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如何培养孩子的生活自理能力
生活自理,也叫做自我服务,是指孩子负责自己饮食起居的活动,如洗脸刷牙、梳头剪指甲、洗手绢、洗袜子、铺床叠被、收拾碗筷、整理文具。不少孩子学龄前或刚入学时,就在家长的指导下学会了简单的生活自理,但在整个小学阶段还要继续学习和提高,从而提高其独立生存的能力:
教育孩子从思想上深刻认识生活自理的重要性,提高其自我服务的积极性对于多数孩子来说,主要问题不是会不会生活自理,而是愿不愿意进行自我服务劳动。家长要通过摆事实、讲道理、做示范,让孩子真正认识到“自己的事自己做”的道理,不断提高进行生活自理活动的积极性。
鼓励孩子不断扩大生活自理的范围,使其掌握更多的家庭生活本领小学低年级孩子生活自理的程度是比较低的,稍微复杂一点的事情他们就不会做了。家长要根据孩子身心发展的水平,鼓励他逐渐扩大生活自理的范围。如让中年级的孩子洗刷自己的衣服、鞋子,整理自己的房间,让高年级的孩子学着做家常便饭、采购蔬菜,以便父母因事外出时能独自“支撑门面”。
指导孩子提高生活自理的质量,使其养成认真对待每一件事情的态度饮食起居虽是平凡小事,但是要做好也需要有认真的态度和正确的方法。常见有些孩子衣冠不整,脸面不洁,给人一种很不卫生的感觉。儿童对待生活的态度往往发生迁移,影响到他们学习、工作的态度,有些孩子作业潦草、做事马虎就是其生活态度的自然延伸。家长要教育孩子认真做好自我服务劳动,干活时要集中精力、高质量地迅速完成。家长要随时检查孩子生活自理的情况,对不合要求的地方提出批评,并帮助孩子重新做好。
就少年身心发展水平而言,生活自理更不应成为问题。但是,由于家长的过分照顾,现在确有不少孩子缺乏起码的生活自理能力,对这些孩子来说必须“补课”,学会起码的生活自理。对于多数孩子来说,应当继续发展生活自理能力,逐步形成独立生活能力。家长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给以指导:
鼓励孩子尝试独立生活家长在家庭生活中应给孩子更多的锻炼,使其逐步达到自己“完全”管理自己生活的水平,比如孩子房间的台灯电棒坏了,家长不去给他买电棒,而是由他自己到商店里购买、回家更换;再如,家长临时短期外出不专门请人照顾孩子,也不允许他全部在饭店买饭,而是留下一定的现金和粮食、蔬菜由孩子自己做饭。这样做孩子是辛苦了一些,但是,对他的锻炼作用很大,有利于他将来真正的生活自立——独立。
指导孩子纠正不良生活习惯中小学阶段,虽然多数孩子能做一定的家务劳动,不同程度地自理生活,但多数孩子存在马虎、拖拉、粗糙的问题。随着生活自理范围的扩大和孩子功课重、时间紧的压力,如不采取相应的措施,马虎、拖拉等毛病可能会更严重。家长应及时地对孩子的房间、书包和用具情况作出检查,提出更高要求。还可带领孩子参观别人家庭环境布置、卫生情况,使其形成改善家庭环境的强烈愿望,并落实在自己的行动中。
② 培养孩子的自理能力,应该如何培养呢
想要培养孩子的自理能力可以从整理学习用品入手,培养自理孩子的学习能力。告诉孩子为自己整理书包,给他讲怎样清理书包才有条理,使课本不零乱,并随时检查他的工作直到孩子做到为止。告诉孩子 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吃饭睡觉穿衣洗刷,扫地倒垃圾等,只要孩子的年龄段可以做的,孩子都必须独立并按时完成。
根据孩子的生理发育特点,逐步呈现要求,由易到难,由简单到复杂。三岁的孩子可以训练各种自助技能,如吃饭、洗手、刷牙等。四岁的孩子可以学习叠被褥、铺床和照顾自己;5.要求6岁的孩子迅速、干净地穿衣服和脱衣服,将脸和手洗得非常干净,并逐步教他们做一些简单的家务,如何扫地,浇花等。锻炼孩子的自理能力,首先得放手,给孩子自己动手的机会。家长可以设置一些小游戏,把劳动趣味话。
