的必然趋势。只知道享受过程,到头来可能什么也得不到,虽然收获了心情,但生活毕竟是现实的,心情固然可以影响我们的精神生活,却未必能够让我们的物质生活更丰富,而精神在现实的生活中绝对不是万能的。
??追求事业的成功是一个漫长的过程,没有对未来的期盼,没有对结果的预期,我们不可能有那样的耐心和毅力,去为了一个遥不可及的目标虚耗自己的时间和未来。年轻的时候,也许我们可以说,过程比结果更重要,经历了太多的挫折后,我们开始对结果耿耿于怀。
??追求爱情的甜蜜是一个幸福的过程,缺少了对未来的向往,没有对结果的期待,我们不可能还如此的执着和沉醉,去为了一段不可预知的感情挥霍自己的感情和精力。遇到真爱的时候,谁都希望有一个美丽的结局,我们未必能够如此洒脱,告诉自己过程比结果更重要。
??看重过程甚于结果的人,至少还拥有一颗年轻的心,在一切都没有改变的情况下,就应该好好地享受过程带来的乐趣。而对于更注重结果的人,因为对人生有了实际的追求,实在是一件值得庆幸的事情。无论是重视过程还是结果,都只是人的心态在某个阶段的反映。
??享受奋斗的过程,珍惜努力的结果。说到底,最重要的既不是过程,也不是结果,而是我们心底的感受。只要感觉美好,无论是过程还是结果,都是我们应该好好享受和拥有的。

② 过程与结果哪个更重要

我觉得过程和结果比起来过程会更为重要的,你在中间努力付出的结果怎样你都会觉得心安理得,而不会有任何的不安心,记得之前自己在高中的时候因为自己学习不太好然后特别担心自己最后不能考个好学校,然后这个老师对自己说你最好在中间过程努力不出来然后对自己有个交代就好,最后自己一直这样告诉自己,但是出人意料的是自己却因此而考到了一个更好的成绩,所以现在自己更看重过程。

③ 过程和结果到底哪个更重要

1、从近期的市场调整想到的

近期以创业板为首的市场调整,造成了前期涨幅较高的很多个股的大幅下杀。今年以来,国内的疫情,海外的疫情都造成了市场的短暂大幅下杀,但以这次的调整时间最长。不同的是,这次的调整,我反而最为淡定,因为资产比上半年的调整又上了一个台阶。虽然结果是好的,但距离年内的最高点也还是有不小的跌幅。

3、总结

做事正确的姿势应该是认清本质,确立自己的能力圈,找到正确的过程和结果,享受过程,期待结果!

应该在享受过程的过程中,让结果尽量可控,这才是考验一个人的智慧所在。

④ 过程和结果哪个更重要作文


求甚解才有进步

其实,对于方式和依据的苛求不仅是某些职业的准则,在很多情况下,追求过程本身也让我们生活得更有意义和品质。往大了说,是这种求甚解的态度使人类的认知水平不断进步,往小了说,对于过程的计较也使我们的日常生活变得更有乐趣。

就拿科学研究来说,获得正确结论的前提一定是建立在严密的实验设计和严格的操作规范之上。而回顾科学发展历程,后人也总是通过不断细化和推敲前人的研究成果,不断解决过程中的疑点和未尽事宜,才使得科学和人类走到了今天。

比如,德国天文学家开普勒提出了行星运动三大定律,他认为,行星绕太阳运转的轨道是椭圆。但这也只是开普勒根据前人的观测数据总结得出的结论,也就是说,这个结论正确与否还很难说,因为它的论证过程并不明晰。后来,牛顿用数学论证了行星的运行轨道的确是椭圆,使论证过程更加清晰准确,只有这样,他才能以开普勒定律为基础,进一步提出万有引力定律。

即使是在日常生活中,追求过程很多时候也比结果更有意义。比如,看悬疑剧的乐趣在于了解事件发展的经过,神探到底是如何一步一步通过线索找出真兇。结果如何虽然重要,但这中间推理的过程才是精髓所在,否则电视剧拍两集就够了——草草开头,匆匆大结局;比如坐出租车,如果司机把你顺利送达目的地,却绕了大半个城市,你依然会觉得他丧失职业道德;再比如一对热恋的情侣,男女双方总是会不厌其烦地问:你喜欢我什么?即使他们都笃定对方的真心,但依然觉得自己讨人欢心的理由很重要。否则,他喜欢她温柔时的样子,她却以为他喜欢自己张扬的个性,不小心过分“扬短避长”,那才真是阴差阳错,得不偿失。


(本文源自大科技*网络新说016年第3期文章)

