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生活日常 > 人类在天空中生活多久

人类在天空中生活多久

发布时间:2022-04-01 01:50:59

‘壹’ 人类在地球上还能生存多久

科学版:

一.地球灭亡 :据地质学家推测,太阳已经发光了50亿年。估计再过50亿年,太阳的大部分氢会聚合成较重的氦,氦需要更高的温度,才能聚合成碳,因氦较重,其引力会更强,使太阳中心压力加高,当气体压力增高时,按气体定律,温度就会自动提高,当太阳大部分是氦时,其中心温度会增高到现在的10倍,达到一亿度时,氦就聚合成更重的碳,然后因引力会产生更高的温度而将碳聚合成氮。如此重演累进到氧等更重的物质,一直到铁,在高温中,所有物质都成为气体。
当太阳的氦开始聚合时,它将成为一个巨大的氦原子弹而爆炸,使直径扩大100多倍。 因膨胀过大,其表面温度反而会降低,使太阳表面前颜色从现在的高温白色变成低温的红色,成为一颗“红巨星”。
如一颗恒星有与太阳相同的质量,原子聚合会顺序成为较重的物质直到铁,聚合成铁所消耗的能与产生的能是相当的,所以并没有多余的能发生。一旦太阳没有热能来源时,它会开始冷却缩小,缩到最后会使太阳中心具有很高的压力。高到将原子外层电子壳压溃了,使电子不再在核子外旋转,电子与核子成为没有规则结构的高密度混合物,这时太阳就成为一颗“白矮星”,以后渐渐冷却暗淡,成为“黑矮星”。至此,太阳的活动就彻底结束了。
如果一颗恒星有10倍太阳的质量,聚合过程中温度会升高得很快而引起“超新星爆炸”,大爆炸的中心会形成一个密度极高的中子星。如果一颗恒星有太阳30倍以上的质量,大爆炸的中心则有可能形成一个黑洞。
当太阳成为一颗红巨星时,外表直径增加到现在的100多倍。 从地球上看,白天太阳几乎占满了天空。这情形是很吓人的。虽然太阳表面温度低了一些,但因太阳面积增大几万倍,离地球又近,太阳照到地球上的能量过多使地面太热了,地面的水变成蒸汽,海洋成为沙漠,我们不可能在此生存了。估计50亿年后,太阳会变成可怕的红巨星,这就是世界的末日。

当太阳外表直径膨胀,把地球吞进肚子之前人类已经灭亡,或许人类已经有了另一个星球可供居住。

二 .人类灭亡:
1小行星撞击
2伽马射线爆炸
3漂移的黑洞
4太阳大爆发
5超大规模火山喷发
6地球变暖
7世界性灾病
8世界核战争
9机器人主宰世界
10太阳变成超新星(这种可能性在大约50亿年内是肯定会发生的)^等等,人类的未来值得深思。从哲学上来说,没有永远存在的东西,所有的东西都要经历一个从无到有,再从有到无的过程。地球也不例外,它与那些朝生夕死的东西的主要差别不过是过程的长短。
因此,地球一定会灭亡,但这种灭亡不过是从哪来就回哪去,进入大宇宙中另一个轮回的过程。有关这个问题的详细回答,建议阅读霍金的《时间简史———从大爆炸到黑洞》。
====================================================

小学课本版
人类能在地球上生活多久(节选) 何祚庥

①人类能在地球队生活多久?这既涉及可持续发展战略,涉及地球为人类的生存和发展所提供的资源,也涉及地球的外在环境究竟能在多少年内维持不变。

②太阳是决定地球外在环境最重要的因素。根据近代天文学家的理论,太阳将持续而稳定的向地球提供光和热,地球绕阳太旋转的平均半径,将长期维持不变,至多只有极小的摆动,这一过程将至少还持续40亿年。过了40亿年后,太阳将逐渐膨胀而演化为红巨星,最后将地球完全吞吃到它的“肚子”里。

③太阳对地球的影响实在是太巨大了,“只要太阳吼一吼,地球立即抖一抖。”至于人类,却承受不了地球的任何抖动!不过,太阳为地球持续提供长达4000万年的光和热却是没有问题的,因为在4000万年的年代里,所消耗的能量还不到太阳总量的1%!所以,研究人类在地球上持续生存和发展的问题,至少要以人类能在地球上持续生存4000万年为奋斗目标!

④但是人类面临的真正威胁,却是来自人类自身。如果人们认为400年前伽里略是近代科学之父的话,那么这400年来科学、技术以及工业、农业的发展,就远远超过自有人类历史以来的400万年间的成就。与此同时,近400年来所消耗的地球上的资源,也大大超过了在400万年间人类所消耗的资源总量!如果按照现在消耗不断增长的趋势发展下去,试问4000年后乃至4000万年后的地球将是什么样的面貌?

⑤地球上的资源可分为两类:一类是可再生资源,另一类是不可再生资源。虽然人类可以用消耗可再生资源的办法补充一些不可再生资源,但这在数量上毕竟是有限度的。所以,人类的生存和发展的问题,归根结底将取决于地球上的资源能在多少年内按照某些资源的消耗标准维持人类的正常生活。

⑥其实,4000万年只是一个保守的说法,太阳的光和热,完全可能持续更长一些时间,即使太阳系内出现某些反常事件,如小行星撞击地球,但也不太可能在4000万年内发生,而且人们完全能发射有超强破坏力的导弹,使小行星改变航道。所以,地球上的居民,至少在相当长的一个时期内,是大可不必“杞人无事忧天倾”的!

⑦但是,真正值得忧虑的,是人,是人能否探制人类自身!

‘贰’ 人类暴露在太空中能活多久

事实上美国宇航局就曾经对人体暴露在太空环境中进行了研究,一个比较权威的观点是你能够有10秒的清醒时间,但在10秒至90秒之内,你的身体会发生诡异的变化,之后会生命体征会逐渐消失。至于有人说人体进入太空后会发生爆炸,美国宇航局已经告知你,这是不会发生的。

引述美国联邦航空局的报告指出,美国空军飞行外科医生在18公里高度进行了12秒的有意识训练,这个时间是基于空军飞行员对高空程序训练有素所得出的。过程中肾上腺素会加速分泌,如果海拔更高,那么危险程度越大。不过在10秒内如果得到合理的救治,那么可以恢复知觉。猴子和狗的实验表明,动物已成功从无保护风险中恢复,最多持续时间为两分钟。

‘叁’ 人类还可以在地球上生存多久

在外部宇宙环境安全的情况下,内部就要看人类自己的保护了。不发生大规模核战的话,以自然方式还早呢,···不然就随时就是人类末日···

‘肆’ 人在地球生活了多久

人类的祖先是猿。猿类是从渐新世开始出现的,距今大约已有3千万年了。可是,并不是所有的猿都是人类的直系祖先,有些猿是人类的"伯父",有些猿是人类的"叔父"。被人类学家认为是人类祖先的猿是很晚才出现的。那就是用印度古代史诗中的一个英雄王子--罗摩的名字命名的拉玛猿(罗摩的译名现统一为拉玛)。它们生活在距今约为1000万年-1500万年前。拉玛猿首先是在印度、巴基斯坦的西瓦利克山发现的。本世纪60年代后期,在匈牙利的早新世煤层中所发现的鲁达古猿,也属于拉玛猿。尤其是1976年在我国云南禄丰县石灰坝煤窑中发现的一个相当完整的拉玛猿类型的下颌骨化石,是世界上已发现的同类标本中最完整、最接近于人类的早期祖先。时间距今也是在1千多万年以前。据发掘实物估计,禄丰古猿身体有黑猩猩那样大小,吻部短缩,犬齿不发达,缺乏一般猿类常用的"武器"。然而,它们具有比其他动物略高一等的智力,加上经常在开阔的地面上活动,促使它们进一步手足分工。因此,有人认为禄丰古猿能用手抓握树枝或别的自然物进行防御和取食。既然如此,手已经分化出来,两条腿也应该能直立了。

‘伍’ 人类在地球上生活有多久了

1890年至1892年,在印度尼西亚爪哇(当时是荷属东印度群岛的一部分)发现了一小块下颌骨、一根大腿骨和一个头盖骨。头盖骨带有明显的如猿的原始性状,如眉脊粗壮、头骨低平、骨壁很厚,脑量不过800毫升,比现代人的平均1350毫升要小得多,可是大腿骨和现代人的很近似,表明已能像现代人那样地直立行走。这个发现究竟是人还是猿?引起了长时期的激烈争论。

1924年在南非汤恩发现了定名为南方古猿的一个头骨,当时定为大约6岁。根据新定的标准,应为刚过3岁的小孩的,犬齿小,颅底的枕骨大孔在较前的部位,表明它已能两足直立行走,可是脑子小,估计成年时它的脑量也不比现代的猿大,因此同样不被学术界承认它是属于人的系统。

化石的证据,表明人类的两足直立行走和大的脑子不是同时起源的。

如果以脑子的大小(脑量)作为区别人和猿的标志,那么多大的脑子才算是人呢?有人提出脑量在750毫升以上才算是人,以此作为人和猿的分界的界河,可是后来发现能两足直立行走的化石的脑远比这个标准为小,而现生的大猩猩最大的脑量也有超过这个界限的,表明脑量不能作为区分人和猿的标志。

于是人类学界逐渐一致认为只能以能否两足直立行走作为人和猿分界的标志,能两足直立行走的高等灵长类便归入人的系统,分类上列为人科。

二、人类的历史有多久?分为几个阶段?

