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疫情期间的旅游合同变更还是解除
依据相关法律的规定,新型冠状病毒疫情是属于不可抗力因素,在疫情暴发前签订的旅游合同,是可以解除的,不用承担民事责任。
法律依据:《民法典》第五百六十三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当事人可以解除合同:
(一)因不可抗力致使不能实现合同目的;
(二)在履行期限届满前,当事人一方明确表示或者以自己的行为表明不履行主要债务;
(三)当事人一方迟延履行主要债务,经催告后在合理期限内仍未履行;
(四)当事人一方迟延履行债务或者有其他违约行为致使不能实现合同目的;
(五)法律规定的其他情形。
2. 旅游合同变更需遵循的原则是什么
法律分析:1、旅游合同变更必须符合法律法规的规定。
2、旅游合同变更必须在合同履行完毕前完成。
3、合同当事人均可提出合同的变更。
4、旅游合同变更必须体现协商性。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第五百四十三条 当事人协商一致,可以变更合同。
3. 旅游合同变更存在的问题
旅游合同变更,是指旅游合同签订后、直至旅游合同履行完毕前,旅游者或者旅行社经过与对方协商,就旅游合同内容做出改变的行为,即对旅游合同的权利、义务做出调整。 一、旅游合同变更的现状 旅游合同的签订,只是表明旅行社与旅游者就旅游活动中的权利、义务达成协议⒈旅游团出发前的旅游合同变更存在的问题。在这个阶段提出的合同变更,集中在解除旅游合同、推迟或者提前旅游时间等方面,旅行社有时会以旅游目的地接待费用上涨为由,要求旅游者增加旅游团款。双方协商不成,可能导致合同解除。⒉旅途中的旅游合同变更。一般由导游(领队)或旅游者提出:导游(领队)希望旅游者参加自费项目、增加购物商场等;有时也可能是旅游者提出变更服务项目。由于导游(领队)没有征得全体旅游者的同意,旅游者会认为旅行社强迫消费。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旅游法》第七十条第一款旅行社不履行包价旅游合同义务或者履行合同义务不符合约定的,应当依法承担继续履行、采取补救措施或者赔偿损失等违约责任;造成旅游者人身损害、财产损失的,应当依法承担赔偿责任。旅行社具备履行条件,经旅游者要求仍拒绝履行合同,造成旅游者人身损害、滞留等严重后果的,旅游者还可以要求旅行社支付旅游费用一倍以上三倍以下的赔偿金。由于旅游者自身原因导致包价旅游合同不能履行或者不能按照约定履行,或者造成旅游者人身损害、财产损失的,旅行社不承担责任。
在旅游者自行安排活动期间,旅行社未尽到安全提示、救助义务的,应当对旅游者的人身损害、财产损失承担相应责任。
4. 旅游合同解除的条件和方式
法律分析:旅行社解除合同的条件:旅游者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旅行社可以解除合同。
1、患有传染病等疾病,可能危害其他旅游者健康和安全的。2、携带危害公共安全的物品,且不同意交有关部门处理的。3、从事违法或者违反社会公德的活动的。4、从事严重影响其他旅游者权益的活动,且不听劝阻不能制止的法律规定的其他情形,因欠款规定情形解除合同的,组团社应当在扣除必要的费用后将余额退还旅游者。给旅行社造成损失的旅游者,应当依法承担赔偿责任。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第五百六十二条 当事人协商一致,可以解除合同。当事人可以约定一方解除合同的事由。解除合同的事由发生时,解除权人可以解除合同。
第五百六十三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当事人可以解除合同:(一)因不可抗力致使不能实现合同目的;(二)在履行期限届满前,当事人一方明确表示或者以自己的行为表明不履行主要债务;(三)当事人一方迟延履行主要债务,经催告后在合理期限内仍未履行;(四)当事人一方迟延履行债务或者有其他违约行为致使不能实现合同目的;(五)法律规定的其他情形。以持续履行的债务为内容的不定期合同,当事人可以随时解除合同,但是应当在合理期限之前通知对方。
《中华人民共和国旅游法》
第六十六条 旅游者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旅行社可以解除合同:
(一)患有传染病等疾病,可能危害其他旅游者健康和安全的;
(二)携带危害公共安全的物品且不同意交有关部门处理的;
(三)从事违法或者违反社会公德的活动的;
(四)从事严重影响其他旅游者权益的活动,且不听劝阻、不能制止的;
(五)法律规定的其他情形。
因前款规定情形解除合同的,组团社应当在扣除必要的费用后,将余款退还旅游者;给旅行社造成损失的,旅游者应当依法承担赔偿责任。
第六十七条 因不可抗力或者旅行社、履行辅助人已尽合理注意义务仍不能避免的事件,影响旅游行程的,按照下列情形处理:
(一)合同不能继续履行的,旅行社和旅游者均可以解除合同。合同不能完全履行的,旅行社经向旅游者作出说明,可以在合理范围内变更合同;旅游者不同意变更的,可以解除合同。
(二)合同解除的,组团社应当在扣除已向地接社或者履行辅助人支付且不可退还的费用后,将余款退还旅游者;合同变更的,因此增加的费用由旅游者承担,减少的费用退还旅游者。
