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蒙古人的起源
蒙古人的起源:原始社会时期
十四世纪用波斯文写成的《史集》一书,记载了一个蒙古族的古老传说:蒙古人被其他部落战败,遭到残酷的屠杀,只活下来两个男人和两个女人。他们逃到了一个地方,周围都是山林,中间有良好的草原。这个地方叫做“额尔古涅昆”——“险峻的山坡”。他们在这里生息繁衍,世代相传。这个传说里的“额尔古纳”,就是流经呼伦贝尔草原的额尔古纳河,它就是蒙古民族的发祥地。
根据《史记》记载,蒙古部落最初只包括涅古斯和乞颜两个氏族,他们被其他突厥部落打败后只剩下两男两女,逃到了额尔古涅昆(额尔古纳河畔山岭)一带居住下来,公元8世纪,由于人口的不断增长,不得不向外迁徙,这时已分出了70个分支了,这70个分支被称为“迭儿勒勤蒙古”。《蒙古秘史》和《旧唐书》记载:苍狼和白鹿是成吉思汗的祖先,他们奉上天之命降生到人间。然后共同渡过腾汲思,在斡难河源头、不儿罕山前开始繁衍生息,生下了巴塔赤罕。这里所说的巴塔赤罕就是成吉思汗的始祖。其实,苍狼和白鹿在蒙古语中分别读为:勃儿帖赤那和豁埃马兰勒,只是汉译为苍狼和白鹿。
在蒙古民族的真正族源问题上,现代、当代多数学者认为蒙古族出自东胡。东胡是包括同一族源、操有不同方言、各有名号的大小部落的总称。据《史记》记载:“在匈奴东,故曰东胡。”公元前5至前3世纪,东胡各部还处于原始氏族社会发展阶段,各部落过着“俗随水草,居无常处”的生活。
4世纪中叶,生活在潢水和老哈河流域一带的鲜卑人的一支,自号“契丹”。居于兴安岭以西(今呼伦贝尔地区)的鲜卑人的一支,称为“室韦”。室韦,始见于《魏书》,作失韦。室韦与契丹同出一源,以兴安岭为界,“南者为契丹,在北者号为室韦”(《北史》卷94《室韦传》)。6世纪以后,室韦人分为南室韦、北室韦、钵室韦、深末恒室韦、大室韦等5部,各部又分为若干分支。
后来,达怛又成为蒙古诸部的总称。因为“他们在远古的大部分时间内,就是大部分部落和地区的征服者和统治者,伟大、强盛和充分受尊敬”“由于(他们)极其伟大和受尊敬的地位,其他突厥部落,尽管种类和名称各不相同,也逐渐以他们的名字着称,全都被称为鞑靼”(拉施特《史集》卷1第1册)。由于蒙古部的强大,“达怛”一名逐渐又被“蒙古”所代替,成为室韦诸部的总称。文字记载蒙古之称谓,始见于《旧唐书》,称作“蒙兀室韦”,是大室韦的一个成员,居住在额尔古纳河以南地区。
12世纪时,这部分人子孙繁衍,氏族支出,渐分布于今鄂嫩河、克鲁伦河、土拉河三河上游和肯特山以东一带,组成部落集团。其中较着名的有乞颜、札答兰、泰赤乌、弘吉剌、兀良合等民族和部落。当时与他们同在蒙古高原上的有游牧在今贝加尔湖周围的塔塔儿部,住在贝加尔湖东岸色楞格河流域的蔑儿乞部,活动在贝加尔湖西部地区和叶尼塞河上源的斡亦剌部。这三部都使用蒙古语族语言。另外,还有三个信奉景教的突厥贵族统治的蒙古化的突厥部落,即占据回鹘汗庭故地周围的克烈部、其西边的乃蛮部和靠近阴山地区的汪古部。
这些部落按其生活方式和发展水平,大致分为“草原游牧民”与“森林狩猎民”两类。第一类包括久住原地过游牧生活的突厥诸部和后来迁入接受突厥影响、完成向游牧生活过渡的蒙古诸部;第二类是留居森林地带,主要从事狩猎的诸部,如鄂温克族。
‘贰’ 中国的蒙古族人民有什么特点
蒙古人是来自中亚大草原的游牧民族。他们是凶猛的战士,打败牧地上的每一个敌人,并侵袭在东方和南方已开发的文明。从十三世纪开始,蒙古的部落在统一之后,即展开对外征战。沿着他们在千年以前的祖先—匈奴人的蹄印,蒙古人开拓出一个前所未有的大帝国。由于所到之处均造成大量的死亡和破坏,因此被视为“魔鬼的骑兵”。
蒙古人居住在今天蒙古贝加尔湖的南面平原。在鼎盛时期,他们的帝国东起自韩国并跨越亚洲边界,直侵俄罗斯在欧洲的土地,远至波罗的海沿岸一带。他们占有大部份的小亚细亚、今天的伊拉克、伊朗、阿富汗、巴基斯坦、部分的印度与缅甸、整个中国与部分的越南。
在十三世纪初年,蒙古的部落是由孛儿只斤·铁木真所统一。孛儿只斤·铁木真又名成吉思汗(即最强大的统治者意思),他的野心是统治所有海内(太平洋和大西洋)的土地,而这个目的也几乎达成了。起初,他只有大约二万五千个战士,尔后则透过征服其他游牧民族来增强实力,并在1211年攻击中国的北方。他在1215年攻占北京,这场战役造成三千万的中国人丧生。其后蒙古人转往西方,在1220年时,夺取在丝绸之路上最大的贸易城市布克哈拉,整个个城市被夷为平地,居民亦惨遭屠杀。
成吉思汗在1227年去世,其子阔实鲁完成中国北部的征服,继续向欧洲推进。他在1240年攻毁基辅并向匈牙利进攻。阔实鲁在1241年死于征途中,迫使大军立即折回以解决继承的问题。当蒙古的统治者把军事焦点集中在中东和中国时,欧洲地区得以稍事喘息。成吉思汗的孙子旭烈兀消灭了回教的“刺客团”,并在1258年攻占回教徒的首都巴格达,城中十万民居被屠杀。1260年,埃及的阿拉伯奴隶兵(高级的奴隶兵,为回教军队的一种)在今天的以色列打败蒙古人,结束了蒙古人对回教和圣城的威胁。
忽必烈是成吉思汗的另一个孙子,他在1279年完全占领中国,并建立元朝。曾经在1274年和1281年两度企图入侵日本,却被季风吹翻舰队,导致重大的损失。1294年,忽必烈死于中国,蒙古的政权自此在亚洲和其他地区衰落。1368年,建立于的中国的元朝被明朝推翻。
在1370年代,一个具有土耳其和蒙古血统的战士,宣称他是成吉思汗的后裔,并争取在中亚地区的蒙古领导权,企图恢复蒙古帝国。此人名叫添穆仑 (意即“瘤子”添穆,欧洲人称之为帖木儿,亚洲人称之为毁灭王子),凭藉十万名以骑兵为主的大军,横扫俄罗斯与波斯,以回教徒为主要攻击目标。1398 年,他洗掠德里,屠杀当地居民达十万人,随后并转往西方,在叙利亚打败埃及的阿拉伯奴隶兵。1402年,他在今天的安卡拉附近打败大批的奥图曼帝国土耳其军队,但随即折返。1405年,他发动军队入侵中国,却在同年死于征途之中。他喜欢掠夺财富和发动大规模的屠杀,但在位期间却没有考虑过设置一个稳定的政府,因此,在他死后,由儿子们所继承瓜分的广大国土便很快地四分五裂。
【禁忌】
蒙古族人骑马、驾车接近蒙古包时忌重骑快行,以免惊动畜群;若门前有火堆或挂有红布条等记号,表示这家有病人或产妇,忌外人进入;客人不能坐西炕,因为西是供佛的方位;忌食自死动物的肉和驴肉、狗肉、白马肉;办丧事时忌红色和白色,办喜事时忌黑色和黄色;忌在火盆上烘烤脚、鞋、袜和裤子等;禁止在参观寺院经堂、供殿时吸烟、吐痰和乱摸法器、经典、佛像以及高声喧哗,也不得在寺院附近打猎。
【习俗】
见面要互致问候,即便是陌生人也要问好;平辈、熟人相见,一般问:“赛拜努”(你好),若是遇见长者或初次见面的人,则要问:“他赛拜努”(您好)。款待行路人(不论认识与否),是蒙古族的传统美德,但到蒙古族人家里做客必须敬重主人。进入蒙古包后,要盘腿围着炉灶坐在地毡上,但炉西面是主人的居处,主人不上坐时不得随便坐。主人敬上的奶茶,客人通常是要喝的,不喝有失礼貌;主人请吃奶制品,客人不要拒绝,否则会伤主人的心。如不便多吃,吃一点也行。
献哈达也是蒙古族的一项高贵礼节。献哈达时,献者躬身双手托着递给对方,受者亦应躬身双手接过或躬身让献者将哈达挂在脖子上,并表示谢意。
蒙古族待客十分讲究礼节和规矩。例如,吃手把羊肉时,一般是将羊的琵琶骨带肉配四条长肋送给客人。如果是用牛肉待客,则以一块带肉的脊椎骨加半节肋骨和一段肥肠送给客人。招待客人最隆重的是全羊宴。全羊宴包括荐骨、四肢、肋骨、胸椎、羊头,有的地区还要加羊心、羊肝、直肠和羊肚。制法是将全羊的各部位倒入大锅,水温上升后,再加入一定量的熟嗜酸奶文火煮开,并经常翻动。肠、肚、心、肝和燎好的羊头另锅煮烂。另配调料。开宴时将煮熟的各部位放入大盘子里,尾巴朝外,羊头上要刻有象征吉祥如意的“十”上桌。食用时主人要请客人切羊荐骨,或由长者先动刀切割,然后大家才同吃。姑娘在出嫁之前,娘家人须煮羊胸脯肉给姑娘吃,以此表示送别。烤全羊过去多用来进行祭典或祭敖包时才用,现在已成为盛大节庆或迎接贵宾用的一种特殊菜肴。
蒙古人起名习俗:随着社会,经济,文化的繁荣发展,蒙古人越来越清楚地认识到名字的符号作用.其男子起名的特点有:一.按民族心理习惯起名,如帖木儿,格斯儿,巴特尔等;二,按长辈的期望起名如:吉雅赛音(好运),巴雅尔(喜悦) 白音(富足) 吉日格勒(幸福)等 三,按婴儿出生时,长辈的年龄起名,如:宾塔(五十) 吉仁泰(六十) 达楞(七十) 等.四,以勇猛的禽兽名称起名如:少布(飞禽) 巴拉(虎) 赤那(狼) 阿不尔斯郎(狮子) 部日固德(鹰),等.五,按自然万物名称起名 如:朝鲁(石头) 阿古拉(山) 牧仁(河) 塔拉(原野)等.女子:一,以明亮的星辰为名,如:娜仁(太阳) 萨仁(月亮) 敖敦(星辰) 娜仁高娃(太阳般美丽) 萨仁高娃(月亮般美丽)等,二,以美丽的花草树木为名 如:萨日朗花(山丹花) 其其格(花儿) 娜布其(叶子) 海棠等,三,以珠宝玉器为名, 如:哈斯(玉) 塔娜(珍珠) 阿拉坦高娃(金子般美丽) 等四<以理想为名 如,斯琴(聪颖) 乌云(智慧) 高娃(美丽) 斯琴高娃(美丽聪颖)等.按此方法,蒙古女子的名字,还可以分出很多种 .现代蒙古人的名字,最大特点是不带名字前缀,因而它只是名字,不应理解成姓名.有极个别带姓氏前缀的,那只是个别现象.