是人还是猿?直接的实物证据是化石。首先要对各种猿类化石和人类化石从形态上进行比较解剖学的研究,还要用各种测定年代的方法测定它们的相对年代和绝对年代,这是一个方面。另一方面从现在各地的人和各种猿以及其他的高等灵长类动物的蛋白质大分子的研究,从它们差别的大小,根据变异的速度来计算它们起源的年代。结合这两方面的证据以及其他有关的资料,现今人类学界一般估计大约在距今七八百万年前,古猿转变成两足直立行走的人类始祖。

但是,当前在世界各地发现的人类化石,最早的只有400多万年,更早的人类化石还有待发现。从400多万年以来的人类化石来看,虽然其间还存在不少空缺,但总的来说,可以分为四个阶段,即1.前人阶段,2.能人阶段,3.直立人阶段,4.智人阶段。

1.前人阶段以南方古猿化石为代表,因此也叫南方古猿阶段。

南方古猿化石最早是1924年在南非北开普省汤恩附近发现的,化石是一个小孩的头骨的大部分连着整个脑子的天然模子。由达特(R.Dart)教授进行了研究,他看到这个头骨很像猿的,但又带有人的不少性状,脑子虽小,但一些性状比黑猩猩的脑更为像人,颌骨上的臼齿也与人的相似,从头骨底部枕骨大孔的位置判断,头骨的所有者是两足直立行走的,于是1925年他发表文章,认为它是真正的猿和人之间的类型,是人和猿之间的“缺环”,定名为南方古猿(Australopithecus)。可是它究竟是人还是猿,引起了人类学界激烈的争论,因为当时人类学界一般都认为大的脑子才是人的标志。

以后在南非发现了更多的这类化石,在非洲其他部分也有这类化石发现,特别是在东非,经过多方面的研究,直到60年代以后,人类学界才逐渐一致肯定它是人类进化系统上最初阶段的化石,分类上归入人科,成为人科下的最早的一属。

既然南方古猿已肯定是属于人的系统,肯定是人而不是猿。那么是否改称南方古猿为南方古人呢?不能。根据国际古生物命名法规的规定,各种古生物拉丁文的分类名称一旦建立,一般不能轻易改动,以免引起混淆,因而一些学名变成了只是代表某些化石的符号,并不一定表明它的实际含义。又例如下面要提到直立人的学名,当初定名时认为它是最早开始两足直立行走的人,而以后发现了远比直立人为早的能直立行走的各种原始人类,但直立人的学名仍保持不变。南方古猿的学名也是一样。因此,在报刊上看到有关南方古猿的报道时,不要把它当作一般的古猿,它早已归入人的系统了。

南方古猿化石最早的是距今400多万年。这类化石可分为两种类型,纤细型和粗壮型。纤细型进一步演化成下一阶段的能人,粗壮型则在距今大约100万年前灭绝了。

2.能人阶段。

能人化石是1960年起,在东非坦桑尼亚的奥杜韦和肯尼亚的特卡纳湖岸的库彼福勒陆续发现的,最早的年代是距今240万年前,分类上归入人科下面的人属能人种(Homohabilis),脑子扩大了,开始能用石块制造工具(石器),以后演化成下一阶段的直立人。

3.直立人阶段。

直立人通俗的名称是猿人,直立人在分类学上的学名Homo erectus译成中文是人属直立种,简称直立人,是人类的第二个种。直立人化石最早从19世纪末在印度尼西亚发现爪哇猿人开始,引起了是人还是猿的争论。从本世纪20年代后期起,在我国北京房山区周口店陆续发现了北京猿人的化石和石器,从而确立了直立人在人类进化史上的地位。直立人还带有不少类似猿的性状,所以俗称猿人,但他们已在人类的进化系统上经历了漫长的时间,已是人类发展第三阶段的人类,与古猿和现代猿有着本质的区别。

这里附带说明一下人狼和猿人的区别,两者常常混淆。猿是和人最相近的动物,于是也叫人猿或类人猿。现今全世界的猿共有四种,亚洲有长臂猿和猩猩,非洲有大猩猩和黑猩猩,其他洲没有猿类。长臂猿体形较小,也叫小猿,其他三种猿的体形较大,也叫大猿。所以简单地说,人猿是像人的猿,而猿人是像猿的人。人是从猿进化来的,但指的不是现生猿,而是古猿。

直立人化石已在亚、非、欧三洲发现。在非洲,最早的直立人化石距今的年代为170万年。在亚洲和欧洲,最早直立人化石的年代还有争论,不能肯定,因而一般认为直立人是起源于非洲,然后分布到亚洲和欧洲的,但最近报道,爪哇发现的猿人化石的年代为距今180万年前,早于非洲的猿人。由于年代测定的不稳定性,目前还难于作出定论。直立人中年代较晚的是北京猿人。过去报道北京猿人中最晚的是距今23万年,最近报道是40万年。直立人之后是智人。

4.智人阶段。智人一般又分为早期智人(远古智人)和晚期智人(现代人)。

晚期智人从距今十多万年前开始,其解剖结构已和现代人相似,因此又称解剖上的现代人。

三、人类发展过程中怎样变化?

传统的达尔文的进化论认为,新的物种是由缓慢的、逐渐发展的变异而形成的。在70年代,美国的埃尔德里奇(N.Eldredge)和古尔德(S.J.Gould)提出了新的理论,认为生物的进化过程是一个长期停滞和不断地为迅速发生的成种事件所间断的历史,新种形成是一个迅速的变化,分支为两个或几个种,人类的进化过程是怎样变化的?符合于哪一种理论呢?

上面已经说过,南方古猿纤细型的种大约在距今240万年前演变成能人,在它演变的漫长过程中,虽然现有的化石还有长时期的空缺,但总的来看,是经过长期的停滞而迅速转变成新种的。能人的脑子比南方古猿的明显增大,而且开始能制造石器。

能人是利基(L.S.B.Leakey)等根据坦桑尼亚奥杜韦峡谷发现的化石于1964年命名的,以后在肯尼亚库彼福勒和其他地点也有发现。由于各地的能人化石,特别是头后骨骼的化石有很大的变异,从而发生了这些化石究竟是一个种还是两个种的问题。

1991年英国的伍德(B.A.Wood)从各个方面检查了有关能人的全部材料,提出能人化石不是一个种,他认为奥杜韦的化石属于能人种,而库彼福勒的化石,一些属于能人种,另一些则是另一个种,他采用了鲁道夫人(Homo rudolfensis)的种名。这两个种都处于最原始的人属水平。

无论能人是一个种还是两个种,它进一步发展成直立人。能人阶段的时间比较短,已发现的化石也比较少,所以它变化的快慢现在还不清楚。

直立人的脑子比能人更大了,身材也明显增大,已能制造多种类型的石器工具,确定为人属的另一个种,人属直立人种(Homo erectus)。

1992年伍德提出,在肯尼亚库彼福勒发现的直立人ER3733和ER 3833等比在非洲发现的其他时代较晚的直立人头骨为薄和细致,还有其他一些与智人较为相近的性状,因而他同意把这些较早的标本从直立人中分离出来,归入另一个与之密切相关的种叫匠人(Homo ergaster),他认为匠人出现的时间较早,但形态上却更近于其后的人类主干,但也有人认为目前还不能肯定它是一个新种。

从现有的资料来说,直立人最早在距今接近200万年前出现,随后发现于亚、非、欧各洲,他们之间的相互关系,现在还不清楚。这个阶段的人类持续了很长时间,直到距今40万年前。在这漫长的时间内,他们的形态变化不太大,一般认为,总的来看,是处于一种停滞状态,就他们制作的石器来说,也没有很大的改进。

直立人之后是智人阶段。

智人的脑量更大,在1300毫升以上,体质形态比直立人进步,逐渐与现代人相似而发展成为现代人。

从上述的人类整个发展过程来看,是一个不断变化的过程,经历了几次长时间缓慢停滞的渐变和短时间迅速的突变的交替过程。
四、人类起源于何处?

