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熊蜂的简介
亦称bumble-bee。膜翅目(Hymenoptera)蜜蜂科(Apidae)熊蜂族(Bombini)昆虫。世界大部分地区都有,在温带最常见。非洲大部分地区及印度的低洼地无熊蜂,澳大利亚和新西兰的熊蜂非本地产,系引入以帮助有花植物传粉。熊蜂体粗壮多毛,一般长1.5~2.5公分(约0.6~1吋)。多为黑色,并带黄或橙色宽带。在地下筑巢,或找废弃鸟巢鼠洞栖身。
熊蜂属膜翅目蜜蜂总科熊蜂属,是一种多食性的半社会性昆虫,其进化程度处于从独居蜂到半社会性蜜蜂的中间阶段,是多种植物特别是豆科、茄科植物的重要授粉者,本属已知300余种,广泛分布于寒带、温带,温带地区较多。目前,世界五大洲都有分布。熊蜂个体大,寿命长,浑身绒毛,有较长的吻,对一些深冠管花朵的授粉特别有效。熊蜂具有旺盛的采集力,能抵抗恶劣的环境,对低温、低光密度适应力强,在蜜蜂不出巢的阴冷天气,熊蜂可以继续在田间采集。而且,熊蜂不像蜜蜂那样具有灵敏的信息交流系统,它能专心地在温室内作物上采集授粉而不去碰撞或从通气孔飞出去。因而,熊蜂成为温室中比蜜蜂更为理想的授粉昆虫,尤其为温室内蜜蜂不爱采集的具有特殊气味的番茄授粉,效果更加显着,增产幅度高达30%以上。用熊蜂给温室蔬菜授粉,不但可以提高产量,而且可以改善果菜品质,养活畸形果菜的比率,解决运用化学授粉所带来的激素污染等问题。
⑵ 蜜蜂和熊蜂哪种安全一点主动蜇人概率低一些攻击性低一点
熊蜂是会蜇人的。
熊蜂是一类多食性的社会性昆虫,是多种植物,特别是豆科、茄科植物的重要授粉者。世界上已知的种类有500余种,自然分布区域遍及除了南极和大洋洲以外的整个大陆,集中分布于北半球的温带和亚寒带,适应于寒冷、湿润的气候。我国的熊蜂不少于150种,分布极广,而其中尤以东北地区和新疆分布种类丰富,是全世界熊蜂种质资源最丰富的国家。
(2)熊蜂当宠物活多久扩展阅读:
熊蜂的生活史同蜜蜂的生活史差异很大。以温带的熊蜂的生活史同蜜蜂的生活史差异很大。以温带地区为例,熊蜂是单只蜂王休眠越冬,在来年春天气温升高、早春花开放时,蜂王出蛰。
此时,蜂王的卵巢管又细又小,之后两周左右的时间,蜂王在早春花上取食花蜜和花粉,当卵巢发育完全、包含卵粒时,蜂王就找一个适宜的地方做巢。通常蜂王会选择在稻草捆内、干草丛里、老鼠等小哺乳动物舍弃的洞穴或废弃的鸟窝等地方做巢。
⑶ 有种蜜蜂叫什么,油菜地里黄色的,个头有点大,没有刺不蜇人
果蝇类的昆虫,有时采食花粉,有时也吃蚜虫,可以在空中悬停,没尾刺,不蜇人,不属于害虫。
⑷ 熊蜂好养不当做宠物好养吗如何实现商业养殖
很好养。 而且繁殖特别快。 要想实现商业养殖的前提首先要有稳定的市场
⑸ 除了蜜蜂以外还有哪些重要的授粉昆虫各有什么特点
(1)大蜜蜂Apis dorsata Fabr.又称排蜂,是分布于我国云南南部、广西南部、海南岛和台湾的一种大型野生蜜蜂。
大蜜蜂体大、吻长、飞行速度快,是热带地区的一种宝贵的授粉蜜蜂资源。印度已成功地将其箱养,可以转地。大蜜蜂可以为多种植物授粉,尤其是对砂仁授粉效果特别显着。
(2)小蜜蜂Apis florea Fabr.主要分布于云南中部以南地区、广西西南部以及东南亚地区。
小蜜蜂属于社会性小型蜜蜂,数量多,体积小而灵活,可以深入花管为植物授粉。据报道,小蜜蜂可在短期内进行人工饲养,但当外界蜜源缺乏时,常弃巢飞逃。可以进一步研究进行人工驯化,利用其为作物和果树授粉。
(3)无刺蜂Trigona和麦蜂Melipona 蜜蜂总科中许多无刺蜂和麦蜂是社会性昆虫。一些种群中可以由8000只个体组成;而另一些种群则由少于100只个体的蜂组成。无刺蜂属和麦蜂属是两个很重要的属,它们广泛分布于世界上热带和亚热带地区,可以为多种作物授粉,可以长时间生产蜂蜜和蜂蜡,是很有开发潜力的授粉蜂种。
雌蜂具有弱的或发育不全的螫针,但不会造成疼痛,因而称为“无刺蜂”。一些蜂种上颚发育强壮,足以咬人一口或拉毛发。另一些种则可以从口器中发射腐蚀性液体,若接触到皮肤会引起强烈的疼痛。然而,多数种并不招人讨厌,人们可以安全、容易地控制它们。
人类饲养无刺蜂已有几个世纪。最初,蜂群是被养在瓠果、树干或相似的巢穴中,后来改进了巢箱,以便于管理和转运。巢箱的体积是0.3米3,足够容纳3000~5000只蜂。如果需要的话,还可以增大巢箱空间以容纳较大的蜂团。
无刺蜂为农作物授粉有如下几方面的优点:
①无刺蜂不蜇人,因而不会伤及附近的人或动物。
②无刺蜂1年中可采集到数量可观的花蜜和花粉,因而肯定采集和访问许多花朵。
③可以像蜜蜂那样被人们饲养于蜂箱内。
④蜂巢小,易于管理,相对便宜。
⑤蜂群不会成为无王群。
无刺蜂的缺点是:
①不能适应寒冷的天气,因而仅限于热带及亚热带地区。
②副产品的数量比蜜蜂少得多。
(4)切叶蜂Megachile 切叶蜂的种类较多,其中分布广、数量多,效果好的有苜蓿切叶蜂(Megachile rotundata Fabr.)、淡翅切叶蜂(Megachile remota Smith)、北方切叶蜂(Megachile manchuriana Yasumatsu)等。
切叶蜂营独栖生活,每年繁殖1~2代。寡食性或多食性,采访苜蓿、草木樨、白三叶草、红三叶草等多种豆科牧草,也常见采访薄荷、益母草、野坝子、香茶菜等唇形科植物,采访速度快,每分钟约11~15朵花。雌蜂能将花朵打开,用“腹毛刷”采集花粉。当切叶蜂钻进花朵采集花蜜时,花内的柱头很容易接触到切叶蜂腹下的腹毛刷,从而接受很多的花粉,完成授粉。
切叶蜂以切割苜蓿叶排成圆形小室建巢,蜂巢位于中空的管内或地面上的小孔内。切叶蜂将叶子切割成椭圆形小片,以花粉和花蜜的混合物将巢房填充至半满,然后将一粒卵产在食物上面,巢房以一片圆形的叶子封口。另一个巢房马上就在第1个巢房之上建造,这一过程一直持续到管子内几乎充满巢房为止。若有充足的花蜜和花粉供应,切叶蜂将在另一支管子中开始筑巢工作。
雄蜂早于雌蜂5天羽化,雌蜂一羽化就交配,尽管雄蜂可交配多次,但雌蜂只交配一次。据报道,每公顷苜蓿地可用大约4000只雌蜂在3个星期内完成授粉工作。
雌蜂有一个螫针,但很少用它,螫人时只会引起一点儿疼痛,这就为人工饲养带来了方便。国内外科研人员已成功地研制出一套切叶蜂的繁殖设备及管理技术,并在生产实践中开始应用。
一只雌蜂在其生活周期内可以生存两个月并能产30~40粒卵。从巢房中孵化出的成蜂有2/3是雄蜂。卵在2~3天孵化,并且幼虫是在巢房中吃食物,继续发育,在产卵后23~25天羽化为成虫。国内外科研人员已经成功地研制出一套切叶蜂繁殖设备及管理技术,并在生产上广泛应用。