③ 浅谈如何在一日生活活动中培养幼儿生活自理能力
一、在一日生活中增强幼儿的生活自理意识
家长无条件的包办代替,使幼儿形成一种错误认识:自己不愿意干的事情,父母会帮着干(要喝水了,父母会端水来;要起床了,父母会给穿衣服……),我们要通过各种形式,让幼儿知道,自己已经长大了,要不怕苦,不怕累,“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1、根据幼儿已有的知识、经验,通过问答或交谈,丰富知识。如通过谈话“我是中班了”、“我学会了新本领 ”、“妈妈的小帮手”等活动,利用提问、讨论、行为练习等形式,让幼儿意识到自己有能力干好一些事情,为自己会干力所能及的事情感到高兴。在练习中增强幼儿的自信心,以提高他的动手能力和意识。
2、通过讲故事“别说我小”、“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以及观看有关的电视节目等,让幼儿知道自己的事情应自己做,激发幼儿参与做的欲望。通过诗歌、看图讲述帮助幼儿充分理解作品内涵,通过作品中角色的行为,使幼儿受到感染、教育。
3、通过分辨不同行为(能自理的与不能自理的),巩固幼儿的生活自理意识。例如,为幼儿准备不同行为表现的各种图片、录像带等等,让幼儿在比较中提高对自理行为的认识。教师适当的讲解图片,然后问幼儿哪个图片上的宝宝最棒,我们要向他学习哪种好的行为?还可以举例用班上的小朋友作比较,来激发幼儿上进的意识。
4、幼儿的教育是在学中玩、玩中学的情况下进行的,特别是对于游戏和生活中的故事、儿歌等,幼儿的学习兴趣会更浓,教师要抓住课堂教育的大好时机,有意识地对幼儿进行培养和练习,从而提高幼儿的自我服务能力。例如,教学《勤劳的小蜜蜂》、《劳动最光荣》等故事和歌曲时,有意识地培养幼儿热爱劳动、树立劳动最光荣的思想,为幼儿生活自理能力的培养打下良好的认识基础。再如,通过故事表演、音乐游戏等,可以使幼儿练习自我服务和帮助他人的技能。另外,对幼儿自我服务的内容,教师可以用儿歌或歌谣的形式加以灌输,使幼儿先认知后实践,最后形成能力。
二、在一日活动中教给幼儿生活自理的技巧
要让幼儿做到生活自理,必须让其明确生活自理的方法。幼儿没学会系鞋带的方法,就谈不上系鞋带;幼儿不会洗脸,就谈不上把脸洗干净;幼儿不知把玩具放到哪里,就谈不上把玩具物归原处……也就是说,即使幼儿有了自理意识,如果缺少自理的技巧,就是想做也做不好。所以,我们还要让幼儿学会具体的生活自理方法。
1、寓教于乐,让幼儿识得自理的方法。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我们可以把一些生活自理技巧编成儿歌、歌曲以及设计成饶有趣味的情节等,让幼儿在游戏、娱乐中学习本领。如在教幼儿学习如何系鞋带时,我们可以结合歌曲《系鞋带》来进行:两个好朋友,见面握握手,钻进大洞口,用力拉耳朵,变成蝴蝶走。让幼儿在歌曲的愉悦里,轻松自主地学习系鞋带的方法。
2、因材施教,有的放矢,进行个别指导。由于幼儿之间存在个体差异,因此,对于没层次的幼儿来说,要求就有所区别。对于自理能力较强的幼儿,就以较高水平来要求;对于自理能力较差的幼儿,就相对降低要求的标准,不可强求,更不可鄙视,须因材施教。如在指导穿鞋的过程中,小班幼儿中要求在区分左右脚的基础上把鞋穿好;大班幼儿不仅要正确区分左右脚,还要求正确系好鞋带。再如有的幼儿自理能力发展不均衡,系鞋带是弱项,我们就可以在系鞋带的技巧方面给予更加耐心细致地个别指导。
3、秩序渐进,逐步提高要求。获得初步的生活自理技巧之后,要注意提高幼儿做事情的速度、质量等。如小班幼儿吃饭,开始可能会撒饭粒的情况,通过一段时间的培养和练习,幼儿会逐渐正确掌握吃饭的技巧,少撒饭粒或不撒饭粒。