古猿怎样演变成人?有着种种说法。根据现有的各种有关资料,一般设想,古猿生活在森林中,在树上攀援时身体处于直立的位置,在地面活动时身体处于半直立的位置。体型比现生的大猿为小,四肢不像现生的猿那样特化。一旦气候突然变得寒冷干旱时,森林大片消失,它为了生存,获取食物,必须经常到林间的地面上活动,使用棍棒在半干旱的空旷地区采集和食用草籽和根茎并防卫自身,逐渐形成了两足直立行走的步态,解放出来的前肢成了双手,也便于携带食物。

达尔文在1871年提出,人类的诞生地是非洲,当时还没有发现智人以前的早期人类化石,他的理由是,与人类最相近的动物是大猩猩和黑猩猩这两种猿,如今都生存在非洲,因而我们最早的祖先更可能是在非洲。达尔文的这个观点没有被普遍接受。许多人认为像人类这样高贵的神物不可能起源于黑暗大陆的非洲。

19世纪后期,德国的海克尔(E.H.Haeckel)提出人类起源于亚洲,因为亚洲的长臂猿和猩猩与人相似的程度大于非洲的猿类,由此他推测东南亚是人类的诞生地。

海克尔的信徒之一、荷兰的杜布哇(E.Dubois)于19世纪末去印度尼西亚寻找人类祖先,发现了爪哇猿人化石,但很长时间不被承认。

纽约美国自然博物馆馆长奥斯本(H.F.Osborn),认为亚洲位于其他大洲的中央,是各大类哺乳动物起源的地方,有着详细的气候变化的记录,特别是中亚高原,南面喜马拉雅山的升高,会使中亚造成干燥的时期。这种环境变化迫使古猿适应新的环境,结果促成人类的诞生。由于他的影响,在美国自然博物馆的支持下,于本世纪上半中期组织了一系列亚洲的考察,但没有发现人类化石。

从1927年开始,在我国北京附近的周口店进行了系统的发掘,首先发现了牙齿,定名为中国猿人(后来改称北京猿人),1929年底,由裴文中负责发掘工作,发现了第一个北京猿人头盖骨,由此被作为人类起源于亚洲的证据。

但是,从1924年起,先是在南非汤恩发现了南方古猿的化石,以后在南非的其他几个地点也发现了同类的化石,特别是从60年代末开始,在东非的许多地点发现了多种南方古猿类的化石,它的系统地位,经过多年的争论,从70年代以来被人类学界一致承认是属于人的系统,是人类发展的第一个阶段,它们的形态远比亚洲的猿人为原始,年代远比后者为早,从而又提出了人类起源于非洲的论点。

由于非洲的早期人类化石主要发现于东非,因此对东非的古环境怎样促使人类的诞生,有着许多论述。

整个非洲大陆原先覆盖着一片森林,在大约距今1000万年前开始,东部下面的地壳逐渐发生变化,沿着从今天的坦桑尼亚、肯尼亚、埃塞俄比亚到红海一线裂开,使肯尼亚和埃塞俄比亚东部的陆地上升,形成海拔270米以上的大高地,在东非形成了从北到南的一条长而弯曲的峡谷,深达几百米,叫做东非大裂谷。

大裂谷的形成改变了非洲的地貌和气候,以前从西到东的一致的气流被破坏了,隆起的高地使东部的地面成了少雨的地区,丧失了森林生存的条件,连续的森林覆盖开始断裂成一片片的树林,形成一种片林、疏林和灌木地的镶嵌生态环境,东西动物群的交往也受到了阻碍。

在60年代,荷兰阿姆斯特丹大学的生态学家科特兰特(A.Kortlandt)就提出了人和猿在非洲的分歧是由于东非大裂谷形成的假设。 1994年5月法国的古人类学家柯盘斯(Yves Cop-pens)发表文章说,距今300万年以上的人科化石的地点,都是在大裂谷东边的埃塞俄比亚、肯尼亚和坦桑尼亚发现的,没有例外;而在这个时期里,这个地区却没有发现任何有关大猩猩和黑猩猩的化石。

他的解释是裂谷形成以后,西边由大西洋来的气流照常带来雨量,而东边则由于上升的西藏高原西缘的阻碍,形成季节性的季风。因而原先的非洲广大地区,分为两种不同的气候和植被。西边仍旧湿润,而东边则变得干旱;西边保持着森林和林地,东边则成为空旷的稀树草原。由于这种情况产生的压力,人猿的共同祖先也发生了分裂。

西边的较大居群的共同祖先的后裔适应于湿润的森林环境,成为两种大猿;而东边的较小居群的共同祖先的后裔则相反,出现了一种全新的对空旷环境适应的新生活,成为人科成员。

这种假设被叫做“东边的故事”(East Side Story),但也有不同的意见。 1995年11月,英国的《自然》杂志上又提出了“西边的故事”(West Side Story)的问题。

美国的古人类学家布鲁内特(Michel Brunet)在非洲的乍得发现了南方古猿的部分下颌骨,其年代为距今300—350万年。乍得位于西方大约5,400公里的非洲大陆中心,因而布鲁内特说:“人类起源不只是东边的故事,也是西边的故事”。

从以上历史情况的叙述,可知近100多年来,人类诞生地是非洲还是亚洲,已有过反复。

目前在非洲发现的人科化石还只有400多万年,更早的化石还没有可靠的资料,因而现在还不能肯定非洲是人类最早起源的地方,也不能排除人类起源于亚洲的可能性.

特别是中国,拥有广大的新生代地层,有温暖和寒冷气候的变化交替的记录,在这些地层中已发现了大量的高等哺乳动物化石的灵长类化石,特别是多种古猿化石,如第三纪的森林古猿、禄丰古猿、上新猿等,最近还在江苏、山西等地发现了可能是距今4000万年前后的高等灵长类化石,另外还有一些零星的可能是早期人科成员和早期旧石器文化的线索,有待我们在中国广大地区去调查和发掘。
五、现代人起源于何处?

现代人的起源与人类起源有着不同的含义,现代人的起源是指现在生活在世界上不同地区的黄种人、白种人、黑种人和棕种人,他们是怎样起源的,也就是说早期人类是怎样演变成人的问题,是从人到人的问题。

而人类的起源指的主要是古猿怎样演变成现代人的问题,是从猿到人的问题,以及早期人类怎样演变成较晚人类的问题,在时间上非常久远。

现代人的起源只是指在人类进化的历史长河中离现代最近的一段,是整个人类进化历史的一个局部,一个阶段,近一个时期来有些报道把现代人的起源误解成是人类的起源,把整体与局部混同起来,使读者发生混淆。

关于现代人的起源,有两种理论:一种叫“单一地区起源说”。这种理论认为现代人是某一地区的早期智人“侵入”世界各地而形成的,这个地区过去认为是亚洲西部,近年来则改为非洲南部;另一种叫“多地区起源说”。这种理论认为亚、非、欧各洲的现代人,都是由当地的早期智人以至猿人演化而来的。这两种理论长期争论不休,1987年以来又开始激烈争论起来。

1967年,美国伯克利加州大学的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教授艾伦·威尔逊(Allan Wilson)等提出了分子钟的假设,用免疫测量法确定各种灵长类血液白蛋白的不同分量,从而推算出各种灵长类系统分离的时间,其结果是人属与黑猩猩属、大猩猩属分离的时间在距今500万年前。

后来,这个研究组进一步做了实验。他们选择了其祖先来自非洲、欧洲、中东和亚洲的妇女,以及新几内亚和澳大利亚的土着妇女共147人,利用她们生产婴儿时的胎盘,分析了胎盘细胞内的线粒体的脱氧核糖核酸(DNA)。

线粒体在细胞核之外,它产生维持细胞生活的几乎全部能量。为什么要分析线粒体的DNA呢?