⑤ 过程和结果哪个更重要

爱情总是想象比现实美丽,相逢如是,告别亦如是。我们以为爱得很深、很深...来日岁月,会让你知道,它不过很浅、很浅...最深最重的爱,必须和时日一起成长。因为爱情的缘故,两个陌生人可以突然熟络到睡在同一张床上。然而,相同的两个人,在分手时却说,我觉得你越来越陌生。
爱情将两个人由陌生变成熟悉,又由熟悉变成陌生。爱情正是一个将一对陌生人变成情侣,又将一对情侣变成陌生人的游戏。
相信爱情可以令一个人改变,是年轻的好处,也是年轻的悲哀。浪子永远是浪子。令男人改变的,也许是上帝的爱或者佛祖的慈悲,但绝对不会是女人。
最不宜结婚的是浪子,最适宜结婚的也是浪子。往往不是女人改变一个浪子,而是女人在浪子想改变的时候刚好出现。
男人的一生,不过对女人做两件事:超乎她想象的好和超乎她想象的坏。女人用他的好来原谅他的坏。如果有一天他们不能在一起,不是他太坏,而是她太好。
我们一生之中,要牢记和要忘记的东西一样多。记忆存在细胞里,在身体里面,与肉体永不分离,要摧毁它,等于玉石俱焚。然而,有些事情必须忘记,忘记痛苦,忘记最爱的人对你的伤害,只好如此。
时间会让你了解爱情,时间能够证明爱情,也能够把爱推翻。没有一种悲伤是不能被时间减轻的。
如果时间不可以令你忘记那些不该记住的人,我们失去的岁月又有什么意义?
如果所有的悲哀、痛苦、失败都是假的,那该多好?可惜,世上有很多假情假义,自己的痛苦、失败、悲哀,却偏偏总是真的。
他纵有千个优点,但他不爱你,这是一个你永远无法说服自己去接受的缺点。一个人最大的缺点不是自私、多情、野蛮、任性,而是偏执地爱一个不爱自己的人。
暗恋是一种自毁,是一种伟大的牺牲。暗恋,甚至不需要对象,我们不过站在河边,看着自己的倒影自怜,却以为自己正爱着别人。
爱情和情歌一样,最高境界是余音袅袅。最凄美的不是报仇雪恨,而是遗憾。最好的爱情,必然有遗憾。那遗憾化作余音袅袅,长留心上。最凄美的爱,不必呼天抢地,只是相顾无言。
失望,有时候,也是一种幸福。因为有所期待,才会失望。遗憾,也是一种幸福。因为还有令你遗憾的事情。追寻爱情,然后发现,爱,从来就是一件千回百转的事。
最浪漫的爱是得不到的。最浪漫的情话,是当哪个已经跟你分了手的人打电话来问:“你好吗?”你稀松平常地回答:“我很好。”而其实你还爱着他,你一点也不好。
男人伪装坚强,只是害怕被女人发现他软弱。女人伪装幸福,只是害怕被男人发现她伤心。
爱情,有时候,是一件令人沉沦的事情,所谓理智和决心,不过是可笑的自我安慰的说话。
爱情从来都是一种束缚,追求爱情并不等于追求自由。自由可贵,我们用这最宝贵的东西换取爱情。
因为爱一个人,明知会失去自由,也甘愿作出承诺。
诺言是用来跟一切的变幻抗衡。变幻原是永恒,我们唯有用永恒的诺言制约世事的变幻。不能永恒的,便不是诺言。诺言是很贵的,如果你尊重自己的人格。
爱是有安全感,又没有安全感。爱是一种震撼,也是一种无力感。爱是诱惑,也惟有爱能给你力量抗拒诱惑。爱是忠诚,可是爱也会令你背叛。
一个人负心,或许是因为他的记忆力不好。他忘记了,所以他能够负心;不是因为他负心,所以他忘记了。以前种种,他并非完全忘记,但他记忆力太差了,往事已经不再深刻,很快就被新的记忆取代,只记得新人的欢笑,忘记旧人的笑脸。
爱和怀念是两回事。男人忘不了旧情人,必然是他在过去的岁月里,曾经伤害她,那一次的过失,他无法弥补。当明知不可挽回,唯一补偿的方法就是怀念,同时也用对她的怀念来惩罚自己。自以为是的深刻不过是自欺欺人的说话。
懂爱的女人通常输得很惨。爱情本来就是残忍的,胜者为王。
感情可以转帐,婚姻可以随时冻结,激情可以透支,爱情善价而沽。是的,在这细小的都市里,这就是我们的生活。
今天的长相厮守,只是尽力而为而已。最安全和最合时宜的方式,还是和自己厮守。
一个钱币最美丽的状态,不是静止,而是当它像陀螺一样转动的时候,没人知道,即将转出来的那一面,是快乐或痛苦,是爱还是恨。快乐和痛苦,爱和恨,总是不停纠缠。
所谓缘分,也和发明一样吧,都是源于偶然。爱情也是一种发明,需要不断改良。只是,这种发明跟其他发明不一样,它没有专利权,随时会给人抢走。
愈害怕失去的人,愈容易失去。愈想得到,就愈要放手。放手是很难的,但是别无选择。
世上有很多东西是可以挽回的,比如良知,比如体重。但不可挽回的东西更多,譬如旧梦,譬如岁月,譬如对一个人的感觉。放弃一个很爱你的人并不痛苦,放弃一个你很爱的人才是痛苦。
食物可以有标签,说明“请在此之前食用”。女人不是食物,青春是有期限的,忍耐也是有期限的,请在期限期满之前好好爱她,好好照顾她,因为她是逾时不候的。
万物有时,怀抱有时,爱情也有时序。爱情有生、老、病、死。爱情总在不知不觉间过期。有一天,我们把它拿出来,才知道它最鲜活的日子已经永远过去。
爱情中最伤感的时刻是后期的冷淡,一个曾经爱过你的人,忽然离你很远,咫尺之隔,却是天涯。曾经轰轰烈烈,曾经千回百转,曾经沾沾自喜,曾经柔肠寸断。到了最后,最悲哀的分手竟然是悄无声息。
有相逢就有别离,可是每个人都害怕别离。大家都知道,最后一次的别离就是死亡。我们口里说“天下无不散之筵席”,心里却舍不得喝掉手中的酒,还想再唱一支歌,再唱一支歌。你可不可以不走?~~~~~~~~~~~~~~~~~~~~~~~~~~~~~~~~~~~~~~~~~~~~~~~~~~~~~~~~~~

⑥ 过程与结果哪个更重要

身处的位置和站立的角度不同,对过程和结果重要性的理解也不相同。个人以为,凡是要么去做、要么不去做,要去做了,就必须尽最大努力去做结果。这就需要凡事必先经过缜密的思考、细致的流程设计,然后一步一步的去完成他,途中遇到困难,尽最大努力去解决,最终达到自己想要的一种结果。这既是对工作的百分百负责,更是对自己的百分百负责。而对于一些倡导重在参与、不为结果为过程、在过程中我也能感受到快乐、吸取了经验跟教训等等诸如此类的言行,窃以为,这就是一种极端不负责任的态度,也是给自己推诿扯皮寻找理由,或者说是一种为自己失败而去找的一个冠冕堂皇的借口。态度决定一切,什么样的态度决定什么样的行动,什么样的行动成就什么样的结果,如果常抱有这种消极不负责的态度,对任何结果不负责,只注重过程,那么最终就会没有任何结果,永远都是一事无成。

⑦ 过程与结果那个更重要

改革:过程比结果更重要

市场的结果之一,是将这个社会分成了有财产的人和没有财产的人两类。这样的结果有人满意,有人不满意,但无论是满意或者不满意的人都接受了这样的结果,其中的道理在于大家接受财富分配的过程。这个过程叫做市场。

除了市场过程,财富分配还有其他途径,但其他的过程引致的不满不仅在于结果,同时也在过程。

薛兆峰曾经非常有把握地说:“唯一可以确定的是:争论应该适可而止,“落实”比“如何落实”重要,而最终采取的方式也只能大致合理,不可能十全十美,也不可能皆大欢喜” [1]。他显然说错了。唯一可以确定的,对于市场的存在而言,应该是过程比结果更重要,“如何落实”比“落实”要重要百倍。人类一直都有很多分配财富的方式,市场方式之所以取代了这些方式,原因就在于其过程,在于其过程的形式公平。市场的结果不可能皆大欢喜,但市场的过程必须大家接受,必须十分合理。哪些“私人”得到了国有财产,这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他们是如何得到这些财产的。这是市场经济的最基本原理,经济学家不争论这个问题是经济学家的失职。

薛兆峰清楚:“从“公有”到“民有”,至今没有一条清晰、便捷、确定、安全的道路可循”,但他却没有看到,所谓不清晰、不便捷、不确定、不安全,全部来自不公平。改制不存在形式公平的过程,这是改制的致命伤。中国人所说的公平,其实有两个意思,一个是正义(justice),一个是均等(equity)。不可能皆大欢喜的公平是指后者,必须大家接受的公平是指前者,不可以混淆起来说。改制不可能做到平均分配,但改制必须做到交易公平,这就是所谓的程序正义。

市场的效率与市场的程序正义之间,哪一个更重要?薛兆峰恐怕是本末倒置了。市场的全部效率,都来自公平交易的过程之中,没有了过程的正义,市场的效率从何而来?教科书中说,市场的效率来自个人利益最大化的诉求,这并不完全。计划经济时,利益最大化也是每个人的诉求,但那时没有效率。市场的本质,是自发的公平交易,市场进化几千年,没有人知道它有什么效率,人们追求的是公平交易。发现市场机制有效率,那是后来的事,效率只是市场的副产品。有关市场效率的哲学告诉我们,公平交易本身就是目的,没有任何伟大的目的足以令我们放弃公平交易,哪怕这个目的是效率。效率是由“看不见的手”来完成的,我们看得见的,只有公平交易。国企改制,存在公平交易吗?