(三)危及旅游者人身、财产安全的,旅行社应当采取相应的安全措施,因此支出的费用,由旅行社与旅游者分担。
(四)造成旅游者滞留的,旅行社应当采取相应的安置措施。因此增加的食宿费用,由旅游者承担;增加的返程费用,由旅行社与旅游者分担。
5. 旅游合同变更步骤是什么
旅游合同变更的条件:旅游合同变更必须符合法律法规的规定、旅游合同变更必须在合同履行前完成、旅游合同变更必须体现协商性、合同当事人均可提出合同的变更。
【法律依据】
根据2021年1月1日起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五百四十三条
当事人协商一致,可以变更合同。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五百三十三条
合同成立后,合同的基础条件发生了当事人在订立合同时无法预见的、不属于商业风险的重大变化,继续履行合同对于当事人一方明显不公平的,受不利影响的当事人可以与对方重新协商;在合理期限内协商不成的,当事人可以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变更或者解除合同。
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应当结合案件的实际情况,根据公平原则变更或者解除合同。
6. 旅游合同变更的条件
旅游合同变更遵循的原则包括:1、旅游合同的变更须充分尊重双方当事人意思自治,当事人协商一致,可以变更合同;2、变更内容必须合法;3、变更必须在合同履行完毕前完成;4、合同当事人法律地位完全平等;5、合同变更后的内容也必须明确具体,变更的内容约定不明确的,推定为未变更。
【法律依据】
《民法典》第五百四十三条当事人协商一致,可以变更合同。第五百四十四条当事人对合同变更的内容约定不明确的,推定为未变更。
7. 旅游合同纠纷应该如何处理
旅游合同纠纷的解决,主要有以下方法:(一)协商,又称自行协商解决,是指当事人双方对所发生的旅游合同纠纷。在自愿互谅的基础上,按照有关的法律政策的规定,自行解决纠纷的一种处理方法。在实践中,当事人协商解决合同纠纷时,一般采用这样几种方法:1.当事人本人(或法定代表人)自行协商解决的方法;2.由当事人委托的代理人相互协商解决的方法;3.在一定的组织机构参与下主持双方友好协商解决。(二)调解,是指旅游合同双方当事人在主管部门、第三者、仲裁机构或者人民法院的主持下解决纠纷的一种办法。(三)诉讼,就是由人民法院主持的在当事人和其他诉讼参与人的参加下,审理和解决旅游合同纠纷的活动。由人民法院审理,判决的旅游合同纠纷案件,是解决旅游合同纠纷的最终方法。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旅游法》第九十二条旅游者与旅游经营者发生纠纷,可以通过下列途径解决:(一)双方协商;(二)向消费者协会、旅游投诉受理机构或者有关调解组织申请调解;(三)根据与旅游经营者达成的仲裁协议提请仲裁机构仲裁;(四)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8. 旅游合同变更的最佳原则
旅游合同变更需遵循的原则是:
1、协商一致的原则;
2、变更行为必须符合法律法规的规定;
3、原合同必须为有效存续期间;
4、旅游合同变更需遵循的其他原则。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五百四十三条
当事人协商一致,可以变更合同。
第五百四十四条
当事人对合同变更的内容约定不明确的,推定为未变更。
《中华人民共和国旅游法》第六十七条
因不可抗力或者旅行社、履行辅助人已尽合理注意义务仍不能避免的事件,影响旅游行程的,按照下列情形处理:
(一)合同不能继续履行的,旅行社和旅游者均可以解除合同。合同不能完全履行的,旅行社经向旅游者作出说明,可以在合理范围内变更合同;旅游者不同意变更的,可以解除合同。
(二)合同解除的,组团社应当在扣除已向地接社或者履行辅助人支付且不可退还的费用后,将余款退还旅游者;合同变更的,因此增加的费用由旅游者承担,减少的费用退还旅游者。
9. 旅游合同纠纷如何处理
法律分析:旅游合同纠纷主要的解决方法主要如下:
1、协商解决,又称自行协商解决。
2、调解解决,是指旅游合同双方当事人在主管部门、第三者、仲裁机构或者人民法院的主持下解决纠纷的一种办法。由哪个部门主持调解合同纠纷,即可由双方协商确定主持调解的部门,也可由单方提请有关部门主持调解。
3、仲裁解决,包括国内仲裁和涉外仲裁两种。
4、诉讼解决,就是由人民法院主持的在当事人和其他诉讼参与人的参加下,审理和解决旅游合同纠纷的活动。由人民法院审理,判决的旅游合同纠纷案件,是解决旅游合同纠纷的最终方法。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第五百七十七条 当事人一方不履行合同义务或者履行合同义务不符合约定的,应当承担继续履行、采取补救措施或者赔偿损失等违约责任。
10. 旅游合同变更需遵循的原则是什么
1、旅游合同变更必须符合法律法规的规定。2、旅游合同变更必须在合同履行完毕前完成。3、合同当事人均可提出合同的变更。4、旅游合同变更必须体现协商性。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第五百四十三条 当事人协商一致,可以变更合同。