研究人员发现,以松木为材料,孔径为7毫米的蜂巢板组装的蜂箱最好,在这种蜂箱中,可以比较经济地繁殖出雌蜂比例高、个体大、授粉能力较强的蜂。蜂茧在5℃冰箱中贮存越冬,翌年初夏取出,在29~30℃的孵蜂箱中孵育,在苜蓿留种地的初花期释放于田间。每667.7米2用蜂1500~3000只都可以提高苜蓿的异花授粉率,种子增产50%~100%。
切叶蜂喜欢阳光充足、温暖、少雨而有灌溉条件的地区。在这种环境中,蜂的飞行、授粉时间长,对于授粉和蜂的繁殖都极为有利。而低温或高温、多雨对其不利,狂风暴雨会造成灾害。
切叶蜂用来为农作物授粉有许多优点,尤其是在为苜蓿授粉上表现出色。操作者可以放心、安全地管理切叶蜂,而不必担心被蜇。切叶蜂繁殖速度很快,采集范围仅限于所在的场所,在未发育期可被方便而经济地运输,而且,不需要像对蜜蜂那样进行持续的护理。切叶蜂可以被运到所需要的任何地方去授粉。由于其卓越的授粉功能和便于管理与运输的特点,正越来越受到各国政府的重视,正在形成一个新的昆虫产业。
当然,切叶蜂也有它自身的局限性,它除了为苜蓿授粉以外几乎没有什么别的经济价值。
(4)彩带蜂Nomia 最典型的代表是黑彩带蜂(Nomia me-landeri)。它是苜蓿的高效授粉昆虫,多数在具有淤泥的或具有细砂黏土的盐碱土壤上筑巢。
黑彩带蜂个体和蜜蜂差不多大,体色为黑色,带有彩虹的铜绿色条纹环绕着腹部,雄蜂的触角比雌蜂触角大得多。巢穴通常是由像一支铅笔大小的垂直通道构成,其表面可向下扩展25厘米深,但通常只有7.6~12.7厘米深。通常,一片巢脾状的蜂巢上可以排列15~20个巢房,每一个巢房呈卵圆形的洞,比主通道口略大,约1.27厘米长。首先,用土壤做巢房的内壁,然后,彩带蜂以中唇舌向巢房壁分泌一层防水的透明液体。每个巢房都被提供一个1.5~2毫米的卵圆形花粉球,这些花粉球是由8~10个彩带蜂花粉团与花蜜相混合而制成的。
成年蜂一般在6月底至7月底羽化,这主要取决于地点和季节。雄蜂比雌蜂早出现几天。在羽化前,每一个彩带蜂都被限制在它自己出生的巢房里。卵期3天,正在生长的幼虫期8天,完全发育的休眠期幼虫10个月,蛹期2个月,硬化、成熟期的成虫若干天。在近一个月的成虫活动期中,雌性负责建造、供应食物,并在巢房中产卵。
三叶苜蓿的花蜜和花粉构成了大多数黑彩带蜂的基本食物来源。它们也访问其他种类的植物,例如苜蓿、薄荷、洋葱、甜苜蓿、盐香柏、俄国蓟等。
近年来,科学家们研究出一种可靠的办法用来准备和贮存黑彩带蜂的筑巢点或“蜂床”。这样的蜂床现在可以成功地在以前没有出现过黑彩带蜂的地方进行准备和贮存。
黑彩带蜂可有效地为苜蓿授粉,并能提高种子作物的产量。据报道,278.7米2的蜂床可为80公顷的作物提供授粉,而且,黑彩带蜂的租金也比蜜蜂经济得多。据资料显示,一个278.7米2的蜂床在1970年的造价为600美元。
但是,黑彩带蜂也有很强的局限性。例如,黑彩带蜂的应用仅限于雨量大的地区,特别是在活动季节靠不住。由于蜂床不能被运输,因此,被授粉的作物必须种在蜂床的附近。蜂床必须在它所需授粉服务之前的好几个月开始计划和建设。此外,蜂床极易由于洪水、捕食者、寄生者、疾病、杀虫剂和其他农业措施的影响而很快地失去。
(5)熊蜂Bombus 熊蜂是蜜蜂科熊蜂属的社会性昆虫,广泛分布于北半球,一些种甚至在北极圈北部生存。在北温带地区最为集中,熊蜂属全世界有300余种,在欧洲及亚洲约有170个种,在我国约有80个种。
熊蜂群是由一只蜂王,若干只雄蜂及数十只性发育不全的雌蜂构成的。通常,每一个熊蜂群相对较小。像Bombus terrestris是一种大型的在地下建巢的熊蜂,每群大约有400只左右的工蜂。但大多数种每群只有几十只熊蜂,较小的熊蜂群每群只有20~30只工蜂。
蜂王是受精的越冬雌蜂,与第一批春夏之交的工蜂,在大小上有极大的差异,而与以后出巢的工蜂在外形上几乎没有什么区别。各种熊蜂都有大型蜂王和小型蜂王,在体重上相差1~4倍以上。熊蜂王寿命包括越冬期在内平均为1年,活动时期为3~5个月。熊蜂群内主要有一批熊蜂王在夏末出现。每一个熊蜂群都是先产生几代性发育不全的雌蜂即工蜂后,性发育完全的熊蜂才孵化。首先是雄蜂孵化,继而是性发育完全的雌蜂——处女王孵化,之后,经过交配,在来春开始新蜂群之前,它们将冬眠越冬。
当交配过的年轻蜂王从冬眠中苏醒后,蜂群的生命周期就开始了。起初,蜂群可能较弱而无生气,可以看到蜂王在寻找春天的花蜜前在阳光下取暖,它是新蜂群的基础。当蜂王从冬眠中苏醒,她的卵巢管小而呈流线型。但经过饲喂3周后,卵巢开始增大并产下第一粒卵。接着,出现性发育不全而且身体较小的工蜂,蜂巢开始变大,这些工蜂除了不能帮助蜂王产卵以外,承担着蜂群的全部工作,蜂群的生活开始出现。夏季,蜂群的生活变得更加复杂,到了秋季,雄蜂和性成熟的雌蜂发育并交配。交配了的雌蜂放弃蜂巢而去独居,雄蜂及发育不全的雌蜂则死亡。
熊蜂以植物的花粉和花蜜为食,全身长满毛绒绒的长毛,并有采集花粉的专门器官,能携带大量花粉穿梭飞行于花间,帮助植物传授花粉。它的喙很长,能吸取到窄而深的花冠底部的花蜜,这是一般昆虫难以做到的。一只熊蜂一天能采访2000~3000朵花,采集范围可达数千米。
经过认真仔细的研究,科学家们发现,熊蜂具有数种使其成为重要授粉昆虫的特性,例如,长吻以及它们旺盛的采集力和对低光密度的适应力。蜜蜂与熊蜂之间的一个重要差异,是蜜蜂的工蜂之间可以相互交流温室外可选择的蜜源信息,当对蜜蜂有吸引力的食物源——某种作物开花时,蜜蜂可能大量地离开温室而不采集温室内的作物。熊蜂却没有像蜜蜂这样发达的信息交流系统。因此,大多数熊蜂仍留在温室内或返回温室,同时,熊蜂对零星花朵的采集力也很强。
鉴于熊蜂的这些特性,西方发达国家的一些科研单位开始研究周年繁育熊蜂的方法,并已取得成功,现已进行工厂化生产。用于为红三叶草、苜蓿、果树、棉花等作物授粉,效果十分理想。尤其是利用熊蜂为温室内蜜蜂不爱采集的番茄授粉,效果更为理想,很受菜农欢迎。因此,西方许多国家温室内作物大多利用熊蜂授粉。利用熊蜂授粉,操作十分简单。通常,只需要将80只左右的熊蜂群饲养于一只15厘米×12厘米×12厘米的巢箱内即可达到授粉目的。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随着科学技术的日益发展,薄膜温室技术在广大农村普及率很高。据统计,我国保护地面积有66.6多万公顷,而且,许多农作物都需要异花授粉才能成熟,尤其是当严冬来临之际,温室内几乎没有自然界的授粉昆虫,授粉的迫切性十分突出。玻璃或塑料温室种植果菜类蔬菜,形式上是与外界隔离的,四周设有防虫网,特别是冬春季节,缺乏自然授粉昆虫使虫媒植物为主的温室作物授粉受到严重影响,坐果率很低。