这是因为线粒体的DNA与婴儿细胞核内的决定大部分身体性状的基因上的DNA不同。

首先,线粒体的DNA不像细胞核里的DNA那样是双亲基因的混合,由双亲遗传;而它只由母体遗传。其原因是精子的线粒体都在尾部,而受精时只有精子的头部进入卵子,尾部没有进入受精卵,其线粒体也就消失了。

另外,线粒体DNA演变的速度,比细胞核DNA的快5—10倍,因而在同一时期内,它能够积累多得多的变化。由于线粒体DNA只有由亲体之一的母体而来,因而它显示出来的差别,不是由于基因的重组合,而是由于基因的突变。

伯克利加州大学的这个研究组发现,不同类型的线粒体DNA,有些互相相似,有些则差别很大。他们依据这些分析结果作了一个表示其相互亲缘关系的“系统树”,结果是这株“树”来自单一的共同祖先,而后很快分成两支,一支的线粒体DNA都是从非洲祖先而来的个体,另一支则来自非洲、亚洲、澳洲、高加索和巴布亚新几内亚的祖先。

对于这种情况的最简单的解释是,其共同祖先来自非洲。根据已知的线粒体DNA突变的速度,计算其年代为距今14万到29万年,平均为20万年。

根据这种实验结果,1987年初威尔逊等人提出,所有婴儿的线粒体DNA向前追踪,,最后会追到大约在20万年(14万—29万年的平均数)前生活在非洲的一个妇女,多达上万人的群体中的一个,这个妇女是现今全世界人的祖先。大约在13万年(9万—18万年的平均数)前,她的一群后裔离开了他们生活的非洲家乡,分散到了世界各地,代替了当地的土着居民,最后在全球定居下来,演化成了现代的不同人种。

有些西方记者为了吸引读者,他们采用《圣经》中的说法。在介绍这种理论时,把这个非洲妇女叫做“夏娃”;于是有人把这种理论叫做“夏娃理论”。这个理论提出后,立即引起了激烈的争论。遗传学家中有不同的意见,古人类学家中也有不同的意见——有人热情支持,有人激烈反对。现在这种争论还在继续着。从目前的情况来说,双方的根据都还嫌不足。我国现有的考古研究资料,支持多地区起源说,但还需要进行更多的调查发掘工作,发现更多的化石,来证实这种理论。

六、现在的人是否还在进化?

一般讲的人类进化,是讲原始的、早期的人类怎样进化到现代人的过程,不涉及现在的人的进化。那么,现在的人是否还在进化?这是一个有趣的问题。

人是从古猿进化来的,人类体质形态在进化过程中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但发展成现代人后,形态结构已经基本上定型,变化是很小的了。如身高有微小的增加,牙齿的数目在减少。现代人上下颌一般各有16颗牙齿,总共是32颗牙齿。但有人上颌或下颌的第三臼齿(智齿)、甚至上下颌的全部第三臼齿,终生不再萌出,所以总共只有30颗甚至28颗牙齿。我现在已81岁,就只有28颗牙齿。我们脚的小趾节有减少一节的趋势;我们肋骨的最下一对(第12肋)可以很短,也有消失的趋势,脑的结构可能更加精致,但是这些都是很缓慢的过程。现代人的进化主要表现在体外进化和精神进化两方面。

1.人的体外进化

人类的重要性之一是能制造和使用工具,从事生产实践活动,因而工具是人的肢体的延伸和增强。

各式各样的工具,刀、斧、铲、锄、水轮、风车以至舟、车、飞机等,都是人的肢体的延伸,从而大大提高了功效。力学和相应的技术的发展,为肢体的延伸开拓了广阔的前景。

人脑要发挥作用,需要不断获得外界的信息。而外界信息来自各种感觉器官,特别是作为视觉器官的眼睛。由于科学技术的发展,各种各样的感觉器官辅助工具不断出现。望远镜、射电望远镜使人的视力越过了银河系;显微镜、电子显微镜使人的视力深入到微观世界。光学、声学、电磁学等领域的成就大大提高了感觉器官所涉及的广度和深度。这是人的感觉器官在体外的延伸。

人通过认识自然来改造自然,而认识能力提高的途径之一是通过感觉器官在体外的延伸来改善知觉能力。借助于各种科学仪器,可接收的信息大大增加,其功效也愈来愈大。

电子计算机的出现和一代一代地更新,开辟了人工智能的道路,达到了人脑在体外的延伸,即将推出的崭新的智能计算机系统,它能看、听、说、画,使用有限的自然语言与人们交换信息。

人工智能是人类智能的产物,又补充了人类智能的不足。电脑并不是人脑,但却是人脑的延伸。人类在发展到其生活离不开电脑的时代,电脑就愈来愈成为人脑在功能上不可分割的辅助物,以致终于成为受人脑和电脑一起控制的人。

在从猿到人的进化过程中,首先是上肢从支持作用中解放出来,两足直立行走,直立姿势为感觉器官获得更多的外界信息提供了条件。外界信息量的增加,促进了脑的发达,以至脑在体外的延伸,这种人的体外进化的顺序,与从猿到人的进化过程的顺序有着明显的一致性。

现在我们已进入了信息时代。近十多年来,西方国家相当流行的认识是,信息技术就是3C。计算机(computer),把计算机互连起来的通信网络(communication)计算机与通信所产生的信息还必须通过控制(control)技术才能对外界产生效应,这就是所谓3C。

但信息技术还必须包含信息的获取技术,如识别、检测、提取,就是感测技术(sensing)。再加入上述的3C,构成一个完整的体系,用符号来表示便是SC3。感测、通信、计算机和控制成为信息技术的“四基元”。

感觉器官有获取信息的功能,而感测技术则是感觉器官功能的延伸;传导神经网络有传递信息的功能,而通信技术是传导神经网络功能的延伸;思维器官的脑有处理信息的功能,而计算机技术则是思维器官功能的延伸;效应器官有转化和利用信息的功能,而控制技术则是效应器官功能的延伸。于是,所谓信息技术的整体,它所延伸的正是人的智力功能。

在应用电子计算机的条件下,一部分脑力劳动得到了解放,一些复杂的或繁重的脑力劳动通过简单地按电钮进行操作来实现。人工智能愈发展,人的脑力劳动的解放程度就愈大,人对体外工具和科学技术的依赖性也愈大,而人的自然存在、状态和器官的独立性也就愈小。

‘陆’ 假如人类可以在太空中生活,那么可以活多久是不是比在地球上的人类寿命更长

假如人类可以在太空中生活,是可以比地球上的人类寿命更长的,因为太空中没有细菌,病菌,癌细胞也不会存活,所以不会感染病毒,又没有阳光照射,人体会生长缓慢,所以就长寿了

‘柒’ 宇航员在太空生活的时间最长记录是多少

宇航员在太空生活的时间最长记录是879天。
现年57岁的俄罗斯宇航员杰纳季-帕达尔卡(Gennady Padalka)完成最近一次任务,从国际空间站返回了地球,至此,他在太空累计停留时间达到879天,打破了由俄罗斯宇航员谢尔盖-科力佳列夫(Sergei Krikalev)2005年创造的803天的最高纪录。这位前空间站指挥官已于星期六回到地球,并且降落在哈萨克斯坦中部,这次是他的第五次太空之行。
宇航员,或称航天员,全称宇宙航天员,则指以太空飞行为职业或进行过太空飞行的人。确定太空飞行的标准则没有完全统一。 在美国,以旅行高度超过海拔80公里(50英里)的人被称为宇航员(astronaut)。国际航空联合会(FAI)定义的宇宙飞行则需超过100公里。到2004年4月18日为止,按照美国的定义共计440人,在太空里度过了一共27,082个全体乘员天(crew-day,美国的定义),在太空中散步共享了98个全体乘员天。在国际航空联合会的定义下,只有434人符合资格。进入太空的宇航员来自至少32个国家。在香港及东南亚,航天员亦称太空人。截至2013年,全世界仅有前苏联/俄罗斯、美国、中国三个国家拥有发射载人航天任务的能力。其他国家的宇航员都需要与以上三国合作来完成载人航天任务。自1961年人类首次飞天以来,共有来自38个国家的宇航员先后飞天。

‘捌’ 人类能在外太空呆多久

人类在外太空呆的时间最长的就是在太空实验室里取得的。现在还不知道人类在长期孤独的情况下生理和心理变化的太多的数据,所以不清楚人类究竟能在外太空呆多久。
在太空逗留总时间最长的世界记录(或者准确的说,世外记录)是俄罗斯宇航员谢尔盖·克里卡列夫创下的,他在六次不同的任务中总共在地球轨道逗留了800天。这项记录将很快被打破,到9月份帕达尔卡回到地球的时候,他在太空逗留的总时间将达到878天,远远超过克里卡列夫。这次时长一年的逗留将是国际空间站历史上的第一次,但是其他四位俄罗斯宇航员早已经实现了超过一年的太空飞行,他们在上世纪80年代和90年代在和平号太空站停留过1年至14个月。