【宗教】
蒙古族早期信仰萨满教,元代以后普遍信仰喇嘛教。
【服饰】
首饰、长袍、腰带和靴子是蒙古族服饰的4个主要部分,妇女头上的装饰多用玛瑙、珍珠、金银制成。男子穿长袍和围腰,妇女衣袖上绣有花边图案,上衣高领,仍与蒙古族相似。妇女喜欢穿三件长短不一的衣服,第一件为贴身衣,袖长至腕,第二件外衣,袖长至肘,第三件为无领对襟坎肩,钉有直排闪光纽扣,格外醒目。蒙古族有团结互助的风尚,节日有春节、端午节、火把节、中秋节等。蒙古族善于歌舞,民歌分长短调两种。他们最喜欢的舞蹈叫“跳乐”,众人围成一圈,一边舞蹈,一边击掌高歌。近几年与内蒙古的亲戚来往增多,开始举办“那达慕”盛会,吸引四方之客前往参加。
【节庆】
传统节日有“白节”、祭敖包、那达慕、草原上勇敢者的游戏:打鬃节等。
蒙古族民间一年之中最大的节日是相当于汉族春节的年节,亦称“白月”,传说与奶食的洁白有关,含有祝福吉祥如意的意思。节日的时间与春节大致相符。除夕那天,家家都吃手把肉,也要包饺子、烙饼,初一的早晨,晚辈要向长辈敬“辞岁酒”。
在锡林郭勒盟民间除过年节外,还在每年的夏天过“马奶节”。节前家家要宰羊做手把羊肉或全羊宴,还要挤马奶酿酒。节日的当天,每个牧民家都要拿出最好的奶干、奶酪、奶豆腐等奶制品摆上盘子里,用以招待客人。马奶酒被认为是圣洁的饮料,献给尊贵的客人。
那达慕大会:每年夏秋季牧闲时举行。“那达慕”在蒙语中有娱乐或游戏之意。内容有摔跤、赛马、射箭、舞蹈,以及物资交流等。除此之外,解放后,又增添了不少新内容,如田径、球类比赛、文艺演出、图片展览、放映电影、交流生产经验等,成为蒙古族人民喜爱的盛会。
鲁班节,是云南省通海县西城的一带蒙古族人民的传统节日,每年农历四月初二举行,为期一天。居住在这里的蒙古族人民从其他兄弟民族那里学会了建筑技术。他们修建的房屋,不仅造型别致、美观,而且经久耐用,颇受附近各族人民的称赞。为了纪念和庆祝在土木建筑方面取得的成就,他们就把农历四月初二定为鲁班节。节日这天,外出修建的泥、木、石匠,无论路途远近都要赶回家里来欢度节日。各村寨都要杀猪宰羊,搭台唱戏。人们还把檀香木雕刻的鲁班像拾着,敲锣打鼓,游直各村寨,然后,大家汇集场上,唱歌跳舞。他们最喜欢的舞蹈叫“跳乐”。跳时,先由男青年作为先导,他们怀抱龙头四弦琴,边弹边跳,后面的人群群分成两行,有时围成圆圈有时互相穿插,队形多变,且歌且舞,场面十分活跃。
节日后,各村寨忙着收小麦、油菜籽,犁田插秧。干完这些农活后,工匠们又成群结队外出承包建筑。
【食俗】
蒙古族富有特色的食品很多,例如烤羊、炉烤带皮整羊、手把羊肉、大炸羊、烤羊腿、奶豆腐、蒙古包子、蒙古馅饼等。民间还有:稀奶油,蒙古族常备奶制品;奶皮子;煺毛整羊宴,是蒙古族传统宴客菜,祭祀活动时也常用;熟烤羊,内蒙鄂尔多斯地区风味菜肴;白菜羊肉卷;新苏饼,蒙古族民间传统糕点;烘干大米饭,蒙古族风味小吃。
蒙古族牧民视绵羊为生活的保证、财富的源泉。日食三餐,每餐都离不开奶与肉。以奶为原料制成的食品,蒙古语称“查干伊得”,意为圣洁、纯净的食品,即“白食”;以肉类为原料制成的食品,蒙古语称“乌兰伊得”,意为“红食”。
蒙古族除食用最常见的牛奶外,还食用羊奶、马奶、鹿奶和骆驼奶,其中少部分做为鲜奶饮料,大部分加工成奶制品,如:酸奶干、奶豆腐、奶皮子、奶油、稀奶油、奶油渣、酪酥、奶粉等十余种,可以在正餐上食用,也是老幼皆宜的零食。奶制品一向被视为上乘珍品,如有来客,首先要献上,若是小孩来,还要将奶皮子或奶油涂抹其脑门,以示美好的祝福。
蒙古族的肉类主要是牛、绵羊肉,其次为山羊肉、骆驼肉和少量的马肉,在狩猎季节也捕猎黄羊肉。羊肉常见的传统食用方法就有全羊宴、嫩皮整羊宴、煺毛整羊宴、烤羊、烤羊心、炒羊肚、羊脑烩菜等70多种。最具特色的是蒙古族烤全羊(剥皮烤)、炉烤带皮整羊或称阿拉善烤全羊,最常见的是手把羊肉。蒙古族吃羊肉讲究清煮,煮熟后即食用,以保持羊肉的鲜嫩,特别是在做手把羊肉时,忌煮得过老。但内蒙东部蒙汉杂居地区的蒙古族也喜食煮时加佐料,并把肉煮成酥烂的手把羊肉。有些地区的蒙古族还喜将羊腰窝的肉切成大片,挂糊油炸成炸肉片,民间称为“大炸羊”。牛肉大都在冬季食用。有做成全牛肉宴,更多的是清炖、红烧、做汤。还食用骆驼肉和马肉,油炸驼峰片蘸白糖,视为上肴,有经验的厨师还善于把牛蹄筋、鹿筋、牛鞭牛尾烹制成各种食疗菜肴。为便于保存,还常把牛、羊肉制成肉干和腊肉。
在日常饮食中与红食、白食占有同样重要位置的是蒙古族特有食品——炒米。西部地区的蒙古族还有用炒米做“崩”的习俗。用炒米做“崩”时加羊油、红枣、红、白糖拌匀,捏成小块,就茶当饭。未经蒸炒的糜子多用来与肉丁煮成粥,糜粉可以烙饼;面粉制作的各种食品在蒙古族日常饮食中也日渐增多,最常见的是面条和烙饼,并擅长用面粉加馅制成别具特色的蒙古包子、蒙古馅饼及蒙古糕点新苏饼等。西部阿拉善、鄂尔多斯的蒙古族也有用面粉做成馓子状的“章汝”的习惯。东部的哲里木盟盛产荞麦,用荞麦粉烙制的煎饼是当地较有特色的一种食品。
蒙古族每天离不开茶,除饮红茶外,几乎都有饮奶茶的习惯,每天早上第一件事就是煮奶茶,煮奶茶最好用新打的净水,烧开后,冲入放有茶末的净壶或锅,慢火煮2—3分钟,再将鲜奶和盐对入,烧开即可。蒙古族的奶茶有时还要加黄油,或奶皮子,或炒米等,其味芳香、咸爽可口,是含有多种营养成分的滋补饮料。有人甚至认为,三天不吃饭菜可以,但一天不饮奶茶不行。蒙古族还喜欢将很多野生植物的果实、叶子、花都用于煮奶茶,煮好的奶茶风味各异,有的还能防病治病。
大部分蒙古族都能饮酒,所饮用的酒多是白酒和啤酒,有的地区也饮用奶酒和马奶酒。蒙古族酿制奶酒时,即先把鲜奶入桶,然后加少量嗜酸奶汁(比一般酸奶更酸)作为引子,每日搅动,3—4日待奶全部变酸后,即可入锅加温,锅上盖一个无底木桶,大口朝下的木桶内侧挂上数个小罐,再在无底木桶上坐上一个装满冷水的铁锅,酸奶经加热后蒸发遇冷铁锅凝成液体,滴入小罐内,即成为头锅奶酒,如度数不浓,还可再蒸二锅。每逢节日或客人朋友相聚,都有豪饮的习惯。马奶酒是鲜马奶经发酵制成,不需蒸馏。
【婚俗】
蒙古族人一般在金秋八月开始谈婚论嫁。小伙子的父母委托信赖的说亲人,择个好日子带上儿子去看中的姑娘家说亲。姑娘及父母如果看上了小伙子就收下献上的哈达和一盘饼食,这事就此定了下来。冬天是举办婚礼的好日子,经双方选定日子后,新郎家于傍晚时分到姑娘家接亲,至此婚礼已经开始,民族风格浓厚、趣味横生的各种婚礼节目连续上演,一直到东方发白;接亲的队伍才跨上骏马,同送亲的队伍一道往新郎家进发。在离新郎家不远时送亲的队伍停下,迎亲的队伍到家后重新偕同新郎的父母亲人前来第二次迎接。在婆婆为儿媳妇掀开盖头后,新郎新娘得向父母、主婚人、亲戚们一一行磕头礼并敬酒。众人也会兴奋地唱起敬酒歌、跳起舞,欢乐在草原上荡漾。
【民居】
“蒙古包”是满族对蒙古族牧民住房的称呼。“包”,满语是“家”、“屋”的意思。古时候称蒙古包为“穹庐”、“毡帐”或“毡房”等。
蒙古包呈圆形,有大有小,大者,可容纳20多人休息;小者,也能容纳10几个人。蒙古包的架设很简单,一般是在水草适宜的地方,根据包的大小先画一个画圈,然后沿着画好的圆圈将“哈纳”(用2.5米长的柳条交叉编结而成)架好,再架上顶部的“乌尼”(长约3.2米的柳条棍),将“哈纳”和“乌尼”按圆形衔接在一起绑架好,然后搭上毛毡,用毛绳系牢,便大功告成。一户牧民就算在草原上安家落户了。
蒙古包搭好后,人们进行包内装饰。铺上厚厚的地毡,摆上家具,四周挂上镜框和招贴花。现在一些家具电器也进了蒙古包,生活十分舒畅欢乐。
蒙古包的最大优点就是拆装容易。搬迁简便。架设时将“哈纳”拉开便成圆形的围墙,拆卸时将哈纳折叠合回体积便缩小,又能当牛、马车的车板。一顶蒙古包只需要两峰骆驼或一辆双轮牛车就可以运走,两三小时就能搭盖起来。
蒙古包看起来外形虽小,但包内使用面积却很大。而且室内空气流通,采光条件好,冬暖夏凉,不怕风吹雨打,非常适合于经常转场放牧民居住和使用。
巴里坤的蒙古族因长期与汉族杂居,所以其服饰与汉族比较接近,只有少数老年人穿蒙古族传统服装,包蓝色头巾、穿蓝色大襟长袍,腰系丝带,脚蹬皮靴。但在重大节日,蒙古族男女都要穿传统的民族盛装,镶花边的蒙古袍子,配以彩色丝绸腰带,足蹬蒙古式皮靴,英姿飒爽,俊秀威武。
过去蒙古族以游牧为主,所以住的全是蒙古包。现在除了游牧,相当多的蒙古族从事农业生产或农牧兼营,他们已定居村镇。
巴里坤蒙古族的传统饮食主要是面食、奶食、肉食以及夏季吃些野韭菜、葱和蘑菇等。后因长期杂居在汉族中,从事半农半牧生活,现在普遍吃蔬菜。蒙古族热情豪爽,诚恳待客。宴请客人时必敬酒并唱“敬酒歌”助兴,营造热烈气氛,以此表示对客人的欢迎、祝福和尊重。蒙古族特别倡导尊敬长者,爱护晚辈,如果家里来了年岁大的长辈,必须要迎上去把马接过来拴好,长辈要走的时候,也要牵马扶其上鞍。