为帮助授粉,各地采用的方法往往是激素点花、竹竿击打主茎、电动授粉器振动以及鼓风机吹风等手段辅助授粉,这些做法虽有一定效果,但都存在不同的弊端,如激素点花易导致果实畸形、品质差,费工费事,劳动强度大;有时还会产生药害,果实上激素残留影响食用者健康;竹竿击打及鼓风机吹风相对较省工,然而效果不甚明显,用电动授粉器增产效果最多不超过15%,需每天操作,且容易造成植物伤痕,引发病害感染。为弥补设施农业授粉缺陷,目前世界农业发达国家均采用工厂化繁育的熊蜂为果菜作物授粉,完全克服了传统授粉所带来的弊端。利用熊蜂为温室内果菜授粉有下列几方面优点:(1)增加产量。熊蜂对番茄花粉的特殊颜色及挥发气味特别敏感,会在最佳授粉期去“亲吻”每一朵花,达到最佳授粉效果。实践证明,通过熊蜂授粉可提高产量15%~35%,比任何其他授粉方法都增产明显。(2)提高品质。由于熊蜂会在花粉数量最多,活力最强时授粉,使大量的花粉落到柱头上并发育受精而形成更多的胚珠,从而形成更多的种子。种子越多,果肉越厚、果实越大、质地越坚实、产量品质也就提高。(3)省时省力。授粉工作由熊蜂完成,不需一点劳力。蜂箱由天然材料专门设计制造的,适合熊蜂的生存,配备1~2个月的食物,一旦放入,就无需任何管理。(4)减少果菜类蔬菜的污染。放蜂后会减少有毒农药的使用,而增加对低毒高效的安全性农药的使用,以及有意识地偏重于生物防治。特别是杜绝了植物生长激素的食用和在果菜类蔬菜上残留的可能,有利于消费者的健康。
一只熊蜂1分钟可访问17朵花,柱头变棕色为授粉,未变色为没有授粉。实验资料表明:用熊蜂为番茄授粉,坐果率可达98.16%(震动棒坐果率为90.16%,蜜蜂授粉坐果率为75.89%,对照为60.87%),产量增加30%~35%。熊蜂为茄子授粉单个果重达140.85克(震动棒为98.58克,蜜蜂为90.30克,对照为75.54克),熊蜂授粉比震动棒增产35.9%,比用激素增产51.3%。
综上所述,在我国农业现代化进程中,熊蜂授粉将成为设施农业不可缺少的配套技术,也将是我国生态农业和可持续发展农业的重要组成部分,理应得到足够的重视和扶持。
中国农业科学院蜜蜂研究所科研人员已掌握其周年繁育技术,不久将实现工厂化生产,批量供应农场、农户用于为温室作物授粉,市场潜力很大。
需要指出的是,熊蜂周年繁育技术是一项技术含量很高的工作,不但对环境条件诸如温度、湿度、饲料等有严格的要求,而且还要注意防治可能发生的病虫害。由于熊蜂是在人工繁育的条件下,多为在某一固定场所的集约化饲养,一旦传染病虫害,将会迅速蔓延,给熊蜂群造成毁灭性的危害。因此,定期对饲养场所、饲料、巢箱、饲喂器等用具进行严格消毒,是保证熊蜂群健康成长的必要条件。
(7)壁蜂Osmia 壁蜂是多种落叶果树的优良传粉昆虫。全世界约有70余种。它们都属于蜜蜂总科Apodea切叶蜂科Megachilidae壁蜂属Osmia。为野生独栖性昆虫。壁蜂具有耐低温、采集速度快、不需要人工饲喂、便于管理的特点,被广泛用于为果树授粉。
壁蜂大部分种类行独栖生活,但也有群体活动筑巢的习性。我国现已发现并研究应用较多的壁蜂种类主要有:角额壁蜂Os-mia corn ifrons Radoszkowski、凹唇壁蜂Osmia excavata Alfken、叉壁蜂Osmia pedicornis Cockerell、紫壁蜂Osmia jacoti Co-ckerell和壮壁蜂Osmia taurus Smith五种,其中,以凹唇壁蜂种群数量大,授粉效果明显,目前已经成为我国北方果区的优势蜂种。
凹唇壁蜂一年一代,在人工驯养利用的条件下,均喜欢在芦苇管内营巢,幼虫和蛹及羽化后的成虫均在巢管内生长发育,在巢管内呆住的时间约300天,而羽化后经过滞育状态越冬后的成虫,一般在早春3月下旬破茧出房,采集花蜜、繁衍后代,在5月上旬,成蜂寿命结束。成蜂工作时间约60天。
壁蜂为果树授粉技术已在我国得到广泛应用,并取得明显的效果。现将壁蜂应用技术简述如下:
①蜂茧冷藏。在自然条件下,壁蜂破茧出巢活动时间比果树开花早,为了人工利用壁蜂授粉,必须使成蜂活动时间与各种果树花期相吻合,应在春季气温回升前,将越冬的壁蜂从巢管内剥出来,集中放在0~5℃的冰箱中冷藏。有壁蜂茧的巢管,在贮存期间常常隐藏着各种天敌危害,因此,12月至翌年1月需从巢管中取出蜂茧,清理天敌,可减轻为害。蜂茧小,便于存放。每个罐头瓶装500头左右,用纱布扎口,或以500头袋装放入冰箱内。待放蜂时从冰箱内取出释放。
②制做蜂巢。凹唇壁蜂喜在6~7毫米内径的巢管营巢,以内径6.6毫米左右巢管为主。制作巢管时,按此规格将芦苇管锯成15~16厘米长的巢管,一端留节,一端开口。使管口磨平不留毛刺。分别用红、绿、黄、白4种广告色按20∶30∶7∶3涂抹管口,混合后每50支捆成一捆。也可制作纸管巢,内层是牛皮纸,外层是报纸,用6.5毫米直径的玻璃棒或竹棍手工卷成,要求管壁厚1毫米以上,管口涂色后50支扎一捆,一端用胶水和纸封严实,再粘一层厚纸片。用25厘米×15厘米×20厘米的纸箱,以25厘米×15厘米一面为开口,箱内放6~8捆巢管,分为两层,在两层巢捆间及巢管顶部各放一硬纸板以固定巢捆。即可成为放到田间的蜂巢。
③田间设巢。刚开始放蜂的果园,每隔30~40米设一巢箱,蜂巢密集使早春成蜂破茧出巢后在果园中有巢可寻,减少成蜂出巢后因巢箱少而飞失,可以多回收壁蜂。壁蜂数量增多以后,可以40~50米设一巢箱。蜂巢可以用木棍支架,巢箱底部距地面40~50厘米,上部设棚盖防雨。也可用砖砌成固定蜂巢。设巢地点应避风向阳,巢前开阔,无遮蔽,以利壁蜂活动。蜂巢开口向东南或南,壁蜂定居营巢较多。
④提早种植开花植物。单一树种果园放蜂,必须在上1年秋季在果园中种植越冬油菜或薹菜,可在4月上旬开花。也可以在当年春季栽种打籽的白菜。种植开花植物应在放蜂园中每个蜂巢旁1米处。主要目的是在苹果开花前为早出巢的壁蜂提供粉源蜜源。
⑤调节果树花前喷药时间。山东威海苹果花前需要打一次杀虫剂。为避免杀虫剂的残效影响壁蜂,需要把用药时间定在果树开花前17~20天,即4月5日前用药,4月15日左右释放蜂茧,4月22日左右苹果开花。试验证明,这一段时间用药也可有效防治叶螨、瘤蚜等各类早春害虫。
⑥释放时间。蜂茧释放在田间后,成蜂咬破茧壳,陆续出茧,7~10天才能出齐,因此,需要果树开花前7~10天放出蜂茧,才能使壁蜂活动与果树花期吻合,达到壁蜂为果树授粉目的。如果提前使冰箱温度由0~5℃升高到8~10℃,经过2~3天后再放到田间,可缩短壁蜂出茧时间。万一成蜂在释放前已全部破茧出蜂,应在果树初花时释放,释放时间在晚上8~10时释放,可减少壁蜂因受惊动而飞失。切不可在果树开花后再放出蜂茧。这样,待壁蜂破茧出齐后,果树开花盛期已过,则不能发挥授粉作用,也减少壁蜂繁殖数量。