薛兆峰说,改革的方式“大致合理”就够了。然而,市场从来不接受“大致合理”的“方式”。薛兆峰又说:“其中一个‘大致合理’的原则是:谁为企业带来较大的收益,谁就应该分得较大的股权”。他似乎解决了一个问题,却产生了一个更大的问题:谁来判断“谁为企业带来较大的收益”?这是一个永无尽头的链条,市场之所以有效率,就是因为市场中不存在这样的链条,市场原则非常简单:出多少钱有多大股份。不幸的是,这个市场原则无法用于国企改制,因为国企之所以需要改制,就是因为国企不可交易[2]。这就是我反复强调的国企改制的不可能。

与此相关的是,“善待企业家”是一个伪命题,这个理论的提出就是为了解决“大致合理”的问题。然而,市场从不“善待”任何生产要素,任何关于企业家贡献的说辞都没有意义。市场并不是根据要素的贡献来定价的,一百年多前,经济学家发现了市场的这个秘密,成为经济学最伟大的成就之一。几十年前,经济学还发现了市场的另一个秘密,企业之所以成为市场中的一个独立单位,原因之一是无法区分企业内部的要素贡献。“企业家”当然是企业的一部分,他们的贡献与其他要素的贡献无法区分。发现这个秘密的,称为产权理论,或制度经济学,薛兆峰据说是这方面的专家。

当年关于“姓社姓资”的争论可以适可而止,甚至可以搁置争论,因为那是意识形态争论。国有资产属全国人民所有到底是一个法律概念还是个文字游戏,这也需要争论,但争论似乎也可以搁置,(搁置的理由本来应该由法学家给出。国企改制这样一个涉及法律基本概念---财产权利的问题,法学理论集体失语,真是奇观。)但“转让权应该落实到谁的手上”这个争论却无法“适可而止”,有关此类的争论根本无法搁置,因为这是权利归属之争。人类为财产权利争了几千年,还从来没有人建议搁置这种争论。制度经济学认为,解决这种财产权利争议最好的方法是市场或者法律。作为制度经济学家的薛兆峰却出了一个损招:他以为,将国企尽快送出去,就可以避免改制引发的交易成本[3]。如果这样可以降低交易成本,那么降低交易成本的最佳途径应该是独裁,制度经济学几十年,全部白忙活了。

正是关于财产权利的争执,构成交易成本。交易成本只能通过制度安排来降低,别无他法。经济学家经过近20年的寻找、设计、试点、总结,在律师及会计师的帮助下,玩了那么多法律及财务的游戏,仍然没有找到“清晰、便捷、确定、安全的”国企改制途径,与当年的几个老农民将手印一按,就可以在全国迅速推广开来相比,这一事实本身就告诉我们,国企改制存在内生缺陷。产权界定虽好,但世界上有很多东西的产权是无法界定的,其原因也只有一个,其交易成本过高。

薛兆峰其实非常清楚,改制的困难在于改制的程序,他只是不清楚,改制程序比改制的结果更重要。所以想出了一个霹雳手段。薛兆峰知道,当前有关国企改制的争论,就是改制引发的交易成本,他只是忘记了,交易成本是关于财产权利的争议,不是无理取闹。薛兆峰看清了国企的问题在于国有资产没有转让权[4],却忽略了一个简单的逻辑:这样的财产权利,如何可以转让给私人所有?

将不可转让的国有资产转让给私人所有,国企改制的实质内容无非如此。薛兆峰要回答“现在究竟有没有一条能让官员和企业家朝着产权明晰的彼岸放心通行的高速公路?”的问题,就必须回答如何将没有产权所有人的财产合法转让的问题,如果这个问题解决不了,产权理论告诉我们,不仅现在没有这样一条高速公路,而且永远都不会有这样一条高速公路。科斯说,没有通过市场进行的权利调整,将面临无休无止的诉讼。科斯还说,这种诉讼就是交易成本;由于这种诉讼的可能存在,会使权利调整在一开始就无法进行。根据科斯的说法,改制可以在中国进行到今天,全都托法制不健全之福。

有的人以为,在有的地方,改制的程序还是不错的,这些不错的改制,无非是用了拍卖的程序,用了市场交易的手段[5]。他们忘记了,国有企业正是被他们自己定义为不可交易:如果存在针对国企产权的交易方式,还要改制做什么[6]?。所以说,已有的改制,不可能存在程序正义。不存在程序正义,却用霹雳手段强行将财产权利分配给了某些私人所有,这就是国企改制。在已经改制的地方,效率似乎不错[7],但经济学家忘记了还有一个成本没有计算:关于这些财产分配的争议。不许争议不等于不存在争议,争议的声音被压抑也不等于不存在争议,郎咸平一颗小火种,这争议一下就爆发出来。如果争议不可以用法律的形式表现出来,那么它就只能以意识形态的形式表现出来。经济学家曾经建议,通过法律途径降低社会争议的交易成本,甚至有人建议,建立法律追溯制度,降低侵吞国有资产的可能性[8]。这些经济学家竟然不清楚,法律的正义完全来自程序的正义,法律并不裁判权利的分配结果是否公平,法律仅仅裁判权利的转移过程是否公平。国有企业的“所有人缺位”,它的财产权利转移不可能得到了合法的授权,任何国企改制过程就不可能在形式上合法。这就是科斯所说的,“权利调整”根本就不应该开始。

制度经济学提供了一个工具,使经济学家可以看清国有企业的弊病。但制度经济学同时提供了国有企业改制之难的解释:权利调整虽然可能提高效率,但权利调整本身的交易成本可以使这种效率提高永远都无法实现。这不是我的推论,而几乎是科斯的原话。科斯似乎预见了国企改制的麻烦。制度经济学无法用来改制,因为它只有解释经济现象的功能,没有其他的功能。产权理论可以几乎完美的解释为什么国有企业存在那么多的毛病,但产权理论同时也解释了,要改变客体的产权不清晰状态,有时候我们根本做不到。

薛兆峰说:“只有帮助建设这条高速公路的才是好猫”[9]。薛兆峰先定义了国有企业没有财产转让权,却要请大家帮忙,将不可转让的国企转让给私人,这实在强人所难了。皇帝没有衣服,叫人说什么?