蒙古族的节日主要是春节和敖包节,除此还有点灯节(祖鲁节)、麦尔节等。蒙古族把送冬迎春的第一天,即春节称:“查干萨日”。蒙古族过春节有自己独特的庆贺方式。农历五月十三日是敖包节,这是蒙古民族最普遍的一种祭祀活动。敖包是草原上常见的供人祭祀的山堆,顶上要插柳枝为丛,立竿为柱。“垒石成山”、“视之为神”,它是山神、地神及游牧民族保护神的化身,是萨满教原始崇拜的典型。祭敖包这天,人们欢天喜地云集在敖包前进行祭祀,先由喇嘛焚香诵经,人们则献了供品后,自左向右围着敖包掌心向上,边走边叩首需绕三圈,祈神降福。祭完敖包后,还要进行赛马、摔跤、射箭和歌舞等娱乐活动。因此祭敖包不仅是一次宗教活动,也是蒙古族青年男女借此施展才艺、技能、进行情感交流的一次机会。
赛马、摔跤、射箭被称作“好汉三艺”是草原马背民族的拿手好戏。蒙古族无论男女,自幼学习骑马,到十来岁就纵马如飞,并能在马奔跑时弯下腰拾起摆放在地上的手帕、鞭子等物。摔跤也是蒙古族喜爱的竞技活动,摔跤场面龙腾虎跃,扣人心弦。射箭更是蒙古族的强项,也是流传至今的熟练自如的运动项目。
【马奶酒与手扒肉】
蒙古族人民世居草原,以畜牧为生计。马奶酒、手扒肉、烤羊肉是他们日常生活最喜欢的饮料食品和待客佳肴。每年七八月份牛肥马壮,是酿制马奶酒的季节。勤劳的蒙古族妇女将马奶收贮于皮囊中,加以搅拌,数日后便乳脂分离,发酵成酒。随着科学的发达,生活的繁荣,蒙古人酿制马奶酒的工艺日益精湛完善,不仅有简单的发酵法,还出现了酿制烈性奶酒的蒸馏法。六蒸六酿后的奶酒方为上品。
马奶酒性温,有驱寒、舒筋、活血、健胃等功效。被称为紫玉浆、元玉浆,是“蒙古八珍”之一。曾为元朝宫廷和蒙古贵族府第的主要饮料。忽必烈还常把它盛在珍贵的金碗里,犒赏有功之臣。
“手扒肉”是蒙古人传统的食品方法之一。做法是将肥嫩的绵羊开膛破肚,剥皮去内脏洗净,去头蹄,再将整羊卸成若干大块,放入白水中清煮,待水滚肉熟即取出,置于大盘中上桌,大家各执蒙古刀大块大块地割着吃。因不用筷子,用手抓食而得名。
‘叁’ 蒙古人到底是从哪里来的
根据《史记》记载,蒙古部落最初只包括捏古斯和奇源(贬称乞颜)两个氏族,他们被其他匈奴(突厥)部落打败后只剩下两男两女,他们逃到了额尔古涅昆(额尔古纳河畔山岭)一带居住下来,公元8世纪,由于人口的不断增长,不得不迁徙,这时已分出了70个分支了,这70个分支被称为“迭儿勒勤蒙古”。《蒙古秘史》和《旧唐书》记载:苍狼和白鹿是蒙古人的祖先,他们奉上天之命降生到人间。然后共同渡过腾汲思,在斡澜河源头、不儿罕山前开始繁衍生息,生下了包塔赤罕。这里所说的包【巴】塔赤罕就是蒙古人的始迁祖。其实,苍狼和白鹿在蒙古语中分别读为:包侕帖赤狼和豁埃马兰勒,只是汉译为苍狼和白鹿。
蒙古民族的真正族源的问题上,现代、当代多数学者认为蒙古人出自东胡一支。东胡,是包括同一族源、操有不同方言、各有名号的大小部落的总称。据司马迁《史记》记载:“在匈奴东,故曰东胡。”公元前5至前3世纪,东胡各部还处于原始氏族社会发展阶段,各部落过着“俗随水草,居无常处”的生活。
4世纪中叶,鲜卑人的一支,自号“契丹”,生活在潢水和老哈河流域一带。居于兴安岭以西(今呼伦贝尔地区)的鲜卑人的一支,称为“室韦”。室韦,始见于《魏书》,作失韦。室韦与契丹同出一源,以兴安岭为界,“南者为契丹,在北者号为室韦”(《北史》卷94《室韦传》)。6世纪以后,室韦人分为南室韦、北室韦、包【钵】室韦、深末恒室韦、大室韦等5部,各部又分为若干分支。
‘肆’ 元朝灭亡后,蒙古人最后集中在真现在的哪里
关于这个问题借用一句网络上最暖心的话蒙古人“一直在”。而这个“蒙古人”是个很大的概念,蒙古族是一个世界民族,而蒙古帝国是个松散的部落联盟,在世界各地(主要是亚欧大陆)都散落着蒙古部族。下面分两部分扒一扒蒙元帝国的历史,内容属于长篇大论相当枯燥,当然本人才疏学浅,大部分道听途说或者东拼西凑,关于蒙古人的故事足可以写成一本通史,这个工作也是史学家的事非我等小民该操心的,只能凭三言两语窥一下这个有几百上千年历史的民族。
元帝国灭亡之后(来源与正统史学记载,如有错误也不是我的错)。
伴随着战争会盟崛起和衰落,从元帝国灭亡到蒙古帝国灭亡持续百年以上,黄金家族彻底衰落,蒙古各部也分崩离析四散东西。
元朝被朱元璋的起义军打败,元朝末代皇帝元顺帝妥欢帖睦尔既没有战死,也没有自杀,而是率领着王族和所剩的军队撤退到了自己祖先曾经兴起的故地——蒙古高原,在中国完成了一次外来政权全身而退的“奇迹”。
这得归功于从成吉思汗开始的近似于疯狂的扩张,使得蒙古帝国幅员辽阔,汗国、部落林立,而元朝的版图只算蒙古帝国的一部分,也只是忽必烈模仿中原文化建立元朝的个热爱好,元朝的皇帝又是蒙古帝国的大汗,对于蒙古各大汗国和部落享有宗主权。元朝的灭亡,只是使蒙古帝国失去了中国的领土,而蒙古帝国依然存在。
元顺帝是元朝皇帝中少有的接触汉文化较深的一个,大都陷落仓皇北归的打击,对于他来说是极大的,虽然依然还是蒙古各部的大汗,但也不能排解他“去国怀乡”的忧愁,尤其是明朝军队对于他的继续打击又接连不断,更使他惶惶不可终日。终于,1370年5月23日,他怀着悲愤和郁闷,在沙拉木伦河畔的应昌去世。
元顺帝的儿子爱猷识里达腊获悉父亲去世的消息后,便在哈拉和林继位,他将残元政权又维持了八年,并厉兵秣马盼望着有朝一日重登中国皇位。然而,他非但没有机会实现这一愿望,还面临着深入到蒙古地区的明朝军队的攻击。1372年,明朝大将徐达率军攻向哈拉和林,这是蒙古黄金家族的大本营,是权力和荣耀的象征,一旦被明军攻破,蒙古帝国将彻底在世界上消失,因此,蒙古人的抵抗十分激烈,但是,被誉为“万里长城”的徐达一路上势如破竹,爱猷识里达腊几乎到了绝望地边缘。所幸,明朝的大军由于战线过长,后援不继,受阻于土拉河畔。
1378年,爱猷识里达腊怀着满腔遗憾去世,其子脱古思帖木儿继位,这位第三任残元皇帝所能控制的领土已经缩小到蒙古帝国最初兴起时的规模,恢复祖上的荣光更显得毫无可能了。
1388年,一支10万人的明朝军队在大将蓝玉的率领下在合勒卡河和克鲁伦河之间、贝尔湖南岸大败脱古思的军队,残元诸王、平章以下官员三千多人及军士七万余人被俘,脱木思帖木儿逃走后被其部将缢杀。
这次的失败使黄金家族——忽必烈家族的残元政权丧失了在蒙古人中至高无上的地位,以至于大多数蒙古部落宣布脱离它而自立。1399年,分布在叶尼塞河上游沿岸的乞儿吉斯部首领贵力赤,否认了最后一任残元皇帝额勒伯克的宗主权,于1399年将其打败并杀死,取得了统治各部的霸权。至此,苟延残喘了29年的残元政权灭亡了,合法的蒙古帝国大汗不复存在了,蒙古各部又回到了争夺蒙古帝国大汗宝座的纷争当中。
残元的灭亡,使明朝失去了政治上的敌人,蒙古已经成为了“边患”,而不再是前一王朝残余势力。因此,永乐皇帝对于贵力赤表示了极大的友好,承认了他对于蒙古各部的宗主权。
但是,贵力赤也并没有保持汗位有多久,便在1400年被阿苏特部首领阿鲁台和卫拉特部首领马哈木的联军打败。阿苏特部是蒙古化了的伊朗人,起源于高加索,因蒙古西征而进入中国,元朝军队中有一支由他们组成的军团。而卫拉特部是森林蒙古人中的一个强大的部落,在成吉思汗时代被称为“林木中百姓”,定居在贝加尔湖西岸。
在额色库不停的与阿鲁台和马哈木争夺最高宗主权的同时,在1403年,残元末代皇帝额勒伯克之子本雅失里复辟了自己的汗位,宣布自己为蒙古帝国的大汗。作为黄金家族的后代,本雅失里无疑要比阿苏特部和卫拉特部具有号召力,不久,包括阿鲁台在内的各蒙古部落聚集在这位正统代表者一边。而好不容易盼到忽必烈家族衰亡的明朝,对这位新一任蒙古大汗的敌视是不言而喻的,永乐皇帝下旨要本雅失里作出臣属的明确表态。但希图重现祖上功业的本雅失里怎么会向推翻自己家族在中国皇位的朱氏家族表示臣服呢?于是,永乐皇帝亲自率军进入蒙古,直抵成吉思汗故地——鄂嫩河上游平原,于1410-1411年击溃了本雅失里和阿鲁台的军队。这次失败对本雅失里来说是致命的,因为这使他丧失了作为大汗的权威。1412年,卫拉特部首领马哈木乘机将他击败,夺取了汗位。
在额色库不停的与阿鲁台和马哈木争夺最高宗主权的同时,在1403年,残元末代皇帝额勒伯克之子本雅失里复辟了自己的汗位,宣布自己为蒙古帝国的大汗。作为黄金家族的后代,本雅失里无疑要比阿苏特部和卫拉特部具有号召力,不久,包括阿鲁台在内的各蒙古部落聚集在这位正统代表者一边。而好不容易盼到忽必烈家族衰亡的明朝,对这位新一任蒙古大汗的敌视是不言而喻的,永乐皇帝下旨要本雅失里作出臣属的明确表态。但希图重现祖上功业的本雅失里怎么会向推翻自己家族在中国皇位的朱氏家族表示臣服呢?于是,永乐皇帝亲自率军进入蒙古,直抵成吉思汗故地——鄂嫩河上游平原,于1410-1411年击溃了本雅失里和阿鲁台的军队。这次失败对本雅失里来说是致命的,因为这使他丧失了作为大汗的权威。1412年,卫拉特部首领马哈木乘机将他击败,夺取了汗位。
在此之前,马哈木一直与明朝永乐皇帝保持着友好关系,但这时,他已经真正成为蒙古帝国的大汗了。于是毫不犹豫地与明朝皇帝断交。这引得永乐皇帝再次亲征蒙古,虽然马哈木的抵抗使明朝军队遭到严重损失,但为了保存实力,他率军撤退到土拉河以西休养生息。马哈木的威信由于这次入侵暂时受损,因为他也未能阻止明朝军队进入蒙古草原。