⑦释放数量。释放壁蜂数量应视果园情况而定。坐果率不高的果园及结果小年,每666.7米2(15亩=1公顷)平均放100头蜂茧,放蜂目的主要是提高坐果率。初果期的幼龄果园和历年坐果较高的果园或结果大年的果园,每666.7米2放蜂量60头左右。主要目的是提高果品质量。
⑧蜂茧释放方法。按照已有蜂茧数量决定放蜂面积,再依据放蜂范围内的蜂巢数,求出每个蜂巢内应放的蜂茧数。蜂茧释放的方法有两种:第一,蜂茧集中放在纸盒内,在纸盒的一侧穿3~4个6.5毫米的小孔,供成蜂破茧后爬出。纸盒内蜂茧平摊一层,不可过满过挤,蜂茧盒放在巢管顶部;第二,单茧释放,把蜂茧放在管口内,每管放1个,茧突朝外,以此法释放蜂茧,成蜂归巢率较高。
⑨成蜂活动期蜂巢管理。主要是防止雨水淋湿和防治天敌为害。雨水淋湿巢管后,巢管受潮,花粉团霉变,幼蜂死亡。天敌有蚂蚁、蜥蜴和鸟类。蚂蚁类可用毒饵诱杀。毒饵配制方法是:花生饼或麦麸250克炒香、猪油渣100克、糖100克、敌百虫25克,加水少许,使毒饵湿润,均匀混合。在每一蜂巢旁施毒饵约20克,上盖碎瓦防止雨水淋湿和壁蜂接触,而蚂蚁则通过缝隙将毒饵搬运回巢穴,可以达到倾巢而亡。在蜂巢的支架上涂凡士林或机油,防止蚂蚁爬到蜂巢内为害花粉团及幼蜂。捕食壁蜂的蜘蛛,有结网蜘蛛和跳蛛两类,应注意人工捕捉蜘蛛,并清除蜘蛛网。另外,巢箱内缝隙空间不宜过大,以防蜘蛛结网躲藏。对蜥蜴进行人工捕捉。对鸟类危害严重地区,蜂巢前可设鸟网。
在成蜂活动期间,不得随意翻动蜂巢内巢管,否则,壁蜂找不到已定居营巢的巢管,影响繁殖,也影响壁蜂访花营巢活动。
⑩巢管清理及贮藏。成蜂活动结束后,5月底6月初从田间取回巢管。回收过早,会使巢管内花粉团变形,影响幼蜂取食和卵的孵化。回收过晚,又会增加雨水淋湿和天敌为害的机会。一般在成蜂活动结束7~10天内回收巢管为宜。收回巢管后,剔出空巢管,另外保存。把壁蜂营巢封口的巢管放入纱布袋内,对有蜂而没有封口的巢管,易受各种天敌为害,可用棉花球塞管孔,同时将内藏的蜘蛛、蚂蚁及仓库害虫(印度谷蛾、麦蛾)逐出巢管,将这些巢管也放入纱布袋内。吊在通风清洁的房内。在农村切勿把装有壁蜂的纱布袋放在堆放粮食杂物的房间内,以防谷盗、粉螨及鳞翅目幼虫为害壁蜂。
总之,凹唇壁蜂与其他壁蜂种类相同,均1年发生1代。卵、幼虫、蛹及滞育成虫在巢管内生活300多天无需人工饲养。与其他壁蜂相比,表现出抗低温能力强,营巢时的起飞温度最低,气温达12~13℃时即开始访花营巢,在正常的天气条件下,日工作时间12小时。此蜂访花速度最快,每分钟访花10~16朵,日访花达4508.6朵,访花1次的花朵坐果率为68.8%。依据前田(1981)推算角额壁蜂的授粉能力方法,凹唇壁蜂访花后的日结果数为3180个果,其个体授粉能力为蜜蜂的103.6倍。是壁蜂种类中授粉能力最强的一种。因此,它是我国北方多种落叶果树的优良传粉昆虫。实验表明,此蜂适应性强,只要在释放前制作好巢管,每年果树开花前依据壁蜂的破茧出巢速度,适时在果园中设巢和放蜂,使壁蜂活动与果树花期吻合,即能达到壁蜂授粉,提高坐果率的目的。由于壁蜂具有特殊的形态特征及访花行为,使花朵授粉充分,坐果较多。应适当进行人工疏果,使果实在合理负载条件下生长,能提高果品的重量和正果率。果树谢花后7~10天收回果园中的巢管,清理出有蜂的巢管,集中装袋保藏,以备来年果树开花时释放,继续为果树授粉。技术简便,深受果农欢迎。
(8)木蜂 X ylocop a 木蜂属于蜜蜂总科木蜂科,我 国已经发现21种,其中有 18 种分布于云南。较为常见的是黄胸木蜂(X ylocopa appendiculata Sm ith)。体 长 17~ 19 毫 米;后 足 扁 而平,形成花粉筐;营巢于木头、竹筒里,只有一个孔道;耐寒性很强,外界气温 15℃时,仍能到处采集花粉。体大舌长,能携带大量花粉,授粉效果较好。据研究,木蜂能为菜豆、白芸豆、瓜类、果树、蔬菜、牧草等 67种作物授粉。但木蜂尚未被人类成功驯化。
(9)无垫蜂Amegilla 常见种类是绿条无垫蜂(Amegilla zonata L.)体长约13~14毫米,腹部背板上有鲜艳的绿色绒毛带,吻很长,可7~8毫米。生活能力强,动作灵活、敏捷,采访一朵花只需2~3秒钟,授粉效果很好。可为南瓜、向日葵、木槿、红三叶草、砂仁、油菜、甘蓝、荞麦、菜豆等46种植物授粉,有待于进一步研究、驯化。
(10)地蜂Andrena 常见的种类有黑地蜂(Andrena car-bonaria Fabr.)、白带地蜂(Andrena albotascita Thoms)等。体长7~10毫米,全身密被绒毛,雌蜂后足转节具有毛刷,为采粉器官。据观察,地蜂可为苜蓿、向日葵、桃、紫薇、山梅等16种植物授粉,并且授粉效果较好。值得一提的是,有几种地蜂在长期协同进化中适应了油茶的生化特点和物候特点,能够在油茶林中大量繁殖,如油茶地蜂每平方米有200多只,可有效地为油茶授粉而不用担心授粉中毒问题。
可以设想,若能成功地将地蜂进行人工饲养并在生产中加以应用,必将产生明显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其应用前景乐观,有待于进一步深入研究。
⑹ 熊蜂寿命
熊蜂寿命通常在2个月左右,在温度条件适宜的情况下,可以存活5-6个月,熊蜂是一类多食性的社会性昆虫,是豆科、茄科植物的重要授粉者,集中分布于北半球的温带和亚寒带,适应于寒冷、湿润的气候,我国的熊蜂不少于150种。
熊蜂寿命通常在2个月左右,越冬前老蜂群解体消亡,下一代的蜂王开始繁殖,而在温度条件适宜的情况下,可以存活5-6个月,甚至更久。
熊蜂体粗壮,中型至大型,全身密被黑色、黄色或白色、火红色等各色相间的长而整齐的毛,一般长1.5-2.5cm,口器发达,中唇舌较长,单眼几乎呈直线排列。
熊蜂喜欢寒冷、视野开阔、花朵丰富的栖息生境,而且通常该环境具有一个气候不太恶劣的冬季,目前,熊蜂分布区域遍布除南极、大洋洲和非洲部分地区外的整个大陆,集中分布于北半球的温带和亚寒带,适宜于寒冷、湿润的气候。
熊蜂是豆科、茄科植物的重要授粉者,可以为番茄、青椒、茄子、草莓、桃、杏等多种蔬菜和果树授粉,增产效果达30%以上,熊蜂授粉后番茄增产达40-50%,茄子用熊蜂授粉比震动棒增产35.9%。
⑺ 英国女孩救起大黄蜂后将其当宠物养,大黄蜂适合当宠物养吗
社会经济发展越来越好,人们都喜欢养一些宠物来丰富自己的生活,对于宠物来说也是五花八门,这一次在英国一名女孩救起一只大黄蜂后将其当宠物养,是让每个人都感觉到大吃一惊的,其实从相关报道中我们可以了解到女生救起了大黄蜂,并不是传统意义上的大黄蜂,而是一种吃蜂蜜的熊蜂。熊蜂与大黄蜂是有着非常大的区别的,熊蜂是素食动物,大黄蜂是一种极具杀伤力的攻击性动物。希望每个人都能够理性看待才行。大黄蜂是不可以当宠物进行养殖的,很有可能造成人员伤亡。
3、怎样区分熊蜂和大黄蜂?