‘玖’ 人类能长期生活在太空吗

在1988年,前苏联两名宇航员在太空创下连续飞行366天的新记录给出了回答。

1987年2月6日夜,“联盟”TM2号飞船,带着宇航员罗曼年科和拉维金进入太空,2月8日,“联盟”TM2号成功地与“和平”号空间站对接,两名宇航员至此进入“和平”号空间站工作。罗曼年科在太空连续飞行326昼夜,创造了人类长期太空飞行的世界纪录,尽管这个纪录后来又被其他宇航员刷新,但在航天史上却写下了值得纪念的、页。

两名宇航员在太空工作之余,常遥望人类的故乡——地球。他们在离地面三四百千米之遥的太空,可以看到地球的弧形边缘,地球的美景,美国的深谷,中国的长城、江河都一一映人他们的眼帘。最壮观的还是日出和日落的瑰丽景象,玫瑰色、蓝色、浅蓝色交织在一起,像一幅精美的油画。

为了预防宇航员的心理障碍,前苏联地面指挥中心每天晚上与宇航员通话一次,报告宇航员家人的情况,妻子在做什么,孩子学习怎样,朋友和同事中发生了什么新鲜事,且每星期日都能通过双向电视与家人会面和交谈。罗曼年科与妻子会面十分有趣。妻子告诉他,家里正修理住宅。罗曼年科立即提出意见,他还跟妻子开玩笑说:“如果在我返回之前还修理不好,我就请求延长在太空飞行时间……”

太空的业余生活安排得丰富多彩,也可以预防心理上的孤独感。他们工作之余可以锻炼身体、看电视、读书、听音乐,罗曼年科还迷上了歌词创作……

12月29日,在失重的太空飞行326天的罗曼年科,乘坐“联盟”TM3号飞船返回地球,季托夫和马纳罗夫留在“和平”号空间站,继续他们在太空一年的生活和工作。

人们以崇敬的心情欢迎太空英雄的凯旋,罗曼年科一下子成为全世界注目的新闻人物。

‘拾’ 人类能在地球上生活多久

对于个人来说:一般不超过100年,偶尔也会出现例外地球的年龄46亿年。地球的年龄46亿年1.为甚么星星会一闪一闪的?

我们看到星闪闪,这不是因为星星本身的光度出现变化,而是与大气的遮挡有关。
大气隔在我们与星星之间,当星光通过大气层时,会受到大气的密度和厚薄影响。大气不是绝对的透明,它的透明度会根据密度的不同而产生变化。所以我们在地面透过它来看星星,就会看到星星好像在闪动的样子了。

2. 为甚么人会打呵欠?
当我们感到疲累时,体内已产生了许多的二氧化碳。当二氧化碳过多时,必须再增加氧气来平衡体内所需。因为这些残留的二氧化碳,会影响我们身体的机能活动,这时身体便会发出保护性的反应,于是就打起呵欠来。
打呵欠是一种深呼吸动作,它会让我们比平常更多地吸进氧气和排出二气化碳,还做到消除疲劳的作用呢。

3. 为甚么蛇没有脚都能走路?
蛇的身上有很多鳞片,这是它们身上最外面的一层盔甲。鳞片不但用来保护身体,还可以是它们的“脚”。
蛇向前爬行时,身体会呈S形。而每一片在S形外边的鳞片,都会翘起来,帮助蛇前进时抓住不平的路面。这些鳞片跟蛇的肌肉互相配合,并能推动身体向前爬行,所以蛇没有脚也可以走动呀!

4. 为甚么向日葵总是朝着太阳开花
向日葵花盘下面茎部的地方,含有一种叫做“植物生长素”的物质。这物质有加速繁殖的功用,但却具有厌旋光性,每遇到光线时,便会跑到背光的一面去。
所以太阳升起时,向日葵茎部便马上躲到背光的一面去,看起来整棵植物就向着太阳的方向弯曲了。

5. 为甚么人老了头发便会变白?
我们的头发中有一种叫“黑色素”的物质,黑色素愈多头发的颜色便愈黑。而黑色素少的话,头发便会发黄或变白。人类到了老年时,身体的各种机能会逐渐衰退,色素的形成亦会愈来愈少,所以头发也会渐渐变白啊!

6. 为甚么萤火虫会发光?
萤火虫会发光因为在它们的腹部末端有发光器,发光器内充满许多含磷的发光质及发光酵素,使萤火虫能发出一闪一闪的光。
萤火虫发光的目的,除了要照明之外,还有求偶、警戒、诱捕等用途。这也是它们的一种沟通的工具,不同种类萤火虫的发光方式、发光频率及颜色也会不同,它们借此来传达不同的讯息。

7. 为甚么肚子饿了会咕咕叫?
肚子饿了便会咕噜咕噜地叫,这是因为之前吃进的食物快消化完,胃里虽然空空的,但胃中的胃液仍会继续分泌。这时候胃的收缩便会逐渐扩大,内里的液体和气体便会翻搅起来,造成咕噜咕噜的声音。
下次不要再为肚子咕咕叫而感到尴尬啊!因为这是正常的生理动作呢。

8. 为甚么驼鸟不会飞?
身型庞大的驼鸟类的一种,但它们却不会飞上天啊!这不是因为它们的翅膀不管用,而是它们的羽毛都太柔软,翅膀又太小,根本不适合飞行。另外,驼鸟的肌肉不发达,胸骨又平平的,对飞行都没有帮助。
驼鸟生活在非洲,由于长期居于沙漠地区,身体为了适应环境,便逐渐演化成现在的样子。

9. 为甚么罐头里食品不容易变坏?
午餐肉、豆豉鲮鱼、茄汁豆......都是美味的罐头食物,它们都可以存放很久而不易变坏。这因为罐头是密封的,细菌便无法进入。
人们在制造罐头食品的时候,把罐头里的空气全部抽出,然后把它封口。在没有空气的情况下,即使里面的食物沾上少许细菌,它们也无法生存或繁殖啊!

10. 为甚么婴儿刚出生时都会哭个不停?
婴儿刚出生时都会呱呱大哭,这不是因为他们感到不开心,而是他们正在大口大口地呼吸着第一口的空气呢!
当婴儿离开妈妈身体出生时,他们吸进的第一口空气会冲到喉部去,这会猛烈地冲击声带,令声带震动,然后发出类似哭叫的声音。

11. 为甚么蜥蜴的尾巴断落后仍然不断弹跳着?
为了保护自己,很多蜥蝪也利保护色掩人耳目;而部份蜥蜴当受到袭击时,尾巴更会因肌肉剧烈收缩而导致断落。基于断落的尾巴中仍有部份神经活着,它会不断弹跳,从而分散敌人的注意力,以便逃脱。别以为他们的生命会这样完结,其实只需多个月,尾巴又会重新长出来,继续生活。

12. 为甚么松鼠的尾巴特别大?
别看轻松鼠的尾巴!松鼠在树上跳来跳去的同时,它的尾巴正发挥很大的功用。它能够令松鼠在树上跳跃时得到平衡,避免掉下来受伤。此外,这条大大的尾巴更能于冬天发挥保护的功用,紧紧围着松鼠的身躯,既方便,又实用。

13. 为甚么人的大拇指不可以有一或三节?

一般人有五只手指,而手指的长度各有不同。但是,有没有人察觉到,除了大拇指外,其它手指也有三节,而唯独大拇指只有两节呢? 原来,它的节数正好配合其它四指。要是三节的话,大拇指会显得没有力,以致不能提起较重的物件;要是只得一节,它便不能自如地与其它四指配合抓紧东西!

14. 为甚么自己搔自己时不感到痕痒?
当别人搔自己时,我们会倍感痕痒,而且不断大笑;可是,当自己搔自己的时候,我们不单不会大笑,而且更不感痕痒。基于我们的思想上已有了准备,大脑会发出一种 “不会有危险”的讯息,神经亦随之放松,所以便不会大笑起来和感到痕痒了!