哈斯木逃走后,大汗宝座又悬空了下来,这时,居住在兴安岭以东、满洲边境的嫩江附近的科尔沁部首领阿台在1425年率部众占领了蒙古中东部地区。那个见风使舵的阿苏特部首领阿鲁台,这回又支持阿台杀死了本雅失里,拥立阿台为蒙古帝国大汗。科尔沁人是成吉思汗弟弟哈撒儿的后裔,也属于黄金家族。虽然永乐皇帝对于卫拉特的背叛不能容忍,但为了消灭在蒙古人中具有崇高威望的黄金家族,又开始支持卫拉特部。自然,对于这支持,卫拉特部也是欣然接受的。
在卫拉特人实力削弱的时候,成吉思汗后裔们并未立即组织反攻,因为他们正在家族战争中互相残杀。1467年,成吉思汗的第27代继承人满都古勒大汗在讨伐他的侄孙和继承人博勒呼济农的一次战争中去世。而博勒呼济农在他能够称汗之前的1470年也被暗杀。一度人丁兴旺的黄金家族中,现在仅剩下一个5岁的男孩、博勒呼济农之子达延。
达延的命运及其不幸,家族的长辈都在内讧中死去,小小的孩子孤苦无依,连他的母亲都抛下他改嫁了,这简直比成吉思汗年幼时的遭遇还要悲凉。所幸,满都古勒汗的年轻遗孀满都海赛音可敦把他置于自己的保护之下。满都海赛音可敦是一个了不起的女人,她不但抚养了达延,还在1470年宣布他为大汗。最为难得的是,满都海赛音可教作为女人率领军队打败了卫拉特人,将他们彻底赶出了蒙古中东部地区。为达延汗日后的统治奠定了基础。
达延汗是蒙古帝国统治时间最长的大汗,从1470年到1543年整整73年。在1481年亲政之后,达延汗镇压了右翼土默特人、兀良哈人的叛乱。并从1497年到1505年间,他对从辽东到甘肃的明朝边境地区进行了一系列卓有成效的攻击,使得明朝无法与卫拉特人联系。 1543年达延汗去世之后,他的孙子博迪继承了汗位。虽然广大的领土被达延汗的众多子孙瓜分,但从1544年到1634年蒙古帝国的汗位一直稳固的在达延汗的长支后裔察哈尔部中传承,历经博迪汗(1544-1548年)、库登汗(1548-1557年)、图们札萨克图汗(1557-1593年)、彻辰汗(1593-1604年)和林丹汗(1604-1634年)。
虽然达延汗的长期统治稳定了蒙古帝国汗位传承,但并没有克服蒙古民族的最大弱点——实行瓜分家族遗产的习惯法。当帝国的创建者死后,帝国便成了一种类似联邦式的家族国家,国内的各级首领,都是兄弟或堂兄弟,他们虽然承认察哈尔部的最高权利,但处于相当的独立状态。
随着时间的流逝,察哈尔部的汗位继承者们逐渐失去了足以统治整个蒙古的力量,西方的卫拉特人和东方兴起的通古斯人(满人)都是他们可怕的敌人。但这个时候,卫拉特人正在对付哈萨克汗国、沙皇俄国以及内部的绰罗斯家族与和硕特家族的权力争夺,因此,结束蒙古帝国历史的,只能是通古斯人建立的后金帝国了。
1604年,林丹继承汗位,接受黄教沙尔巴呼图克图的灌顶戒教,称林丹库图克图汗。林丹汗并不是一个昏庸无能的可汗,他早已看出后金帝国对于蒙古的野心,因此上从继位始,便开始从新统一各部,自称“统领四十万众蒙古国巴图鲁青吉斯汗”。1627年派兵收服右翼鄂尔多斯、喀喇沁、土默特等部,与喀尔喀部却图汗结为联盟,声威大振,所辖地域东起辽东,西至甘肃。
但是,次年,朵颜兀良哈的苏布台、喀喇沁的达来台吉、土默特和布石图汗、额尔多斯的额仁沁济农以及永谢布、阿苏惕、阿巴嘎、喀尔喀等部联合组成大军十万,在土默特的召城一战中,消耗了林丹汗精锐兵力四万余人,这使得林丹汗的实力大为削弱,而他的敌人是综合了蒙古人的彪悍和汉人的谋略的后金皇帝努尔哈赤和皇太极,这就注定只有勇猛而少计谋的他只能失败。
努尔哈赤时,科尔沁部、扎鲁特部便在联姻之下归附了后金。土默特、喀喇沁、兀良哈等部为了避免林丹汗的报复,也投奔了后金。1625年,林丹汗出兵嫩江,攻打科尔沁部。后金出兵援助科尔沁,林丹汗退走。皇太极即位后,把林丹汗做为主要的敌人。1628年,派遣贝勒阿济格与老哈河上游受林丹汗统治的喀喇沁部会盟,共击林丹汗。9月,皇太极亲率大兵至绰洛郭尔,宴会察哈尔部控制下的敖汉、奈曼、喀尔喀、札鲁特和喀喇沁等部领兵前来的诸首领。林丹汗空有大汗之名,但已经陷入了孤立,被迫退出西拉木伦河流域,至归化城(今呼和浩特)固守。
1632年4月,皇太极再率大军西进,多尔衮从征。至西拉木伦河畔,会集蒙古诸部兵,共击林丹汗。面对势力远胜自己的敌军,林丹汗无奈自归化城驱人畜十万渡黄河西逃。但面对已经大势已去的大汗,部众十之七八在途中散去。林丹汗逃奔青海,两年后在青海打草滩病死,他临死前,也许会和明朝的末代皇帝崇祯一样,哀叹“朕不是亡国之君!”,他们都努力过了,但是他们的才能都无法使他们重现祖上的荣耀。明帝国和蒙古帝国争斗了两百多年,谁也没能消灭对方,最后,在相差不到10年时间内,先后被满清所灭。
1635年,多尔衮与岳托等领兵万人渡河,招降林丹汗部众于额哲,林丹汗的妻子和儿子归降,交出可汗印信,整个漠南蒙古完全纳入了后金帝国的版图,蒙古帝国的汗位至此断绝,而蒙古帝国,也永远的消失了。
蒙古诸部和四大汗国
“蒙古”这个词随着成吉思汗的出现而将“蒙古”一名称给予了整个种族的,而成吉思汗统治下的各部落以蒙古族自居,是一个多民族的共和体,族源复杂,史学家众说纷纭,已经不可考证了。这里选择比较官方的说法。
据蒙古族通史记载,元至清前期蒙古分漠南,漠北,漠西三大部。
其中漠南主要有科尔沁部,察哈尔部,巴林左,巴林右,扎鲁特等内喀尔喀五部,巴尔虎部,东西土默特部,四子部,喀喇沁部(元代功臣济拉玛的后代,其一部名兀良哈,又名朵颜三卫:朵颜、泰宁、福余。),鄂尔多斯(历史上统一鞑靼的达延汗的后代)等部。
漠北又叫喀尔喀蒙古,喀尔喀蒙古车臣汗部、土谢图汗部、札萨克图汗部、赛因诺颜部;
漠西蒙古有四大部:准噶尔(清干隆年间造反的那拨,准噶尔汗国灭亡后残余称厄鲁特)、和硕特、杜尔伯特和土尔扈特(土尔扈特西迁后,原附属于杜尔伯特部的"辉特"部加入四部行列,又组成新的卫拉特四部)。
也有人认为布里亚特人、图瓦人、阿尔泰人和巴尔虎人属于蒙古外围族群。
清代以后,蒙古逐渐集权化统治。将蒙古分为内蒙古与外藩蒙古,实行盟旗制与札萨克制。内属蒙古各旗由朝廷任命官员治理,与内地的州、县无异。外藩蒙古各旗则由当地的世袭札萨克管理,有一定自治权。在外藩蒙古,以若干旗合为一盟,设正、副盟长,掌管会盟事宜,并对各旗札萨克进行监管。在中央,则由理藩院统管蒙古事务。
漠南蒙古——又称“内扎萨克”或“内蒙古”。
漠北蒙古——又称“外扎萨克”或“喀尔喀蒙古”、“外蒙古”。
漠西蒙古——又称“卫拉特蒙古”或“额鲁特蒙古”、“青海蒙古”。
一、漠南蒙古
内蒙古共有二十四个部落,共四十九旗。分别是:
1、科尔沁部(1部6旗)——博尔济吉特氏
2、扎赉特(1部1旗)——博尔济吉特氏
3、杜尔伯特(1部1旗)——博尔济吉特氏
4、郭尔罗斯(1部2旗)——博尔济吉特氏
5、喀喇沁(1部3旗)——乌梁罕氏
6、土默特(1部2旗)——乌梁罕氏
7、敖汉(1部1旗)——博尔济吉特氏
8、奈曼(1部1旗)——博尔济吉特氏
9、巴林(1部2旗)——博尔济吉特氏
10、阿鲁科尔沁(1部1旗)——博尔济吉特氏
11、扎鲁特(1部2旗)——博尔济吉特氏
12、翁牛特(1部2旗)——博尔济吉特氏
13、喀尔喀左翼(1部1旗)——博尔济吉特氏
14、克什克腾(1部1旗)——博尔济吉特氏
15、乌珠穆沁(1部2旗)——博尔济吉特氏
16、浩齐特(1部2旗)——博尔济吉特氏
17、苏尼特(1部2旗)——博尔济吉特氏
18、阿巴噶(1部2旗)——博尔济吉特氏
19、阿巴哈纳尔(1部2旗)——博尔济吉特氏
20、四子王(1部1旗)——博尔济吉特氏
21、茂明安(1部1旗)——博尔济吉特氏
22、乌拉特(1部3旗)——博尔济吉特氏
23、喀尔喀右翼部(1部1旗)——博尔济吉特氏
24、鄂尔多斯部(1部7旗)——博尔济吉特氏
内扎萨克蒙古四十九旗中,除喀喇沁三旗和土默特左旗的首领是乌梁罕氏的非黄金家族(成吉思汗后裔)成员外,其余皆为博尔济吉特氏黄金家族成员,这四旗贵族称塔布囊(驸马的意思) ,而其余四十五旗贵族皆称台吉。
二、漠北蒙古
漠北蒙古有包括土谢图汗部,车臣汗部,扎萨克图部和汗赛音诺颜部四个部落(初为三大汗部,赛音诺颜部于雍正时期设立),共辖4盟86旗。
1、土谢图汗部(1部20旗)——博尔济吉特氏。
2、车臣汗部(1部23旗)——博尔济吉特氏。
3、札萨克图汗部(1部18旗)——博尔济吉特氏。
4、赛音诺颜部(1部22旗)——博尔济吉特氏。
三、漠西蒙古
漠西蒙古包括和硕特部、准噶尔部、辉特部、土尔扈特等部28旗、喀尔喀部及诺门罕1旗,为1盟,由西宁办事大臣兼任盟长。
蒙古各部均设置掌旗王公,有汗王、亲王、郡王、贝勒、贝子等,而且大部分都与清政府保持着密切的婚姻关系。
今天的内蒙古主要由漠南和漠西蒙古组成,漠北为外蒙古,漠南蒙古以科尔沁人为最多,主要有嫩江科尔沁的科尔沁,扎赉特,杜尔波特,郭尔罗斯等,阿鲁{岭北意]科尔沁以及四子,达尔罕茂明安等部。