我们都知道,人们对于野外物种可能认识不是那么全面,因此我们需要注意的是,如果看到蜜蜂吃肉的话,很有可能就是大黄蜂,如果是吃蜂蜜的话可能就是熊蜂了。
⑻ 蜜蜂的资料
蜜蜂 英文名:Bee Honeybee
昆虫纲膜翅目蜜蜂总科的通称。有产蜜价值并广泛饲养的主要是西方蜜蜂(Apis mellifera)(以意大利蜂为代表) 和东方蜜蜂(Apis cerana)(以中华蜜蜂为代表)。有前胸背板不达翅基片,体被分枝或羽状毛,后足常特化为采集花粉的构造的蜂类。成虫体被绒毛,足或腹部具有长毛组成的采集花粉器官。口器嚼吸式,是昆虫中独有的特征。全变态。全世界已知约1.5万种,中国已知约1000种 。有不少种类的产物或行为与医学(如蜂蜜、王浆)、农业( 如作物传粉 )、工业( 如蜂蜡、蜂胶)有密切关系,它们被称为资源昆虫。
膜翅目(Hymenoptera)细腰亚目(Apocrita)昆虫,约有20,000种,包括众人熟悉的蜜蜂(蜜蜂属〔Apis〕)和熊蜂(熊蜂属〔Bombus〕及拟熊蜂属〔Psithyrus〕),以及上千种类似黄蜂和苍蝇的蜜蜂。成蜂体长约2公厘∼4公分(约0.08∼1.6吋)。
蜜蜂与某些种的黄蜂近缘,两者在生物学上主要的差别在蜜蜂(除了寄生的蜜蜂外)以一种花粉与花蜜的混合物餵养幼蜂,而黄蜂则以动物性食物或以昆虫和蜘蛛来餵养幼蜂。除了对食物偏好的差异外,还有一些结构之差异,最基本的不同是黄蜂覆盖着无分支的毛发,而蜜蜂至少有一些分支或羽毛状的毛发,花粉通常黏附其上。
蜜蜂完全以花为食,包括花粉及花蜜,后者有时调制储存成蜂蜜。毫无疑问的是蜜蜂在采花粉时亦同时对它授粉,当蜜蜂在花间采花粉时,会掉落一些花粉到花上。这些掉落的花粉关系重大,因它常造成植物的异花传粉。蜜蜂身为传粉者的实际价值比其制造蜂蜜和蜂蜡的价值更大。
雄蜂通常寿命不长,不采花粉,亦不负责喂养幼蜂。工蜂负责所有筑巢及贮存食物的工作,而且通常有特殊的结构组织以便于携带花粉。大部分蜜蜂采多种花的花粉,不过,有些蜂只采某些科的花的花粉,有的只采某种颜色花的花粉,还有一些蜂只采一些有亲缘关系的花之花粉。蜜蜂的口部是花粉采集和携带的器具,似乎能适应各种不同种类的花。
蜜蜂总科(Apoidea)的大部分蜜蜂是独栖或非社会性的,如它们不住在一起,每一雌蜂造自己的巢(通常在地底洞穴)及贮存粮食,这种蜜蜂没有阶级之分。一些独栖的蜜蜂在巢口筑烟囱或角塔,也有一些在树上或细枝、竹子里筑巢。大部分独栖成蜂的寿命均不长。有些种的成蜂一年里飞行的时间只有数周,而其余的时间则是以卵、幼体、蛹及幼蜂的形态留在巢室中。
独栖蜂供应幼体在封室时需要完全发育的所有食物。群居蜂如熊蜂与蜜蜂,则是采渐进式的餵养幼体。关于社会性昆虫的生活环,参阅熊蜂(bumblebee)、蜜蜂(honeybee)各条。
蜜蜂总科共有8个科∶1. 分舌蜂科(Colletidae),是较原始的类群,黄蜂状,有5或6个亚科,约45属3,000种;2. 地花蜂科(Andrenidae),体型中等且独栖的地花蜂,包括一些寄生种;3. 集蜂科(Halictidae, 地花蜂或打洞蜂),某些种会被汗液吸引,故又称汗蜂,最着名的汗蜂是Dialictus zephyrus; 4. Oxaeidae科,一种体型大、飞行速度快的蜜蜂,构造类似地花蜂科的蜜蜂;5. 准蜜蜂科(Melittidae),介于低等与高等间的一种过渡蜂;6. 切叶蜂科(Megachilidae, 切叶蜂、泥匠蜂),以其精巧的筑巢结构而着名;7. Anthophoridae科(包括木匠蜂和布谷蜂),有3个亚科的大科,曾一度被认为是蜜蜂科的一个亚科;8. 蜜蜂科(Apidae),包括熊蜂、挖地蜂或地花蜂。
所谓的“杀人蜂”是介于非洲蜜蜂和欧洲蜜蜂亚种之间的一个杂交种。此种非洲化的蜜蜂亚种于1957年在巴西培育一种适应热带气候且多产的杂交蜂时,意外逃出北飞,一年能飞约320∼480公里(200∼300哩),1980年代飞至墨西哥,1990年飞抵德克萨斯州。如今广布美国西南大部分地区,包括加利福尼亚州南部、内华达州南部,以及亚利桑那州全境。此外,在佛罗里达州已发现一群数量逐渐增多的非洲化蜜蜂。咸信它们造成数百人死亡。这种非洲化蜜蜂的体型较欧洲种小,对植物的传粉作用也不大。虽然毒性不强,但对栖地受到威胁反应快,采群攻,穷追不舍的时间较长,距离更远,需时甚久才能平息。
【生活习性】
蜂在巢室内产卵,幼虫在巢室中生活,营社会性生活的幼虫由工蜂喂食,营独栖性生活的幼虫取食雌蜂贮存于巢室内的蜂粮,待蜂粮吃尽,幼虫成熟化蛹,羽化时破茧而出。家养蜜蜂一年繁育若干代,野生蜜蜂一年繁育1~3代不等。以老熟幼虫、蛹或成虫越冬 。 一般雄性出现比雌性早,寿命短,不承担筑巢、贮存蜂粮和抚育后代的任务。雌蜂营巢、采集花粉和花蜜,并贮存于巢室内,寿命比雄性长。
蜜蜂以植物的花粉和花蜜为食。食性可分为3类 :①多食性,即在不同科的植物上或从一定颜色的花上(不限植物种类)采食花粉和花蜜,如意蜂和中蜂。② 寡食性,即自近缘科、属的植物花上采食,如苜蓿准蜂。③单食性,即仅自某一种植物或近缘种上采食,如矢车菊花地蜂。蜜蜂各种类采访的花朵与口器的长短有密切关系:例如隧蜂科、地蜂科、分舌蜂科等口器较短的种类采访蔷薇科、十字花科、伞形科、毛茛科开放的花朵;而切叶蜂科、条蜂科和蜜蜂科的种类由于口器较长,则采访豆科、唇形科等具深花管的花朵。
生活方式分为3种:
社会性。雌雄和职蜂生活在同一巢中,但在形态、生理和劳动分工方面均有区别。雌性个体较大,专营产卵生殖;雄性较雌性小,专司交配,交配后即死亡;工蜂个体较小,是生殖器发育不全的雌蜂,专司筑巢、采集食料、哺育幼虫、清理巢室和调节巢湿等。意蜂和中蜂都是社会性种类。此外还有熊蜂属、热带无刺蜂属、麦蜂属等。
独栖性。蜜蜂类绝大多数为独栖性,即工蜂独自筑巢和采粉贮粮,它们没有"等级"的分化。每一个巢室是开放的,内壁涂以蜡等防潮物质,室中储存足够的蜂粮。雌蜂在蜂粮上产卵,并封闭巢室。幼虫在巢内取食蜂粮。属于此类的大多是野生种类,例如分舌蜂科、地蜂科、隧蜂科、准蜂科、切叶蜂和条蜂科。
寄生性。雌蜂不筑巢,在寄主的巢内产卵。幼龄幼虫一般具有大的头和上颚,用以破坏寄主的卵或幼龄幼虫。
蜜蜂的筑巢本能复杂,筑巢地点、时间和巢的结构多样。筑巢时间一般在植物的盛花期。根据筑巢的地点和巢的质地,可分为以下几类:①营社会性生活的种类以自身分泌的蜡作脾,如蜜蜂属、无刺蜂属、麦蜂属等。巢室为六角形。②在土中筑巢的种类最多,巢室内部涂以蜡和唾液的混合物,以保持巢室内的湿度。③利用植物组织筑巢的更为多样,例如切叶蜂属可把植物叶片卷成筒状成为巢室,置放于自然空洞中;黄斑蜂属利用植物茸毛在茎上作成疣状的巢;芦蜂属和叶舌蜂属在枯死的植物茎干内筑巢;熊蜂属的一些种类在树林的枯枝落叶下营巢;木蜂属在木材中钻孔为巢,等等。④其他如石蜂属利用唾液将小砂石粘连成巢,壁蜂属在蛞蝓壳内筑巢等等。
蜂巢一般是零星分散的,但也有同一种蜜蜂多年集中于一个地点筑巢,从而形成巢群。例如,毛足蜂属的巢口数可达几十个甚至达几百个。
[编辑本段]【地理分布】