4、品尝成功,进一步提高幼儿的生活自理能力。获得成功的愉快感是推动幼儿生活自理的动力。当幼儿取得点滴进步时,口吻“你真棒”、“你真能干”……都会使幼儿对自己的能力充满信心,成为激励幼儿自觉掌握自理能力的强大推动力;但当幼儿限于自身能力,无法达到预期目标时,我们要耐心细致地引导,还可辅以鼓励性语言(如“你行的”,“我相信你会干好的”等),必要时我们还需协助幼儿实现成功,以免挫伤幼儿积极进取的精神。
三、在一日活动中巩固幼儿的生活自理行为
技能的形成是一个反复的过程,还要注意以后的巩固练习。教师要经常督促、检查、提醒幼儿,使幼儿良好的习惯得到不断的强化,逐步形成自觉的行为。
1在生活活动中训练幼儿的自理行为。入厕、盥洗、餐点无处不体现着幼儿生活自理的水平,我们要抓住这个关键时机,指导、监督幼儿的自理行为,使其形成习惯。如入厕后自觉整理好衣裤的习惯,餐前便后自觉正确洗手的习惯,点后正确漱口的习惯……,在区角活动中练习生活自理的技巧。活动区集娱乐、操作于一体,给幼儿提供了充分动手动脑的机会,我们要结合教育目标,计划地投放材料,让幼儿在区角活动中掌握技巧、练习技巧、熟悉技巧。如在操作区有计划的投放系鞋带的方法;投放各种豆豆,让幼儿练习使用筷子的方法……,另外,早操、午睡、户外活动等都可以渗透生活自理的内容。
2、激发幼儿的好胜心,竞争之中促自理。孩子活泼好动,有时,一句不经意的话就可以激起他的好胜心,跃跃欲试。我们可以抓住幼儿这一特点,设计一些有趣的比赛活动,以竞争促发展,促进幼儿自理能力的提高。如举行“穿衣比赛”、“夹豆比赛”等。
3、让幼儿由自我服务发展到为集体服务。如每天安排值日生,给幼儿摆餐具、发水果小点心等,让幼儿不仅能生活自理,还会为集体服务、为他人服务,在培养自理能力的同时也塑造了幼儿优良的品质。
④ 如何培养孩子的自理能力
自理能力简单来说,就是自我服务、自己照顾自己的能力,它是一个人应具备的最基本的生活技能。幼儿生活自理能力的形成,有助于培养幼儿的责任感、自信心以及自己处理问题的能力,对幼儿今后的生活也会产生深远的影响。那么如何培养孩子的自理能力呢?
三,教给幼儿生活自理的技巧。幼儿没学会穿衣的方法,就谈不上穿脱衣服了,幼儿不会洗脸,就谈不上把脸洗干净,幼儿不知把玩具放到哪里,就谈不上把玩具物归原处。也就是说,即使幼儿有了自理意识,如果缺少自理的技巧,就是想做也做不好。所以,我们还要让幼儿学会具体的生活自理方法,循序渐进,逐步提高要求。
⑤ 如何培养孩子生活自理能力
01
与幼儿园保持一致,习惯成自然
家中的生活习惯与幼儿园保持一致,是培养幼儿生活自理能力的第一步。
其实,幼儿园一日生活的很多方面都在培养幼儿的自理能力。 就说吃饭,孩子在幼儿园都是自己吃。但在家里,家长常喂孩子,结果孩子吃饭慢吞吞,自理能力差。
正确做法是创设与幼儿园相对一致的生活环境,比如关闭电视,一家人一起吃饭,鼓励孩子独立吃饭。
02
充分利用日常生活中的小事情
贵港牡丹妇产医院提醒:作为家长,你既不需要购买专门的器材或操作手册,也不需要刻意创设一个环境。
因为,日常生活中就充满了各种事情,玩具玩好自己收拾,自己的袜子自己洗,妈妈买菜、孩子可以剥豆子等等,数不胜数。
聪明的家长,你也可以试一试哦~
03
树立孩子自我服务的意识
着名心理学家埃里克森的人格发展八阶段理论提出,“3-6岁是主动对内疚,主要的发展任务是活动主动感和内疚感,体现目的的实现。”
简单来说,家长鼓励、支持孩子的行为,树立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的意识,对孩子来说是十分有价值的。
04
家长放手,坚定地相信孩子的能力