市场不是一个结果,而是一个过程。我们的祖先并不知道公平交易会产生效率,他们只知道,哪怕是要得到一根葱,也应该公平交易。国有资产那么大一笔财产,当然应该公平交易。正是无数的公平交易,构成了我们所说的市场。我们不需要知道改制有什么“长远利益”或者“根本利益”,我们只需要知道改制必须程序正义。接受市场就必须接受一个基本原理:过程比结果重要百倍。

从程序设置看过程和结果

在大千世界里,不论是自然的运动,社会的运动,还是人类的思维运动,无处不存在着程序。

可以这么说,人们的一切努力和奋斗都在寻求一种程序,一种适应自然、社会和人的思维运动的程序。

——赵振宇

今天我要和同学们讲的是有关程序设置的一些论题,我用了一个“过程比结果更重要”的标题,着重要说明的是程序设置在一些决策和组织运动过程中的重要性。来之前就听到大家要我多举例子,我想这个应该没有问题。由于这个课题的研究还需要深入,今天的讲座就权当“抛砖引玉”了。

程序设置其实不仅是学界提出的新课题,在政治体制改革的进程中,要着重加强制度建设,特别是程序化的建设,也是党的十六大提出的一个新课题,一项新任务。

在党的十六大报告中,第一次使用“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提法,并把它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一个重要目标。在谈到政治体制改革时,报告特别强调“要着重加强制度建设,实现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制度化、规范化和程序化。”而在党的十五大报告中论及这一问题时的提法是:“逐步实现社会主义民主的制度化、法律化。”党的十六大报告将“法律化”改为“规范化”,使我国的民主政治建设具有更加的广泛性。而“程序化”的增加,则说明我们党在民主政治的建设中,不仅注意结果,更关注运动的过程,而且,只有关注过程的科学性,才能保证结果的科学性。

世界上的事是复杂的,不同的事物有不同的程序要求。就比如去年比较流行的一本保健医生谈保健的书,可能在座的各位的父母都读过,去年学校发给教授们几乎人手一册。这本书有一个关于减肥的诀窍,想减肥的同学们听好了,作者洪昭光医生说,要想减肥,就餐时必须先喝汤再吃饭,因为先喝汤可以给人一种饱的感觉,再吃饭自然就会少了许多,这就是程序的一种运用嘛。大家想一想,如果弄反了,先吃饭再喝汤那不越变越胖!你看看这个吃饭的过程也是有讲究的。

程序实际上是一个时空概念。一般来说它有两用,作名词时,讲的是事物运动的排列顺序,表现为一种相对静止状态;作动词时,讲的是为达到某种状态而进行的运动过程。这种过程因不同的要求而有不同的程序,比如按时间的先后(如先来后到)或按年龄的大小(如尊老爱幼)或按紧急的程度(如轻重缓急)或按数量的要求(如大小多少)等依次排列的工作或运动步骤。

在大千世界里,不论是自然的运动,社会的运动,还是人类的思维运动,无处不存在着程序。可以这么说,人们的一切努力和奋斗都在寻求一种程序,一种适应自然、社会和人的思维运动的程序;一切成功者的表现都在于不断地克服来自自身和外部的干扰或破坏,调适各种程序,使之系统运动趋于一种整体上的和谐完美。有件事情大家可能都听说了,香港着名艺人张国荣跳楼自杀,一段时间娱乐记者忙得不亦乐乎。张国荣为什么要自杀,听说有一个原因是拍电影中了邪,我不太相信这个说法,但张国荣死的那个时候他的精神肯定是不正常的,也就是说神经系统的排列程序出了毛病。人的内部程序出错轻则减不了肥,重则威胁生命,看看程序设置是多么的重要。

我们再把问题说得宽泛点。大自然和人类社会是由不同的程序体系将各种因素组合在一起的。人的存在就是如何认识它,把握它,驾驭它。美术家把玩的是赤橙黄绿青蓝紫;音乐家吟唱的是嘟、来、咪、发、梭、拉、西;政治家考虑的是民主、自由、战争、和平、改革、发展——高明的美术家能调成彩练舞当空;出色的音乐家能谱写华章传千古;成功的政治家能力挽狂澜运筹帷幄富国强民。这一切都离不开程序,离不开对各种不同事物程序的认识、运用和调适。

我们现在常讲的决策程序,它就包括发现问题、确定目标、价值准则、拟定方案、分析评估、方案选择、试验实证、普遍实施等8个程序阶段,还有调查研究等一系列的决策技术内容。这样的程序要求是为了保证决策的科学性。20世纪80年代初期,不少地方就提出“三不决策”,即不认真调查研究不决策,不经过专家论证不决策,不制订两个以上的可行性方案不决策。在决策过程中增设了这个“三不”程序,其目的就是为了保证领导拍板的正确性,而且也可以保证老百姓参与到决策的过程中来,增强决策的民主性。但是,现在看来不够了。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去过武汉“国际会展中心”?去过的同学觉得那幢建筑漂亮吗?可能在这个问题上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很难找出一座建筑物让所有的老百姓都喜欢。我现在要说的是会展中心的诞生过程是不太妥当的。当时有关部门在报纸上刊登了“国际会展中心”的6个模型图片供读者投票选择。这个方法理论上是非常民主的,但我们从报纸可以看到6个模型照片的大小和排列是经过有意安排的,1号、2号模型照片不仅大而且放在突出的位置,而其他照片相比要小且放在后面。这种版面语言的引导作用是十分明显的。不出所料,10多天后结果出来了:1号模型以超过80%的投票当选,于是我们现在看到的会展中心就是1号模型的样子。而且,什么样的问题该由老百姓去决定,用什么方式去决定,仅凭一张图片能够对一座涉及城市形象的建筑物作出判断么,这些问题都需要研究。

因此我们在决策的时候不仅要做到上面说的“三不决策”,更重要的是要注意程序设置和运作的科学化、公开化和合法化等问题。

程序设置的科学化

所谓程序的科学化,就是要求程序的设置符合客观实际的规律性,人们按此办理能够以最小的投入获得最大的收益。

召开会议有它的程序。会前必须要让与会者知道:这是一次富有成效的会议吗?你是否知道本次会议的目的?你是否拿到了会议议程?你的任务是什么,做了准备吗?你知道要把会议结果向谁传达,怎么传达等等。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还对各种会议的召开、出席人数、会议时间、表决的方法及每位代表的发言次数和发言时间等都作专门性的规定。这些规定,都是着眼于给会议注入科学程序,以保证会议的有序与高效。

选择大批优秀人才走上各级领导岗位是一件大事,为此,中央专门制定了领导干部选拔任用的工作条例。在这个条例中,有关于任用条件、民主推荐、考察、酝酿、讨论决定、交流回避等项规定和程序。仅在民主推荐中就有以下的程序:制定推荐工作方案,公布推荐职务、任职条件、推荐范围和有关要求;采取召开推荐会、个别谈话、填写推荐表等方式进行推荐;由同级党委或者上级党委组织部门汇总推荐情况;向上级党委汇报推荐情况,等等。为了保证程序的严肃性,该条例还制定了纪律和监督条款,对违反该规定和程序的,要予以批评和组织处分。