蒙古四大汉国
成吉思汗铁木真建立的大蒙古国在阿里不哥与忽必烈的汗位之争下走向分裂,除了忽必烈建立的元朝外,还有四个相对独立的国家,即四大汗国,分别是钦察汗国(又称金帐汗国)、察合台汗国、窝阔台汗国、伊利汗国。
‘伍’ 蒙古族生活在哪里主要时间主要特点,最有意思的地方
生活在塞北草原,阴山以北,出阴山两千里就到了北方游牧民族的繁衍地,这里分别是向北向东流入大海的发源地,水资源丰富,适合放牧,同时能够耕种,蒙古人在这里发展壮大,是蒙古人的腹地,狼居胥山,燕然山等都在这里,这里自然环境优美,物资丰富。
‘陆’ 如何理解这句话为什么我听这不爽---成吉思汗时代的蒙古帝国
这是世界对当时中国历史的客观评价,是别人站在另一个角度的评价,当然不会像中国历史教科书上那样一概而论
不过成吉思汗时代的蒙古帝国是确有的史实,没办法呀!就是厉害欧亚全灭!虽然定都中原,但实际上不算是真正的大汉民族.
下面是国外的一些见解:
<b>蒙古人(从1206年到1405年)<b>
蒙古人是来自中亚大草原的游牧民族。他们是凶猛的战士,打败牧地上的每一个敌人,并侵袭在东方和南方已开发的文明。从十三世纪开始,蒙古的部落在统一之后,即展开对外征战。沿着他们在千年以前的祖先─匈奴人的蹄印,蒙古人开拓出一个前所未有的大帝国。由于所到之处均造成大量的死亡和破坏,因此被视为“魔鬼的骑兵”。
蒙古人居住在今天蒙古贝加尔湖的南面平原。在顶盛时期,他们的帝国东起自韩国并跨越亚洲边界,直侵俄罗斯在欧洲的土地,远至波罗的海沿岸一带。他们占有大部份的小亚细亚、今天的伊拉克、伊朗、阿富汗、巴基斯坦、西藏、部份的印度与缅甸、整个中国与部份的越南。
在十三世纪初年,蒙古的部落是由铁木真所统一。铁木真又名成吉思汗(即最强大的统治者意思),他的野心是统治所有海内(太平洋和大西洋)的土地,而这个目的也几乎达成了。起初,他只有大约二万五千个战士,尔后则透过征服其他游牧民族来增强实力,并在1211年攻击中国的北方。他在1215年攻占北京,这场战役造成三千万的中国人丧生。其后蒙古人转往西方,在1220年时,夺取在丝绸之路上最大的贸易城市布克哈拉,整个个城市被夷为平地,居民亦惨遭屠杀。
成吉思汗在1227年去世,其子阔实鲁完成中国北部的征服,继续向欧洲推进。他在1240年攻毁基辅并向匈牙利进攻。阔实鲁在1241年死于征途中,迫使大军立即折回以解决继承的问题。当蒙古的统治者把军事焦点集中在中东和中国时,欧洲地区得以稍事喘息。成吉思汗的孙子旭烈兀消灭了回教的“刺客团”,并在1258年攻占回教徒的首都巴格达,城中十万民居被屠杀。1260年,埃及的阿拉伯奴隶兵(高级的奴隶兵,为回教军队的一种)在今天的以色列打败蒙古人,结束了蒙古人对回教和圣城的威胁。
忽必烈是成吉思汗的另一个孙子,他在1279年完全占领中国,并建立元朝。曾经在1274年和1281年两度企图入侵日本,却被季风吹翻舰队,导致重大的损失。1294年,忽必烈死于中国,蒙古的政权自此在亚洲和其他地区衰落。1368年,建立于的中国的元朝被明朝推翻。
在1370年代,一个具有土耳其和蒙古血统的战士,宣称他是成吉思汗的后裔,并争取在中亚地区的蒙古领导权,企图恢复蒙古帝国。此人名叫添穆仑(意即“瘤子”添穆,欧洲人称之为帖木儿,亚洲人称之为毁灭王子),凭藉十万名以骑兵为主的大军,横扫俄罗斯与波斯,以回教徒为主要攻击目标。1398年,他洗掠德里,屠杀当地居民达十万人,随后并转往西方,在叙利亚打败埃及的阿拉伯奴隶兵。1402年,他在今天的安卡拉附近打败大批的奥图曼帝国土耳其军队,但随即折返。1405年,他发动军队入侵中国,却在同年死于征途之中。他喜欢掠夺财富和发动大规模的屠杀,但在位期间却没有考虑过设置一个稳定的政府,因此,在他死后,由儿子们所继承瓜分的广大国土便很快地四分五裂。
‘柒’ 现在的东北,为什么会有这么多的蒙古人
因为最早的蒙古部落就是早期生活在大兴安岭东麓深山中的一支半游牧、半渔猎的部落。这些蒙古部落在唐朝末年开始逐渐沿着嫩江河谷向西迁徙,最终到达了克鲁伦河上游的肯特山一带,繁衍出后世的成吉思汗家族。然而,当蒙古人统一高原之后,他们也自然而然地发动了回归故地的征战。成吉思汗在经略蒙古草原统一诸部时,外戚特薛禅家族和几个弟弟都立下了战功。蒙古太祖九年(公元1214年),成吉思汗分封诸侯,把外戚特薛禅家族和四个弟弟,分封在东蒙古,史称东方诸王。 《元史·特薛禅传》和拉施德·哀丁的《集史》对东蒙古诸王的封地做了详细的记述。
这些蒙古边卫的存在虽然在明朝初年为北方诸王(尤其以燕王朱棣与宁王为首)带来了足以扭转战局的兵力,但同时也带来了尾大不掉的隐患。明朝的羁縻统治政策使这些东方蒙古部落最终成为了摇摆于蒙古草原与北京之间的缓冲个体,并且不断吞噬着明朝本就薄弱的东北边防体系,其游牧地带不断扩张到辽西、松花江中上游地区,甚至直抵海岸,逐渐形成了今日蒙古族的广泛分布局面。
‘捌’ 蒙古族的蒙古包的特色是什么,快~~~~~~~~
蒙古人
从公元十二世纪开始,蒙古游牧民族在连续数代的南征北讨战果中,凝聚了世上最大的陆地帝国。在这一连串征战过程中,蒙古人曾与中古时期的许多亚欧国家交手,几乎攻无不克。其帝国可以说是完全建立在军事征服的基础之上。不过,值得庆幸的是,世界上并没其它的种族像蒙古人一般骁勇善战。许多对手都认为他们无可匹敌。而蒙古人之所以从欧洲的战场撤退,主要是因为领袖去世。那些有心争取皇位的将领,只得匆匆带军撤回,从此再也不曾重返欧洲大陆。
蒙古的军队
蒙古人是擅长狩猎的游牧民族,终其一生在驰骋草原中渡过。打从孩童时代起,他们便开始学习骑马和使用武器,尤其是弯弓。每一个体格健全的男子,在六十岁以前都会被要求参加狩猎与战争。而蒙古部落联军,就是由全体的成年男子所组成。
蒙古人在极其严厉的军法约束之下作战并共享战利品。在战争中遗弃战友会被判处死刑。这种严格的纪律,加上英明的领导和有效组织,让蒙古人的武力,从骑兵群提升为一支真正的军队。
蒙古的军队是根据十进制的体系,即由十人、百人、千人、万人的部队所组织而成。各个部队的人数非常接近,可能是方便应付人员伤亡和损耗。万人部队是最大的作战单位,就像现代的“师”,能依靠自己的力量作持续的战斗。个别的士兵大多归属于千人部队,成为这个部队的一份子,相当于现代的“团”。蒙古部落最早是以每一千个蒙古人为一个队伍,来编列他们的部队。被征服的人民,包括鞑靼人和摩鞨人会被拆散分派到其它的部队之中,令其无法组织动员,不致对统治家族构成威胁。
成吉思汗首先创立万人的私人卫队。这个部队是从周边的部落所征募而来,能够承蒙青睐是是至高无上的荣耀。这个部队在早期阶段,是一种还算可以让人觉得光荣的征募方式。但后来就发展成大家族模式,并成为这个扩展中的帝国的统治阶级来源。
蒙古士兵在最初的时候,除了战利品以外并没有任何的薪俸,其升迁全靠战绩而定。当帝国急速扩展的步伐缓慢下来后,新的给付制度就开始推行。到了后来,军官便能够把他们的职位传给他们的继承人。
每一个作战中的士兵最多可分配到五匹马,以供经常换骑以保持快速的调动。在二十世纪的机动部队出现以前,这世上并没有一支军队能在移动的速度上超越蒙古的骑兵。
蒙古人主要是以使用弯弓的轻骑弓兵(无装甲)来作战。这种武器虽然轻便,却具有令人印象深刻的射程和穿透力。他们使用中国人和中东人来担任攻城工程师。步兵、驻军和重骑兵(穿戴装甲)等使用长矛的军队,则由被征服的人民充任。
蒙古的战术
蒙古军队依靠火力、快速调动的能力和残忍的名声处于优势。相较之下,他们所面对的敌手的移动速度则非常缓慢和谨慎,但蒙古人善于寻找机会去分散敌军的力量,然后集中自己的力量,以快速的射击把敌人各个击破。他们会试图环绕或包围敌军,来制造局部优势。如此一来,马上的敌人会受伤,而坠马的骑兵则更容易受到伤害。
蒙古的轻骑兵并不能对抗重骑兵的攻击,所以他们会假装败逃来吸引敌军骑兵的穷追猛打,借此消耗他们的体力,以降低其攻击实力;这时,原本走避的蒙古轻骑会突然折回反身成为攻击者。蒙古军队精于设下埋伏和突袭。蒙古军的将领也最善长于应用侦察兵,并且在身处劣势的情况下,协调武力的调动以夹击敌军。
蒙古人经常使用恐怖手段遂其目的。倘若侵略者在攻陷一个城市后下令屠城,不留活口,下一个被进攻的城市便很容易放弃抵抗、不战而降。最能证明这种手段效力的就是蒙古军队,其所到之处,往往是一个城市接着一个城市投降。
蒙古人是来自中亚大草原的游牧民族。他们是凶猛的战士,打败牧地上的每一个敌人,并侵袭在东方和南方已开发的文明。从十三世纪开始,蒙古的部落在统一之后,即展开对外征战。沿着他们在千年以前的祖先—匈奴人的蹄印,蒙古人开拓出一个前所未有的大帝国。由于所到之处均造成大量的死亡和破坏,因此被视为“魔鬼的骑兵”。
蒙古人居住在今天蒙古贝加尔湖的南面平原。在顶盛时期,他们的帝国东起自韩国并跨越亚洲边界,直侵俄罗斯在欧洲的土地,远至波罗的海沿岸一带。他们占有大部份的小亚细亚、今天的伊拉克、伊朗、阿富汗、巴基斯坦、西藏、部份的印度与缅甸、整个中国与部份的越南。