对于孩子,很多家长很难百分百去相信孩子的能力,所以,很多成人常说:“你还小,这个不行的;等长大了,你就能做。”
正因为成人抱有这样的观念,所以,当孩子第一次吃饭吃得都是;当孩子穿衣服能穿一个多小时;当孩子倒水打翻杯子……
家长处处为孩子“解决琐事”,以至孩子自己都不再相信自己的能力。
05
适当地示弱
贵港牡丹妇产医院提醒:在孩子的眼中,大人们都是超人,什么都会做、都懂。
事实上,大人也是普通人。如果在生活上,成人对各种事情都包办代替的话,那么,当你需要孩子帮忙的时候,孩子可能会拒绝你。
作为家长,在生活中,对孩子适当地示弱,让孩子参与其中,更积极地去做,获取各种生活体验的过程。
06
树立榜样,让孩子看得到
现在社会,很多家长双方都是工作族,所以家中很多事情都是祖辈帮办代替。家长自己的事情都不自己做,怎能要求孩子去管理好自己的事情呢?
3-6岁孩子模仿能力强,所以孩子会去模仿家长的生活习惯。
如果你想让孩子学会生活自理,做给他看,你就会发现自己的榜样对孩子有多大的影响了。
07
耐心等待
成人常常很着急,做很多事情都希望能赶紧做完。有时会因孩子做不好或做的慢儿包办代替。
任何事都是熟能生巧,通过不断地练习,孩子才能熟练起来。平时,家长请多一点耐心,让孩子在生活中去实践、去学习。
08
设置合理的生活自理能力目标
如果孩子对很多事都懒于动手,不用焦虑,你可以尝试调动孩子的目标意识。
和孩子一起设定生活习惯的阶段目标,先从最简单的目标开始;逐渐加大目标的难度,形成一个螺旋式的目标阶梯。
在此过程中,孩子不仅会获取成就感、感到愉悦的情绪,而且在不知不觉中养成良好的自己能力。
09
教给孩子生活自理的基本方法
当孩子因为不会才不做时,家长要教给孩子生活自理的基本方法。
尤其是和其生活密切相关的,如穿脱衣服和鞋袜、洗手洗脸、擦鼻涕、擦屁股的正确方法。具体地说,穿衣服时如何看前后、里外,简单的方法去教孩子。
只要你努力去教,并给孩子尝试的机会,孩子也会很认真地学习,并最终掌握的。
10
及时且多样的奖励形式
当孩子做得好,家长要及时地给予奖励,但形式可以多样化,目的是告诉孩子,你看到并认可他的行为和努力。但切忌用单一的奖励形式。
当孩子做得不好,家长切忌将孩子的行为与其他孩子做比较,甚至训斥孩子。
一句话,无论孩子做得好坏都给予适当的肯定,以免剥夺他发展自理能力的机会哦。
⑥ 孩子没有自理能力怎么办作为家长该如何教
孩子没有自理能力,作为父母怎么培养?培养孩子的自理能力应着重以下几点,使孩子建立自理意识。这是训练孩子照顾自己的起点。培养孩子的自理能力,首先要让孩子建立起自理意识,让他们知道自己必须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别人替自己做是不光彩的。有了这种自我照顾的意识,孩子就能被激励有意识地行动。
如果他七八岁或以上,他可以洗衣服、做饭、拖地或做其他力所能及的工作。比如父母不在家,客人来了怎么办?如果你和父母出去然后分开了怎么办?看到火怎么办?这些问题都会在生活中遇到。培养孩子的时间观念,培养小学生的自理能力,如提高小班宝宝的自理能力,正确培养孩子的自理能力培养自理能力我们必须在关键时期密切关注孩子。
⑦ 培养孩子的自理能力,应当怎么培养呢
独立进食是孩子们要完成的第一项重要技能。培养孩子独立进食的能力是一个非常漫长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家长应该为孩子创造一个学习的环境和足够的机会父母应该为孩子创造一个愉快的就餐环境,鼓励和支持孩子独自吃饭,无论他们吃什么都要表扬他们。培养孩子的自理能力,目的是让他们拥有更健康的人格,能够独立地照顾自己,而不是与他人的孩子区分输赢。