15. 为甚么海水大多是蓝、绿色?
望向大海,很多时也发现海水呈现蓝、绿色。可是,当你把海水捞起时,你却只能看到它像往日的水般,透明无色。原来,海水本身与我们日常所接触到的水没有大分别,也是透明的。我们所看到的绿色,其实是海水对光吸收能力而产生出来的现象。只有绿光能被海水吸收,从而反射出来;当海水更深时,绿光也被吸收,海水看上去便成了蓝色。

16. 为甚么会起鸡皮疙瘩?
我们的皮肤表面长着汗毛,而每一个毛孔下都有一条竖毛肌,当受到神经刺激(例如:生气、害怕、受凉等情况)后,身体的温度会下降,而竖毛肌便会收缩而令毛发竖立起来,形成鸡皮疙瘩。除了有着保温的作用外,这个生理系统亦可使动物的体型看起来比实际更大,从而吓退敌人。

17. 海马是由爸爸的肚里出世?
几乎所有动物也是雌性繁殖下一代,但海马却是与众不同,它是由雄性分娩出来的。于雄性海马的肚上有一个像袋鼠“育儿袋”的孵卵囊,雌性海马会把卵子排到雄海马的孵卵囊中。此后,雄性海马就担起孕育的责任,经过约三个星期,小海马便由爸爸的体内弹出来。

18. 为甚么树叶会变颜色?
树叶变色的原因与其蕴含的化学物质—叶绿素有关。当秋天来临时,白天的时间比夏天较短,而气温更亦较低,树叶因此停止制造叶绿素,剩余的养分输送到树干和树根中储存。树叶中缺少了绿色的叶绿素,与此同时,其它化学色素因而显现出来,所以我们多看到黄和褐等颜色的树叶。

19. 为甚么有落叶?
秋天来临的是时候,树叶上蒸发的水份比夏天多,但树根吸水却比夏天少了。为了减少树木的水分流失,茎部的细胞开始形成一个分离层,待养分完全离开树叶后,分离层会令树叶和树干隔离,树叶从而掉下来。

20. 为甚么鲸鱼会喷水?
鲸鱼是哺乳类动物的一种,可是它的鼻子没有鼻壳,鼻孔长在头顶上。在水中生活的它用肺呼吸,能一次过储存很多空气,不用经常到水面换气。但当它往水面换气时,它便会用鼻呼吸,而呼吸时连带海水喷出体外所发出的巨声浪便是由压力所造成的。

生活中的小窍门

醋的妙用
1. 醋 是 家 庭 烹 调 的 必 备 调 味 品。 在 醋 内 加 上 两 滴 白 酒 和 一 点 盐, 即 可 成 为 香 醋。在
煮 肉 或 马 铃 薯 时, 加 上 少 量 醋 就 容 易 炖 烂, 味 道 亦 好。 煮 甜 粥 时 加 点 醋, 可 使 甜 粥 更 甜。
2. 擦 皮 鞋 时, 滴 上 一 滴 醋, 能 使 皮 鞋 光 亮 持 久: 铜、 铝 器 用 旧 了, 用 醋 涂 擦 后清 洗, 就
能 恢 复 光 泽; 宰 鸡 杀 鸭 前 20 分 钟, 给 鸡 鸭 灌 上 一 汤 匙 醋, 拨 毛 就 变 而 易 举 了。
3. 玻 璃 上 的 油 漆, 用 醋 浸 软 后 一 擦 就 掉; 丝 品 洗 净 后, 放 在 加 入 少 量 醋 的 清 水 中浸
泡 几 分 钟, 晾 干 后 光 泽 如 新; 毛 料 衣 服 磨 光 的 地 方, 用 50% 浓 度 的 醋 水 抹, 然 后 用 湿 布 铺
垫 熨 烫, 亮 斑 即 可 消 失。
4. 醋 还 有 消 毒 杀 菌 作 用。 用 醋 拌 的 凉 菜 卫 生 爽 口; 用 醋 蒸 熏 房 间, 能 杀 菌 防 流感; 每
天 用 40% 的 醋 水 溶 液, 加 热 后 洗 头 可 防 治 脱 发, 头 屑 过 多; 用 醋 调 石 灰 粉, 涂 敷 腋 下, 每 日
二 次 能 治 疗 狐 臭。

蛋壳的妙用
1. 新 鲜 蛋 壳 中 的 蛋 白 与 水 的 混 合 液, 可 以 用 来 擦 玻 璃 或 家 具, 能 增 加 光 泽。
2. 将 碎 蛋 壳 和 醋, 一 同 放 入 带 有 污 垢 的 瓶 子 里, 用 力 摇 动, 即 可 将 污 垢 去 掉。
3. 将 取 出 蛋 白 或 蛋 黄 后 的 蛋 壳 放 置 在 花 木 植 穴 的 四 周, 能 供 给 花 木 根 部 很 多 养分,
对 花 木 生 长 起 促 进 作 用。
4. 蛋 壳 中 含 有 丰 富 的 钙 质, 将 它 磨 成 粉, 拌 在 鸡 或 猪 的 饲 料 中, 母 鸡 吃 了 不 会 生软
壳 蛋, 猪 吃 了 筋 骨 长 得 好。

放味精的学问
有 酸 味 的 菜 肴 , 千 万 不 要 放 味 精 , 如 糖 醋 鱼、 糖 醋 排 骨 等 。 因 为 味 精 呈 碱 性 , 如
果 酸 性 菜 加 入 碱 性 的 味 精 , 这 在 化 学 上 呈 中 和 反 应 , 即 生 成 盐 和 水 , 并 且 还 会 使 一 盘
好 端 端 的 菜 肴 走 了 味 。
那 么 碱 性 食 物 中 是 否 可 加 呢 ? 实 践 证 明 , 味 精 在 碱 性 食 物 中 其 谷 氨 酸 二 钠 , 同 样
也 会 失 去 鲜 味 。 因 此 ,味 精 宜 放 于 不 明 显 呈 酸 、 碱 性 的 食 物 中 。
放 味 精 还 要 注 意 菜 肴 的 咸 淡 程 度 。 如 果 太 咸 , 盐 中 的 钠 离 子 掩 盖 了 酸 钠 , 吃 不 出
鲜 味 ; 如 果 太 淡 , 味 精 鲜 味 “吊” 不 出 来 。
最 后 还 要 注 意 温 度 。 味 精 的 溶 解 度 在 摄 氏 85 度 。低 于 这 个 温 度 , 味 精 结 构 尚 未 分
解 , 而 高 于 这 个 温 度 也 不 宜 放 味 精 , 否 则 无 鲜 味 。

蜂蜜优劣鉴别
蜂 蜜 以 颜 色 浅 淡 者 为 佳。
蜂 蜜 中 多 白 色 小 粒 结 晶 体 的, 含 葡 萄 糖 多, 是 好 蜜。
蜂 蜜 极 稀, 容 易 流 动, 香 气 不 浓, 可 能 是 掺 了 水 的。
用 小 匙 盛 满 蜂 蜜, 下 滴 的 蜜 丝 流 断 时, 如 向 匙 上 缩 起 甚 快。 表 示 韧 性 很 强, 是 好 蜜。
杯 中 放 蜂 蜜 一 匙, 再 加 四 至 五 倍 热 水 使 之 溶 化。 静 置 三 至 四 小 时 后 如 无 沉 淀 发 生,
则 为 纯 蜜, 好 蜜。
蜂 蜜 中 以 枇 杷 蜜 最 佳, 紫 石 英 蜜、 梨 花 蜜、 菜 花 蜜 次 之, 而 荞 麦 蜜 最 差。
另 外, 市 场 出 售 的 蜂 蜜, 有 的 掺 有 水 或 其 他 杂 质, 可 用 以 下 方 法 鉴 别。
区 别 掺 有 水 和 蔗 糖 的 蜂 蜜: 将 蜜 滴 在 白 纸 或 草 纸 上, 若 纸 上 的 蜂 蜜 渐 渐 渗 开, 说 明
掺 有 蔗 糖 和 水。
区 别 掺 有 淀 粉 的 蜂 蜜: 将 少 量 蜂 蜜 放 入 杯 中, 加 适 量 水, 煮 沸, 侍 冷 却 后, 滴 几 滴 碘
酒, 如 果 溶 液 颜 色 变 成 蓝 色, 说 明 掺 有 淀 粉。
区 别 掺 有 杂 质 的 蜂 蜜: 用 烧 红 的 铁 丝 插 入 蜜 中, 如 果 铁 丝 上 附 有 黏 物, 说 明 掺 有 杂
质; 如 铁 丝 上 仍 很 光 滑, 说 明 没 有 杂 质。