蜜蜂类的地理分布取决于蜜源植物的分布。全世界均有分布,而以热带、亚热带种类较多。不同亚科或属的分布有一定局限性,例如蜜蜂科的熊蜂以北温带为主,可延伸到北极地区,而在热带地区则无分布记录。短舌蜂科分布于澳大利亚;蜜蜂科木蜂族的突眼木蜂亚属只分布于中亚;蜜蜂科的无刺蜂属则分布于热带。不同景观均有蜜蜂分布,大多数栖居在草原、森林、河谷、山地和荒漠。各景观带均有代表属或种,例如地熊蜂为森林草原种,拟地蜂属为典型的草原属,准蜂属以草原种居多。
[编辑本段]【分类与进化】
根据化石资料,蜜蜂在第三纪晚始新世地层中已大量发现。它的出现与白垩纪晚期显花植物的繁盛密切相关。
在分类上,蜜蜂总科与泥蜂总科接近,其祖先可能起源于泥蜂总科的一支 。但因食性不同 ,形态特征也趋向分化。蜜蜂的进化特点是:嚼吸式口器,采粉器官形成,体毛分枝;成、幼期均吃花蜜和花粉;群体和社会性生活方式出现;多态型和总科内寄生性的出现等。
在昆虫纲中,蜜蜂属于高级进化的类群。社会性生活方式的出现,“语言”信息的传递,通过“舞蹈”动作辨认蜂巢的方法,以及巢的不同结构等。
[编辑本段]【经济意义】
蜜蜂是对人类有益的昆虫类群之一,通常广泛指的是生产用蜂种:西方蜜蜂和中华蜜蜂。它为农作物、果树、蔬菜、牧草、油茶作物和中药植物传粉,产量可增加几倍至20倍。蜂蜜是人们常用的滋补品,有“老年人的牛奶”的美称;蜂花粉被人们誉为“微型营养库”,蜂王浆更是高级营养品,不但可增强体质,延长寿命,还可治疗神经衰弱、贫血、胃溃疡等慢性病;蜂毒对风湿、神经炎等均有疗效;蜂蜡和蜂胶都是轻工业的原料。
在蜜蜂社会里,它们仍然过着一种母系氏族生活。蜜蜂一生要经过卵、幼虫、蛹和成虫四个变态过程。在它们这个群体大家族的成员中,有一个蜂王(蜂后),它是具有生殖能力的雌蜂,负责产卵繁殖后代,同时“统治”这个大家族。蜂王虽然经过交配,但不是所产的卵都受了精。它可以根据群体大家族的需要,产下受精卵工蜂喂以花粉、蜂蜜21天后发育成雌蜂(没有生殖能力的工蜂);也可以产下未受精卵,24天后发育成雄蜂。当这个群体大家族成员繁衍太多而造成拥挤时,就要分群。分群的过程是这样的:由工蜂制造特殊的蜂房 —— 王台,蜂王在王台内产下受精卵;小幼虫孵出后,工蜂给以特殊待遇,用它们体内制造的高营养的蜂王浆饲喂,16天后这个小幼虫发育为成虫时,就成了具有生殖能力的新蜂王,老蜂王即率领一部分工蜂飞去另成立新群。中华蜜蜂Apis cerana Fabr.和意大利蜜蜂A. mellifera L.都是普遍饲养的益虫,在饲养过程中,新蜂王出世后就要人工替它分群,否则会有一个蜂王带领一批工蜂离开蜂巢飞走而损失蜂群的生产力。
蜜蜂的飞翔时速为20-40千米,高度1千米以内,有效活动范围在离巢2.5千米以内。所有的蜜蜂都以花粉和花蜜为食,采集花蜜是一项十分辛苦的工作,蜜蜂采访1100-1446朵花才能获得1蜜囊花蜜,在流蜜期间1只蜜蜂平均日采集10次,每次载蜜量平均为其体重的一半,一生只能为人类提供0.6克蜂蜜。花蜜被蜜蜂吸进蜜囊的同时即混入了上颚腺的分泌物——转化酶,蔗糖的转化就从此开始,经反复酿制蜜汁并不停的扇风来蒸发水份,加速转化和浓缩直至蜂蜜完全成熟为止。根据种类的不同,工蜂的数量一般在12只到50000多只的范围内,它们收集花蜜和花粉,如果是蜜蜂,还会将花蜜和花粉传送到特定的地方,这要通过跳特殊而严格的舞蹈而获得。他们的职责包括酿蜜,做蜡状蜂房的巢室,这些都是为食物存储和幼虫居住,还有照顾蜜蜂和蜂王,守扩蜂巢。蜜蜂是一个多年生群体,将会不断地有新蜂王被抚养起来,老蜂王然后和一群工蜂离开蜂房到别的地方重建一个家。
雄蜂数目很多,在一群体内可能近千个。雄蜂的唯一职责是与蜂王交配,交配时蜂王从巢中飞出,全群中的雄蜂随后追逐,此举称为婚飞。蜂王的婚飞择偶是通过飞行比赛进行的,只有获胜的一个才能成为配偶。交配后雄蜂的生殖器脱落在蜂王的生殖器中,此时这只雄蜂也就完成了它一生的使命而死亡。那些没能与蜂王交配的雄蜂回巢后,只知吃喝,不会采蜜,成了蜂群中多余的懒汉。日子久了,众工峰就会将它们驱逐出境。养蜂人也不愿意在蜂群内保留过多的雄蜂而消耗蜂蜜,因而对它们进行人工淘汰。由此看来,工蜂在这个群体中数量最多。养蜂者对一个蜂群中保持的工蜂多少,因不同季节而异,一般为2万一5万个工蜂。工蜂是最勤劳的,儿歌唱的“小蜜蜂,整天忙,采花蜜,酿蜜糖”,仅是指工蜂说的。除采粉、酿蜜外,筑巢、饲喂幼虫、清洁环境、保卫蜂群等;也都是工蜂的任务。 从春季到秋末,在植物开花季节,蜜蜂天天忙碌不息。冬季是蜜蜂唯一的短暂休闲时期。但是,寒冷的天气、蜂巢内的低温,对蜜蜂是不利的,因为蜜蜂是变温动物,它的体温随着周围环境的温度改变。智慧不凡的小蜜蜂想出了特殊的办法抵御严寒。当巢内温度低到13℃时,它们在蜂巢内互相靠拢,结成球形团在一起,温度越低结团越紧,使蜂团的表面积缩小,密度增加,防止降温过多。据测量,在最冷的时候,蜂球内温度仍可维持在24℃左右。同时,它们还用多吃蜂蜜和加强运动来产生热量,以提高峰巢内的温度。天气寒冷时,蜂球外表温度比球心低,此时在好球表面的蜜蜂向球心钻,而球心的蜂则向外转移,它们就这样互相照顾,不断地反复交换位置,渡过寒冬。在越冬结球期间它们是怎样去取食存放在蜂房中的蜜糖的呢?聪明的小蜜蜂自有妙法。它们不需解散球体,各自爬出取食,而是通过互相传递的办法得到食料。养蜂者用人为办法生产蜂王浆,实际上就是用人工制做一些王台,放入蜂箱内,供蜂王产卵,待小幼虫孵出,工蜂们用蜂王浆饲喂时,养蜂人即将蜂王浆取出,这技术其实是骗术,可见就连聪明的小蜜蜂也有受骗的时候。
[编辑本段]【繁殖方式】
雄蜂无性繁殖(卵生),蜂王和工蜂 是双倍体 ,由受精卵发育而来;互利共生关系
[编辑本段]【蜜蜂分工】
蜜蜂是三型分工:
蜂王:
蜂王的任务是产卵,分泌的蜂王物质激素可以抑制工蜂的卵巢发育,并且影响蜂巢内的工蜂的行为。蜂王是由工蜂建造王台用受精卵培育而成的。工蜂对蜂王台里的受精卵特别照顾,一直到幼虫化蛹以前始终饲喂蜂王浆,使蜂王幼虫浸润在王浆上面。蜂王浆含有丰富的蛋白质、维生素和生物激素,对蜂王幼虫的生长发育,特别是对雌性生殖器官的发育起重要的促进作用。随着蜂王幼虫的生长,工蜂把台基加高,最后封盖。
羽化出房的新蜂王身体柔嫩,由工蜂给它梳理身上的绒毛,交配成功的处女王不久便开始产卵。处女蜂王交尾后除了分蜂以外,一般不再出巢。蜂王体型细长而稳重,它的寿命一般在三至五年,最长的可活八九年。在春天和花期前后产卵量最高。
雄蜂:
雄蜂的任务是和处女王交配后繁殖后代,雄蜂不参加酿造和采集生产,个体比工蜂大些。雄蜂是由未受精卵发育而成的。在较大雄蜂房里发育,工蜂对它的哺育也较好。整个发育过程。雄蜂幼虫的食量要比工蜂幼虫大一、二倍。雄蜂生殖系统的发育需要较长的时间,羽化出房后还要经过八至十四天左右才能达到性成熟。雄蜂性成熟时,其精巢内的精小管有大量的精子成熟,并逐步地排到贮精囊中,一般一个雄蜂的贮精囊中的精液量为1.5——2.0μL(微升)。每微升精液平均有精子七百五十万个。精子的数量和活力对蜂群后代的遗传性状和发育具有直接影响。因此,选育优质遗传后代的种群做父本与选择优质蜂王同等重要。
工蜂:
工蜂的任务主要是采集食物、哺育幼虫、泌蜡造脾、泌浆清巢、保巢攻敌等工作。蜂巢内的各种工作基本上全是工蜂们干的;工蜂与蜂王一样也是由受精卵发育成的。哺育工蜂对它们的照料不如对蜂王幼虫那样周到,仅在孵化后的头三天内饲喂蜂王浆,而自第四天起就只饲喂蜜粉混合饲料。因为这种饲料的营养不如蜂王浆高,而且缺乏促进卵巢发育的生物激素。因此,工蜂的生殖器官发育受到抑制,直到羽化为成蜂,其卵巢内仅有数条卵巢管,失去了正常的生殖机能。所以,她们是发育不完全的雌性蜂,