在十三世纪初年,蒙古的部落是由铁木真所统一。铁木真又名成吉思汗(即最强大的统治者意思),他的野心是统治所有海内(太平洋和大西洋)的土地,而这个目的也几乎达成了。起初,他只有大约二万五千个战士,尔后则透过征服其它游牧民族来增强实力,并在1211年攻击中国的北方。他在1215年攻占北京,这场战役造成三千万的中国人丧生。其后蒙古人转往西方,在1220年时,夺取在丝绸之路上最大的贸易城市布克哈拉,整个个城市被夷为平地,居民亦惨遭屠杀。
成吉思汗在1227年去世,其子阔实鲁完成中国北部的征服,继续向欧洲推进。他在1240年攻毁基辅并向匈牙利进攻。阔实鲁在1241年死于征途中,迫使大军立即折回以解决继承的问题。当蒙古的统治者把军事焦点集中在中东和中国时,欧洲地区得以稍事喘息。成吉思汗的孙子旭烈兀消灭了回教的“刺客团”,并在1258年攻占回教徒的首都巴格达,城中十万民居被屠杀。1260年,埃及的阿拉伯奴隶兵(高级的奴隶兵,为回教军队的一种)在今天的以色列打败蒙古人,结束了蒙古人对回教和圣城的威胁。
忽必烈是成吉思汗的另一个孙子,他在1279年完全占领中国,并建立元朝。曾经在1274年和1281年两度企图入侵日本,却被季风吹翻舰队,导致重大的损失。1294年,忽必烈死于中国,蒙古的政权自此在亚洲和其它地区衰落。1368年,建立于的中国的元朝被明朝推翻。
在1370年代,一个具有土耳其和蒙古血统的战士,宣称他是成吉思汗的后裔,并争取在中亚地区的蒙古领导权,企图恢复蒙古帝国。此人名叫添穆仑(意即“瘤子”添穆,欧洲人称之为帖木儿,亚洲人称之为毁灭王子),凭借十万名以骑兵为主的大军,横扫俄罗斯与波斯,以回教徒为主要攻击目标。1398年,他洗掠德里,屠杀当地居民达十万人,随后并转往西方,在叙利亚打败埃及的阿拉伯奴隶兵。1402年,他在今天的安卡拉附近打败大批的奥图曼帝国土耳其军队,但随即折返。1405年,他发动军队入侵中国,却在同年死于征途之中。他喜欢掠夺财富和发动大规模的屠杀,但在位期间却没有考虑过设置一个稳定的政府,因此,在他死后,由儿子们所继承瓜分的广大国土便很快地四分五裂。
蒙古包
蒙古包
Mongolianyurts
蒙古等游牧民族传统的住房。古称穹庐,又称毡帐、帐幕、毡包等。蒙古语称格儿,满语为蒙古包或蒙古博。游牧民族为适应游牧生活而创造的这种居所,易于拆装,便于游牧。自匈奴时代起就已出现,一直沿用至今。蒙古包呈圆形,四周侧壁分成数块,每块高130~160厘米、长230厘米左右,用条木编成网状 ,几块连接,围成圆形 ,长盖伞骨状圆顶,与侧壁连接。帐顶及四壁覆盖或围以毛毡,用绳索固定。西南壁上留一木框,用以安装门板,帐顶留一圆形天窗,以便采光、通风,排放炊烟,夜间或风雨雪天覆以毡。蒙古包最小的直径为300多厘米,大的可容数百人 。蒙古汗国时代可汗及诸王的帐幕可容2000人。蒙古包分固定式和游动式两种。半农半牧区多建固定式,周围砌土壁,上用苇草搭盖;游牧区多为游动式。游动式又分为可拆卸和不可拆卸两种,前者以牲畜驮运,后者以牛车或马车拉运。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蒙古族定居者增多,仅在游牧区尚保留蒙古包。除蒙古族外,哈萨克、塔吉克斯坦等族牧民游牧时也居住蒙古包。
在辽阔的蒙古高原上,寒风呼啸,大地点缀着许多白色的帐篷。它们就是蒙古包,即蒙古人所称的“格尔斯”。自从有蒙古族以来,人们就开始使用蒙古包。这已经有很长时间了。但究竟是何时开始使用的,无人知道确切的时间。
蒙古包成为蒙古人的日常居所。大多数蒙古人是游牧部落,终年赶年他们的山羊、绵羊、牦牛、马和骆驼寻找新的牧场。蒙古包可以打点成行装,由几头双峰骆驼驮着,运到下一个落脚点,再重新搭起账篷。
‘玖’ 蒙族生存的地理位置的环境是什么
法国地理学家白吕纳认为:“一地的位置、地形、地质构造和气候都可以解释一个民族的历史。”①那么,我们研究蒙古族游牧畜牧业经济就有必要了解蒙古族生存和生产的自然环境。在自然经济阶段,自然环境的多样性,必然表现在人类经济活动的多样性上。因此,人类经济活动也是复杂多样、千变万化的,进而各种经济活动都有自己的特殊性。就畜牧业的起源来讲,因地理环境的不同,或是从狩猎到畜牧,或是从农耕到畜牧,或是从混合经济到畜牧业。畜牧业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后,便产生了游牧畜牧业经济,简称游牧经济。产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以下三个原因尤为重要:一是由于牧民的生产技术的提高而引起的生产力的发展,现有的草场无法满足牲畜数量的增加;二是自然环境,即天气、气候的变化,多数学者认为畜牧业一般产生于气候、天气变化大的自然环境多样化的地区,因为这里有多种野生动物和野生动物所采食的多种野生植物;三是车等游动工具的广泛使用。
马克思、恩格斯指出:“任何人类历史的第一个前提无疑是有生命的个人的存在。因此第一个需要确定的具体事实就是这些个人的肉体组织,以及受肉体组织制约的他们与自然界的关系……任何历史记载都应当从这些自然基础以及它们在历史进程中由于人们的活动而发生的变更出发。”②研究蒙古族游牧畜牧业经济,有必要了解蒙古族生存的自然环境以及自然环境对蒙古族游牧经济的影响。大体上说,蒙古族从形成以来一直生活在以蒙古高原为中心的地域里,这里是蒙古民族形成、发展并走向世界的摇篮,它的山川、河流、湖泊、原野沙漠到生长的植物以及生殖繁衍的野生动物多数都是以蒙古语命名的。从经纬度上,蒙古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转引自陶克涛:《毡乡春秋》(柔然篇),内蒙古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第221页。
②《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24页。
高原一般包括从东经125°的嫩江流域至东经80°的天山山脉、从北纬37°的鄂尔多斯高原至北纬53°的贝加尔湖周边地区。蒙古高原的特殊地理环境孕育了游牧民族,尤其是对畜牧业的产生和发展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13世纪,初次到蒙古地区的中原人眼里的蒙古高原是“原隰之地,无复寸木,四周惟白云黄草”;“其产野草,四月始青,六月始茂,八月又枯”①的景象。约翰·普兰诺·加宾尼在其《蒙古史》中记载说:“在这个国家的某些部分,山岭极多,在其他部分,则是平地,但是,实际上它的全部土地是由含沙很多的沙砾构成的。在某些地区,有一些小树林,但是在其他地区,则完全没有树木……那里的天气是惊人的不合常规,因为在仲夏的时候,当别的地方正常地享受着很高的热度时,在那里却有凶猛的雷击和闪电,致使很多人死亡,同时也常常下着很大的雪。那里也常有寒冷刺骨的飓风,这种飓风是如此猛烈,因此有的时候,人们需付出巨大努力,才能骑在马背上。当我们在斡耳朵(宫帐、宫殿之意——引者)前面的时候,由于风的力量太大,我们只得爬在地上,而且由于满天飞沙,我们简直不能看见什么东西。那里在冬季从来不下雨,但是在夏季常常下雨,虽然雨是如此之小,以致有的时候连尘土和草根都没有润湿。那里还常常下大冰雹……在夏季,也会突然很炎热,而突然间又非常寒冷。”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王国维遗书》第13册,上海古籍书店1983年版。
②[英]道森编、吕浦译、周良霄注:《出使蒙古记》,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3年版,第6—7页。
蒙古高原的地形,主要由山脉、草原、丘陵、沙漠、戈壁等组成。与此地形相适应的土壤是属于干草原地带的栗钙土,蒙古高原的西部荒漠草原植被下发育着棕钙土。另外,也有草甸土、沼泽土、盐碱土和沙土等。在这种土壤里生长着很多植物。蒙古高原的植被类型的主要特点是,在群落组成中多年生、旱生低温草本植物占优势。建群植物主要是禾本科、杂草类及一些旱生的半灌木和灌木。冬天严寒、降水量少,更适应于草本植物的生存与生长。禾本科草类以针茅和羊草最为代表性。杂草类主要属菊科和豆科,有西伯利亚艾菊、各种黄芪、花苜蓿等。旱生灌木以锦鸡儿属为最主要。这些禾本科、豆科等植物,大多为各种家畜所喜吃,故蒙古高原一向是游牧畜牧业的摇篮。一般认为蒙古高原的东部为典型草原、西部则为荒漠草原。草类高度和植被覆盖度也相应地逐渐减少。在植被组成中,从东向西,杂类草数量逐渐减少,旱生灌木和半灌木逐渐增多,反映出气候的干旱程度逐渐增加。蒙古高原中河流、湖泊或水分较好的地方,则为盐渍化草甸或沼泽,植物以芨芨草、星星草、碱蓬、硬苔草等为主。