重视决策民主化、科学化是我们党在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一个新的有力的表现。调查研究、征求意见在先,集体讨论、修改定论在后,定量数据在先,定性评判在后,议论纷纷在先,择善而从在后。正是有了这样的程序安排,才保证了我们党和国家政策的最优化水准。

前几年南方某市曾举行过一次选美比赛,引起了一场风波。原因当然是多方面的,但是,评选的程序和规则欠科学是关键所在。本次大赛没有采用一般通行的100分制打分(而且要去掉一个最高分,去掉一个最低分),而是根据评委自己的判断,将选手按1—10的顺序排列分别计分,总得分最少者成绩最佳,其余以此类推。此方法很简单,却酿成了一个致命的缺憾——个别评委的意见可能将大多数人的意见予以否定。如某选手有8位评委同意他为第一名,有2位评委则将其列为最后一名,该选手得分8分+20分,计28分。另一选手有5位评委同意他为第二名,5位评委同意他为第三名,该选手的得分是10分+15分,计25分。结果呢,大多数评委都同意第一名的选手,就因为两位评委的不同意见而排在后一位大家都认为稍差一些的选手的后面。

程序不科学,再高明的人也难作出正确的判断;程序不科学,看似民主的行动,也难产生有效的决策。这里我讲讲罗尔斯在《正义论》提到的怎样做到“分粥理论”,这个例子很好的说明了程序科学的基本原理对结果科学的保证作用:一群人希望平均分粥,在没有精确的计量方法的情况下,如果没有科学的程序保证,则无论选择由谁来分粥都会有利己之嫌。而如果规定大家轮流负责分粥,且分粥的人最后拿粥这种方法,则无论多么自私的人,为了使自己所得粥不比别人少,他都会努力把粥分得尽可能均匀。

由于程序的不科学或人们不按科学的程序去办事而带来损失和造成不好影响的事在我们的政治、经济、文化生活中时有发生。而且,如果程序设计得不科学,越是参与性强、透明度高,其造成的不良影响面就越广;如果程序安排得不科学,越是动用了法制的力量,越有强制性的害处,因为不科学行为可以在法制的保护下大摇大摆地引人们入歧途。重视和加强程序的科学性,已经和必将促进我们各方面的工作向着有序高效的目标发展。

程序设置的科学性,其一,要把握好程序制定的价值前提。所谓价值前提,说的是该项程序设定的目的、目标是什么,它是否符合我们当前的情况。程序是为决策和其他一切工作服务的,设计者只有明白了该项工作的意义和这项程序设置的作用,才可能设计出符合要求的程序来;其二,要把握好程序制定的事实前提。所谓事实前提,说的是制定该项程序需要的科学手段。不同的程序需要有不同的手段,不同的手段需要有不同的科学知识。设计者只有具备了一定的科学素养,又懂得如何运用这些知识去设计程序,这样的程序才符合实际的要求。

程序设置的公开化

程序的公开化,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现在有不少地方选拔领导干部,在群众推荐组织考察以后,还通过新闻媒体公示,以听取更多人的意见。组织部门根据听取的意见来决定该同志是否任命。有的科学成果评奖也采取公示制,即将申报作品项目和内容提要在专门性的杂志或新闻媒体上公示,如在三个月内没有异议,才决定是否授奖和授予何种奖励。上海大学为防止学术腐败,公开发行博士生论文,让社会各界均可以参与评审;媒体向社会公开各类专家人选的选拔范围、对象、条件、名额、程序和监督办法。而且把经过组织审核、专家评议入围的人选名单公示15天,建立接待制度,广泛接受社会监督。

“公开、公平、公正”是人们孜孜以求的民主权利,它体现在人们的政治生活、经济生活、文化生活和其他一切日常生活中。而“公开”,则是人们实现民主权利的首要前提。人们不仅要求公开结果,而且要求公开过程,即对实现结果的每个程序都需要有所了解。这正如一个古老的英国谚语所说:“正义不仅要得到实现,而且要以人们能看得见的方式实现。”对此,美国程序理论研究学者迈克尔·贝勒斯作过这样的论述,他认为,裁判者的偏袒可分为实际的偏袒和表面的偏袒,对于后一种也应在程序设计时予以避免。如裁判者在解决争端问题时,不得与争端的任何一方进行单方面的接触。之所以要如此设计,是因为人们有时很难判定裁判者的不当行为是否会导致裁判结果的不公正,也很难判断表面的偏袒是否会转化为实际的偏袒。在这种情况下,只能设计一种对一切表面上偏袒的行为均加以禁止的程序,才能防止所有可能出现的偏袒行为。

程序公开化,是对人们公民权利的一种维护和尊重。我们常讲要建立一个民主法制国家,它的一个重要含义就是人民有知情权,即对一些关乎国家大事的知晓,对影响自己生活(生活的内容是多方面的)的了解。知情权是公民权中的一项重要内容。除了那些涉及国家和集体机密、个人隐私和某些特殊的程序不能公开外,公民有权了解一切他们应该知道和希望知道的活动程序。知情愈细愈广,表明我们国家的民主程度愈高,这是一件好事情。同时,知情是公民参与管理国家和大众事务的首要前提,只有知情了,才能参与管理参与讨论,这是他们主人翁地位的充分体现。一项事务,只有大家都知道了,都来参与了,这项事务才能办得更好。公民的这种知情权和参与权有的是通过大众传媒直接实现的,有的则是通过人民代表或其他形式来代替行使的。不论哪一种,公民都不仅需要了解结果,同时要了解结果产生的程序。

程序设置的合法化

程序的合法化可以最大程度地维护人的尊严、保障人的人格与自由权利。所以,有人打比方说,实体错误只是把一个东西称错了,而程序错误则是把称杆上的定盘星定错了,称什么东西都不准。据统计,1998年1月至10月底,全国各级法院共复审案件411万件,其中实体错误的有12045件,占错案的15%左右,而程序错误的则有73143件,占错案的85%左右。所以,就我国目前司法不公的问题看,首要的不是实体不公正,也不是制度不正义,而是程序不合法。从这个意义上说,程序合法化问题是我国当前司法界的一个重要问题。