工蜂的寿命一般是三十至六十天。在北方的越冬期,工蜂较少活动,并且没有参加哺育幼虫的越冬蜂可以活到五至六个月。每群的工蜂量决定于蜂群的兴盛。
(参考资料:中华蜂疗网)
[编辑本段]【其他有关蜜蜂】
一只蜜蜂酿吐一公斤的蜜,要用上三万三千三百三十三个工作小时,吮吸三千三百三十三朵花蕊。
要酿出500克蜂蜜,工蜂需要来回飞行3万7千次去发现并采集花蜜,带回蜂房。
蜜蜂的翅膀每秒可扇动200至400次。
蜜蜂飞行的最高时速是40公里。当它满载而归时,飞行时速为20至24公里。
一个蜂巢平均有5万个蜂房,居住着3万5千只忙碌的蜜蜂。
一只蜜蜂毛茸茸的身体上能粘住5万至75万粒花粉。
一汤匙蜂蜜可以为蜜蜂环绕地球飞行一圈提供足够的能量。
夏季工蜂的寿命是38天,冬季它们的寿命是6个月。
蜂王的寿命一般是4至5年。
借助5只复眼和3只单眼,蜜蜂的视角几乎可以达到360度。
1,舞蹈语言;
2,蜜蜂还会及时变换指数,依靠天空反射的偏振光束来确定方位,及时回巢;
3,利用翅的不断振动自发出不同频率的“嗡嗡”声,用来补充“舞蹈语言”的不足和加强语气的表达能力。
昆虫的舞蹈语言在传递信息的过程中起着主要作用,这种作用在蜜蜂中表现尤其突出,在蝴蝶中也很明显。
在蜜蜂的社会生活中,工蜂担负着筑巢、采粉、酿蜜、育儿的繁重任务。大批工蜂出巢采蜜前先派出“侦察蜂”去寻找蜜源。侦察蜂找到距蜂箱100米以内的蜜源时,即回巢报信,除留有追踪信息外,还在蜂巢上交替性地向左或向右转着小圆圈,以“圆舞”的方式爬行。如果蜜源在距蜂箱百米以外,侦察蜂便改变舞姿,呈“∞”字,所以也叫“8字舞”或“摆尾舞”。如果将全部爬行路线相连,直线爬行的时间越长,表示距离蜜源越远。直线爬行持续1秒钟,表示距离蜜源约500米;持续2秒,则约l000米。侦察蜂在做这种表演时,周围的工蜂会伸出头上的触角争先与舞蹈者的身体碰撞,这也许是从它那里了解信息吧。侦察蜂跳的“摆尾舞”,不但可以表示距离蜜源的远近,也起着指定方向的作用。蜜源的方向是靠跳“摆尾舞”时的中轴线在蜂巢中形成的角度来表示的。如遇阴雨天,利用舞蹈定位的方法就有点失灵。蜜蜂还会及时变换指数,依靠天空反射的偏振光束来确定方位,及时回巢。人们也许要问,工蜂在黑洞洞的蜂箱里表演的各种舞蹈动作,其他同伙是怎样领会到的呢?原来它们是利用头上颤抖的触角抚摸工蜂身体时,使“舞蹈语言”转换成“接触语言”而获得信息的。这种传递方法,有时也会失灵。为此它们还要利用翅的不断振动自发出不同频率的“嗡嗡”声,用来补充“舞蹈语言”的不足和加强语气的表达能力。
蜜蜂的主要天敌是胡蜂.所有的蜜蜂都以花粉和花蜜为食。在消化道中花蜜可以被转化成蜂蜜。所有的雌蜜都有一种刺。蜜蜂和大蜂(一种体积较大的、较圆的蜂,身子是黑色的)都是昆虫,但是这种种类的蜂大多数都是单独居住,有一些蜂住在别的蜜蜂的蜂窝里,并且从别的蜂那里获得食物。蜜蜂这个典型的群体有一个能产卵的蜂王,性别上未发展进化的雌蜂(工蜂);还有许多能生育的雄蜂。
根据种类的不同,工蜂的数量一般在12只到50000多只的范围内,它们收集花蜜和花粉,如果是蜜蜂,还会将花蜜和花粉传送到特定的地方,这要通过跳特殊而严格的舞蹈而获得。他们的职责包括酿蜜,做蜡状蜂房的巢室,这些都是为食物存储和幼虫居住,还有照顾蜜蜂和蜂王,守扩蜂巢。蜜蜂是一个多年生群体。将会不断地有新蜂王被抚养起来。老蜂王然后和一群工蜂离开蜂房到别的地方重建一个家。蜜蜂非常有用。因为他们也能像传花粉给植物的昆虫一样行动
雄蜂数目很多,在一群体内可能近千个。雄蜂的唯一职责是与蜂王交配,交配时蜂王从巢中飞出,全群中的雄蜂随后追逐,此举称为婚飞。蜂王的婚飞择偶是通过飞行比赛进行的,只有获胜的一个才能成为配偶。交配后雄蜂的生殖器脱落在蜂王的生殖器中,此时这只雄蜂也就完成了它一生的使命而死亡。那些没能与蜂王交配的雄蜂回巢后,只知吃喝,不会采蜜,成了蜂群中多余的懒汉。日子久了,众工峰就会将它们驱逐出境。养蜂人也不愿意在蜂群内保留过多的雄蜂而消耗蜂蜜,因而对它们进行人工淘汰。由此看来,工蜂在这个群体中数量最多。养蜂者对一个蜂群中保持的工蜂多少,因不同季节而异,一般为2万一5万个工蜂。工蜂是最勤劳的,儿歌唱的“小蜜蜂,整天忙,采花蜜,酿蜜糖”,仅是指工蜂说的。除采粉、酿蜜外,筑巢、饲喂幼虫、清洁环境、保卫蜂群等;也都是工蜂的任务。 从春季到秋末,在植物开花季节,蜜蜂天天忙碌不息。冬季是蜜蜂唯一的短暂休闲时期。但是,寒冷的天气、蜂巢内的低温,对蜜蜂是不利的,因为蜜蜂是变温动物,它的体温随着周围环境的温度改变。智慧不凡的小蜜蜂想出了特殊的办法抵御严寒。当巢内温度低到13℃时,它们在蜂巢内互相靠拢,结成球形团在一起,温度越低结团越紧,使蜂团的表面积缩小,密度增加,防止降温过多。据测量,在最冷的时候,蜂球内温度仍可维持在24℃左右。同时,它们还用多吃蜂蜜和加强运动来产生热量,以提高峰巢内的温度。天气寒冷时,蜂球外表温度比球心低,此时在好球表面的蜜蜂向球心钻,而球心的蜂则向外转移,它们就这样互相照顾,不断地反复交换位置,渡过寒冬。在越冬结球期间它们是怎样去取食存放在蜂房中的蜜糖的呢?聪明的小蜜蜂自有妙法。它们不需解散球体,各自爬出取食,而是通过互相传递的办法得到食料。这样可保持球体内的温度不变或少变,以利于安全越冬。
蜜蜂属膜翅目、蜜蜂科。一生要经过卵、幼虫、蛹和成虫四个虫态。
在蜜蜂社会里,它们仍然过着一种母系氏族生活。在它们这个群体大家族的成员中,有一个蜂王(蜂后),它是具有生殖能力的雌蜂,负责产卵繁殖后代,同时“统治”这个大家族。蜂王虽然经过交配,但不是所产的卵都受了精。它可以根据群体大家族的需要,产下受精卵将来发育成雌蜂(没有生殖能力的工蜂);也可以产下末受精卵,将来发育成雄蜂。当这个群体大家族成员繁衍太多而造成拥挤时,就要分群。分群的过程是这样的:由工蜂制造特殊的蜂房 —— 王台,蜂王在王台内产下受精卵;小幼虫孵出后,工蜂给以特殊待遇,用它们体内制造的高营养的蜂王浆饲喂,待这个小幼虫发育为成虫时,就成了具有生殖能力的新蜂王。新蜂王即率领一部分工蜂飞去另成立新群。中华蜜蜂Apis cerana Fabr.和意大利蜜蜂A. mellifera L.都是普遍饲养的益虫。在饲养过程中,新蜂王出世后就要人工替它分群,否则会有一个蜂王带领一批工蜂离开蜂巢飞走而损失蜂群。养蜂者用人为办法生产蜂王浆,实际上就是用人工制做一些王台,放入蜂箱内,供蜂王产卵,待小幼虫孵出,工蜂们用蜂王浆饲喂时,养蜂人即将蜂王浆取出。
⑼ 爱因斯坦曾预言:“如果世界上没有蜜蜂,人类最多只能活四年。”为什么
蜜蜂锐减会导致生态环境剧变———
据法国农艺研究所统计,法国蜂群数量已经从1994年的150万群减少到了现在的100万群。蜜蜂锐减现象引起了高度关注。近日中国农科院蜜蜂研究所向记者透露的数据表明,我国蜜蜂数量已从上世纪90年代初的750万群减少到目前的680万群,而我国比较合适的载蜂量估算是1000万群。如果没有了蜜蜂,人类还能存在多久?记者采访了我国蜜蜂研究专家,专家向记者道出了诸多隐忧。
中国试图与欧盟一同追踪蜂群锐减共性