蒙古高原气候也影响着植物的生长,进而影响着动物的生存与繁殖。概括起来,它的气候特征是:半干旱、冬寒夏温、多风沙、富日照,属于典型的温带大陆半湿润到半干旱的过渡类型。蒙古高原冬季天气多晴燥,地面辐射却因此加强。北方新鲜极地冷气经常向南或东南流动,使全境盛行偏西北风,寒潮猛烈。如南来气流较强而持久,冷空气再次南下时,即出现大风雪天气。夏季蒙古高压退缩消失,大陆低压形成,东南季风得以进入蒙古高原。雨季一般在7月至9月之间。
蒙古高原自然环境的优点之一就是热量资源充足,有利于植物的生长。(1)日照丰富。日照百分率平均高达70%以上,年平均日照数在3000小时左右。冬季丰富的日照对牲畜在天然条件下越冬有利。(2)夏季温暖。夏季气温升高,7月在19—24℃之间,最高温常升至30℃以上。生长期100—150天。生态学的基本原理告诉我们,太阳和地球是生命有机体最基本的环境基础。照耀大地的阳光有两个功能:一种是热能,它给地球送来了温暖,使地球表面土壤、水体变热,推动着水的循环,引起了空气和水的流动;另一种功能是光能,它在光合作用下被绿色植物利用,形成了碳水化合物,这些有机体所包含的能量沿着食物链在生态系统中不停地流动,这就是生物的能量环境。
蒙古高原的自然资源中,相对来讲,缺乏水资源。水分条件方面:降雨量在200—400毫米,由东向西北减少。降水集中于夏季。6—9月降水占到全年的80—90%。降水变率愈向西愈大,平均变率在20—25%以上。如有冬天降雪即可形成雪覆盖。降雪量和积雪时间、积雪深度都是自东向西减少。东北部地区稳定积雪期自11月下旬至次年3月末,积雪深度平均20—30厘米,最深达40—60厘米;向西由于雪量很少,常不能形成雪覆盖。草场积雪可部分解决冬季牲畜饮水问题,因而可利用目前尚无供水条件的草场放牧。积雪到春季融化,增加地表湿润程度和改善土壤墒情,有利于牧草返青和作物出苗,河湖水量及潜水也因得到融雪水的补充而增多。但深厚而持久的雪覆盖(大于15厘米)或冻结而持久的雪覆盖,能使牧草覆埋和牧场封冻,造成畜牧业上的“白灾”。反之,少雪或无雪,牲畜因无饮水而造成“黑灾”,这样不仅不能利用无供水条件的草场放牧,增加夏秋草场放牧时间,易导致夏秋草场因过度放牧而退化,带来“黑灾”的危害①。
蒙古高原水草富饶,是得天独厚的天然大牧场。畜牧业的再生产过程与植物、动物的自然再生产过程交织在一起。正如马克思所分析的那样:“经济的再生产过程,不管它的特殊的社会性质如何,在这个部门(农业)内,总是同一个自然的再生产过程交织在一起。”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详见任美锷主编:《中国自然地理纲要》,商务印书馆1999年版,第312334页。
②马克思:《资本论》第2卷,人民出版社1975年版,第398—399页。
蒙古高原的这种自然环境必然要求与它相适应的生产方式。北方游牧民族通过漫长的生产劳动的摸索,最终选择了以游牧方式经营畜牧业的生产方式。这也是北方游牧民族认识自然、利用自然、掌握自然环境变化的结果。自然环境的多样性和残酷性使游牧民族只能选择游牧这种生产、生活方式。依据气候、天气的变化,牧民把牲畜赶到符合生存和采食的地方,人也适应游牧生产的需要过游牧生活。牲畜的生存和采食受制于大自然的变化,牧民也按照季节变化规律和牧场情况安排游牧生产活动和游牧生活。在生产力发展较低阶段,游牧经济的发展确实受到自然环境的制约,这种制约突出表现在游牧畜牧经济的不稳定性和脆弱性上。所以,蒙古人盼望的天气和憧憬的生活是:“成群的野兽到处出没;肥壮的牛羊到处游动……那里没有干旱的春天,只有丰硕的秋天;那里没有风沙的灾害,有的是肥壮的畜群;那里没有严寒的冬天,只有温暖的夏天;那里没有贫苦的百姓,家家户户丰衣足食;那里没有可怜的孤儿,户户家家人丁兴旺;那里没有战乱的骚扰,代代过着安宁的生活。”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黑勒、丁师浩译、浩·巴岱校订:《江格尔》,新疆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365—366页。
三、蒙古高原自然环境对社会分工的影响
我们应依据不同国家、不同民族、不同社会发展阶段的生产力发展状况,对自然环境的作用做出具体的、历史的分析。蒙古族畜牧业经济源于匈奴等古代北方游牧民族,但在发展与变迁过程中形成了一种具有较典型的以游牧经济为主的独特社会经济形态。中国北方民族在蒙古高原经营游牧畜牧业经济,是由当时的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和蒙古高原的自然环境所决定的。因为生产力发展水平越低,自然环境对社会生产力和社会分工的作用越大。马克思、恩格斯非常重视自然环境在社会生产力与社会分工中的作用,认为因自然条件的差异,导致动物的驯养、繁殖和植物的种植两种生产方式,指出:“畜群的形成,在适于畜牧的地方导致了游牧生活:闪米特人在幼发拉底河和底里斯河的草原上。”①马克思在《路易斯·亨·摩尔根<古代社会>一书摘要》中进一步分析了自然环境对生产方式的影响,他说:“东半球。我们发现处于这一时期的土着部落有供给乳食和肉食的家畜,但他们大概没有园艺食物和淀粉食物。野马、牛、羊、驴、猪——这些动物的驯养,成群的繁殖,产生了巨大的推动力,成为不断进步的源泉。其效果只有到繁殖并维持家群的畜牧生活定型以后才具有普遍的意义……但中亚的草原和幼发拉底河、底格里斯河以及其他亚洲一些河的流域则是牧畜部落的天然家园。”③我们结合蒙古高原的自然环境,进一步分析蒙古高原的自然环境对蒙古族社会分工的影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1卷,人民出版社1965年版,第36页。
②《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5卷,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第386页。
1.蒙古高原的自然环境对蒙古族畜牧经济劳动生产率的影响。如果自然环境优越,就可以使用较少的直接劳动创造较多的劳动产品。因为有利的自然环境,人们获得较多的劳动生产率,不利的自然环境则会影响劳动生产率的提高。马克思在《资本论》中分析劳动生产率时,是同自然条件结合起来分析的。他指出:“劳动生产率是同自然条件相联系的。这些自然条件可以归结为人本身的自然和人周围的自然。外界自然条件在经济上可以分为两大类:生活资料的自然富源,例如土壤的肥力,鱼产丰富的水等等;劳动资料的自然富源,如可以航行的河流、森林、金属、煤炭等等。在文化初期,第一类自然富源具有决定性的意义;在较高的发展阶段,第二类自然富源具有决定的意义。”“绝对必需满足的自然需要的数量越少,土壤自然肥力越大,气候越好,维持和再生产生产者所必需的劳动时间越少。因此,生产者在为自己从事的劳动之外来为别人提供的剩余劳动就可以越多。”①就是说有利的自然环境不仅劳动生产率高,而且能够节约劳动时间,增加剩余劳动时间。有利的自然环境当然不可能自己创造劳动产品,只有具备劳动能力的劳动者,才能够充分利用有利的自然环境,创造物质财富。生在蒙古高原、长在蒙古高原的游牧民族劳动者经过长期的同自然界的接触、适应并在生产过程中深深懂得,如何利用蒙古高原的自然环境,提高劳动生产率,为人类造福的道理;懂得在生产力发展水平较低的条件下,蒙古高原上经营游牧畜牧业的劳动生产率应高于经营农业经济的劳动生产率;他们懂得劳动的不同自然环境使同一个劳动产生不同的劳动生产率的道理;他们懂得根据自然环境的禀赋,符合自然环境可持续发展要求,进行生产活动,就能够提高自然环境的利用率和劳动生产率;他们懂得可以用较少的劳动投入,获得较多的劳动成果。当然这种认识是一个朴素的认识,然而实践证明,经营游牧畜牧业确实合理利用了自然环境,提高了劳动生产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马克思:《资本论》第1卷,人民出版社1975年版,第560页。
2.蒙古高原自然环境影响了蒙古族社会分工的发展。古典政治经济学的创始人亚当·斯密认为,经济发展的动力是劳动分工及专业化所带来的较高生产率,即每个人生产其最适宜生产的产品,然后与他人交换,从而在市场上获得较丰富的利润。就人的劳动而言,任何劳动都是一种社会分工条件下的劳动。个人的劳动,不管怎么凭借个人的智慧和经验以及技能进行的,但绝不是一种孤立的、纯粹的、个人的劳动,而是一定的社会分工条件下的劳动。劳动的进步与分工的发展是互相促进、互相渗透的。在自然经济占主导地位的条件下,这种劳动进步与社会分工发展的自然基础就是自然环境。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指出:“资本的祖国不是草木繁茂的热带,而是温带。不是土壤的绝对肥力,而是它的差异性和它的自然产品的多样性,形成社会分工的自然基础,并且通过人所处的自然环境的变化,促使他们自己的需要。能力、劳动资料和劳动方式趋于多样化。”①社会分工的前提条件就是人类生存和生产的自然环境差异。自然环境的这种差异性只是分工的自然基础,分工的前提就是有劳动能力的人。人类社会的第一次分工就是“游牧部落从其余的野蛮人群中分离出来——这是第一次社会分工”②。