司法程序是司法活动中的“游戏规则”,是执法者实现司法公正的基本途径。司法公正是一个完整体,它包括实体的公正和程序的公正。但是,长期以来,在我们的现行体制中,在某些法官的头脑里,还存在着“重实体,轻程序”的思想和表现,其结果,司法程序制度未能贯彻始终,司法实体的公正也就会大打折扣。为什么有的人的案件可以不“当庭宣判”,而要拖很长很长的时间?为什么有的人犯了法,不直接由司法部门去处理,而要先由有关部门处理后再“移交”出来?“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应该是实体的平等,即同罪同罚;同时,又是程序的平等,即嫌疑人在接受法律的审判的过程中,其时间限度、其环节顺序都应该是一样的。在某种意义上说,程序上的平等比实体上的平等更重要,因为,程序的不平等可能引起实体即结果的不平等;结果是否平等可能因为种种原因而使人们有不同的评价,而程序的不平等一下子就使人感觉到了。问题当然并不只是表现在司法界,在我们的经济社会生活中这样的问题也不少。不少“交学费”的原因是决策失误,而决策失误的一个重要原因又在于决策程序的科学性没有得到法律的有效保证。

今年初,某省一位市长的选举成了全国的一大新闻,许多媒体作了报道。该市市长候选人在市人大换届选举中,第一次没有过半数落选了。但经过他事后到每个代表团进行“动情演讲”,在第二次选举中当选了。要知道,根据有关规定,如果这种一对一选举没有选上者可根据工作需要由党的组织部门另行安排工作。但那个市长却硬要进行本来不存在的第二次选举。如果说第二次的选举反映了民意,那么第一次的投票又作何解释呢?听说这个市长在市民中口碑不错。但这不是一个感情问题,也不是一个道德问题,这是一个法律的程序问题。因此该市的这次选举遭到质疑也是正常的。这个事件告诉我们,决策不仅要求科学,而且要求合法。这种合法性包括两方面内容,一是决策内容的合法,即一项决策是否在法律允许的权限范围内,是否违反法律的规定;二是决策程序的合法,即决策过程中是否履行了公示(广大公众评议或由他们的代表审议)、听证(允许利害关系人作合法性反对)、审查和批准程序。如地方政府对重大事项的决策,既应当向上级政府和中央政府报批,又应当向本级人大报告,由其讨论决定。有的还需交给广大民众讨论,听听他们的意见。但是,现在的状况是对上报告的多,报本级人大讨论的少,拿出来交给老百姓议论的就更少了。由于少了这样一些程序,“交学费”的现象就会不断地出现,给人民给社会带来一些不必要的损失。

上面分别从程序设置的科学化、公开化和合法化三个维度着眼,除此,还可考虑从艺术性、有效性和可持续发展等量度考虑程序的设置。这里我还要讲一点程序和规律之间的关系问题。规律是客观存在的,人是不能制造规律的,人们要想获得成功,就必须按照规律办事。在人类、自然和社会的好多领域,程序是人们设置的,但这种设置也必须符合这一类的规律要求。可以这么说,规律决定程序,程序反映规律,只有对规律的正确认识和把握,才能更好地设置程序。我们说过程比结果更重要并不是说只关注过程,而不考虑结果,这就像农民种田工人做工一样,哪有只管干活不问产品数量质量的?我们说过程比结果更重要,是想表达这样一种理念,在我们的运动过程中,如果忘记或轻视了对程序的关注,就可能出现不利结果的局面;如果关注和重视对程序的设置和运作,就可能会收获好的或一些意想不到的好结果。如果我们的结果出了问题,不妨从程序上找找原因。当然,程序也不是万能的。人们设置程序时具有主观性,这就难免保证它的科学性和完备性;人们在执行程序时,又有了主观性,又可能因不同人的不同理解

⑧ 在学习工作中,过程和结果,哪一个会更重要呢

生活中,其实过程比结果重要,有些时候结果是不能把控的 只要过程中努力了,你想要的结果几率要大很多 如果过程不努力,想要结果的几率就少很多。所以过程比结果重要。

⑨ 过程与结果哪个更重要

如果可能,当然过程要美好,结果也要圆满。最理想的状态。
如果非要二选一。
那就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不能一概而论。
一般来说,娱乐性的东西看重过程,开心就好;与自身切身利益相关的就要更关注结果。