此时此刻,父母需要更多的引导和陪伴孩子们聚在一起,这不仅可以激发他们有意识地培养照顾孩子的能力,从而减少他们对成年人的依赖。水果只是一个例子。照顾孩子的能力体现在生活的各个方面。父母应该放松气氛,学会耐心等待。成长需要时间。孩子们可以拿棍子,但吃不起;我可能想穿衣服,但我找不到衣袖的入口。
⑧ 孩子生活自理能力太差,家长该如何培养他独立自主呢
现在很多孩子在家里面都非常的幸福,几乎过着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生活,所以独立性非常差,自理能力比较弱,有的孩子甚至到了上大学还不能自理,还把自己的脏衣服寄回家给父母洗,这样的孩子基本上就已经被父母养成了一个巨婴。家长如果看到自己的孩子在小的时候生活自理能力比较差的话,就要想办法培养孩子的独立性。
家长平时想要帮助孩子培养自理能力,就可以多给一些机会让孩子去单独做事,不要什么事情都替孩子代劳。比如孩子平时在家里面的时候,家长可以带孩子一起做饭,让孩子自己去收拾房间,洗衣服等等,也可以教孩子叠被子,孩子自理能力差,家长是可以慢慢教的,只要孩子愿意学,慢慢就能学会,慢慢的就能够培养孩子自立的品质。
⑨ 如何提高孩子自理能力
什么是生活自理能力呢?它指的是人们在生活中自己照料自己的行为能力,包括了以下四点:
①生活上能自己处理日常生活琐事。②人际关系上能处理好人事关系。③心态上能独自承受各种压力。④学习上能独立思考,独立理解。
要让幼儿做到生活自理,必须让其明确生活自理的方法,孩子不会洗脸,就谈不上把脸洗干净;孩子不知把玩具放到哪里,就谈不上把玩具放回原处,也就是说,即使孩子有了自理意识,如果缺少自理的技巧,就是想做也做不好。所以,我们还要让孩子学会具体的生活自理方法。
下面我们来给大家一些训练生活自理能力的方法
一、使孩子树立生活自理意识,这是从思想上培养孩子生活自理的起点,要培养孩子生活自理能力,首先必须使孩子树立一种自理意识,让他懂得自己的事情必须自己做,让他人代劳是不光彩的,有了这种自理意识,才能促使孩子自觉行动起来。
二、要信任孩子,不要过多干涉,孩子刚开始做事,难免不出现这样或者那样的问题,比如动作慢,弄脏、碰坏东西等,这是应该容许的。在碰到这些问题时,家长不要急躁,不能看孩子做得慢就自己去代劳,也不要因为孩子损坏了东西而去训斥。
三、教给孩子一些随机应变的方法,比如说可以给孩子设想一些特殊情况,向孩子提问,在孩子回答的基础上教给孩子一些特殊处理的方式方法。
四、根据孩子的年龄特点来让孩子做一些符合TA年龄阶段的事情。比如孩子在三四岁时,可以让TA学会自己脱衣服和鞋袜等;而七八岁或者再大一些时,可以让TA洗衣、做饭、拖地或者其他力所能及的事情。
俗话说:“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对于生活自理能力不是一两天就能奏效,这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在孩子还小的时候,只要他自己能做,就要给他创造锻炼的机会,言传身教,只有这样,培养孩子较强的生活自理能力才能成为现实。
⑩ 家长如何培养孩子的自理能力
自理能力对于每一个孩子来说真的是特别重要的一项能力,因为这直接决定了大家一个人的时候是不是能将自己照顾好。现在有很多父母就是过分的溺爱孩子,很多生活中的事情都会给孩子处理好,孩子就什么事情都不用操心,这样表面上看起来是为了孩子好,但是实际上这样是不利于孩子的成长的。
还有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学会给孩子空间,这也是对孩子的一种尊重。只有这样孩子才不会觉得自己一直被父母所管控着,他们才有可能会放开去做自己想做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