人类社会第一次社会分工以后,游牧部落或游牧民族在适合于发展畜牧业的自然环境里,继续改进了畜牧业的经营方式,改善了劳动条件,促进了畜牧经济内部分工的发展。其中,畜牧经济内部分工的发展,对游牧民族劳动者的素质技能的提高和游牧社会的进步具有重要的意义。马克思恩格斯分析部门内部分工起源时指出:“分工起初只是性行为方面的分工,后来是由于天赋、需要、偶然性等等而自发地或‘自然地产生的分工’。分工只是从物质劳动和精神劳动分离的时候起才开始成为真正的分工。”③马克思在《资本论》中也谈到了自然分工的问题,指出:“在家庭内部,随后在氏族内部,由于性别和年龄的差别,也就在纯粹生理的基础上产生了一种自然的分工。”④蒙古族畜牧经济内部也有自然产生的分工,如男子承担牛群、马群的远距离放牧和夜间监护畜群以及大雪中保护牲畜等劳动;妇女从事
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马克思:《资本论》第1卷,人民出版社1975年版,第561页。
②《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1卷,人民出版社1965年版,第183页。
③《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l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36页。
④马克思:《资本论》第1卷,人民出版社1975年版,第389—390页。
挤奶、做饭、加工奶食品、制作皮毛制品等。这种自然分工是相对的,也可以互相代替或互相帮助。到了12世纪初,蒙古族牧人分工管理、牲畜分群放牧更加明显。《蒙古秘史》记载,扎木合对铁木真说:“安答啊!咱们近山扎营住下[适于牧马],可以让咱们的牧马人到帐庐里[休息],咱们靠近涧水扎营住下[适于牧羊],咱们的牧羊人、牧羊羔人、饮食方便。”①这个记载可以证明当时的蒙古族牧民已经了解到,畜牧业内部分工的意义。成吉思汗令“弟别勒古台与合刺歹脱、忽刺温二人管理驭马”,为司牧马;“泰亦赤无歹、忽图抹里赤、木惕合勒忽三人管牧养马群。”成吉思汗还令古出沽儿“管修造车辆”。可见成吉思汗统辖下的牧人分工是很具体的。蒙古游牧民族在分工管理的基础上,还将牲畜分群放牧。不仅各种不同的牲畜分群放牧,就是同类牲畜也按畜养需要的不同而分群放牧。《黑鞑事略》记载,牡马分去势的“骟马”和不去势留做种马的“移刺马”,移刺马专管骒马群,不入骟马群队②。另外,也产生了专门赞美游牧劳动的精神生产的劳动者,如民间艺人、萨满巫师等。因为“分工不仅使物质活动和精神活动、享受和劳动、生产和消费由各种不同的人来分担这种情况成为可能,而且成为现实”③。蒙古族社会经济内部的分工发展无疑是一个历史的巨大的进步,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提高了蒙古牧民的素质技能。
3.蒙古高原的自然环境影响了蒙古族劳动者的素质技能的提高。刘永估教授认为:“生产力就是劳动者素质技能的社会表现。”④人类要进行生产、生活活动,增加社会财富,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余大钧译注:《蒙古秘史》,河北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第135页。
②参见李炳东、俞德华:《中国少数民族科学技术史丛书》(农业卷),广西科学技术出版社1996年版,第254页。
③《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36页。
④刘永佶:《主义·方法·主体》,中国经济出版社2001年版,第300页。
必须了解自然环境,把握自然环境规律,按自然规律安排生产活动。劳动者利用自然、改造自然的过程中,提高了自己的素质技能,发展了生产力。而且随着人对自身和自然环境的认识不断深化和发展,人的素质技能会进一步提高。马克思分析劳动生产力时指出:“劳动生产力是由多种情况决定的,其中包括:工人的平均熟练程度,科学的发展水平和它在工艺上应用的程度,生产过程的社会结合,生产资料的规模和效能,以及自然条件。”①人类社会的发展,是以人适应自然,改造自然,提高自身的素质技能,改善人际关系,提高自己的社会地位,促进人类自身的自由发展和劳动解放为总趋势的,这是一个进化的过程,也是一个变革的过程。在已有的人类发展进程中,提高了素质技能的劳动者不仅创造了大量的物质和精神财富,也积累了关于自然和社会生活、社会关系的丰富知识以及处理自然环境与社会发展关系的能力。在人类认识自然、适应自然、改造自然的过程中,自然界提供进一步加工的劳动对象和许多生活资料。“劳动的自然生产力,即劳动在无机界发现的生产力,和劳动的社会生产力一样,表现为资本的生产力。”②如果我们正确利用自然环境就可以充分利用劳动对象,节约劳动时间,从而促进生产力的发展。蒙古族牧民在经营游牧经济的过程中认识了蒙古高原的自然环境,掌握了同自然环境协调发展的技巧,从而提高了自己的素质技能,发展了社会生产力。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马克思:《资本论》第1卷,人民出版社1975年版,第53页。
②《马克恩恩格斯全集》第26卷(Ⅲ),人民出版社1974年版,第122页。
4.蒙古高原自然环境也影响了蒙古族人口增长速度。自然环境通过所经营的经济影响人口增长速度。在蒙古高原上所经营的游牧畜牧业从一定意义上讲,能够遏止人口增长。在四季分明的蒙古高原上,“逐水草迁徙”、“以穹庐为舍”的游牧生活不利于人口的增长,而且游牧畜牧业经济也不利于人口的增长。据国外一些人类学家对游牧社会的研究表明,“为了适应游牧体制,人们会相应扩大生育间隔,一般是4年以上,因为游牧生活不允许同时照顾两个无法独立的孩子”①。人口增长相对缓慢,一定程度上阻碍了蒙古族经济的进一步发展,但有利于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在自然经济阶段,“始见毛幕毡车,逐水草畜牧,非复中原风土”②的蒙古高原上,以游牧方式经营畜牧业是一个适应自然,合理利用自然,增加社会财富,保持人与自然、人与动物的和谐发展和自然与牲畜协调发展的正确选择。畜牧生产是在一定的地理环境条件下,以牧草为第一生产资料,以牲畜为第二生产资料的能量转化过程,牲畜依靠其新陈代谢机能,通过生长、发育和繁殖等一系列生命活动,不断更新其后代的过程,称为畜牧业自然再生产过程。畜牧业经济的再生产过程,总是同牲畜的生长、发育、繁殖的自然再生产过程密切交织在一起。牧民在放牧劳动过程中,有意识地利用牲畜自然再生产的特点,通过游牧等手段,为牲畜创造更好的生产条件,从而使其更好地生长、发育和繁殖,以便生产出更多更好的畜牧产品。
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乔晓勤:《危机与选择》,四川人民出版社1989年版,第159页。
②《长春真人西游记》,见《王国维遗书》第13册,上海古籍书店1983年版。
蒙古族游牧经济构筑了天(气候环境)、地(土壤营养库)、生(生物多样性)、人(人的社会)的复合生态系统,是历史条件下能量流动与物质循环高效和谐的优化组合。游牧经济可以保持草原自我更新的再生机制,维护生物多样性的演化,满足家畜的营养需要,保障人类的生存与进步。“人类虽然没有对生态系统进行根本上的改造,却能巧妙地对之加以积极的利用,牧民们可以在尽量长的时间,通过有规律的‘转场’而把畜群放牧在生态系统的能源输出口——青草地上,从而达到以较大的活动空间来换取植被系统自我修复所需时间的目的。”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林耀华:《民族学通论》(修订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90页。
‘拾’ 蒙古族生活在什么区域
蒙古人主要生活在亚洲内陆,包括蒙古国,俄罗斯亚洲部分地区,中国北部。
其他地方也有零星的蒙古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