⑩ 过程与结果,哪个更重要

这些是我自己总结的,有点乱,不好意思~~ 结果更重要.因为即便过程再精彩,然而你失败了,那你就是个失败者.比如考试,你很用功,但你的成绩没有达到录取线,你就不会被录取.没有人会在乎你是否用功,也不会因你用功就破格录取你.
我们都说,不要在乎结果,最重要的是过程.
其实,有时候,结果比过程更重要,比如说高考!很多时候,我都是抱着求胜心理去做事情.也许这些事情并不需要分出胜负,亦或者输赢也并不十分重要,淡然处之就好.甚至,我也知道,世上大多事如此,但固执的认为结果比过程重要.只要有个好结果,不就什么都不重要了么.重在参与只是失败者为自己找的冠冕堂皇的托词,社会可只看你的结果
如果过程真的重要,那会有什么“黑色七月”,只用短短数个小时,宣判一个学子十年的寒窗苦读?
如果过程重要,那么年底考核的几个分数,就会决定一个工人,一年辛劳工作吗?
有人说只问耕耘不问收获,总觉得这是自欺欺人,也许是辛苦努力而毫无收获的自我安慰,再如,的奥运会上,我想所有的运动员都付出了常人无法想象的辛苦,但是并不是所有的人都得到了最终的荣誉与辉煌.没有一个比较完美的结果,会使所有的过程更加的充满无奈.
我们努力的过程是为什么呢?不是为了一纸文凭,为了能够找到更好的单位或在原单位拥有更强的实力吗?而且这个结果也不单指是文凭结果,我们在努力的过程是指学习中的方法、乐趣、和是否顺利,而是否学到知识也是这个过程的结果之一,所以我说,文凭与知识都是学习过程的结果,所以结果更重要.
我们承认过程重要,然而一切过程都指向结果,为结果服务.
预期的结果指引着过程.正如黑格尔所言:“假如一个人的人生之舟不知驶向何方,那么它的航行将会是痛苦并徒劳的.”
根据《汉语大辞典》的解释:
过程,指事物发展的中间状态.
结果,是一定阶段,事物发展的最后状态
虽然人们说重在参与,但我个人认为那只是失败者体面的借口而以.人们也说没有过程何来结果,但是,在当今这个任何事情都讲究实际的社会,看的都是结果.
每当我们要面对一次挑战时,家长和老师总会对我们说:“不要怕,只要尽力就行了……”意思就是要尽最大的努力,说明过程是重要的;但是,有了一次挑战,就说明有了一次成功的机会,我们应当把握住,如果我们没有取得成功,那些“我已经尽力了”还有用吗?
“重在参与”,我们参与是为了什么?不就是为了成功吗?仅仅是为了锻炼自己吗?如果是为了锻炼自己,那么,在锻炼中取得成功,不是更好吗?多么好的一个机会,如果荒废掉了,岂不是很可惜?
就像升学考试前老师对我们说的:“不管你平时学习多么的好,多么的优秀,最后一次是最关键的,升入初中时,别人就看你最后一次的成绩.如果你考砸了,你没什么话可说的……”
但是,总有人会反驳我的,如果,我们确实是付出了巨大的努力,还是没有取得成功那怎么办?
那只能后悔.
过程、结果……过程、结果……
到底那个更重要?
相比之下,还是结果最重要……结果决定一切,结果不是好的,你有苦说不出……过程又决定结果,为了好的结果,还是需要努力的过程,而努力的过程就为了有更好的结果,不是吗?
过程和结果,我们不管过程,只要好的结果……所以,为了好的结果,我们一起把过程,用努力装饰起来吧……
过程固然美丽,但是我认为还是结果更重要.也许美好的过程不一定有好的结果,那样过程只不过变成一种回忆罢了.
举个例子:挣钱的过程重要呢还是真的挣到钱这个结果重要呢?
结果,永远是结果更重要,过程的卑鄙会被时间逐渐冲淡,只有结果永远留存
比赛常常会说:重在参与,但是为什么每个人都会拼命去争夺冠军呢?可见结果还是很重要的!
听完对方辩友的立论,我有三点质疑.其一,对方辩友说过程决定结果,那就是有什么样的过程就该有什么样的结果.然而悲剧英雄却是有好的过程却没有好的结果.这是不是自相矛盾呢?其二,对方辩友刚才说,在过程中能自我实现.我们来想一下,已经自我实现了是不是结果呢?其三,对方辩友一直在论证好的过程比坏的过程重要,但这能用来否认结果更重要吗?
为了得到正确的结果,我们先来明确概念,
根据《汉语大辞典》的解释,
过程,指事物发展的中间状态.
结果,是一定阶段,事物发展的最后状态
从辩题中可以看出,自我实现既不是结果,也不是过程,而是蕴涵在其中的价值光辉.
既然它是价值体现,所以便不难得出判断的标准,那就是看谁是自我实现价值的导引,谁是自我实现价值的集中体现.
下面我将从需求满足、价值导印和价值体现三个层面来阐述我的观点.
自我实现,来自于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的五层次需求理论中的最高层,它要求自我价值得到完整体现.既然是需求就要得到满足.这种满足不仅是过程中的付出,更需要的是结果中价值的体现和精神的收获.因此自我实现这一需求理论本身就蕴涵着结果重于过程的种子.
其次再看价值导引.我们说人区别与动物的很重要的一点就是人有预见力,人的行为有目的性.马克思告诉我们,劳动的结果在劳动过程开始前就存在于人的观念中,并主宰着人的行为.或许你们会说那不是结果.没错,但是它是结果通过人的预见力而产生的作用,结果是它的动力源泉.而过程,则是为了将对结果的预期转化为现实而产生.由此可见,结果是人的自我实现价值的导引.
最后来看价值体现.在人自我实现的体系中,结果是过程中价值的检验和经验的总结.过程之中各种因素纷繁复杂,自我实现的价值往往被掩盖被冲淡.而结果正是自我实现价值的凝结和对过程的评判,是自我实现价值的集中体现.
从以上论述可以看出,结果是自我实现价值的导引,是自我实现价值的集中体现,也是对这种最高层次心理需求的满足.因此人的自我实现,结果比过程更重要.
我们承认过程重要,然而一切过程都指向结果,为结果服务.
预期的结果指引着过程.正如黑格尔所言:“假如一个人的人生之舟不知驶向何方,那么它的航行将会是痛苦并徒劳的.”
结果是暗夜中的白昼之光.他是强者的支柱,弱者的力量.我们之所以甘愿历经磨难,苦于打拼是因为预想明天的幸福,能安慰今天的不幸,为了未来的快乐,可以忍受现今的苦楚!也正是因为我们对于结果的孜孜以求,过程才被赋予了它存在的意义和价值!
我痛苦与崎岖的山路,但只有登上颠峰才能睥睨群雄.社会不会怜悯脆弱的眼泪,做出功绩才能祷祭苍生,报效祖国,那就让最后的终结为这个时代命名!
秦桧和岳飞为什么会有不同的人生历程呢,不正是因为对结果的不同追求吗?我方认为自我实现结果重于过程.人的自我实现是指个人发挥的潜能贡献社会之人,它既是过程,但更是结果.
人是理性中人,一位哲人曾说:最蹩脚的建筑师也比最灵巧的蜜蜂高明,并且主宰着人的行为.这是因为人们在社会实践中劳动的结果在劳动过程开始时就已经存在于人的观念之中.人之所以和动物不同,就是人对结果的孜孜以求,它使人生超越本能,赋予人生以理性主义的精神,积极人世的情怀和百折不挠的意志.《春秋左氏传》告诉我们: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再次有立名.立功,立德,立名皆为人生之三不朽,而立名正是最后的追求的结果.人的生死有重于泰山,有轻与鸿毛.我认为如果做出了社会贡献,那就是顶天立地的人,追求的结果不同直接导致了一个人死的荣耀或死的无耻.
所以说如果不通过结果来衡量事物,那么你如何来判断你的过程究竟是正义的,还是反动的;是正确的,还是错误的;是有价值的,还是无价值的.因此结果是事物的最后终结,是事物最终的完美体现,所以我方一致认为结果重于过程!
所谓结果,即事情在一定阶段的最终状态,事情在任何程序中所表现出来的情况,都可以归结为结果.而过程即事情进行或事物发展所经过的程序是完全为结果服务的.
我想,在坐的各位同学每天起早贪黑奔波于教室和家两点之间,为的不就是掌握丰富知识,提高自己各方面的能力,获得升学的机会这些结果吗?