啤酒的妙用
1. 用 啤 酒 将 面 粉 调 稀。 淋 在 肉 片 或 肉 丝 上, 炒 出 来 的 肉 鲜 嫩 可 口, 特 别 是 用 此 方法
烹 调 牛 肉, 效 果 更 佳。
2. 啤 酒 可 使 凉 拌 茶 增 加 美 味。 将 菜 浸 在 啤 酒 中 煮 一 下, 酒 一 沸 腾 便 取 出, 再 加 点调
味 剂。
3. 和 面 时 水 中 掺 些 啤 酒, 烤 制 出 的 小 薄 面 饼 又 脆 又 香。
4. 将 烤 制 面 包 的 面 团 中 揉 进 适 量 的 啤 酒, 面 包 既 容 易 烤 制, 又 有 一 种 近 乎 肉 的 味
道。
5. 制 做 较 肥 的 肉 或 脂 肪 较 多 的 鱼 时, 加 一 杯 啤 酒, 能 消 除 油 腻 味, 吃 起 来 很 口。
6. 将 待 用 制 做 的 鸡 放 在 盐、 胡 椒 和 啤 酒 中, 浸 1~2 小 时, 能 取 掉 鸡 的 膻 味。

巧辨真假味精
若 想 辨 别 味 精 的 真 假 并 不 难。 可 以 取 少 量 味 精 放 在 舌 尖 上。 若 舌 感 冰 凉, 且 味 道 鲜
美 并 有 鱼 腥 味 的, 为 合 格 品; 若 尝 后 有 苦 咸 味 而 无 鱼 腥 味, 说 明 这 种 味 精 掺 入 了 食 盐; 倘
若 尝 后 有 冷 滑、 粘 糊 之 感, 并 难 于 溶 化, 就 是 掺 进 了 石 膏 或 木 薯 淀 粉。

巧除茶杯内壁的积垢
口 杯 使 用 一 段 时 间 以 后, 内 壁 往 往 会 牢 牢 地 附 上 一 层 暗 黄 色 的 沉 淀 物, 这 是 茶叶 中
的 不 溶 性 的 蛋 白 质 类 物 质 与 色 素 结 合 而 形 成 的 沉 淀 物, 用 维 生 素 C 片 剂 就能 有 效 地 清 除
它 们: 在 杯 中 少 许 温 水, 将 几 片 维 生 素 C 片 捣 碎, 放 入 杯 中。 搅匀 后, 用 该 水 溶 液 浸 润 内 壁。
随 后, 用 食 指 抵 着 一 片 维 生 素 C 片, 轻 轻 摩 擦 内 壁, 积 垢 即 可 除 去。
另 外, 用 牙 膏 擦 拭 杯 壁, 也 可 除 去 茶 垢。

巧选茶叶
1. 看 匀 度。 将 茶 叶 倒 入 茶 盘 里, 手 拿 茶 盘 循 一 定 方 向 旋 转 数 圈, 使 不 同 形 状 的 茶 叶
分 出 层 次。 中 段 茶 越 多, 表 明 匀 度 好; 反 之, 则 匀 度 差。
2. 看 色 泽。 绿 茶 以 翠 绿 有 光 的 为 质 量 好; 红 茶 以 褐 而 带 油 润 的 为 质 量 好。 如 绿 茶含
有 较 多 的 白 毫, 红 茶 含 有 较 多 的 橙 黄 色 芽 头, 则 均 为 高 级 茶。
3. 看 条 索 松 紧。 紧 而 重 实 的 质 量 好, 粗 而 松 弛, 细 而 碎 的 质 量 差。
4. 看 净 度。 茶 叶 中 有 较 多 的 茶 梗、 叶 柄、 茶 籽 及 杂 质 的 质 量 差。

如何鉴别鸡蛋
灯光鉴别:用 灯 光 照, 鲜 蛋 蛋 清 透 明, 蛋 清、 蛋 黄 界 线 分 明, 空 头 很 小, 呈 桔 红 色, 蛋 内 无
黑 点、 无 红 影; 不 新 鲜 的 蛋, 蛋 清 发 黄 或 有 黑 点, 黄、 清 不 分 明, 坏 蛋 则 有 大 片 黑 块。
冷水鉴别:将 蛋 放 入 盛 满 冷 水 的 盆 里,如 果 鸡 蛋 横 躺 在 水 底, 则 是 鲜 蛋。 如 果 鸡 蛋 斜 在 水
中, 则 说 明 蛋 已 存 放 三 五 天 了。 若 鸡 蛋 直 立 在 水 中, 则 是 陈 蛋。 如 果 浮 在 水 面 上, 则 很 可 能
已 经 变 质 了。
旋 转 鉴 别: 将 鸡 蛋 放 在 地 上 用 手 轻 轻 一 转, 鲜 蛋 转 动 两 三 周 就 会 停 住, 而 坏 蛋 转 动
快 持 续 时 间 长。 不 鲜 的 蛋 转 动 不 快 不 慢。
手 感 鉴 别: 将 鸡 蛋 拿 在 手 中 轻 轻 摇 晃, 无 响 声 者 为 好 蛋, 有 响 声 的 是 散 黄 或 接 近 变
质 的 蛋。

食盐的妙用
1. 想 让 花 开 得 更 鲜 艳, 在 花 盆 里 浇 一 点 点 盐 水 即 可。
2. 用 盐 水 洗 冻 疮 可 止 痒。
3. 早 上 喝 一 杯 淡 盐 水, 有 助 大 便 通 畅。
4. 将 盐 水 搽 在 被 开 水 烫 了 的 皮 肤 上, 可 减 轻 疼 痛。
5. 洗 澡 时, 水 里 放 点 盐, 可 治 疗 皮 肤 病。
6. 用 油 炸 食 物 时, 将 一 点 盐 放 入 油 锅 内, 油 就 不 会 向 外 溅 了。
7. 煮 破 了 壳 的 鸡 蛋 时, 水 里 放 点 盐, 蛋 白 就 不 会 流 出 来 了。
8. 将 胡 萝 卜 捣 碎 拌 点 盐, 可 以 将 衣 服 上 血 迹 擦 掉。
9. 为 防 止 洗 衣 服 时 衣 服 褪 色, 可 在 水 中 放 些 盐。
10. 在 盐 水 中 煮 过 的 玻 璃 杯 或 瓷 碗 不 易 破 裂。
11. 用 盐 可 以 擦 掉 铜 器 上 的 黑 点。

淘米水的妙用
1. 用 淘 米 水 洗 浅 色 衣 服 易 去 污, 而 且 颜 色 鲜 亮。
2. 沉 淀 后 的 淘 米 水 再 加 热 水, 可 以 用 来 浆 衣 服。
3. 用 淘 米 水 洗 手, 可 用 滋 润 皮 肤 作 用。
4. 用 淘 米 水 漱 口, 可 以 治 疗 口 臭 或 口 腔 溃 疡。
5. 将 带 腥 味 的 菜, 放 入 加 盐 的 淘 米 水 中 搓 洗, 再 用 清 水 冲 净, 可 去 腥 味。
6. 把 咸 肉 放 在 淘 米 水 里 浸 泡 半 天, 可 去 些 咸 味。
7. 用 淘 米 水 洗 腊 肉 要 比 用 清 水 洗 得 干 净。
8. 用 淘 米 水 洗 猪 肚, 比 用 盐 或 骨 矾 搓 洗 省 劲、 省 事、 且 干 净、 节 约。
9. 常 用 淘 米 水 洗 泡 的 菜 刀 不 易 生 锈。 生 锈 的 菜 刀 泡 在 淘 米 水 中 数 小 时 后, 容 易 擦
干 净。
10. 淘 米 水 浇 灌 花 木 或 蔬 菜, 可 使 其 长 得 更 茁 壮。
11. 用 淘 米 水 擦 洗 后 的 油 漆 家 具, 比 较 明 亮。
12. 用 淘 米 水 擦 拭 新 漆 器, 4~5 次 后, 能 除 去 臭 味。