爱因斯坦曾经预言:如果蜜蜂消失了,人类生存的时间就可能只有几年了。蜜蜂消失将是一场极大的灾难,因为在人类所利用的1330种作物中,有1000多种需要蜜蜂授粉。然而,一切迹象表明,蜜蜂越来越少,不仅法国如此,整个欧洲也是如此。据近日法国《科学与生活》报道,为了避免整个欧洲目前面临的窘境,欧盟正在推出一项研究计划,以判断蜜蜂日益减少对生态到底有多大影响。中国农科院蜜蜂研究所科研人员目前正在联系欧盟,试图追踪这一计划,寻找蜜蜂锐减的一些共性。蜜蜂研究所党委书记王勇向记者证实,虽然目前的技术无法对蜜蜂数据进行严格统计,但蜜蜂群数的估算已是行业认可。680万蜂群是指目前人工养殖蜜蜂的数量。一群蜂指一箱蜜蜂,在旺季,一箱蜂会聚集5到6万只蜜蜂。20世纪90年代初期,各省蜂业管理站定期上报统计数据,我国蜂群为750万。美国农业部前两年对我国蜜蜂数量统计表明,我国蜂群已从上世纪90年代初的750万群减少到目前的680万群。而依据我国草场、森林和农作物的数量,中国比较合适的载蜂量是1000万群左右。
养蜂业不受重视是原因之首
王勇不无担忧地向记者提出一个现象:“如今在马路上,你会发现围绕路灯飞行的昆虫越来越少了,草地和绿地的昆虫也是如此。蜜蜂的贡献众人皆知,养蜂行业却不太受重视。人们除了想到蜂胶、蜂蜜等保健品外,认为蜜蜂的研究微不足道,早把蜜蜂授粉的原生态特性忘掉了。”美国农业部调查表明,1998年在美国近400万群蜜蜂中,用于授粉的蜂群达250万群,常年用于授粉的蜂群达100多万群。我国农林业虫害目前普遍运用农药喷洒,这给蜜蜂生存造成了隐患。我国是世界第一养蜂大国,而现在蜂业现状不容乐观。王勇称,蜂群数量下降的同时养蜂人数也在减少,而熟练掌握养蜂技术需要周期,养蜂者除了风餐露宿外,还要不怕蜂螫。“长白山等蜜粉源丰富的地区目前集结着一批养蜂人,他们非常辛苦。一年四季都追花逐蜜,需要随季节变迁由南向北或由北向南大转移”。养蜂还在很大程度上受气候、蜜源等条件的限制,蜜蜂研究所副研究员吴黎明告诉记者,由于干旱少雨,今年北京地区蜂蜜产量明显歉收,大约下降30%。另外,王勇说,蜜蜂病虫害的防治仍是抑制蜂群数量增长的瓶颈,蜂群目前受蜂螨袭击比较严重,这种寄生虫病会引起蜜蜂生产力下降,甚至导致蜂群的衰败。目前这种病还得不到有效控制,是个国际性难题。
蜂群锐减将导致生态环境恶化
法国《科学与生活》杂志发表文章使用的标题为“蜜蜂减少,诱发生态系统剧变”。王勇认为,“剧变”的用词并不为过。一只工蜂所黏附的花粉可达2万粒以上,远远超过其他昆虫。他认为,蜂群数量锐减,有可能引发生物链断裂。授粉是植物和动物之间错综复杂关系导致的结果,任何一方的减少和丧失都会影响双方的生存。杀虫剂和除草剂的使用,消灭了大多数的昆虫,其中也包括授粉昆虫。授粉昆虫生态环境被破坏,使虫媒植物授粉不充分而造成严重减产。而现在大棚里大量使用农药处理病虫害,用化肥催生蔬菜瓜果,对人体健康长期的影响的同时也限制了蜜蜂的授粉。吴黎明认为,蜂群数量下降会影响植物的授粉,有的种子可能无法正常生长发育和繁殖,植物类群也可能逐渐减少,而植物类群的减少也会影响到蜜蜂等昆虫的生存环境,生物界的植物和动物生存是相辅相成的。
植物品质倚赖蜜蜂授粉
经科学实验证实,蜜蜂授粉使果实增大、畸形果率降低。比如,现在市面上的草莓,出现很多奇异形状,而授粉正常的草莓应该是鸡心型;西红柿有的无籽和出现中空的现象,而由蜜蜂授粉的西红柿应该果实实在,富含维生素C,具有较高的甜度。令人欣慰的是,部分人已经意识到蜜蜂的重要性。吴黎明告诉记者,以前一些人误认为蜜蜂采蜜带走了植物的“精华”,会影响植物生长,而这种错误观念现在逐渐转变:浙江平湖地区的瓜农专门买来蜜蜂为瓜果授粉;山东地区的草莓种植也运用蜜蜂授粉;广西荔枝开花季节,农户专门付费请来养蜂人协助为荔枝授粉。
培育适应力更强的新蜂种
此外,蜜蜂所所长吴杰正在牵头研究一种新蜂种熊蜂。熊蜂是一种适应力很强的蜂种,野生状态下熊蜂需要冬眠,且一群只有几百只。蜜蜂研究所研究人员经过研究,已经掌握了熊蜂周年繁育技术,人工养殖的熊蜂能够满足温室内果蔬授粉的需要。
由于普通蜜蜂有趋光性,容易冲向亮光处,而熊蜂比较迟钝,会比较老实地在温室等设施中授粉,所以近几年被普遍关注。目前,瑞典、比利时、土耳其等国都在研究熊蜂,我国蜜蜂所的研究亦有重大突破。
蜜蜂如何授粉
蜜蜂是生物界最重要的授粉者,也是人类唯一可以控制的最理想的天然授粉者。蜜蜂的足具有专门适应采集花粉的特化构造,如花粉刷、花粉栉、花粉耙、花粉筐等。它浑身又密生羽状分叉的绒毛,极易粘附花粉。一只工蜂周身所粘附的花粉可达2万粒以上,远远超过其他昆虫。当蜜蜂从一朵花飞到另一朵花上采集时,就完成了授粉。
蜜蜂在采集粉蜜的活动中,具有在一定的时间内固定采访某一种植物的特性。这种访花的专一性,使蜜蜂体表携带的花粉颗粒同属一种植物,从而在访花采集的过程中就将花粉颗粒传送到同种植物花朵的柱头上,有效地保证了植物的高效授粉。
蜜蜂可以通过训练的方法指定它采集某种植物的花粉。比如,可以浸泡某种需要授粉的作物的花朵,并用带有这种花朵特有气味的糖液饲喂蜂群,就能够训练蜜蜂到这种作物上采访授粉。
【发表评论】【大 中 小】【打印】【关闭】
关 键 词:
选择栏目: 请选择日期 近一天 近二天 近三天 近一周 近两周 近一月 近六周 近两月
· 第二届中国饲料科技与经济高层论坛
· 05百强出 谁与争锋
· 2005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
· 中国农业产业化之路
· 科教兴农论坛
· 首届中国县域经济发展研讨会
· 第十二届中国杨凌农业高新技术成果博览会
· 2005全国养羊生产与学术会议
· 2005年中国林牧渔业经济发展高层论坛
· 第九届中国(廊坊)农产品交易会
相关链接
·蜜蜂如何识别人脸?
·蜜蜂辨色能力接近人类
·龟兔赛跑“蜜蜂版”“腿”快的虫儿有食吃
·蜜蜂复杂的视觉系统有助制造视觉机器人
·国际贸易法庭要美商务部重算 武汉蜜蜂上诉获胜
·中国本土蜜蜂越来越少 种群数减少八成
·专家为琼中蜂农支招
·1000万只天牛杀手飞出北京
·我国蜜蜂减少 敲响生态警钟
·为什么东方蜜蜂“打”不过西方蜜蜂?
⑽ 雄蜂寿命有多长
三个月左右。
在蜜蜂养殖中,我们都知道蜜蜂的寿命不长,除了蜂王可以活到三到五年之外,工蜂在春夏季节由于过强的劳动,平均寿命只有28天左右,在三类蜜蜂中,雄蜂的寿命是比较均匀的,大约可以活三个月左右,表面上看起来雄蜂的寿命相对工蜂要长很多,但是实际上雄蜂的寿命并没有那么长,大多都是短命的。
雄蜂的生活习性
雄蜂卵期3天, 幼虫期7天, 封盖后13天出房, 发育期共23天,出房后6~ 7天才会出巢飞游。它行动不大灵活,飞翔时嗡嗡之声大而响亮。以后再过7~ 8天就到了性成熟期,在风和日暖的天气飞到空中寻找处女王进行交配。和处女王交配过的雄蜂, 马上就会死亡。
雄蜂没有螫针,不会螫人, 等交配成功的处女王产卵后, 雄蜂就成了蜂群中的赘物,工蜂把它咬死或赶出巢外冷死、饿死, 或者把它们撵到蜂箱底部围起来,不让它们上脾吃食,直到饿死。弱小蜂群和没有交尾成功的处女王蜂群,会把雄蜂保留一段时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