第一、有思维的动物,人的任何行为都是在意识的作用下完成的.所以人做事情总是为达到一定的目的,而目的的实现与否就是我们最为关注的,也就是事情的结果,如果没有结果,过程也就没有实际意义了.
第二、事情由原因引起,经过过程,到结果,以此顺序发展着,而人们看待的都是结果,往往有很多事情,达到同一个结果 可以经过完全不同的过程,而人们却说这是同一件事情,因为人们看待的是唯一的结果,而并非唯一的过程,我想你们不可否认,我们是在不断地积累和运用前人探索总结出来的各种辉煌的科技文化成就以及许多宝贵的经验教训,并且结合当前的科学技术,一步步推动历史车轮前进的.而无论是前人的成就、经验、教训还是那些被利用的科学技术都是人类工作的结果,所以足以看出,人类工作的结果远比他们工作的过程重要的多.
第三、过程是无法表现出作用的,而事情所产生的所有作用都是结果表现出来的.
办事情结果比过程更重要,原因如下:
第一:结果可以发挥过程发挥不出的作用.古人利用钻木取火,是钻木这个过程重要还是火重要呢?显而易见,或可以照明、取暖、烧烤食物,火的利用使人类文明向前迈了一大步,或的重要作用是钻木这段过程所无法代替的,更浅显一点,我们种一棵苹果树,只有结出果实才能够达到我们的目的,满足我们的饿需要,而苹果树的生长过程对我们所起作用并不大.这就是说 结果所起的作用比过程所起作用更大.
第二、我们做任何事情都为得到一贯结果,只有得到结果,才能体现出我们做这件事情的意义所在,例如我们吃饭,我们是为了吃饱才去吃,而并不是为了吃而吃.这就是说吃饱对我们来说是最重要的,只有吃饱了才能体现我们吃饭的意义.我们生病时需要打针吃药,打针吃药为的就是把病治好,在这里,治好病对我们来说是最重要的.治好病才能使我们免受病痛折磨,治好病才能体现我们打针吃药的意义.
第三、结果和过程相比,人们更重视结果,前不久召开的第十六次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上选举产生了新一代领导人,多达数千人的队伍参加了投票,这个过程可谓十分漫长,我们坐在电视机前对这个过程丝毫不感兴趣,而急切想知道的是选举结果.不就是因为结果比过程更重要吗?我们对待学习亦如此,学习的结果是学到知识,所以无论我们学习的过程是头悬梁锥刺骨,还是将大量时间花在玩耍上,只要学到知识取得成就,同样都是好学生.现代社会需要的是有知识有能力的人,而 不是那些认为过程最重要整天抱着书却啃不出知识的书呆子.因为人们重视的是你是否学到知识而并非你学习的过程是如何刻苦.
做事情结果比过程更重要,这是每一个人所必备的常识,而做事情过程比结果更重要,那时不敢面对现实,不会正视结果的失败者的自我安慰.
一、如果一个人认为办事情过程比结果更重要,那么世界大战,中国八年抗战有必要结束吗?一直打下去或再打几年不是更好吗?但是,如果一直打下去的话请设想一下中国人民乃至世界人民将会怎样,地球将怎样,整个人类将回怎样?这是不言而喻的.
二、一个人办事情是为了获得一个结果不是为了过程去做着件事的 ,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也是这样的,中国加入WTO,中国足球冲出亚洲走向世界,北京申奥成功,中国人民苦哭等待了这么多年不就是为了这么一个结果吗?难道他们会更重视那个苦苦煎熬的过程吗?也正是这个结果才体现出中国日趋强大,正向着发达国家的方向发展,如果仅靠那个漫长等待过程怎能让世界知道中国发展了!中国强大了!
三、我们学习也是如此,如果没有成材这个结果的驱使之下我们又怎会十年寒窗,不如在家玩耍活的痛快,而十年寒窗这个过程正是为成才服务的.
四、过程也并不能说明什么.即使过程十分出色,结果不好,那过程也是惘然.例如八十年代初中国男篮曾有一位球员被美国人NBA亚特兰大鹰队看中,可见他的过程是多么的成功,但由于在一场比赛中,他小腿不慎粉碎性骨折,也因此NBA篮球最高殿堂将他拒之门外,世界篮球将他遗忘,这难道不能证明结果比过程更重要吗?
假如对方一直认为做事情过程比结果重要的话,那么请问:吃饭重要还是吃饱吃好重要,打针吃药重要还是治好康复重要,学习重要还是学会学通重要呢?
结果是指在一定阶段,事物发展所达到的状态,而过程是指事物进行或发展所经过的程序,篮球赛前挑选上场选手,要的是选出来的最佳配合这一结果,而并不是选取的先后程序,由此可见,做事情结果比过程更重要.
首先,人是有思维,有意识的,人的行为是受意识控制的,人们做事情,无论好坏,难易,都有一个预期目的,而目的即是想要达到的结果,如果没能达到目的,过程的意义也要大打折扣了,所以结果比过程更有意义.在农业上,有一种农药叫1059 ,若不是他最后一次的成功,那前1058次探索试验过程就不会为后人所铭记.
其次,做事情结果比过程更有影响,这在历史上就有很多的例证.斯托夫人,《汤姆叔叔的小屋》的作者,生活在黑奴制繁盛的社会中,这位夫人对于生活在社会底层的黑奴深表同情,经过一段时间的对黑奴的接触,写出了《汤姆叔叔的小屋》一书,这本书深深影响了美国历史,世界的历史.当时正值美国南北战争,在这决定美国统一的历史关键时刻,《汤姆叔叔的小屋》比任何军令和政府文件产生的作用都更有力.后来这部小说漂洋过海,风暴般地影响了拉丁美洲的黑奴的解放.甚至促使了早期中国先进人士的觉醒,总之它深刻影响了世界,我们可以设想,若没有斯托夫人的《汤姆叔叔的小屋》——她辛勤劳动的这一结果,她一个柔弱女子,为黑奴而战的过程,如今有谁能记起她对后世的影响呢?
结果比过程更有作用,沃森和克里克经过研究,发现揭示了DNA分子的双螺旋结构,应用他们的结果,我们可以解释DNA精确复制转录,以及内部各碱基的数量关系等许多问题.而他们研究的过程能起到结果的作用吗?
结果比过程更有意义,更有影响,作用也更大,所以做事情,结果比过程更重要.
例子:
1:一个律师他打官司如果不是为了帮当事人讨个说法这一结果,难道是为了感受论辩的快感吗?
2:一个医生他毕生的追求如果不是治愈患者,救死扶伤这一结果,难道是为了体味庖丁解牛,游刃有余的乐趣吗?
3:一个消防员如果不是为了扑灭大火才在火海中穿梭难道是为了感受扑火过程中的惊险和刺激吗?
4:你考大学,就一句我参与了、我努力了,然后就不去关注结果,可能么?人们最后看的不还是结果?
5:你参加工作之后,你的上司给你安排了一项任务,你去做了,结果很糟糕,难道上司不会炒你鱿鱼?
6:如果不通过结果来衡量,那么你怎样判断你的过程正确与否,有无价值.
7:有人说没有好化肥就种不出好大米.
大米和化肥谁更重要一看便知,但是如果没有大米呢,化肥又有什么用,你还不是饿肚子,所以大米最终还是比化肥更重要啊,同样的道理,过程就是为了最后的结果而奋斗的.

阅读全文

与生活中过程与结果哪个更重要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微信改变我们哪些生活 浏览:1233
创造与魔法沙漠的动物在哪里 浏览:1233
篮球鞋网面为什么会破 浏览:1003
怎么拼升降板篮球 浏览:484
小型宠物猪多少钱 浏览:841
音乐文化课哪个好 浏览:668
到日本旅游如何报团 浏览:984
不在篮球场运球该在哪里练 浏览:1021
台湾哪里能买到宠物 浏览:1036
小动物怎么画才最好看 浏览:908
中西文化和西方网名有什么区别 浏览:1203
养宠物狗一般养多少年 浏览:882
广州黄埔哪里有卖宠物兔的 浏览:771
小米10怎么敲击背部打开相机 浏览:692
渔家文化目的有哪些内容 浏览:1067
海洋中发光的动物都有哪些 浏览:1142
如何消除美颜相机的标志 浏览:1052
篮球罚球为什么不往上抛 浏览:655
天香公园宠物医院洗澡在哪里 浏览:1123
怎么提高中国文化自信 浏览:2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