牙膏的选购
目 前, 市 售 的 牙 膏 主 要 有 两 大 类: 普 通 牙 膏 (洁 齿 牙 膏) 和 药 物 牙 膏。
药 物 牙 膏 近 年 来 发 展 很 快, 品 种 较 多, 按 其 功 能 主 要 有 以 下 几 种:
1. 防 龄 齿 药 物 牙 膏。 其 特 效 成 分 可 降 低 口 腔 内 乳 酸 对 牙 釉 的 侵 蚀, 使 牙 齿 的 牙 釉
具 有 耐 酸、 肾 硬、 抗 磨 等 性 能, 对 “蛀 牙” 有 防 治 作 用。
2. 消 炎 止 血 药 物 牙 膏。 主 要 防 治 牙 周 炎、 牙 龈 出 血 等 口 腔 疾 病。 牙 周 炎、 牙 龈 炎 的
症 状 一 般 是 牙 龈 出 血, 牙 周 沟 加 深, 牙 周 组 织 发 炎、 萎 缩, 致 使 牙 根 松 动, 咀 嚼 无 力。
使 用 消 炎 止 血 药 物 牙 膏, 主 要 是 抑 制 牙 结 石 和 菌 斑 的 形 成, 或 能 改 变 有 机 物 牙 齿 的
附 着 能 力。 这 类 牙 膏 使 用 的 药 物 主 要 有 草 珊 瑚、 两 面 针、 田 七 等。
3. 脱 敏 药 物 牙 膏。主 要 防 治 牙 齿 对 冷、 热、 酸、 甜 等 出 现 过 敏 性 的 疼 痛。 这 类 牙 膏 的
有 效 成 分 被 牙 釉、 牙 本 质 吸 收, 能 降 低 牙 体 硬 组 织 的 渗 透 性, 提 高 牙 组 织 的 缓 冲 作 用, 增
加 牙 周 组 织 的 防 病 能 力, 达 到 脱 敏 效 果。 防 酸 牙 膏、 脱 敏 牙 膏 均 属 此 类。
此 外, 消 除 牙 结 石 药 物 牙 膏、 加 酶 药 物 牙 膏、 防 感 冒 牙 膏 等 适 合 不 同 消 费 者 需 要 的
各 类 牙 膏 亦 制 售, 消 费 者 可 根 据 自 己 的 情 况 予 以 选 择。
牙 膏 怎 样 叫 作 好
1. 稠 度 要 适 当, 从 软 管 中 挤 出 成 条, 即 能 复 盖 牙 齿, 又 不 至 飞 溅。
2. 摩 擦 力 适 中, 要 有 好 的 洁 齿 效 果, 但 不 伤 牙 釉。
3. 膏 体 稳 定 , 在 存 放 期 不 分 膏 出 水、 不 发 硬、 不 变 稀, 酸 碱 度 稳 定。
4. 药 物 牙 膏 在 有 效 期 内 应 保 持 疗 效。
5. 膏 体 应 光 洁 美 观、 没 有 气 泡。
6. 刷 牙 过 程 中 有 适 当 泡 沫, 以 便 使 食 物 碎 屑 悬 浮 易 被 消 除。
7. 香 型、 口 味 要 适 宜。

饮食中的几个误区
1、 喜 喝 时 新 茶:
时 新 茶 虽 然 叶 色 鲜 爽、 味 道 香 醇, 但 含 未 经 氧 化 的 多 酚 类、 醛 类 和 醇 类 较多, 易 引 起
腹 胀、 腹 痛 等 症 状, 加 重 慢 性 胃 炎 患 者 的 病 情。
2、 用 过 热 油 锅 炒 菜:
过 热 的 油 锅 中, 容 易 产 生 一 种 硬 脂 化 合 物, 人 若 常 吃 过 热 油 锅 炒 出 的 菜,易 患 低 酸
性 胃 炎 和 胃 溃 疡, 如 不 及 时 治 疗, 还 可 能 诱 发 胃 癌。
3、 用 生 水 冷 却 蛋:
将 煮 熟 的 蛋 浸 在 冷 水 中, 蛋 壳 虽 好 剥, 但 病 菌 却 仍 有 机 可 乘。 如 果 要 让 蛋壳 好 剥, 只
需 在 煮 蛋 的 水 中 加 入 少 量 食 盐 即 可。
4、 饭 后 马 上 吃 水 果:
水 果 中 含 有 大 量 单 糖 类 物 质, 若 被 饭 菜 堵 塞 在 胃 中, 就 会 因 腐 败 而 形 成 胀气, 导 致
胃 部 不 适。 所 以, 吃 水 果 宜 在 饭 前 一 小 时, 饭 后 二 小 时。
5、多 添 佐 料 调 味。
胡 椒、 桂 皮 五、 香 等 天 然 调 味 品 有 一 定 的 诱 变 性 和 毒 性, 多 用 会 给 人 带 来 口干 咽 喉
痛、 精 神 不 振、 失 眠 等 副 作 用, 还 会 诱 发 高 血 压、 胃 肠 炎 等 多 种 病 变,甚 至 导 致 人 体 细 胞 畸
变, 形 成 癌 症。

怎样识别真假绿色食品
真 正 的 绿 色 食 品, 在 包 装 上 部 有 绿 色 食 品 标 志 和 标 带。 标 带 靠 标 志 的 一端, 即 左 侧,
印 有 “绿 色 食 品” 4 个 字, 字 体 为 标 准 字 体, 下 面 还 印 有 绿 色 食 品 的 标 准 批 号。 如 果 在 包 装
上 没 有 这 种 绿 色 食 品 标 志 和 标 带, 就 是 假 绿 色 食品。
真 正 的 绿 色 食 品, 标 志 和 标 带 与 包 装 物 体 的 高 度 有 一 定 的 比 例。 这 种 比 例规 定 为
1∶6.8, 并 印 有 “经 中 国 绿 色 食 品 发 展 中 心 许 可 使 用 绿 色 食 品 标 志” 的 字 样。 如 果 虽 有 标
志 和 标 带, 但 与 包 装 物 体 高 度 的 比 例 不 符 合 规 定, 仍 为假 绿 色 食 品。
真 正 的 绿 色 食 品, 外 包 装 均 按 国 家 标 签 法 规 定 的 要 求 设 计。 在 其 外 包 装 上, 都 印 有
企 业 产 品 的 注 册 商 标、 企 业 名 称 和 地 点 等。 如 查 外 包 装 未 按 国 家标 准 法 规 规 定 的 要 求 设
计, 无 企 业 产 品 注 册 商 标、 无 企 业 名 称 和 地 点 等, 即 为 假 绿 色 食 品。
真 正 的 绿 色 食 品, 都 已 使 用 绿 色 食 品 的 仿 伪 标 志。 这 种 防 伪 标 志, 在 荧 光下, 能 够 显
示 出 该 产 品 的 标 准 文 号 和 中 国 绿 色 食 品 发 展 中 心 主 任 刘 连 馥 的 亲笔 签 名 。 如 果 没 有 绿 色
食 品 防 伪 标 志, 或 防 伪 标 志 在 荧 光 下 显 示 不 符, 就 是 假 绿 色 食 品。
取 得 “绿 色 食 品” 标 志 的 产 品 其 包 装 上 均 使 用 中 国 绿 色 食 品 发 展 中 心 的 统一 防 伪 标
签, 该 标 签 上 的 编 号 与 产 品 包 装 上 编 号 应 一 致。 否 则, 可 视 为 假 冒 的 “绿 色 食 品”。
为 了 您 与 家 人 的 幸 福 和 健 康, 请 选 购 中 国 绿 色 食 品 发 展 中 心 认 证 的 绿 色 食 品!

怎样淘米最合理
先 用 自 来 水 或 一 般 的 清 水, 将 米 在 冷 水 中 浸 湿, 拣 去 米 中 杂 质 后, 再 用 清 水 迅 速 漂
洗 干 净 即 可。 用 水 量 不 宜 过 多, 以 免 营 养 素 流 失。 如 果 米 粒 霉 变 严 重, 应 先 去 掉 霉 变 的 米
粒, 然 后 按 上 述 方 法 进 行 淘 米, 不 要 用 较 多 的 水 冲 洗, 用 手 搓 擦 3—4 遍, 这 样 食 用 比 较 安 全。

阅读全文

与人类在天空中生活多久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微信改变我们哪些生活 浏览:1229
创造与魔法沙漠的动物在哪里 浏览:1230
篮球鞋网面为什么会破 浏览:930
怎么拼升降板篮球 浏览:411
小型宠物猪多少钱 浏览:836
音乐文化课哪个好 浏览:662
到日本旅游如何报团 浏览:980
不在篮球场运球该在哪里练 浏览:947
台湾哪里能买到宠物 浏览:1030
小动物怎么画才最好看 浏览:904
中西文化和西方网名有什么区别 浏览:1199
养宠物狗一般养多少年 浏览:876
广州黄埔哪里有卖宠物兔的 浏览:767
小米10怎么敲击背部打开相机 浏览:687
渔家文化目的有哪些内容 浏览:1064
海洋中发光的动物都有哪些 浏览:1138
如何消除美颜相机的标志 浏览:1048
篮球罚球为什么不往上抛 浏览:584
天香公园宠物医院洗澡在哪里 浏览:1120
怎么提高中国文化自信 浏览:2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